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点品味语言

波洛菠萝多多多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波洛菠萝多多多”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找准切点品味语言(共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找准切点品味语言

找准切点品味语言

找准切点品味语言

◎姚 静

语文课标对初中学生明确提出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可见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要认识语言,理解语言,并且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优秀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非常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找准品味语言的切入点,授之以品味语言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抓住关键词语,品语言之准确

一个关键词语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关键词语,也就领悟了一句话的深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品味那些经过作者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关键词语,比如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在描写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时,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作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其中“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九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在组织学生欣赏这段文字时,可先让学生进行圈点批注,划出这九个动词,然后试着让学生演示捕鸟的过程。边演示边研究,如:“支”这个动词应该怎么演示?究竟是用一根细棍立在竹匾下,还是用两根?经过演示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支”是两根细棍一长一短斜撑于竹匾,这样相对较稳;而用一根则是“顶”,难以支撑竹匾。此时同学们自然能体会出准确的动词在描写景物、刻画动作、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点明中心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刻的表达作用。

二、把握修辞手法,品语言之精妙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修辞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你会觉得它用得好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赏析语言的水平。例如《绿》一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景物,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把梅雨潭的绿写得脉脉含情,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中,教师可着重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运用修辞的语句进行赏析。例如,品味“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一句,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出发,感悟到“招引”一词语言之精妙:运用拟人修辞,化静态梅雨潭的绿色为动态,写出了“我”急于领略那可爱的绿的迫切心情,表现了梅雨潭绿色的巨大吸引力。另外,对表现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嫩、纯净特征的语句,可以指导学生从比喻的修辞角度进行品味。

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文章中采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如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朱自清用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来形容。人“刚睡醒”与万物复苏的情景相似,但只用“刚睡醒的样子”似乎还不够传神,于是再加上一句“欣欣然张开了眼”,一下子就使春有了人的神态。用人们睡觉醒来、困顿全消、精力恢复的具体神态,极准确、传神、富有情趣地表现出了万物受春的温暖、滋润而生机勃发的特征,在这里可以指导学生从拟人修辞的角度进行品味。

三、联系上下课文,品语言之深意

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如果撇开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势必不准确、不到位。在品味语言,尤其是品味那些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特殊意义的语言时,教师更要指导学生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其含义,要结合具体语境,善于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对“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聪明”一词的理解,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思考:“聪明”一词多用来夸赞一个人聪敏、灵敏,那么本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学生在结合语境分析思考之后,很快就能得出:这里的“聪敏”表达的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悔恨之情,读者自然能感受到作者对父爱理解得深刻透彻。最终体现了文章“父爱子,子爱父”的情感。

四、加强朗读指导,品语言之情感

朗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通过诵读可以全然悟出。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之情感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读出美味。例如,《海燕》一文开头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大海的磅礴气势,海燕的矫健雄姿。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呢?教师可先安排一学生用快速朗读,再请另一学生放慢速度朗读。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带着感情的慢速朗读能更好地给全文定下雄浑的感情基调。同样,在重音处理上,学生通过比较,能准确地突出“苍茫”、“卷集”、“黑色”和“高傲”等关键词语,从而初步感受到海燕的英雄气概,心灵受到感染。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品味语言方法的指导就像一把钥匙,帮助学生开启赏析语言的大门,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品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加强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体会文章中语言所具有的表现力,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中提高自己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大语文素质的一代新人。

(姚静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姚集中学 221242)

篇2:《红楼梦》语言品味

《红楼梦》语言品味

同义词的交替运用

《红楼梦》的语言精妙无比,作者语汇丰富,选词精湛,佳例随处可见。下面是一则同义词交替运用的例子,选自第十三回。

(贾珍)当下正(为秦可卿丧事恐被人笑话)忧虑时,因宝玉在侧,便问道:“事事都算安贴(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贾珍便将里面无人的话告诉了他。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保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向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胜,笑道:“这果然妥贴(帖)。……

一段话时,先用“安贴(帖)”次用“妥当”,后用“妥贴(帖)”,灵活地交替使用,既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又不显得重复呆板。如果这三处反复用同一个词,读起来的语感就很不相同。从这类细小处,最能体悉作者的匠心。

