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发展新理念心得体会

少女维持着烦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少女维持着烦恼”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常态新发展新理念心得体会(共1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党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更关乎未来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突出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导向,在促进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的同时,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和再生全过程中,坚持低消耗、低排放,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刚性约束,作为发展的物理边界。显然,绿色发展本质上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绿色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更进一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其收益将惠及全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共享,是全体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注重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关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绿色发展就是认可自然的价值。发展离不开绿色,只有认知并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和可持续的。同时,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只有通过发展,不断积累起强大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能力,我们才能不断加强市场投入和技术创新,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减少排放、治理污染,最终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坚持绿色发展,体现了绿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

树立并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绿色发展是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涉及生产和消费的各个方面,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工程投入一类的微观市场运作,也需要从规划、体制、机制等方面宏观把握。在产能过剩、投资和外需空间变小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发展显然不能简单追求高速度,而是要依靠合理均衡地配置资源。同时,要以重新修订环保法等制度创新为契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

篇2: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的新课题。市委常委会提出的创建“三个生态”,既是当前应对之策,也是长远发展之谋。

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魂。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有政治担当、责任担当,这是政治生态应具备的核心和关键。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只有担当尽责,才会使政治生态名副其实,充满活力。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成长过程中积聚发力的前期转折。各级领导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勇于担当,积极适应,按照市委常委会提出的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讲团结“四讲要求”,政治担当;按照责任干事、为民谋事、勤奋理事、合作成事“四个坚持”,使命担当;按照简单共事、真诚相待、作风民主、自律严格“四点共识”,合作担当。这样适应新常态,方显有识、有胆、有谋、有勇,才能抓到实处,才能显效有为。

让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要。新常态新在发展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其核心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在适应中探索规律,在适应中稳步发展,在适应中蓄势待发。新常态应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论是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还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坚持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各个层面激活发展要素,让一切发展源泉充分涌流。坚持创新要实,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级产业链”延链、补链、扩链上创新创造,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建设上创新突破,把庆阳最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兴市的经济优势。

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自然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适应新常态之本。适应新常态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眼于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有机结合,统筹于当前发展与造福后代的协调统一,这既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所在。要让自然生态成为适应新常态之基,必须自觉遵守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坚决不上污染项目,坚决不做短期项目,坚决不为政绩项目。坚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开发资源,但不出卖资源,加快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坚持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和“固沟保塬”两大生态工程。坚持优化生态布局,提升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这样适应,方使新常态成为有源之水,才会有新生态“清如许”的盛景。

篇3:树立新理念 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

五大发展理念是应对新挑战、引领新常态的发展新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以多维视角对五大发展理念进行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通过学习,我体会有三个思维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工程或技术层面的思维,第二个层次是逻辑或设计层面的思维,第三个层次是哲学或理念层面的思维。做经济工作,这三种思维均需具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新理念,属于哲学或理念思维层次,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统领性。

有人可能会担忧哲学或理念思维距离实际比较远,容易成为一般号召,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谋篇布局,而且每个发展理念又有发展目标、路径和举措。同时,五大发展理念要统领和贯穿即将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还会有更加具体的政策设计和发展举措支撑。显然,哲学或理念思维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对实践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当然,不同思维层次的选择未必完全一致,如同战略与战术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有时为了战略全局的主动,战术局部就要作出牺牲。

认识和把握发展新理念,应从新阶段、新常态的判断入手。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工作中,我们经常运用的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方法。诚然,诸如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和多国模型等,当前仍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就工业论发展,只从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看问题,显然已不合时宜。

我国重视收入水平的分析,尤其是对“中等收入陷阱”保持高度警惕。不言而喻,这是正确的。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从实证分析角度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可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工资水平上升,这个优势会逐渐丧失;如果不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出现停滞。一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有发展共享度不够、盲目采用西式民主、实行民粹主义福利政策等原因。我们要汲取其中的教训,但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发展环境,仅仅从收入水平单一因素看问题是不够的,还需引入系统分析方法。

新阶段、新常态与发展新理念关键围绕发展思路。要从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发展程度、发展的关联性、发展的.国际背景等多维视角看问题,既分析需求又分析供给,既分析总量又分析结构,既分析生产又分析分配,既分析收入又分析投入,既分析资源条件又分析技术和体制因素,既分析现状又分析趋势,既分析经济又分析社会和文化。因此,我们对发展阶段的判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树立全面、系统、动态思维,不能简单化。既要考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规律出发,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把握阶段性特征,如由粗放到集约、低端到高瑞、简单分工到复杂分工、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等;也要把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世界经济长周期特点联系起来分析。还应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与新阶段相联系的发展状态,绝不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另一种说法。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态,不是短暂的偶然现象,而是长期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把握并引领经济新常态。

