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探讨论文

Norisuuzyk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Norisuuzyk”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探讨论文(共1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探讨论文

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探讨论文

摘要:在声乐钢琴伴奏当中,演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能够更好的表达出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情感。伴奏者和演唱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并在音乐当中投入感情,在彼此的相互感染当中,将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充分的表达出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声乐教师应该具备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能力,能够将作品更加生动传神的表现出来,这是声乐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的部分,有助于其声乐的学习。

关键词: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声乐作品的有机组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着声乐作品的情感和灵魂。演奏者和歌唱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以钢琴作为渲染,烘托出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在声乐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钢琴伴奏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声乐作品,能够在演奏和演唱当中投入感情,体会其艺术魅力所在。

一、钢琴演奏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意义

钢琴伴奏是乐队伴奏之外的声乐伴奏形式,由于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能够为声乐演唱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能够达到不逊色于乐队伴奏的艺术效果。声乐钢琴伴奏能够增加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需要演唱者和演奏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钢琴伴奏的旋律与歌曲巧妙融合在一起。在声乐教学当中,教师如果能够以钢琴伴奏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曲内涵,对声乐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效果要优于声乐技巧训练。在声乐钢琴伴奏的学习当中,不但声乐技巧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能够在声乐演唱当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能够得到更多音乐实践的机会。如果教师能够学生的声乐演唱进行钢琴伴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进师生间的艺术交流,对于学生无疑是有效的激励,而对于声乐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声乐钢琴伴奏现状

目前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声乐专业教师具有很高的声乐教学水平,但是在钢琴演奏能力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者具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对于声乐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能够准确的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这对于学生声乐学习的帮助是巨大的。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者具有很强的即兴伴奏的能力,能够在声乐教学当中随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而对于钢琴演奏水平一般或者稍差的声乐教师来说,声乐教学,虽然能够利用声乐钢琴伴奏的方式进行指导,并具有一定实用性,但是规范性稍差,艺术表现力也有所欠缺,对于一些伴奏难度大的声乐作品,仍然只能进行声乐技巧方面的教学。声乐钢琴伴奏对于声乐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声乐技巧和钢琴演奏水平的共同提升[2]。

三、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该如何呈现

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声乐钢琴伴奏者

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呈现,是需要建立在声乐演唱者和钢琴演奏者的专业素养的基础之上,以高超的演奏技巧,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能够在触键、音色、速度、节奏和旋律当中,巧妙的进行表达。钢琴伴奏者对于音乐的感受更加敏感,利用其高度灵敏的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根据不同的声乐作品,能够灵活的进行应变,能够更好地配合演唱者,增加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保证声乐钢琴伴奏顺利的进行。钢琴伴奏者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即兴表现能力,以丰富的文学造诣与外语水平作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准,进而能够更好地呈现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3]。

2、深入了解声乐作品

无论是声乐作品演唱还是钢琴伴奏,真挚的情感表达才能突出体现作品的内涵。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词人和作曲家的生平,了解音乐作品的与特点,能够准确的揣摩作品的内涵,能够在声乐钢琴伴奏淋漓尽致的进行表达,塑造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丰富其思想感情,在珠联璧合的声乐钢琴伴奏当中,充分彰显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3、尊重原创

在声乐作品表演中,更加与作品相互贴合的情感就是原创作者。因此,在钢琴伴奏,应该尊重原创者,根据曲谱进行分析和解读,基于声乐作品的内容和结构,站在原创者的角度,将情感注入到作品当中,正确包围音高、音势和节奏,以准确的速度、力度和表情进行表达。伴奏手法需要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情绪相吻合,突出声乐作品风格,成功的将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呈现出来[4]。

四、结论

钢琴伴奏是一种独具魅力音乐表现形式,与声乐演唱成为有机的艺术整体,钢琴演奏赋予了声乐演唱精神与灵魂,更加形象生动的进行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者和声乐演唱者之间的默契配合下,以钢琴渲染演唱,充分彰显声乐钢琴演奏的艺术魅力。声乐钢琴伴奏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深入了解声乐作品,尊重原创,对于声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牛思萌.论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J].黄河之声,,21:75.

[2]翟鑫.钢琴伴奏艺术在声乐表现艺术中的魅力[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03:55+75.

[3]赵昕.声乐钢琴伴奏中的对比、平衡与统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2:104-105.

[4]周美玲.论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J].音乐时空,2015,08:131.

篇2: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性研究论文

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性研究论文

[摘要]当今,学科边缘化逐渐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在音乐领域亦然。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以声乐钢琴伴奏以及声乐教学为主题,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侧重于探讨声乐钢琴伴奏具体是如何引导声乐教学的。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教学;艺术指导

钢琴伴奏和声乐教学分别从属于不同的课程体系,可以说二者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又具有必然联系。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理论以及舞台实践表演方面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理清声乐钢琴伴奏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实践价值。

一、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教学的关系

(一)声乐钢琴伴奏

众所周知,钢琴伴奏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烘托演唱氛围,营造更好的演唱效果。钢琴享有“乐器之王”的美称,既能独立演奏也可以和其他乐器配合使用,声乐钢琴伴奏作为钢琴伴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钢琴伴奏即为以钢琴弹奏的伴奏方式,具体又由乐谱和演奏者两个方面构成。

(二)声乐教学

有关声乐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已经颇有成果,和其他学科相比声乐教学具有独特性质,即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一对一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声乐初学者,需要将学习的重点侧重于声乐作品的技巧练习,有了一定铺垫之后再进行舞台实践环节,但是无论在声乐教学的哪个步骤都离不开两方面因素的辅助:其一是教师指导,其二就是钢琴伴奏。所以应当提高声乐钢琴伴奏对声乐教学艺术指导的重视程度,从而增强声乐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声乐表演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

正如前文提到的,钢琴艺术指导对于提高声乐技能和演唱者水平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声乐钢琴伴奏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并不是辅助性的、衬托性的,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又相对独立。

二、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

(一)钢琴伴奏有助于认知

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作品的背景了解,例如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特点、句法以及歌词内容等。特别是语句和语调,因为语言、语调和句法是声乐演唱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分句和呼吸是钢琴演奏的重中之重。现在越来越多的演唱者青睐二度创作,有些甚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依然存在相当多的演唱者并没有坚实的理论背景知识为基石,盲目地进行“自由型”演唱,表现为在随着伴奏的时候出现不合拍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情况,必须以尊重原创为前提,辅助钢琴伴奏,引导演唱者学会以节奏、音准和歌词为基础,融合演唱者的理解。

(二)钢琴伴奏有助于情感体验

体验环节自始至终都是声乐教学的薄弱内容,但是体验环节事关表演的前期准备和现场表演,所以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完成了上一步对声乐作品背景进行了解后,紧接着进入到对创作者情感的感受,即体验环节。因为声乐作品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和创作者感同身受,那么钢琴伴奏可以通过调整音调从而营造跌宕起伏的效果,给予演唱者在表达情感时加以引导。

(三)在表现环节中的艺术指导性

声乐艺术表演需要调动起情感表达和肢体表达,所以要在情感体验和肢体训练中突出声乐钢琴伴奏指导的功能。首先是眼神,演唱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眼神向外界传达的,在声乐表演中,如果是在演唱者没有唱词的时候,眼神的表达就很容易缺失,但是有了钢琴伴奏则完全不同,人的喜怒哀乐、形形色色,细微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无论是在音乐剧还是歌剧中,常会见到利用钢琴伴奏模拟各种情境中的声音来配合演唱者的眼神。其次是手势和表情,手势语同样是用于表达演唱者情感的重要途径,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在国外的很多作曲家在进行钢琴伴奏创作时,纷纷都将创作的.焦点转向利用手势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和音乐性,这种形式会使歌曲的情感融合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三是形体表现,科学表明,随着有节奏的音乐舞动身体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当人们听到喜爱的音乐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随之摆动,而身体的摆动又能将音乐的表现力加强,声乐、歌词、形体都是声乐演员常用的表现形式,三者相辅相成,互补缺陷。所以,在声乐表演中应当发挥钢琴伴奏对形体动作的指导作用,首先钢琴艺术指导应当帮助歌唱者找到完整和准确的角色定位,以实现自我代入。先捕捉其形象,创造一个准确、鲜明,而又真实、准确、鲜活的人物形象,例如卡门在节奏和音乐风格上显现出热情奔放,狂野不羁的音乐形象,钢琴伴奏通过节奏引导演唱者动作形体表达上,满怀着激情和挑逗。在全面了解了角色的前提下,对于典型的角色应当适当地模仿,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时注重姿态、动作、手势、眼神的角色特征,预先设计,并激发应有的感情,演员是声乐和观众互动的媒介。不同的声乐曲目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形体动作设计,才能够让群众融入到乐音背景中。最后是舞台实践,归根到底声乐理论教学还是要以服务舞台实践为宗旨,也就是说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舞台上,声乐钢琴伴奏一方面能够帮助表演者养成情感节奏,除此之外还可以达到控制、调节演唱者临场心理作用。由于钢琴艺术指导中演唱者必须调动多重感官,通过耳听、眼看去思维去演唱,要求声乐学习者用心观察钢琴伴奏的细微变化并适应这种需要应变的环境,使学生临场应变得到提高,反映更加灵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心态平衡,缓解紧张情绪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舞台实践缓解如何把控情绪,不要被情绪带动是表演成功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想要在场上获得比平时更好的表现,这种心理常常会导致演唱中出现大脑空白、怯场甚至是晕倒现象,不仅无法超常发挥就连平时水平也难以展现。相比之下,如果舞台上有钢琴伴奏特别是演唱者熟悉的老师或者是同学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此外,克服了现场恐惧感之后,在日常练习中有意识地模拟舞台上严肃、紧张的气氛,让演唱者在“身经百战”中逐渐适应舞台实践,从而在面对舞台表演时做到自如,并消除恐惧感。