俗语的引用

《红楼梦》的语言之所以生动,还在于大量吸收了人民群众的俗语。你看,凤姐的言辞何等辛辣,十句里头倒有两三句是引用了俗语来代替自己说话,特别是第十六回中,在诉说治家之苦时,凤姐排举了一连串俗语指责别人:

……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这位大观园里“铁女人”思维的迅疾,言语的尖利,脾性的'刻薄,从一口气排用六个俗语(其中五个是同义俗语),就可见一斑。

《红楼梦》引用俗语,处处能符合讲话者的身份。凤姐的话,刘姥姥的话,各个人的话,都有其个性,从这些恰当运用的俗语,不但能形象地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很具体的感受到当时的世态人情。

篇3:红楼梦》语言品味札记

红楼梦》语言品味札记

[作者]  朱泳yì@①

[内容]

同义词的交替运用

《红楼梦》的语言精妙无比,作者语汇丰富,选词精湛,佳例随处可见。下面是一则同义词交替运用的例子,选自第十三回。

(贾珍)当下正(为秦可卿丧事恐被人笑话)忧虑时,因宝玉在侧,便问道:“事事都算安贴(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贾珍便将里面无人的话告诉了他。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保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向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胜,笑道:“这果然妥贴(帖)。……

一段话时,先用“安贴(帖)”次用“妥当”,后用“妥贴(帖)”,灵活地交替使用,既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又不显得重复呆板。如果这三处反复用同一个词,读起来的语感就很不相同。从这类细小处,最能体悉作者的匠心。

俗语的引用

《红楼梦》的语言之所以生动,还在于大量吸收了人民群众的俗语。你看,凤姐的言辞何等辛辣,十句里头倒有两三句是引用了俗语来代替自己说话,特别是第十六回中,在诉说治家之苦时,凤姐排举了一连串俗语指责别人:

……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这位大观园里“铁女人”思维的`迅疾,言语的尖利,脾性的刻薄,从一口气排用六个俗语(其中五个是同义俗语),就可见一斑。

《红楼梦》引用俗语,处处能符合讲话者的身份。凤姐的话,刘姥姥的话,各个人的话,都有其个性,从这些恰当运用的俗语,不但能形象地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很具体的感受到当时的世态人情。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炎右加炎

篇4:红楼梦》语言品味札记

[作者]  朱泳yì@①

[内容]

同义词的交替运用

《红楼梦》的语言精妙无比,作者语汇丰富,选词精湛,佳例随处可见。下面是一则同义词交替运用的例子,选自第十三回。

(贾珍)当下正(为秦可卿丧事恐被人笑话)忧虑时,因宝玉在侧,便问道:“事事都算安贴(贴)了,大哥哥还愁什么?贾珍便将里面无人的话告诉了他。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保妥当!”贾珍忙问:“是谁?”宝玉见座间还有许多亲友,不便明言,走向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胜,笑道:“这果然妥贴(帖)。……

一段话时,先用“安贴(帖)”次用“妥当”,后用“妥贴(帖)”,灵活地交替使用,既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又不显得重复呆板。如果这三处反复用同一个词,读起来的语感就很不相同。从这类细小处,最能体悉作者的匠心。

俗语的'引用

《红楼梦》的语言之所以生动,还在于大量吸收了人民群众的俗语。你看,凤姐的言辞何等辛辣,十句里头倒有两三句是引用了俗语来代替自己说话,特别是第十六回中,在诉说治家之苦时,凤姐排举了一连串俗语指责别人:

……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这位大观园里“铁女人”思维的迅疾,言语的尖利,脾性的刻薄,从一口气排用六个俗语(其中五个是同义俗语),就可见一斑。

《红楼梦》引用俗语,处处能符合讲话者的身份。凤姐的话,刘姥姥的话,各个人的话,都有其个性,从这些恰当运用的俗语,不但能形象地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还可以很具体的感受到当时的世态人情。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炎右加炎

篇5:在比较中品味语言(咬文嚼字)