篇4:树立新理念 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组工干部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创新组织工作思路和办法,提高组织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顺利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要把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组织工作的切入点。要牢牢把握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不断强化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自信,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用新视野、新思维、新举措指导、推动、落实组织工作,不断创新组织工作的理念、思路,使之与五大发展理念融合适应。

要把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组织工作的突破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事关“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革命理想大于天”的高尚情怀,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要扎实抓好五中全会精神培训,深化五大发展理念认识,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当好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主力军。

要把发挥“五大发展”理念作用作为组织工作的落脚点。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起到了决定作用。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创新党员干部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核心作用,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不断扩大和深化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倾力改善民生,增加群众福祉,千方百计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篇5: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心得体会

6月1日,阿尔山市审计局举行了“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的学习会议,本次会议由总审计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会议重点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精神,做好当前审计工作,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通过学习会、党课教育等形式,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动全局审计人员深入学、反复学、及时学、持续学,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深刻理解认识新常态,按照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客观求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鼓励创新、坚持推动改革。

三是推动经济发展,在突出审计重点上下功夫。审计工作要突出大力推进政策落实、大力推进公共资金高效使用、大力推进风险防范、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这八个重点。

四是提升审计能力,在务实求效上下功夫。力求在审计工作中,工作机制创新、加强工作谋划和统筹,加强审计资源整合、完善审计业务评价考核体系。坚持依法文明审计、讲究方法、严格程序,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从严管理审计队伍,转变作风,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结论更公允,让审计人员更有公信力。

篇6: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心得体会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大逻辑,落实新发展理念是总遵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力点,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治理的根本方略。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赵克志书记在我省县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会议要求,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演进规律,为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中央科学把握、正确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是适应国际竞争、开拓发展空间的大趋势,更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集中体现了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不仅管全局、管根本,而且管方向、管长远。

认识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认识和把握新变化、新要求,以更加自觉和主动的姿态谋划和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要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具体把握好六个方面:一要突出质量效益,推动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二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彻底抛弃靠过剩产能推动增长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三要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四要痛下决心转型升级,避免战略被动;五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六要把握环境治理新常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五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创新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必须充分激发。协调发展是补齐短板的主攻方向,必须集中攻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必须持续用力。开放发展是顺应潮流的客观需要,必须深入推进。共享发展是践行宗旨的根本要求,必须矢志不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更是政策窗口、重大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主动选择,是大势所趋、规律使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把握内涵、精准施策发力,必须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先导,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要素支撑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们干部的能力和作风的一场考验。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实干实政确保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更加自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新理念体现在贯彻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创新突破、跨越赶超的工作主基调上来,深学笃用,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实干实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战“十三五”、打好翻身仗,把一个新的邢台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

篇7: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心得体会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深刻认识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要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切实发挥审计在推进依法治国、鼓励创新、推动改革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维护和促进法治

强调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审计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审计监督职责是宪法确立的。审计的依据、程序和标准都是法定的,这就要求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为维护和促进法治发挥应有作用。

把握好依什么法的问题。指出,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重要指导。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很快;另一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定要处理好严格依法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严格遵循宪法和基本法律法规,以是否符合党的政策、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切不可拿着一些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法规制度去机械比对、生搬硬套。对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中的具体规定,审计人员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符合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要坚决依照执行。反之,要根据审计情况,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及时修改完善。

把握好怎么依法的问题。指出,要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真正做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审计机关要坚持依法审计,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凡是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凡是重大违纪违法的,凡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置党纪国法、国家和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凡是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重大履职不到位的,凡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凡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毁损的,必须坚决揭露查处,大力推动整改问责;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失职渎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违反廉洁从政和廉洁从业规定等问题,要始终坚持“零容忍”。

