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博若莱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博若莱”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共14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从教十五年,十五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深深的感觉到: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甚至顾此失彼。而且,当学生犯下错误时,我们当老师的既气不得,又恼不得,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嘛!因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选择,避免和学生发生正面冲突是班主任工作的明智之举。

【案例1冷静处理】

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特调皮的同学王建奇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又是去做什么坏事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下课了,我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这下他可急了,那声音大得像要发怒。“您冤枉人,我根本没做坏事,下课,同学们围着张老师问问题,然后张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到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张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同学,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要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还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你简直是无药可救了,干脆回家自学去吧!”“你这种人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考及格,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只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这样,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案例2关注特殊生】

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特殊”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的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很讨人喜欢;而特殊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他们固然让老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的优点带动他改掉自己的缺点。

我班有一个孩子叫张小强,他父亲患家族遗传精神病,母亲早早地离开了他。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百般宠爱。天性调皮好动,自制力差,成绩极差。上课总是坐不住,下课后爱找事打别人,同学们谁也不愿意和他玩和他同桌。不到一个月,就有好几个家长来找我跟孩子换座位,确实令人头疼,为此,我也狠狠地批评过他,甚至找过他的家长,家长也很生气,可他今天改了,明天照样犯。他可以算是我们班的一个大“麻烦”。但是,在一次大扫除时,无意中,我发现他特别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累得满头大汗仍然不肯歇一歇。还有一次劳动他生病了。我没有安排他劳动。可当我去检查卫生时,发现他干得满头大汗。而其他同学只在一旁看着。看到他那忙碌的样子,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也挺可爱的。劳动完后我马上表扬了他。为此,我就抓住了他这个优点,让他在班里做些工作,比如:擦擦黑板、摆摆桌凳等。并在班会上大力地表扬他,要求别的孩子都向他学习。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但劳动更加爱积极,学习也变得更加努力了。一学期下来成绩进步了不少。再也没有同学要求跟我换位置了。期末考试还超出了班级平均分。对于他的点滴进步,家长非常高兴,我也感到很欣慰。

篇2: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能是学生真正的爱。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有是丰富的,快乐的。作为80后出生的我与一个90后的学生群体在思维上,意识上,行为上产生的一些矛盾和反差,自己感到困惑和矛盾,经过了一阶段的摸索和年长的老师精心指导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的展开并有了一点心得。

一、90后学生典型特点

随着国家日新月异发展,信息量的敞开使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兴趣求知变得十分容易和广泛,学生的知识面与时俱进地扩展。

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家庭收入提高。家长对学生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会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从而渐渐地也养成了他们任性好胜的个性,少了几许宽容心同情心,多了几许霸气,好胜心。

他们大多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追求自我个性张扬,但相对缺乏团队精神。学生中很大一部份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老师反对他们做的事,他们越要做到底,为了追求绝对的与众不同甚至有同学尝试打耳钉,吸烟。

90后的学生出生在计算机虚拟技术日新月异的90年代,长在知识大爆炸的21 世纪。他们面对电脑电视机的时间甚至比面对父母的时间还要长。我要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少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共同分享我对一个典型的90后学生的观察和帮助。

二、案例简述

闫某,男,15。家庭条件较好。开学第一天,大扫除中我就发现所有同学都在劳动场地,就他还和他原来的同班同学在别处说笑,我就觉得这个小男孩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我发现闫某真可谓是一个90后学生的典范。90后的所有特点都在他的身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案例1我的情绪我做主

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闫某也出现同样的。

9月7日下午,是自习课,突然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是闫某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从和班里同学的谈心交流时我早就了解到闫某的手机是从不离身的,他也有很多的过去学校的朋友,他们从早到晚总是用手机聊天交流。我感觉他如果能改掉依赖手机的习惯,把放心思在学习上,应该能够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的。因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恳切地长谈鼓励他,试着让他走出虚拟的世界。一开始,他还算配合下决心试着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一天他又把手机带到学校,仅仅坚持了两天!10日中午我与其家长座谈时发现,他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在以后和他家人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从小只要一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总是以发脾气,闹情绪为发泄和争取的途径,而每次也总是以他的胜利为终结。于是,在一次又一次过激行为中他尝到了甜头,而脾气却越来越激烈暴躁了。

案例2 我的自由我做主

闫某家离校较远,由于时间较紧中午决定留校。但当晚其母打来电话得知闫某放学居然没有回家,并且不在亲戚家。闫母很是焦急,在我连着打了很多本班学生家电话后,才知道他在同学朱某家留宿。次日,我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指责他不应只顾自己不顾家人的感受,晚上不回家为什么不和家人先商量或者给家人捎个信、打个电话告知?父母会多担心啊!谁知他坚持一周回家后,又在同学家留宿。闫母不同意,他却道这是他的人身自由!

案例3我的习惯我做主

闫某可以算是班上学习困难户,他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因此他总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打耳钉,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

从秋假后开始,我就发现我们班级有学生有吸烟的行为发生,但一直找不到是谁,在一番“明察暗访”后,我锁定了目标就是闫某。于是,我就有意无意的留心着闫某的行踪,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他正在去厕所的路上吸烟。在对他的.教育中我发现他有着极其孩子气的一面,他吸烟是为了好玩,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出他的个性张扬。但同时我也察觉他的有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有偏差,他会认为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是为难他,他会觉得对他进行适当的惩戒和教育是学校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等等。

三、寻找原因

通过与他谈心走近他走访他的家庭。慢慢地我了解到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家庭收入提高。家长对学生在生活上尽可能地去会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从而渐渐地也养成了他们任性好胜的个性,少了几许宽容心同情心,多了几许霸气,好胜心。家中众星捧月式的过分溺爱使他养成了娇纵自私且受挫折能力弱的个性。

针对这样的学生,对于才刚走上班主任岗位的我来说,当时真有点无奈。通过交谈我发现他很喜欢表现自己,对老师安排他做的事,能够尽心完成,发现同学有违规行为有时他也能告诉老师,因势利导综合他的特点适当给他安排些工作。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隔壁班一男生打闹中撞伤了头部,流了很多血,但当时学生们都吓傻了。他却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同学、联系老师,并能在老师无法立即赶到现场时,主动陪同学去医院就诊。对于这个有点个性,又时常会犯点小毛病,偶尔又会一不小心露出点闪光的同学我真的感觉在教育工作上,要花点深功夫,即要不失亲和力又必须严格!如果只用简单的说教很难去改变他。

四、教育策略试行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学生都不是一天就长成这样的。所以我认为要使像闫某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和行为习惯上有改变,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法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闫某这种脾气倔强、易冲动的学生,我认为不能指望强行把他的脾气扭过来,扭是扭不过来的。我们有时候应该不动声色,有时明知学生这样下去会碰壁,也不加阻拦,而是默默关注。等到学生吃到苦头之后,暗中加以帮助或点拨。就如我特意让闫某独自组织一大扫除活动,他在组织的过程中出现过没人肯干、工具不足、人员安排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一开始一遇到他难以解决的情况时,他就老调重弹,使出看家本领,发脾气,扔东西。但是在学校没有人会迁就他,于是难题的解决毫无进展。慢慢地,闫某发现,自己在家百试百灵的方法在同学间,不灵了。在一阵摸索和受挫之后他终于开始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协作来完成任务。

