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论文

王老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王老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论文(共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那么,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作 者:谢广立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石河中学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_英语教学论文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 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语法和习惯用法等),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阅读欣赏)上得到提高。精选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生词较少。在阅读教学的较高阶段, 通过增加阅读量, 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学科性较强、富于哲理、异国文化较深层次的文章, 加深拓宽内容,使之“英语化程度”在两方面得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在阅读指导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分析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断出现,反复循环,因而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记忆更加牢固了,同时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诸如语言背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信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摸索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直接应用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做到课文阅读训练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课外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由于学生在阅读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英语知识水平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进一步开发了智力,而智力的开发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使自己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 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 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细读: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 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 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 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学生特点实施教学。学生的发展状况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英语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认知的个别差异。认知差异既体现在认知能力方面,也体现在认知风格上,学生的发展因此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通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介绍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精心设计好各类问题,逐步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唤起想象与抽象思维更好地协同活动, 语言知识的讲解要适度,操练要结合语境,使文章内容更有生动现实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提高阅读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大胆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在活动中理解课文的新知识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等,由教师引导进行多元化活动,使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为英语交际打下基础。以交际为中心进行多样化活动。如看图说话,情景交谈,角色表演等,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交际,使讲台变成舞台,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英语水平。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其实,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因此,课堂上要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搞“一言堂”,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尽量做到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展望式问题,以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所谓联想思维,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载体,以联想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要善于设疑,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问题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从观察、猜想中提出问题,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参与到结论产生的过程中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重视师生之间的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创设一种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轻松课堂环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并借助教育机制和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展开交际活动,组织比赛,猜谜、游戏等活动,培养口头交际能力。运用电化教学和情景教学意境诱发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成功体验,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开发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识,实现其最大限度的满足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篇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总结

阅读作为高中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阅读不流畅、阅读速度较慢、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现象,致使大多数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极大的阅读理解难题。究其根源,除了与学生自身所掌握的词汇量有关外,还与学生对语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密不可分。学生对语块意识的缺乏势必会导致其语块的积累受到影响,从而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碍。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语块辅助教学势在必行。

1.运用语块辅助教学的依据

1.1语块的特点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诸如in the case of,it is a deal,take a seat等语言现象,这类短语有一个共性,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是大于单个词的单位,其意义是固定存在的,而不是由各个单词的意思拼凑在一起而成的。也正因如此,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往往会忽略这类短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仅仅把它们归纳为一般的语块去记忆。实际上,这些被称之为“语块”的语言现象并非偶然存在的。

1.2语块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阅读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相当重要。从更深层次来讲,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能力。语块的整体储存和提取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语块教学法的重要性出发,将语块教学法贯穿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始终,旨在通过研究,指出以语块为单位展开语块辅助教学的优势。国外学者Wray也指出了语块辅助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所在,其认为,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通过进行语块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语块运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快速性和流利性。由此,语块在语言习得方面的理论对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语块辅助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策略

2.1认识语块,培养意识

认知心理学指出,人类凸显性和完整性的具体体现就在于其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储存。语块作为一种集形式、功能和意义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模式,一经输入大脑,便会被整体储存起来,并与特定的语境连为一体。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语块与语境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相关语境的产生必然会伴随相应语块的提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流利性以及语篇理解准确性的提高。对此,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对语块及语块教学法相关知识了解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展开对语块相关概念、基础知识以及特征的讲解,以便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语块在英语阅读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紧跟教材内容,采取语块辅助教学指导学生按“语块”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以便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加快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语块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2积累语块,实际运用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所涉及词汇量大、文章理解能力不够等普遍是时下大多数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语块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知容量进一步扩大,还能增强学生储存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将所储存的词汇信息提取出来并运用到英语阅读中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流利性和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语块辅助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语块的熟练掌握和记忆,并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以及运用语块的能力。

3.结语

由上述可知,对于高中生而言,其阅读理解能力能否有效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英语阅读语块的意识、对语块积累的程度以及对语块的运用能力。基于语块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语块辅助教师有助于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使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周顺红

摘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活动。它既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础、重在方法、贵在坚持,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阅读过程中相互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按照《普通高中英语教学标准》的要求,圆满地完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理解现状途径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是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只有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加强,才能更好地巩固英语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平稳实现教学目标,保障英语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学校的管理及教师的授课等环节来实现。学校注重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其办好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具体表现。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契合英语教学的出发点

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来实现的,而其中的阅读理解更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条件。阅读理解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温习原有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同时,对于新知识,学生也会花费一定时间去加以记忆。可见,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时刻需要记忆能力贯穿始终,只有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记忆基本知识、记忆语法,以便在阅读理解方面打开困顿的局面,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英语教学离不开阅读理解这个部分的存在,阅读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交流水平和分析能力等综合素养,为社会提供较为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尽量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特别是部分学生将来有可能进入外企工作,拥有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现状

