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论文

比格格不入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比格格不入”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如何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论文(共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如何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论文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把老师与学生合理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实实在在搞课改,认认真真上好课,改善教法,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效益,已是非常迫切的问题。鉴于以上思考,我认为一定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狠下功夫,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

1、合理设计化学课课堂开头,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学生初学化学,急切期望了何谓化学?化学有何用?怎样学化学?等等问题,笔者抓住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心理,第一堂课就作了两个小演示:一个是“玻璃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再一个是“喷雾显字”——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化学”二字,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在“白纸”上显示这两个鲜红的大字。从而先声夺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补充几个趣味实验,如:“净水变蓝”,“烧不坏的手帕”,重复卡尔教授所作的“舔指”试验等,强调学习化学,应特别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善于比较异同,透过表面现象,敢于追根求源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学生永远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往往需补充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化学实验,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使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的热点。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接受。因此学校一定要为教育者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其掌握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必须重视方法的传授,把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采取的教学方法必须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和掌握,教法一定为学法服务。

3、课堂教学必须保持适当的容量较快的节奏。

增加密度不是指教学内容绝对量的增加,把几节课的内容合起来一起上,加快节奏也不是在课堂中匆匆忙忙把尽量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不在原地踏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使学生在40分钟的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积极的思维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实验学科,它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思维的方法方面。增大密度,加快节奏,根本点在于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中要使学生思维处于主动的积极状态。

4、课堂教学必须精讲精炼及时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应该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这是我们常说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作为演员的学生是表演的主体,作为导演的教师通过主导性的指导、点播、浓缩课堂学习过程,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导演不能代替学生演戏,至多我们客串一下配角。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以启发性、点拨性的讲授,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充分去“演”去“练”,在充分地、有效地练的过程中进入“角色”,领悟知识、理解原理、发展能力。

5、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互补互促,共同提高。

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中,这个问题长期被忽视,虽然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指出并提出许多措施,但是由于既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多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手工、完成项目、唱歌、跳舞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的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形的东西,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力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的自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能学。只有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才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6、运用现代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重要方面就是改革课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最大限度集中学生注意力,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器官来参加教学并接受所学的知识。计算机课件使图、文、声、像集于一体,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利用课堂四十分钟,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只有进行教研教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

篇2:怎样提高化学课堂的实效性论文

怎样提高化学课堂的实效性论文

1.了解学生的需要

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了解了才会真正理解,只有理解了才会真正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之根本。要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必须把学生作为我们工作的起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两个特性:向师性和独立性。向师性,即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关心、关注、帮助,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心理的满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这种“向师性”,不断提升我们的素质,树立自己的教学威信,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心理从属感;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这种特质,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你的关注”。而“独立性”,又构成了学生的另一面,高中学生都是独立的人,他们身体独立,心理独立,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具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客观存在的。这些特征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照顾到其“向师性”一面的同时,要更多的关注其“独立性”,给学生的学习成长要预留一些独立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高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关注学生需要,把一些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和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学生才愿意学,教学才有效果。例如,在学习“铁的化学性质”内容时,我们把单质铁、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相互转换,形象地称为“铁三角”,如果简单地按教材给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考虑到高中学生都喜欢球类运动,如果给学生讲解足球场的三角攻防战术,篮球战术的三角进攻就来自我们化学的“铁三角”,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因为足球、篮球的知识正是他们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课堂就成了和谐、轻松的教学课堂,当然教学效率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原电池”内容时,给学生讲解如何利用原电池知识来除去银首饰上的黑斑,如何保护我们的自行车不易生锈,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就是生活中必须了解的知识。课堂上把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与化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化学确实是学有所用,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实践证明,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化学知识,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我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摆下擂台,每周找一、两个化学题目放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挂上去。学生也可以挂一些自己认为很好的题目上去考教师和其他同学,答题正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表扬,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对学生觉得比较难懂的一些化学原理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组成合作实验小组,在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技巧。

3.让课堂活起来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教材上的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联系起来,把一些深奥的化学原理用活生生的实例来讲解,就会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例如,在讲解“乙醇变乙醛”的化学原理时,给学生讲如果看见你父亲在冬天用铜壶温酒,你就告诉你父亲这样子会使乙醇变成乙醛,酒就有毒了,不能再喝了,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乙醇变成乙醛的原理。在学习“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给学生讲解生活中可以用醋酸来解酒,学生很快就弄清了利用乙醇和乙酸来制取乙酸乙酯的原理了。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用生活阅历,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度过每堂课。