法二:奖励与惩戒同在

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多作鼓励,激励他内心的善良本质,让他拥有一颗博爱心。当他做了好事时,应及时加以表扬奖励。在工作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受到表扬、关注。总希望自己成为焦点,他们不管自身能力如何总想在班级管理中出谋划策表现自我。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我时常会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让他们去负责班级中的一些事情。在我的想法中,放手让学生去处理一些事情,一方面是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舞台,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有利于改善90后学生普遍的存在的遇事冷漠、过分自我、追求个性的问题。就像闫某吧,他善于表现,爱出风头,于是我就让他负责我们班的体操比赛活动,从队形、队列安排,到动作学习,整体规范等,让他在活动的组织中体会要做好一件事是多么不容易。通过那次的活动,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有了一些可喜的转变。他变得做事更有恒心和责任心了,可能是在组织的过程中受过挫折,他的自控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然学生处干青春涌动期,难免会产生错误。对学生所犯的过错要帮助其分清错误的性质,防止学生累教累犯做到谆谆诱导,对有些学生把教育说服当耳边风,要让他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在校纪校规的允许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通知学生的家长配合好老师工作。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老师的中心作用,和家长通力协作,来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效果。

90后的独生子女们,是一类很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他们创新、他们敢于表现。他们骄傲、它们叛逆,他们个性张扬。如何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舞台,这些对于我,一个刚跨出大学校门的老师来说会是一个我必须要去面对且永不过时的课题。

如何与学生交流管理确实需要很多的技巧,需要我自己不断的探索研究,90后的这一代人是自信且自我的,要确立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使学生愿意乐意跟你走,接受你对他们的教育,手里就必须有两下真功夫。其实现在的学生很会一不小心就来考考你甚至包含着某些故意的成分,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在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下功夫。我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出其不意状况。我在自习课时,每当他们发生点知识点问题只要提出问题我都会去解答。当他们在学How to Keep Healthy时,我用朗诵的方式将全文背出来,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基本功不错。在中药健康饮食问题时。忽然有学生问起了阴阳协调饮食,面对这些不是考题的考题时,望着讲台下一双双关注的神态,我对答如流,我慢慢地发现坐在教室里同学的心静了对学习的兴趣浓了

这个案例只是我一个80后班主任和一个90后学生的非典型案例,写这篇文章也只是想回顾近一年的班主任生活,处理问题上可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可以多多给予意见。

篇3: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又是一年九月开学。四十三名活蹦乱跳的小朋友来到我面前。他们小小的,嫩嫩的,像一棵棵被春雨淋洒过的绿芽。看着阳光下一张张稚气而略带生怯的小脸,听着清脆甚至依然奶声奶气地喊着老师的声音,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盈满心间。但这时,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我却并不是自信满满:这些孩子和几年前的一年级孩子一样吗?怎样让他们尽快进入从没有任何约束,没有学习任务的小朋友到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小学生的角色?怎样使孩子们迈好人生道路的第一步?但我坚信:保持一种阳光的心态,就会创造一个阳光的世界。只要手把手地带着孩子往前走,就会让每个孩子都在成长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同时就会把这份快乐留给自己。

一年级的孩子,离开家庭、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来到学校,有一种陌生、惧怕、不安心理。这时候他们最需要得到关怀、爱抚、呵护,需要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才感到有安全感、快乐感,才会喜欢上学。开学前两、三天,我努力营造着宽松的氛围,孩子们的伶俐、听话也着实让我发自内心的喜欢。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但接下来就不那么简单让自己感到头疼了:上课不会倾听,注意力难以持久保持;挑食剩菜;调皮告状;甚至不听指挥,随你怎么说都当没听见……还好自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整理思路,一切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出发,让好习惯伴他们快乐成长!

课堂入手,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上课习惯,精心研究准备每一节课。精美的课件,微笑着鼓励,动听的语言,小红花评比……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听完别人发言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再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我——”,不再随意站起身子……做到了声音响亮,表达完整,大方得体,学会了倾听、思考、跟读……

走近孩子,从细微的地方关心孩子。走过学生的课桌看到谁的文具没有摆好,顺手帮他整理一下;看到谁的衣服没穿好,就一边跟他聊天一边帮他穿好;上课时对胆怯的孩子送去关注的眼神……时刻提醒自己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有了理解便有了尊重,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孩子健康地发展和成长,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

平和心态,刚开始学拼音时,班里有几个因为学前基础不牢固学习吃力的孩子,让我有些犯愁。但想到自己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也曾有步履蹒跚时,心情反而平静下来。因为人的成长也是有季节的,要静心期待花期的到来才是。耐心地对待、鼓励,和家长一起努力让孩子尽快跟上。渐渐地,速度慢的孩子快了,拼音跟不上的会拼音节了……渐渐地,孩子有自信了。

不吝鼓励,尽量平和自己的心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孩子,从“闪光点”入手,呵护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灵巧的小玉报晨检;精神头十足的小然中午督促小朋友们不玩危险的游戏;做事认真的小耀整理饭箱,小颀倒垃圾,小迈发图书,小馨教眼操……让每个孩子都有当四人组长自我锻炼的机会。细心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出金子般的光芒,来带动所有的孩子形成各种好习惯。

家校联手,如果说孩子们这个学期有了长足的进步,那和家长的支持、配合是分不开的。相对而言,现在的家长年轻,有活力,有个性。虽然大家层次不同,地域可能不同,但期盼孩子成长进步的心情同样热切。因此,只要是学校、班级对培养孩子习惯有利的事,大家都积极地支持、配合:结合学校要求帮助孩子整理书包学会自理;一丝不苟地督促孩子完成能力作业;孩子做得不够的地方及时与老师沟通……自己身为班主任,但同时也是一名家长。因此我也努力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理解家长,提醒家长,尽量做到聆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的坚持,确实有问题的必须改正。衷心地感谢各位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上的大力协助。

严格——刻苦——快乐,在查阅的资料中以下观点我赞同:快乐教育以学生愉快发展为本,但绝不是放松管理。教育者在快乐教育中扮演的是园丁的角色,通过积极的方法培养学生,这种“积极”体现在既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又让他们懂得师长的严格要求在其成长中的作用,从而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不快乐”、“不顺利”。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快乐”与“刻苦”属于两个范畴。“快乐”与“痛苦”对立,是一种心理情感体验;“刻苦”与“懒惰”对立,是一种心理意志体验,是行为态度的反映。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快乐教育与刻苦学习并不矛盾,我们引导学生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苦”中体会持久的、更高层次的“乐”。一般来说,学生所付出的辛苦越多,获得目标实现时越快乐。苦与乐又是相对的,没有苦的对立,就无乐的存在。乐学教育体现着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即“乐趣—艰辛—乐学”。

我的学生们还太小,或许他们还难以体味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虽然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但我坚信:在理解、关爱的教育下,每位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勇敢、自信,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孩子们快乐,我就更幸福!