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影响着阅读理解教学的质量,阻碍了阅读理解教学预期效果的顺利实现。

(一)词汇量较少,严重影响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需要构建在一定的词汇量的基础上。然而,很多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非常少,他们不注重对书本教材中词汇量的掌握,在课余时间对教材外的词汇更是不愿过多涉足,致使他们在进行阅读理解时经常因词汇量少而犯愁。由于对内容无法理解,严重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阅读理解丧失了兴趣。

(二)语法不熟练,制约了阅读理解速度

阅读理解所涉及的是大段文章,需要借助一定语法知识来进行分析归纳,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然而,很多高中生的语法知识仍然非常欠缺,也不懂得句子成分的划分,这势必制约学生阅读理解的速度,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三)缺乏阅读技巧,学生过分依赖工具书

目前,很多高中生把阅读理解教学看做是知识的传授,把阅读文章看做是接受知识。学生过分依赖词典等英语工具书,势必阻碍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其他因素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受限

不得不承认,很多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有时候阅读理解能力却出现下滑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干扰。如对所阅读的文章题材不感兴趣、对阅读理解缺乏信心、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的动机不明、对这个题型充满厌倦感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对阅读能力下降。

三、解决阅读理解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让学生懂得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时,首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明确阅读理解在他们未来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这样学生才会对阅读理解有一个全新的思想认识。

(二)注重词汇语法的学习,为阅读理解提供智力支撑

学生应当从自身寻找突破口,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积累更多的词汇,避免一旦出现生词就去翻阅词典的不良习惯。同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养成这个好习惯。

(三)教师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学生总是心存一种好奇心理。这种好奇心理在本质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必然会促进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提升,使之更为熟练地运用英语,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

其次,英语教师应当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注重科学教学方法的积累。教师只有具备优良的教学技能,才能轻松地驾驭课堂,将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综合地反映出来。英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接受能力等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活动,使跨文化意识得以深入落实,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适应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段文章,先教会学生寻找关键语句和抓住中心思想,接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并让学生对文章的梗概内容进行复述,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内容,然后教师进行提问,由学生进行回答。 总之,抓好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做出各自的努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其在英语学习中提供应有的方便,使自身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使自身的英语能力有一个显著的提升。(作者单位: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篇5: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到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那么,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谈几点思考:

一、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故事类文章时,可以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最后提问推断归纳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这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以前在课堂上是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跑,现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譬如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篇6: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篇整体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阅读第一课时教学是否有效将决定整个阅读教学的成败。 阅读第一课时教学重在运用语篇整体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抓住细节,完整、系统地进行语篇阅读与理解,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仔细分析教材,把握文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 阅读第一课时重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阅读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阅读技巧。既然是阅读课,就应该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体会文本的深层含义,而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读过且过。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不同的文体,如日记、书信、评论等,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及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如: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等。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读中”(while-reading)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尽可能作到以下几点::1. 任务设计目的明确;2.任务对理解课文具有真实意义;3. 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 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5. 学生必须通过主动参与(个人阅读或小组讨论)来完成任务;6. 完成任务后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 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分层设计任务,分层教学。对较简单的表层问题,让基础较弱的同学来回答,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喜悦。在 “快速阅读”(Fast-reading)后的问题设计即是遵循这个原则。在“仔细阅读”(Careful-reading)过程中,让学生判断句子正误。采用抽取卡片的方式,让一个同学读,然后让另外一个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读的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有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对于课文中比较难的深层问题,让英语程度好些的学生回答,或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例如分析每段的段落大意,就是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的,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巩固”(Consolidation)环节中,针对短文完形填空(Fill in the blanks)的检查,多数同学能较快较准确地完成,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针对新的高考题型,每篇阅读都配有任务型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时时都在接触高考。最后的总结(Summary)部分,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东西。

阅读策略的指导和教授应融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而不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割裂,空谈理论。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踊跃发言,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视野,加大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掌握阅读各种阅读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 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要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教师就要不断反思,并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总之,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终身习得的过程,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本着“为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态度,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以饱满精神状态和满腔的热情展示语言的魅力。这样我们才能够打造真正的英语教学的优质课堂。

篇7: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师没能把握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应试型强化训练模式,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通过阅读获取和吸收英语书面信息,从而实现书面交际的能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纲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钟50—70个字的速度,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阅读理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词汇量有限。对词汇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是成正比的,词汇储备不足,又会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语言基本功欠佳,对长难句把握不好。阅读文章中,有些句子结构复杂,从句较多,交叉了很多倒装,虚拟,省略等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学生如果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就会造成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碍。5.阅读动力与兴趣不足。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使阅读成为消极的应付和被动阅读