4.成为学生的朋友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加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与学生经常接触,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形成心理上的接触。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劲头就会倍增。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了解学生的所作、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给以鼓励和指导,通过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增加师生间的信任,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和动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它能转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教育手段提供条件。21世纪的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学生信任、喜欢、尊敬的教师。

篇3:提高化学作业实效性的探索论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教学结果的检验、巩固,也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是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本文就提高化学作业几个环节的实效性进行一些探讨。

一、精心选择作业

精心选择好作业题是提高作业实效性的前提。选择化学作业题时,一是要根据三维教学目标,选择的习题能涵盖主要目标,使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培养方法,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二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出发,以双基知识为载体,把双基知识、基本能力与基本方法贯串在习题中,配以适量的思维容量组合成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发展的习题;三是习题类型要多样,如理解性的、应用性的、开放性的、探究性的等,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性,训练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四是要使作业训练题与各层次学生学习相适应,并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一)培养学生形成检查作业及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形成检查作业的习惯是提高作业实效性的关键。学生在做作业中经常出现会做的题目反而做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学习能力差而理解错题意或未掌握解题方法,二是审题时粗心看错题目的答题要求而出错。要教给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做完作业后,首先是再次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其次是检查答题是否正确、有无差错或是否规范?通过自我检查发现和纠正作业上的错误,提高作业的质量。

(二)教给学生反思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

要求学生在检查完作业后反思:本题属什么类型,考查什么知识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解题过程及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等。通过反思,既能强化对知识的巩固,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采用多种形式批改作业

作业的批改要花费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为把教师能从大量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作业的内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批改形式。

(一)全收全批改。对于初入门时开始学习的知识和化学的核心知识,为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采用全收全批改的形式。批改时发现有典型错误和有共性错误的作业要进行记录,以便评讲时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使教师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缺漏,讲评时对症下药,必要时在课后要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二)全收部分批改。对于一般内容的.学习,教师采用全收部分批改,以减少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以此了解学生此次作业情况。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整理好各类学生答题的存在问题以及作业错误的原因,以便评讲有的放矢。

(三)当面批改。每次批改作业后有针对地轮流请三四个学生当面交流,请他们叙述解题思路或请他们叙述这样做的理由。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这一点对于学困生作用更大,通过批改作业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会切实提高作业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互相批改。在进行章节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等内容时,作业可采用公布答案,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换批改,批改后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纠正错误。教师则收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教师在学生作业的批改中,通过收集学生学习上的缺漏及薄弱之处,以发现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三、及时评讲与矫正

作业批改后,教师要及时评讲与矫正学生作业上的错误,这是使学生作业质量产生飞跃的重要因素。评讲的重点是对作业存在问题分析及作业上的典型错误分析。分析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化学原理着眼,从解题思路、方法、答题格式要求上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及错误所在,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步骤,总结解题规律。对于出现错误的题目,要求学生重做,并反思出现错误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现同样的错误。如果错误是非智力因素问题,例如是看错题目、理解错题意的,强调以后只要认真审题,就可以防止出错;如果是知识缺漏的要复习有关知识;若是方法缺陷或薄弱则启发学生总结解题方法,这样做使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提高。

作业训练过程是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通过作业训练,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技能,巩固双基知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我们要优化作业各个环节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作业的质量。通过作业训练,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4:怎么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论文

怎么提高职校德育教学实效性论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教学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把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内容与方法融入德育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德育课教学“以人为本、专业起步、重在发展、科学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调查表明,目前中职德育的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近8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一般甚至是枯燥乏味。中职德育课课堂现状大都是教师认真备课,辛苦上课,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死水一潭”,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可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针对中职德育课的现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每一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思考并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问题。

