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马铃薯小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马铃薯小鬼”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共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小型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1概述

作为对和中央1号文件关于扩内需、促增长决策的响应和落实,我国早在就已开始选择县、市,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重点扶持。由于前些年农村水利建设落后,很多县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年久老化、失修减效,特别是其中多数桥涵,已基本不具备使用功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对择出县市的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改善与促进作用。小型桥涵建设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比例大,项目上的快、多。通过近两年周口市小农水项目桥涵建设实施过程中前期规划、设计与后期施工中的问题,进行阐述。

2桥梁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存在问题

2.1前期规划阶段

近两年周口市小农水项目建设前期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桥涵修建位置布置不甚合理,确实需要的地方没有布置,而可要可不要的地方却布置。这其中有项目中桥涵工程量控制的原因,也有相关规划设计人员的原因。二是桥涵规格与沟渠不甚配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小桥涵配大渠、大桥涵配小渠,甚至出现无渠布置桥涵的情况,部分项目区内桥涵修建位置布置过于集中。由于连年基层农水工作任务繁重,所以部分规划设计由市场上专业公司来做,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规划设计公司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与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有一定关系。

2.2结构设计阶段

小农水项目中的桥涵在使用功能上应与普通水利、公路等桥涵有所不同。目前,项目实施中反映出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总量30m3混凝土的小桥结构竟与大型桥梁结构雷同,所有书本上有的部位都有了,导致预算增高、施工成本增加等后果。第二,不考虑具体单体桥涵使用功能,设计时盲目增加或减少工程量,单单套用统一图纸,以至于在后期施工时,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桥基础甚至不到渠底,桥基础超梁底1m,小梁上出现巨型桥台等现象。以上这些问题会导致项目资金的浪费,并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2.3施工阶段

小农水项目小桥涵施工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出现质量及安全事故的几率相对较小,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擅自变更工程外观、瞒报减小工程量。一些施工单位认为工程地处偏僻田野,无大型载重车辆,便不顾监理与业主的反对而私自减小结构尺寸,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对其强制性的制约也有难度。二是不重视工程外观,屡屡出现蜂窝麻面、涨模等问题。三是有些施工单位,单桥结束后,对原有河道清理不到位,遗留建筑垃圾和土方,刚挖好的渠道就被堵塞。

3对策和建议

3.1前期规划阶段的建议

针对前期桥涵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第一,对规划设计单位严格要求,杜绝走过场。第二,对相关规划设计人员严格要求,加强指导,并辅之经常性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强化责任心。第三,使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工具辅助规划等。前期规划可谓整个项目的基础,规划不合理,出了偏差,势必给后续工作带来种种问题。所以,前期规划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2结构设计阶段的建议

对于结构设计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建议设计前,选择实力强、工作负责、社会信誉好的设计单位。设计工作很繁琐,个别设计单位简单应付,套图、搬方案现象严重,施工中甚至设计时都不到现场,只依据一些简单的调查数据、图表,照搬类似项目,便出炉设计方案。另外,监理应介入前期规划、设计。目前小农水项目中,监理方基本不介入设计工作。监理介入设计工作可以使三方相互制约,依靠制度化管理,以减少设计工作的失误,对设计部门形成有效监督。

3.3施工阶段的建议

对于施工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建议从招标报名环节就严格调查,选择信得过的正规施工企业,防止个人挂靠施工游击队进入小农水建设项目。施工中,督促监理方严格执行监理合同,按照施工规范认真监理,对施工方形成有效制约。对于有条件的,应引入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运作,用制度化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严格执行计量程序,手续及原始资料齐全方可按实计量。加强验收环节工作,对不能满足验收条件的要坚决不予验收,杜绝出现活未干完钱已付超等现象。

4建成后的管护和使用

已建成工程的管护和合理使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常看护禁止超限车辆通过等)。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已建成工程的管理,使农民自觉积极管理,形成谁使用谁爱护的良好风气,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总之,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很重要,是抗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生产、促增收的前提。

篇2:小型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论文

小型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论文

1、完善地方区域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措施

1.1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管理上有些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要在加强政府积极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在综合管理中的效能,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小型农田整修的资金投入,将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的责任主体,形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对整个编制情况的整体规划等,形成规范化的的管理机制,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到整体建设之中,根据地方财政的具体情况,分拨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资金,然后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基建项目或财政重点建设项目,并根据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综合考评。

1.2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建设水利工程

根据当地的水利建设情况,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其主导地位和财政投入的主体功能,从实践中加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以及县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职权,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层次性;其次,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方式,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在原来面上分散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集中连片配套,以县为单位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实施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材料要求操作的、偷工减料的或者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制止甚至责令停工、返工,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罚等,只有对安全管理做好不同的`控制举措,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才能发展的更好,农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安居乐业。

