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成本管理的改革思路论文

de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ee”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成本管理的改革思路论文(共1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银行成本管理的改革思路论文

银行成本管理的改革思路论文

目前银行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我国金融体制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极不适应,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我认为改革的思路可从以下几点着眼。

1、转变成本管理观念。

首先从经验型成本管理转变为科学型成本管理。银行成本目前还主要处于经验型管理的阶段,而这些经验大多是旧的金融体制下的产物,很难适应新的金融体制的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方法。使银行成本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型的管理轨道,其次从算帐型成本管理转变为经营型成本管理。算帐型成本管理把算帐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这是由旧的金融体制所决定的,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要成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成本管理也应从算帐型转变为经营型,经营型成本管理就是把成本决策与成本目标放在成本管理的首位,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经营的发屣,保证成本目标实现,提{经济效益。

2、提高银行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素质。

首先。应让全体人员认识到加强成本管理是新的金融体制的要求。是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不仅成本管理人员要提高成本管理意识,面且要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其次。要提高全员的成本管理素质,仅有成本管理意识是不够的,成本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银行作为特殊企业的经营特点,其他职工也应学习和了解现代化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3、强化成本管理指标考核体系,建立一套内在的、主动的自我约束型的成本管理制度。

首先,将收入成本率的“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化,使之符合宏观调控的需要,这里有两层念义:一是将收入费用率改为弹性指标;二是。促使各行重视利息成本的管理。其次,设置成本(费用)降低率考核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降低率=基期成本(费用)率―报告期成本(费用)率。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有效地抑制各行在经营活动中不注重成本最大化的冲动。再次,设置资金利润率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行实现的利润占资金来源的比率,这一指标的目的是资金来源一定的情况下,资金创利能力的高低。它可以促进各行从优化存款结均。提高资金的创利能力入手,提高本行的盈利水平。

4、从内涵和外延上进一步充实和扩展银行成本概念。

如前所述。由于银行成本在内涵和外延上过于狭窄,导致实际操作上考虑不到诸如由于风险,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造成的银行成本上井,而这部分成本也需要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得到外偿。因此,银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时间价值等因素对银行成本变动的影响。进一步充实成本管理的内容。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规范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其内容包括:建立评审机制。加强对货款对象的信用度、风险度的评估审耍对贷款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的评估分析,对经营规模及抗风险能力的测定;建立有效的贷款审、放、收一条龙管理机制,审贷部门和审贷人员应相应承担审贷责任,对贷款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对贷款总量实行质量管理,以确保项目审贷管理的连续性;建立贷款风险监测机制,对贷款风险状态进行经常性的定量定性分析,发现风险增大,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促其转化;确立新的放贷原则,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取向,实行以效益定贷的贷款原则,加重抵押贷款分量,对新企业贷款一律实行抵押贷款,对老贷款逐步转为抵押贷款,对抵押手续不完备的,应立即补办。

5、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加强财务核算工作。

建立以负债制约资产的新机制,依据负债规模和结构、期限,确定合理的资产运用的比例和结构。首先要调整现有资产结构,在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时。增加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的分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和发展一批招标、投标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服务性机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优化结构,把用好增量与盘活存量结合起来:在贷款投向上、要向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倾斜,向流动性强、效益好的项目A斜。其次,要调整负债结构。要适当增补自有资本金比例,增加存款种类,调整存款结构,降低存款成本;加大市场融资比重,开展证券融资,努力从负债的数量、期限上适应资产结构:第三,加强财务核算,建立起一套财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检嘶制,以效益为中心,对资金组织、资金运用及本息回收进行系统管理:以效益为核心,对各部门经营目标与责任进行经常性的调控、考核,降低成本开支及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负债成本率,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资金比例,降低存款成本。

6、逐步实现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银行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操作处理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电子计算机为现代化成本管理提供了条件,它贮存信息量大,运算速度快,加快了信息处理和反馈速度,使成本管理人员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因此,必须加快成本管理电算化步伐,增加电算化投资,培养电算化人才,实现成本管理的现代化。

篇2:成本管理改革探讨论文

成本管理改革探讨论文

成本管理则是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资金耗费及价值补偿过程进行反映、监督、控制,以求节省劳动耗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种管理活动。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如何加强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改革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当前企业经济活动中,成本管理工作薄弱现象普追存在

1、思想上对成本管理认识不够,难以促进企业效益好转。现代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己的盈利目的。在企业外部条件对其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它可以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价格或利用国家有关经济政策来发展自己,往往很少在成本及成本管理上花大力气、做大文章,认为往往吃力不讨好;企业在内部资金紧张,而同行业其他企业竞争力很强的不利情况下,许多企业又有悲观情绪,如有些年年亏损企业,认为解决企业的出路问题太难,不是靠降低成本能凑效的,只有少数企业会冷静地对待成本问题,在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上做文章。

2、行动上,成本管理工作往往纸上谈兵,难以落到实处。很多企业目前成本管理工作仅限于企业抓生产的领导,一些财会、生产部门人员及其他部门的人则认为与己无关,企业大多数职工成本效益意识淡薄,企业管理责、权、利不明分,产品成本高低一样,没有具体的奖惩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措施,成本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视野狭窄,只抓事后的核算,而忽视成本的予测与控制,只注重核算产品j生产过程成本,而忽视产品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具体的成本指标难以真正达到和落实。

二、成本管理工作应针对企业存在的现象,挖拥其原因,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提离

1、从企业外部看,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的不完善给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公平竞争,然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市场竞争行为不规范,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而是以非正当的短期行为谋取一时之利,忽视成本管理;另一方面,原材料工资等费用要素受市场经济和杠杆调节,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也增大了企业在降低成本过程中的难度。

2、从企业内部看,经营机制不健全,责任机制不明确也造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实施。企业在转换机制过程中,旧的机制被打破,新的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空白'同时,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有些企业重视出广物资管理,而忽视工序间的计量,导致消耗数据不准;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成本自我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健全,承包经营责任制并未将成本水平高低与经营者的利益挂起钩来,内部各部门成本责任不清,成本计算不准,从而整个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及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责任感不强,积极性也不高,从而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三、成本管理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增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效益观念。成本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直接由人来掌握和控制,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也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要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前提,要在全体职工中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可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可在企业内开展“市场无情'企业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等讨论会,可组织有关成员到成本管理效益好的企业取经;召开不同层次人员参加座谈会,摆问题、寺┒.找差距、算细帐,制订措施.发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广大职工的成本效益意识,在企业范围内营造良好成本节约氛围,从而造成广大职工的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s

