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应急预案

我今天不想说话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今天不想说话”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共16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乡镇饮用水源应急预案

乡镇饮用水源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XX区XX镇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和国家、公民的财产安全,指导和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提高综合防范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

5、《XX区街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文家冲水库、吼水湾水库,因环境威胁或造成饮用水源地取水中断的突发事件的预警、控制和应急处臵。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浸染事件包括:

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由此可能导致或已经出现腹泻、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污染事件。

2、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砷、汞、Cr6+、亚硝酸盐、农药、氨氮、石油类、磷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其他突发性环境水污染事故。如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等。

(四)XX镇饮用水源基本情况 1、XX水库

XX水库为小二型水库,自来水饮用水源,相关人口1500人,取水口为黄家湾,日供水300吨,丰水期水量为26万立方米,平水期水量为17万立方米,枯水期水量为2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为XX镇辖区。

2、XX水库

XX水库为小一型水库,自来水饮用水源,相关人口0人,取水口为黄土坎,日供水3000吨,丰水期水量为200万立方米,平水期水量为160万立方米,枯水期水量为6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为XX镇、XX镇辖区。

(五)工作原则

本镇饮用水源污染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分工协作,长效管理、落实政策的基本原则,由XX镇政府负总责,各职能部门及水厂各负其职。

二、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领导机构

1、成立XX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由镇长XX任组长,镇统战委员XX任副组长,各村(居)、镇水厂、镇安监办、XX派出所、镇卫生院、镇食药监、镇财政所、镇畜牧站为成员。

2、领导小组的主是要职责

(1)统一组织指挥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测、预防、应急准备和应急处臵等工作。

2

(2)指导修订《XX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部署、督促、检查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工作落实情况。

(4)在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向区级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协调落实上级指示,发布预警信息。

(5)及时开展先期处臵,协调解决应急工作时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办事机构

1、XX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环保办,办公室主任为XX,成员有 。

2、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全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工作。

(2)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突发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向领导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3)负责督促检查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4)负责收集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向镇领导小组报告。

(5)传达镇领导小组的决定,并对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办。

(6)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镇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镇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和污染事故的应急处臵工作。

镇农服中心:定期申请区环保局对辖区饮用水源进行监测和预警。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后,及时向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报告,提出防止进一步扩散的措施建议。

镇水厂:在饮用水源发生突发事故时,启动《XX镇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协同相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判明污染物,提出处理意见,防止污染扩大;负责全镇范围内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在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故时,根据污染程度和区环保局的意见,视情况采取停水、减压供水、改路供水;启用备用水源等处臵措施。

镇安监办:有关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原因的调查定性和处理;定期检查辖区内重大危险企业,督促其制定、完善相关事故的应急预案,向区安监局及时汇报重大危险源的相关情况。

双龙派出所: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配合交通部门确保救援物资运输畅通,参与事故现场处臵和调查处理。参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处臵工作。

镇卫生院:突发事故发生后,负责疏散人员和疾病防控及组织救护;负责组织开展中毒病人的救治、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工作,加强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监测,提出控制污染对策建议。

镇财政所:负责饮用水源应急预案防护装备和应急物资的采购。

镇兽牧站: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家禽、牲畜的监控。 双龙中学:发生突发水源事故后,协助政府做好学校的稳控工作、保证学校饮用水的来源卫生、安全。

教管中心:指导XX镇的各个中小学、幼儿园做好积极应对突发饮用水源事件。

其他责任部门: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救援需要和相关部门职责,确定参加事故现场处臵和救援的部门,共同做好事故现场的处臵和各项救援工作。

各村(居)委会,一旦发生饮用水源污染事故时,及时组织群众进行自救。

三、响应和处置

(一)响应

各村(居)、场镇各部门一旦发现饮用水源污染迹象,应立即向镇环保局办公室报告,镇及时开展先期处臵工作。

(二)处臵

1、迅速报告

在接到事故报警后,镇政府值班人员要详细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其状况,迅速核实情况。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区级相关部门报告,并对事故情况进行后续报告。

2、快速到现场

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各项应急工作,并视情况宣布启动本预案,并立即向区环保局、区疾控中心报告,请求派专家、技术人员到双龙勘查。镇相关工作人员在30分钟内赶赴事发现场,开展应急工作。

3、现场控制

镇工作人员达现场后,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配合派出所、安监办等控制现场,同时划定紧急隔离区线、设臵警告标志,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

4、现场调查

区专家、技术人员到双龙后,在我镇工作人员配合下,迅速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初步分析影响程度等。

5、现场报告

镇领导小组就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和现场处臵情况,及时报告区府应急办、区环保局、区卫生疾控中,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部署下一步工作。

6 、污染处臵

区专家、科技人员根据现场调查,向应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提出污染处臵方案和救援方案。并迅速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农田保护区、水流域、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

7、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和消息发布

区专家、科技人员根据污染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向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提出污染警戒区域(划定禁止取水区域或居住区域)的建议,由镇领导小组发布警报决定。

8、加强舆论引导

镇环保办应与镇宣传办沟通协调,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舆论引导,建立快速发布机制,避免因发布滞后造成工作被动。对媒体的不准确报道,应当及时沟通,澄清事实真相,以正视听。

9、污染警报解除

污染警报解除由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根据监测数据报区环保局疾控中心同意后发布。

(三)后期处臵

1、善后处臵

事故结束后, 镇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成员亲赴灾地,慰问受灾群众,妥善安臵灾后重建工作及群众财产损失情况统计,制定补偿标准。财政所采购充足的生活劳保物资,保证灾民的生计。