篇4: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x同学从入学第一天就显得脏兮兮的,同学都不爱与他玩,经过我的了解,发现他的家庭有些困难,父母都是进城务工农民工,因此他的学习很吃力,自身形象也比较差。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几个带有拼音的字,有的还拼错了,反复辨认才发现是:老师,我没有优点。这时,他的样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没有同龄人脸上常见的笑容,只是一副满脸胆怯的样子。他回答问题要重复很多遍才能听清,说话时还有轻微的颤抖,平时常因一些小事而无端地流泪。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刚从小学进入学校,我主要在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以及感受学习的乐趣上下功夫;使他们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孩子们的心灵是最纯净的,要好好保护,不能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从入学第一天我就告诉我的学生,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心语”姐姐,会写字的同学可以把你们想要说的话写成小条放到“心语”信箱里,我会为你保密。这样做既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也可以及时为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他具有明显的人格缺陷:抑郁、自卑、胆怯、恐惧。我想,这样下去会有很可怕的结果出现,我要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根据相关情况制定了一些帮助他的措施:

1、开班会为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在班里开了一个名为“他最棒”的班会,让学生通过开学这一个月以来的相处,互相找他人身上的优点,这时我先开了个头:小明同学见到我主动问好,那天我还看见他把亮亮掉的书捡了起来,谁还能说说他有什么优点?学生一听来了劲,你一句,我一句,这时我看见他抿着嘴笑了。

2、日常生活中多帮助他,为表扬创造机会

日常生活中带领全班同学帮助他养成卫生习惯,看见他手脏,我会利用课余时间为他打水,让他洗手,白白的小手在同学面前展示一下,积极树立了他的'自信,又教育了其他学生要讲究卫生。我还让同学提示他衣服脏了要换一换,以及养成勤俭指甲的卫生习惯。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也被评上了卫生小白鸽。

小纸条这项活动使老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动态,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能敞开胸怀,把心里的话儿向老师诉说,老师也能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本人也开始走向交往的成功。

班集体是学生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在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中,唯有“用灵魂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机会,“全面唤起学生的心灵”。对优秀学生,由于他们具有正确的是非观,敢于拼搏,勇于克服困难,个体素质较好,班主任应从严要求,“响鼓也需重锤”,使他们“吾日三省吾身”,避免不良心理情节的产生。对暂时后进的学生,重在启发觉悟,拨动心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切他们、团结他们,鼓励他们前进”。班主任应立足于满腔热情地关怀,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一片真诚,在教师的耐心“感化”中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这对于后进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还需要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与发展,这有赖于学生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优化。相信我们的教师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重视学生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自我完善功能,一定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金色大道。

篇5: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一位聋女的父亲,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他本人也成了聋儿学校校长,并创建了“赏识教育去”。他这样说——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要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唤起女儿生命中的无限潜能,我让她找到自己是天才的感觉。由于早期识字,女儿特别喜欢读书,如醉如痴,爱不释手。每当女儿因看书而耽误了吃饭睡觉时,我并未将书没收,而是无限激动地对女儿说:“天才儿童行为第一条就是看书津津有味,忘记了吃饭睡觉,你就符合第一条,你说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女儿眼睛一亮,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女儿的自信心越来越强。

女儿8岁时,为强化女儿天才的感觉,我郑重地问女儿:“你想不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孩子?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别说残疾孩子,就是健全孩子也没有人会背!你敢不敢背?”女儿干脆地回答:“好!”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千辛万苦也未必能背得出来。而我是用“赏识教育法”,不断鼓励,不怕失败,让女儿感到快乐、陶醉、狂欢,把她的潜意识充分调动起来。我把一千位数编成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她一天背一百位,刚开始背一次需要二十分钟,到后来五分钟就够了。

背出小数点后一千位,创造了世界之最。生命的潜能令人叹为观止。我激动地对女儿说:“太了不起了!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爸爸真是太高兴了!”

用这样的方法,使女儿在小学跳了两级;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奇迹出现后,我用这套方法培养了一批早慧聋童。接着又把这套方法让健全儿童分享,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的命运。

篇6:班主任工作教育叙事案例

班主任工作教育叙事案例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摘录)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一次,我去家访,来到学生小峰家,刚一进门,孩子的妈妈迎上来就问:老师,这小子在校是不是不听话?又有一次,我家访完走出家门。听到隔壁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瞧,老师追到家里来了。从以上两事例,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把家访看成了告状。究其根源在于以往的教师家访,总是以报忧不报喜的行式出现。报忧不报喜的家访行式,其中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也不能使家长很理智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痛打一顿,要么无可奈何。

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点尝试,举例如下:

我班有个学生小伟,他课上不专心,课后作业不完成,不遵守纪律。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好景不长。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语文老师闲谈中,得知他的美术成绩较好,我抓住这个机会,当着他的'面向他的父母报喜,并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做个懂事的孩子就更好了。这下可真奏效,小伟上课认真了,课间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写了家校联系单。总之,该生一有进步,我就设法给他报喜,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希望他进步。这样他就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几次成功家访给我的启示是: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篇7:教育叙事案例

教育叙事案例精选两则

(一)“老师,她睡着了!”

春天的孩子们下午上学来得格外早,午休的老师常常刚入睡就会被欢快的玩乐声唤醒。那天下午,接近三十度的高温让人产生进入夏季的错觉,这样的天气孩子们难道会不早早来到宽阔的操场尽情嬉戏吗?

当我进入教室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孩子们刚刚结束操场上的奔跑、追逐、游戏,即使看到老师也顾不了那么多,有忙着开窗的,有拿本子当扇子直扇的,有呼哧呼哧直喘气的,空气里似乎都蒸腾着孩子们身上的热气,直向我扑来。为了让他们慢慢静下心来,我决定先讲一个故事,再上新课。于是选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经典《拇指姑娘》开始娓娓讲来,渐渐的,孩子们的目光随着拇指姑娘一次次遭遇而专注起来,眼神充满期待,正当大家听得入神,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老师,她睡着了!”故事戛然中断,所有的眼睛转向第三组倒数第二个座位,趴在桌上睡脸对着大家的是一位女生,哦,是静。上学期刚接这个班没多久就记住她的名字了,虽然说话有些结巴,但总是高高举起手那么不惧怕发言的一个可爱女生。显然,她真的睡熟了,七嘴八舌的惊叫和责怪都没有惊醒她。我没加思考,立刻举起食指放在嘴边,长长地、轻轻地“嘘―了一声,孩子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顿时恢复了安静,我说:“别吵醒她,虽然她听不到老师讲的故事了,但是也许她正在做着一个香甜神奇的梦呢!”于是接着讲故事,偶尔一两个孩子会悄悄转头望她一眼,但没有人再去打扰她。

直到十分钟过去,故事讲完了,她也在不知不觉中醒来,孩子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问她“你刚才做梦了吗?”静不假思索地点着头说:“做了!”我问:“那你做了一个什么梦?能讲给同学们听听吗?”这回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一醒来就忘了刚才做的什么梦了!”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我也笑着说:“那就想起来的时候把它记清楚了,下次课前听你讲《神奇的梦》,如果你想听《拇指姑娘》的故事,下课到老师这儿来,我把书借给你,自己去仔细读,好吗?”