2、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责任机制,落实一个“责”字,层层分解指标,形成一个责任共体;把握一个”严”字,有奖有罚.要把成本指标落实到实处。在总部下达目标总成本后,将其分解成各项要素费用.经总部审定后下达到对口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将要素费甩纵向分解结果返回财务部门,以总部文件形式下达到各费用中心,并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相统一。

同时,对下达后的指标,应严格执行,防止可能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弄虚作假现象3可制订成本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原则.一是产品成本加税金必须低于市场销售价;二是经过预测和努力仍赔钱的产品,应停产整顿,停产期间免发有关单位的.全部奖金:三是对企业内完不成成本、费用指标的单位.不能讲客观原因,一律免发当月将金,但在累计完成后可补发,昏在促使各单位加强管理,确保全年成本指标的完成;四是防止成本不实或出现不合理的挂帐及待摊,保证企业成本的真实性,对各单位的原材料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查库和查帐,对帐物不符的要重新计算,对有关责任人可扣发全部奖金,并延缓工资升级时间。只有严格的考核,才能为合理的成本指标落到实处提供必要的保证。

3、应加强成本基础工作的管理,制订合理的成本指标,并采用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方面,成本管理,必须涉及到指标考核,而各项指标的考核直接依赖于计量器具的完备、定额工作的先进和原始记录的准确;同时,要完成负担的指标.还必须加强班组建设,努力学技术、钻业务,实行标准化操作,对职工进行全面培训,达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对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应严格要求,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该方法下,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不受固定成本和产品产量的影响,从而将由于产量变动所引起的成本升降同成本控制工作好坏所造成的成本升降区分裕以利于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采用变动成本法,有助于将固定生产成本和变动生产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从而分清各部门的责任.调动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成本全面降低,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

4、应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甩.强化成本监督工作。现在有一些企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的财务准则和财务制度实行后,成本报表可不再作为法定报表对外报送。认为国家不再要求其公开,成本报表则可编可不编,成'本监督则可搞可不搞。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的成本监督弱化,这应当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来讲,都有一个成本监督的问题,否则成本费用上,升,亏损严重,各种损失浪费惊人,如在成本及成本管理中放弃监督,则费用计人成本可1随心所欲,该进成本的不进成本,不该进和乱挤进成本,起不到成本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成本管理中还应加强内审力度,进行严格监督。

篇3:实验教学成本管理改革论文

实验教学成本管理改革论文

髙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实验设施严重不足,各单位争经费、争设备、争房子、争人员,另一方面却又是人、财、物的利用率不髙;一方面是加强基础课实验教学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是花大钱购置的设备利用率很低;一方面是现有的管理办法块少有效的机制,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学生,他们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去调动,甚至还没有考虑过。解决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增加投人,二是提髙现有实验设施的利用率。前者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会受到财力的严重制约,后者可以通过改革管理来实现。提髙现有实验设施的利用率,不仅对部分解决教学实验设施与教学质量需求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在大量增加投人后对提高办学效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的高校实验管理改革的思路,是通过实验教学成本管理的办法,使全体实验人员和学生直接参加教学实验管理,大幅度提髙人、财、物的利用率,显着提髙实验教学的质量。

1.实验教学成本计算方案与年度费用计划指标分配

1.1实发教学成本费用计算标准的方案设计

〔1)教学实验人员指导费按本地每个实验人员每年10000元的工资类水平框算,每年40周,每周4天实验教学,每天有效时间6小时,则每小时约10元。为了便于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只计算面对面的实验指导时间,确定准备时间与面对面的指导时间比:专业课实验取1.0,基础课实验取0.50。为了简化起见,不分职称髙低c因此,教学实验人员指导费标准定为:只计算面对面的实验指导时间,基础课每小时15元,专业课每小时20元。实验报告批改费定为每份1元。

⑵实验面积使用费为了便于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只计算实验教学的直接用房,而不计算实验准备等等的间接用房,并且考虑寒暑假期间每周5天工作时间、本地用房的建筑费用标准等等,包括水、电费在内,拟定为每平方米每天0.50元,不足一天的均按一天计。

(3)仪器设备使用费根据教学实验仪器的实际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初定专业教学实验仪器的有效使用寿命小时,基础教学实验仪器的有效使用寿命3000小时。因此,仪器设备使用费的标准取为:按实验教学的实际时间计算,专业课实验每小时为设备原值的万分之五,基础课实验每小时为设备原值的万分之三。

(4)低值材料消耗费按实际消耗的数量(非一次性消耗品则按实际比例折算)和市价计算。

1.2实验教学成本费用年度计划指标确定

按上述实验教学成本费用计算标准方案框算我系的年度计划指标为:实验教学指导费(包括教师的实验指导费)每年35万元,实验用房费60万元,仪器设备使用费60万元,低值材料费(包括水电费)20万元。考虑总体年平均利用率80%后,确定年度总指标为(35+60+60+20)80%=140万元D1.3实验教学成本费用年度指标分配实验教学费作为总的培养费的一部分,其分配原则应该是基本上平等,差别与不同专业所交的学费多少相一致。我系本科学生总数约1400人。因此,人均每年的实验教学费定为1000元,人均四年为4000元。

一年级数理化等等基础课实验不是本系承担,需要的费用较少,而毕业班作毕业论文需要的经费较多。为此,将每个学生的实验教学费按一二三四年级调整分配为每年500、1000、1000,1500元。

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地直接管理实验教学费,将指标按各班人数分年度下拨到教学班。

2.成本管理的运作

2.1成本管理运作体系

由实验员和学生组成共同管理体系。实验员和学生之间象经营者和顾客之间的服务关系一样,采用类似内部“教学市场”的形式进行简便的操作和有效的共同管理。

2.2实敦霣——学生共同管理办法

(1)实验人员的管理工作和考核在实验准备阶段,先填写好除指导时间等栏目以外的教学实验成本管理结算单据。

对于同一个实验填写的内容相同,只需要准备一次,以后可以基本通用,实行起来简便易行,每个实验人员每学期、每学年凭教学实验成本管理结算单据,计算考核其有效出勤率,全面考核所分管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即资产利用率,如仪器设备利用率、房屋面积利用率、低值材料消耗的进出平衡状况,等等。