2、调查取证

镇环保办公室全程详细记录污染事件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尽可能采用原始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分析确定事故责任人,依法对涉案人员作调查询问笔录,立案查处。

3、结案归档

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总结报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档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

四、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建设

镇建立和培训一支常备不懈,掌握处臵饮用水源突发事故能力的应急力量,由镇环保部门、安监办、综治办等相关人员组成。各应急成员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按要求完成应急处臵任务。确保全天候通讯畅通(包括公休日),要做好日常的应急准备。

(二)交通运输保障

本镇备有小型长安车1辆、安全应急车2辆,用于应急物资运输和伤员的运输,并根据交通道路状况提请公安交警、交通路政实行交通管制,确保运输车辆拉得出用得上。

(三)医疗卫生保障

与镇卫生院建立伤员求助机制,确保医疗救治、医药物资的渠道通畅。

(四)治安保障

根据事故的性质,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区和安排警戒人员,维护秩序。事发的村(居)委要动员、组织群众,协助做好应急治安的保障工作。

(五)物资保障

有关于应急处臵饮用水源污染环境事件所必要的生活、抢险物资的专用款项。

(六)社会动员保障

事故难以控制时,动员社会公众自愿者援助救灾。

(七)技术储备与保障

当技术人员、设备短缺时,提区环保局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科技人员。

(八)培训和演习

按安全和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和工作需要,镇环保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安全技能培训,为应急处理做好人员贮备工作。

五、责任与奖惩

(一)行政责任和奖励

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臵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刑事责任

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中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迟报、瞒报、漏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瞒报、漏报和谎报饮用水源污染事件重要情况的。

2、未依照规定完成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应急处臵所需设施、设备、急需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

3、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发生后,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

4、在饮用水源污染事件调查、控制、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5、有关部门应履行而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

6、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

篇2: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成立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2、学校生活饮用水检查范围:

(1)电锅炉用水及伙房用水

(2)师生用的桶装水

3、报告范围

(1)水质污染

(2)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

(3)水源性疾病暴发

4、突发事件的报告

当发现有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发现的当事人应立即向黄校长报告。黄校长为水污染事件向上级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果黄校长因事不在校时,则按领导小组人员顺序依次报告。

5、应急处理程序

(1)当发生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件时,设备管理员应立即关闭供水系统。

(2)第一负责人立即召集应急小组会议,进行安排布置。

(3)协助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

(4)设备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负责对供水系统进行监控,不允许其他无关人员接近该系统。

(5)立即联系镇卫生中心进行水质检测,积极查找污染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作好消毒药品和其它所需物资的准备工作。

(6)发出紧急通知,告知师生有关注意事项,出现身体异常情况者尽快与卫生所联系,将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7)与相关医疗部门联络,安排医务人员或120等到现场防备和处置紧急情况。

(8)派人负责与自来水公司联系,协调安排送水车,为学校送水,保证基本生活用水。

(9)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作好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的清洗、消毒工作,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供水。

(10)水污染事件得以控制或有效解决后,分析总结事发原因及今后预防措施,并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培训,将分析总结报告报送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

篇3: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切实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充分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合法权益,坚决遏制、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定,特制定我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二、成立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2、组长主要职责: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学校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3、组员主要职责:主要接受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负责组织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具体调查、处理、救援及上报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学校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小组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3、当出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供水途径,以保证师生正常生活饮用水问题,避免和减少水污染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应依法立即、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水污染事故状况,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水质监测,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5、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

篇4: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院预防和控制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突发学院饮用水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做好水处理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院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院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1.建立报告制度

院区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发现人及时向第一责任人汇报。由第一责任人向教育局和卫生防疫监督所报告。

2.做好现场保护和水源处理

保护好水源现场,请卫生防疫监督局及时提取水样。将污染水源彻底放尽,停止饮用。

3.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要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指挥校区师生员工协调作好校区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院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院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饮用水卫生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院卫生规范化管理。加强学院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4.加强饮用水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预防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饮用水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篇5: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与控制学校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领导小组

长:郝景华

副组长:杭敏祥

员:马超、张金峰、尹建龙、李建波、郝国胜、刘海卿、各班班主任

三、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生活用水、饮用水的供应

2、迅速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报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报告内容:饮水污染造成不适的师生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

3、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并通知家长。

4、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

5、配合建设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四、做好预防工作

1、切实加强饮用水的日常监测。经常对饮用水卫生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加强饮用水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①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②结合季节性、突发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饮用水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篇6: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总结

xx是我们的母亲河,xx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xx等下游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影响下游地区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水源乡作为xx源头乡,深感责任重大。乡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xx源水质的保护和治理,根据《xx县xx源水质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狠抓落实,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xx源水质。现将上半年xx源水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方责任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乡成立了由乡长xx担任组长,副乡长xx担任副组长的xx源水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派出所、土管、城建、林业、财政所、环卫所负责人及各村村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xx源水质专项治理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并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时间段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分河段划分包干责任村和责任部门,并把xx源水质保护纳入了各村年终考核范围,以调动各村的积极性。

二、多方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水源乡乡村干部通过发放环境保护倡议书、张贴宣传标语、圩日开设宣传咨询站点,宣传不捕食珍稀野生动物、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等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确保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乡共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张贴宣传标语横幅42条,开设宣传站点8次。同时,利用当前开展的“三送”工作,鼓励“三送”干部走村入户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政策。在宣传的感召下,涌现出载下村外出乡贤出资印刷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发给本村村民的保护环境先进典型。