1.3加大投入安全专项资金的运作

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问题的关键,对于需要全方面、多角度考虑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安全的投入可以说是企业跟职工的“救命钱”,国家应该根据区域的差异和经济水平,加大投入水利建设的安全专项资金项目,投入大量的安全技术设备以及防护措施,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意识和理解能力进行疏导和教育,强化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安全施工期间,根据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明确划分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等,其他部门不能随意挪用或者俭省安全开支;另一方面,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如果出现安全措施不当或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在责令项目部限期整改未果的情形下,利用项目资金进行安全维护和操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2、结语

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特点,在结合整体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管理的效能,发挥政府在管理机制的领导、服务职能,为构建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化的农田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机制创新、制度构建、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形成整体的优化,更加有助于为小型农田建设提供制度化、全面化的综合管理,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篇3: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初步探讨论文

摘要:农田水利施工在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北方较为常见。主要是因农田形式在北方与其它区域存在明显区别,采用的灌溉方式尽管不同却可使农田产量提高。研究控制北方地区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对于减少不利因素,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北方地区小型农田水利的施工方式,对于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北方农田水利;水利灌溉;初步探讨

1概述

为不断农民收入,国家日益重视农业的发展,这与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此外,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也比较复杂,工作人员日益提高对其的重视。本文针对施工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开展较深入地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小型农田水利施工方法。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由农田水利施工过程可知,施工重要性主要为:一是结合不同的农田水利施工区域采取规范合理的方法。农田水利灌溉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并确保其排灌效益,小型农田施工方法对于农田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二是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其自然条件、农田特点及水资源覆盖率等因素。只有深入了解农田水利形式,才能严格控制农业种植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的科学合理性,基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农业实现增产,农民实现增收。三是通过完善配套工程,可掌控沟渠、山林及田地的发展,使小型农田水利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能提高农民及农业生产效益,还可结合灌排工程形式进行合理布局。若在控制水利工程中增加管理难度就应在工程设计及施工等因素上分析原因,进而提高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便利性。五是农民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受益者,所以,农业种植无需再担心农作物受旱涝的影响。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储存多余的水分,在对其有实际需要时可进行充分利用,诸如水库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六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施工中,应结合不同区域的管理体制选择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及运营情况,以便于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而且大力倡导采取民主管理形式,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真正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

篇4: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初步探讨论文

3.1控制测量

一是测量采用平面控制网方法进行控制。在实际测量中,结合有关工作人员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对测量点进行确定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点。再复核有关内容,结合校验对基准点精准度进行测量而提高测量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最后结合测量基准点对布设方式进行确定使其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在完成全部测量工作后,可针对控制网的布设计算内外平差,并分析研究控制网的精准度,按照实际需要达到施工的各项要求。此外,在达到一定的精准度后,还应将其提交到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获得批准方能按照计划逐步进行相应的施工。针对基准点的测量而言,需严格控制相应控制点部位,使可能产生的损害设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的各项设备。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中,与施工现场条件及实际施工需求相结合控制施工的实际条件,还应采取加密措施处理布设的网点,使施工的实际需求在使其精准度得到充分保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满足,以上都是控制测量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二是测量水准等级。由业主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充分协商后,结点网采用水准点进行布成,施工过程中利于对高程进行引测。采用比较牢固的基石或将混凝土桩进行埋设后用于水准标石,再结合施工具体需求加密高程控制点。根据施工要求及有关水准测量的相关内容,测量布设的水准网点,对有关数据测量后计算其平差,获得水准网点的具体高程。

3.2控制土方开挖

一是开挖土方前,技术及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时应结合设计图纸,将开挖边线、轴线、深度及坡度等测量后将控制桩及控制线放出。二是与现场地形地貌、水源流量等具体条件相结合对排水系统进行布置。将引水沟设置在开挖范围外,并将外来水排除。三是为有效降低建基面受机械开挖的破坏程度,保证建基面达到完整状态,在采用人工及修整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建基面之上10~20厘米的边坡稳定情况。及时将软弱地带、若产生滑坡和边坡坍塌应将开挖暂时停止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采用边坡放缓、支护衬砌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施。

3.3控制土方填筑

一是在完成清理施工滩地基面后进行填筑施工开始前,将基础清理、平整及排水等有关工作在回填部位完成。二是填筑混凝土的临近范围,在混凝土强度超过70%设计强度并超出填筑面3.0米,验收隐蔽工程达到合格后,由监理人同意后进行填筑。三是将观测设备布置在交叉水闸建筑物时,应埋设完成观测设备,并由监理人对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填筑。