每学期的奖金(坐班费)按有效出勤率(日)成比例发放。在计算时将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仪器设备维修、新的实验项目等等非实验教学工作一并按定额量化计算在内。

(2)学生参与的自主管理工作和激励机制

教学班学生各组的实验结束时,由课代表(或班长或学习委员)核实实验的总时间、面积、仪器设备名称与台f、消耗的材料名称和数量,然后代表本教学班签名。

为了使学生认真参与管理,特拟订了激励机制,可以用各班实验教学年度经费指标余额的一定比例来购买计算机的机时票和作自选实验项目费。

3.探索实践初见成效

(1)有利于发挥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改革后,奖金(坐班费)直接与教学实验的工作量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了出勤不一定出活的状况,较好地调动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人主动地要求增加工作量,要求跨岗工作。例如,我系的'计算机房只有3名专职实验人员,改革前每周开放的有效时间不超过30小时,改革后的半年多中,每周开放七天,每天14小时,有效时间达到90多小时,增加了2倍。现在调整为每周七天80小时,显然有利于大学生的计算机用机能力提髙。

(2)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试行管理改革后,实验人员数、仪器设备数、实验面积均没有任何增加,据本系的焊接、化工机械、机械制造、塑性加工、机电工程、机械零件等专业和基础实验室的统计表明,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髙后,实验的分组数大幅度增加,上半年开设的36个实验的分组数,由原来的124个增加到208个,比改革前增加了68%。

(3)有利于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管理改革前,实验室的低值材料费分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是参考上一年的分配数,这种分配办法在客观效果上是本来经费困难又鼓励多花钱。管理改革后,直接根据各实验室经过学生核实了的成本结算单据上材料消耗的实际费用的多少分配。这种分配办法科学合理,大幅度地提髙了材料有效利用率。例如,上半年,全系总的实验组(批)数增加了68%,实际材料消耗费总额却反而下降近20%。

管理改革前,想打破奖金(坐班费)分配的大锅饭,但是苦于没有便于操作、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管理改革后,在成本结算单据签宇前,学生班的课代表核实工作是相当严格的,这样,实验人员的奖金(坐班费)分配的依据就比较公平合理,也比较客观。管理工作也比以前简便了,干多干少大不一样,学期末的奖金最多的有一千多元。少的只有两百多元,调动了积极性,过去即使几年来没有实验教学任务的人,要内部调配也相当困难,现在是主动要工作量,兼职兼岗跨岗工作的人员比例达到76%以上。

篇4:成本管理改革的模式论文

成本管理改革的模式论文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环境下,“低成本”己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优势。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成本管理的方法也必须更加科学和先进。但是,我氪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着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本文拟在我氤杀竟芾硐肿捶治龅幕础上.提出成本管理改革的思路和方面。

―、我国成本管理现状简述

建50年来.我国的成本管理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算等方面开创了许多新的方法?如50年代初期开展的厂部、车间、班组的三级核算;60年代开展的厂内计划价格,资金分级管理的包、保、核;90年代出现的\"邯钢经验”以及编制成本计划的项目测算法、材料限制颔发放制度等等。这些经验和方法是在新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为了适应降低成本的要求而逐渐摸索出来的,它们对我国的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蕴含于其中的管理思想可适用于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有其巨大的价值。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诸多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的`成本只是一个抽象化的会计数据,它主要服务于企业对外报送会计资料的需要<并不能满足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需求。这是因为,其一,随着生产技术的迸步,成本构成中的间接费用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往往导致成本数据是一个“精确的错误”;其二,成本计算侧重于对村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核算,仅仅局限于物质领域,而无法反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因素。

第二,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局限于生产领域之内的成本管理,没有全面扩展到其他经营领域,成本资料也仅仅反映生产领域内的成本构成。实际上,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今天的企业不仅要了解单一的生产成本数字及其构瞍,更要发展到充分掌握整个企业价值链的成本构成,这样才能明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作出改进。

第三,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偏重于事后的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并且造成了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只重视成本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对成本的动因的研究。因此,企业的成本目际往往只是可实现的,而不能达到满意或最优的标准。

第四,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只重视成本控制,忽视了成本效益。实际上,每一项瞍本的发生都具有其自身的效益,成本管理队本质上说就是要在二者的权衡中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建立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针对我国成本管理现状下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从企业价值流转的各个环节人手进行分析,才能有效地分清成本动因,掌握整个经营链的成本结构,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管理,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成本概念并不同于f专统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概念,这是因为传统的成本概念过于狭隘,仅仅局限于生产领域的物质耗费和人力耗费,忽略了会计期间费用范畴中各成本动因的资源耗费,不适含于对企业成本的全面分析。我们认为.成本即因特定的价值活动而对企业资源的耗费=我们认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本管理模型必须突破专统模式下过于挟隘的视界,它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核算出的成本下仅要反映分成本项目的信息,还要反映出经营链上各成本动因对产品成本形成的影响:第二,在构造经营疼程时即可考虑其对成本形成的影响,并且明确各业务程序的成本管理主体及其权力与责任,以达到事前控制的目标;第三,有效做到各业务流程之间的协调.避免片面追求部门利益而妨碍了整体成本目标的实现=籍此,我们将从采购、生产'销軎、技术开发及各个环节协调联系五个方面论述新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内容.

三、实现各业务环节成本管理的基本途径

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融合于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在当代中国,如何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含,并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切实发挥作用.我们认为以下两点特别重要。

(一)环境保证――建设互助、理解、含怍的永久性企业文化

在新的经营形势下.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设立岗位责任并据以奖惩的模式,它应当建立在各业务活动的价值分析、允其是它们之间价值协调的基础上,因此.企业成本管理实效的取得有赖于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念深入全体职员之心。为此.必顼建设互助、理解、合作的企业文化。西方管理科学将企业文化分为如下三类>正式文化,通过规章制度告诉人员正确与错误、是与否的标准;非正式文化,通过非成文的职员之间私人关系对职员进行潜移默化;技术文,来自于经营技术和方法.通过人们的解释和理性分析发挥导向作用。成本管理所依赖的文化来自于技术文化.它通过技术文化的作用逐步引导非正式文化,促使职工表现出符合企业整体目标的行为,从而促使经营绩效的提高。同时,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企业互助文化氛围的提高,将企业经营的内在机制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制度保证――建立切实执行的全面预算控制系统