三、多措并举,坚决保护xx源水质安全

结合我乡当前实际,针对造成我乡水质污染的来源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从严开展稀土非法开采整治工作,防止被关闭矿点死灰复燃,杜绝出现新的非法开采行为。并对废弃矿山和老矿点进行筑坝固沙,植树种草,让植被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氨氮残留液,减少含氨氮成份渗滤液流入河流。二是开展水库水环境专项整治。取缔水库商业承包了养殖,禁止使用无机肥、有机肥、生命复合肥等进行养殖,积极推行人放天养。实行库区取用水许可制度,对库区取水发电和汛期行洪安全进行科学调配,严格执行河道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杜绝未经审批滥设排污口的.现象。加强库区环境管理,打捞和清理库区垃圾和漂浮物,打击库区电、毒、炸、钓、网鱼,改善库区水质。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要求各村至少兴建一个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沼气池和氧化塘,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防止粪便和污水渗漏、外溢,畜禽养殖废弃物不得随意堆放和排放,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得直接向水体等环境排放。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农药,开展农产品废弃物回收试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四是成立了专门的垃圾清理队伍,每天对圩镇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同时垃圾车每天定时定点对各村垃圾进行回收,并将收集到的垃圾集中运到县城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防止垃圾的乱丢乱放。

四、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

根据实施文件,领导小组每周组织召开一次调度会,对本周工作进行进行安排布置,各村每半个月要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对各村所做工作进行全面跟踪督查,好的给予表扬,进度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完成任务好的村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未能按期完成xx源水质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村委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倒查问责,直至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通过全乡上下半年以来的努力,目前我乡的环境卫生取得了明显改善,xx源水质总体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水域功能Ⅱ类标准。但是我乡的环境保护压力形势仍然很严峻,需要我们百分百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年终目标。同时,由于我们小乡镇人力、物力有限,仍有许多工作措施没落实到位,如有些具备条件的村想要配备一辆垃圾运输车,但因经费有限一直未配备到位,希望上级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沿线群众及香港同胞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篇7: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汇报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汇报

省环境保护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云环发[]374号”《云南省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全省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昭通市实际,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组,按照国家、省的文件要求,我市各县区由政府组织,环保、水利、建设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人员,集中力量对全市十一县区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治,现将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和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经检查,全市十一县区中,巧家、彝良两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下饮用水源,属县政府批准划定的保护区;鲁甸、大关、两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下饮用水源,未划定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昭阳、永善、水富、镇雄、绥江、威信、盐津七县区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地表水源,除昭阳区渔洞水库水源保护区为省政府批准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其余均属县区政府批准划定的保护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状况:巧家、彝良、威信三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Ⅰ类水质。昭阳、永善、水富三县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Ⅱ类水质。镇雄、绥江两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为Ⅲ类水质。鲁甸、大关、盐津三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状况没有监测,监测数据无法统计。

(三)检查整治情况:整治前,全市部分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这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整治,一是查清了十一县区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情况和水质情况。二是查清了各县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是否存在超标问题和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主要原因。三是加大力度,重点排查了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废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四是对未进行水质监测的三个县,市环保局已要求尽快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上报市局。通过清查、整治,各县区增强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意识,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有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在这次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县区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相应成立了环保专项行动整治领导组。由政府部门组织召开了各成员单位会议,为搞好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专题检查和整治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强调了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的时间、内容和目的。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相关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这次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

(二)健全措施。各县区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存在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生态环境,防止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城镇饮用水安全,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相应制定了各项管理规定,健全和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事故预案和应急措施。目前,昭阳区渔洞水库水源保护区由省人大正在进行立法保护,对我市十一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城镇饮用水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措施保障。

(三)效果明显。在这次专项检查整治行动中,各县区结合辖区内存在的实际情况,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全市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情况和水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排查了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废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昭阳、巧家、永善、绥江、彝良等县区分别对辖区内饮用水源进行了清理整治,集中整治了集镇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乱排等污染源,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开展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专题检查整治,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和水源污染防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水土流失严重。各县区水源径流区森林覆盖率比较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全市现有水库库容在不同程度上逐年减少。昭阳区每年就有108万吨泥沙进入渔洞水库,水土流失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其原因:一是各县区水源保护径流区森林覆盖率低,加之气候寒冷,冰雪冻融作用于地表,导致土质疏松极易流失。二是各县区水源保护径流区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匮乏,毁林现象比较严重。

(二)水体水质有恶化趋势。各县区水源保护区受径流区生态恶化的.影响,部分县区的水质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已由原来的I类水质变为II类水质,水体中磷、氮两项严重超标。其原因:一是集镇垃圾随意堆放,生产及生活污水乱排,致使大量污水进入(渗漏)水源保护径流区。二是由于人类对现有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氮、磷指标超标,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素质。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监察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对影响饮用水源的建设项目实行严格把关。三是督促所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制。四是加强对集中式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能够保持现状或有所改善,以利于昭通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篇8:饮用水源保护治理方案

各有关村委会、厂矿企业:

自年以来,赤水村苦竹坑地表水源已成为我镇集镇范围广大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年1月苦竹坑水源周边以及湖一桥头地下水源30米周边已被划定为水源保护区。为确保龙门集镇广大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保证水质符合相关规定标准,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根据区政府下发的《市新罗区建制镇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及其它相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加强领导,成立苦竹坑地表水源及湖一桥地下水源保护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副镇长)