把握好怎么用法的问题。指出,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坚持系统的观点,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按照这一要求,审计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慎作出结论和处理。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故意与过失的关系。对主观故意引致的问题,要毫不姑息、坚决查处;对工作过失造成的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慎处理。如果是上级规定不明确或制度过时、不符合实际,被审计单位不得已采取变通举措产生的问题,应当立足于重点揭示和反映这些制度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不会与不为的关系。比如,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要分析是主观上消极松懈、不愿作为,还是认识和适应新常态有个过程不会作为,或者是受到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定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阻碍而不能作为,不能一概而论。三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比如,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查深查透,同时要分析判断是个人问题还是集体违纪违法违规,不能因为一些个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就对一个单位全盘否定,更不能因此影响单位正常运转、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要用法律的手段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鼓励创新,促进培育发展新动力

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审计工作中,坚持鼓励创新,是审计机关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对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凡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化解过剩产能的,凡是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质增效的,凡是有利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凡是有利于扩大有效供给的,凡是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都要坚决促进总结完善,大力推进形成新的制度规范。

要有保护新生事物的强烈意识。指出,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是对习惯做法、传统模式、现有制度的突破、超越甚至是颠覆。面对新生事物,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一句“不合规矩”,便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一种是细心观察、谨慎研判,对符合改革总体方向的,小心呵护其成长壮大。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后者,切不可固守老思路、老办法,不能简单套用原有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判断新情况、处理新问题。

要有识别扶植创新的战略眼光。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在审计中应当多方考量。特别是面对很多处于实施或试行中的新举措、新办法,结果和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怎么才知道其利弊呢?对此,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研究,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分析研判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最新知识的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内容、背景和目的,深刻领会和把握改革方向,了解相关改革的最新进展,真正做到辨别并支持那些符合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

要有包容创新试错的责任担当。指出,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300336,股吧),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审计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大多有一个探索尝试、厚积薄发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乃至失败。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创新事项,要有包容精神,只要创新不违背改革的大原则、大方向,就应积极支持,推动其改进完善,并注意总结经验,推动形成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健全正向激励机制。

三、坚持推动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完善

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坚持推动改革,是审计机关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审计机关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改革、把握改革,更加主动地适应改革、服务改革。对体制机制性问题,凡是制约和阻碍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创新创业、激发活力的,凡是制约和阻碍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的,凡是制约和阻碍转型升级、提高绩效的,都要坚决揭示反映,大力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及时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摆脱思维定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化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制度创新聚焦发力。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审计机关要把促进制度创新作为各项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着力关注体制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需要的问题,及时揭示和反映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例如对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为由导致资金分散闲置的,不仅要坚决查处,而且要大力促进资金整合、有效使用;对一些部门和领域的具体制度规定没有及时修改完善从而影响改革进程的问题,积极提出审计建议,推动改革、改进和完善。

发挥审计工作优势为改革服好务。指出,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地位超脱独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优势,依托审计项目开展研究型审计。要以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为主线,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和分析,密切关注改革的推进力度和效果,重点关注各领域改革措施不配套、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抵消等问题,及时揭示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重点环节和突出方面,深入分析影响改革推进的根本性和深层次原因,积极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形成合力。

篇8:新常态心得体会两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透明反腐、责任反腐、节日反腐、治奢反腐、法治反腐、网络反腐、国际追逃……一系列举措诠释出十八大以来反腐新常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通过养正气、炼锐气、聚才气、蓄底气,打造纪检监察“铁军”,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主动适应反腐新常态。

养正气,树立“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新形象

孟子曰:“吾养吾浩然之气。”纪检监察干部的正气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首先必须来自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对党的“信”、对理想的“信”,正气才能油然而生。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分神。必须始终坚守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做到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二是坚定党性修养不移位。要始终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三是坚定人格品行不庸俗。要加强人格品行的磨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践行“三严三实”,做到重品行、守纪律、作表率;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炼锐气,树立“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新形象

锐气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纪检监察干部面对腐败,面对查处腐败来自各方的干扰,如果没有雄心壮志,没有担当精神,则可能在腐败面前败下阵来,甚至做腐败分子的俘虏。一是敢于突破。要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旧的条条框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当前,要按照中央纪委“三转”要求,稳扎稳打,循序前进,以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二是敢于担当。当前,腐败正在不断侵蚀党的肌体,而且反腐“亡党论”、“影响经济发展论”、“腐败分子联合反扑论”、“到顶论”又不绝于耳,所以,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定心宁神、知难而进,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盯准目标,扭住不放,确保腐败分子不逍遥法外,不逃避打击。三是敢于斗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权势与原则面前,要坚持原则,勇于斗争,刚直不阿,秉公执纪,要不徇私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拿原则作交易,不当“好好先生”。尤其是当前,腐败呈现家族化、集团化、系统化趋势明显,案中有案,案中带案,错综复杂,这些都需要纪检监察干部以“置生死祸福于度外”的勇气,与腐败分子作坚决的斗争。

