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探索的论文

daocaowangz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aocaowangzi”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探索的论文(共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探索的论文

摘 要:1及时清冰 冬季降雪时,会导致观测器材结冰,影响工作,严重时会损坏器材。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人工清冰,确保观测器材的持久正常运行。清冰时,要注意清冰方式,要符合器材的维护原理,做到科学清冰,不能影响仪器的正常观测。清冰时方法要科学合理,如风向

关键词:气象专业论文发表,气象科技论文投稿

1及时清冰

冬季降雪时,会导致观测器材结冰,影响工作,严重时会损坏器材。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人工清冰,确保观测器材的持久正常运行。清冰时,要注意清冰方式,要符合器材的维护原理,做到科学清冰,不能影响仪器的正常观测。清冰时方法要科学合理,如风向风速仪除冰时,可以使用红外灯照射,通过热量消融积冰。

篇2: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探索的论文

2。1观测点的指标

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气象观测,需要不同的观测指标,特别是观测器材对观测地点的要求,要符合冬季气象观测的要求。最典型的观测点指标有地面平整、视野开阔、地形简单及无障碍物影响等。具体到实际观测,观测点要保证不小于20m×20m,地面覆盖物不能超过19cm的高度,周围隔壁物要避免辐射产生影响,可以选择白颜色的物体或者涂抹白漆等。

2。2障碍物影响指标

我国对气象观测制定了明确的障碍物指标,障碍物的遮挡仰角小于5。71°时,基准站围栏距离要超过障碍物高度的10倍;障碍物的遮挡仰角小于7。13°时,气象站围栏距离要高于障碍物高度的8倍。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这一指标,按照环境指标进行处理。

3冬季地面气象观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冬季气象观测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正确使用观测器材,提高观测准确度,每一种观测器材都需要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使用小百叶箱进行观察冬季天气寒冷,湿球纱布容易结冰,工作人员要定时进行检查,确保湿球纱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要注意在处理结冰的时候,不能用手指去碰触,用10~20cm的细木棒去尝试。如果发现结冰,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结冰时间再进行处理,要剪掉纱布,在处理时,工作人员要戴上手套,确保纱布可剪断,在无风条件或微风条件下进行,剪纱布时注意只减掉结冰部分,以免碰坏其他部分,待气温回升,天气状况变好,再换取新的纱布。假如遇到突发情况,没有换取新的纱布,在观测时,要用水浸湿纱布,以免影响数据。在读数时,要做到复读,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此外,工作人员还要注意记录情况,若湿球冻结,需要进行“B”符号记录。自记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进行核对比较时,要注意观测温度的影响,如果高于0℃,需要检查湿球没有结冰的部分,如果低于0℃,需要核查湿球结冰部分。日照计的使用,要注意日照纸涂药过程要在暗处进行,以免曝光影响感光迹线。使用大百叶箱进行观察在气象观测时,除了使用小百叶箱进行观察之外,还需要用到大百叶箱。冬季会出现降雪天气,有时候风会把雪吹进百叶箱叶片中,造成堵塞,所以,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清理,保证空气流通。测量温度需要用到温度计以及湿度计,在冬季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冰粒或者雪粒粘黏在上面影响功能。利用积雪放置温度计冬季积雪达到测量标准后,需要在其上放置3支温度计,要时刻注意观察,保证温度计放置雪面的平整性。低温传感器被雪覆盖的时间也要标明,做到详细记录。草温传感器也要取出放在雪面上,为保证这一动作的实施,接头电缆线要达到至少60cm的长度。另外,涂抹防护油也是必须的措施。使用雨量器进行观察在进入冬季之前,工作人员就需要把雨量器进行正确的分类,做好标记,不要把蒸发雨量器与备份雨量器弄混。称重式雨量器根据降水的重量变化记录数值,要注意摆放平整,降雪时要做好防冻处理,待降雪结束,将雨量器内的雪融化为液态,再进行读数。使用日照计进行观察日照计的使用,要保证其干净清洁,确保没有水分附着,其暴露性较大,更容易遭受雨雪风霜的打击,所以,在日出前清理一定要及时,以免影响其工作。做好记录工作冬季气象观测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风记录、初霜霜报、冬末霜记录、积雪发报、雨淞编发报及降雪加密观测等,准确的记录是分析气象的直接数据,所以,记录人员要在恶劣的天气里恪守自己的职责。

篇3: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处理方法论文

摘要:衡量地面气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否完整,雷击、室外温度过高等因素都会导致气象站仪器设备受到损坏,从而出现气象观测数据缺测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气象站