1挖掘典型生活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德育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必须要在挖掘素材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时能够学以致用。课本上的一些道理学生听起来往往觉得比较抽象、空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时常引用鲜活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选取素材时要精心筛选,不能随便捡几个敷衍了事。很陈旧的例子难以反映鲜活的现实生活,对阐述、理解理论毫无帮助,也很难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信服感。我们要找那些典型的、真实的、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理论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找案例在课堂上阐述、讨论,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提高,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如我在讲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引入近期发生的多起幼儿园教师严重疏忽而致学生死亡的事例,学生听得很投入,并且深感震惊,他们对这些身边的事例讨论得很深入,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重要性有了真实的认识,接受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水到渠成。在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采用了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模拟市场的教学模式,以商场的服装随着季节不同价格的变化、当地的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变化、空调的价格不断调整与生产关系等为例创设问题情境,材料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并且体现地方特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情景游戏,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主动学习

连续三年新生开学时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能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对以往德育课学习的评价是:“最不喜欢”、“实用性最差”“、内容偏多”等。这就给了我们启示: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发言,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强调趣味或半途而废等不利因素,老师应及时调控和引导,自主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中,学习效率会显着提高。例如在讲述“把握现实机遇,发展职业生涯”时,我让学生分组收集比尔盖茨各个年龄阶段的素材,参考已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理想的作用、职业生涯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立足本人实际,发展职业生涯等,分组讨论比尔盖茨各个阶段的特色,教师关注每个小组讨论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最后各小组汇报成果,学生认识到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寻找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的道理,同时也意识到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应该为将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要好得多。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明显不适合中职学生,教师应该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我发现“小课堂、大社会”的实践课比较受学生欢迎,实践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达到既巩固理论知识又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实践课的具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主题辩论、模拟法庭、职业生涯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会拉近他们和德育的实际距离,学生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课既要重内容又要重形式,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例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内容比较抽象,靠老师灌输式的说教效果肯定很差。于是我就组织一场辩论,先确定辩题,明确正、反方观点。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辩论的规则,然后自由分成正方反方,推荐辩手,围绕本方观点寻找材料。学生的一系列准备及时告知教师,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在自由热烈的辩论中,学生以自己认为有人生价值的人物作为材料证明本方观点,感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最后教师就整个过程做出点评,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在准备、辩论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目的水到渠成。通过辩论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自信、口才、胆识和个性得到训练和培养,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德育实践也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宪法、民法和刑法为基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采访庭审法官和有关当事人,这对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法律条文非常有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实践的结果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4建立有效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也可以促进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既能增进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德育课程服务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有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口试、答辩等多种考核方法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德育课老师、班主任,还包括学生自己。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班主任的参与也是德育课评价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进行评定。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体现考核的全方位、统一性、独立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评价范围广泛化。德育的评价范围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渗透到学生所有的德育范围,通过对学生知识、情感、意识、信念、行为等多方面的评价,实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知识到行为,从行为到情感,从情感到心理,从心理到意志的综合评定。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共同成长

发挥德育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教师是关键。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课教师更是如此,在学生面前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课堂上讲要文明礼貌,不能随地吐痰,刚下课,你出了教室门就是一口,好了,你所讲的其他内容,学生也不信你的了。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来自于他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高尚的道德素养赋予教师以责任心和爱心,只有在责任心和爱心的推动下,教师才会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而追求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创新,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在德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艰苦的、复杂的劳动,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和模式可以套用,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反思。

篇5:试析会计管理工作如何提高实效性论文

试析会计管理工作如何提高实效性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作为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会计管理,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于企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为了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加强企业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提高会计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需要企业去迎接时代发展的挑战。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会计管理工作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逐渐提升自身的实效性,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因为这既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企业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

2、当前我国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少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当前虽然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一部分的企业管理者不能正确对待会计管理工作。一些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相对较小,资金的流动不是特别大,因此在管理上缺乏一定的重视。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致使会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获得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造成会计工作的开展的艰难,不能发挥会计管理工作的作用。

2.2缺乏健全的会计管理体系

当前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使会计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产生误差,造成工作分工的不明确,容易出现工作的遗漏和重复,致使会计工作的混乱,效果的不明显。此外,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使会计管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也较容易出差错,不能快速有效的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企业的运作的瘫痪,对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1]。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为会计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3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敏感的工作,一些会计人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或者缺乏较强的意志力,则非常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丧失自己的底线与原则,从而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监管力度不强,给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员制造了机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完善其监管机制,发挥其作用,推动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2.4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较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进入企业的,因此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较为缺乏,不能规范快速的完成会计工作,影响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二,一些会计人员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也较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却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整,使其工作理念较为落后B。并且随着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的`引入,会计人员不能快速的掌握其使用方法,也会影响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企业能够采取怡当的方式,实现对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3、提高会计管理工作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3.1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视