聚才气,树立“秉公执纪,甘于奉献”新形象

才气,是指正确分析和判断问题、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形势、开创新局面的综合素质。时代在变迁,形势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善于思考和探索,增强政治洞察力,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提升执纪办案能力。要系统地学习纪检监察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努力掌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严格按程序办事,善于把党政纪条规运用到执纪办案工作实践中,提高有效监督的能力。二是提升组织协调能力。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要善于沟通左右,协调内外,联系上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是提升开拓创新能力。要勇于创新、更新观念,敢于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约束,要围绕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办法、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创新。

蓄底气,树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新形象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身净、自身正,才能真正做到自身硬。管子说过:“志无虚邪,行必正直”。一个人如果有软肋,永远也不敢讲硬话。我们要一切按党性原则办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是自重。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在为人处事中,既不骄横跋扈,又不妄自菲薄。二是自省。要经常“三省吾身”,问一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否符合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尤其在无人监督的时候,更要慎独自律,不做有悖于原则、纪律和法律之事。三是自警。要管住小节、慎小慎微,从每件小事做起,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特别是在面临名利诱惑时,要手不伸、嘴不贪、耳不偏,经受住考验,绷紧以德从政、公正清廉这根弦。在监督党员干部的同时,必须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是自励。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用伟大的事业鞭策自己,奋发进取,建功立业,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

(篇二)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新作为应对新常态

习总书记去年提出:要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又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问题。习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对做好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4个重点要求,其中第二条就讲:“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这些论断,是总书记对当前经济政治形势的科学判断,揭示了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规律、新变化,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指南。为推动全市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适应新常态、掌握新要求、抢抓新要求、抢抓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实现新发展”大讨论活动。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专门监督机关,肩负着服务和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严格按照市委关于“新常态”大讨论的部署要求主动有所作为。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在保证政令畅通上有新作为。在新常态下,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中纪委“三转”要求转变职能,从政府和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脱离出来,不再参加监督对象的具体监管行为,集中精力抓好监管的再监督。要围绕市委关于“新常态”大讨论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全市上下集中精力开展好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督促各级干部深刻审视所处环境的变化与特征,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发展方式与目的,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的大更新,以观念的大更新推动发展方式的大转变,着力化解我市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通报制度,加大问责力度,确保令行禁止。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效能提升,在打造优良环境上有新作为。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的频度和力度,全面查摆、认真整改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破坏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扎实推动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市长热线群众反映的事项办理质量,切实保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继续推行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制度,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软环境。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执纪为民,在推动民生改善上有新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常态下,民生需求已经全面升级,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重解决惠民政策落实、房屋征收补偿、教育就业、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要推动民生改善制度化,加快推进民生工程,确保民生工作优先谋划、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三个优先”得到有效落实。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案件查办,在建设清明政治上有新作为。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不但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还动摇和谐稳定的政治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在新常态下,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反对腐败,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处,防止小问题拖成大案件。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反、有乱必治,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滋生蔓延势头,为建设新常态下的廉洁蚌埠、幸福蚌埠贡献力量。

应对新常态,必须强化作风建设,在营造清廉风气上有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要靠人,关键是用好干部。应对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推动新发展更离不开包括纪检监察干部在内的所有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把群众的意见作为镜子、百姓的期待作为努力方向,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狠抓作风转变。带头树立执纪必先守纪、监督者必须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持“四查四治”,坚决纠正“四风”,切实转变作风,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切实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篇9:新常态新作为心得体会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展新作为,做到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努力以战略主动谋取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关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具体实际,必须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供需新平衡;必须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供需新空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必须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调优存量、做优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市场导向、靶向施策、立足实际、积极稳妥、重在落实。抓好五个方面:增有效供给,切实瞄准市场需求,紧盯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无效供给,科学看待和把握经济发展周期,既要以市场化手段去“僵尸企业”、空壳公司,推动市场出清;也要保护、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帮助暂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谋求新的发展。

