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设计论文

翡翠月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翡翠月亮”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学楼设计论文(共12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中学教学楼维修申请报告

中学教学楼维修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们是XX中学,现有16个教学班,1000名学生,60位教师,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被评为“县中招成绩优秀学校,”“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师德建设先进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校教师付出、汗水、心血结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安全,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我校急待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我校的教学楼急待维修,现把教学楼存在的.问题向领导汇报:

教学楼,18个班的教学规模,89年建造,因为时间长久,教室四周墙壁严重脱落破旧,地面凸凹不平,已经露出预制板,学生的坐凳很难放平稳;窗户是用铁框制的,窗扇已经生锈烂掉,残缺不全,无法安装玻璃,冬天教室内寒气逼人,影响学生的正常的学习;楼顶雨天漏雨,滴湿了桌面。

教学楼维修预算:

1、窗户:教楼窗户总面积共388.84平方米,铝合金窗每平方米按110元计算,计42772.4元。

2、楼顶:教学楼顶面积共1349平方米,每平方按30元加盖水泥大瓦,计40470元。

3、教室墙壁:(1)教室内需要铲除旧墙皮,粉刷,批涂料。四周面积共3795.5平方米,每平方米按20元,计75900元。

(2)教室顶批顶,面积共1600平方米,每平方按3.5元,计5600元。

教室顶及教室四周批墙共计81500元。

4、教室地坪:面积共20xx平方米,没平方米按16元计算,计32352元。

四项共计:197094.4元

我们知道需要维修的学校较多,但我们教楼已有之久了,存在的问题太严重了,已经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教学,不得不向领导申请,恳请领导能给予考虑我们这所县里最偏远最偏南的学校,我们全校1000余名师生将不胜感谢!

申请人:

申请日期:

篇2:中学科研教学楼竣工对联

宏业谱新篇,好栽培艳李浓桃,美景千般欣喝彩;

达人输博爱,凭鼓舞蛟龙丹凤,云程万里竞腾骧。

宏图欣擘画,仗乡情大义共敷陈,事业从心谋浩大;

达道任奔行,将教学科研同进取,风云际会乐长安。

篇3: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XXXXXXXXX中学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

系部:土木工程系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职称:

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研究的目

随着中学的设计标准的日益提高,对于中学建筑设计有新的规范和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熟悉掌握中学建筑与结构设计,熟悉新的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

研究的意义

1、为农村提供高质量的室内生活环境。通过设计任务书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室内环境设计项目的能力。

2、学生在设计中通过联系实际空间尺度,把握住宅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室外庭院及住宅室内空间的平面布局、规划,从中更好的理解把握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空间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3、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合理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拓宽思维,开阔思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中新建、改建、加建的学校设施逐步增多。然而,在学校设施的大量建设,空间布局灵活多样的同时,空间品质能否满足教师、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生活要求,成为学校研究中有待探索的课题。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它不可能不经过历史更新与换代过程。教育建筑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建筑。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

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而对于结构方面,近年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防火性能好,刚度大,可减少侧向位移的特点,它的材料来源的方面也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迅速,应用也最为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移到了建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还有如下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式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时,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桩基础是一种发展迅速的深基础,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相对于浅基础,桩基础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且均匀,能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又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适应性强。

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主要内容

1、结构形式:基础采用桩基础,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1)建筑设计部分:

a.建筑的平面、里面、剖面设计;

b.墙身、楼梯及主要节点的构造设计;

c.绘制建筑施工图。

(2)结构设计部分:

a.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b.结构构件初步估计与选型;

c.内力计算及结构分析;

d.结构梁板图平面布置与配筋;

e.基础设计;

f.绘制结构施工图;

g.整理计算书。

写作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结构设计

第三章:荷载设计

第四章: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第五章: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第六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第七章:框架内力组合

第八章:截面设计

第九章:基础设计

4、主要参考文献

(一)建筑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5]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4、8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图集(陕02J01~06)。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

(二)结构设计部分

[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J186-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2003

[7]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梁兴文、王社良、李晓文等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梁兴文、史庆轩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丰定国、王社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3]霍达主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三)地基基础设计部分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4]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国家标准:筏形与箱形基础设计规范(JGJ6-99)