篇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件

1.“课堂导入”活动设计

导入活动应尽可能简洁高效,针对性强,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常用的活动形式有(1)头脑风暴 (2)讨论(3)提问等,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有效利用与文本话题相关的视听材料,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整体感知”活动设计

“整体感知” 即把握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整体理解文章。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要善于抓文章的标题、主题句和关键词等。例如Book6 Unit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这是一篇杂志文章,主要讲述了地球温度上升的现象和原因,以及不同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的不同看法。这篇文章有着杂志文章典型的特征:有标题,导语,图表、引言、段落由主题句统领等。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结构脉络。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

Activity 1: Glance quickly at the magazine artic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o wrote the magazine article?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magazine?

2)What are the two graphs about?

3)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three scientist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4)What do they think about global warming? Do they agree with one another?

5)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article?

Activity 2: Skim the article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Para 1)Explain how global warming comes about.

Part 2(Para 2-5)Introduce the topic of global warming.

Part 3(Para 6)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Part 4(Para7)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scientists towards global warming.

3.“问题探究”活动设计

针对文本的内容、语言结构特征,设计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主要事实和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的深层涵义,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例如Book6 Unit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在细读环节可设计如下教学活动:

Task 1: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st the main ideas and major details.

1)What is global warming?

2)How has this come about?

3)What 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Task 2:Discuss the question in groups of four: 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the global warming? You may use some arguments from the article.

4.“语言训练”活动设计

语言目标的达成需要结合文本语境,贯穿文本的理解过程,尽可能多的在课堂内重现目标词汇,还可按照呈现——复现——操练——运用的步骤围绕主题有层次地进行词汇操练,实现目标词汇在课堂内的循环。教学活动可以采用猜测新词,词汇替换,文段改写填空练习,也可进行运用词汇问答、复述、讨论或者佳句、佳段赏析背诵等。还以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为例,设计读后活动如下:

Complete the paragraph about the writer’s first experience of volcano eruption.

I was __fast__ asleep when my bed began __shaking__ and I heard a __strange__ sound, like a train __passing   my window. Then suddenly I found my bedroom become as __bright_ as day and red hot lava __fountaining_ hundreds of meters into the air. The next day, two other scientists and I wanted to get close to the __crater_. We put on white protective __suits  , __helmets_, big __boots_ and special __gloves_, which made us look like ___spacemen__. We slowly ___made our way__ to the edge of the crater to collect some __lava__ for later study.

总之,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要搞好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充分解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篇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件

一、案例实施背景

任何语言的习得和学习都离不开大量阅读的实践。许多教师也意识到高中阅读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用尽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当然这样做的'目的确实也提高了学生测试性阅读的能力。如阅读前讲解重点生词或词组,阅读中找main idea, 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理解阅读,呈现表格,运用复述,角色扮演,采访等不同形式来开展阅读任务。以上虽均衡了话题及功能两方面,但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词,句及其他细节的表层理解上。要想真正让学生内化阅读材料,除了表层的理解外,阅读也要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理解和文化内涵。这点我们可以从语文学习上得到启示。《英语新课程标准》就阅读的知识性和欣赏性上提出了指导思想: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就是要关注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而加深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除了训练测试性阅读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赏性阅读材料来补充教学。教师应该冲破词汇,语法的束缚,在阅读中突出技能渗透的同时,应将课文阅读教学提高到欣赏性阅读的美学高度,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作为地震内容的阅读补充材料,它是著名作家Jack London的笔下之作。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介绍了旧金山大地震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地道优美,描述性较强。重点是欣赏阅读中训练略读和查读两大阅读微技能,逐步加深对旧金山地震及细节理解,并对地震中发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体会人们地震后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本课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paraphrase 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着更强的求知欲。不满足单一的课本教材学习,具备对于兴趣的话题会去网上搜索知识来获得信息的能力。半个学期的英语教学已经让他们意识到高中英语阅读不同于初中的手把手阅读,更多的是他们自主思考,对疑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次欣赏性阅读材料是美国文学原著,他们也是第一次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较难,注意给学生学法上的指导。另外为了帮助学生逐层进行理解课文,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识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四、案例实施过程

(一) warming-up引入

1.教师用播放San Francisco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is the song about? 去欣赏.

( Now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the song is about)

2.然后问问题:

What country is it in? In what part of the country does it lie?

PPT呈现一张地球板块分布图,并让学生说出旧金山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San Francisco lies where the American plate and pacific plate meet. The two jump and an earthquake may be felt)

教师自然引入:This was just what happened in 1906.