在比较中品味语言(咬文嚼字)a href=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原帖地址:bbs.ruiwen.com/thread-35238-1-1.html

五柳先生

本文首发于《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第7期。

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才能析义理于精微之处。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学习和玩味的兴趣,更有效地避免架空分析和“灌”的嫌疑,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更浓郁的语文味。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腻地品味语言呢?比较,是语言品味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会心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因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主动探索语言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

一、比较颠覆的前后

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味,而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先颠覆语言旧的“平衡”态势,形成“不平衡”,然后再对颠覆前后的语言进行比较,达到新的“平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增 增,就是增补。文学语言中的留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丰富的潜台词。请看笔者在《陋室铭》的教学中,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品味:

师:注释上说“‘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原文是--

(板书: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刘禹锡为什么只引用了后半句呢?

生1:刘禹锡以君子自居,故意只引用后半句,以示谦虚。

生2:如果把前半句也加上的话,便索然无味了。

生3:文贵曲嘛!如果把前半句也引用上就过于直白了。

生4:含而不露,作者故意没有说出来,这是一种痕迹不露的暗示吧。

师:这就叫“增之一分则太长”。大家读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老师轻轻一点,就让学生和作者进行了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就让学生对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心领神会。增,能有效开掘经典文本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朴实的语言在学生的面前展现出丰富的意义世界。

2、删 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①如果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语言材料,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下面是朱则光老师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②诗歌中的一段时,一个关于“删”的教学镜头。

[屏显]这一角变成灰烬,/那一角是血和泥;/这一片湖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师:读一读,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以原谅?

生1:这个“已”字表明“这一角”早已经变成了灰烬,那是过去的而不是现在的事情。

生2:这个“该”字强调“这一片湖”应该是我的家乡,但是现在不是了,被侵略军占领了,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愤、惋惜之情。

生3:这个“只”字强调“那一角”除了“血和泥”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可见侵略者对我们国土蹂躏之深。

师:还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吗?(学生反复对照、思考)

生4:还漏掉了一个括号!这个括号,表明里面的两行诗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故乡,而是回忆中的故乡。

师:哦,可不可以这样说,回忆中的故乡越美,就越能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悲愤之情。(屏显正确句子)让我们把上面的种种理解化作朗读传达出来!

(学生齐读)

朱老师前一次屏显的内容,就是为含英咀华,深入玩味语言设计的一个对话主题,也就是为品味语言提供的一个抓手。这个设计方法只有一个字:删。屏幕上故意漏掉了“已”、“只”、“该”几个字和一个括号,朱老师从删减入手,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体会出了诗人无限的悲愤、惋惜之情。这种设计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它需要老师对文本语言有独特的敏感和深入的涵泳。

3、移 移,就是改变句序或者调动句子中某个字或词的位置。下面是笔者在《散步》的教学中,对一个特殊语序的句子进行品味的镜头。

师:我们看文中的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按照我们通常习惯的表达方式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生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师:这是常规的表达方式,可是,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呢?

生2:文中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好像在强调一种责任。

生3:作者选用的句式突出了散步这件事在“我”心中很重要。

师:有道理。听老师这样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语意有何改变?

生4:“我”这个字的位置一换,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师:你的语感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整句话,把你朗读时的感受给大家说一说。

生5:我感觉这句话很庄重,很严肃。作者郑重其事地推出一个镜头。

师:说得好。这就是平平淡淡的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文章开篇基调就定得很庄重、很严肃,作者是借散步这件小事讲一个生命传承的大道理。

我以平常习惯的表达方式作为参照,引导学生比较探究语言的运用方式,让学生感悟语言的排列组合规律,并通过进一步的`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选用句式的匠心,发现这个句子不同寻常的意义。移,给了学生强烈的认知矛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品读的兴味。

4、换 换,就是替换。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乡愁》③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头”这个字眼,进行了几个回合的品味,让学生掂量了文字所承载的重量。

生:我的发现是诗歌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

师:你是不是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

生: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师: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生:“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远。