下课后,她异常小心地从我这儿捧着书回到座位去了,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

(二)倾听孩子的诗聆听孩子的心

对这学期新接手的班级,我在习作课前每次都安排十分钟左右的讲故事或读儿歌内容。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听童话故事和朗读儿歌,兴趣极浓。可能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生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他们思想特别单纯,心地也特别善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我原先准备先带他们读儿歌《欢迎小雨点》,再指导第四单元的学写对话。没想到,孩子们那么兴味盎然地朗诵着我抄在小黑板上的儿歌,读到动情处,还加上了动作,表情那么自然而丰富,似乎完全融入到小雨点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中去了。

我灵机一动,又一次改变了接下去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为什么非要把孩子们拉回到和这美好的此情此境毫不相干的生硬的习作内容上去呢?我顺势提出:“你们知道,这大自然中还有谁这么喜欢小雨点,特别欢迎小雨点呢?”问题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看着他们眨巴的眼睛,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听到他们由眼前的文字生发出无拘无束的联想与想象,我继续启发:“你们都猜猜,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啊,小动物啊,小花小树苗小浪花啊,他们都准备了什么礼物,什么节目来热情地欢迎小雨点,等待小雨点呢?”这回,孩子们想的说的就更有趣了,这不就是诗吗?我也兴奋地不时鼓励他们,有时还给他们的话加上原诗中的“来一点”作引子,渐渐的,孩子们自己会引用了,有的还连说几个小节。虽然还显稚嫩,话语还不够凝练准确,可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自己作诗,这诗是他们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看得出,孩子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当诗人的体验,多新鲜啊,多有趣啊,“你们看,我们也会写诗啦,我们也当了一回诗人啦!”于是,趁着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还在继续,我请孩子们拿出笔记录下自己的诗句,并给自己的诗起个题目,题目下写上诗人(自己)的大名。

下课前,多数孩子已经至少写了八小节,我请想读的孩子先朗诵自己的诗,居然不曾发现有哪个孩子不好意思,都是那么大胆而洒脱。原来,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于是,有了以下诗句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种子钻出泥土等。

来一点,

庄稼长出秧苗等。

来一点,

小草冒出地面等。

来一点,

洋槐开了花等。

来一点,

向日葵摇摆起笑脸等。

来一点,

白杨伸直了懒腰等。

来一点,

沙漠里的生命都在等。

来一点,

小鱼探出脑袋等。

来一点,

小蝌蚪找着妈妈等。

来一点,

蜜蜂采来花蜜等。

来一点,

蝴蝶翩翩起舞等。

来一点,

黄鹂站在枝头唱着歌等。

来一点,

浪花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来一点。

喇叭花奏起了音乐。

来一点,

太阳躲进了云

朵。

来一点,

小朋友撑起了花伞。

来一点,

农民伯伯笑出了眼泪。

“那么,你们想对可爱的小雨点说些什么呢?”原以为,孩子会在最后来几句感谢小雨点的诗句,可孩子的心又一次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惊喜

世间万物都喜爱的小雨点啊,

可爱的小雨点,

你多么快乐啊!

你多么幸福啊!

原来,在孩子心中。小雨点在滋润世间万物的同时,自己更从中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朴素的真理居然不需我们去启发和引导,这么自然地流淌在孩子的心里、诗里。对孩子来说,也许一次做诗人的美好经历会永久留驻在他的记忆,对我来说,每节课都可以、也应该成为一次次极好的教育契机,因为这是一张张等待着去构思、着色、描绘出绚丽色彩的纯洁的白纸,让孩子的诗心在其中充鼐,让孩子的诗性在其中根植,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充满诗意……一名语文老师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我豁然开朗

篇8:教育叙事案例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

篇9:班主任教育案例

文/邢士印

背景:

学生自习课不守纪律的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初一我带上这个班起,我就一直追求让我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律。我曾经也制定了一些班规班法、班级公约,也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想了好多办法,但都好景不长,坚持不下来。实在没办法,年轻的我就狠狠把学生批评一顿,有时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纪律确实做的很好,也让我很欣慰。但是,一旦有些同学不自觉,打破了安静的自习氛围,就很难再恢复平静了。

案例:

一天,我在自己带的班级看晚自习,教室里很安静。临近中考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复习。突然,我的手机发出了振动,我拿出一看,原来是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于是,我起身离开教室,去外面接听电话(我们教室是平房)。这位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一转眼,十分钟过去了,那位家长还是说个没完。终于聊完了,我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却发现学生已经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了,我一下怒火就上来了。

我猛地推开门,怒气冲冲地站在教室门口,喧闹声嘎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又低下了头,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当时我怒火上冲,想揪出几个来大骂一顿,但又没盯住是谁吵的比较历害。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也在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对这些学生的不自觉我非常恼怒,但是我努力地压制着怒火,控制着自己。因为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我,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冷静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做工作弥补,其实非常不合算。可是,今晚学生的表现的确非常不好,一定要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大的教训,让他们真正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我该怎么办呢?在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我终于开始说话了:“刚才我只不过去接了我们班一位同学家长的电话,你们就这么吵,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不是生你们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两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我的话音低沉而缓慢,听到这话,同学们的头压得更低了,教室里静的连喘气声都能听到。我沉默了一会,接着又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我没有让你们真正做到一个自律的人,这也许是我能力有限,我恨我自己,我要惩罚一下自己,我决定去操场罚跑十圈,让我清醒清醒。”(我也算是搞体育的,十圈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说完,我就向操场跑去。当我跑了7圈时,我看见我的三个班干部来了,“韩老师......”他们似乎要说什么,但被我拦住了。我故意笑着说:“我已经跑7圈了,还有3圈,快完了。”他们见我没停下来,三个人就也跟在我的后面跑了起来。终于跑完了,我气喘吁吁的回到教室。这时我脸上已明显有汗水渗出,站在讲台上,这时的我没急着多说话,而是仔细望着每一位同学。有的也在不断的抬头看我的表情。他们显然是受到震撼了。许多人脸上露出惭愧、不忍的表情。他们犯了错误,却让老师受罚,似乎没自己什么事一样。对一些懂事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有个别女生想说话,嘴巴动了动,最终欲言又止。

又沉默了大约五分钟后,我对他们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如果你们平时的自习纪律都像现在这样,我将永远以你们为自豪。第二句话是: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严于律已,做一个真正自律的人。第三句话是:还有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我就看你们的表现。最后问了一句:“以后怎么做?”我的声音很沉,听上去有点虚弱。可是虚弱的话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们反应神速:“要安静!”。我又笑着说:“那做不到呢?”有的说罚跑10圈,有的说30圈,有的说50圈,甚至还有的说跑100圈。

那天以后,不断地有教师夸赞我们班自习课纪律好。在自习课上,如果有同学不小心说话声音大了一些,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不要讲话,而被提醒的人也感到好像做错了什么,立马就安静了。我自己也几乎没有再就纪律问题批评过他们。而那个晚上的事情,也让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反思:

1、适当的沉默更有教育性。我们经常在教育学生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他们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像有些道理学生听的多了,也就听烦了,所以起的作用不是太大。就拿班级纪律来讲,如果每天都对学生说要安静,不要说话,那学生肯定听烦了,也根本听不进去,如果在他们吵闹时,你进去在讲台上或在说话的那个学生面前站上几分钟,那么他肯定也会明白自己做了什么。所以有时适当的沉默有比大堆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2、适当的自罚会更有说服力。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内心活动,想一想他的心理弱点是什么,你所采取的方法要让他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错误的,让他真正从内心受到教育,从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例子即通过班主任的自责以及自罚,让学生在良心上受到谴责,内疚,从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不能盲目、冲动,那样不仅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使师生间的关系恶化。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那犯错误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解决,那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当时我进去就劈头盖脸的大骂一顿,或是再给讲一大堆道理,可能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会暂时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长久。

4、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可以适时的承揽学生的错误,勇敢的把错误挑起来,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使之内心受到一种震撼,让他们觉得你值得信任。当老师犯错误时,可以当面向学生道歉,做出检讨或是惩罚,这样表面上老师似乎没面子,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学生面前做了榜样,也树立了威信。

篇10:班主任教育案例

文/庞海燕

“教育无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这种智慧,班主任尤为需要这种智慧。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经常公开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惟恐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孰不知画蛇添足的说教不只降低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期望值,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案例概述

一次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的作文课上,全班大部分同学都把倾诉的对象放在了老师和父母身上,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学习好的同学,我想对你们说......》这一文题就与众不同,其间表达了他也想向优秀生那样出色,但他们的一些行为,却也让他不满,例如都不爱值日、常欺负人等。小作者叫刘帅,是班内一名学习中等的学生,平时言语不多,可这次的作文却写了500多字。

二、思考及处理

读罢他的文章,我没有及时写下评语,仔细地审视了他在作文中所提出的关于“学习好的学生的问题”。下午放学值日时间,我装作匆匆忙忙去教室拿东西,进屋的短短几秒钟,我偷偷地环顾了教室一周,确如刘帅所写的那样,正在值日的是几个平时学习上不太突出的甚至较差一些的孩子,而另外几个所谓的学习优秀的学生正在闲聊、看书,我什么也没说,快速走出了班级......当天晚上思索着事件的前后,我们是小额班级,人数少导致学生两极分化问题较突出,优秀学生表现的机会相对较多,长期以来他们心里就产生了优越感,这确实是个问题。

第二天的晨会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了新的值日工作分组方法,那就是抽签法,这一提议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当然谁也想不到我在其中动了手脚!抽签结果很快出来了,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分到了一组,他们欢呼着,觉得自己是高层次组合呢!两个组还分别起了个名字,“必胜组”和“加油组”,接下来的一星期内先由“必胜组”做值日,他们在一周的检查中共扣了5分。一周过去了,我只是静静地观战。第二周时,我悄悄地给“加油组”开了个小会,鼓励他们在劳动上胜过第一组,并教给了他们秘方: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果然在这一周中我们班的卫生检查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当流动红旗挂在教室门前时,我召开了班会,大张旗鼓地表扬了由刘帅等人组成的加油组合,表扬他们为集体着想,注意细节,团结协作等。看着几个优秀生低下了头,我依然什么也没说。班会后,我留了一篇日记,第二天的日记批改令我感到欣喜:李杰写到“我们组成员在值日过程中没有做到团结协作”,李兰写到“我平时总跟陈明艳一组值日,倒垃圾的活都是她的,这周我们分开了,可我给班级扣分了”刘帅写到“我喜欢现在的值日组,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是时候给优秀的学生开个会了,我把他们几个单独召集到一起,当着他们的面故意卖弄了一下我写给刘帅的评语:“教室盆里的水,总因你的勤劳而清澈;卫生角的工具,总因你的认真而整洁;同学们的队列,总因你的指挥而整齐!”孩子们的脸红了,他们纷纷向我道出了平时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也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表示要向其他同学学习,争取改掉自身的缺点。现在的他们,值日工作已经不用老师再操心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改变,当然是让人欣喜的改变!

三、主要依据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所以在处理这一案例时,我运用了心理暗示法,以无批评的形式使学生接受批评,对学生不产生心理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而最终能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优秀生往往长期处于金字塔尖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所以,在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有时甚至可以人为制造一些障碍,正确运用“识己暗示”来引导他们来认识自己的不足,使优秀生在与他人集体互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第二:班里所谓的“中等生”,他们好象是常被老师“遗忘”了的学生,在这次的事件中,我感谢刘帅同学让我有了一个反思,那就是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体验。一句好的评语,给学生增添一份自信,同时也拉近了你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会乐于与你亲近。切记:赞美莫忘中等生!

四、自我评价和体会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颇深。在思考这个案例时,我不露声色地引导了优秀生戒骄戒躁的心理,帮助中等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我觉得,班主任要培养良好的班风,一定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而前提是要深入学生生活,细心观察;要面向全体,一视同仁,捕捉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细心观察学生要做到:第一,见微而知着。对学生的观察应从审微开始,审清其微,才能明辨其心,从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二,察近而料远。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学生,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要知利害,明未来。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想事半功倍,就要想办法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把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看成一次对全班学生引导教育的契机,让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一次净化,推动班级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不急于求成地去挤压孩子们敏感的心灵,以尊重为前提,双轨道去处理问题,从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在轻松与平和之中更好地寻求教育智慧,在春风化雨中做到智慧育人,让“教育无痕”。

篇11:班主任经典教育案例

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受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案例介绍】今年开学,我担任了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时,就听说这个班不好管,加上之前学生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其中一个叫王树明的同学尤为突出,所以我也比较注意这个学生,他似乎总是以跟老师对着干为乐事,迟到、上课做小动作是他的家常便饭。但总算开学两周,没有大的动作。我出了在他迟到时了解他一下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性格有些孤僻,喜欢独来独往,脾气暴燥,但很重情义讲义气。

好景不长,问题终于来了。有一天课间操时间,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班长跑到我跟前慌里慌张地说:“老师不好了,王树明和别班的男生打起来了。”我三步并做两步赶到那儿,看见两个同学正斯打在一起,我当即制止,两人便松了手,我当时很生气,责令他到办公室去,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打人了”,“他骂我了”!他说得理直气壮。我一听更来气了“噢,他骂你,你就打,他骂人不对,你打人就对吗?你看你一天就知道打仗,你怎么不把成绩搞上去。”我气头上便口不择言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根本不去理会这些话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顿批评之后,只是让他口头下了一个保证后我便让他回去了。岂料第二天早晨,我刚进学校,昨天挨打的那个小男孩又来告状,“老师,王树明昨天又来打我,还说,要是我告状,他还会打我”,我当时火冒三丈,刚要去抓他来,可转念一想,是不是昨天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于是,我决定先不在学生面前批评他,便没有立即找他来,而是下午抽了一个时间,私下把他叫到办公室,我调整了一下情绪,先是沉默了十分钟(实际上这十分钟想让他平静平静)当时他只是不时的看看我,(我想他这是奇怪我为什么没向他大发雷庭,我想我真的这么做了,那不正中了他的圈套吗?结果只能是陷入尴尬的境地,处理起来更加被动),十分钟过后,我向他微微一笑(这一笑解除了他不少负担)说:“说一下上午事情的经过。”见我没发火,又对他很亲切,便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那天是别班的男生欺负我班的小个子男生,他很生气,就和人打了起来。而那天我简单的处理后,他便把火撒在了那个学生的身上。我看了看他说:“这件事你做的并没有错,但采取的方式不正确。你说对不对?,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错误。”他的心有点被感动了,很快就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我见他此时情绪尚好,正是了解他,做他思想工作的时候,便和他唠起了家常,起初他不愿我了解他的情况,(这种学生往往都是这种想法)后来随着谈话的慢慢深入,我知道他也是起初学习很好,由于上网导致了现在的这种对学习失去兴趣,家长又很少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我觉得我有责任帮助他,改变他。