由于学生刚学过唐山大地震的相关知识,了解板块运动会引起地震,图片即或学生原由有背景知识,为下文的阅读做好铺垫。

(二)pre-reading:预测全文。

浏览题目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呈现两个问题帮助学生预测大意。

Q1: What does an eyewitness mean? Q2: If you were an eyewitness, what would you see and hear during the earthquake?

播放一短视频让学生用几个句子来描述所见所闻。

学生一般都这样描述: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The bridges cracked and broke; the people were killed;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The houses were shaking and then the buildings collapsed and were destroyed; Everything was in ruins…..

predicting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微技能,目的是让学生猜测文章可能会讲什么。提前预测能够更快激活学生脑中原有的图式,帮助学生更快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唐山大地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地震前,中,后发生的有所了解,让学生用句子或小篇来描述所见所闻符合有效的输入---输出的英语学习规律。当然直观的视频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这环节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找到作者在旧金山地震中的所见所闻。

(三)Skimming

Q: What did the author see and hear? 划出作者的所见所闻句子。

Skimming是训练学生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的一种阅读能力。本文的中心就是地震后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可跳过某些细节,围绕问题,加快阅读速度。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引导读读段落的段首或段尾。该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如何进行略读。

(四)Scanning

Q1: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author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Q2: Can you find an adj to describe how the people felt about the earthquake? Why?

Scanning称扫读或寻读。目的是找出某些特定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及依据。在对通篇文章疏而不漏的快速扫描中,迅速定位信息点,而和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该阅读材料文学性强,所描述的细节也很多,学生很难以找出一主线去分析地震景象。以上的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这两个问题十分有效地让学生去思考人们在震中和震后的感受。通过第一个班的教学,笔者发现可以先将Q2提前解决。因为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人们的感受。They are kind, sad…教师顺势抓住学生的思维,马上问Why?

Can you find some sentenc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进一步提升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也能找到支撑的信息:They helped one another climb the high hills around the city. 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 第二个班级教学中说到人们为什么很悲伤难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有人说他们失去了家人,亲人,朋友;有人说他们失去了房子,无家可归;由于课文中的一句话还能证明他们可能会由于失去财产和至爱而悲伤。我也趁机问学生: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e sentence?

“whole families put everything they owned and could save into wagon”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they may lose possessions and beloved ones so they are very sad.然后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quake?你能在文中找出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么?其实这也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参与和引导,重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五)Careful Appreciation

1.Discovering structure

让学生观察以下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发现重复和排比的修辞现象。

1) San Francisco is gone.

2) Its businesses are gone.

3) The factories, hotels and palaces are gone too.

1)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2)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3) 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

让学生文中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by using these sentences?

2.Paraphrase some important sentences:

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让学生第一次做意译,先渗透一些paraphrase的技巧:可以使用句子中的同义词、反义词,注释性说明,改换说法,倒换顺序等。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brave, library, address等的同义来意译。

3.Comparative reading

NSEFC Book 1 Unit 4中前后两篇阅读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 t Sleep”和“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虽然都是描写地震,但风格截然不同。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体裁风格,教师设计了一表格来进行对比阅读。

Tangshan earthquak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Main idea

Details

Point of view

Response of people

Where the writer shows more feeling

(六)布置作业:写一篇描写台风之后的小短文the story after a typhoon。

本单元中心是自然灾害及自我保护,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写家乡最常见的灾害台风之后情景。

五、课后反思

本课以任务型为教学原则,本案例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围绕学习者“学”的角度设计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较好地体现有效性的教学。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体会地震后人们相互帮助并勇敢面对的精神。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用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自然衔接,时间短但有效能引起学生兴趣,猜测旧金山地震的相关内容。在各个环节中能运用激励评价和过程评价来鼓励学生去说。

不足之处是在于很多设计问题难度过高,教师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直到第一个班级的教学发现诸如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去意译有很大困难,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问题给出后一片沉默,即使是程度比较好的同学也是难以入手。到了二次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的同义词去替换解释。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 are they called brave people? What does “library” mean? 这两个问题的铺垫较好地处理了教学难点。在今后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想可以提供几个选择项,降低难度,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

教无定法,高中阅读欣赏课也不例外。阅读可分导入,快速阅读,表层理解,深层理解,欣赏,拓展等步骤进行。但教学过程不能只将重点放在处理词汇或讲解句子上。阅读欣赏课可对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阅读欣赏课的文学作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阅读中启迪学生思维,由表层及深层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篇1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总结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到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那么,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谈几点思考: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故事类文章时,可以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最后提问推断归纳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这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以前在课堂上是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跑,现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学生踊跃参与,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譬如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应该说,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VCD,MTV,Videotapes,etc)。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且能把握时代特色,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篇1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总结