增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助于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为此,部门领导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企业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第加强领导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领导是推动会计管理工作的动力,获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可以带动会计人员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推动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3]。不仅如此,获得领导的重视,还会促使企业将会计工作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结合,从而使会计管理工作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第二,正确认识会计管理工作内容。会计管理工作要想提升自身的实效性,不仅需要获得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增强企业员工对其的重视,获得其他部门的认可,在开展工作时获得其他部分的积极配合,促进工

作效率的提升。为此,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让企业人员增强对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特点等内容的认识与了解第三,明确会计管理工作的原则。会计管理工作不仅是财务管理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反映。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工作原则进行了解,找到阻碍会计管理工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解决。

3.2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体制

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人员开展工作的理论依据,对于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在遵循国家相关要求和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第一,明确会计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的管理会计工作,政府会根据时代的要求颁布不同的会计要求、准则,企业在制定会计管理制度时,需要对当前会计管理政策有清晰且深刻的认识,进而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管理制度第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有效反映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是企业发展的状况重要体现,因此企业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应对数据信息、核算方法等内容进行明确说明,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客观性第三,明确会计职位。企业在制定会计管理制度时,需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以及工作职责进行明确,从而保证会计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还有助于避免工作的重复或者遗漏第四,建立岗位责任制。会计行业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可以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会计工作的廉洁性

3.3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会计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第一,加强批准控制。它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没有经过合法授权时,不能行使相关的批准权。在获得批准以后,企业需要根据会计人员的不同职能,给予会计人员不同的权限,从而保证会计人员从事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权责明确第二,加强会计控制。它主要是指企业会计人员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的相应控制。企业要想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开展,需要为会计人员设置适合的岗位,从而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活动,从而保证会计工作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第三,加强实物控制5]。它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对企业的实物进行管理和记录,从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企业的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关注更多的是对经济财务的管理,因此有时会忽视对实物的管理,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加强对你实物的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成本得到保证,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3.4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活动的主要人员,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提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一,转变会计人员的工作理念。当面随着会计制度的转变,会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工作理念,转换工作职能。当前的会计人员更加趋向与管理决策方向,致使企业财务部门对各项决策工作的结果都有直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状况第二,加强对会计人员个人素养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良好行为进行鼓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惩戒。此外,激励机制的怡当使用,还可以推动企业良好工作氛围的行为,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随着经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会计管理工作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会计软件等的引进,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还有助于会计工作的良性发展。但这也为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求企业能够定期为会计人员组织培训,积极引导会计人员学习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计算机、会计软件等专业技能的提升6]。此外,在对会计人员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政府提出的最新政策进行解读,从而帮助会计人员工作的开展,促进会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3.5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有助于端正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促进会计人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企业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第一,加强内部监督。企业可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通过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审计等方式,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的提升第二,加强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企业可以定期将会计工作的成果进行展示,从而加强外部力量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不仅如此,这种方式的管理,还有助于企业人员明确企业的发展状况,增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程度,从而实现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B。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企业能够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等措施,提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篇6: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论文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论文

在多年的初中生物教学生涯中,在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下,笔者自感生物教学实效性差强人意,曾一度想过放弃,但面对渴望求知的学生,强烈的责任心驱使自己对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乐意接受的情境

与语、数、英的课程教学相比,不少学生对生物课程教学的接受度不是很高,因为他们语、数、英课程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负担也比较重。这就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效都大打折扣。作为生物教师,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坚信只要方法有加,寻求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学生一定会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电子白板技术进入课堂,给生物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创设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借助多媒体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究和讨论等活动。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多媒体比较成功性的演示也同样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已经开始把目光拓展到教材文本以外的生物世界,那么运用多媒体呈现更为广泛的生物天地,也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学生在这样富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中,就如同在欣赏一首世界名曲,令其心旷神怡,学习的动力自然得到了增强。