企业的管理需要一条主线,它力图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怍串起来,并对企业价值流转各环节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实践证明.这条主线就是预算管理.预算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管理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指导各部门、各业务环节自身的工作.还可以有效地将它们的工作在企业战略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从而达到企业经营成本在钽织整体的角度达到最小^同时,一套预算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必须得到认真的贯彻和执行,否则不仅预算控制将会流于形成式.成本管理工作也难以正常有效地开展,甚至会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因此,建立一套切实执行的全面预算制度将是我国成本管理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篇5:改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的论文

改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成本计算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有很大进步。但就成本管理层面考察,仍有一些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就需要广大中小企业正确定位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坚决压缩行政开支,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讲究资金运行效率,找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并树立现代成本效益观,发挥成本的最大效益,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生产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生产效益、技术进步、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以至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赢利少。而且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高级人员配备不足,加上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的技术更新。因此,中小企业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本文拟就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

一、正确定位企业成本管理主体

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主体上存在失误,把成本管理作为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做生产者,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么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而且职工们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如此大的管理群体自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企业应意识到这个问题,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不论是经理、财务人员或生产负责,还是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成本意识。企业管理人员要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教育,使大家明白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成本形成与统计的过程,对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位操作者所发生的材料与工时消耗数据,都要及时记录,准确填报。因此,可以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填报生产过程中的这些原始数据联系起来,奖优罚劣。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万众一心做好成本管理,必然能使成本下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坚决压缩行政开支

中小型企业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企业管理和生产要求的岗位一应俱全,各部门、科室的各项开支如果不加限制,日积月累会成为企业一个不轻的负担。

压缩行政开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既可能流于口头空喊,又可能激发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小企业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零基理论是指在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时,各方都退到起点,即从零开始思考问题。企业各部门、科室对各自的行政费用进行详细的预算,重新申报业务需要,主管人员组织审核,适当地节省开支,讲究资金利用率,最终进行评定。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行政管理费用不是不开支,而是要会开支。

三、运用作业成本管理

成本计算既是成本会计的中心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包括以汇总、分配、再汇总的形式计算制造产品成本和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泰鑫麻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实际成本法下的品种法。在这种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为直接人工小时,这种分配方式在企业产品品种少和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能够适用。但随着企业产品品种的增多,人工工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精确界定,而且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也逐渐增加,使得分配也难以做到合理。

作业成本核算就是基于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而提出来的。在作业成本制度下,成本归属从因果关系出发,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不在各产品间直接分配,而在各作业项间进行分配,这样就体现了费用分配的因果性。从而使作业成本乃至产品成本的计算较为准确。而且作业成本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成本认识的深化。它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描述为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其中,作业推移的过程也是价值在企业内部逐步积累、转移,直到最后形成转移给顾客的总价值(即最终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小企业需要的正是这种“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进行战略的考虑。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宽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技术开发、制造、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深入到为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

四、树立成本效益观

当前大多数公司的成本管理好坏都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人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认为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也许你会说这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因为,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获得经济效益,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成本效益观。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重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么,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的.增加一部分成本,但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又如,企业推广合理化建议,虽然要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引进新设备要增加开支,但因此可节省设备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废次品数量而开发的检验费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有关费用,虽然会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会因此而逐步提高;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些支出都是不可不花的。这种成本观念体现了“花钱是为了省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实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看起来似乎高昂的费用。这都是成本效益观念的体现。中小企业通过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将降低成本运用得更为灵活。向市场提供质量更高、功能更全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五、讲究资金运行效率,运用“集群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且融资通道有限,若盲目投资,遭遇失败,很可能一蹶不振。由此可见,资金的运行需经过缜密的分析。对欲采取的投资方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不可过分追求尖端技术和产品,更不可以轻易投资“夕阳产业”,以求稳扎稳打,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但如果因循守旧,一味维持现状亦不可取,企业密切关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和升级。不断改革工艺,更新设备,积极的积蓄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瞅准时机,实现产业升级,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大型企业并存甚至抗衡,就必须突破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与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形成联盟,通过合资、技术交换、产能互换、市场共享等方式,显著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资金运行效率。

六、选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

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营销能力有限,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不足。如果撒开大网,漫海捕鱼,必定难有收获,也会使企业市场营销费用过高。而且,有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这使得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将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有时甚至陷入蒙受亏损的境地。所以,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采用存货生产外,一般厂家宜采用订货生产。

这种选择相对集中市场的做法,既可以培育相对优势,又可以提高局部市场占有率,获得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节约营销开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按单生产既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克服产品的滞销,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按合同期限交货,还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最终,加速资金的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金不足的困难。

篇6:集团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的论文

集团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的论文

[摘要] 文章详细分析了战略性成本管理及成本企划的特征和实施思路。文章认为,战略性成本管理是顺序思考方法,成本企划是倒序思考方法,这两种方法的采用并不冲突。企业为了进一步获得竞争优势,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关键词] 企业集团 战略性成本管理 成本企划

新制度经济学家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来解释企业扩大的动因和效率,他们认为企业的扩大或集团化可以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著名的“科斯定理”说明,只要交易费用不为零,就可以利用明确界定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配置的最佳效率,从而克服“外部效应”。德姆塞茨也认为:产权的交易会导致效率的提高。由于企业集团是由许多不同的单体企业集团化而形成的,这为实施低成本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委托代理的层极增多,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管理和协调的费用均上升。要保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则依赖于企业集团如何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发挥集团的整体组合优势,制定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其中战略性成本管理及成本企划对于企业集团的成本管理具有特殊意义。

一、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成本管理

战略性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成本问题的考虑。战略性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大多要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等有关资源配置的问题。

战略性成本管理的体现之一是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

传统的成本制度以数量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认为产品导致费用发生,费用分摊到产品上去,形成产品成本。成本按照是否随产品数量变化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样化,导致企业的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而直接人工比重显著下降。这就使间接费用的发生与直接人工小时数或机器小时数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比较,作业成本计算在直接材料的核算方面基本一样,主要在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的核算方面。传统的成本计算通常把制造费用按照产品所消耗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进行分配,而作业成本法认为制造费用应该按照决定成本发生的“作业”进行计算和分配。

此外适时制的出现也推动了成本管理的发展,在传统生产管理系统下,供产销各环节都有较多存货,因而成本计算是连续的,即本期产品成本水平包括期初存货成本的影响,而由于价格的不断变化,结果不能如实反映本期生产发生的实际成本。采用适时制后,实现了“零存货”,本期产品成本就是当期的购货价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期的成本,便于当局进行成本分析,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且,适时制下,许多在传统成本会计中的间接费用如检验费用、维护费用、材料处理费用,甚至制造单元内的折旧费用在新的制造环境下都变成了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减少和直接成本增加的结果使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可能。加上生产已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直接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下降。传统成本会计中过分强调的直接人工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按“作业”进行分配。