3.4控制闸门安装

一是将闸门与平台支垫保持水平状态,使其符合出厂要求,全面检查并复测闸门,主要措施为:对闸门平直度应处于允许范围内、门叶水封座板平面度及门叶对角线及扭曲等进行全面检查,门叶主轮相对于面板的高度应与设计要求相符,根据出厂编号对分节闸门进行组装后,不仅对上述项目检查,还应对组合处错位小于2毫米进行检查。二是闸门检验合格后才能水封安装,具体方法为:闸门应与水封橡皮同时购置,根据水封座板位置展开水封铺,水封下料按照实际尺寸下料后,通常采用冷粘接方法粘接拐角和接头部位,具体标准应达到业主要求。水封在粘接前切为厚度一致方向的45度斜角,采用木锉将切口锉平,保持切口洁净。冷粘接时将粘接材料涂于切口部位,压接上模具达到要求时间,粘接后对粘接质量进行认真检查,不可产生裂口与粘接度未达到要求等情况。三是安装闸门前应将闸门槽内杂物进行彻底清除,位于门槽埋件表面的水泥浆也要彻底清除,打扫干净底坎,采用砂纸对埋件封水面进行打磨,使其达到光滑不可存有硬点。

4结论

总之,我国是农业大国,主要产业就是农业,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其施工加强控制,不仅确保其运行安全,也充分发挥了排灌效益,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莫易娴.国内外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经验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10.

[2]杨艳.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5.

[3]李艳,闵志红.农田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浅谈[J].长江大学学报,2014,12.

[4]孙玉淼.倒虹吸在渠道设计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2013,7.

[5]李振球.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设计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篇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探讨论文

湘西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大多数建设单位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上存在监理意识较为薄弱,甚至还有的建设单位缺乏监理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完全忽略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在许多工程建设活动中形同虚设,由监理人员发出的指令和指示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由于相关建设单位没有主动、积极配合施工监理人员的工作,造成监理职能不能发挥,各参建单位之间关系紧张,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出现问题和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对目前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理问题加以重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加以解决。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作为农业生产最基础的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蓄水、引水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调整和配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而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率。另外,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通过灌溉和排水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水旱灾害来临期间通过对雨洪资源的调节,能够有效减低水旱灾害在农业生产方面造成的损失。农业生产是湘西州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由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上升到提高湘西州总体经济水平和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地位。由此应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力度,从而进一步促进湘西州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存的问题

目前,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问题日益严重,并且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施工监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单位缺乏监理意识或者监理意识淡薄,投入监理工作的成本过低并且监理人员数量不足,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对监理依赖性太强等等。

(1)建设单位监理意识差。建设单位在监理意识上的缺乏和薄弱,直接阻碍了监理单位相关权利的行使和发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监理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因此监理工作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在施工监理的作用和重要性方面缺乏认识或者深入了解。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都会认为施工监理没有必要出现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对监理单位以及监理人员视而不见,甚至还无视监理人员的.指令和指示,并且觉得施工监理只是一个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施工监理实际的权利和责任,在很多问题上监理人员没有发言权,都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决定,监理工作只是作为配合的形式出现。因此,要从意识上对建设单位进行改造,使其认真对待施工监理的权利和责任,认真执行监理人员的指令,切实把监理工作贯彻落实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2)监理成本低,人员不足。按照建设工程监理取费标准(发改价格[]670号),目前监理服务的收费标准比较高,但是湘西州普遍存在正式协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理的合同时,大多数建设单位都没有重视此类工程的监理工作,并不认真对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并且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难度不大、不复杂,所以在收费标准上没有按照现行的标准进行计费,而是想方设法控制监理成本投资,不重视监理单位的资信与实际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缺乏对监理人员能力的考虑与核实。经费不足就直接导致了监理工作中人力和财力投入的不足,使得监理单位对工程监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并且工作态度散漫,不能够科学有效地履行施工监理工作的职责,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起不到该有的监管作用。

(3)工程质量对监理依赖性过强。由于施工单位在技术力量上较为薄弱,因此工程质量管理对监理的依赖性很大。但是在我国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项目中,常常出现现场人员与施工企业投标承诺不相符合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监理单位为了降低投入的成本,在监理人员的招聘工作上没有严格的要求,通常都是雇佣一些技术职称低或者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手作为施工监理人员,因此在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上无法满足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要求。除此之外,在施工工艺问题上,很多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不高,工程施工人员通常是一些文化水平很低的社会从业人员,这些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之中,在基本技术能力上达不到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求。

篇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探讨论文

(1)强化建设单位的施工监理意识。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项强制性制度,施工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的作用不可忽视。受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控制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同时还要管理合同与工程信息,协调各个参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要增强本单位人员的施工监理意识,深化其对施工监理的内容和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监理的作用和意义。根据监理单位科学性、独立性、服务性和公正性等特征来看,为了保证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应该赋予监理单位一定的独立权限使其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一方面减少了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困扰,另一方面还能在监理工作的监督下顺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