(2)前期铺垫,导入情感

声乐钢琴伴奏在舞台上最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演唱者进入人物情感状态,发挥的是“铺路”或者是“清道夫”的作用,为演唱者顺利进入人物情感打好坚实基础。常见的形式有以一段富有感情色彩的钢琴乐开场,让演唱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听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从而使演唱者和观众都能渐入佳境。声乐钢琴伴奏导入的作用对于初学者尤其明显,因为他们学习经历尚浅,对于很多曲目的创作背景并不熟悉。例如曲目《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这首歌要向人们传递的是歌颂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伟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但是如果没有亲身那段由苦难和黑暗走向幸福和光明的历史,很难发出真实的情感和对伟人的敬意。虽然之前已经对作品有了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建立了基本情感基调。上台前的“入戏”引导也是十分关键的。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的不同环节,都可以运用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培养演唱者的节奏感和对演唱的整体把握,因此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作用巨大,应当在声乐教学及舞台实践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楠.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

[2]刘新巧.声乐教学艺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3]季丰来.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技巧[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06).

[4]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景蓝,马岩峰.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写作[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08).

[6]卿泽.浅谈声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J].内江科技,2005.

篇3: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论文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论文

内容摘要: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诗歌、声乐旋律、钢琴伴奏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文章从钢琴伴奏参与音乐色彩的展现和音乐形象的描述及钢琴伴奏对心理刻画和内在情感的暗示的作用两方面分析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钢琴声部,充分地体现出舒伯特的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

关 键 词:《冬之旅》 舒伯特 钢琴伴奏 声乐套曲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他的创作中,艺术歌曲占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并对舒伯特其他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舒伯特使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作用。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钢琴声部把舒伯特的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冬之旅》(WINTERREISE)创作于1827年,它与舒伯特的另外一部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歌词同出于德国诗人威廉·缪勒(Wilhelm Mueller.1794—1827年)之笔。《冬之旅》的情节似乎也是它的一个延续。主人公也是一位失恋的流浪者,因为他太穷了,被迫离开了他所爱的女人,内心孤独而痛苦。在某些歌曲里,抒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舒伯特称这部套曲是“可怕的歌”,它的基调相当消沉,但具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所反映的思想正是19世纪代奥地利封建复辟时期人民思想情感的体现。

一、作曲家的生平及《冬之旅》创作简介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年)是欧洲早期浪漫派作曲家的代表之一。在他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19世纪初德奥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以及于不满现实中仍向往未来的思绪。

舒伯特在18开始了他音乐创作的生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音乐中所具有的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痕迹明显受到了海顿、莫扎特以及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的影响,这使他力图在创作中延续古典乐派的传统。18舒伯特定居维也纳后,没有稳定的职业,他成为一个靠教私人学生、作曲、出售乐谱的微薄收入为生的第一批真正的维也纳“自由作曲家”。生活来源的不稳定、爱情的失意、朋友的离散、疾病的缠绕,给这位稀世之才的一生罩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复辟的黑暗、世风的腐俗和人情的淡漠,使他感到压抑、悲哀;社会目标的不明确,对“理性”的厌恶,使他沉迷于幻想。因此,虽然他重视古典的形式,但他更擅长于个人主观情绪的抒发。他所处的时代是德国诗歌蓬勃发展的时期,他对诗歌的热爱使他在创作中经常以诗歌作为歌词,他将诗变成了音乐,诉说着他丰富的情感。①作为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歌曲丰富而精美,而他为缪勒的诗而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则是他达到的巅峰之作。《冬之旅》由24首结构独立、情节上又相互联系的歌曲组成。描写了一个失恋的磨坊工人在大雪弥漫的日子里流浪的旅程。舒伯特在作品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在作品的创作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通过这个套曲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悲哀和孤独感。

二、《冬之旅》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

声乐套曲《冬之旅》描写磨坊工人遭到他所追求的爱人的拒绝,背井离乡踏上茫茫的旅途中,在冰天雪地里饮尽寒夜北风的滋味。套曲借旅途中所见的景物——沉睡着的村庄、邮站、路旁的菩提树、潺潺的小溪等,来衬托和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宏观地考察《冬之旅》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钢琴伴奏参与音乐色彩的展现和音乐形象的描述;其二是钢琴伴奏对心理刻画和内在情感的暗示作用。本文将分别论述这两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 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

1.钢琴伴奏参与音乐色彩的展现和音乐形象的描述

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已不再单是以前那种简单的辅助衬托,而是根据音乐作品内容为表现音乐形象、挖掘诗词内涵的需要来创作。

(1)在《冬之旅》的创作中,舒伯特运用各种音型、节奏、调性变化来营造作品表达内容,展现音乐色彩,刻画音乐形象。在第三首《冻泪》中,钢琴部分用了很多的变化音,来增加作品的暗淡色彩,刻画磨坊工人痛苦无助的心情。在第八首《回顾》中,第一段和第三段,伴奏和节奏、旋律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通过转调改变了和声色彩,表明了磨坊工人渴望回到旧情人的怀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流露出了一丝希望和憧憬。

(2)钢琴声部转调的布局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中经常运用调性的转换进行艺术形象的塑造与刻画,其中尤以同主音大小调的“对峙”最具特征,手法自然,对比鲜明。②在《冬之旅》中有8首作品都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布局。其中第五首《菩提树》和第十一首《春梦》的.钢琴声部在配合歌曲的音乐形象上的作用最为显著。

2.钢琴伴奏对心理刻画和内在情感的暗示

在《冬之旅》的创作中,舒伯特用钢琴伴奏部分担负起人物心理刻画的重任,揭示人物的各种情绪和情感。

(1)在《冬之旅》的创作中,钢琴的前奏、间奏、尾奏也极大地参与到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与补充的塑造中。如第十八首《风暴的早晨》,前奏、间奏、尾奏的连续三连音、连音、跳音的交替,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情形;第二十一首《旅店》中钢琴伴奏在前奏与尾奏中,都运用了缓慢而沉重的和弦来表现流浪者那疲乏、沉重的步履,仿佛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墓园,又拖着更沉重的脚步离开的样子。(见谱例)

(2)钢琴伴奏中织体与音型的造型功能对情感表现与心理刻画的作用。舒伯特在《冬之旅》钢琴伴奏声部的音型设计上也极富特色,在揭示整部作品的内在情感和心理刻画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第二首《风信旗》的钢琴伴奏,在织体上是简洁的“齐奏”,但它以抑扬的流动的节奏、和弦分解式与助音式相结合的音型,既描写了“微风吹着我爱人家风信旗,它不断旋转在屋顶上”的外在风景,又刻画了磨坊工人对“旧情人”“善变的心灵像风信旗变幻无常”的“怨恨”的心情。

《冬之旅》最后一首《老艺人》的钢琴声部在音型和织体上是最为简洁的但也是最富有艺术效果的。几个木然的空五度音程与三度进行的旋律的交替,在人声进入之后,仍然以引子作为伴奏,人声演唱时钢琴是空五度音程,这种持续低音全曲当中共出现了61次。人声停滞时,钢琴是三度旋律进行,巧妙地描写了老艺人的形象,并深刻地揭示出老艺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二)钢琴伴奏的演奏处理

1.《冬之旅》钢琴伴奏中整体性的把握

《冬之旅》一共包括二十四首歌曲,整首套曲都蒙上一层悲哀、郁闷的色彩,这个从调性安排中可以看出:套曲中除了八首歌曲选择大调为主调外,其余十六首作品都是以小调为主调,即使在选择大调为主调的作品中,作曲家也经常通过转到关系小调或同主音小调的手法,从而在整体上巧妙表现流浪者的感伤。如第十一首《春梦》从A大调转为a小调;第二十一首《旅店》从F大调转为f小调又转向F大调,这除了对演唱者要求把握歌曲风格,一直应有被悲哀的感情所笼罩外,也要求注意钢琴声部的音色,从明亮到黯淡,处理要到位。

