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怎么学

二琰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二琰”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考大学语文怎么学(共5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自考大学语文怎么学

自考大学语文学习方法

一、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

二、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是自主学习的重要。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只能通过同学们自主学习、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三、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为什么要学语文?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

四、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这就叫“融汇九流”。

五、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文章模板”,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六、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首先,要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自己的写作模板;

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

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

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七、细思考

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

八、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得名师“点拨”,点拨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老师会以相应的方法点拨他,或要言不繁,或铺路架桥,或举例引导,或反向激将,或重申基础,不一而足;

大学语文四种复习方法

一、练习法

学好课本的同时,结合考试大纲和教材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对教材的熟悉和对学习效果的检验。经过反复练习,知识自然而然掌握了。切忌光看不练,尤其是作文。

二、重点归纳法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大学语文的要点在每篇课文的提示里已明确地归纳出来,考生多记忆多理解,就能“纲举目张”,既有利于对学科的整体把握,又可以应付单选、多选、简答等题型,还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图表法

这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直观形象的材料较之抽象的材料易于记忆,而教材的文字材料一般都比较抽象、枯燥,很难记忆。很多高分同学在学习课程时,都会在熟悉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将重点难点内容制成各种图表。这样,需要记忆理解的知识就变得直观形象,条理清晰,便于掌握。

四、归纳比较法

需要学习的知识中,总有一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内容,容易混淆。一般来说,这些内容不外乎为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试题大都表现为比较不同点。在比较过程中,记住了彼,可以联想出此,从而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议论文的学习中,可以将每篇课文的作者、中心论点、论证方法、文章特色、修辞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从而完整地理解课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要想顺利通过考试,考生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紧张或是压力过大有时会起反作用,所以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篇2: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

学习方法及常考知识点。

第一,应当熟读课文原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重点语句熟练掌握;

第二,课文后面的【提示】内容非常重要,一定要进行理解性记忆,把该背的背下来;

第三,对于文言文和有文言色彩的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进行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注释】当中;

第四,对于每个阶段的文体知识的总结内容要重点去看去记,考试也是经常出题的。

考试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个别语句的意思,诗歌中的意象、主旨、情感基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论证方式、抒情方法的运用(其中“象征”手法几乎每次都考)。词语解释题基本会出在文言文(包括诗歌)和文言色彩的课文的【注释】中。

作文题也是得分重点,建议平时勤加练习。作文主要在于平时积累。平时应当在阅读优秀作文的时候会借鉴,借鉴不等于抄袭,而是把一些好词佳句整理下来,加以背诵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另外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方面,也是应当掌握的。另外,素材的积累很重要,一些名人轶事,古今事例,应当多看多学多记。写作光靠看也是不行的,平时也应当勤加练笔,自己动手去写非常重要,否则临场很容易写不出来东西。

下面给一篇议论文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母语需要捍卫

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 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它连接起中华民族, 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 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 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发展国语,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毋庸置疑, 汉语必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汉语发展方向的问题。徐寿当年引进西方科学, 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 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们受益无穷。相比之下, 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出现连串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着“电视”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发指。所谓“恐龙”、“粉丝”、“PK”,其实只是幼稚与浅薄, 而非时尚 。这是对汉语的亵渎。捍卫母语 ,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弘扬母语,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 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在这一点上, 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韩国江陵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 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 浸入我们的血液里。昨夜梦魂里有诗人吟唱, 血脉里翻滚着长江黄河的波涛。

篇3: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

常见修辞总结。

(一)比喻

比喻有本体和喻体、比喻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有“像、仿佛、如同、好似、……一样、……似的”等等。

(2)暗喻:比喻词有“是、成”;没有比喻词时,本体、喻体都出现也是暗喻。

(3)借喻: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

(二)比拟

(1)拟人:把物拟成人。

(2)拟物:把人拟成物;把甲物拟成乙物。

(三)借代

例:这天这事是谁干的,眼镜干的。

(四)夸张

(1)扩大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往大、多、重等方面说。

(2)缩小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少、轻等方面说。

(五)排比

(1)排比在三句或三句以上。

(2)排比要求句式相同。

(3)排比句也要求语意相同。

(六)对偶

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1)对偶句只有两句,且字数相同。

(2)对偶句要句式一致。

(3)对偶句不要求语意一致。

(七)反诘

反诘是不需要回答的。

(八)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

(九)反复

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十)反语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十一)双关

