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不是幼稚园字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是幼稚园字体”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共11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已学过简单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情景问题的分析解决,进一步提升加减法意义及其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与能力趋于完善,初步形成和提高计算和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加减法,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中各部分名称及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加、减法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知理解;

教学难点是:加、减法意义理解,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与多媒体技术创设展示教学情景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2.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3.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案例,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六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件创设呈现引入现实情景与示例1(1),通过读题语言描述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西宁至拉萨包含西宁到格尔木与格尔木到拉萨两段路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激发学生兴趣动力。

(二)引导实践探索认知加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路线线段图和列式:814+1142=?并独自计算解决问题;

2.教师可设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两个加数分别叫什么?”等,引导小结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把两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加得的数叫和”

(三)减法意义与各部分名称的探索认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展示或阅读例1(2),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已知什么与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 .学生自主探索,独自完成例1(3)

3.设问引导,对比观察思考讨论:“与例1(1)相比,例1(2)、例1(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数?要求什么数?、怎样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引导学生认知:例1(1)题是已知西宁至拉萨的两段铁路: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的长,求全长,用加法;例1(2)、例1(3)题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铁路长,求另一段铁路长,都用减法计算。)

归纳概括小结: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结果数叫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或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四)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探索认知

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例1(1)、例1(2)、例1(3)题算式数量关系,思考:“如何求和?”、“怎样求加数?”、“怎样求差、减数、被减数?”等问题,归纳概括,深化提升认知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实现由案例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理解认知构建新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五)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连一连”、“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篇2:《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篇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从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说教学目标

依据“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结合新课标中对这一学段的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一下几个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概括出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1.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说教法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启发式谈话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同时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通过让学生在“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理解概括乘除法的意义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特点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乘除法的口算题,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回顾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环节(依据教材内容,我主要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一)、师生共建乘法的意义

通过对例题的理解、分析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的意义。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归纳除法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改编例题,再让学生比较分析三个例题,从而概括出除法的意义,并得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三)整理归纳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联系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整理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既联系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先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提出质疑,教师再加以总结和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进一步促进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布置了课本第7页第5题,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我的说课完毕,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4:《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乘除法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接触了四则运算,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法分析

情境创设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辨析”等活动中理解理解、概括乘除、法的意义,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课堂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几节课?每周上几天?每周一共上多少节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7+7+7+7+7=357×5=35

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例2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1、教学例2

(1)出示答题卡例2每个花瓶3支花,4个花瓶一共多少支?

(2)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选出最佳答案。4*3=12支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可以写成乘法的形式?(必须是相同加数)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学生齐读。

2、理解除法的意义

出示例2

(1)、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12÷4=3

(2)、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并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展示汇报。

4、教学例3

教师写0,你了解它吗?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那你知道关于0的运算吗?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强调0不能做除数,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和0相乘到5

(三)实践运用、反馈提升

1、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504÷36=

(四)课堂总结,检测效果

篇5:《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6页的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乘除法,对整数乘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拟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名称与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乘、除法的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乘、除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与多媒体技术创设展示教学情景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2.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3.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案例,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七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乘法意义的构建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件创设呈现引入现实情景与示例2(1),引导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加法(3+3+3+3=12)与乘法(3x4=12)算式的书写与计算的简便性,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为乘法算式?”(必须是相同加数连加即相同加数的和)、“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概括出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名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乘得的数叫积”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除法意义与各部分名称及乘除关系的探索认知

1.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展示或阅读例2(2)、(3),分别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2.设问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思考讨论:“与例2(1)相比,例2(2)、例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数?要求什么数?、怎样算?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在除法中,各部分名称分别叫什么?”、“除法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知:例2(1)题是已知几个相同的加数,求和——即已知两个因数,求积,用乘法;例2(2)、例2(3)题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归纳概括小结:除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的一个因数叫除数,另一个因数叫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或乘除法互为逆运算。)

(三)乘、除法各部分关系探索认知

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例2(1)、例2(2)、例2(3)题算式数量关系,思考讨论交流:“已知两个因数,如何求积?”、“已知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怎样求另一个因数?”、“怎样求商、除数、被除数?”等问题,归纳概括,深化提升认知乘、除法各部分关系,实现由案例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理解认知构建新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四)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关系

通过课件展示:“9÷7=?”、“38÷9=?”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关系

(五)例3:与0有关的加减法与乘除法运算

通过课件展示例3,设问:“一个数加上0或与0相乘,分别得多少?”、“0可以作除数吗?为什么?”等引导思考交流讨论认知。

(六)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连一连”、“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七)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依据教学流程适时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0不能作除数(5÷0不可能得到商,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0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篇6:《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已学过简单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情景问题的分析解决,进一步提升加减法意义及其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与能力趋于完善,初步形成和提高计算和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加减法,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中各部分名称及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加、减法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知理解;

教学难点是:加、减法意义理解,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与多媒体技术创设展示教学情景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2.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3.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案例,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六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件创设呈现引入现实情景与示例1(1),通过读题语言描述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西宁至拉萨包含西宁到格尔木与格尔木到拉萨两段路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激发学生兴趣动力。

(二)引导实践探索认知加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路线线段图和列式:814+1142=?并独自计算解决问题;

2.教师可设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两个加数分别叫什么?”等,引导小结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把两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加得的数叫和”