减轻企业负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尊重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补经济社会短板,重视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总之,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以绿色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我们要紧紧扭住产业升级节能降耗这个根本,按照集约、节能、低碳的生态环保标准,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不断降低土地、能源、水的消耗强度。对于整治无望的企业和项目坚决关停并转。新上项目一定要坚持高标准的环保门槛,在污染物排放上至少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绿色化来打造绿色产业升级版。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生态优势是竞争力的环境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最花力气抓的人文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战略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今天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推进绿色发展,还要大力改变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引导民众追求绿色、简单、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生态环境制度和法治建设,落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中国。

新常态下,经济实现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应该看到,新常态对干部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一些事情过去可以做现在不能再做了,一些办法过去很管用现在可能没有效果了,必须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新常态对工作指导的要求更高了,既要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又不能放任经济增速下滑。

必须更好地把握工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切实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新常态对发展的要求更高了,技术革命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市场分工模式调整相互交织,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显现,必须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新常态本身并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工作成效有好与不好之别,关键在于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机遇孕育新生机。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加快推进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更加坚定地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一切发展活动向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力,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篇10:新常态新作风心得体会

新常态新作风心得体会

新常态新作风心得体会

春节前夕,三个群众路线系列动漫短片《群众路线动真格了?》《老百姓的事儿好办了吗?》和《当官的真怕了?》开始在网上热传。片中多次出现习近平等领导人的卡通形象,有网友评价,该系列短片比春晚反腐相声“尺度还大”。(2月20日新华网)

三个群众路线系列动漫短片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比作一场新时期的“整风运动”,透露出活动将杀“回马枪”,反“四风”将成为新常态的信号。不难看出,短片创新领导人的卡通形象,用民众视角和网络语言呈现严肃题材,为深入推进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寻求最大公约数。

众所周知,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狠狠地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在整个活动中,取消、下放13.7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万多起、6万多人。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问题1.3万多起、4024人。查处公款吃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3083起、4144人。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4万多辆,调整清理办公用房面积2227.6万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2580个。缩“三公”经费530.2亿元,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2.7万多个批次、9.6万多人。叫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663个,查处弄虚作假的问题436起、418人……

由此可见,中央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为抓手,以群众的意愿、诉求、评判为坐标,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将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入“新常态”,持续向全党全社会传递信心和力量,在党的建设史上写下重要一笔。正如短片中所说,很多官员怕秘书收钱、怕情人举报、怕儿子酒驾、怕女儿炫富、怕老婆在国外买别墅;怕裸官被发现、怕网友偷拍、怕群众举报,怕就算逃到国外也被抓回来。

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让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深入人心,让群众工作发自内心,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进一步说,经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在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如果对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止步不前,那么不仅业已取得的成效将“付之东流”,更会导致深入推进作风建设陷入被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让官员从内心处融入群众,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还需要打好“组合拳”。其一,要将问题整改到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问题整改到位,要列个问题清单,群众认可一件销号一件;如果问题找了一大堆,到最后却不了了之,这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形式主义,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党的公信力。其二,要让官员破除牢“官念”、根除特权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守住那颗平民心。如果主观上就没有群众工作的意识,任何好的利民举措、规章制度落实下去也都会走样。其三,要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检验,请群众评价,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工作的监督,确保干部真正下得去、群众真正联得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激浊扬清、改进作风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一朝之功,需要我们“抓常、抓细、抓长”,让那些怀着“不会查到我头上”心理的人断绝念头,让那些打算在中央抓一阵子的“风头”过后“依然如此”的人放弃幻想。这样,我们才能大力解决“脸难看”、“办事难”、“门槛高”等突出问题,才能防止被压下去的不良作风“死灰复燃”,才能让一些人打消“熬过这阵子”的念头、摈弃“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回到清风正气的做人行事轨道上来。

拓展阅读:学习官场新常态心得体会

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适应反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这篇文章。官场的“新常态”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官员要对之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败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腐败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篇11: 新常态的心得体会

新常态的心得体会

新常态下种植灯盏花就是要强化市场引导,紧扣提质增效,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把握住农民、企业、政府三者良好的发展方向,引领灯盏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瞄准市场做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把灯盏花做成订单农业。

要摆正政府、企业、种植农户的位置,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尊重农民的自愿行为,政府在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能力建设上下功夫,要对市场的变化性有敏锐的了解,牢固树立抓市场就是抓效益的理念。要保护灯盏花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正确理解农民在企业、政府面前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采取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形式仍然现实和必要。