[6]桩基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刘金砺主编。桩基础设计与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8]华南理工大学等编著。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陈仲颐、叶书麟编著。基础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史佩栋、高大钊主编。高层建筑基础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沈杰。地基基础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2][美]H.F.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钱鸿缙、叶书麟等译校。基础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5、完成措施及写作进度计划

一、11-第一学期

第一阶段:10月10日-10月14日(第7周)确定指导教师及资格审查

第二阶段:10月17日-10月21日(第8周)指导老师呈报设计课题,准备设计资料;学生分组

第三阶段:10月24日-11月4日(第9-10周)选定设计课题,指导教师发任务书,并开始开题报告

第四阶段:11月7日-11月25日(第11-13周)根据已提交的开题报告,开始实施毕业设计

第五阶段:11月28日-12月2日(第14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六阶段:12月5日-12月23日(15-17周)毕业设计实施第二阶段

第七阶段:12月26日12月130日(第18周)提交初稿,教师审阅后学生修改

二、11-12学年第二学期

第八阶段:2月13日-4月6日(第1-8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第九阶段:4月9日-5月4日(第9-12周)定稿,教师评阅毕业设计成果

第十阶段:5月7日-5月11日(第13周)毕业答辩

第十一阶段:5月14日-5月18日(第14周)

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篇4:教学楼设计开题报告

(一)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设计(论文)题目洛阳市启星中学实验楼建筑结构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较、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本工程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为7000~10000m2,拟建位置另行给定。建筑物的总层数应控制在7―9层。绘制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及建筑物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图纸应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2、结构设计:合理进行结构布置。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编写相应的结构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施工图主要内容有:结构布置图、主体部分楼板、屋面板配筋图;一榀框架结构图;主体部分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楼梯结构图以及其它必要的结构图。3、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10000个英文字符,要求与建筑工程相关的资料)。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目标:

1、方案草绘。2、建筑施工图绘制。平、立、剖面图绘制。图纸应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深度达到施工图要求。其中底层平面图要求手绘。3、结构计算。按抗震要求,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计算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的内力,进行内力组合,内力调整,构件配筋、承载力计算,各种验算。打印计算书。4、结构施工图设计。结构图纸不少于五张1号图,其中至少有一张计算机绘图或手绘。图纸为:结构布置图、主体部分各层楼、屋面板配筋图;框架结构配筋图;主体部分基础平面图及基础配筋图;楼梯结构设计。其中底层平面图要求手绘。4、编写建筑和结构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5、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10000个英文字符)。要求:1、本着一人一题的原则,每人必须有一套独立的方案;2、独立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3、绘制不少于12张1号施工图图纸。

进度计划:1、建筑方案确定1周;2、建筑施工图3周;3、确定结构方案和进行结构计算6周;4、结构施工图4周;5、检查、准备答辩1周。

主要参考文献查阅以下相关资料:《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建筑荷载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手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及其他专业书及相关规定、图集等。

篇5:新建中学教学楼的立项报告

县发改委:

xx坐落于xx镇xx街旁,校园面积xx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招生范围为原xx乡的`xx、xx、xx、xx、xx五个行政村,现小学部在校学生xx人,初中部xx人,教职员工xx人。

xx中学教学楼,于1987年竣工投入使用,为三层砖混预制板构造,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学楼的各种设施严重滞后,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特色的形成。再加上此种建筑结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适应新形势,需新建教学楼!

xx年xx中学更名为xx学校,拟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把原xx乡周边的xx小学、xx小学、xx小学并入其中。现学校重新规划,校园范围进一步扩大,东西长160米,南北长130米,土地全部平整,建有围墙。现拟坐北朝南建设一栋四层,每层四间教室,两个楼道口的教学楼来改善教学条件,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项目名称:xx中学教学楼

二、建设地点:xx镇xx中学校园内

三、总投资:xx00万元

四、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拟在青湖中学校园内新建一栋四层框架结构教学楼,建筑总面积xx平方米。

五、资金来源:xx年省级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xx万元。

当否,请批复!

xx县xx镇镇政府

xx-4-18

篇6:中学教学楼采暖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学教学楼采暖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煤炭工程学院

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

指导老师: 王利霞

指导班级: 2011建环专业

建筑工程系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题目:某地区某中学教学楼的采暖设计

二、毕业设计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较为系统的训练,注重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1)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了解国内外本专业该方向的前沿水平和状况;2)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并进一步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撰写论文报告的初步能力;4)语言表达、思辨能力;清楚回答问题、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班级:2011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四:时间:14周