副组长:(企管站站长)

成员:(兽医站负责人)

(林业站站长)

(自来水厂厂长)

整治工作要求:

苦竹坑水源一级保护区,水源取水水池蓄水线以上外延800米陆域至下游100米,总面积0.8千米。工作要求:

1、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

3、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和其他废物;

4、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禁网箱养殖活动;

5、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游泳活动和其他活动;

6、禁止建设坟地。

整治措施及要求

1、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保护区范围标志、告示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监管;

2、水源以上全部及水源以下100米山地为封山育林区,严禁砍伐,以涵养水土确保水源水质以及来水量;

3、在封禁区主要路口设立告示牌,加强水源保护宣传,严禁开路等开挖土石方工程,以免水土流失,污染水源。

篇9: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为更好的保护百色市生活饮用水源,保障城乡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百色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于 7月20日至21日,在韦启良副主席和黄建平副主席的带领下,会同提案人、部份政协委员以及水利、环保、林业、水务公司等相关部门同志,对百色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那力水电站、坡帖水电站、浩坤村三合屯、粤江源泉、银碧山庄、东笋水厂等地进行实地察看,通过查看周边现场、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水源保护情况、农村饮用水的水源、排污现状、水源地保护措施、供水企业等情况,视察结束后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会上,环保、市政府、市政协、水利、林业、物价、水务公司等部门针对实地了解到的问题,围绕水源地保护情况分别就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情况

百色市城区目前有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分别为湖库水的澄碧湖坝首和江河水的右江河百法河段,这两个饮用水水源均为地表水源,水质等级达到Ⅱ类标准。全市现有的供水设施供水能力约为15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人口约25.33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大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全面强化水源保护管理,推行相关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确保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一是依法将饮水安全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出台了《百色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把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强化水功能区纳污监督管理、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水质控制、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

二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建设。对百色市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按保护范围划分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将右江河取水口上游米和下游100米设立为一级保护区,将一级保护区外边界下游延100米、上游延2000米设立为二级保护区,两级保护区水质标准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标准,并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符合规定的标准。澄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按照百色市政府颁发的第4号文《澄碧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由澄碧河水库管理局具体实施保护,按照百色市政府颁布的《百色市水源区域保护试行办法》对饮用水水源进行保护、监测。通过设置地理界标(界碑、界桩)、警示标志、宣传告示牌,采取围栏等安全隔离防护措施,进一步完善水源保护工程,保证水源地安全。

三是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从源头控制污染。按照分级、分类防治的要求,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流动污染源等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开展水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取缔了右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规排放污水的3家工业企业、治理了澄碧湖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6家餐饮企业,以及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用水水体的活动。

四是加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净化饮用水源环境。全市有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累计建成污水收集管网36公里,污水处理泵站12个,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同时,针对化工、煤炭企业水污染防治问题,先后督促有关排污企业限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有效净化了饮用水源的取水环境。

二、饮用水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水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中省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监管力度不足,执法涉及多头职能权属部门,乡镇一级水源保护的主管部门不明确。在实地视察中发现,右江河水源保护区周边还存在农户、运输船舶、渔船和捞沙场等活动,会影响水源保护区水质、澄碧河水库上游凌云境内水域河道附近堆放生活垃圾,沿岸种植农田的问题反复,依然没有得到改进,沿途还有不少乡镇一级村屯生活污水和垃圾没有建立处理设施,沿河餐饮、养殖业发生排污行为。

由于实施水源保护监管涉及的职能权属部门较多,与环保、卫生、公安、水利、林业、农业、旅游以及安监、畜牧、工商、航运、水电部门均息息相关,环保部门作为水源地保护的监管单位,面对的部门、单位太多,对水源地建设管理的许多环节难以形成有效监管,水务公司行政执法权弱,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统一领导,无法形成常态化管理,效率不高。乡镇一级水源保护的主管部门不明确,形成监管死角。

二是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依旧存在。水源保护区基础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二级保护区围网立桩、标识设立不够规范完善,水源涵养林建设薄弱以及准保护区未开展治理等问题。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划定前分布不少居民房屋、农田,如澄碧湖水库消落区、右江河水源保护区内还有种植活动,生活、农业污染源还普遍存在,划定后实施污染源搬迁难度较大、成效甚微。

三是地表饮用水源直接受河流水质影响,安全隐患大。随着澄碧湖上游浩坤湖的旅游开发和百色市工业园基地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工业生产和城市人口增长,污染物的产生量成倍增加,浩坤湖旅游景区的开发,可能加大游船油污和旅游垃圾对湖水的污染,生态基流难以保障,跨区域污染加剧了河流水质污染。右江河水源一级保护区河段水流流速慢,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取水环境较差。

四是水源地生态保护规划亟待加强。实地视察发现澄碧河水库上游沿岸农田遍布,种植活动使用的农药、化肥等污染源容易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此外,视察期间正值丰水期,但上游浩坤湖水位大幅度下降,超低水位使得湖面缩小,显露出大面积的河滩、草洲,生态治理没有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

五是备用水源建设滞后。先后规划建设为百色市城区备用水源的百色水利枢纽与福禄河,提交方案后,均因为取水工程需要打遂洞取水,预算较大,建设处于停滞状态。目前为百色市城区供水工程提供取水水源的两个饮用水源地,互为备用水源,故备用水源建设的必要性相对没那样迫切。