一、扩大词汇量,并学会猜测词义和语义。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和总结,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就容易记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根据单词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去掌握词汇。如利用构词法:care―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carelessness,help―helpless―helplessly―helplessness,use―useful―usefully,useless―uselessly―uselessness.通过这几组词的排列,让学生发现共同点,了解词根的概念,借助构词法记忆单词。掌握词汇的多少可以决定能看懂什么程度的文章。如果词汇量极有限,那么就只能读简单的阅读材料;反之,词汇量越多,读文章的速度就越快,阅读能力也越强。所以我们不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熟记《大纲》中的词汇,还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一定情景一定上下文的情况下扩大词汇量。为有效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猜测词义和语义。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过程,在获得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符号不断的猜测、舍取,然后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初次见到生词时,可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假设,如可以利用词的结构------词根、前缀、后缀进行推测,词根-logy是,subject.Science(学科,科学)的含义,下面的单词在有上下文情况下就容易猜测了,Forexample:zoology(动物学).biology(生物学)。一般说来,词缀可以提供语法意义,如ness是名词,full是形容词,ly是副词。上下文可提供词汇意义的线索,如:Childrenlikesuchcreaturesasdogsandmonkeys.从后面列举的dogs和monkeys可以猜出,creatures在这里可能是“动物”的意思。情景关系往往也能指引猜测的方向,如pass在考试时是及格,在球赛时是传球,在通过关卡时是通行证。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格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着莫大的关系。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阅读,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短篇读物,英语杂志,英语作品等,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报纸,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学习报》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语言的变化以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动态,还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阅读可以是随意的、无特殊指向的、零星的,但必须是持续的。教师也要为学生的阅读打造平台,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英语书目。帮助学生挑好第一本书,使他们能够在处此阅读中体会到读英语书也是其乐无穷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

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学生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有复视的习惯,即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他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致养成复视的习惯。还有如摆头阅读,指词阅读等也应一一克服。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直觉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检索储存的信息,做出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有的学生在答题时往往会很快地对问题做出“毫无理由”的预测,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说清道理或者根本就说不清楚;也有一学生会很轻松地回答出超出他所学知识范围的问题。很多事实都说明了在正常的思维活动中,直觉思维会无意识地参与其中。爱因斯坦就认为,创造的关键是直觉。因此,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这也是实施素质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运用整体阅读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

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要不断的训练学生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如何依据语篇情景正确理解句子和词汇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既教学语言基础知识,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Where there is awill,there is away.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我们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篇1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总结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师没能把握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应试型强化训练模式,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通过阅读获取和吸收英语书面信息,从而实现书面交际的能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纲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钟50―70个字的速度,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阅读理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词汇量有限。对词汇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是成正比的,词汇储备不足,又会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语言基本功欠佳,对长难句把握不好。阅读文章中,有些句子结构复杂,从句较多,交叉了很多倒装,虚拟,省略等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学生如果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就会造成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碍。5.阅读动力与兴趣不足。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使阅读成为消极的应付和被动阅读

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师未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有几点不足:1.“仍局限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过多地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语法点进行讲解,没有准确地定位好所教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目标,对所碰到的词语和语法现象不加选择或不分主次地罗列和讲解。过多重视语言形式,语言能力训练不足,费时较多。

2.训练学生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时,大部分教师只是告诉学生,通过寻找各段主题句、注意段首和段末内容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缺乏较详尽、明确的指导方法去启发学生如何寻找主题句和确定文章中心思想,以至学生在确定主题句时,机械地把主题句定为段首句,或段尾句或中间句,而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主题信息缺乏思考和分析,失去灵活领会大意的能力。另外,教师设置的阅读理解题多以考查细节内容或判断有关内容的正误为主,缺乏对学生推理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3.由于高中课文篇幅逐渐加长,教师设置篇章主旨和大意归纳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缺乏对篇章的主旨和大意归纳训练,对篇章总体把握不够,多以试卷中的测试题取而代之,导致学生训练不足,缺乏把握篇章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普遍发现,学生经常混淆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题与推断作者的观点、意图题,他们缺乏分辨这两种设问方式的能力,往往会张冠李戴。不少教师对此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训练过程中,设问缺乏层次性,未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步到位,缺乏梯度。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握不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在阅读时常常出现以偏概全的倾向。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把排除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障碍因素作为当务之急,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指导学生使用正确恰当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理解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堂教学从根本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起步阶段,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对英语广泛阅读的兴趣。课堂阅读课教学应改传统的以讲练语法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模式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阅读课前对单元相关主题进行大量的热身活动,如让学生收集一些相关主题的语言材料,用英语翻译简短的小文章,在阅读课前让学生朗读,这一举措让学生将课堂阅读与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有效结合起来,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其次,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选择难度适中,贴近生活,题材多样,知识趣味结合较好的文章。阅读面的拓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经验技能的掌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高一的学生,我要求学生养成每日1-2篇阅读的习惯,阅读文章难度适中,体裁繁多,读后讲评以学生讨论为主,重视学生对文章整体理念的把握,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说,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阅读的乐趣,自然乐于更多这样的尝试。