2.《冬之旅》钢琴伴奏部分连续性的把握

《冬之旅》套曲在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很多的演唱版本,对于演唱者与演奏者来说对作品的理解与风格的把握具有很大的难度。声乐套曲《冬之旅》不像咏叹调,只是一个片段,它要求演唱者在一个小时左右的过程中情绪是连贯的,是一个从伤感到绝望的过程。在套曲中,钢琴的前奏、间奏与尾奏不但是一种连接功能,更重要的是人物内心情感发掘与补充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晚安》一开始,只是磨坊工人有淡淡的忧伤,这时候的钢琴伴奏音色要柔和,速度不要太慢,有缓慢行走的感觉;随着磨坊工人的流浪步伐,冰雪连天的景致引起了他内心的酸楚。

结语

《冬之旅》是舒伯特创作后期的作品,钢琴伴奏部分在整部套曲中所起的艺术表现作用更大、更丰富。钢琴声部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参与到音乐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和音乐情感的表达中去。在这个套曲中,舒伯特为伴奏与声乐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场景烘托,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最佳境界,也揭示出主人公那飘零一生的孤苦境遇。

注释:

①艺术歌曲随着抒情诗的兴起而繁荣,抒情诗的兴起是浪漫主义的标志之一。

②沈茜.舒伯特《冬之旅》钢琴声部的艺术特色与其演奏处理[J].黄钟.,03.

参考文献:

[1](英)佩基·伍德福特著,黄正乔译.舒伯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陈明律著.舒伯特联篇歌集冬之旅演唱伴奏之诠释.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6年.

[3]刘明娟著.钢琴伴奏艺术.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4]蔡良玉著.西方音乐文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

篇4:声乐课程和钢琴伴奏合作型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声乐课程和钢琴伴奏合作型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教师在对研究生进行音乐表演教育时,要重视提升课程创建的有效性,这样才可以对他们进行更高层面的专业教育,提升他们音乐表演的实力。钢琴伴奏,声乐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两个主要课程,在音乐教育中有着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二者进行合作的新型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对此项合作课程进行探究。认为通过二者进行合作可以提升学科交融力度,这样可以对研究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潜能发挥,以此让音乐表演课程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音乐表演;声乐课程;钢琴演奏;合作型课程

让声乐与钢琴伴奏这两门课程进行合作,是一项音乐教育的创新举措,能够让两门学科实现更好的交融。可以增加音乐教师所开展课程教育的效率,对研究生所呈现的音乐潜能进行充分的激发,同时也能够对当前的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改革。这对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需要对此创新型报课程教育进行分析,以期可以对研究生进行更高水准的音乐表演教育。

一、分析钢琴伴奏与声乐课程进行合作的教学背景

在当前音乐教育形式下,钢琴伴奏与声乐是音乐专业的两项主要课程,都有着自己的教育作用。对两项课程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研究生不能在两项课程中同时取得优秀的成绩[1]。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研究生在进行声乐知识学习时,只是重视技巧的学习,而忽视钢琴伴奏在整体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所以不太重视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之间的合作,没有对钢琴伴奏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进行深度的挖掘,二者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合作。这样就导致研究生在进行艺术实践时,出现作品风格把握或者是表演形式存在分歧的问题,在艺术表演时出现失真问题。

二、通过让钢琴和声乐进行合作,提升学科交融力度

(一)合作型教学的作用

两大课程有着各自的教学特点,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钢琴教育课上融入歌唱教学,或者是在歌唱教学中重视钢琴伴奏的加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乐曲节奏进行强烈的接触和感受。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情感内涵,可以提升研究生在音乐表演学习中理论修养和表演实力。所以说在对研究生进行专业教育时,教师通过让钢琴和声乐进行合作,能够加深他们的专业能力,提升课程教育的有效性。

(二)举例分析

例如,音乐教师在对研究生进行“绿袖子”这首乐曲讲解时,可以将学生科学划分成两个团队。第一个团队是用钢琴进行旋律的演奏,另一个团队则进行歌曲演唱[2]。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歌曲演唱中对情感和节奏进行合理的把握,能够加深自己对该首歌曲情感认知,提升他们在钢琴演奏中所具有的综合实力。而对于进行钢琴演奏的研究生讲,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听同学进行歌曲的演唱,能够让他们对歌词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这样就可以依据一首歌曲让学生在钢琴演奏的同时,能够对情感和作品内涵进行理解,以此让学科教育实现有效的融合。

三、开展钢琴和声乐合作的新型课程教育,可激发研究生潜能

音乐表演不仅是让研究生可以对歌曲进行技巧的演唱,也需要他们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的音乐实力,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在对研究生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不能将课程思维固定在原有的教育理念上,而是需要依据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所以在对研究生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通过将两种课程模式进行融合可以让专业教学更加具有严谨的结构,激发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创新意识,能够提升他们的学科能力。

四、开展钢琴和声乐合作的新型课程教育,能对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进行创新

(一)实施合作课程教育是符合专业人才需求的实施合作课程教育是符合专业人才需求的。当前,高校在对音乐专业研究生进行教育时,培养目标应该以应用型和创新型为主要定位,能够让研究生实现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通过让声乐和钢琴伴奏进行课程的融合,可以对传统的专业教学进行创新和变革,对研究生进行更高层面的专业教育。实现教育模式的突破性改变,以此提升专业教育的质量,这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音乐专业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二)提升课程教育的质量此外通过让钢琴和声乐教育进行合作对,是对课程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也可以提升音乐表演课程教育的质量。通过开设这种合作型的课程教育模式,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思考,能够让钢琴课程和音乐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3]。利用学科教育之间所具有的交叉性实现课程教育的互动,这样就可以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理念进行变革。以此让音乐教学实现课程教育的改革,对研究生进行更高层面的专业教育和技能指导,提升音乐教育的效果。

五、结语

本文认为音乐教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时,通过让钢琴和声乐进行合作可以提升学科交融力度,可以提升课程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开展钢琴和声乐合作的新型课程教育,能够激发他们的专业潜能,提升课程教育的质量。此外,开展钢琴和声乐合作的新型课程教育,也能够对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进行创新,以此对研究生进行高水准的音乐表演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霞.音乐学专业钢琴伴奏与声乐课程合作型课程教学的研究[J].大众文艺,,15:248.

[2]张昱煜.平衡艺术中的细节-提高音乐学专业“声乐钢琴伴奏”课程培养质量的要素研究[J].艺术百家,,30(05):233-234.

[3]吴启健.声乐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思考与革新[J].科教文汇,2014,06:110-111.

篇5: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美学的存在与意义,艺术慢慢渗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成为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中极为关键的组分之一。

其中,声乐艺术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发展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也推动着世界前进。

本文以声乐艺术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与影响为基本导向,探讨在声乐演唱中情感内涵以及声乐技巧的关系与作用,并就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应用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声乐技巧;声乐艺术;地位;应用

音乐是一串特殊的音符组合,它可以表达文字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实现的客观情景或是内心独白。

声乐是音乐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它来说,人的嗓音就是用来表现音符的工具。

因此,相比起其它使用冰冷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声乐显然更容易打动人心。

声乐艺术承担有音乐艺术的基本职能,同时也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

为了提高声乐演唱的艺术效果,带给聆听者更为细腻的听觉享受,应用声乐技巧成为了表现声乐艺术的重要手法。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演唱事业的发展,关于声乐技巧的学习也愈发地系统和专业。

然而考虑到声乐艺术的基本艺术职能,考虑到音乐本身被寄托的感情与内涵,对于每一位声乐艺术工作者来说,正确认识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价值刻不容缓。

一、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与地位

1、声乐技巧是作品风格的标志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及推广,“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的观点慢慢浸入人们的意识,艺术的社会主体特性逐渐被大众认可。

艺术的主要形式以及表现手法均由人类所创造,由于创作人地域、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创作出来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最终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艺术流派体系。

艺术来源于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

不同的艺术流派不仅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艺术体验,更是代表着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呐喊与情感,极易引发人们的共鸣。

艺术风格是区分艺术流派的主要标志,也是艺术表现的核心,在声乐艺术上也不例外。

因此,在表现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展现不同声乐艺术风格的独到之处,无疑就成为了声乐演唱者的重点与难点。

考虑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节奏、唱腔以及段落部署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在现代声乐演出中,演唱者一般是采用适合的声音技巧及其组合来表现作品风格的。