二、利用多资源拓展学生乐意探究的时空

课程文本中的生物现象是比较有限的,而整个生物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仅以教材为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就是以学为本,初中生物的教学是不可能高效的。生物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教学困难重重,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但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涉猎到生物课堂的窗外世界,那么学生的学生兴趣定会更浓。只是建筑在教材文本的生物现象总让学生感到不是那么鲜活,学生身边的现象才是学生想去了解和掌握的。这就需要我们适当削减课程文本教学的时间,把时间腾出来,在充分利用多资源的基础上,拓展学生乐意探究的时空。平时的生物课堂教学笔者注意了几个结合,一是结合环境保护,如每年的收割季节,政府总是在加大禁烧禁抛秸秆的宣传,事实上乱抛和露天焚烧秸秆对环境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可老百姓却置若罔闻。结合生物教学,我们何不来个小手牵大手的活动?让学生进行生物方面的系列性研究,搜集资料了解秸秆焚烧时对空气和交通的.影响,搜集资料了解秸秆的利用价值:它可以用之还田,肥沃土壤,它可以集中起来,用之发电,再让学生致家长一封信,重点畅谈禁烧秸秆的意义,家长们看后便会心头为之一动,进而主动配合进行禁烧秸秆活动。二是结合农事谚语,让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思考。有些用语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现象或原理,也充分说明了生物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如让学生去研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俗语,学生通过与自己的家人畅聊,具体而又深刻地发现水和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利用多训练搭建学生乐意成就的平台

人的成功欲都是比较强的,初中生学习生物,则更需要获得成功,只有成功才可以刺激学生再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去周而复始地学习与探究,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面对生物课堂教学那些令人不够乐观的形势,生物教师必须多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习成功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成功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呢?应让学生去进行多训练,这训练并非是机械重复地完成一些无意义的书面作业或测试,而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探究。应当说教材中所叙述或说明的一些生物现象,都是比较抽象的,虽然也配置了一些主题图予以说明,对学生探究的启迪意义却不很明显。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课程文本中所呈现的生理结构都相当简单,利用了多媒体,其辅助性的作用就可以体现,利用各种鲜艳明亮的图像可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不但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而且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便可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获取探究的成功。总而言之,生物教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不断思考教学高效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坚信生物高效教学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不断前行,那大山将会被我们翻越。

篇7:如何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论文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职业中学 数学教学 教学实效性

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中学内容(量)基本相同的两册书“上”完了,但学生掌握的内容很少。诚然,职业中学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不应只是埋怨学生,更不应放弃这些学生,而应针对职中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一切教学活动、措施和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在中职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全面的教材教学,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他们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教学模块”的内容涵盖了中职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使学生获得必须的、足够的“基础性数学知识”,即数学科学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专业教学模块”则根据不同专业选用,其内容根据专业需要来设置,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对学有余力、有一定数学潜力或对数学有兴趣的少数学生增加“拓展模块”,主要以第二课堂、学生自学和教师辅导的形式进行。这样既使大部分学生达到中职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须的、足够的“基础性数学知识”,以及学习专业课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满足少数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

二、改善职中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数学学习。实践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职业中学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1.用关爱和期望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本尼斯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教师期望的价值:“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力提高二十五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要构建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他们传达这种积极的期望。这一点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老师“忽视”甚至“放弃”,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在职业中学的数学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期望使他们没有继续放弃数学学习”,“以前老师根本不管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同学,在这里老师这么看重我们,让我们又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职中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既要实事求是,不能用高标准来衡量他们,又不能没有标准、一味迁就,而应建立一种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监督和辅导,这样学生有一个可望又可及的目标,他们的学习不再盲目,同时有“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作准绳,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志。

在动机、情感的激励下,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后,还要克服各种困难,能动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去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如果在数学学习中没有较高的自觉性,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能学好数学的。很多职中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和干扰,缺乏恒心和毅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的意识和能力。

(1)培养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价值。就职业中学数学而言,它是学习其它一些课程的工具和基础,也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这正体现了“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巨大作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符号、无意义的数字;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升学与就业,从内心产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数学学习的坚韧性。