(2)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想要妥善解决监理方面资金和费用安排的问题,就必须深化对施工监理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选择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从资信和技术力量等专业层面进行考虑,不能将控制资金投入作为出发点,以费用的高低作为监理单位选择的标准。另外,监理单位在进行人员安排的时候,应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覆盖面积广、建设地点多等特点作为基础,实现监理人员的合理配备。监理人员在为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坚持求真务实、严谨负责的态度,促进建设单位构建和完善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以及加强全面管理施工工作的力度。另外,对监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能够较好地促进监理人员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监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3)履行监理工作职责。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湘西州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始之后,监理单位有必要对施工单位现场的人员开展全面、严格的审查,并且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员和主要工作人员出勤的考核力度,对不合格的施工班组进行调整或者更换,以确保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合同项目开工之前,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审查建设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及时到岗、到位工作进行监督。不断完善以施工单位自身的“三检制”为基础的工序报验制度,并将该制度的细节落实到位。全面改善监理单位独自管理工程质量的局面,提高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一次报验的合格率。并且,监理单位要为单元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报验制度,对于质量不达到标准的工程坚决不予计量和支付,要求施工单位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进行返工,将工程质量提高到现行的标准水平。

(4)规范监理市场。规范监理市场的基础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因此,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全面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开展监理工作。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工程文件以及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进行设计,全面负责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监理工作,并承担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在监理单位实现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时,必须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条例,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规范监理市场的不良行为,加强监督监理人员的上岗,将违法行为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通过对监理市场的规范化处理,不仅能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还能提高监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将监理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4结语

在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深化建设单位对监理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必要。监理工作的开展是我国对工程建设的硬性要求,旨在对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施工监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实现监理市场的规范化、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等等,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篇7: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建议论文

农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属西安市郊县,蓝田县总人口65。20万人,总面积km2,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各异,灞河、浐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全境,地貌类型分河谷冲击阶地、黄土台塬、黄土丘陵、秦岭山地。海拔最高2449m,县城海拔469m。山、岭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0。4%,耕地面积4。0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15万hm2。

1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近年来,蓝田县县委、县政府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了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实施了灌区改造、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截止底蓝田县共有水库15座,水电站6座,泵站2处,水闸1座,机电井26578眼(规模以上机电井1478眼,规模以下机电井25100眼)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502处,有效灌溉面积9。78千hm2。目前灌溉形式主要为灌区渠道灌溉、机井灌溉、少量的喷滴灌形式,但是由于蓝田县内地形复杂,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工程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建轻管或者管理不善等,造成工程效益不显著。

篇8: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建议论文

(1)注重建设过程,录入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要主重建设过程管理,确保建设期的每一道工序都合格,比如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等,在建设过程中,业主方随时到工地现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监理单位的工作也进行检查,从原材料的进场均报验、送检,中间产品的抽检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定期检查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专题会议及监理例会,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如蓝田县小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共计新打机井105眼,修复配套机井36眼。建设变压器4台套,该工程建成后,通过县、镇、村三级及时办理了工程移交手续,并在每座井房内布设机井参数(井深、水泵型号、下泵深度、建成时间),低压暗管运行制度为以后的维修管护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

(2)转变观念,全民参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县级政府和水管部门要在政策、法律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维护和运行。印发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这项民生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举办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认知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明确管理产权主体,科学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从明确权利方面入手,工程管理主体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划分进行确定,明确产权责任方,工程建成验收后通过办理移交手续,应及时移交给镇级政府或者村委会,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案,确保管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4)定期排查,落实管护经费通过办理工程移交手续,明确管理责任,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设施的实际管理中。各级管理单位要定期对辖区内水利工程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乡镇水利站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水费的收入解决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维修,大的维修通过上报上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解决。

(5)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水利部门应对已成的所有水利工程通过数据录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通过定期检查的结果及时更新,水利部门应明确对应每个乡镇的联络员,随时掌握水利工程的动态管理情况,对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小型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将督促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4结语

粮食生产的基础工程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务必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中,最主要的是深化改革、明晰产权、落实责任。抓好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积累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为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管理,发挥工程最大效益。通过各级政府、村集体和工程管理机构统一运作,相互信任,发挥作用,使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公益性工程的认知度得到提高,让农民树立以管好农村事务为己任的意识,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各级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农民自身的用水权益,从而加快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9: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建议论文