五、设计本资料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某市的一座中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10100.18 m2,其中地上8101.22 m2,地下.96 m2,建筑层数为四层,层高为3.9m,建筑高度为15.8m,本工程设计标高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056.28 m,室内外高差为0.750m,每

层房间布置及结构尺寸详见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二)主要设计参数

1、冬季采暖室内外温度、风速、大气压力、气象参数等设计参数查相关设计手册。

2、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窗户高:1.8m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外墙:K=0.41W/(m2・℃);

外窗:K=2.60 W/(m2・℃)

屋顶:K=0.44W/(m2・℃);

地下室顶板:K=0.613W/(m2・℃)

3动力资料:

热源:小区换热站;

热媒:本工程采用75℃-50℃热水,补水及定压均由小区换热站解决。

六、参考资料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5N1采暖工程。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DBJ04-241-。

5、《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

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T 50144-)。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 50155-92)。

9、《供热工程》李德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七、毕业论文成果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最后提交毕业设计成果要求如下:

(一)毕业设计文本内容、格式要求

参见《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中相关章节,尤其是以学院下发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为准,切勿私自变动而影响正常毕业。

毕业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计算内容两部分,由目录、前言、正文、设计计算、小结、参考文献等内容组成,其总页数不少于50~100页。

说明部分应包括:设计的依据及指导思想;设计方案的确定过程;系统的形式及其优缺点;热媒参数的.确定;散热器、管材和膨胀水箱、阀门及热量表等装置的选择;管道连接方式等内容。还应包括新技术及新设备的选用;面积热指标、体积热指标、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等综合参数以及方案对比参数、结果等内容。

设计计算书内容应包括:热负荷计算表;散热器(或散热设备)的选择计算表;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草图和计算表。

(二)图纸要求

平、立。剖面图按1:100或其他合适比例打印。

设计图纸,应能完整的反映出设计内容,一般不得少于6~8张图纸。图纸应包括: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及图纸目录、图例,首层、标准层、顶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采暖热用户的入户节点大样图;局部连接节点大样图等。

(三)毕业设计打印与装订要求

参见《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中相关章节,尤其是以学院下发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为准,切勿私自变动“毕业论文打印与装订要求”。

八、成果递交时间

毕业设计成果以纸质和电子文件的形式,最迟于设计开始后的第14周的周一下午16:00上交审核,以免影响按时答辩和正常毕业。

指导教师:王利霞

篇7:教学楼设计的开题报告

教学楼设计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题目要求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不再是以往一门课的课程设计那么简单,以前的课程设计只是毕业设计中的一部分。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巩固和加深以前学过的知识,真正了解建一幢房子前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掌握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熟悉各种规范,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独立完成设计,过程中需要CAD绘图、配筋计算等,培养了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工程概况

东方外国语学校办学面向世界,以外语教学为特色,实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外语小班化教学,加强英语,实施双语,选修多语种。学校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网络化、智能化、花园化、教育化、校本化和谐统一的现代校园。学校采取的措施是启动学校改建方案,8月完成教学楼外部建设工程,完成教学楼底层内部装修工程。8月,全部完成学校改建方案,显现一个开阔、明亮,体现外国语学校面向世界。东方外语学校教学楼设计B,拟建总建筑面积约5000m2,用地面积约1500m2。详细情况见用地总平面图。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三、设计要求

1、设计依据

1)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400mm,夏季主导风向南及南偏东,冬季为北及北偏西。

2)建材供应情况:必须保证材料质量,进场材料必须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条件:该工程由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施工,施工单位实力雄厚,机具及技术力量均满足要求。

2、设计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遵循有关的设计规范,满足有关功能要求,详细收集有关资料,使设计合理、实用、美观,力求有所创新。

四、建设方案介绍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地基环境、使用功能、结构选型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和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内部与外表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环境。同时突出对教学楼安全性的功能。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该工程为教学楼,因此在结构布置时,教室的开间和进深都比较大,教室比较宽敞。教学楼设计还须满足防火要求等。

五、可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

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2、砌体结构

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

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

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①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块可以用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②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③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体结构的

缺点是:①与钢和混凝土相比,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②砌体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劳动量大。③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六、设计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

根据任务书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遵照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在参观、调研、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使建筑满足有关功能要求,并力求做到美观、有新意。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和施工图7至8张。具体包括:

1) 确定建筑方案

根据教师提供的建筑设计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使本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项目的基本功能要求、防火要求等,并尽可能做到新颖美观。

2)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及主要节点构造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要求确定各房间的大小(开间及进深)及布置,合理的人流疏散组织,确定层高,画出建筑平、立、剖面图,并进行主要的节点构造设计。

3) 完成建筑设计说明及建筑施工图

建筑设计说明主要反映你的建筑设计思路及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平、立、剖面图,及主要节点大样图,共7-8张图纸。

4) 建筑要求

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层数为3层,建筑由并排两栋楼组成,中间以连廊连接;一层为门厅及教室,二层至三层为教室若干,每层公共卫生间一套。

2、结构设计

1)确定基础及结构设计方案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荷载条件、总平面位置、工程地质条件、技术经济指标和施工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和结构类型,确定基础和结构布置方案,并以文字阐述所选择基础及结构设计方案的理由和依据。

2)设计条件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基本雪压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抗震设防烈度6度;工程地质资料详见地质勘

察报告;建材供应必须保证材料质量,进场材料必须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

内容包括:a.基础设计计算(如采用桩基础应包括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桩数与桩位布置,承台的抗弯、抗剪和抗冲切计算);b.楼(屋)面板的荷载、内力和配筋计算;c.框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采用电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组合、截面配筋),并选择一典型框架进行手算,与电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d.框架联系梁或次梁配筋计算;e.楼梯结构的荷载、内力、配筋计算

4) 绘制结构施工图

完成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及上部结构的配筋图。

3、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毕业设计计算书、任务书、毕业设计指示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原文及翻译、实习报告等,设计说明书的主题内容是设计计算书。

4、建筑施工图纸

1)总平面图(1:500)及建筑说明;(建筑说明要写明工程位置,总图布局交通组织平面布局,层高剖面设计,防火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及室内外装修标准等。)

2)平面图(1:100),由指导教师确定层数和图纸张数;

3)立面图(1:100),由指导教师确定不少于两个立面图;

4)剖面图(1:100),必须剖到楼梯间;

5)大样图(1:20),檐口大样一个,其它大样任选1-2个;

5、结构施工图

1)桩位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各1张;

2)底层或标准层、顶层楼板配筋图(按平图表示法)各1张;

3)框架梁标准层、顶层配筋图(按平图表示法)各1张;

4)底层柱(按平图表示法)配筋图一张;

5)楼梯配筋图1张

6)其它结构施工图2~3张。

七、设计进度计划编制

英语翻译、毕业实习报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1周

篇8:家长眼中的实验中学新教学楼

家长眼中的实验中学新教学楼

请问在您的眼中实验中学的新教学楼是什么样子的呢?

家长回答:

新校是有特色的:北楼楼顶由三角型玻璃顶蓬构成,非常易于自然取光,敞开式的天井在每层矮矮的白色栏杆环绕下一直通透到底层,显得开放和宽敞,但也有一丝担忧,爱调皮和打闹的孩子一旦跌落后果不堪设想,建议学校在原围栏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安全措施,确保不留隐患。

此外,楼梯拐角处的护栏考虑不够人性化,突出尖锐的铁栏容易撞伤多动的孩子,应变成圆弧状或用木制品包裹。总的来说新学校新气象,我最喜欢的是它那高低错落的大平台,从楼顶往下有好几处,平台上的绿色植被还没来得及铺妆,也没发现安装有护栏,南楼有一个大型的室内运动场非常气派,练习攀岩的墙壁已经装饰完成。

楼内每个教室的'门均镶上一个圆圆的了望窗,象个水灵灵的大眼睛非常好看,各层内的过道不算宽敞,厕所也比较狭窄,楼道内没有类似国外学校那样为学生设立的便捷饮水机,各教室内的课桌和家具尚未到位,遗憾的是也没有看到新校内的大礼堂。

篇9:中学教学楼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工作总结

中学教学楼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工作总结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教学楼紧急疏散

演练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帮助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能有序、迅速的安全疏散,学校决定在学生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并定于3月24日上午下第2节课(距离下课10分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紧急情况下逃生的本领,同时在演习中训练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相互协调,团结合作精神。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等紧急情况下,使我校师生能够迅速行动,自觉组织,相互协调,科学自救,从而提高逃生机率,尽力避免意外伤亡。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任洪成校长作了总结点评。他对同学们在疏散演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学会安全防范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他还向全体师生阐述了疏散演练的重要性,以及在疏散演练过程中需改进的方面。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