篇4: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处理方法论文

首先,设备故障因素。气象观测活动须使用到计算机及一定的设备,这些设备设施长时间运行,再加上维修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设备老化或是发生故障,致使设备设施性能大大降低;其次,外力干扰因素。频繁出现的外力干扰因素也会损坏地面气象观测设施,令其无法正常运行,观测停止,导致无数据情况的发生。比如电磁干扰,或是雷击、冰冻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外力干扰因素;最后,人工失误因素。气象观测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日常工作,比如数据备份等,否则一不小心可能会发生格式化或是误删数据等情况,导致数据缺测甚至全部丢失。

篇5: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处理方法论文

2.1极值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

地面气象设施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观测到的极值数据不准确或是缺测。日极值数据如果出现问题则应该根据缺测情况来处理,需结合当日已掌握的气象数据,如果能够确定这一时段不会出现该日日极值的话,则需要从当日的有关时段当中选取数据;如果不能确定的话,需要通过计算已经采集到的气象观测极值数据以及人工数据来选择,必须备注所选取的全部数值[1]。

2.2温度和湿度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

因人为失误或是气象设施发生故障等因素致使湿度和温度观测数据缺测的时候,可借助内箱测量到的温度和湿度,结合相对温度、分钟数据及气象监测范围内的'水气压值,对内箱温度进行反复查看并获取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地面气象测报系统软件湿度顶当中,对反差水汽压与露点湿度进行计算,同时使用特殊符号来标记当天气压值及相对湿度、温度。如遇到下列三种情况时还需要特殊处理。首先,如果是气象人工站相对温度与湿度观测缺测的话,可反复查看和读取人工观测到的相对湿度与气温,以获取到露点温度值及水气压值;其次,如果人工观测相对湿度没有出现缺测情况,但气温数据发生缺测的时候,应以气象自动站的记录为准,同时应将水气压值与露点数据标注在备注栏内;最后,若是某一个时刻里所观测到的水气压、露点和温度数据都出现缺测情况,只记录了相对温度数据的话,则以上一整点与下一整点所观测到的温度指标数据来还原内插这一时刻温度数据,从而获取到这一时刻的温度数据。经反复查看之后获取露点温度与水气压数据,同时在观测记录文件当中输入这些观测到的数据[2]。

2.3降水量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

目前自动气象观测已基本取代了过去沿用已久的人工气象观测,不过在统计降水量数据过程中,针对非常少量的降水量,自动气象站还无法实现观测。对此,需要在下列时点计算处归零,分别是8时、12时、14时和20时,如果某一个时间段的降水量缺测的话,比如12:20至13:40期间有降水,那么就能够把12时至1时和1时至2时的降水量数据统计做缺测处理。

2.4蒸发量数据缺测的处理方法

大面积强降水天气会很容易导致地面气象观测到的蒸发量数据发生异常,为此,工作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法。如果在1个小时之内连续出现缺测数据的话,工作人员可借助指标还原内插法,也就是选择上一整点时刻和下一整点时刻之间的蒸发量数据来计算出缺测时间段的替补值。如果蒸发量连续1小时以上出现缺测情况,需要把当日蒸发总量数据做缺测处理。

2.5做好日常工作

做好日常工作对减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情况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气象站工作人员做好下列工作。首先,做好数据维护和备份。每天晚上8点之后,工作人员应检查和备份入库、维护当天的气息观测数据,数据库还需要定期整理与维护。为确保观测数据的安全性,以免发生缺测情况,新文件夹与原始数据都需要备份;其次,做好气象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日常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应定期、严格地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与巡视,查看系统运行正常与否,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维修或是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以免出现设备故障而致使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情况的发生。同时,做好防雷、供电等工作,交接班时,值班人员应将当日工作期间的观测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状况详细告知接班人员;最后,地面气象观测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气象知识,结合实践经验,查漏补缺,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3]。日常工作当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观测规范与技术规定,尽量避免人工失误情况的发生。

3结束语

气象部门开展活动离不开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准与完整性,同时这也是对气象进行准确预报的前提。因此,在日常工作当中必须做好设备维护、数据备份等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来正确处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问题,确保气象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兰朝生,姜雅凡.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综合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现代化农业,(1):67-68.

[2]王梦.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缺测问题处理对策[J].南方农机,2018,49(13):225-226.

[3]乌日罕,杨绘舸.自助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缺测的处理[J].南方农业,2018,12(12):159-160.