(1)工程配套不完善,制约灌溉规模蓝田县目前的灌溉形式主要是自流引水灌溉和低压管灌,也有部分喷灌和滴灌,但是目前制约灌溉效益发挥的最大瓶颈是电力设施的配套不到位,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电压过低或者变压器容量不足,导致许多供水设施不能正常启动,影响了灌溉效益的正常发挥。

(2)管理权责不明,农民参与程度低,运营不合理在工程管理上,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对已成工程进行良好的维护和运行。大多数情况下,农民都认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投资项目,农民只管用不需要管理保护,缺乏管护意识,没有自觉管护水利工程的观念。比如说极个别农民随意在渠道上开口、移动闸门、机泵等,寻求自己的方便。一些镇管小型水库根本没有设立管理部门,仅靠承包者自行管理。还有一些水利工程在使用范围上产生矛盾,造成用时争着管,闲时无人管的现象。

(3)管理投入少,缺乏运行资金,工程运行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目前看来,管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水费收入和用水户集资两方面。通过对水费收入来看,近年来,因为水费价格偏低,大多数已经不能按照成本进行收费,低成本则收不到足额水费;通过对用户集资来看,集资多少,何种方式集资,在用水户这里很难得到统一的意见,在经济贫困的地区,通过用水户集资更是难上加难。既然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巨大的公益性,那么公益性的支出就不应该由农民独自承担。虽然部分工程成立了管理机构,但人员稳定性差,管理责任心不强,存在管理水平较低,水费收缴十分困难,经费来源不稳定的问题。工程运行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必会使得农村水利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导致农村水利管理机构不能平稳运营。

(4)产权不清晰,管护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历史及机制、体制的作用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了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产权不清晰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受到制约。近年来国家财政资金修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由镇村负责管理,土地虽然是集体的,但是使用权被承包,产权和责任主体难以明确区分。

(5)管理水平低,维修养护不到位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基层水利工作者技术薄弱,业务操作不熟练,人才匮乏,服务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就很难胜任。再加上各级部门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的错误意识,从而导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出现“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局面。

篇10:农田水利发展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以提高防洪除涝和供水能力。建立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河流、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加快生态水利建设,完善基层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

关键词:农田水利;发展问题;解决对策;高台县

在发展农村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用水,进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一项业务复杂和规模庞大的精品化建设工程,在实际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所要进行综合分析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本文中,将具体结合“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农田水利发展建设作用分析

在进行农田水利发展建设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保证农田正常用水,不仅仅是保证基础农业经济合理用水的保证,也是建设农村经济生态发展体系,实现农业经济高效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考虑,可以认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策略研究工作,就成为了当前水利管理领域关注的核心区域范围之一。结合高台县的实际案例,可以发现,当地生态环境系统比较脆弱,如果不能够建设完善的农田水利管理系统,就很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高台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助于当地区域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实现当地农业经济的完善健康发展。

2“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问题

2.1农田水利发展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要求创设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能够结合“十三五”期间高台县的实际发展特点,系统性的进行相关政策、执行机构的建立,进而事半功倍的发挥出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将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体系和高台县的实际农业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也就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应用架构,进而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效率下降,农田水利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的作用也就难以真实的发挥出来。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后续的农田水利发展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性的对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相关架构和政策进行完善,完备的进行研究设计,保证所优化设计出来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可以满足高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2.2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性问题结合

“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由于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体系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指标也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无论是引进水利保障技术、地下水保护技术、节水技术,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问题。因此,在未来的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重视到对于先进的水利管理、建设技术的引进,以高台县农业生产过程、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特点为技术引进的根本性依据,全面的进行对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技术进行优化更新。持此职位,还要要从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技术架构搭建层面,实现对于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技术平台的全过程掌控,保证高台县农民群众的正常农业用水。

3“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对策探析

3.1完善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建设体系

为了解决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的整体性问题,要以丰富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全局架构为研究突破点,实现高台县农田水利体系的整体性布局。一是根据高台县水资源分布、农田分布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架构的.搭建,保证全局建设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可以满足高台县的实际农业发展需要。例如,在进行“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体系优化过程中,当地水利局就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执法小组,并由相关领导担任骨干人员,进而组成农田水利工程督导的核心部分,保证所制定的农田水利正常可以得到顺利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该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当地区域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政策的实时反馈制度,并动态性的进行相关执行体系的优化设计。二是根据政策对于“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建设的指引情况,进行重点区域的在设计。具体的来说,相关主导部门就可以充分的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进行布局设计。从基础性架构的层面进行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优化都是从相关单位基层做起进行研究的。这就需要在进行高台县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整体执行架构应用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的做出改变,不断更新内部的执行管理体系,实现农田水利建设效率的快速发展。