战略性成本管理的体现之二是企业集团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对成本问题的考虑。企业集团选择经营领域属于企业集团的战略行为,可供选择的战略有:

1.归核化战略。在当前,以企业核心能力和合理规模以及价值创造为目的的归核化经营受到许多企业的追捧。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采用归核化战略可以合理利用原有的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在战略目标方面,从以往追求市场占有率及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在战略手段方面,由以往强调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成本最小化,转向加强企业能力开发、要素利用和职能创新,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2.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从理论上来说,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资产组合理论。自从马克维茨(h.m.markowitz)1952年创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以来,资产组合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证券投资中,资产组合理论常常用来寻求风险―收益的最佳组合。同样,公司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来分散公司经营中的非系统性风险。对于企业集团来讲,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单一产品经营战略到主导产品经营战略再到多元化经营战略。显然,当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容量趋于饱和,扩大市场份额会遇到很大困难或不经济时,企业集团就会在巩固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在更广阔的产品市场领域寻求发展机会。

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分散公司经营风险来提高公司价值。与单一经营公司相比,相当于将原来由多个单一化经营公司的经营活动组合在一个公司类进行。在这个公司内,管理人员借助于计划和行政手段决定不同经营方向之间的资源配置,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可以称为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之所以能增加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则在于协同效应能充分利用共有的资源,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二、企业集团的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始于20世纪60年代,为日本丰田集团所首先采用,在20世纪80年趋于成熟并在其他行业推广。成本企划的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战术。它首先确定待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然后由企业在此成本水平上开发生产拥有特定功能和质量且如以预计价格出售就会有足够盈利的产品。它使“成本”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事后消极结果。企业只要将待开发产品预计售价扣除期望边际利润,即可得到目标成本,然后最重要的是设计能在目标成本水平上满足顾客要求并可投产制造的产品,作为一种成本管理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它的突出成就主要是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

1.成本企划的特征。从成本管理的思路看,西方企业通常是先设计产品,再算出产品成本,然后估计市场有无竞争力,如果成本太高,再回到设计阶段,修改设计。而日本成本企划的思路是,先求得目标成本,以此约束设计人员、营销人员和工程人员考虑设计、工程、外购品价格问题。把成本管理的思路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开发设计阶段,具有超前意识。从目标成本的确定看,成本企划是通过市场上消费认可的售价,减去期望利润,倒推计算出目标成本,作为设计的依据。它把降低成本的活动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从源头抓起,避免以后制造阶段产生大量无效作业。也就是说,在将材料、部件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就把成本一起“装配”进去。从成本管理的方法技术看,成本企划并不把成本看成是单纯的账簿产物。它既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就应该从工程学、技术领域去掌握处理成本信息,以工程学的方法技术去进行监控和管理。

2.企业集团化是成本企划在日本获得成功的原因。企业集团作为具有共同利益和统一目标的企业联合体本身为成本企划的实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使成本企划在降低集团产品成本方面更能发挥作用。首先,企业集团内部的分工合作,使得大企业能够利用自己技术上的优势,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而中小企业则集中研究某几个零部件,也容易取得突破。这就为新产品在设计阶段为达成目标成本而采取各个击破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其次,在企业集团内部,将原来各企业间的纯市场关系变成了一种准市场关系,成员企业间建立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这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再次,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后,大企业将许多零部件固定下包给中小企业生产,就可以大大降低大企业零部件生产的种类,从而为提高大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组织大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零部件承包给中小企业后,中小企业由于有了稳定的生产任务,它们也能按照小而专的方向发展,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这就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了可能。

三、结语

战略性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成本问题的考虑,主要是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和企业集团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对成本问题的战略考虑。而成本企划是通过市场上消费认可的售价,减去期望利润,倒推计算出目标成本,作为设计的依据。它把降低成本的活动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从源头抓起。战略性成本管理是顺序思考方法,成本企划是倒序思考方法,这两种方法的采用并不冲突,所以为了进一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参考文献:

[1]董邦国:.对企业集团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上海会计.03

[2]fred r. david(美):2001.战略管理(第八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3]michael.porter(美):.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篇7:成本管理会计框架建设思路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媒体技术自身不能解决过于复杂的问题,应用多媒体之后,很多老师照本宣科,讲课变成了作报告;其次,设备安装没有体现出人性化,展台和屏幕的距离比较远或者背对屏幕,话筒是固定在展台上的,老师总是在展台和屏幕之间穿梭,再者,盲目依赖多媒体教学,丢掉传统的板书,多数教室在安装屏幕时,直接覆盖了原有的黑板,有甚者教室就没有安装黑板;最后,由于多数教师不是计算机出身,制作的课件也总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基本的要求都无法达到,因此也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多媒体技术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多媒体之后,可以使成本核算变得清晰、完整,节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但是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室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室的多媒体屏幕将黑板遮住,或者没有黑板,这不适合成本会计教学;其次,教学安排上,过多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同时上课。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如果采用大班集体上课,使得多媒体教学优势大大减弱;最后,成本会计教学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脱离板书,如前所述,成本会计的核算是非常复杂的,采用多媒体技术之后,多数情况下,演算过程是提前做好的,在讲解时,会让学生的思路跟不上节拍,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抵触情绪。

二、改进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一)每堂课之前,确保教学设备调试完毕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主机无法启动、投影仪无法启动或屏幕不清晰、话筒没声音或者声音刺耳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耽误了授课的时间,扰乱了教学和听课的心情,因此每堂课之前,确保教学设备调试完毕,尽量不要影响正常教学。

(二)教学设备安装需要人性化

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其设计需要人性化,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首先,多媒体的展台和屏幕的距离不能太远,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不能背对屏幕,需要有个错位;其次,有多媒体的教室确保有黑板,或者白板(白板效果相对要差),并且屏幕不能遮住黑板,确保教师能在多媒体和黑板之间自由转换;最后,目前多媒体教室的话筒多数是固定在展台上的,或者可移动范围比较小,这样以来,使得声音忽大忽小,无疑成为一种噪音,因此建议使用无线话筒。