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职中生,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用一些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如林肯自幼失学,凭借拼搏进取的意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尊敬的总统之一;居里夫人不畏艰难,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镭元素,体现了她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三、适合职中生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1.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参与。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应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性原则,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有的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生生间的交流合作,还可运用“学生提问,学生解答”等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既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自然的方式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认真听就能听懂”的情况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平时的单元检测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学生可以看书,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可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情绪,抑制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哪怕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解决出一个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如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常能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这部分内容的第一节课上,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篮球比赛,提出问题:按规则(如采取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开始一个一个排着数。这时教师报出答案,并告诉他们,学了这一章后,像这样的计数问题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一系列可操作的、能体现数学内涵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去认识、理解、建构数学知识。如在“余弦定理”的教学中可设计一个“探究、发现”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猜想、证明,“发现”余弦定理,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这样的活动比单纯的推理证明更能促进他们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教育的理论认为,学生一旦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就可以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投入进一步的学习。大部分职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成功的体验,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在成功的体验和驱使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同时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

(1)把握教学节奏,逐步弥补知识缺陷。

近几年职业中学的生源主要是中考的失败者,数学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是导致大部分职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难点内容放慢速度或适当降低难度,多设置一些阶梯性问题来减缓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听懂、掌握。对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来说,能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解题方法,甚至能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一种成功的表现。

弥补知识缺陷是提高教学效果、消除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关键,在教学中,一方面及时补上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如在讲“二次函数”时,首先从函数、一次函数讲起;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先复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另一方面设法系统地补上前面知识的缺漏。

(2)关注“两头”,带动“中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关注“两头”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中下层的学生,教学中要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如对他们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等,让他们体验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在成功的体验和驱使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堂上教师也要创设供他们施展的舞台,如让他们解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小组合作时担任组长,课后布置一些选做题,等等。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针对职中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措施,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红亚.关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评价[J].考试周刊,,(52).

[2]嵇静.激发和培养数学兴趣[J].课改探索,,(2).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5.

篇8: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的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的利用率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可行性以及趣味性具体展开,最终体现实效性。

一、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征具体展开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趣味性。就针对性内容,由于教学内容比较丰富,这就要求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实施,以简洁明了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可行性是指提高语文教学运用的可行性,是体现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有目的地实施教学,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趣味性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最终获取到更丰富的知识。

二、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在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注重课外积累,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运用度,体现语文的实效性。其次,倡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学生的信赖,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以及讨论中,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自主地分析和整理语文问题,感受语文知识带来的乐趣,增强运用的实效性;最后,利用多媒体实施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在图像、声音以及画面于一体的课堂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语文的`交流机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做到灵活运用。

三、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

语文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语文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将这种文化载体传向世界,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方文化,在增强知识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钻研的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运用力。因此,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有针对的实施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素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篇9:提高高中的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论文

提高高中的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论文

摘要: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愈发迫切和具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较为传统和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法,而这一方法又很难满足当下社会与学生的发展要求。尤其是高中教学,繁重的升学压力更是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探索出更简便、更高效的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进而减轻学生压力。本文就如何提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见解。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时效性

对学生来说,高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对国家来说,高中又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储备库与资源库。学生今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高中时期的政治素质以及思想品德高低的影响。所以,高中的政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少高中的.政治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关于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办法。

一、加强师生互动来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知识的枯燥性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少,师生之间彼此不了解,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死气沉沉,有的学生甚至将政治课堂看成是“睡觉”的课堂,政治教师所讲的政治内容也就成了真正的“催眠曲”。而有一部分政治教师在面对这些情况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个睡觉的学生没有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也就对其放任不管了。这对教学时效性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要缓解这一现状,教师能做的其实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师生的互动,这一互动不仅仅只是在课上,课下也同样重要,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加深彼此的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问答、角色互换与小组合作等形式来改变自己表演“独角戏”的局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以及自身对社会时事的看法等,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课下,教师也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真心实意为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和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喜欢自己,继而再喜欢上自己的课,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时效性便会得到一定提升。