3.2提升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技术的应用针对性

高台县农田水利发展离不开对于先进技术的追求,建设完善的技术应用架构也是促进高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在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田水利技术引进过程中,完备的技术支持平台建设,也是不断进行农田水利技术更新的有力支撑。具体的来说,当前高台县农田水利技术更新过程就要充分的重视到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存在问题的总结归纳,保证建立好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可以有始有终的坚持先进技术的指引。具体的来说,要围绕着十三五期间高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目的进行相关的技术引进体系设计,保证所建设体系可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4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应用效果,要充分重视到对于先进水利技术的引进,并从全局角度设计出了相应的政策执行架构,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系统性的提升,进而有效促进高台县农田水利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充分的发挥出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的应用效果。

篇11:工程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提高,为建筑工程行业也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并且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所以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也成了工程进行过程的重中之重。而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的基石,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进度、完成的质量以及工程作业中的完成效率,因此,地质勘查作为工程建设的先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大部分地质勘查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在地质勘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列举出了若干对于问题的解决对策,确保地质勘查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与对策

对于各种地质构造比如地质构造、水利条件、岩石条件等进行研究和勘察工作就是地质勘查的主要任务。工程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地质勘查、结构设计和最后的施工工作。为了确保后两个阶段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地质勘查在第一阶段的位置就是关键,只有第一步走好,后面的工作才能进行。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危及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的问题,这就给整个施工整体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什么是工程地质勘查

1.1地质勘查的含义

在工程学理论的基础上,在施工之前,为了确保工程建设整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能够有机的结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其他地质构造进行的勘察和研究就是地质勘查,其目的是能够让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设计、计划以及施工。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是首要阶段,连接着后续阶段的每一个程序,是工程的安全保障,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的'依据。

1.2地质勘查的具体工作

调查工程建设场地岩土的地层时代、岩土的类型、地质结构、岩土的性质、水质的情况以及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是工程地质勘查的具体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工程进行前期,对选址周围的地层、水文和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与勘查,查明一些能够威胁到工程建设施工的不稳定因素,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并且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工程地质勘查可以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是选址勘察,即对建设地段土质情况的调查,选定适合施工建设的场地;第二步是初步勘察,对所选定的施工场地土质的稳定性情况进行调查与判断;第三步是详细勘察,也就是按照工程的施工图来进行详细的测量、实验和对比分析等任务。

1.3地质勘查工作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测绘、地质勘探、地质检验、观测等方面。对于勘察方法的选择,应该注意其实用和高效,使得勘察工作高效顺利进行。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该注意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并且结合遥感等现代技术,辅助勘察工作。

篇12:工程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2.1地质勘查的特点要全面关注

完成好工程建设这个国家高度重视的重点项目工程,要对地质勘查的特点进行重点关注,要不断总结工作中的方法,吸取过去的经验,将技术进一步的提高,还要正确认识地质勘查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注意到它的困难度,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出现成本价格过高,以至于投标价格不及成本。在工作量布置方面也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分要求工作量,也不能让工作量太轻,一定要满足规范的要求,而且不能让特殊实验项目过少甚至降至没有,要重视起其重要性。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调动其积极性,让因为对勘查现场的难度没有正确估算导致的工期拖延、现场管理人员不能尽职尽责、勘测报告不准确、甚至退标等现象不再发生。

2.2缺乏科学高效的勘察方法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不能够正确的使用地质勘查方法手段。做事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因此,勘察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整个勘察过程都是白费力气,对勘察结果产生不利的直接影响。比如有些勘察人员采用静荷载实验来作为确定土层承载能力作业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压裂深浅不同的土层两侧的压力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在地基承载压力的时候按照哪种压力值来确认计算出现分歧,造成勘察结果的不同,并且也不能够确定此压力值就是地基承载力的竖直压力值;其次,就是地质勘查所用的设备技术未达到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会导致竞争,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择优选取,这就导致了成本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有些需要成本比较低的勘察团队就能够接到更多工程,但是这也造成了价格低的勘察队伍技术也相对落后,因为为了节省成本,勘察单位的地质勘查设备并没有跟随这个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依旧保持着比较落后的设备水平,所以在进行勘察任务的时候不能满足勘察任务的根本需要,造成勘察过程中的数据不可靠,为勘察工作后期造成困难。

2.3地质勘查团队缺乏技术人才

在勘查过程中,对勘察任务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参与地质勘查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在人才辈出的现今社会,不免出现滥竽充数者,有些员工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课程教育和技术培训,更没有进行过实践操作,因其自身能力的原因,导致其无法对专业设备和技术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和处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态度不认真造成人为的严重后果,更是得不偿失了。

2.4地质勘查工程施工过程存在问题

地质勘查施工中的问题会导致勘察结果的错误,无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例如,在对既含有潜水层,又含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层进行勘察作业时,不对承压水头和分层量测水位进行测量施工,会使得建设人员对地下水质模糊,无法进行地下水相关的施工工序,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3地质勘查问题的解决对策