二、倡导有效种植、有益种植,力争农户、企业、政府三赢。

灯盏花作为一个产业打造,要获得新生的生命必须有充分的生存条件。灯盏花种植户要自愿就必须提高种植的比较效益;企业要健康发展首先要有牢固的发展基础;政府做产业既要富民也必须强县,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撑;三者是统一的。

三、强化管理,提高灯盏花生产的内在动力,营造公平公正产业发展氛围。

要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自豪抓试验、示范,带着激情强化专业技术。要用规范、技术标准、制度章程管人管事;用法制思维和文化理念推动产业发展;用数据实绩评价得与失,一年一个台阶筑牢灯盏花产业发展基础。

篇12:适应新常态心得体会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篇13:适应新常态心得体会

“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掷地有声。这表明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吹响了新形势下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的号角,标志着全党上下迈入了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我们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的理念,杜绝鸣金收兵的思想,不观望、不等待,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一以贯之坚持从严治党,完善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推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持续深入转变作风。

从今年2月开始,南宁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与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更高期盼相比,活动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作风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成果、基本经验和推进从严治党的着力点,在“真、实、严、干”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决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良好的作风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确保提升南宁首位度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在“真”上较劲,认真整改、建章立制。只有做事不应付,做人不对付,什么都讲认真,我们才能干得了实事、做得出实绩。市委强调在“真”字上较劲,就是要以讲认真的态度,持续用力在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做到思想上真重视、整改上真心改、措施上真到位、制度上真管用,切实把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人民群众的赞许。

要在“实”上着力,落实责任、强化执行。当前,南宁市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实现全市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各级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

要在“严”上用功,从严管理、从严肃纪。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从严肃纪。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管党治党成于严”的意识,坚持严的标准、严的举措、严的纪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要在“干”中见效,转化成果、推动发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任务十分繁重。对南宁来说,只有实干,才有实力的增强,才会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才能加快实现首位度的大提升。全市各级干部必须把“实干”放在第一位,以实干统领各项工作,真干实干苦干,干出成效,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良好的作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篇14:新常态个人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主席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党和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呈现出了新常态。

这其中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功不可没。

从严治党新常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党完善自身的要求。

当前从严治党“新”之端已显现成风,深入人心,但若不注意保持,可能就无法落地生根,无法进入“常”,因此,从严治党新常态当前关键在“常”,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从严治党,依法治党,依规管党,真正让从严治党新常态迈入法治的轨道,自觉成为一种习惯与规律。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形成作风建设稳固的新态势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作风不仅反映党员干部的状态和本质,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望与形象,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压态势下,当前作风建设的“拐点”虽然已经出现,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会所消费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日渐减少,风气为之一新,干群为之一振。

但如果沾沾自喜,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暂隐的顽固“四风”问题可能又“涛声依旧”,一些不良风气可能又卷土重来。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种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我党面前。

要在新时期“赶考”成功,“接好执政的一棒”,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在党忧党,在党兴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坚持常抓不懈,注重巩固提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使得作风建设在新“拐点”之后能长久保持一种稳固的常态。

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抓好自身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以上率下,正己正人,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而且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担当起自身负有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要以制度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关键,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纠建并举、堵疏结合,从治标与治本、矫正与疏导、评价与激励等多个维度发力,构建作风建设新秩序,增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内生动力。

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贪腐打造风清气正的新局面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国家主席在中纪委三中全会上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建设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必须持续彰显惩治的威力,对贪腐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明党纪法规不放松。

对违反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管牵涉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以儆效尤,决不姑息,决不允许贪腐分子有藏身之地。

对发现的贪腐问题,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要严肃查处。

健全查办案件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办案的流程管理,强化各环节的互相监督制约,提高办案质量,保证依纪依法办案,杜绝办案的随意性。

要发挥惩治的警醒作用,强化对查办案件的剖析和通报,以查办案件的震慑效应,使顶风违纪者及时收敛,使没有收手者赶紧收手。

这样,通过惩治的“零容忍”,让党员干部不再存有一点点侥幸心,切实拉起一道“不敢腐”的“带电高压线”,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养成长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形成风清气正的新局面。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并重开启刚柔相济的政党治理新思维

“旋风式”的惩腐治标可以带来“新”,但是推进“常”还必须标本兼治,建立思想上“不想腐”、制度上“不能腐”的两道防线。

国家主席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制度治党则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而突出强调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关于从严治党方法途径的新论断,开启了政党治理的新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行为上的疏漏错误其本源都是思想上的放松懈怠乃至自弃。