(三)加强对任课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多数任课教师不是计算机专业的科班生,对任课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体现为两方面;第一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的培训,包括如何正常的启动,关闭,调试等,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二加强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多数教师都是自己摸索着制作课件,其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课件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应当组织专家定期培训、考核。

(四)改进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以上多媒体教学改进意见适用于成本会计教学,针对成本会计教学的改进意见主要有三点:首先,如前所述,成本会计的核算过程繁琐且具有逻辑性,因此,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依赖课件,更不能照本宣科,务必确保教室有黑板,且能正常使用;其次,成本会计课件制作除了规范以外,需要引用大量的影像资料和案例分析,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最后,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为确保教学质量,务必采用小班教学,最多不能超过60人。

作者:张吉岗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篇8:成本管理会计框架建设思路论文

一、企业加强责任成本会计策略

(一)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和内审制度

企业要推进责任成本会计工作的进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制度。责任会计管理首先要建立责任中心,划分好各责任中心的层次。企业把成本目标分解到各责任中心,如成本中心、利润中心、资金中心,各责任中心再分解到各责任人。因此,责任中心需要简化,层次划分需要有科学依据,要使各责任中心能够有效协调。一般企业会建立二级核算体制,整个企业作为一级责任单位,把各个生产车间作为独立的责任单位。另外需要把原材料采购、供应和产品销售部门作为责任单位,使其能够综合考虑企业需要花费的费用,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给各责任单位设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使各责任单位能够根据责任目标进行材料的采购、供应,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同时也便于对各个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价格体系,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进行交易时应该遵循内部价格体系,避免内部价格混乱,阻碍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考核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执行情况,企业需要建立内部审核机构和内部审核制度,定期对各责任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以及财务状况与效益进行审计,为考核和奖惩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现责任会计电算化

西方责任会计领先于中国成本会计发展,因此在责任会计管理实践中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和企业实际来推动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是保障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可以促进成本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有效、准确、及时的传递,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因此,应建立覆盖所有责任单位的信息支持系统,实施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对责任成本会计工作的展开全方位的控制,也能使对责任单位成本管理工作的考核有据可依。通过责任成本会计电算化系统,设立科学的财务指标与责任成本控制指标,这样员工在执行责任成本工作时也会更加清晰有目标性。

(三)建立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提高核算人员素质

企业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工作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活动。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责任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建立严格的责任约束机制,在进行考核奖惩时需要考虑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管理目标和个人的成本管理目标。这样以责任单位为成本控制中心,以责任成本目标与结果差异为基础,对个人与单位进行奖惩是保证内部控制职能发挥的重要手段。奖惩制度要严格到位,不能形同虚设,这样才能持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各责任单位中心还应该配备高素质的核算人员,核算人员需要有相应的经验并及时参加培训,了解各项新的会计准则规定能解决和应对工作中的难题。

(四)企业加强责任成本实例分析

海尔集团自成立以来,在中国家电行业乃至海外市场一直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这利于海尔集团一直进行的跨越式发展。底开始,海尔集团在加强企业责任会计管理工作时提出了SUB建设思想,同时提出了编制SUB损益表的操作思路,将海尔集团的战备目标通过责任中心的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将每个责任单位、每个责任人每天的工作信息转化为财务报表。每个独立的责任单位的核算人员需要为相应的责任单位编制独立的财务报表,以反映责任单位的经营绩效,便于企业集团及时做出战略调整。SUB损益表为企业集团提供了关于每个产品详细的投入、产出费用信息,也提供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益信息,不仅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还为各责任单位的考核奖惩提供了具体明确的信息。SUB的建立使每人责任人的目标与企业集团相一致,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的企业责任会计管理,满足了客户的需要,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在行业以及国外市场的竞争力。

二、总结

责任成本会计作为成本会计的最新分支,对于促进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则应该加强企业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责任会计突出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与分配制度相结合的新型会计管理。要推进企业责任成本会计工作,首先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其次,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设立科学的责任单位目标。引入内部价格体系和竞争机制,建立责任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各责任单位能够及时协调。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使责任会计工作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认可和持续发展。

作者:张景焕 单位:哈尔滨信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篇9:成本管理会计框架建设思路论文

一、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局限性

1.1没有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物质流和价值流进行重视

在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物质流采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种反馈型的循环方式进行生产。反馈型生产循环方式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为根本目的的新经济模式。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可以将其物质流分为小循环物质流、中循环物质流以及大循环物质流三种。物质流与价值流息息相关,从某些角度出发物质流也可以被看作是价值流。我国很多企业在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时没有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物质流和价值流进行重视,为了简化核算过程,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不作为成本发生额进行抵减。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循环经济中废弃物再利用价值被划分在成本价值流循环之外。与此同时,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处置所产生的环保费用也没有放入成本因素内进行考虑,为了图方便,通过管理费用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这样也没有按照价值流循环的实际来核算成本,使得企业在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处理方面所披露出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

1.2资源内部损失核算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资源内部损失的核算,而是将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废弃物成本全部计入合格品成本中去。在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国家大力推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再资源化,对于废弃物的成本及再利用价值,企业应当予以单独计算。而现行的核算方法无法对内部损失进行准确计量,这样就会使得企业成本失真,因此,全面改革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迫在眉睫。

二、举例说明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2.1对四川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介绍

四川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对自身特种钢产品的整体质量要求很高,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对产品的晶粒度、硬度等技术指标非常关注,该特种钢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节依次为冶炼—锻造—轧钢—热处理—磨床加工。四川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积极响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该企业利用从废品收购站所回收来的废钢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而且还对产生产品过程中所留下的钢渣及不合格钢条、钢棒等进行回炉加工再利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2.2以四川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核算流程的讨论

2.2.1成本中心的设置

在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时,根据作业流来对价值流进行确定,将各价值流设置为成本中心。运用弹性边际成本原理进行成本中心的设置,以达到能够准确分配价值流中各项费用的目的,以便价值流成本能够被正确地核算。根据上述流程图可以了解到,公司充分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建立健全自身的钢冶炼、锻造、轧钢、热处理以及磨床加工这五个价值流中心,并将其设置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对该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中的循环价值流和四个小的循环价值流。

2.2.2公司运用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所取得的成效

公司以往所运用的成本会计方式和方法主要是按照工时比例或工资比例等单一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没有引入成本动因,这样就会造成在费用分摊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较差,不仅对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造成影响,而且还会误导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决策方向。公司运用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进行成本核算,不仅弥补了以往成本会计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成本信息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正确引导企业对于未来发展做出正确决策,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三、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创新优势分析