例如在我国,南方音乐与北方音乐就好比南北方人民普遍表现出的性格特色一般,对比起后者的粗旷、豪爽,前者更为温柔、婉约。

因此,在进行声乐演唱时,对于南方音乐,多选取柔美、细腻的嗓音来表现,同时要求演唱者对高音有好的掌控能力,演唱高而不虚、细且绵长,尽显南方温婉。

而演唱北方民乐则一般要求演唱者声音高亢、洪亮,演唱时采用的声乐技巧也要求符合北方人民直爽、豪迈的性格特征。

由此可以得到,运用不同的声音技巧,声乐技巧就可以成功烘托出不同作品对应的情感氛围,实现艺术的情感渲染,引起倾听者的共鸣。

2、声乐技巧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推动力

作为声乐艺术表现中的关键组分,声乐技巧对于声乐艺术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首先,声乐技巧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求,它的合理使用能够帮助艺术表演者充分展现作品承载的情感积淀与背景内涵。

同时,高标准的声乐技巧能带给聆听者不一般的听觉享受,只有不断提升声乐技巧才能符合人们对于声乐艺术不断提高的艺术鉴赏需求。

因此,优化声乐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声乐艺术的进步。

其次,面对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社会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愈发重视。

声乐艺术作为人们宣泄情感、促进交流以及沟通感情的重要途径,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在物欲激增的现代社会,都市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层层压迫着人们绷紧的神经,聆听音乐作为当今使用最为普遍的解压方式,提高音乐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而声乐技巧作为音乐艺术表现上的核心技能,能有效地帮助表演者实现情感的表达与艺术氛围的烘托。

故而可以得出,优化完善声乐技巧对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声乐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强化剂

声乐艺术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艺术的基本职能—表达情感。

音乐创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思想注入音乐作品之中,然而作品的价值往往并不在于创作者投入了多少。

考虑到音乐作品是通过声乐演唱者带到听众跟前的,而真正好的音乐作品是能让聆听者内心感受到触动、引发听众共鸣的。

这就对演唱者对于声乐技巧的掌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音乐来说,如果将作品承载的情感与内涵比作是音乐艺术的灵魂,作品的音符组合比作是音乐艺术的肉身的话,那么演出者的声音技巧就是音乐艺术的骨架。

音乐艺术的鉴赏源于听众们头脑中关于美学的意识,是听众们对于美的追求,徒有灵魂、肉体的音乐作品根本无法走入听众的耳朵。

换句话说,承载在音乐作品上的感情,只有通过声乐技巧的支撑,才能被听众们接收。

因此,实现完美的音乐艺术表演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二、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应用方式

现代音乐作品按照内容以及感情基调大致可分为抒情乐曲、叙述乐曲以及赞颂乐曲三大类型,在进行表现时应当根据不同作品的情感色彩以及音乐特点选择不同的的声乐演唱手法和情感表现手法。

其中,声乐技巧由于在作品音调的控制上比起其他声乐类型更为专业和严苛,准确选择声乐技巧并且熟练灵活地使用声乐技巧对于作品的情感表现以及艺术价值均有显著的提升。

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以其磅礴的乐曲气势以及沉重的历史积淀,震撼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国民。

在这首歌的艺术表现过程中,演唱者们应当准确把握乐曲每一小节的音调特征,选用赞颂乐曲对应的独特声乐技巧,并融入贯穿于音符之间的感情色彩,充分表现出该乐曲磅礴、恢弘的音乐气势以及承载在乐曲中的浓重爱国情感。

声乐技巧的准确使用对于作品艺术价值以及内涵的表现均有极为关键的实践价值。

三、总结

有血有肉、能引起听众共鸣的音乐作品才能被称之为成功。

而寄予音乐作品之上的感情以及思想,唯有借助浸透情感的声乐技巧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因此,声乐技巧作为声乐艺术表现以及发展的支撑骨架,对于声乐艺术起到了无法取代的关键性作用。

提高声乐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使用技能对于促进声乐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发挥声乐艺术的社会职能等多个方面,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诸黎明.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北方音乐,2015,20:440

[2]刘捷.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有效性[J].大众文艺,2015,17:151.

[3]花映泉.论声乐艺术中情感表达与声乐技巧的关系[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2:30.

篇6: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文化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经济与政治力量如此强势,但是文化更倾向于与对人类思想与行为的一种熏陶,给予人类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达到影响人行为方式的目的,由其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更是一个不可不提为人惊叹的文化瑰宝,以现在的视角来回望,也是不得不被其厚重的底蕴所折服的,而在此之中,其声乐文化又算是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从古代以来,声乐艺术不断进行发展与创新,慢慢融汇中西,形成独有特色的声乐艺术,因此,

在声乐艺术欣赏的能力上的培养就不得不提了,本文就针对如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来欣赏声乐艺术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学生;审美角度;声乐艺术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欣赏价值的艺术,无论在其形式上还是再其内容上,都是可圈可点,足以令人喟叹的,中国的`声乐艺术更是具有此类特点,由于几千的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声乐呈现出的更是一种恢弘庞大的气势,

从夏商周的青铜乐器开始以及其独具特色的演奏方式,无不是一大亮点,之后随着朝代的变更,乐器的种类以及其质量都不断增加以及提高,曲式的类别也更是多种多样,逐渐更多的渗入创作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声乐中存在着更多的动人之处,

而正因为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的加入,使得欣赏声乐更需要读懂创作人的心境,也让声乐欣赏提升了一个阶梯。

一、从审美角度欣赏声乐艺术的必要性

(一)美学色彩为声乐艺术本身的一个特质

音乐自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是以声音的形势传递到人的耳朵里的,通过特定的频率编排,使得音乐发出错落有致的和谐音符,从而形成动人的音乐,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文化的世界内,诗歌散文等等类型的文字作品浩如烟海,

其作为对特定对象的表达手段,或抒情,或描景,或议论,或叙事,无论何种情感,都使得原本生硬的诗文添上了一层人文美学色彩,音乐自然也是如此,其在音律上自身的美学性在融合进创作人的思想情感因子,更加增添了一种人文韵味,所达到的美学境界也更高,因此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声乐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体会的声乐艺术的魅力

人大多数都对美丽的事物有一种特殊的倾向性,正如人对于家具有独特的眷恋性,音乐就是这样一种承载物,作为情感抒发的一种手段,其区别于文字的方式,而是加以更为生动的声音艺术来作为主要表现方式,其无论是在情感的涵韵上,

还是在自身音律的济结构上,都体现出其特有的心思,要学生通过美学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其重要目的便是要学生在了解其音乐所传达的内涵的同时也关注到其音乐自身的美,正如学古诗词除了读懂作者的情感之外,也感受到诗文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势的独特的美,这样是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到声乐艺术的魅力的。

二、如何引导学生以审美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

(一)完善学生对声乐历史的认识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最精彩的展现,而其自身表现的来的魅力,有更使其吸引人,同样,声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特点内涵,从早期的朝代开始,声乐便以期独特的展现形式作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皇家声乐还是民间声乐,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而要更为充分的掌握这一美的因素,就必须对这些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声乐历史也正如一本史书一般,其身上有着无数声乐家以及声乐变革的记载,

其本身存在便是一种历史历久弥新般的美,要真正领略到这种美,便要从其历史出发,要使学生从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也就必须要其对声乐历史有特定的了解,通过将其放逐到那种声乐历史中,让其自身体会其悠久的历史以及厚重的底蕴,更能够促进其对声乐美的一个认识,自然也就有利于促进其以审美视角来对声乐艺术进行欣赏。

(二)教导学生系统的声乐欣赏方法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其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于现实中文字或者是语言的表达,如此简单明了,其实通过一种相对更为纷杂委婉的方式来倾泻出一种情感,其自身所承载的美也是迷蒙的,

由其随着中国声乐以及外来声乐不断融合吸收的趋势下,声乐艺术所表现出的那种兼容性以及自身的独特性更是令人难懂,甚至会造成文化上的错误识别,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人们对声乐艺术的欣赏兴趣,

更有可能影响声乐艺术的发展,所以,系统的欣赏方式对于真正了解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及其有必要的,学生要更好的通过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传授者就必须教导学生相对系统完善的声乐欣赏方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感知声乐艺术美的存在。

篇7: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声乐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演唱者个人的情感以及演唱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声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表现对于声乐艺术的演绎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应当重视对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表现的研究,不断地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提高声乐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情感;声乐艺术;表现

在声乐艺术的表现方面,虽然表演技巧和动作对于音乐作品的演绎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声乐艺术表达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情感因素。

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声乐艺术也是情感艺术,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和传递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中缺少了情感,就会使演唱的过程做作,缺少人情味。

这就要求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重视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表现,赋予声乐艺术应有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情感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性