六是水源保护宣传力度不够,民众对水源保护的了解和意识不强。在调研组视察过程中,有调研员询问村民是否生活在水源保护区内,水源保护区是一级保护区还是二级保护区,村民表示并不了解。饮用水源保护知识普及以后,才能引起民众对水源保护的关注,自觉遵守保护措施。

三、加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建议

保护饮用水水源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建设,落实工作措施,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规章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责无旁贷,担负起保护和管理本辖区内的饮用水水源的工作,把这项任务作为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安全保障、事故应急、监测监控、年度考核和问责追究等工作机制,实施生态补偿、以奖代补、最严格水资源保护等政策制度,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细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不断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强化联控机制。饮用水源安全问题和隐患的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参与支持规划建设,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领导,逐级监管,明确和细化各部门管理责任,环境保护、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安全监管等部门要加强联动,联防联控。饮用水水源地上下游要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和跨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区域监测网络,增强区域联合预警能力。

(二)落实责任机制。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责任机制,依法确立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管理机构,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监测及管理。科学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使水源保护监管形成常态化管理。

(三)推动群防群控。广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教育,使教育深入学校、家庭,提高全社会对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有奖举报制度,公开曝光处理相关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依法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工作

(一)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管工作。坚决关闭和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及与供水作业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污染物排放项目,政府要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关闭。

(二)认真抓好水源地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按保护要求管理划定的水源保护区是一项工作难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对辖区水资源分布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地方性的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规划,认真开展水源地环境评估工作,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坚决杜绝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作业、新建项目、移居人口,对划分保护区前就存在的民房和农田,可参考各地对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办法,依法征收作为国家用地,组织规划生态移民工作,把保护范围纳入封闭保护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保证水源水质安全,落实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

(三)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责令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单位实施限期整改,逾期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关闭。严厉打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公开查处结果。

四、重视生态保护规划,积极探索平衡水源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

(一)加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与培育,增强森林质量。1.加强现有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2.施行天然林保护工程,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可持续发展。3.带动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水源涵养林面积。4.推进湿地保护计划,争取将水源保护区列入湿地公园,通过湿地净化减轻污染负荷,改善河流水质。5.合理种植桉树,优化桉树的科学种植和经营,改善桉树林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市场等共同参与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提高公益林规模,从大局上把握桉树的发展,寻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点。

(二)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态良好发展。

1.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2.加快石漠化生态治理,增强林业生态功能,达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3.合理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配置,同时倡导发展高效农业,多施有机肥,少施用高浓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推行大中型沼气、连户沼气,变废为宝,实现能源高效利用,解决农村用能和农村废弃物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三)探索构建下游反哺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

河流上游守护着青山绿水,为保障下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作出了一定的牺牲,下游享受环境收益,适当“利益让渡”,向上游支付生态补偿金,加大对生态保护的扶持和激励,才能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建议政府部门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明确生态补偿的法律依据,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建立多元化市场调节机制,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筹资渠道,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模式,积极探索构建生态保护的补偿激励机制和正面导向。

五、加快备用水源建设的步伐,保障城市应急供水能力

应该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有效利用”的原则,结合我市水源和供水特点,积极建设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提高城市应急供水能力,既要加快备用水源地的建设,更不能放松对在用水源地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城市的饮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篇10: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饮用水源地及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区)积极努力、扎实工作,我市在以天目湖为重点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保护规划局部出台。制定出台了《溧阳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天目湖地区生态环境总体规划》,科学划定一、二级保护区,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做好取水口围网保护工作。二是巡查监管保持常态。加强日常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定期开展陆域巡查和水域巡查,全面掌控水源地环境安全状况和变化趋势;强化天目湖周边单位及沿湖重点项目的全方位督查,并跟踪落实整改。三是生态恢复多措并举。委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围绕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开展了多项专项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通过在饮用水源地建立和修复河流湿地,扩大河道及两岸水生植被面积,不断改善和提高水质;在天目湖实施生态驳岸工程,并开展了反硝化沟技术试点。四是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制定了《溧阳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和《溧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先后争取资金3.59亿元,对包括12座饮用水源地水库在内的64座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结合除险加固,充分挖掘水库的兴利潜力,仅沙河、大溪两库年均可增加兴利蓄水近4000万方。经过多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天目湖(沙河、大溪)水质除个别指标外总体上达到Ⅱ类水标准;前宋、塘马、吕庄、竹林、平桥石坝五个水源地水质指标总体上达到Ⅲ类水标准。

二、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1、水源地保护工作体制尚未理顺。一是总体规划尚未修编。根据省人大《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编制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但截止目前,我市未编制市级层面的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二是组织机构有待健全。截至目前,我市仅针对天目湖成立了溧阳市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而缺乏统筹全市水源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以及常设的协调办事机构。三是投入机制相对薄弱。除天目湖水源地有专项资金外,其他水源地均无固定资金来源。

2、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从调研情况看,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市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天目湖为例:一是临湖地区开发强度大,氮、磷污染入库比例高,等面积的排放量进入水库的比例显著高于上游;二是毁林开垦种茶的情况严重,特别是在25度以上山坡普遍采取山体整体式全垦开发,缺乏生态隔离带,涵养水源的林草植被破坏明显,加剧了雨水冲刷强度。

3、监管执法力度仍显不足。水源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责任主体多,适用法律法规多但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实际执法操作难、空间大,各个部门与所在镇(区)之间协调配合意识有待增强,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联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意识不足,娴熟运用法律的能力不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大,水源地保护工作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紧密合作的强大合力。