师: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生:“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师:好个厚度不够!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但因为语音的不同而使一个顿挫一个轻快。余光中用顿挫而弃轻快,这是诗人情感的必然选择。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

(学生换读比较)

这番咬文嚼字,不仅嚼出了轻重,而且还咬出了软硬。学生的解读非常细腻和独到,从语音的角度读出了文字的质感。品咂语言,非锱铢必较不可。老师抓住了课堂生成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一个替换,催生出精彩的课堂对话。学文千法,朗读为本,老师的朗读指导也功不可没。

5、改 改,是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品味的方法。下面是笔者《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旁逸斜出的一笔: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生1:“法兰西万岁”明明是五个汉字的嘛,课文怎么说是“两个大字”呢?

师:(故意找茬)请注意用词,课文上说是“两个大字”,并没有说“两个汉字”啊。看注释--(在法语里,“法兰西”是一个字,“万岁”是一个字。)

生1:(愕然)这个注释说明不了什么啊?只能证明这样翻译有问题。

师:那么,怎样翻译更好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生2:干脆只说“用大号字母写出:法兰西万岁!”

师:根本就不去计算几个字,这样的处理很高明。

生3:还可以用比正文字号至少大一号的黑体字排印。

师:这也是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生4:让我来译,“法兰西万岁”我就照录都德的法语原文,而且用大号黑体字母排印。

生1:你这样处理其实还是没有译啊?

生4:我可以把翻译放在下面的注释里啊。

师:你的处理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译法更忠实于原著。

我们的编者竟然闹出了“两个大字”五个汉字的笑话来。这个问题与文章思想没有太大的联系,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但假问题,激发的却是真思考。旁逸,让课堂摇曳生姿。学生改的有道理,这一改,改出了语言的严谨来,弥补了课文表述上的漏洞。这样的颠覆,有价值,有意义。

当然,语言品味中增、删、移、换等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明晰的,运用也不是孤立和单一的,有时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通过增、删、移、换等方法,对语言进行比较,学生才能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用词上不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比较课文和原文

我们见到的教科书上的文章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大都经过了编者的删改。其实作者的原文和被编者切下来的脚料也是一笔可供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还是上面的《散步》那节课,最后的一个学习环节是:

[屏显]1.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3.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师:《散步》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上面括号内为原文删去的三句话。我们来讨论一下删改的效果。

生1:第一句。括号内的这句话和后面“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严冬”一句是有联系的。如果不删,我觉得更能体现出“我”对老了的母亲“挺”住了,“熬”过来了游丝般的生命的格外珍视之情。

生2:说话讲究个忌讳,我觉得这句话不吉利。

生3:第二句。这也太夸张了吧?有点调侃的味道,还是删去为好。

生4:这却也是实情。再说,它突出了责任的重大。

生3:不要忘了,到最后还是母亲为“我”解了围。

生5:第三句。大家看这句话:“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不言而喻,所以作者就没有写出来。同样,“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言下之意已明,也不必写出来。把什么意思都写尽了,未必就好。

师:非常佩服大家很有个性的解读。把一个句子送到它的语言环境之中去研读品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这个过程的讨论,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语感体验。再看笔者《春》一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其中的一组比较):

师:我们见到的教科书上的《春》和朱自清的原文并不一样。大家看这句话:(板书:原文:水长起来了;课文:水涨起来了。)

比较一下,它们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生1:“水涨”不错,因为“涨”意味着水位升高。

师:完整地读一读原文第一、二自然段,大家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

生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原来这五个短句全是用的拟人手法,“涨”虽符合实际,但它破坏了排比的几个短句在修辞手法上的一致性。

生3:“长”是人格化,而“涨”只不过是写实而已。

生4:所以修改后的“涨”较之原文的“长”,逊色多了。

师: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能说出这些话的孩子已经有比较敏锐的语感了。一个“长”字,这是点石成金。科学的文字意义的精确限于它的实指,文学的文字意义的丰富源于它的联想,这就是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不同。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这两个教学片断潜在的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对话是平等的。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比较不同的版本

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也是对学生智慧的深度开发。《湖心亭看雪》一课④,我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就是比较教科书的不同版本。

师:文中有一句话,我们手中的教材和去年的教材说法不太一样。

(板书)旧版: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新版: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

假如你是教科书编者,再版时你会怎样修改?