在声乐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感对于歌唱者的水平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声乐艺术通过声音的表达来感动观众,打动人心,如果在歌唱的过程中没有情感上的张力,那么也就难以真正地展现出歌唱艺术的魅力。

情感贯穿到了歌唱的全过程,它对歌唱具有发动、引导以及维持的作用。

情感的存在要求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要求表达出歌曲本身的情感。

情感对于歌唱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它要求歌唱者能够主动地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感,满足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它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因此声音中的情感成为了声乐艺术中比较独特的特点。

试想当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没有投入丝毫的情感,在表演的过程中如同行尸走路一样,那么给观众的感觉是味同嚼蜡,没有艺术上的美感,也体现不出声乐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在声乐艺术中,声音、情感和语言是其中重要的要素,在现实中经常发现,同样的歌曲不同的演唱者表达的效果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歌曲演唱者表达的情感不同,一些情感表达丰富的演唱者能够很好地打动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最终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当歌曲中少了情感的因素之后,声音就变得苍白无力,歌唱艺术也就失去了灵魂。

情感对于歌唱艺术的表达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情感的表达。

二、增强情感表达的途径分析

(一)恰当地应用联想

联想对于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往往包含了丰富的联想。

对于表演者来说,通过联想可以体会到歌曲的内在涵义,能够了解到歌曲的形象和意境。

通过引入联想,能够使演唱者从情感出发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使演唱者在情感的`准备上能够不断地贴近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音乐作品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浓缩,音乐作品往往蕴含了丰富甚至复杂的情感。

通过联想能够帮助歌唱者了解到音乐作品的背景,能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义。

在联想的帮助下,能够使演唱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到歌曲的意境和氛围中,从而表达出歌曲本身的情感。

例如在演唱民歌《茉莉花》的过程中,往往能够使歌唱者进入到茉莉花的氛围中,似乎真的花朵就在眼前晃动。

通过这样的联想活动,能够使演唱者和观众都受到感染和感动,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情感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出音乐作品本身的面貌。

(二)合理地调节演唱中的情感

几乎所有的声乐作品都包含了情感,都需要进行情感的调节和控制。

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带入自己的情感,但是当这种情感不符合歌曲作品本身情感表达的需要时,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节,使演唱者的情感和歌曲的情感能够相互匹配,最终融合在一起。

歌曲中的情感能够给观众带来喜悦,也可能会让观众感受到痛苦。

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诠释常常会受到演唱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声乐作品难以得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

在情感融入到声乐艺术的过程中,过多、过分的情感都无益于歌曲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演唱者按照作品本身的情感需要来调节个人的情感。

同时在听一首音乐作品中情感变化可能比较快而且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演唱者具有比较高超的情感调节能力,能够适应不同音乐作品的需要。

(三)正确地控制演唱的力度

演唱的力度对于情感的表达也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同的力度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一些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力度的控制,或者在力度控制方面能力不足,导致演唱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混乱,失去了声乐艺术本身应当具有的魅力和乐趣。

力度表现出了音响强弱的程度,力度也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它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在声乐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当力度越强时,往往情感也显得越急迫、雄壮;但是当力度比较弱时,往往情感的表达时比较委婉。

力度常常与速度等结合在声乐艺术中使用,往往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绪,能够给听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通过恰当地应用力度,能够表达出声乐艺术独特的韵味,表达出独特的情感效果。

三、结语

在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中,情感占据了重要的分量,情感对于声乐艺术的表达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将声音和情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声乐艺术的感染力,才能使声乐艺术充满了动感,使声乐艺术有了灵魂。

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应当从力度等方面着手,掌握情感表达的规律,最终表达出歌曲本身的味道,引起观众的共鸣,增强声乐艺术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宪旭.浅谈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

[2]郑霞.论情感抒发在声乐技巧中的表现[J].黄河之声,,22.

篇8: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正确的呼吸是声乐艺术表演的一个重要因素,声音的准确、表现力的运用都取决于演唱的呼吸。

本文浅析如何了解呼吸,演唱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的比较,声乐演唱呼吸的方法,呼吸训练的实践及合理运用呼吸才能达到声音的优美。

关键词:歌唱呼吸;艺术表演;运用

一、声乐艺术表演中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气息地冲击,声带就不会自动发声。

当代歌王帕瓦罗蒂在谈歌唱感觉时说:“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

”可见正确的呼吸在声乐艺术表演中何等重要。

当我们在声乐演唱中要发出优美的声音,唱好每一段歌曲时,在强度、速度及音质上达到完美的要求时,必定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

二、声乐艺术表演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的比较

声乐演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别。

总体而论:呼吸过程均包含吸入与呼出两个方面。

在日常讲话时,这种呼吸是自然的呼吸运动。

而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是一种有意识、有训练的、强化的呼吸运动。

吸气的动作快,吸得深而多;呼出的动作慢,且呼得有控制,有弹性,是一种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呼吸运动。

在艺术表演中的呼吸,要保持吸气时的感觉和状态,以继续加强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对呼气肌肉群产生均衡地对抗,将呼出的动作放慢和延长,并在这种对抗的阻力中使呼气平稳而有力,成为声乐演唱发声极有控制的动力。

即声乐演唱时呼出的气息无论在压力、排气量、均匀度上都应比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气深刻得多,优化得多。

三、声乐演唱呼吸的作用和方法

声乐演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之源。

凡学习歌唱均把呼吸方法视为首要的技巧。

意大利歌唱家卡鲁索曾说:“可以把横膈膜的功能比作风箱,它执行着风箱的任务。

声乐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吸足气和善于正确而节省地使用这些气。

歌唱者无论有多么好的听觉和愿望,如果他不会控制气息,那他就唱不准音或是发出毫无生气的、可怜的声音。

”这充分说明正确的呼吸对于每一位演唱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外歌唱家们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歌唱呼吸的方法,归纳一下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1.胸式呼吸法。

这是一种十五、十六世纪西欧教堂中普遍采用的演唱“圣咏曲”的浅式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法。

这是一种单纯依赖横膈膜,使腹腔扩大的深呼吸法,即气沉丹田。

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这是一种由胸腔下部肋肌、膈肌、腹肌共同控制呼吸的方法,是最科学、最理想的歌唱呼吸的方法。

在声乐艺术演唱中,良好的状态、发声、共鸣都要靠正确的方法来完成。

演唱要精准尽情地表现声乐作品中的各种声乐技巧和感情风格,就必须注重呼吸的训练。

例如,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练习方法:(1)吸气。

气息吸得不可过浅、也不可过深;吸气要柔和、平稳;采用鼻子和嘴同时吸气比较好;吸气要适度,具体吸入气息的多少,应根据所唱乐句的长短、力度的大小、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的要求来决定;要学会无声的吸气,吸气是歌唱的准备,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吸气,而不是盲目的吸气。

(2)呼气。

呼气时应该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气息的力量要适度;不可以用单一的方法,应该根据音乐的高、低、强、弱,灵活的变化和控制。

四、声乐艺术表演的呼吸训练实践方式

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

”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

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

当然,作为演唱者应该做到下面的方法。

1.吸气练习。

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闻花时要轻松自然,不用猛吸。

2.控制练习。

打哈欠练习,使歌者体会“气息回流”,“气息倒罐”的感觉。

练习“惊呆”的感觉:不吸也不呼,不进也不出,气息呈静止状态。

3.流动练习。

叹气练习,哈欠练习,这种练习使声音变得畅通而且富有流动感。

4.换气练习。

练习数数,学“知了”的鸣叫声,在发声位置上练习“狗喘气”,此时胸口感觉是张开的。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歌者在演唱作品时,学会正确的吸气、呼气是非常重要的。

气息如果吸得不正确,会导致整个作品演唱的失败。

气息如果吸得太浅,演唱时乐句的气息就不够用,这时就会出现乱换气,甚至会出现倒吸气,这就打破了音乐乐句的完整性,每个乐句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清楚,甚至会出现跑调走音现象,尤其是到了高声区,声音更是需要用很好的气息去把握和控制。

气息犹如一根风筝线,风筝飞得越高,风筝线抓得越紧,声音控制得越自如。

诚然,一首好的作品演唱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歌唱者是否有很好的气息把握,若做到了就能完整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综上所述,演唱者应充分理解呼吸在表演中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每天坚持训练、应积极参加实践、多在舞台上锻炼、踊跃参加不同级别、不同场合的声乐比赛,多听声乐专家讲座,只有这样,声乐艺术演唱的质量才能会更高、更好。

篇9:声乐艺术应用论文

【内容摘要】声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声乐艺术又是一种审美的活动过程。

文章通过对歌词美、旋律美、伴奏美、表演美四个方面的论述,探索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只有将声乐艺术诸元素中的美有机凝结在一起呈现出来,才能真正符合美在演唱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声乐艺术;歌词美;旋律美;伴奏美;表演美