4、旅游开发影响不容忽视。目前,我市部分水源地被所在镇(区)纳入旅游开发计划,部分项目规划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将为水源地保护工作带来更多的难度。特别是作为全市人民“大水缸”的天目湖,其水环境确实已不堪重负:天目湖景区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多,接待人次为630万,超负荷接待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水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近年来天目湖实施了景点精品提升工程,相关建设、改造项目均位于一、二级保护区内,同时游艇(船)营运带来潜在油污染,且加油库、游艇(船)主航线位于取水口上游,存在突发性安全隐患。另外,涵田酒店临湖面温泉项目违章建设;天目湖周边及上游部分农家乐饭店项目未批先建,污染防治落后。

5、部分农村小型饮用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根据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上半年,市政供水单位水质样品(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三年监测合格率均为100%;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样品三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9.46%、89.42%和83.33%。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合格率明显低于市政供水单位,不仅与供水单位的制水工艺有关,同样也与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对照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体系中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4项指标,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约2.2万人,仍有部分群众从深井、小塘坝中取水经简单处理后饮用,这些分散式饮用水源的水质水量不稳定,水质监测手段缺乏,保护措施难以落实,安全隐患较大。

三、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建议之一: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健全优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体制

一要健全组织机构。政府要成立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协调、监督检查。同时,成立专门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办公室,落实相应的人员编制和经费,负责统筹协调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具体工作。

二要细化管理职责。对《溧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进一步细化完善,明确水源地管理的各项职责,防止出现职能交叉与缺失,促进相关部门和镇(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

三要编制总体规划。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分区防治”的原则,科学编制《溧阳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今后的饮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合理调整、全面划定保护区范围,系统制定各类保护细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保护工作。

四要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按照轻重缓急,每年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项目、有投入、见成效,通过强化抓项目促落实、抓工程促成效,以高标准严要求的目标管理保障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有序实施。

五要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水源地保护主体功能定位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将水源地保护区的主要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区),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水源地保护工作责任有据、赏罚分明。

六要开展监督评估。建立由相关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参与的监督评估机制,并根据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推进情况,定期开展监督评估,促进工作顺利推进。

——建议之二:进一步突出重点工作举措,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

一要注重源头把关。通过多层次多方式调控水源地土地利用,构筑针对取水口及上游来水的圈层性保护格局,从规划层面预防水源地污染事件的发生。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建议严格实行水源地保护区内建设项目会商、会审制。特别是天目湖(沙河、大溪)临湖面,要全面禁止新的农业、工业、房地产、旅游及农村居民点扩建等项目建设。

二要加强科学测防。继续加强与湖泊所等相关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吸收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先进的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整合环保、水利、卫生以及制水企业的水质监测分析力量,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代表性。

三要严格执法监管。市水利(水务)局、环保局、农林局、旅游局、住建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等部门和相关镇(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监管职责,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行政,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从严高位查处。尤其要针对比较突出的毁林种茶和茶园违规开发问题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四要防治面源污染。坚持“减法”治理原则,科学规划地处水源地及沿河流域的农业生产,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逐步对流域内不符规定的农业开发实行退茶还林、退耕还林;加强农业耕作的科学管理,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建立合理的草地或林地过滤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五要强化应急防范。围绕提高饮用水常规水源日常供给和储备水源应急供给的保障能力,完善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应急防范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技术支撑和处置队伍建设,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六要实行区域供水。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要切实开展全市饮用水源地环境普查工作,全面摸清全市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类型及特点,为保障全市饮水安全提供基础支撑。建议尽快实施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区域集中供水和管网建设,努力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放心水。

——建议之三:进一步探索多元投入方式,不断提升饮用水源地保护能力

一要实行财政常态化投入。建议各级政府将水源地保护项目优先纳入财政预算,每年由财政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项目规划、包装与向上争取,所有项目资金由市级统筹,集中用于保障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生态修复的优先投入。

二要尝试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基金”和生态补偿机制。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买单”的原则,整合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全市性的水源地保护专项基金;探索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基金筹措机制,扩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基金总量,以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和饮用水源的长期安全;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水源保护区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偿方案,提高当地群众保护水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要不断创新投入模式。运用投资、税收等政策杠杆,探索水源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产业化机制,完善环境设施使用服务收费制度,吸引民间资本积极投入水源地环境保护建设。

——建议之四: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增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合力

一要加强舆论引导教育。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有效形式,加大对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引导,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制意识;要通过完善水源地保护区界牌及保护标志,设立水源地保护的永久性公益宣传广告及相关法律警句、警示标志牌等,大力营造水源地保护的环境氛围、法治氛围。

二要促进公众广泛参与。扩大全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采取有奖举报、设立水源地保护监督员等形式,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保护社会监督管理制度,鼓励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和污染、破坏水源地的行为。

三要深化部门合作联动。市饮用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定期协调解决水源地保护中的重大事项,确保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防止“多头管理”、“谁都管、谁也管不到位”的现象发生,保证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工作沟通和交流,定期召开水源地保护工作联席会议,针对矛盾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强化行政联动执法,对影响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势态。

《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篇11: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问题分析

一、引言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并多次开会,强调加强饮用水安全的保障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水源一旦受到污染,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因此,我们要努力保护水资源,通过近几年参与水源地的调查评估工作,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如下。