生:用“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

生:“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

生: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师:这里“舟”的意象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生:舟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

生:“拿”还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生:读“是日更定矣”给我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师:是啊,读,就要由言揣意;读,是深入文本的蹊径。

两种版本的用字在表现力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引导学生做了细致入微的语义辨析。“教科书编者”的身份,给学生提供了观照文本的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学生敢于向编者叫板,“修改”出了一番精彩的对话。

四、比较不同的译本

学习外国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译本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学习了纪伯伦的《浪之歌》这首散文诗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必做题:根据发给你的材料(《浪之歌》的另一种译本⑤),请你与课文对照,比较两种译本哪种好(或哪些句子译得好),写一则研究报告,并把它张贴在我们的学习专栏上。

选做题:英语程度比较好的同学,输入关键词“浪之歌,纪伯伦”,百度一下,打开网页上第一个链接,就是《浪之歌》的英文版。自己尝试着翻译一下,注意:既要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又要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然后和课文比较对照,最好再去请教一下你的英语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诗两首》,教师用书上就有这两首诗的另外两种译本。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课文后面就附有《蝈蝈与蛐蛐》的另一种译本。上网搜索的话,还能看到更多的课文的更多的译本。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诗在翻译中死去”。比较外国作品的不同译本,是一项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语言品析活动。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对文字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尽可能地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比较,为语言的品味寻到了一个重要的抓手。比较,是侧重于技术操作层面的一种教学策略。用“比较法”品味语言,要有自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比较意识”),还要有对“比较点”敏锐的发现力和过硬的设计能力。要善于发现与挖掘文本中固有的“比较点”,要能设计创造出新的“比较点”,还要能捕捉并把握课堂生成中的“比较点”。当然,类似比较这类大量存在于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只有使这些“自在行为”成为了教学实践活动中广泛的“自觉行为”,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语言学习课堂教学的水准和境界。

参考文献:

①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②朱则光《<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7-8;

③王君《<乡愁>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6.7;

④拙作《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1;

⑤摘自互联网,译者不详。

篇6:深入品味语言彰显语色

深入品味语言彰显语文本色

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作 者:赵晓丹  作者单位:乐清市乐成镇实验中学,浙江,乐清,325600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阅读   语言   教学核心  

篇7:品味散文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准确表达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就要认真揣摩文章的语言,准确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通过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我们深深爱上了这位树中的伟丈夫,从他的身上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那么,在这篇散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并在旁边作批注,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二、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1.交流时,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如:

(1)高原景色的描写:

重点词语: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使人有雄壮、伟大的感觉。

体会作用:概述高原特色(辽阔平坦、色彩鲜艳),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交代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以此来衬托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2)四个反问句,形成排比的句子。

作用:运用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使思想逐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气势恢弘,展现了比前文更为廓大深远的精神境界。

(3)第9段:楠木——白杨

作用:运用对比来进行反衬,进一步强化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对比中突出白杨树的品质,显示作者自己的立场态度。

2.总结方法: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品味。

3.教师指导方法,结合课件演示。

品味的角度:

语言的精当:生动、准确

修辞的巧妙: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含义的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中心

结构中的作用:铺垫、照应、过渡、线索

表现手法高超:对比、烘托、象征、讽刺、幽默

三、回顾旧知,加强品味。

1.在学过的散文中,有哪些精彩的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你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品味的?(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补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写的顺序也耐人寻味,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在这特定的环境下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

四、关于语言组织:

1.师:中考中常会涉及语言品味的题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品味语言,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品味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语言的组织。如:2003年南京中考卷《丁香赋》中的题目: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对于这个题目,同学中有这样两种回答,你们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过于概括,不够具体。)

学生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

2.学生小结:回答问题时,语言组织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不能太概括,应具体。要做到:

明确品味的角度

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出特定的作用

五、牛刀小试,练习反馈

六、小结。

相关专题 切点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