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与项目建设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会对日后的投入使用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有效地解决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涉及的几点问题,现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3.1加强地质勘查过程的管理监督

最近几年,地质勘查工作不再是一个整体作业了,分出了几个标段,但是因为各个标段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方式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工作的结果对不上号,出现较大的差异,对使用过程产生不利后果。要想妥善的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勘察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在地质勘查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条不紊,还要建立监管机制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完工后的麻烦。

3.2完善地质勘查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查的技术提升也今非昔比,各种专业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规范问题,因此,要注重完善地质勘查工作规范的修订,将地质勘查工作的流程和具体措施加以规范,能够达到安全、快捷、高效地完成任务的目的。

3.3重视勘察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成长得越来越迅速,地质勘查工作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地质勘查部门要尽快加强对勘察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在地质勘查的工程中,因其不是一个小规模的技术性项目,所以在工作中只要出现人员的不合格,就会导致整个工程进度缓慢,就更不用说当多个地质勘查项目进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是有多重要了。另一方面,因为勘察人员在地质勘查的工作中不是每天进行,并不会有机会长期作业,难免技术会有些生疏,这也是导致勘察工作者中出现技术不足的问题了。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做到文明施工,具有高责任感,保证施工的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技术支持,形成了特有的地质勘查技术,有了自己的特色,由于地质勘查的难度较大,安全系数较低,对于地质水文和城市道路建设的要求较大,因此,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办事,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结合各地的地质特点,对地质状况进行勘察,要不断总结新方法,吸取新经验,加强对勘查技术的研究与更新,做到工作量小,完成质量高。还要加强相关规范的制定工作,制约地质勘查工作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让地质勘查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合理构建数据勘查系统,完善各类数据的统计与应用,对于地质勘查内在存在的风险加以控制,确保整个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为我国工程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作者:王渊 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燕.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09:255+277.

[2]庞莉,王璐.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城市地理,,06:112.

篇1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因素依赖较强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产连获丰收,并不是连年风调雨顺,而是科学技术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确实应用于农业经济的生产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仅依靠以科研教学为主的科研部门和农业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依靠与农民联系密切、熟知生产实际,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卞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措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4: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1.1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尽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技推广投资强度(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部分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认识不到位,加之经济条件限制,自收自支、差额拨款还占相当比例、人头费尚不能保证,用于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就更少。

1.2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农业科技转化,人才是关键。但当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少、素质低,而且出现断层问题。据调查,有的地方在乡镇基层农技人员中,年龄在35—50岁的仅占18%,年龄结构的 “断层”导致了知识结构的“断层”。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较为严重,到岗率低,在岗的农技人员也不能保证将时间全部用于本职工作中,一年中至少有1/3的时间从事乡镇分配的其它工作,技术人员改行情况非常突出。二是由于工作环境及待遇不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很难吸引、留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的进入,造成有些地方推广队伍素质偏低。三是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许多农技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技术更新不快,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不够和操作能力不强。

1.3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影响推广效果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不少,很多研究成果与农业需求脱节。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民以取得经济效益为根本取向,对技术要求呈现多样化、高效化的`趋势,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增加有效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而现行科技成果以及推广机制偏重于单一技术,对配套集成技术,以及对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重视不够,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效果。

1.4农民知识层次低导致推广难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要求采用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而现阶段实际是仅有少量科技带头户具备这种能力,多数农民尚不具备。二是创新技术的采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比效效益较低及其他负担较多的多重压力下,多数农民由于资金薄弱,仅能采用一些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物化类技术成果,而对一些见效慢或投资大的高新技术,仅有采纳的欲望,但缺乏购买使用能力。三是很多农民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宁愿沿用效益低但比较保险的传统技术,也不想冒险去接受新技术,导致推广新技术更难。

2 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2.1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

首先,要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通过立法手段,争取保证国家财政每年投放到农技推广的经费与农业总产值的份额逐步达到0.5%以上。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可以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有偿服务。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农业推广人员的必备素质指的是推广农技工作所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组织教育能力等综合能力,其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推广工作业绩的提高,提升了推广事业的高度,将会带动农业推广工作的全局。传统农业生产在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的来说,一是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工作精神。二是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2.3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离开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首要目标。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另一方面,抓好科技示范,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地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打破农民对新技术的观望态度。用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篇15: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论文

一般来说,动物源性的食品多指来自于牛、羊、猪、鸡鸭等家禽,兔、马属动物以及水产动物所提供的能够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肉、蛋、奶及其制成品和相关的副产品等。动物源性的食品在我国国民的饮食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人们对于动物源性食品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动物源性食品质量问题频发,这一问题在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不完善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在监管方面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监管机制的不健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动物源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且系统化的问题,因此必须有一个监督管理整体环节的体系,也就是相应的监管机制,目前我国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体制建设上仍然存在欠缺,监管机制体系不完善。