二、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

关键在于健全的法律法规,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保护法等法律,都提到了水源地保护的问题,但在水源地管理的问题上缺乏相关的法规,使水源地管理落在水务公司建设部门,甚至私营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中,因管理规定与法律效力有着天壤之别,使得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脱节,出现了重保护、轻管理的现象,可以想象没有好的管理就谈不上保护,只有正确管理好才能够有效的保护好水源地。

(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在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对水资源各方面考虑不全面,在诸多方面存在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相互矛盾等问题。在环境法中,明令拆除的违法建筑设施,而在防止污染法中,确标明为限期治理,因此在法律上存在歧义,使执法造成困难。

(三)水源污染,水源地界定不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注明,水污染的界定到罚则,和一般的环境污染惩罚力度是相同的。但是饮用水水源对于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对社会而言都是比较关注的话题,因此,把饮用水水源污染界定为一般水体污染,不利于对饮水水源地的保护,更与社会影响不对等,不能够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管理理念,使水源地污染的企业逃脱了相应的惩罚,对社会和民众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

(四)法规缺乏配套性

在饮用水源地范围内,存在着养殖场,农田等设施,但在法规中却不允许这些设施的存在,但这些民生设施已经在此地划归保护区之前就已经存在,缺乏合理的、配套性法规以及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使村民自觉自愿的保护饮用水水源是难以维系的,也不能体现法规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水源地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源地环境管理内容不具体

(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就提出了多条有关水源地环境管理内容要求排污口不可以设置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一切与水源建设和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都不可以在饮用水水源区内建设;对于已经建成的违规建设项目,各地区政府部门责令予以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垂钓、游泳等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出现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程度,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3)在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以建筑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程度为依据。建设的项目若与环境敏感区有关,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随意改动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根据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重点分析。由于环境敏感区包括饮用水水源地,在饮用水水源地上建设项目,根据我国相关环境评价法,法规中除了要求提高等级评价,分析重点,就没有再明确其他禁止的要求。根据以上我国提出的有关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内容,其各项法规中既有联系,又相互矛盾,由于水源地地下水与地表水,采用不同的方式补给,给实际情况下执行操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水源地管理主体不清楚

饮用水源地管理不是单一个部门负责管理全过程,它的管理过程是通过行政地域及许多专业部门共同管理的,由于水源地的管理涉及环境保护、林业、水务、国土、规划等多个部门,因此,这个由多个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达不到统一,存在一定的矛盾。在我国有关法规中,对该职责也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过程被人为的分割了,导致了没有具体主体负责水源地管理,问责不明的状况,部门之间存在着重复执法、盲点执法等问题。

(三)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不一

现在根据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三个层次,分别是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根据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划分两个层次,一个是一级保护区,另一个是准保护区。不同的划分方法,造成保护区的范围相差较大。

(四)水源水质评价标准不一致

由于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是由多个部门负责的,环保部门对水源水质评判的标准,也需要按照多个部门所提出的多个标准进行监测工作。环保部门根据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两个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水质是否达标。其他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和城市供水等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不同的监测标准存在许多差异,导致水质评价结果不一样,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水质结果的判断。

(五)综合的水源地环境管理考评机制不完善

我国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区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关的部门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由于有十多个部门负责水源地的管理,繁杂的专业内容,导致水源地环境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团队,也没有一套健全的、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考评体系和方法,使得水源地环境管理混乱,不能形成有效机制。

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水源地保护及管理法规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管理饮用水水源地,要积极地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立一套与实际相结合的完善的保护、管理法规。在保护管理法规中,要明确不同利益层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需要负责的部分及职责,让地方政府负起质量第一责任者的职责,宣传好保护水源人人有责的公开监督理念。

(二)监督明确地方政府部门职责

在水源地保护中,明确各部门在管理中的执行考核,同时要发挥好纪检监察和宣传等部门的职责,做好定期检查、考评各部门的工作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通力配合,保证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能够确实有效地进行。

(三)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对于水源地中和当地经济发生了冲突的现象,既要科学合理的执法,又要适当的政策资金的支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饮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做到公开透明的保护管理好水源地。

(四)完善的管理考核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中缺失的具体职责,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考核体系,把水源地的保护纳入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与考评,从而保护管理好水源地。

(五)积极调动群众参与

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水的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宣传,加强人们对水源地的保护意识,鼓励人们监督破坏水源地的违法行为,提高全民爱护水源,人人有责,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

五、结束语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就是在保护我们自身的生命。因此,我们要加强饮用水水源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积极的宣传,调动群众来监督企事业单位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管理,让我们一起为喝到放心饮用水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关于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L].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04):34-37.

[2]袁记平.饮用水权的法律探析[J].环境保护,(16):16-18.

[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地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和郑州市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11):20-28.