声乐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获得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各种唱法,从而逐渐丰富起来。

探究其发展的根源,主要在于声乐是一门歌唱技术与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而声乐艺术又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过程。

这种美感的获得需要演唱者从歌唱的音乐感觉、情感表现等方面去领悟,并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对歌曲进行二度创造,使作品富有生命力,产生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一、歌词美有助于丰富演唱者的内心情感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诗人、词作家或剧作家写成,能作为歌唱的诗歌或唱词。

“它的作用在于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且适于歌唱的语言把歌曲中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以及其形象、意境和思想具体地揭示出来。

它是歌曲综合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①由于歌词创作的过程蕴含着词作家丰富的内心情感,演唱者要想让欣赏者感受到这种情感,就要在演唱前深入挖掘歌词的含义,准确把握其情感基调及内涵,并加上自己的感悟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一般情况下,演唱者的情感体验越深刻,其演唱就越真挚感人并富有感染力。

有些歌词的意思很容易让人理解,但有些歌词却要通过把握主题含义才能让人理解。

对于那些难以把握主题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演唱者就要从中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情感及其内涵,以决定他们再创作时的准确依据,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以情带声。

而欣赏者也可先通过歌词了解这首作品的内容,然后再去欣赏由演唱者再创作后的成品时,才会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感应。

无论对于演唱者还是欣赏者而言,都可通过歌词获得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各种知识。

如根据唐朝诗人白居易诗词创作的歌曲《秋花秋蝶》就是诗人借秋花秋蝶的生死变化,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根据诗词内容,作曲家把歌曲分为三段:第一段“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刻画了秋花和秋蝶的无限生机;第二段“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刻画了秋季寒风吹来,秋花败落,秋蝶丧生的景象。

第三段“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则感叹人生虽不能像“千年鹤”和“百丈松”一样永存于世,但仍要学习它们的精神,努力奋斗。

演唱者只有投入到歌词的氛围和乐曲的意境中,才能唱出那秋意图景中感悟生命的转瞬即逝及古人叹息中的旷达情怀。

二、旋律美能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内涵

旋律是由不同音高的音符按照一定节奏组成的,是音乐的灵魂、核心部分。

用不同长短、强弱的旋律节奏进行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多种美的旋律。

从声乐美学角度来看,它构成了声乐艺术美的主体,通过准确传达歌曲的细腻情感和精神内涵,表达出人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

作为贯穿于声乐作品的轴线——旋律,它的美能表达出声乐作品的内涵,体现出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及人们的内心感受,旋律美在声乐的艺术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旋律是否优美动听也取决于歌词意境的烘托和演唱者的完美诠释。

当人们听到某种不同的旋律时,内心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有的旋律使人兴奋或轻松;有的旋律使人忧郁;有的旋律使人如沐春风,感觉十分美妙。

这些感觉都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我们对旋律美的感受。

如《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首富有浓郁地域特色、舒展悠长的歌曲。

该曲是单二部曲式,主旋律部分只有17小节,篇幅较短。

歌曲的节奏采用了4/4和2/4的交错拍子,增强了乐曲的抒情性。

作曲家通过巧妙地转化将乐曲中不复杂的音乐元素进行加工后,让乐曲的层次感得到提升,使歌曲中出现的每个音符及每段旋律都能引起人们对辽阔草原的无限遐想。

降央卓玛用她那质朴流畅的歌声及深沉幽远的演唱风格搭配上缠绵的歌词,把大草原的优美景色唱得自然、惟妙惟肖,使人们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得到精神方面的愉悦、满足。

三、伴奏美是乐器与人声交相辉映,获得声乐艺术美的重要条件

伴奏作为一门特殊、独立的综合艺术学科,对声乐作品内涵的完美表达,对歌曲旋律进行渲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歌曲伴奏通过乐器与人声的相互补充,互相衬托,可以把作品诠释得淋漓尽致。

伴奏要明确按照曲谱上标识出来的表情术语进行演奏,还要同演唱者抒发的情感相一致。

如歌曲《我爱你中国》中第一句对“爱”的渲染到第二句对“你”的着意强调,使感情抒发的指向更鲜明,祖国在游子心中的分量倍增。

钢琴伴奏没有采用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来刻画内心激荡的情绪,而是以宁静、抒情柔美的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上下起伏来衬托情感的表达,以一种内在、深沉的基调使歌声的抒发既有强度也有深度,这样更加突出了人声的表现力,使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于歌声的抑扬。

伴奏在一定情况下揭示人的心理情感变化。

伴奏者通过娴熟的演奏技巧在乐器上唱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还能促进演唱者发挥激情。

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有意识地在诗歌和旋律的主体周围创造出一个均衡完整的音乐机体,把和声、器乐伴奏等音乐因素提高到与诗歌和旋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演唱与伴奏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篇10:声乐艺术应用论文

摘要:声乐是一种具有长久历史的艺术文化,有机的结合科学化的发音和艺术化的语言,而想象力在声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以帮助歌者更完美的歌唱,陶醉自我的同时感染听众,是声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声乐艺术中尤其需要重视,本文针对声乐歌唱特点,分析想象力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声乐艺术中培养想象力。

关键词:声乐艺术;想象力;培养

声乐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艺术文化,也是一种美的体现,相对较为抽象,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尤其是对表演者。

在声乐艺术中,应该注意想象力的培养,充分的联想,表情、声调随着想象的情节变化而变化,创造一种歌曲的意境,一首歌曲的演唱是对歌词背后的故事的述说,需要乐理、歌者内心的情感,加上充分合理的想象综合的表达。

以下对声乐艺术中的想象力做详细分析。

一、声乐艺术特点

声乐是一种传统唱法,包含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及美声唱法。

歌曲需要通过演唱来表达,将文字加曲调完整的表现出来,需要歌者具有一定的能力。

声乐演唱首先是对演唱内容的理解,根据歌中人物或作词者的感情,以及歌曲的时代或故事背景,不断领悟其中的特殊感觉,从而努力达到一种共鸣;其次是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歌曲凭空想象场景,在脑海画像,描绘出动态的一组画面,并且身临其境,

作为画面中的一个主角,体味演唱;再次灵活运用自己特有的声音,生动委婉的演唱,充分发挥美妙的声音,根据不同歌曲掌握不同的声乐唱法,从而做到演唱韵味十足;科学的运用演唱技巧,音色、音质、感情充分结合,将演唱从一首歌曲升华到一种艺术,做到声情并茂,完成对声乐艺术的完美表达。

二、想象力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

想象力是在固有的物质基础上在头脑中塑造出的一种新的形象,是声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可以深化声乐表演。

一首歌曲的歌词单单是文字的表达,歌唱是一种展现画面的简要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桃花谣》中“桃花美,桃花艳,开在那三月间,桃花儿红,女儿美,梦儿飞满天”,演唱时需想象三月桃花盛开,粉红染了一片的场景;《为了谁》中“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所有的歌词都需要想象刻画那种画面,一点一滴的表达,通过合理充分的想象来寄托歌者对歌曲内容的那份感情,继而形象生动的演唱。

可见,想象力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

三、如何培养声乐艺术中的想象力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歌唱和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演唱的声乐歌曲,或许是一件事情,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个现象,又或许是一个人的一生。

但不论是什么,都需要借助歌者淋漓尽致的演唱来体现。

声乐表达的大多是比较积极、意义深远的,这同样需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帮助判断歌曲叙述内容的动态方向,从而有助于发挥想象力,正确、高效的把握歌曲。

(二)拓展声乐实践

在声乐的学习中,仅仅是掌握声乐的一些理论并不能提升对歌唱的表达,还需要不断拓展声乐实践,在实际演唱中一点点训练,不断将技巧与情感结合。

在各种场地适应自己声乐歌唱的表达方式,通过练习不同题材的歌曲、多样叙述方式的歌曲,在不断的实际锻炼中积累经验,创造出一定的想象空间,训练想象力融入到歌唱的能力,一步步提升歌唱水平,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自我。

(三)提高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领域

文化素养起着一定的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声乐艺术中想象力的发挥,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有可能无法形象生动的想象出歌曲的背景画面。

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对各类文化的不断学习,尤其是国内外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更加利于体会声乐歌曲的时代韵味。

做到不拘泥与音乐学科这一门,可以拓展知识领域,多了解一些其他领域的文化,例如传统美学、汉语学等,开拓阅历,丰富精神层次,可以帮助歌者以一个全新的视野对歌曲进行审美,避免受到知识广度的束缚,无法充分理解想象。

(四)生活中留心艺术

人常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生活中留心艺术帮助歌者更深刻的体味生活的五味杂陈,喜怒哀乐,欢聚离别,各型各色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共同组织成一个大的集体,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不可能所有都亲身经历一遍,但却可以通过观察、留意将生活的点滴印在心里。

遇到类似歌词可以轻松抓住核心情感,更加利于歌唱的表达。

从生活寻找艺术,同样可以激发歌者的创作,对歌曲的把握更为灵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有关重要,可以帮助发挥歌唱技巧,使歌唱更加具有渲染力,且良好的想象力能够冲击歌者的灵感,帮助其在声乐艺术中的创作。

想象力在歌者的学习和歌唱表演过程贯穿始终,是一种声乐艺术完美展现的有利因素。

在声乐艺术中,充分重视对想象力的培养,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拓展声乐实践、提高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领域、在生活中留心艺术来实现在声乐艺术中培养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吴喆.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的作用分析[J].青春岁月,,06:111.