.3

篇10:中学学生教学楼疏散演练应急预案

为提高我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应对纷繁复杂的地震、火灾、校园伤害等突发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将在11月29日星期四上午9:20举行教学楼“防灾减灾”紧急疏散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特制定如下疏散演练方案,届时请在教学楼的师生员工全部参加。

一、组织领导:

1、成立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执行总指挥:

副总指挥:

2、召开师生动员会,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细致分工,使之责任明确。

二、演练:

(一)、演练要求:

1、疏散演练开始与结束指令由执行总指挥发出,指挥部成员要在就近位置组织疏散。

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及时打开教室前后门,按疏散路线有序疏导撤离。不得组织学生灭火或抢救伤员。要求学生不得跳窗,不得跨越楼梯,如遇前面有人倒下,不得践踏。

3、保安队要根据情况,及时拨打119、110或120,所有教职员工要协助学生疏散或协助医务人员抢救伤员,不得与学生争抢逃生通道。

4、疏散结束后,班主任要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并向政教处报告疏散情况。保安队要保护好现场。

5、班主任对没及时撒离的同学,要及时向保安队和公安人员提供具体方位,以便及时营救。

(二)、疏散路线:

1、一楼学生径直从教室进入安全地带。

2、二、三、四楼按要求从不同楼梯下进入安全地带。

(1)北楼01、02教室和03教室前门的学生从北楼东楼梯下楼;

(2)北楼03教室后门、04教室前门及南楼01教室、02教室前门的学生从南楼东楼梯下;

(3)北楼06及南楼02教室后门、03、04教室及05教室前门的学生从南楼中间楼梯下;

(4)北楼04教室后门、05、07、08教室的学生从北楼中间楼梯下;

(5)北楼10教室后门、11、12教室的学生从北楼西楼梯下;

(6)北楼10教室前门、09及南楼05、06教室的学生从南楼西楼梯下;

3、一般情况下按此路线疏散,如遇火灾,实际可以根据火情、建筑状况调整。

从东、西楼梯下楼的学生要迅速撤离至水系边,并过桥分别在体育馆北边大道和教师公寓东侧大道集中;从北楼中间楼梯下的学生要迅速撤离至书香广场中心集中;从南楼中间楼梯下的学生要迅速撤离至世纪广场集中。

(三)、善后事宜:

1、对受伤学生,学校领导、班主任要及时慰问,稳定情绪,保证校园秩序稳定。

2、成立相关组织,接待受伤同学家属并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

3、协助公安干警,查明事故原因和处理善后工作。

4、按有关规定,积极上报事故原因、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情况。

篇11:中学教学楼紧急疏散演练应急预案

一、演练目的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防灾、防害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8月2日开始,单周一课间操时间,校园内。

三、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四、演练组织与管理

1、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

领导小组成员

现场指挥

2、演练现场责任人

第二节课的任课教师(无任课教师的`班级由教务处安排),各班班主任。

五、准备工作阶段

1、从8月2—4日,由各班班主任分别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向学生阐明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意义,并及时传达演练方案的各项要求,根据学校总的演习方案制定出本班的演习方案。

2、8月2日起,各班按照学校演练方案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几次预演,不求速度,主要以学生熟悉疏散线路情况为主,要使学生做到在正式演练或紧急情况下,能按正确的路线迅速疏散。

3、各班根据预演情况提出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并于8月4日18:00前将准备情况和修改意见书面报告演练总指挥,确保整个演练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4、演练领导小组在演练前做好人员安排和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5、演练期间门卫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

六、演练流程

1、演练总指挥根据各班准备情况汇报和对演练方案的修改意见,确定是否修改预案,确定正式演练时间并提前通知所有参演人员。

2、演练领导小组成员按照总指挥的指令提前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考察演练情况,协助演练工作人员确保学生安全。

3、现场指挥刘波用校园广播发布演练开始指令。

4、安全疏散

听到演练信号后,由任课教师负责要求学生保持镇静,有秩序且按照各班的疏散方案迅速地一手护头、一手掩鼻通过教室前、后门经靠近的楼道向教学楼外安全区域疏散:

新教学楼:

(1)疏散线路

1、1班、1、2班、2、2班从楼道迅速撤向后操场;

1、3,2、1,3、2,3、1班从楼梯撤向前操场;

(2)演练工作人员安排

1、1班任课教师迅速到三楼楼梯口指挥疏散学生;

2、1班任课教师二楼楼梯口指挥疏散学生,其余各班由任课教师指挥疏散。

所有班主任尽快赶到本班学生的集结地,收拢集合学生清点学生人数。

七、注意事项

1、所有工作人员务必保持镇静有序,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学生疏散过程禁止推挤踩踏,以防发生意外。

3、各班任课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须待学生疏散完毕方可撤离。

八、演练结束后,学生解散,恢复正常秩序,由总指挥主持总结、评估演练效果,并安排专人在学生集会上点评演练情况,演练结束。

这项演练反复多次进行,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地带。

篇12:中学微课程的设计论文

中学微课程的设计论文

【摘要】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背景下,微课程理念、适用前景以及微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一门新兴的教育教学资源,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结合中学数学课程 《求二次函数的值域》进行的微课程专题设计,为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微课程;微课程设计; 函数的值域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的巨大变化.这种灵活互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碎片化,需求信息容量相对短小的学习资源,这必然引发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微课程在时间、内容和表现方式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需求,为老师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是促进学科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研究微课程在学科中的应用将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1.微课程概述

在这里笔者认为,微课程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微课程需要软硬件的条件支撑,当下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多媒体的传播形式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媒介,通过微视频呈现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其中包括脚本设计、音频、文本、图片等等;

(2) “微”作为核心.“微时间”,相对传统的40或45分钟一堂课,它强调以5~10 分钟为宜,“微内容”,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为相对独立又能成体系的知识碎片,主题突出,内容鲜明,更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

(3)“针对性强,可达成学习者的发展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微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学生能依据自身学习的条件和需要,理解核心概念和突破难点,是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的需要.

(4) “生命力”表现在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上,可运用于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情境模式,充分挖掘课外资源,使学习的广度进一步延伸.

2.微课程设计思路和原则

从传统的教学设计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微课程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选题、设计、脚本编写、教学准备、录制视频、后期加工、反思修改和上传到网络或平台等步骤.设计过程中不论形式和方法如何,关键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自主学习任务.由于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和更好的教学,而不是去验证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确保微课程能满足学习者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微课程的设计使用是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利用一些动画、表格、音视频等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时,要突显微课程的“短、小、精”的特点,便于多样化传播(网络视频、电脑、手机、微信等),最大化地体现微课程的优势.

3.微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

佛山教育局推出的“微课”模式,将原本45分钟的公开课,浓缩成5至8分钟,砍去不必要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精华部分,通过播放的控制解决重难点问题,短短1个月时间内,点击率就已突破5万人次,在整个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选择中学数学《求二次函数的值域》设计微课程,在学情分析和教学重难点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体系中筛选出核心的知识点构建微课程内容.中学数学《求二次函数》课程,旨在引导独立观察分析图形,探索出求二次函数值域的关键是求出函数顶点的坐标,那么如何求顶点坐标?这就必须要使学生认识到顶点坐标呈现的方式,即图形、公式和定义表达式,然后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二次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内容,而求二次函数的值域一直也是函数常考和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常见求二次函数的方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畏学”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人从“数学知识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角度,认为“对于同一内容,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帮助存在差异”.并提出“将相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并采用总结性文字”呈现出简洁明了的规律,比如知道了一般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也有人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的角度分析,认为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知识的多层次的展现,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科知识和概念讲解,而忽视教学价值较大的数学方法.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学习习惯存在不同,而本节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也较高;另一方面是多数学生不能够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把初中的知识及时转化为学习本节内容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再者在目前应试的重压下,不少教师对本节的知识的作用缺乏深刻认识,仅局限在会做一些简单题的层面,没有很好的从知识对后期学习的关联性进行深入剖析.从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将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更直观具体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观念,在整个过程中,运用“微课程”无疑成为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式.

处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学习资源,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借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一个助推剂.本文从微课程的概念入手,剖析其内涵和特点,提出了一些微课程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围绕学科教学设计微课程.对更好地开发和应用的微课程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希望能够促进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新局面,使微课程教育深入渗透到一线.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 : 61一 65.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相关专题 教学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