语音双关(谐音),语义双关(谐意)。

(十二)层递

程度一点一点加深,有一个递进的关系在里面。

篇4: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

归纳法、演绎法区别。

演绎法是先有一个总括性的句子,后面有很多例子是证明这句话的。其中的所有例子加上最前面的总括性的句子合在一起是演绎法。比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花是五颜六色的。——这是一个总括性的句子。然后例子:玫瑰有红的、黄的、白的。牵牛花有紫色的。菊花是黄色的。桃花是粉色的。——这是例子。这两部分加在一起才是演绎法。

归纳法是先有很多例子,最后归纳出来一句话。这样整个一个过程是归纳法。归纳法正好反过来,先说玫瑰有红的、黄的、白的。牵牛花有紫色的。菊花是黄色的。桃花是粉色的。最后得出结论:花是五颜六色的。——这两部分加在一起才是演绎法。

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区别。

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等。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之间的共性。

说简单一点,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有点像,但是区别是对比是把事物的不同点拿出来比较,类比是把事物的相同点找出来比较进而论证。

类比论证代表作品《秋水》。

篇5: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

A.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

B.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历程

C.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D.爱尔克对弟弟的爱及作者姐姐对作者的爱

2.《都江堰》发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疑问,下列语句中,符合作者意图的回答是

A.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B.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

C.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

D.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

3.下列《湘夫人》语词中,指湘君的是

A.“帝子降兮北渚”中的“帝子”

B.“目眇眇兮愁予”中的“予”

C.“思公子兮未敢言”中的“公子”

D.“闻佳人兮召予”中的“佳人”

4.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了吕尚典故的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

5.《长恨歌》中唐玄宗、杨贵妃七月七日密誓之所是

A.未央宫

B.昭阳殿

C.蓬莱宫

D.长生殿

6.《早雁》中“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的深层含义是

A.暗讽朝廷无能,同情百姓有家难归

B.暗示战事紧张,表达对国势的忧虑

C.暗指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

D.暗示自己漂泊异乡又无可奈何

7.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感叹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的是

A.干瘪的稻穗

B.神话的蛛网

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D.“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

8.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比喻“我”的是

A.崎岖的道路

B.城堡的废墟

C.熊熊的烈火

D.黄昏的太阳

9.《婴宁》写移葬鬼母时婴宁的表现是

A.孜孜憨笑

B.笑不可遏

C.矢不复笑

D.反笑为哭

10.下列《哦,香雪》句子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是

A.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B.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C.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

D.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

二、简析题

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A.指出这段文字的论点。

B.说明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

C.文中的“王道”包含了孟子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2.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A.作者为什么说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

B.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儒家之刚者”?

C.为什么作者不说“愿你安息吧”?

3.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A.本词的主旨是什么?

B.指出两例运用移情于景手法的词句。

C.指出文中一例直抒胸臆的呼告句,并说明其表达的`艺术效果。

4.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问题: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A.这两节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B.指出其中自喻为物的诗句。

C.“彩虹似的梦”象征什么?

5.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姚纳回转身去,想说一说他儿子是怎么死的,可是这当儿驼背轻松地吁一口气,说是谢天谢地,他们总算到了。姚纳收下二十个戈比,对着那几个玩乐的客人的后影瞧了好半天,他们走进一个漆黑的门口,不见了。他又孤单了,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苦恼刚淡忘了不久,现在又回来了,更为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焦灼而痛苦地打量大街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难道在那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人都找不到吗?人群匆匆地来去,没有人理会他和他的苦恼……那苦恼是浩大的,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胸裂开,苦恼滚滚地流出来的话,那苦恼仿佛会淹没全世界似的,可是话虽如此,那苦恼偏偏没人看见。那份苦恼竟包藏在这么渺小的躯壳里,哪怕在大白天举着火把去找也找不到……

A.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B.“那苦恼偏偏没人看见。那份苦恼竟包藏在这么渺小的躯壳里,哪怕在大白天举着火把去找也找不到”所表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C.指出文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相仿的语句。

三、作文题

古代有个官员对下属们讲了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个下属听后说:“终生不敢忘。”

结合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B 5.D

6.A 7.D 8.B 9.D 10.A

二、简析题

1.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归纳法

C.以民为本,施仁政

2.A.作者认为傅雷青年时期的刚直正如孔子所说的“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还只是一般的个人脾性

B.具有艺术的涵养与知识学问的累积但又能坚持原则

C.尽管痛惜傅雷的不幸,但更希望知识分子继承他的刚劲品格

3.A.抒写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深处的绝望哀愁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或“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强化了绝望之情的抒发

4.A.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

B.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C.美好的理想

5.A.姚纳想向乘客及其他人倾诉自身的苦恼,却无人理会,使他更加痛苦孤独

B.黑暗社会无视小人物的痛苦

C.要是姚纳的胸裂开,苦恼滚滚地流出来的话,那苦恼仿佛会淹没全世界似的

相关专题 自考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