要着力提高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效果,增强思想建党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要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把为民务实清廉牢牢刻在心中,化作行动的指南。

在干部提拔时、在重大节日时、在发现问题苗头时,都要对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党员干部不致于在身陷囹圄时再吃“没有早受教育早受提醒”的后悔药了。

以制度和规则管党治党,是法治思维在党建中运用的结果。

法治是理性稳健、持久深远、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是政治体系理智而成熟的标志。

要围绕用人用权用钱重点内容强化制度设计,科学严谨,标准清楚,界限明晰,刚性充足,把权力关进紧密有效的制度笼子,防止出现“牛栏关猫,进出自如”的现象。

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

健全制度执行,着力消除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弹性空间”和“死角地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让各项规定真正成为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硬准则。

思想是党建根本,制度是党建保障。

缺乏思想基础,制度治党容易流于形式、停在本本上。

缺乏制度载体,思想建党就难以落地生根,流于敷衍了事,无法促成行为的改进。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条腿走路,妥善平衡两者的关系效用,才能确保从严治党新常态取得长效进展。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新规律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贪腐。

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坚强保障是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进而再拉起一道“不易腐”的防线。

现实中许多不良风气的形成、许多贪腐行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权力监督制约的“缺位”造成的。

国家主席说:“善除恶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只有抓住了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制机制问题,才是抓住了根本性问题,也才能从源头上铲除贪腐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当前我们要大胆改革创新,找准容易发生利益冲突的环节,大力推进权力分解、权力制约的制度创新,让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在监督的环境下行使,逐步养成领导干部在“放大镜、聚光灯”下行使权力的习惯。

要探索下对上的监督、同级之间的监督,保持权力纵向结构上各层级的活性,推进监督主体的多元化,重视外部监督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毛主席说过,“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参与监督的热情也空前高涨,适应新的时代潮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积极引导公众依法有序地通过信访、媒体、手机短信、网上举报等方式,对权力运行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督,让“隐身人”无处藏身,更加汇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从严治党的正能量,以廉洁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篇15:新常态个人心得体会

适应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自今年5月和7月国家主席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

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

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积极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一、抓铁有痕,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勇气和决心全面彻底地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标本兼治,一系列雷霆万钧的举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的认可与坚定支持,成为吏治新常态。

之所以称之为“新常态”,是因为一系列措施已经逐步常规化,官场的清新状态趋于稳定化。

新常态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意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氛围风气更清新。

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深刻改变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搞形式少了,求实质多了;

讲享乐少了,作奉献多了;

随意散漫少了,按章办事多了。

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

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时间多了;

党员干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候,回避少了,主动承担多了等等。

吏治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作风建设抓铁有痕的结果,是政治生态改变优化的表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的状态,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创新作为的良好契机。

二、端正态度,思想行为走出“老误区”

吏治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

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对这种新常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首先,从思想认识来看,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这股清新之风只是一阵台风,刮过了就会“涛声依旧”。

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事实上这种“新常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场“运动”,而将是长期、常态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

其次,从个人心态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出现了难适应、不习惯的状态。

有的感叹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

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感觉“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等等,出现了观望等待、焦虑埋怨等情绪,期盼狠抓作风建设举措快点结束。

再次,从行动作为来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等。

凡此种种,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容小觑。

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适应吏治新常态是当前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和纠正行为偏差将关系到事业成败。

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蒙混过关的思想、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擦边球的侥幸,尽快结束那种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

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

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

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

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

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

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

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

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

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

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国家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

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

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

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篇16: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自这一年5月和7月总书记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

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

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主动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一、抓铁有痕,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勇气和决心全面彻底地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治标兼治本,一系列雷霆万钧的举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的认可与坚定支持,成为吏治新常态。

之所以称之为“新常态”,是因为一系列措施已经逐步常规化,官场的清新状态趋于稳定化。

新常态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认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氛围风气更清新。

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深刻改变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搞形式少了,求实质多了;讲享乐少了,作奉献多了;随意散漫少了,按章办事多了。

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时间多了;党员干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候,回避少了,主动承担多了等等。

吏治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作风建设抓铁有痕的结果,是政治生态改变优化的表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的状态,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创新作为的优良契机。

二、端正态度,思想行为走出“老误区”

吏治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

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对这种新常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首先,从思想认识来看,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这股清新之风只是一阵台风,刮过了就会“涛声依旧”。