篇6: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探索论文

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探索论文

摘要:我国的建筑工程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一直在提升的过程中。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寒冷的冬天并不适合在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尤其要重视冬季施工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由于特殊天气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面临着非常的挑战,特别是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对于气温的要求格外的严格。因此水利工程的冬季施工在施工中要格外的重视施工的环境以及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在冬季施工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这样就为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带来了难题。因此我们要在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过程中认真的分析施工的各项必要条件,保障混凝土施工在适当的施工环境下进行施工,有效的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同时也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以及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面临的困难;措施

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任务非常繁重,其次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期较为紧迫。大多数情况下,我国的水利工程都要在汛期来到之前投入施工,因此很多的水利工程在非汛期时间段进行施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有效的遏制洪水的泛滥。正是由于我国很多的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受到了工期的限制,因此很多的水利工程都会在冬季施工进行,尤其是混凝土的施工在冬季施工的情况更是常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冬季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天气气候,寒冷的天气气候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混凝土施工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施工会对施工的强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其次是低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施工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冬季施工进行认真的准备,消除冬季低温天气对于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提升低温状态下混凝土施工的强度。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1.我国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难题

首先,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相应的裂缝或者是钢筋施工材料受到腐蚀。其次,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起灰的问题。最后,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结晶腐蚀现象。

2.我国水利工程中提升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要从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性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同时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材料添加以及搅拌进行优化配比和选择;还要在混凝土施工中保障施工的温度,要持续地进行施工中的保温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水利工程中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强度。

2.1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针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进行强化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水泥的类型选择非常重要。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水泥的选择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水泥要具备抗冻性,其次是水泥要具备抗寒性。在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进行混凝土施工,选择32.5#水泥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主要是由于这种类型的水泥具有非常好的水化性能。水泥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水化作用给混凝土释放一部分的施工热量,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凝土在冬季施工的时候处在较好的保养环境下,在低温的状态下不至于冻坏,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同时采用32.5#水泥进行施工能够通过水泥的适当添加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有效的延长混凝土的恢复强度。混凝土在是冬季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的配比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条件进行和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例如在施工中为了有效地保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选择添加骨料的时候要选择纯度较高的骨料,严禁将含有杂质的骨料应用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中。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混凝土中的防冻材料如果含有钠元素以及钾元素等物质,要保障添加骨料不含有活动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材料不影响混凝土的冬季施工质量和强度。

2.2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搅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正确的选择

在正确的选择混凝土冬季施工材料之后,我们要对混凝土的冬季施工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正确的选择,要保障混凝土的科学配比。通常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主要有4个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要对施工中使用的水泥类型进行科学的配比和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硅酸盐水泥;其次是要通过现场的科学观察来对水泥的添加量进行控制,有效地对水灰比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的水热化,保障最短时间内提升水泥的施工强度。再次是要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添加相应的引气剂,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环境限制,同时还能够保障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引气剂的添加能够提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气泡量,提升搅拌的流动性,同时也能够让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提升水分的含量,有效地保障了混凝土的粘连性,提升混凝土搅拌的抗寒性能。最后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要添加早强外加剂,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的凝固周期进行控制和强化。

2.3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引进先进的蓄热混凝土搅拌技术进行施工

根据我国水泥工程冬季施工的实际情况,当施工温度达到-10℃的时候,混凝土的搅拌工作需要进行蓄热混凝土搅拌。实际的操作过程为:为了维护混凝土材料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都能够存有热量,就要选好的砂石料、水料等进行加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热量,同时也能增强水泥水化作用,维护砼的早期强度,混凝土本身由于带有一定的热量,能够自觉抵御严寒的外部环境,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容易操作。

2.4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有效利用外部混凝土加热技术进行混凝土施工

通常外部加热技术用在客观温度在-10℃以上的环境中,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将混凝土构件空气加热,确保热量通过空气进入混凝土内部,或者对砼直接加热,具体的过程如下:当施工规模较小时,可以引入火炉,然而其热量有限,可能效果不佳。

2.5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混凝土的运输工作进行强化

首先把钢筋与模板表面进行清理,防止上面出现任何杂物,特别是一些拐点、连接部分要重点清理,确保客观环境温度在-10℃以上,通过暖棚或加膜覆盖等措施来维护钢筋温度,使混凝土的温度在5℃以上,如果混凝土截面较为精细则要确保温度在10℃以上再浇筑。其次还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的保养以及养护工作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春.谈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37(2):196-197.