(三)减法意义与各部分名称的探索认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展示或阅读例1(2),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已知什么与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 .学生自主探索,独自完成例1(3)

3.设问引导,对比观察思考讨论:“与例1(1)相比,例1(2)、例1(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数?要求什么数?、怎样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引导学生认知:例1(1)题是已知西宁至拉萨的两段铁路: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的长,求全长,用加法;例1(2)、例1(3)题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铁路长,求另一段铁路长,都用减法计算。)

归纳概括小结: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结果数叫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或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四)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探索认知

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例1(1)、例1(2)、例1(3)题算式数量关系,思考:“如何求和?”、“怎样求加数?”、“怎样求差、减数、被减数?”等问题,归纳概括,深化提升认知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实现由案例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理解认知构建新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五)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连一连”、“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篇7:《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6页的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乘除法,对整数乘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拟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名称与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乘、除法的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乘、除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与多媒体技术创设展示教学情景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2.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3.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案例,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七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乘法意义的构建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件创设呈现引入现实情景与示例2(1),引导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加法(3+3+3+3=12)与乘法(3x4=12)算式的书写与计算的简便性,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为乘法算式?”(必须是相同加数连加即相同加数的和)、“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概括出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名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乘得的数叫积”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除法意义与各部分名称及乘除关系的探索认知

1.运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展示或阅读例2(2)、(3),分别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2.设问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思考讨论:“与例2(1)相比,例2(2)、例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数?要求什么数?、怎样算?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在除法中,各部分名称分别叫什么?”、“除法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知:例2(1)题是已知几个相同的加数,求和——即已知两个因数,求积,用乘法;例2(2)、例2(3)题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归纳概括小结:除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的一个因数叫除数,另一个因数叫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或乘除法互为逆运算。)

(三)乘、除法各部分关系探索认知

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例2(1)、例2(2)、例2(3)题算式数量关系,思考讨论交流:“已知两个因数,如何求积?”、“已知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怎样求另一个因数?”、“怎样求商、除数、被除数?”等问题,归纳概括,深化提升认知乘、除法各部分关系,实现由案例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理解认知构建新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四)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关系

通过课件展示:“9÷7=?”、“38÷9=?”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关系

(五)例3:与0有关的加减法与乘除法运算

通过课件展示例3,设问:“一个数加上0或与0相乘,分别得多少?”、“0可以作除数吗?为什么?”等引导思考交流讨论认知。

(六)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连一连”、“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七)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依据教学流程适时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篇8:《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0不能作除数(5÷0不可能得到商,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0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篇9: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讲授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这一节安排了一组问题和2道例题。这组问题共分为3道小题.第1小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的应用题,第2道和第3道是由第1题变换条件和问题而形成的减法关系的应用题.教材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3个问题,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还通过2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简算方法.

学生在前面所学到的加法的意义是学习本小节的知识基础,本小节是此内容的延续,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学生在掌握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加、减法的简算方法成为本小节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观察、比较,要想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不难.难的是学生是否能弄清楚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因此,“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是本小节的教学难点.

本小节不仅通过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在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通过两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在计算中能够正确运用简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计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授新课的同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减法的意义,然后教师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教学中对于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要加以巩固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为下学期教学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好铺垫.

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习题内容时尽量与生活贴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应用题,然后从中互相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互问互答的好习惯.从而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效果.从而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以此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实践能力.

教学中要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这样才可以做到突出重点,强化新知,掌握旧知.

教学设计示例

篇10: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l.导入  :小明遇到这样一题,根据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说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想帮助他,那好首先我们来学习减法的意义一起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课题 下载

2.教学减法意义: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问题 下载

(1)出示第(1)题,启发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问: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加法等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加数、加数、“和”)

(2)出示第(2)题,启发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

(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男生、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

第(2)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

第(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求男生人数.

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

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板书:“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想一想: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继续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 下载

教师强调说明: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具体实例,再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5)教学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在减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减数、减数、差数各是哪些数。

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则变成了已知.因此说减法中是加法的“逆运算”.)

(6)完成第54页上的“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学0在减法计算中的特性:

教师提问:举例说明0在加法计算中有几种情况?那么有关0的减法又有哪几种情况呢?(同桌讨论)

教师举例写出三种情况:

5-0=5             5-5=0           0-0=0

教师强调: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篇11: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6第3、4题.

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2999+428 (2)3427-2999

4题: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1)2981+4569 (2)4058-739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2.  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懂得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游戏准备:

1.将学生分为每3人一组.

2.把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做成卡片.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于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习题,和一些空的卡片.

例如:(1)学校新买来科技和文艺两种图书,其中科技书有83本,文艺书有72本.学校一共买来多少本图书?   (可以一题变多题)

(2) 实验小学五年一班有学生65人,参加歌咏比赛的有47人,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 (可以一题变多题)

游戏过程:

1、每一轮分别选取2组学生进行比赛,每组学生的手里都将拥有这6张卡片.

2、老师首先出示习题,然后学生根据题意在空白卡片上写出算式再摆出符合此题的关系式.(其余的学生当裁判).

3、做完以后,哪一小组做得即对又快,那么哪一小组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4、一轮过后,再将请出另一轮的选手.(最好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相关专题 除法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