[4]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江苏省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06):13-16

篇12: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饮用水源的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生活饮用水源(以下简称饮用水源),是指在杭州市行政区域内集中式供水的江河、湖泊、溪潭、水库、涵渠等生活饮用水地表水资源。

本条例所称集中式供水,是指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系统向居(村)民提供生活饮用水和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系统向本单位提供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

第四条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口规模,使经济建设、城镇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逐步建立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饮用水源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实用技术,鼓励清洁生产。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保护饮用水源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管理部门和职责

第八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和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三)负责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

(四)查处污染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和事故;

(五)协调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下列职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饮用水源地的规划管理;

(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先安排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和易地发展用地;

(三)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合理规划和调度水资源,做好饮用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排污管网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

(五)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的管理,负责城镇排污管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以及供水设施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六)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植业、畜禽等动物养殖业、渔业生产对饮用水源污染的监督管理;

(七)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涵养林等植被的保护和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八)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卫生质量的监督、监测工作;

(九)公安、农业、药品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剧毒、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使用、储存的安全管理;

(十)港口和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港区、船舶的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十一)计划、经济、财政、工商、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项目规划布局,安排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和落实各项政策。

篇13: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全文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生活饮用水源(以下简称饮用水源),是指在杭州市行政区域内集中式供水的江河、湖泊、溪潭、水库、涵渠等生活饮用水地表水资源。

本条例所称集中式供水,是指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系统向居(村)民提供生活饮用水和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系统向本单位提供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

第四条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人口规模,使经济建设、城镇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协调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逐步建立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饮用水源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保护实用技术,鼓励清洁生产。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保护饮用水源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管理部门和职责

第八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行使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和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三)负责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工作;

(四)查处污染饮用水源的违法行为和事故;

(五)协调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下列职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饮用水源地的规划管理;

(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先安排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和易地发展用地;

(三)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合理规划和调度水资源,做好饮用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排污管网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

(五)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的管理,负责城镇排污管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管理以及供水设施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六)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植业、畜禽等动物养殖业、渔业生产对饮用水源污染的监督管理;

(七)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涵养林等植被的保护和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八)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卫生质量的监督、监测工作;

(九)公安、农业、药品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剧毒、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使用、储存的安全管理;

(十)港口和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港区、船舶的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十一)计划、经济、财政、工商、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项目规划布局,安排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和落实各项政策。

篇14: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全文

第十条 饮用水源保护的总体目标是: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饮用水清洁、卫生和安全。

第十一条 对饮用水源地,根据水源水质保护的要求,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调整和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予以公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

第十三条 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新建、扩建、改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二)禁止设置污水排放口,已有的污水排放口应当限期拆除;

(三)禁止设立装卸生活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四)禁止堆放、填埋、倾倒剧毒、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及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建设工程渣土和其他废弃物;

(五)禁止设立剧毒物品仓库、废物回收场、加工场和堆栈;

(六)禁止新建、扩建、改建船舶制造、修理厂;

(七)禁止破坏饮用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饮用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八)禁止开山采石、采砂和围水造田;

(九)禁止新建、扩建、改建规模化畜禽等动物养殖场、屠宰场,已建成的规模化养殖场、屠宰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十)禁止使用炸药、有毒物品捕杀动物;

(十一)码头应当设置残油、废油、含油污水、船舶垃圾等废弃物的接收处理设施;

(十二)风景区(点)应当设置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源;

(十三)运输剧毒物品的,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并采取有效的防溢、防漏、防扩散等措施;

(十四)存放、运输和使用酸液、碱液、油类、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物品,应当采取防溢、防渗、防漏等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源;

(十五)法律、法规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其他规定。

第十四条 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新建、扩建、改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二)禁止向饮用水源水域排放污水;

(三)禁止设置码头;

(四)禁止设置油库和建立墓地;

(五)禁止从事畜禽等动物养殖和网箱养殖;

(六)禁止从事旅游、洗涤、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活动;

(七)禁止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船舶停泊;

(八)禁止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通行。

第十五条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以及其他不正当方式排放污染物。

第十六条 已建成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区域,任何单位和个人排放、倾倒的`生活污水、垃圾,应当按规定实行集中处理,禁止擅自排放、倾倒。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出租给他人从事本条例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和活动。

第十八条 从事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其他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异地发展,引导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发展无污染生产经营项目。

第二十条 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区、县(市)、镇(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建设生活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理设施。

对未按规定建成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地方和单位,由其上级人民政府下达限期建成或完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任务。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等动物养殖场、屠宰场的清理工作,有关区、县(市)、镇(乡)人民政府应予配合。

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的水面污染物分别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和单位负责清除。

第二十二条 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饮用水源地发生突发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水体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村)民,并在一小时内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者消除污染。

造成跨区、县(市)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有关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三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在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危及供水安全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发出公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造成污染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停止生产、停止排放污染物等紧急措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处以三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第十三条第四项规定,堆放、填埋、倾倒剧毒、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的;

(二)违反第十三条第十一项规定,码头未设置残油、废油、含油污水、船舶垃圾等废弃物的接收处理设施的;

(三)违反第十三条第十二项规定,风景区(点)未设置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

(四)违反第十三条第十四项规定,存放、运输和使用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物品,未采取防溢、防渗、防漏等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

(五)违反第十七条规定,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出租给他人从事本条例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和活动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改变、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的;

(二)违反第十六条规定,生活污水、垃圾未按规定实行集中处理,擅自排放、倾倒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七)项规定,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船舶停泊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立即驶离,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对有污染饮用水源行为,依法应当被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提请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作出处罚。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依法追究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未按规定建成或完善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

(二)未按规定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的水面污染物的。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8月1日起施行。

篇15:杭州市生活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饮用水源的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篇16: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体系研究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体系研究

摘要: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概述了几种常用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济、社会、自然3者协调发展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采用层次分析计算法,比较了1级水源保护区的3个方案,确定了上海郊区某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最优划分方案.作 者:赵宏林    陈东辉    张丽萍    Zhao Honglin    Chen Donghui    Zhang Liping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51 期 刊:上海环境科学  ISTIC  Journal: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27(4) 分类号:X3 关键词:饮用水源保护区    划分体系    层次分析法   

相关专题 水源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