[2]赵曙光.浅论声乐演唱中想象力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02:189-190.

[3]刘曼君.论声乐教学中想象的作用及歌唱想象力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1:111-113.

[4]孙凯,罗卉.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想象力及其培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06:125-128.

[5]曹文海.“想象”是通向声乐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03:91-95.

篇11: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音乐艺术不断传承发展,人们对于声乐艺术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声乐艺术涵盖有声乐教学和声乐作品等诸多方面,可以将声乐艺术看成庞大复杂艺术结构体,伴随人们不断深入声乐艺术研究领域,基于美学视角深入研究声乐艺术相关内容,可以说这一课题越发受到学术界关注。

基于美学视野来研究声乐艺术对于表演人员来讲在审美体验方面也是个很好的提升,从另一侧面来看还可将声乐艺术魅力进一步彰显出来。

该篇文章也正是基于此细致研讨美学视野下声乐艺术,浅析声乐艺术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基于美学层次提出作者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美学视域;声乐艺术;审美视角

声乐艺术为完善科学体系,包含声乐评论,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和作品等诸多方面内容。

现如今研究声乐艺术还仅限于作品层次,但声乐艺术既然属于美体验与享受范畴,基于美学层次展开研究,对声乐艺术可持续发展意义将是十分深远与重大的。

与此同时对学者审美体验增加也有很积极的作用,从其中挖掘到声乐艺术魔力之所在。

一、相关概述

由远古时期至今,人类最初音乐体现形式便为声乐。

从声乐艺术诞生一刻,同人类生活便形影不离密不可分了。

声乐美学相关理论同其它音乐美学相关理论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声乐美学属于音乐美学一个分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方面寻找音乐美学基本规律,并会参照学科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为了更好引入美学视野下声乐艺术相关内容,接下来本文首先对美学含义进行阐述[1]。

美学含义:美学为人类与动物存有最大区别一类自然感受感官审视反应,美学研究方法也更加偏向于多样化。

美学源自于哲学,但是美学还不是任何学科所属品,它为社会美,环境美与生态美等概念集合体,为人类指出事物存在美感并为事物赋予美概念。

美学这一词汇来自希腊aisthetikos演化,最开始意义便为感官感受。

传统美学旨在对艺术作品进行研究这也是美永恒不变定律。

接下来我们再对音乐美学概念进行诠释,音乐美学:基于音乐学与美学基础上,又开辟出音乐美学这一分支。

音乐学领域内,它也为该体系领先学科。

十八世纪末,德国一位作家,音乐理论学家把音乐美学概念引出,但音乐美学可以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在经过几十年以后十九世纪下半页构筑而来。

至今天为止,音乐美学研究对象和相关内容也都未形成固定言论[2]。

也可以说,所谓音乐美学其实为专门对音乐进行研究当中存在美与审美特征等学科。

二、声乐艺术的美学内涵

音乐将情绪深蕴于其中,声乐艺术彰显情可分为声情,曲情以及词情。

所谓词情,为声乐艺术一次创作时抒发与蕴含情感,为词作者基于客观感受同认知获取主观心理动向,将该冲动化作概念性词汇与词组来对情感内容进行抒发。

曲情为声乐艺术创作时作者凭借结合音乐基本搭配技巧,例如配器,曲式与复调等有机融合同时将情感深蕴于其中[3]。

声乐艺术是经演唱或者表演将文本形式作品转变成流动音响存在的,也才可以把作品情感特征输送至观众耳朵中。

所有声乐艺术作品,不论练声曲,音乐剧与歌剧等其声情,曲情与词情表现也都可大致概括如下:首先,词章语言美。

歌词语言诗化为文学方面声乐美学基础。

歌词声调悠扬缓和,高低变化,对于情感表现同样会有所帮助。

其次曲作旋律美。

为词章又胡言向音乐化过渡,是声乐艺术有声化创作前提。

再次演唱声腔美。

声乐属于演唱艺术,曲作旋律美以及词章语言优美,都要靠演唱表现出来,所以,对于声乐美构成,演唱声腔美为声乐美主基调。

其四为声乐器乐美。

器乐同声乐虽表现上千差万别,但音响组合在进行艺术表达时,器乐还是占据不可替代重要地位的,其艺术功能是缺少不了的。

声乐器乐美,通过声势美,比较美,抒情美与伴奏美等几点内容构成[4]。

其五为形体动作的审美,该审美同语言动作相匹配便能充分起到传情达意不错效果,同一时间它也可视作无声语言,声乐表演的时候重要性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所有艺术形态需具备自身评估体系,不存在批评评估体系艺术将不会良性,深入与持久存在下去。

所以声乐美学中声乐批评同样是不可缺少重要一环。

三、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声乐艺术为综合整体艺术系统,含有声乐评述,声乐艺术,表演与作品等很多内容,我国声乐艺术涵盖通俗与民族两种,通俗的声乐艺术更加趋向于个性化与多样化,声乐美学将民族化发展作为前提吸纳西方先进思想,发展具有我国特色声乐艺术[5]。

首先,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表现。

声乐艺术囊括音乐部分与文学部分两部分,两者间为互相促进与互相合作关系,对声乐作品的美学特征予以分析时应当特别注重声乐作品词曲关系分析,不同学者艺术家对于歌曲关系具有不同解读。

实际上,旋律与歌词属于相互依存关系,旋律应当参照歌词具体内容予以定义,使歌词语感增强同时将旋律朴实度与优美度提升上去,换句话讲,声乐创造时歌词更加具备主导性,旋律感及语调感是同时融入于声乐艺术当中的。

其次,创作美学特征体现。

声乐艺术创作把个体情感融于现实一种过程,声乐创作彰显情感流动与创作,还包含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互相渗透并作用,但声乐艺术并非两类语言相加之和,作品创作人员需要对文学语言及音乐语言关系精巧处理,创作某种特殊程度为对作者文学素养与音乐造诣一种体现,它强调作曲者与歌词作者合作的过程。

再次,声乐艺术在传播与表现方面的美学特征体现。

所谓鉴赏美学指的是声乐作品创造出来便会面对众口模仿与评说,鉴赏者也包含那些爱好者与票友,对声乐艺术传承某方面要依赖鉴赏人员疯狂模仿与接纳。

此外对声乐艺术传播对于其普及化与大众化扮演着加速器的角色,可以讲声乐艺术同器乐艺术比起来传播更加具有广泛性普及性,而声乐作品语言文字可以深刻烙印于人们心中,是人类精神世界丰富不少。

最后一点,表演方面的美学特征体现。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声乐艺术同音乐创作过程并不能够完全等同,声乐艺术还包括音乐审美过程,其美学价值经表演者诠释体现出来,器乐艺术美学价值却在于由音乐器具予以表达,器乐以及声乐艺术体现形式差异同声乐表演有限性存在直接关系,

声乐表演要靠表演者歌唱技能作为辅助,凭借歌唱对歌曲想要传达情景,情感,情绪以及思想进行表述。

表演人员需要强化认知声乐作品能力,寻找到声乐作品蕴含内在关系,为声乐作品赋上历史感,凝聚力与整体性,这是要靠所有音乐人和热爱音乐的人共同努力达成的。

四、声乐艺术审美特征体现策略

声乐作品既然属于审美体验范畴,让观众对作品美学特征具备最佳感受那么对于其理解与掌握作品无疑是大有好处。

目前无论是致力于声乐艺术的研究领域还是教学领域对于美学视野下声乐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或者换句话讲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未来发展过程中,对美学视野下声乐艺术加强研究,为声乐艺术可持续发展所要致力的方向。

(一)加强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重视程度

声乐作品属于一门艺术,其中势必深特审美体验感受。

声乐作品并非只是由音符构成的,里面还富含特殊情感体验与华丽文学辞藻。

只有基于表演者演奏声乐艺术方能更加被大众了解到,这就要靠表演者把自身与创作作者审美体验做有机融合,才能对作品蕴藏深意做更好诠释。

未来无论声乐创作还是教学中都需要对声乐作品美学特征加深加强认识,才可以使声乐作品那种特有魅力表现出来。

(二)教学中加强学习者审美体验熏陶

类似于其他艺术形式,声乐艺术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的价值规律与艺术属性也是基于它作为一个审美活动出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现在的声乐艺术还是否具有审美素质以及可否满足人们理想诉求,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声乐作品审美特征给声乐作品表达赋予助推剂作用,未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让其具备对作品更好诠释的能力。

其一教师需要对学生传授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相关知识。

教师课堂上需要将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内容系统讲解给学生听,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美学热爱,未来学习时学生可以自发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重要作用重视起来。

其二应当加强学生审美体验训练。

具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表演声乐作品进行奖励,并且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对于声乐作品审美意识稳步提升,并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审美体验也增加不少。

五、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艺术会为人带来特有审美体验感受,这其中表演者审美体验以及创作者情感体验都有。

艺术作品内富含深刻美学特征,表演者应当强化对于作品审美才能方能更好对声乐作品进行诠释。

未来当涉及到声乐教学时美学特征教学同样应该被列为重点。

只有对声乐艺术美学特征更好掌握,也才能对声乐艺术进行更好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华民族声乐艺术[J].群文天地,,04.