3.1满足了循环经济下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要求

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充分结合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周转特点,满足了循环经济下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其成本核算对象是企业产品生产阶段价值流循环以及各个生产步骤,并且将循环经济大环境下资源企业的物质流入、流出、循环利用情况以及资源价值的流入、流出和循环周转情况考虑在内,全面计量各价值流成本及价值流为分析生产循环中的产品成本,使价值流成本和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这样就使得所获得的成本核算资料更加准确,达到了满足循环经济下企业对成本核算要求的目的。

3.2为企业选择正确的产品生产措施提供有效信息

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能够对资源的内部损耗进行单独计量,根据企业生产中有效利用和废弃损耗的情况,将企业生产产品原材料、能源、间接费等全部资源按是否形成合格品以实物量与金额两个方面标准进行计量,以便对废弃物的成本进行核算。与此同时,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将废弃物成本与合格品成本区分开来,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价值从合格品成本中扣减出去,使得所得出的结果更符合循环经济大环境下的实际生产情况,提高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资源价值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还可以对物料、能源的损耗情况进行反映,以便企业寻找资源损失的关键点,加强自身成本管理,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黄韵环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篇10:酒店成本管理创新改革思考论文

酒店成本管理创新改革思考论文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酒店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在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酒店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应加强管理,对成本管控进行合理地创新。文章对酒店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提出了新时期酒店成本管理创新的途径,旨在更好地完善酒店的成本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彰显自身优势。

关键词:新时期;酒店成本;成本管理;创新;改革

在我国的服务行业中,酒店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经营管理工作也即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酒店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当前的管理方式以及服务质量进行改革与完善,加强成本管理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酒店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服务质量低

新时期,酒店对自身的服务质量予以了一定的重视,并且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然而,酒店仅仅注重的是短期的服务质量,一旦接触的时间较长,就会使顾客产生不满意,进而流失顾客。与此同时,酒店内部服务人员会因为长期从事某种形式服务,导致其服务比较僵硬,并且形式化十分严重,使顾客缺少温暖,进而流失顾客。除此之外,酒店内部的规章制度很难体现人性化,而酒店的工作人员也仅仅将工作当成谋生的方式,并不会处处为顾客着想,给顾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最终导致顾客的大量流失。

(二)酒店特色不明显

大部分酒店的风格与定位相似,没有明显的酒店特色,所以,自身的竞争优势低下。在此背景下,酒店只有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并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才能够吸引顾客消费。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不合理

酒店在管理工作中未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酒店内部工作人员感受不到温暖,同样很难把自身的利益同酒店的未来发展相互连接起来,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具体的表现就是酒店的奖惩方式比较单一,并且十分片面,无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最终导致酒店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四)结构冗杂,管理效率不高

新时期背景下,酒店不断增设服务项目,其中包括休闲娱乐以及餐饮等部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部门都重视自身业绩,进而严重忽视了部门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很难实现酒店的创新与进步。除此之外,酒店管理层工作不到位,使得酒店工作部门的层次逐渐增加,无法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最终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酒店为了减少投入的成本,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的时候草草了事,并且未对其进行后期教育,所以,在工作人员的潜意识中并不存在酒店管理理论。酒店的经营重视的只有经济利益,所以,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同样会使工作人员的流失率不断增加。

二、新时期酒店成本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酒店的成本管理工作应注重其内部价值链的管理,同时还应该注重酒店外部价值链的管理,并将其延伸到供应商与顾客层面上,确保酒店的零库存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进而减少材料的采购与存储成本,使得物资能够及时供应。与此同时,酒店应对顾客进行全面地调查,进而全面了解顾客对酒店服务以及产品方面的满意程度,对市场潜在的需求进行分析,这在酒店战略成本规划的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酒店在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应重视产品服务过程,同时把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物资采购以及销售的环节当作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进而不断减少非增值的作业,有效地提高酒店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

(二)人力成本管理的创新

1.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参与酒店管理工作

酒店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参与激情,进而实现成本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例如,酒店在制定目标成本的时候,应保证销售与财务工作人员的有效协作与合作,对成本信息进行详细地分析,并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市场竞争中酒店具有绝对优势的销售价格,同时有机结合酒店的经济效益,最终制定出目标成本。与此同时,酒店需要积极建设自身文化,形成勤俭节约的`酒店文化,进而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实现管理决策层与一线工作人员共同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使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而且,酒店应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将其自身利益同酒店利益相互联系,最终实现酒店与工作人员的同步发展。

2.岗位设置应保证合理

酒店需要对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进行摒弃,并根据自身实际的经营规模与业务的性质,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的工作岗位,同时对岗位职责予以明确,实现工作人员的优化配置,进而有效地预防用工成本的严重浪费。除此之外,酒店需要针对自身经营的淡季与旺季来对用工计划进行适当地调整,并保证所编制的用工成本预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把握好正式员工与临时员工间的比重,积极贯彻并落实弹性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人性化的管理

在进行人力成本的管理工作的时候,酒店应进行人性化的管理,进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流失导致增加人力成本。同时,酒店的管理人员应对员工尊重并且关心,保证薪酬制度的科学合理,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性质来设置工资与提成。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引进激励机制与公平竞争机制,针对工作业绩良好并且态度好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同时严格处理工作态度不好并给酒店带来负面影响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酒店需要制定出工作人员的培训规划,严格控制培训的费用,并保证培训的内容与实际的工作需要相吻合。

(三)提升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酒店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引进信息技术,并有效提高其实效性。第一,酒店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增进工作人员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且为经营活动信息传递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使得部门的协作效率得到提高。第二,酒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物资的采购工作,降低采购环节中的费用支出。第三,酒店可以开展网络订餐与订房以及网络的营销业务,这样有利于节约产品销售人工成本,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营销的效果。第四,酒店需要构建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体系中应涵盖酒店多种业务模块,并保证财务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成本信息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节约成本核算的时间,保证对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更全面更有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酒店经营管理的理念逐渐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但是,在酒店的经营竞争中,其自身原有的经营模式与手段在推动其发展方面十分落后。因此,酒店需要在此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完善管理模式,并进行全面地规划,通过人性化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服务的质量,进而吸引更多顾客光顾,推动酒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文章对新时期酒店的经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成本管理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推动酒店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蓓.新时期酒店成本管理的创新改革浅析[J].经济视野,(17).