一天,我通过班里的学生知道了他的家庭地址,突然去“拜访”他,幸好他没有上网,我便趁机赞扬了他一番,与他的父母见面后,我没有谈他在学校的表现,而是叮嘱他的父母多关心一下他的孩子。以后每隔三天,我便打电话了解他的情况,他已经基本上告别了网络游戏(幸亏他还没有痴迷很深)。

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懂得,运有用恰当得体的教育方法要比来严厉批评或说教好得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尽量去找他的闪光点

我还把卫生委员的重任交给了他,尽量让他品尝到被人尊重的乐趣。渐渐地我发现他课上的坐姿矫正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多了,对我也不象以前那样充满敌意了。每次劳动都积极冲锋在前,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让他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案例介绍】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特别市问题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或主观看法去处理问题,而是要循循善诱,时刻尊重、信任他们,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否则会引起学生的逆返心理,适得其反。

德育案例:等待花开

一、案例描述

上个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作为新教师的我初次接触了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面对着一个个报名而来的活蹦乱跳的孩子,我看到了他们的活泼可爱和对知识无限的渴求。从他们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虎头虎脑的样子中,我看到了自己即将开始的教育工作的希望,憧憬着未来教学工作的开展。

我的教学步伐迈得很慢,这样做是为了想让全班的同学都能跟上我的教学脚步,共同把知识点一个一个脚踏实地的踩过去。然而尽管如此,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始终跟不上全班学习的脚步,即使课余时间我不断的给他补课“充电”,效果仍然不佳。他写的字,歪歪扭扭,每一笔每一画看上去好像蚯蚓在地上爬似的。抄写汉字的时候,看一笔写一笔,看一笔再写一笔,“口”字用圆圈表示……批改他的作业,要看好长时间才能辨认出写的是什么字。我把他的字拿给任课老师看,老师们皆摇头称奇。写不好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陷入了沉思。他的字以前就是这样的吗?他的学习习惯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我开始了自己的德育导师路上的探索。

他叫xx,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我从其他老师中了解到他三年级时的学习情况。据了解,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一直处于班级的末尾。他现在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我想,只要我不断的付出努力,不断的对他感化和开导,是一定会转变他的这种状况的。

然而,新的、更令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字写得不端正不清楚,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似乎也比其他同龄孩子要低下。有一次午餐排队时,我发现他的鞋带散了,于是便让他系好,可是他却悄悄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系鞋带!”,无奈,我让同学帮他系好,并教他如何系鞋带。这不,有一次上语文课,他竟然玩起了鼻涕。他长得比较高,因为他的特殊情况,我便把他安排坐在第一排。这下他玩鼻涕的摸样完全被我看到了,只见他故意把绿浓浓的鼻涕拖下来,然后用手指弄断鼻涕,把鼻涕抹在桌面上,边抹边招呼同桌看他表演。

二、案例分析

要想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必须从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着手。课余时间,我找xx谈心。为了打消他的戒备心理,我把谈话的地点选择在校园的一处安静的角落。在我的步步疏导下,xx的话匣子打开了,一发而不可收拾。从交谈中,我得知他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交通便利。母亲在家务农,主要任务是管住孩子;父亲在外经商,很少回家。孩子平时的饮食起居都由其母一个人包办,孩子几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日子。平时生活中孩子需要什么,母亲一般都会迁就他满足他,只要他高兴就好。此后,我又打电话给他的妈妈,进一步的了解了家庭教育情况。

原来,是孩子从小母亲给他的所谓的“爱”伤害了他。之后,我便尝试着运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辅之以教育,盼望他能够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

三、案例点评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在所难免。有的人会停下脚步不断抱怨,有的人会故意忽视得过且过,有的人会拼命纠缠毫无章法,而我会知难而进,并且恰当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把问题得到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家校沟通。我再次跟xx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xx在校的表现真实的给她进行了再现,并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礼貌的劝说让xx独立自主完成某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步放开手,让xx自己去完成某些家务,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奖励。xx这个孩子,我们要不断的鼓励他,不断的用正能量去激励他,使他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积极性。学习上要多加辅导,要有耐心,之类云云。xx的妈妈表示会按照老师要求,积极配合。

其次,走进孩子内心,帮助其摆脱困境。站着交谈或者在办公室交谈,他对老师会有戒备,不愿吐露真言。我常选择安静又隐蔽的场所作为谈心的地点,显然,xx很放得开,也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我还通过一个个小问题慢慢地把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他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使他明白,学习是学给自己的,只有自己学有所成,以后才能办大事。我不断的给他讲通俗的道理:妈妈以后也会变老的,自己最终会长大的,不能永远依赖妈妈。只有自己学到了知识,自己变得学有所成,以后才能反过来去照顾妈妈,报答妈妈当年照顾自己的恩情。

再次,在师生间、同学中架起关爱的桥梁,使他感到来自班级集体的温暖,恢复健康的心理平衡。我在同学中找了一位活泼的性情温和、善交谈的同伴和他结成对子,做好朋友,带领他一起玩,使他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同伴的关心。我还让这位同学做他的小老师,嘱咐xx学习上的困难可以时刻请教他。此外,我还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积极参加集体性的活动,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创设一些机会让她担任一些愉快的“角色”,引导他参加班级表演,并及时表扬鼓励,以培养其积极情绪和优良性格。

最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鼓励他用功努力学习,上课做到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我抽出部分时间对他的学业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要学会写五个词语、今天要会背诵课文的其中一个自然段等等,小目标完成,日积月累,学习上的大目标也就完成了。鼓励他认识到“做错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题不以为然的态度”的道理,提醒他不可轻易放过错题,做错的题目要弄灵清。

孩子是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和培养孩子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几经努力,xx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已经略有改变,但还不是很明显。我相信,在我的坚持下,他一定会有花开的那一天的,德育导师的工作我也将会一直做下去。

篇12: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教育案例

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表现自己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赵艳铭

一、案例

欢快的下课铃响了,所带的班级刚结束的是一节数学课。备课组里正好有老师在听课,一般情况,有老师听课时,班级学生会更听话、更配合一些。但是听课老师刚进办公室就气愤地对我说:“小伟同学怎么回事?根本不尊重老师,傲气十足,简直目中无人。”向数学老师一问,原来小伟同学在数学课上不时“指出”老师几何图画的不够精确、随意发表意见、言谈间流露出一种轻视,根本不像一个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像在故意与老师为难似的……唉,又来了,真让人头疼!