[2]郑新平.“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基于“技术、艺术、心术”三位一体视域下的声乐艺术美学考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02.

[3]于鑫平.从美学角度谈论声乐艺术[J].文学教育(中),,07.

[4]刘莉.当代美学视域下的西方歌剧声乐艺术探究[J].四川戏剧,2014,10.

[5]德雅梅斯布雷维,RenateHolub,RobertHolub,FredSommer,Joel-Truman,黄敬甫,李柳明.美学视域中的马克思和尼采[J].现代哲学,,06.

篇12: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声乐艺术是音乐发展的历史,是音乐艺术的综合形态。

它不同于文学诗歌,也不同于纯粹的器乐表演,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声乐艺术包括创作的歌词、歌曲和最后审美的过程。

本文论述了声乐的构成和审美,声乐结构与审美完美结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艺术美;声乐;审美

1声乐艺术的特点

1.1音乐与语言结合:声乐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声乐语言,从创作到演唱,划分为三个阶段。

它是一个词作者根据物质生活或已有的音乐创造了一种典型的文学语言———歌词。

歌词的特点是音乐性强,朗朗上口;二是通过对歌词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谱曲———旋律音调;第三是通过歌词和旋律来重新创作,将声乐生动的演绎出来。

从曲调的旋律中体会出,它不能脱离音调和节奏,特别是一些丰富的民族声乐作品,丰富的民间歌曲之间几乎可以被认为是其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的延伸,因此,声乐艺术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的语言艺术,而是音乐的语言艺术。

它比单纯的乐器更直观,比单纯的语言艺术更具音乐性。

1.2思想与情感的抒发:歌唱艺术以表达思想和感情为特色,歌唱艺术的美,是以音乐语言为载体,把各种思想和情感放在人们的生活中。

歌唱艺术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声乐化的语言为载体,与听者产生某种共鸣之后,它会让人们感动或受到影响。

所谓“一声唱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朱权《太和正音谱》)[1],给人一种很深的感觉,在这首歌中,在心上所引起的共鸣和震撼是强大的。

篇13:声乐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它赋予人类以智慧的头脑,并给人以启迪。

在对声乐艺术美学加以解读的过程中,如果以哲学的理念来思考就会发现:声乐艺术与哲学在某些方面存在深刻的联系,并且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统一是声乐艺术美学的重要追求。

因此,本文基于哲学视角,简单分析了声乐艺术美学,并以此为基础,站在哲学高度从多个方面解读了声乐艺术。

【关键词】哲学;声乐艺术;解读

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进一步审视声乐艺术,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美的形态,可以有效实现对声乐艺术的完善和超越,并提高声乐本体的“自知之明”。

1声乐艺术美学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声乐需要人为练习,很多情况下人们说的学声乐,就是学唱歌或者不同的唱腔,声乐发出的是悦耳、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

而声乐艺术具有自身的特性,它以一定的美的规律为基础,然后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整体。

声乐的艺术美融合了各种美的因素,时空性、综合性、创造性是声乐美学的具体特征;呼吸、共鸣、吐字是构成声乐艺术美的基本条件;语言、旋律、情感、表演是形成声乐美的基本要素。

总的来说,在声乐艺术美的构成内容中,必不可少的是语言美、旋律美、声腔美。

有效探索声乐艺术美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美学的构成看,声乐美学就是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

从这个层面来看,笔者要想进一步探索声乐艺术美学,就要明确其核心问题:即从哲学—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声乐艺术的本质。

2基于哲学角度的声乐艺术美学解读

2.1歌唱的存在依存于物质

从宏观的哲学视野进行探索,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基于马克思关于物质的认识来看,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决定人的意识,但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它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人类通过自己的感觉来感知这种客观实在。

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回到声乐艺术中,声乐艺术所反映的就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意识,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成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并且延续着它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声乐艺术所彰显的艺术之美深入到了人的内心,与人们的精神相融合。

其中,这种深刻的感染力不只是单纯的音响流动,其本质上是富含生命力的人类物质运动的结果。

2.2精神活动是声乐的本质

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并且在声乐艺术活动中有多方面的体现。

首先,基于声乐艺术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审视,人类主体的歌唱体现了思维的参与过程,并且以人体的各种发声器官为物质载体,最终实现了声乐艺术之美的张扬。

其中,人类主体在声乐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多元互动的,例如歌唱情感的传递、调控器官运动觉、领悟歌唱内容等。

任何的心理活动都不会是凭空而生,声乐歌唱主体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如此,它是人体大脑机能运动的结果。

其次,从声乐艺术的精神属性来看,具有一定的表现形态。

其中,多元交叉是歌声属性的一个主要形式特征,并且在此过程中,辨证的逻辑法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例如,声乐艺术是一种以声音为承载的听觉艺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这种听觉艺术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声乐歌唱者的面部表情及其外在形象特征)来增强表达效果;声乐还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是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表情达意却是需要着重体现的;声乐是一种音响艺术,但是其中却容纳了语义和音乐的元素,成为一种特殊的音响。

2.3声乐艺术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可以清楚的认识道: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行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彼此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物质和精神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因此,在声乐艺术美学的表达中,物质与精神也是相依而存的,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因果关系。

如果歌唱过程中缺少了人类发声器官的物质依托,那么歌唱就无法进行,人声也不会产生;另外,如果歌唱过程中只存在人声器官这种物质载体,而人的主体意识却不存在,那么歌唱就少了声乐艺术之美的内涵,具有审美价值的声响就成为一种妄想。

因此,在声乐艺术的表达中,物质与精神是相互依托的,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简单来说就是其中的一方难以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声乐中蕴含着深刻的审美意识,但是,物质和精神的简单组合并不能构成声乐艺术,各自还需要为自身创造一定的条件。

首先,声乐艺术表达的物质基础。

承载声乐发声器官的是人体,因此,健康的体魄成为声乐物质基础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此为前提,适合声乐演唱的各种呼吸以及发声器官才有了存在的可能,而这些也是促使一个人在声乐演唱中立足的基本前提。

基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每个人都拥有发声和呼吸器官,并且他们都可以进行歌唱,但并不是所有会歌唱的人都成为了歌唱家。

所以,人体需要具备生理性的歌喉,同时还要有用其进行歌唱的潜质,这个也是声乐歌唱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物质要求。

其次,声乐艺术歌唱中的精神基础。

这种条件主要体现在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对声乐演唱主体的精神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它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音乐心理素质,并且自身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层面的条件,歌唱者才能进一步发挥这些条件的价值,并利用这些要素的运动来实现歌唱的目的,并将其转化为歌唱技巧和歌唱能力,有效的适应歌唱表演和声乐作品表达的需求。

3结语

总的来说,哲学与声乐艺术美学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虽然两者从属于不同的门类:声乐是一种艺术,哲学是一种科学。

因此,在对声乐艺术美学进行鉴赏的过程中,笔者站在了哲学的高度,对声乐艺术美学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进一步探索了哲学与声乐艺术之间的联系:歌唱的存在依存于物质,歌唱主体的精神活动是声乐的本质,声乐艺术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

在对声乐艺术美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也深深的领悟到: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声乐艺术美学的一个主要追求,同时,它也是鉴赏和评价声乐艺术的一个标准,在声乐艺术演唱研究中具体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姝莉.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的探究[J].大舞台,2013(02):84-85.

[2]赵兰,潘珅.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初探[J].大舞台,2013(02):30-31.

[3]张芳.浅析美国类型电影中声乐艺术的魅力[J].电影文学,2013(01):135-136.

相关专题 声乐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