二:扎实的语法基本功是高效阅读的基本储备。在阅读中会遇到大量的长难句,涉及到虚拟,倒装,主从复合句,省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功能分析,许多学生因缺乏语法的系统知识而失分,不能不说语法教学依然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对于高一的新生,系统的语法教学难以展开,我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举一反三,适度展开”方法,对于学生阅读中出现的涉及考题的语法现象,我一般不做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以理解为目的,并适当的援引例句让学生进行类比,尽量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语法。

三:阅读策略与技巧的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首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和猜词、掠读、略读等阅读理解的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训练前,先向学生说明掠读和略读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意识地使用掠读和略读技能进行阅读。其次,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进行猜词。另外,课内外的阅读训练都应要求限时,让学生记录自己每次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并且,课堂教学要高屋建瓴,立足整体,教会学生把握中心句,主题句,对文章观点进行点评,对作者意图进行揣摩,对文章结构进行剖析。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长远大计。一旦学生的养成了终生阅读的习惯,一切障碍将迎刃而解。首先,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我对学生周期阅读有一个要求,即每周积累50个生单词,循序渐进,循环记忆,将词汇的雪球越滚越大。同时,培养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能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简洁、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要点。通常在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技能浏览全文后,写出要点,“以写促读”的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每日一篇,潜移默化,自然习得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增长阅读经验和见识,也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克服逐字逐句阅读的坏习惯,要求阅读时有紧迫感,集中注意力,着重整体理解。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学生用“心”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精力集中,思维尽量跟上每一个单词,但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记硬背.阅读时要一鼓作气,才能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鼓励学生遇到生词时,根据上下文猜测,而不是急于查字典.有些词并不影响阅读理解,尽可能不去管它,停下来想,思路中断,反而会影响阅读速度.另外还可以知道学生通过短语去记单词,通过句子去记词汇,通过课文去记忆句型的方法,真正起到扩大词汇量。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搞好阅读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有机结合的过程。它既强调教学材料本身的整体性,也强调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统一性;它既强调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也强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统一。

总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诸如主旨和大意的归纳能力,不是凭教师的讲解便能获得的,而是要求学生不断探究分析,从阅读实践和积累中,从阅读技巧和习惯的养成中逐渐自我建构的。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把握好以上几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课堂内外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阅读兴趣,对学生加强阅读习惯,技巧,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指导,规范要求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不能指望在短期内甚至几节课里完成,它是一个长期自我探究和体验的过程。

篇1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论文: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合作中主动获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关乎学生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因此,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新一代综合性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需要,是广大英语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情景;兴趣;背景知识

经过一年的有效教学活动尝试,我摸索出了一套英语课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我认为,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口语及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该模式充分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背景知识的导入

导课最终要达到让学生为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知识准备的效果。通过导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成功的导入对整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作为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英语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可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导入新课。可通过问题、讨论、插图、情境、表演、音乐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我们平时就应该多向他们渗透一些和本单元相关的背景知识信息,让他们逐渐去认识更多的著名人物、名胜古迹和风俗习惯,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为顺利地导课做好铺垫。

二、讨论问题

教师可以先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辩论题,让学生先分组准备,然后在全班辩论。正在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的时候,老师抓住时机创设讨论情境。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充分讨论,分组发言。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积极发言,促进了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思维相互启发,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通过想象力的训练,丰富了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讨论还能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三、归纳提纲,讲解大意

教师可为各个小组分别指定一个不同的段落让他们分析,各小组分别归纳出本段落的大意并列出本段的提纲。要将本段的大意用提纲的形式书写出来,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然后写在小黑板上,再经过小组讨论,并派出各自的代表用英语进行讲解,或者向其他同学用英语的形式提问该段的大意。问题可分为四种类型: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字面理解的提问,对文章内涵的提问和开放式的提问。前两种问题需要学生的低层次阅读技巧,通常的问题如下: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Who/where/when/what/why/how…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各组代表在开口,而且其他每个学生也在开口,使语言的交际和运用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说得不足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强调和补充。

四、复述课文

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式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这一阶段为语言运用阶段,学生要把所学知识通过语言实践转化为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文材料的话题和语言结构,设计不同的说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耗时可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其形式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或其他形式:

(一)难度不大的课文可以给出关键词语或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段或整篇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可以参照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试着复述,注意复述不同于背课文,不要面面俱到,要抓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内容表述出来。为了增加趣味性,可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两组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分别准备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不但覆盖的内容多,而且形成信息差。学生认真听本组和另一组同学的故事,信息交叉,取长补短。使全班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以较高的质量完成交际。另外,运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给人以亲身经历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使人倾心去听、去说。成为故事中的主角,会使交际活动更有真实性,使学生交际活动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二)编演对话