二、案例分析

1、小伟其人:说起小伟同学,他对学习的态度是老师们都公认的,字写的工整,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有,遇到老师能问好,经常校服穿着整洁等;大会上发言也较从容。可以说对一些同学具备一定榜样作用。但在行为规范方面则不敢恭维:不少课上随意言谈;课余喜欢拿粉笔、废纸团、洁具等在教室里追赶打闹;对同学言行不得体;对集体不太关心,做事随意且缺乏责任意识等。经常能看到他的“表演”,同学和任课老师也常常来“告状”,每次都及时对他制止或批评指正,也觉得他是聪明学生,进行过很多次耐心细致教育,还到他家做过几次家访,与他家长一起和他长谈,并激励他等,但收效甚微,他依然表现出随心所欲。

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典型事例:一次值日打扫卫生时,将桶里脏水从二楼厕所窗口往外倒,跟他谈话时,他觉得没什么,不过好玩而已;另一次,因他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师叫他帮忙把置于后黑板边沿的黑板擦送到前面时,他反手拿了,顺势一下扔过去,砸到了前面黑板上,令上课老师和前面同学目瞪口呆、心惊肉跳,问他时,说人家叫他扔就扔了;再有一次,老师指出他作业本上的作业不够认真时,他在老师批语后写了“你脑抽”三个字,虽有擦过痕迹,但字仍清清楚楚存在,找他时,还说只是跟老师开个玩笑;课间与同学在教室里串跳比赛,投影屏幕也差点被拽下来,把自己也吓坏了;征询上团课意愿时,他举手了,挤给他一个名额,他也去上课了,却自说自话不参加考试,还美其名曰“不足十四岁”……

因此再提到他,第一反应就是头皮发麻,因为一般说来,这些事情分别出现在不同学生身上可以说不奇怪,但却都集中在一个学习思维活跃的学生身上,且屡教屡犯,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的失败感在不断增强。虽然每次事情之后的谈话或批评教育都能使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但却无法令人放松,甚至常常“铁马冰河入梦来”,就像有一颗不定时炸弹,总担心他会突然出现麻烦的“创举”,这不,又来了。

2、对小伟的分析:这次,我并没马上叫他来谈话,而是冷静思考,把他的所有“典型事例”进行了仔细反复的分析,并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拥有和谐家庭,家长们素质也不低,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呢?结合他较成功的事例:如在一次全校升旗仪式前的认真准备讲稿和大胆、流利的.发言;较好接受了班级交给的寒假任务及较认真完成的电子小报等。终于归纳得出一个结论:小伟特别想表现自己,希望时时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但又并未真正懂得如何表现。

3、与小伟的谈话:第二天,招呼他到办公室,没有批评他,而是较放松地亲切聊天一样,先一一表扬、分析他几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的不错,体现了自己的才能。接着谈到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指出社会并不青睐过分谦虚或特别内向的人,更喜欢能大胆展示自己的人,并肯定他愿意表现自己的积极性符合时代发展。他很开心地进入了谈话状态。

然后我们一起分析展示的结果:合适的表现既能增加别人对自己的了解,也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能力,获得更多机会等;但如果不合适的表现则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使他人看重自己,甚至可能会让人生厌。这些谈话也水到渠成,取得了他的认同。

再共同讨论如何正确表现自己:如课堂上,与老师的积极呼应,既能使课堂和谐,也能激发老师授课热情,多方面提高了课堂效率,反之对老师“挑刺”,盲目表现聪明,则会显出愚蠢、目中无人、缺少修养,影响师生上课情绪等;在与人交往时多点诚挚、热心,会表现出自己的宽怀和良好修养;而在做事时多点沉稳、肯干,则能表现自己的睿智和坚毅……总之,时时、处处都能表现自己,就看你如何做。他脸上露出了羞愧。

最后表示:相信他会换位思考,时刻注意如何表现自己,体现真正的聪明。

4、初步效果:谈话结束时,从小伟的眼睛里,可以读出一种心悦诚服,他认真地点了点头,真挚地表示:一定注意自己的表现,慢慢改正,争做一个受欢迎的好学生。

当然,小伟虽很认同这次谈话,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习惯,不可能马上彻底改掉。值得欣喜的是:从这以后,小伟上课时,对老师的态度好多了;有时可以发现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努力克制自己的一幕;当正在进行的错误被指出时,他会马上停止,接受批评也虚心多了。而且,连带效应,班级里原来爱“附和”他的学生也少了。也但愿小伟能多点自律,尽快改善自我,为良好班风建设出力!

三、案例反思

1、教育不易,有效教育更难: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老师基本都是“正规军”,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总能或想办法能较好解“惑”,有鉴可借,可见,“业”相对好授。而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尽管也都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有丰富理论知识,但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任何他人的特异性,绝没有一个现成的教育模式可搬。却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道”之“传”:如学生的年龄、性格、家教、修养基础等,老师对此的把握、心境、教育时间和习惯等,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再说,也无法即时评价“惑”解得如何。可见“道”相对难“传”呀!

而但对学生进行教育,又是每位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之一。尤其是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中学生,虽并非都如小伟一样“麻烦”,但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否则可能会影响群体发展。而要想使教育更为有效,既需要多种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还需要对具体的人各个方面有较清楚的了解,更需具备一定预见性,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接触小伟一年半以后,也只能说,才相对准确地“把脉”,可见真正了解一个学生不容易,要使每一次教育都很有效更难。

2、教育反思:①对于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尽可能建立在多方了解、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②教育之后自己再多回味教育过程,并反思教育的有效性,也提高教育的师生满意度等。③基于此,教育应该尽可能注重一个延续性,最好别蜻蜓点水,浅尝辄止。④现在多数学生得到太多的“爱”,但常缺少严格的“爱”,尤其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更应严格教育,道理讲透,力求达到“信其道”的效果。⑤班级整体是面,学生个体是点,要想班级“太平”,必须稳住一个个点,尤其像小伟这样比较有影响的点,最好能让他发挥积极带动作用,至少不能起反作用。

篇13:经典班主任教育案例

我只想让我的工作更轻松一点

教师,在中国这个社会中,是大多数人倍受尊敬的.班主任,则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最紧密的老师。而班主任工作则是一门艺术,因为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只要你真诚的为学生付出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把尺子来衡量这一切.对于他们每个行为,其背后皆有一定正向的目的。只要我们了解了他们的目的,在结合环境,运用一定的技巧,以真诚的态度、诚挚的语气、适当的措辞,取信于对方,得到正面的响应,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