[2]段华杰.论新时期酒店成本管理的改革[J].现代商业,(05).

[3]苏唯珂.新时期酒店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与控制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

[4]张美芝.浅谈酒店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J].经营者,(03).

[5]刘汀.刍议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14).

[6]杨萌.酒店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中国外资,2014(12).

[7]陈丹.探究现代酒店成本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

篇11:医院管理体系改革思路论文

医院管理体系改革思路论文

1医院管理系统的构建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Hospit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的构建:我们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现代化科技手段,对医院以及其所属部门的人流、物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提取、传输、整理、加工,经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保存,对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对医院的各种服务提供信息支持。本院的HIS设置为门诊急诊管理子系统、药物药房管理子系统、住院病人管理子系统、病案管理子系统、医疗统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

2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方法

2.1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完善HIS,从病人挂号开始到医生开处方、住院、后勤管理以及库房等各方面如有信息管理未涉及到的地方要及时的建设好信息网络系统,并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医疗网站,通过网络对患者提供各种服务;所有终端采用医院网络管理系统,从病人挂号到住院、病例书写、以及出院等都要通过网络输入数据库;采购新型医疗仪器,使医疗过程更加简单快捷和安全。另外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通过完善HIS,真正做到医院上级领导要缩短和科室的下级医护人员的距离,保证信息的快捷畅通。

2.2做好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由于医院管理系统采用的是现代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许多医生和护士等缺乏相关认识,更缺少管理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因此医院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管理者要积极的把握我院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避免资源浪费,统筹兼顾,结合现状做好投资,并且引进管理系统的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管理系统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HIS的应用水平。

2.3加强管理,制定相关医院管理制度

HIS对于不同的子系统有不同的要求,管理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部门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的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使用者的应用能力。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真正的做到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将医院的管理发挥出最佳水平。

2.4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HI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软件开发有很广阔的空间,对软件的开发目前如流行的编程软件Access、VB、Borland、C++等是HIS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中一种比较熟悉,在不影响医院正规运行的资金投入上对医院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增加投入,这样才能使HIS发挥更大的效益。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将检验标准设为a=0.05,当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1)对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后医院工作效率以及处方划价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2组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后医院工作效率有明显差别(P<0.05)。(2)在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后分别对120例和14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对医院管理系统满意度的'问卷调差,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和2组满意率有明显差别(P<0.05)。

5讨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HIS是一种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工具[2]。本文通过对医院实行科学的医院管理系统并进行改善,结果发现,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医院管理效率包括平均住院天数、床位应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优于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P<0.05),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患者对其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配置前(P<0.05),说明通过对医院管理系统的配置以及改善,可以全面的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综合能力。因此要重视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对医院管理系统的认识,加强HIS管理,从而有效的促进医院的持久发展,最终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篇12:中职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思路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教学和管理改革思路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和中职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改革

本人从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根据近几年对中职学生教学的体验和感触,结合本人所教授专业,对目前中职学生的状况和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思路

一、目前中职学生的状况

1.文化素质差,对学习无兴趣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都是中下等,文化素质普遍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素质非常差。作为中职学校目前只能接受现实,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没有选择生源的主动权。中职学生基本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在现在的中职学生中,有自发学习动力的只占小部分,中职学生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比比皆是,课堂管理经常无法组织。

2.对未来前途没有规划中职学生中大量存在混日子的现象,学生年龄基本都不到18岁,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没有规划,许多学生在教室上课只是应付检查,下课后主要活动是打游戏、玩手机、谈恋爱,许多学生心里主要的想法就是混到18岁可以去富士康之类的工厂打工。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则缺乏现时的学习动力。

二、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许多课程虽然是根据教学大纲开设,但是内容脱离实际,知识陈旧,操作性差,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课程还是采用学科式体系设置而不是按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内容也是如此,追求系统性缺乏实用性。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只是用PPT代替了黑板,并没有根本解决灌输式教学缺乏互动、参与和体验的弊端。

2.课余活动贫乏,学生缺乏第二课堂和高雅的活动来丰富精神生活开阔视野。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源自对生活的无聊感。年级轻轻就自觉看透人生,对事事都无兴趣。中职学校的课余时间很多,尤其下午只上两节,到晚自习中间有三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学校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大量学生只好窝在宿舍里玩手机或到学校机房里上网打游戏,久而久之觉得这些反而是主业。大家互相感染,反而使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变成了另类。

3.学生的管理以惩戒为主,缺少人性化的交流和沟通。本人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深感现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学校通过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学校基本把学生看做一个管理对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学生听话不找事,至于有没有学习动力和心理问题则较少考虑,因为这些软性的`东西没有衡量标准。学生因为长期被动地接受管理,也对学校也有冷漠和敌对情绪,没有归属感,更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对中职教育和管理改革的思考

1.课程改革

对于一些实践性差的课程和课程中的一些理论性内容应该大力压缩删减,这些理论性强的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互动性,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对这些内容教师大致讲授一下基本概念即可,继续深入讲解没有必要。应该加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内容的教学,加大与社会结合紧密的内容。

2.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多进行实战型教学,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目前中职学校已经普遍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比较完善。但现在许多教师上课就是放PPT和视频,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手段已经使学生普遍厌烦,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把黑板搬到电脑上,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实习尽量采用项目教学,并且实行团队合作的方式。单人的实习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而团队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因与别人合作产生参与感和动力,在模拟电子商务实训、网络营销、淘宝商务课程的实训中可以采用团队教学,学生组成团队互相PK,也能够体验到竞争的乐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引入企业参与,学生可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来体验真实工作的环境,并能获得适当的回报,这些工作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多开设兴趣课堂,组织兴趣小组,使学生摆脱课余时间的无聊感

学校应把学生从手机和游戏里解脱出来,通过组织兴趣课堂和兴趣小组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本人认为应开设摄影、音乐、美工、健美操、街舞等与时代结合紧密和符合年轻人心理特征的课堂和活动,丰富学生心灵,解除他们的无聊感和麻木心理。

4.多进行人性化趣味化的管理

学校进行惩戒性的管理是必要的,却是不足的。学校还应多进行人性化趣味化的管理。学校领导应定期与学生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消除隔阂,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学校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还应关心学生的精神健康和心灵成长。总之,面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中职教育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每个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一条中职教育改革之路。

作者:张建军 单位:南阳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茹秀荣.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2]戴士康.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崔喜艳.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5.

相关专题 成本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