根据课文内容编对话,角色扮演(Role Play),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以表演的形式说出课文内容。

上完课文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已有了一些运用课文语言的能力。这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学生创设情境,给他们一些时间,把课文改编成对话,然后到台前表演。这样做可使学生提高对话能力,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我上必修二music一课时,我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三个名人,让他们分别上讲台,先做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其他学生扮演记者,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学生已根据情景编好对话,跃跃欲试地想站起来展现一下自己当记者的风采,而被采访人则在台前展示了自己当名人的学识和风采。老师分别给他们简单地“打扮”一番,采访开始了,记者和名人对答如流,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随着阵阵掌声,这节外语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使语言的活用和交际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五、布置作业

可就课文内容提出一到两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根据所学课文,拟定题目,写一篇80——100字的书面表达。第二天上课时可让某学生就本文的问题或本单元的话题做个报告,也可让学生每日轮流进行,也就是做每日报告(Daily Report)。在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说的学生要把内容记在脑子里,不看稿子,因为这样效果更好。这个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演讲能力。听报告的学生则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而且在一节课中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还有什么比上完一节课后学生能复述下整篇文章来得更有效的呢?我想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英语学科,而且也可运用于其他的文科类学科教学。这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要忘了凸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一定要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样才是最完美的一节课。

篇14: 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你发现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了吗?(童年生活)真棒!课本上的这些童年的足迹,为我们快乐的童年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的足迹(板书),一起感受童年的魅力。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童年生活(出示文章题目)

(板书)

《童年的发现》

《月光下的童年》

《童年的水墨画》

《古诗二首》

让我们先跟他们打一下招呼(齐读课题)

二、走进童年,回忆学法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收获了哪些阅读的方法。

朗读的方法:《童年的足迹》单元,朗读基调围绕轻松、快乐进行。

《天窗》注意大人孩子语气语调的变化;《芦叶船》注意疑问句疑问语气的朗读;《女孩儿乌塔》注意人物对话的朗读,反问句的朗读。《古诗词二首》学习区分平仄音,按照吟诵基本规律读出平仄音长短高低的变化,吟出古诗的韵味。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①摘句法:《天窗》5段段尾“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会立刻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②词语连串法:《天窗》5段圈出重点词语“想象”,突出天窗带给孩子无穷的想象;

③《女孩儿乌塔》,结合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概括乌塔是一个具有勤奋努力、独立自主好品质的女孩。

欣赏的方法:

①《女孩儿乌塔》,直接找出“可爱”、“热情”、“独自”概括出乌塔是一个,可爱、热情、独立性很强的女孩。

②《芦叶船》1段比喻句:“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上长出第一片芦叶的样子。

诵读的方法:

①《古诗词二首》之《宿新市徐公店》,结合诗句想象画面,再用优美的词句改编诗文,描写出优美的田园风光。

②《芦叶船》利用课文插图,结合芦苇、河水、青蛙、孩子的玩耍,再读文字,感受水乡孩子的欢乐。

三、走出童年,总结方法

1、让我们抓住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剩下的四篇文章。

2、简单汇报:

四、总结收获,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美妙的童年生活,感受了童年的魅力。我们期待着童年更加美好……

五、推荐阅读,拓展提升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稚子弄冰

【南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月光下的童年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

我也是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章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我感到是那么吉祥和快乐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的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了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小心的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的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

在我眼里,月亮是那样美丽,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美好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2.请从段文中找出写“我”捉蛐蛐的五个动词

3.作者爱美丽的月光,因为

童年的发现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竞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吉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篇15: 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熟悉运用“知人论世”、“抓抒情句”、“抓意象”等方法品读诗词。

2.在比较阅读中,明确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的作品风格的异同。感受一代才女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李清照诗词的品读、对比,探究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阅读准备

1.“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高度评价一代才女,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词作。

2.读李清照简介,为解读词作做准备。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

――王士祯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

3.品读提示:

⑴联系词人的生活境遇来品读。

⑵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⑶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二、比较阅读《点绛唇》、《如梦令》、《醉花阴》。

2.根据以上推断,尝试品读《一剪梅》,分析它与前面三首哪首比较接近。

1.推测所阅读的三首词所创作的大概时期并寻找理由。

3.思考:以上作品创作风格上的个性与共性。

三、比较阅读《点绛唇》、《武陵春》、《声声慢》。

1.找出《点绛唇》与后两首词最大的不同。

2.思考分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四、小结

以上结论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延伸阅读《渔家傲・记梦》,还可以读出什么不同的东西?