,我步入教师工作岗位,成为尤溪文公高级中学高一(2)班的班主任,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所遇的事情,感受颇多,体会颇多。对于作为班主任的我,对学生所做工作,对他们的多方面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第一学期的工作中,我基本上每一个小周都有两到三天,每天中到班上去给学生辅导,以热情来感化他们,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负责的老师,我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他们更好的学习,为他们的学习更好。不仅如此,在偶尔的一两个晚自习上,我选择几个短短的故事,如“赤兔之死”这篇作文故事,以诚信来感悟他们,“蜘蛛结网”等故事以不怕挫败来激励他们。

“换位思考,相互理解”

在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遇到最多的问题莫过于那些问题学生给我们带来的烦劳,当然,我们总是希望他们尽量不要给我们带来这些烦劳,所以我们总得做那么一点点交流,而这种交流,我总是通过和学生的换位来思考,来相互理解。如我班上的一个学生:肖振楠,这个学生家庭条件相当优裕,在班上学习成绩却不怎么好,要他全心全意来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并且,他也经常的不遵守纪律,上课经常迟到,总是找理由不来上课等等,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是必须要和他交流,沟通的。作为他的班主任,换位到他的角度上来说,他学不进去,没有太大的能力去学习,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学习,控制能力在许多方面又不强,易受影响,也特别会影响他人,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必须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他一步一步的提出要求。同时在和他交流的时候,将他的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历害关系分析给他听,让他站在老师这个角度来为老师想想,对于这种换位的思考,我想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想法,所以对他的要求,我是一步一步提出来的,首先要遵守纪律,讲明纪律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家庭、公司、工厂、部队等等部门所违反纪律的后果,所以为什么现在要遵守纪律,就是为我们以后更好的适合社会而做准备。

“领导帮助,谎言巧说”

学生违反纪律,心里还是会有害怕。但是,他也会看你这个班主任的处事态度,从而来推敲纪律违反后他应该怎样来应付。如果在他多次违反纪律后,又紧接着违反了一次比较严重的错误,这个时候他心里知道,学校会给他严重的处分,甚至可能被要求离校,而这时候他也怕被要求离校,情绪激动有可能会在学校还没有给出处分时就主动离校,这个时候如果班主任能够出面,假以领导给出的严厉语气,谎说帮他把事情的处罚降低,那么,经过这样一事,虽然在学习上没有多少转变,但他在纪律上会有很多改变。如,我班上的一个学生:付兴沐(已经离校),这个学生的性格,脾气都非常的容易激动,扣了许多的分,而在半期考试时作弊又被抓住,如果扣分总数加起来,学校要求的20分可能就差不多可以让他离校。然尔,作为老师,我不希望他离开,我想作为学校,我们也是不希望他离开,当然我们都希望通过这事,能够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遵守纪律。以圆滑的语气,谎说领导会给出的处罚,和班主任怎样帮助解决。在后半学期,他在纪律上确有很大改变。

事实上,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许多方法来解决班上所发生问题。我也一样,我用了许多的方法,除了上面几点我还对班上进行“分层管理,各提要求”,当然,这些分层是我在心里的分层,我努力做这些事情,我只是希望,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活多积累一点财富经验,我也只想让我的工作更轻松一点!

篇14:经典班主任教育案例

承蒙校领导的关照,本学期本人有幸担任了高二(8)班的班主任。高二(8)班是一个理科特招班,本以为特招班的学生总不会令人费心。结果一学期下来大事是没犯,但小事也不断。让人头疼的事也不少。在此只列举一二,以便今后开展班级工作有所借鉴。

一、针对特招班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教育

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他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的结局。充满信心的人,永远击不倒,他们是人生的胜利者,自信可以克服万难。拿破仑曾说:“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的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他认为:“信心是‘不可能’这一毒药的解药。” 班里少数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此我在工作中十分注重:

1、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学生在失败挫折面前树立积极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吴某是我们班的中下学生,尽管学习很努力,但各科成绩并不优秀,这样的结果使他十分失望,情绪一落千丈。为此,我们有过几次很长的谈话,我和他谈到了海伦•凯勒如何克服自己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嘴不能说三种痛苦,终生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获得成功;谈到了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实验面前,也绝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如果这些人在失败面前丧失信心,将会一无所成。经过这几次谈心,他终于重新又树立了自信,走出了情绪的低谷。学习成绩有较大的进步。

面对本班学生的不自信,我尽量帮他们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所以他们成功了。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在心底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2、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学生,会增强一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的多。这样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我班的陈某是一名性格孤僻的女生,一开学我就发现她对老师有一种戒备心理,在班里与同学交往甚少,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之情。但她文笔不错,上课的时候,我常常表扬她,赞扬她是一位有爱心又懂事的女孩。时间一长,她逐渐消除了对我的戒备心理。现在她心情也开朗了,我感到很欣慰。我认为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有人说,信心是奇迹。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建筑工程师”,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永远信心百倍,不被挫败。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奉献精神教育

在一个班级体内,培养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个班主任时时刻刻要想的和要做的事,只有每个学生都爱这个班,都积极的愿意为自己的班级做出奉献。那这个班级体才是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好班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呢?

说句不恰当的话,特招班的同学的“特招”不仅仅表现在学业上,更多的表现在行为习惯和能力上,要在,特招班找几个能力较强的班干部是容易的。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是不容易。

我班陈某同学头脑聪明、相比而言学习成绩也还过得去,尤其反应比较快,入学成绩突出但这个学生一贯纪律散漫、上课不爱听、常有小动作和说话现象相伴,有时还爱跟任课教师抬抬杠,学校、班里组织的活动不爱参加,而且谁积极参加他还挖苦讽刺,平时还常迟到。据说以前的老师就拿他没辙。用我们的土话说,这是一个比较刁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他,其次一定要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该生有了较全面的,发现他属于个性极强又爱面子的那类学生 。所以,面对这个学生,我从不直接批评,而且绝对不因其做错了什么事状告家长。我采用以下措施:

1、大力表扬积极维护班级体的同学,让其感到为班级体服务是每个人的、是光荣。

2、发现该生点滴的进步就抓住不放。

在第一次阶段测试中,该生的成绩由年级的50名进步到35名。对此我首先在班级里大力表扬并及时把这件好事打电话告诉其家长(尽管其父母都在外省,我明知要花掉我好多话费)。然后我抓住这件事认真和他谈话、指出他的优点、也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他不仅听进去了,也虚心接受了。渐渐的该生在变:下课知道主动擦黑板了、坚持做值日了。这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又不断的找其耐心的谈话,不断认同他的改变。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有意识的让他作为主辩手参加辩论赛,结果他出色的表现搏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彩。从此以后该生真的变了。上课不仅纪律真的转变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学习也更认真了,在第二次阶段测试中,他一下子由年级的35名又跃到了年级的30名。在该生的进步中,我感到了做班主任的乐趣,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一学期来,像以上所述的案例不计其数,恕不一一列举。回顾本学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收获的确是令人幸喜的。虽说,特招班的班主任工作,用大家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事。结果一学期下来大事是没犯,但小事也不断。让人头疼的事也不少。,所以我们常常是用在班级管理上的精力可不少,结果仍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如意。但我们应该相信,尽管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其完全改变,要想带好特招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但只要我们能够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还是会取得令人心喜的成绩的。

相关专题 班主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