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事实上这种“新常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场“运动”,而将是长期、常态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

其次,从个人心态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出现了难适应、不习惯的状态。

有的感叹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感觉“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等等,出现了观望等待、焦虑埋怨等情绪,期盼狠抓作风建设举措快点结束。

再次,从行动作为来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等。

凡此种种,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容小觑。

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适应吏治新常态是当前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和纠正行为偏差将关系到事业成败。

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蒙混过关的思想、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擦边球的侥幸,尽快结束那种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主动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

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主动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主动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

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

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

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

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

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主动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

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

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

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篇17:新常态大讨论心得体会

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前沿阵地和哨所,而国土所长则是“排头兵”、“领头雁”,对上级来说,所长是工作的执行者,对下级来说,所长是工作的指挥者、参与者和监督者,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担负着党的政策方针能否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否实施、上级赋予的任务能否完成以及在社会上树立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的问题,因此,在新常态下当好一名基层国土所所长具备“四个要素”尤为重要。

一要博学多思,夯实基础。国土所长要高效履行岗位职责,就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工作思维,不但要注重学政治、学业务、学方法,还要通过勤学笃行、潜心砺能,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等全方位的学习,做到政治上清醒,政策上熟知,业务上精通,着力提高新常态下抓好国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的理念,注意用最新学习成果提升工作效能,使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要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国土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所长要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一项,爱一项,爱一项,强一项,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在工作中不仅要认真履职尽职,更要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善于发现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才能在今后工作中用新理念推动新发展。

三要精诚合作,团结一心。国土所是一个整体,所长是这个整体的核心,是大家的榜样,时刻牢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生命力,团结出战斗力,既要带好大家,又要团结大家,对自己要严于律己,对待别人要宽以待人,做到尊重人,理解人,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工作中互相协调,互相支持,精诚合作,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营造积极参与、团结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提升集体的创造力。

四要廉洁自律,严管自己。作为国土所的“排头兵”、“领头雁”和“核心”,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自律、知足、知责”意识,严管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己不正岂能正人,时时刻刻谨小慎微,筑牢“防腐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平和之心对名、知足之心对利、敬畏之心对权、淡泊之心对位,当规矩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使自己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国土所长。

篇18:新常态大讨论心得体会

为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营造敢于担当、干事创业、奋力跨越的浓厚氛围,根据《中共莒南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新常态、新观念、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莒南发?20XX?11号)要求,我局在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新常态、新观念、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自身实际,本人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活动中,通过初步学习,深刻认识到全市、全县、全局开展这项活动的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将心得体会和认识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转变认识

转变思想,解放思想要坚持从我做起。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力度。一定要率先解放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怕担风险、不敢竞争、不思进取、封闭保守的心态和过时落后的习惯观念,坚决破除“官本位”的思想和计划体制的思维定式,努力转变那种缺乏激情、喜好空谈的消极精神状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增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每天都有新作为,每天都有新激情,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促进全县林业工作。

二、积极发展,提高水平

“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学习。我们应该边干边学,边学边查、边学边改,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习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既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重点工作、亮点工作的快速发展。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创新理念。不断丰富完善具有特色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做好公文运转及保密工作,不断提高公文质量,为领导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按照相关的公文保密规定,做好文件保密工作。二是抓好事务组织协调。协助领导处理有关日常事务,使领导腾出更多的时间抓大事。三是抓好日常管理协调。充分发挥“总调度”和“中转者”的作用,协调好对上的关系、对下的关系和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关系。四是抓好宣传工作,以生态建设、产业建设,加大力度,办好临沧林业信息,及时准确反馈林业建设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和好典型,同时要配合新闻媒体及时提供报道线索,搞好林业宣传,真正起到宣传造势,推动工作的目的。五是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务实创新,干事创业

要在解放思想中干事创业、真抓实干,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完善责任到人、督查考核、考核奖惩体系,使解放思想真正成为打开思路的窗口、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快发展的动力。办公室是全局中枢科室,日常工作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一定按照建设“新常态、新观念、新发展”解放思想的要求,全体同志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抓落实,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到把文办精、把会办细、把事办实,努力保证局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俗话说,“破”之不易,“立新”更难,“破”而不“立”等于零。开拓创新是“解放思想”的根源所在,唯有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跨越”。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深该认识到,解放思想对于“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意义,将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提高境界、更新观念、积极作为”,积极推进林业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相关专题 常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