群文资料: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篇16:四年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本组的专题是“动物”,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种动物,这样的整体安排,让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从而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达方法,在不断运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课文《白鹅》、《白公鹅》、《猫》、《母鸡》。

2.《麻雀》、《鸬鹚》、《天鹅》。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进一步领会不同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

2.在阅读中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与熏陶,深化对动物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动物,动物的可爱与调皮常常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再次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板书题目

二、主题回顾

同学们,从第四组的课文中,你都了解了动物的哪些特点?《白鹅》高傲;《白公鹅》派头十足;《猫》古怪、可爱; 《母鸡》慈爱。

三、交流阅读记录卡

1、(出示课件)过渡: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更多作家笔下的动物。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重点阅读了三篇并填写好《同步阅读卡片》,请同学拿出记录卡,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的阅读情况,看看大家对这些动物的认识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麻雀》:勇敢、慈爱

《鸬鹚》:守纪

《天鹅》:美丽

四、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过渡:每个人的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1、《麻雀》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上来回答。

回答句式:我喜欢____,因为它使用 ____修辞方法,写出了____.

2、《鸬鹚》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3、《天鹅》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五、主题拓展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都具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句式:我喜欢____,因为它____.(指名说)

2、师小结

动物是如此的可爱、美丽、慈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爱。

六、好书推荐:

1、《再被狐狸骗一次》

2、《鸟奴》

七、作业

设计两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

篇17: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谈几点思考:

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素质教育正是以人为本, 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旨, 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的主人, 从而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素质。

那么, 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一、设计提问,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SEFC 1B Unit 18 “The necklace”时, 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 最后提问:

1)What else could Jeanne say after she told Mathilde that her necklace was not a real diamond necklace and it was worth five hundred francs at the most?

2)If Jeanne returned the real diamond necklace to her, what would Mathilde do?

通过这样的提问, 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 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紧扣教材, 层层推进, 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

解答的过程中, 教师要启发引导,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例如教SEFC 1A Lesson 42 “American Country music”,在学生进行了初步的‘Asking and answering’后, 教师提问:

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merican young people?

2) What about today's Chinese young people?

学生七嘴八舌谈到了当今美国青年低沉的情绪与消极的处事态度,以及中国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问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话题中, 启迪学生思维,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 培养了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使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二、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1.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 难度大, 抽象概念内容多, 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 对学生来说, 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 教师讲解什么, 学生就听什么; 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 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如预习SEFC 1A The Olympics Games一课时, 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问题回去思考:

1) How often are the Olympics held?

2) What's the Olympic motto? What does it mean?

接着让学生就“the Olympic motto”的话题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些准备, 以便课上参与讨论。借2000年Sydney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取得的辉煌成绩(28枚金牌)讨论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的可能性。这样,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 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以前在课堂上是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跑, 现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 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 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为此, 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 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 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 也不能“满堂问”, 学生能讲的, 要尽量让学生讲; 学生能动的, 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譬如在教学SEFC 1B Healthy eating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 Suppose in a street side by side there are two restaurants which serve different foods: one is Chinese food; the other is western food. If you are hungry and you want a diet of healthy foods, which restaurant will you choose to have your dinner in? Why?

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 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 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3. 培养学生归纳理解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 抓住大意, 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SEFC 1B Unit 21 Karl Mark, 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学习外语的经历, 时间线条较详细, 每个时间点的出现都反映了他一生中的某一事件, 可以根据时间线索进行归纳:

搵[0032] Time What happened

in 1818was born in Germany

as a young man was forced to leave his homeland for

political reasons; went to Belginm, France

in 1849went to England; made London the base

for his revolutionary work

later started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his

English; made rapid progress

in 1853wrote articles in English; praised him;

encouraged him; was not sure about two

things

later Kept on studying and using English

in the 1870s began to learn Russian; read articles and

reports in Russian at the end of six months

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 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 如可以归纳动词, 显示事件过程; 归纳文章人物, 突出重点人物等等, 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增加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 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 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VCD, MTV, Video tapes, etc)。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且能把握时代特色,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英语阅读教学应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譬如SEFC 1B An interesting Life讲述了歌星Bob Geldof实施了一个为非洲贫困地区献爱心的计划, 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Bob Geldof? 引导学生谈谈帮助身边贫困学生, 为希望工程献爱心、为灾区人民出力、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的情况等。

又如, 在教SEFC 1A Walt Disney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分析课文内容, 了解作者意图或主题思想。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1) Why did Walt Disney succeed?

2) What kind of man do you think he was?

思考这样的问题, 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教育学生要学习主人公对事业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此外, 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需要利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融德育教育于教学中, 这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这不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吗? 当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觉意识。正确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让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中心的人格教育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耿杏芬)

相关专题 英语阅读高中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