(二)监管方式落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必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然而我国当前虽然有很多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但是有不少存在着监管技术落后的现象,对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更是有所欠缺,甚至是有明确的规定却不执行的现象。不仅如此,多头监管,执法效率低下也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监管人才队伍的缺乏

说到底,任何一件事做的好不好归根结底是在办事的人身上,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监管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监管的人才队伍缺乏,监管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如何从监管方面入手,实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在监管方面所涉及到的部门有很多,像是农业、质检、卫生、工商以及商务等等,因此,就目前来说如果要加强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清不同部门之间各自的职能,建立有效地协调机制,使不同部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发挥出最大的效率,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因为职能交叉的问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实现有效地监督管理。

(二)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是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于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的食品安全监测问题的疏忽,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采取最先进有效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手段,杜绝因检测设备的落后而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也是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最根本性的方法,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检测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监管人才队伍的建设

我国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人才的综合素养是当下培养的重点,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来说,也是需要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准的人才。加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监管人员严格执法的态度,二是要提高监管人员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警觉意识,三是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定期对监管人员进行考核以及培训,更新监管技能知识储备。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源性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重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监管方面的不到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可有效确保其食用安全性。因此在本文中着重针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严抓各个环节,综合性的全程监管,才能真正实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得以保障,让国民能够放心的饮食。

篇16: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从近年来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入手,分析了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以及在受理食品安全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食品检验档案信息化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最后强调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食品检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食品检验;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可是近年来发生的“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已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作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进行严格监管,在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保证食品安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要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食品监管工作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辅助工具,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监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能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是指过去和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从事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监测、许可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监督机关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状况

完整、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包含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项目、联系方式、许可办理情况、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以及抽样检测情况、日常监督情况、投诉举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内容。利用这些档案资料有利于监管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以便及时、准确发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引导社会公众进行安全、健康的饮食消费。

1.2掌握食品安全监管概况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详细记载了日常监管工作中的各种信息,是日常监管工作的真实记录。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可以获知区域食品安全监督覆盖率、监督频率、食品相关产品的抽检合格率等指标,有利于掌握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从而指导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高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督。

1.3提供食品安全措施实施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监管部门能对一些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有目的地开展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由此制定预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

2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制度不健全

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规范制度,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工作无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其工作开展也得不到有力保证。

2.2归档意识不强

一些同志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的档案重要性认识不深,忽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归档材料内容不全,归档形式多样,而且档案遗失、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

2.3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监督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知识学习能力不强,计算机操作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之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轮岗等原因,致使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的延续性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评先评优、提档升级、行政处罚等重要档案材料未能及时归档,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全面、准确地显示出来。

2.4信息化建设不够

当前,人民群众对自我保健高度重视,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停滞在保持纸质档案的收集阶段,面对不断增多的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收集认识不上去,档案的开发利用仅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技术手段,想迅速准确地查找出利用者所需的档案材料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只有逐步改变原来落后单一的手工操作方式,代之以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管理软件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的整理、立卷、编号、制作检索工具、存储、查找调阅,才能迅速、准确、全面、系统地管理和提供档案材料,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2.5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的保证。档案室、档案柜、档案盒,还需要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因特网,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等,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大部分区级疾控中心没有投入资金和人员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手工管理基础上,这样就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管理制度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的档案管理与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加强对工作档案转递、归档、存档、保管等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快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现代化的步伐。

3.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至今仍有不少食品监督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上述情况,我中心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防病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让全体职工都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从而促进全员档案意识格局的形成。使中心的档案为卫生防病工作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3.3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要加强对食品监督员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是由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组成的,日常监管中哪些资料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以及如何进行整理、归档等等。同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3.4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档案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需要有档案管理软件、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档案信息化工作非一般打字员就能胜任,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纵使有一流的管理设施,也不能算档案管理现代化。

因此,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既要通晓档案专业知识,又应会计算机操作技能,更要懂得科学的管理方法。所以,要加强培养档案人员驾驭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计算机知识、档案专业知识,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学习探索档案管理新模式;档案工作人员更要增强工作责任感,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必要性,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努力学习掌握和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对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训和继续教育。

同时,推广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管理系统的运用,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档案综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日常监管工作信息的电子检索,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应用管理软件管理好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总之,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人员要肩负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开发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工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检验档案工作正常、有效运行的根本对策。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食品安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4(7):46-47.

[2]刘玉影.浅议药检档案信息化的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3(14):250.

相关专题 农田水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