[2]沈丽华.浅析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31):408-409.

[3]战奎柱.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3):218.

[4]徐崇磊,王永丽.浅谈冬季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4):23-24.

篇7:冬季体育教学的审美教学探索论文

1.1缺乏对冬季体育运动美的发现

冬季体育运动大多是借助一些运动器械,通过人对器械的熟练驾驭来完成的。每项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可循,练习者通过不懈努力,不断练习,逐渐掌握到其技术、技能和技巧,从而自如、优美地完成动作,美就会无时不刻地体现在冬季体育运动的各项目之中。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体育颂》中赞叹,“啊,体育,你就是美丽!……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冬季体育中的各项运动突出地体现出运动员的力量、速度、高超的技艺和耐久的意志力。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高山滑雪更多地体现出速度的美感;冰球运动、北欧两项、冬季两项以及雪橇运动,则体现出冬季体育的力量、速度和体能的结合美;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的诸项运动则表现出冬季体育的动作优美、精彩、高超技艺水平的综合性美感[10]。高校的冬季体育教学课中,学生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上,仅仅注重如何通过考评,如何拿到学分。教学中学生会对运动技术难度以及寒冷的气候环境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尽情享受在美的冬季体育运动当中,不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冬季体育的运动之美。

1.2冬季体育教学过程缺少美的运用

教学过程首先体现在教学形式方面。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课,严格地按照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要素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依旧沿袭着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只关心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区别对待,学生们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导致体育审美无从谈起;其次是冬季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们简单地把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作为课堂评价的唯一手段,不能将冬季体育中蕴含的美展现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真正让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导致冬季体育审美教育价值被忽视;在冬季体育教学中,依旧采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课堂纪律的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无形中扼杀了学生们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是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11],由此可见,冬季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缺少美的贯穿和运用。

1.3冬季体育教学环境欠缺美的体现

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对冬季体育教学课的喜好程度。只有在处处都充盈着美的环境中,学生们才会真正感受美,且受到美的熏陶。而如今的冬季体育教学课,教师们并没有十分注重教学环境的美化。北方的冬季室外气温要在-20℃左右,学生们顶着严寒、冒着风雪,再加上毫无生机的冰场或雪场和无精打采的授课教师,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荡然无存,审美更是无从谈起。

篇8:冬季体育教学的审美教学探索论文

2.1树立美育观,充分挖掘冬季体育教学中美的元素

学生们对美与丑的识别,体育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冬季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冬季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充分挖掘冬季体育教学中美的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经常提醒与纠正学生的不良姿态,对塑造学生具有健美的体型,保护学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作用[12]。冬季体育教师要时刻把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树立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教会学生们体育技能,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还要的冬季体育教学中使学生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2.2将美育贯穿于冬季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结合体育教学目标任务进行美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心灵美,使他们能形成强健匀称的体格,端正健美的姿态,提高对体育美的感受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13]。结合冬季体育教学内容,善于从教材中展现美、提炼美。如在速度滑冰教学中,教师要将速度滑冰的动作优美、舒展,充分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们产生美的向往;结合冬季体育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美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意教学方法、手段的新颖和丰富,要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2.3提高教师美学素养,营造冬季体育教学美育环境

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最重要的课堂资源[14]。教师要把冬季体育课中的美学因素更好地挖掘出来,使课堂教学绽放出美的光芒。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冬季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技能技术方面成为全面者或高超者,更应具备丰富的美学知识。因此可以说,冬季体育课教师就是美的化身,首先要做到形象美,然后是仪表美和修养美,体育教师在冬季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美,不仅能使学生们直接得到美的感受和陶冶,更能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标准,激发学生对美的执着追求。同时对场地、器材的设置与布局进行充分的考虑,美的教学环境是一种直观、无声的美育手段,学生们在空气清新的高山之上,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的雪道整洁、有序地向远方延伸,雪道两旁五颜六色的彩旗,和着节奏明快的音乐飞驰而下,学生们无不感到自己处在诗一般的意境之中,他们的心情为之舒畅、精神为之振奋,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得到美的暗示和感染[15]。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体会、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在教案中,让学生们在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3结语

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高等院校,其任务更加艰巨。高校体育则肩负着育体、育人的多重重要身份。冬季体育蕴藏着健康美、运动美和精神美等美学因素,北方高校教师应充分挖掘冬季体育教学中美的元素,将美育贯穿于冬季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营造冬季体育教学美育环境,以提升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掌握美学理论和相关知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专题 气象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