二、通过引证启发学生思考

照本宣科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但是背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的状况却时有发生,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相关的知识点,不仅如此,还影响了学生知识掌握的连贯性。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证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来改变这种现状,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例如,就某一政治话题开展故事会、演讲以及辩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政治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受益良多,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对“联合国”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如果教师单纯地将联合国的定义是什么,联合国要做哪些事情等内容,学生可能在当时是理解和掌握了的,但是很快,学生便会忘记。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证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文字、图片以及影音展示功能,给学生展示在地震海啸等自然在后发生过后,联合国号召世界各国参与救援的过程,再让学生思考联合国在整个国际组织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当今的世界形势又是如何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政治知识运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时事和政事的结合,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中的政治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们总是习惯性地为这些理论设置一个参考答案,用来判断学生观点的正误,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些学生的答案就是其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单纯地用“对”或“错”来对其加以判断,很容易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习惯性地朝某一方面去想,长久以来,就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的、独到的见解。例如,在对“内因和外因”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例子来引入,在开始新课之前,教师便故意说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一点错误也没有。此时,肯定会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异议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受这些同学影响,其他同学也会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内外因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地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只要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有不同点,都应该予以赞美和鼓励。如此一来,在课堂就会形成一种全体思考的氛围,学生们通过思维碰撞,就会形成更多的新想法和新观念,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课堂时效性也就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高中的政治课除了理论性强之外,还具备内容抽象这一特点,相较其他课程学习而言,政治的难度就更大一些。而由于高中生社会阅历的缺乏,所以很难认识到政治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因此而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很难得到提升。所以,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更应该积极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通过引证引发学生思考以及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伟.如何提高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10:60.

[2]肖春美.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78-79.

篇10: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学生阅读课外文言短文的能力并不高。为此,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诵读感知,涵泳文字;诠释词义,理解句意;掌握要领,辨明句式;积累成语,丰富底蕴;概括形象,塑造人格;发掘内涵、感悟意蕴;多向思维、畅谈感受;品文嚼字,领悟写法。

关键词:实效性;诵读;诠释;辨明;积累;概括;领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浅显文言文,但从学生阅读课外文言短文的现状来看,这种能力并不高。具体表现在如下。

1.望文生义,不能准确把握文言词的意义;

2.理解句子的含义偏颇甚至与原意相反;

3.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不全面,评价欠妥;

4.概括主题,归纳主旨,感悟道理肤浅;

5.鉴賞的尺度不够;

......

这种阅读现状固然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未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课内文言知识是基础,课外文言知识是拓展延伸。如何立足课外,使课内外知识的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诵读感知,涵泳文字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文言简意博。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入其境,得其意,悦于心。如我上《四知》,用多媒体播放“杨震小故事”的诵读和画面,营造优雅的语境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接着我让学生个别朗读、齐读,感知文言大意。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读准音

如:邓骘(zhì) 昌邑(yì) 谒见(yè)

遗震(wèi) 涿郡(zhuō) 旧长者(zhǎng)

2.读准节奏

如:大将军邓骘 | 闻其贤 | 而辟之

故 | 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 为昌邑令

3.读准语气

如:“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应读出杨震质问的语气;“天知,地知,我知,何谓无知!”应读出杨震反问感叹的语气。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朗读感知文言文的能力,我用多媒体投放以下文言短文,并要求学生完成有关问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学讴 饯于郊衢( )( ) 响遏( )

2.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3.“抚节悲歌”应读出什么语气?

明确:

1.讴(ōu) 饯(jiàn) 衢(qú) 遏(è)

2.秦青|之技| 尽之|

3.“抚节悲歌”应读出激昂悲壮的语气。

这样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读音、节奏、语气,使学生感知古文的内容,体会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诠释词义,理解句意

文言文有不少文言知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掌握这些文言知识,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句意。如我让学生阅读课外文言短文《拒绝受赐》,要求学生解释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拒绝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西汉·刘向《说苑·立节》)

问题:衣敝衣( ) 致邑( )

足以( ) 其节( )

明确:衣(穿,名词作动词) 致(送,动词)

以(用来,连词) 节(节操,名词)

当然,以上这些文言词学生并不能全部做对。如把“衣敝衣”中第一个“衣”解释成“脱掉”。这是对句子原意的误解。为此,我点拨:“衣”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两种意思,即“衣服”和“穿”。要选用哪一种意思,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这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诠释词义,提高了学生释词解意的能力。

三、掌握要领,辨明句式

文言文句式有多种,即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的翻译常带有一个“是”字;倒装句翻译时语序应颠倒;被动句翻译带有一个“被”字;省略句翻译应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句式不同,翻译也应有所不同。

如:环滁皆山也(判断句)──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你太不聪明了

帝感其诚(被动句)──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触草木,尽死(省略句)──(蛇)碰了草木,(草木)全枯死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文言句式的情况,我让学生阅读以下文言短文,并说出其中所用的句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选自:《吕氏春秋·察传》)

明确:告人曰(省略句)──姓丁的人告诉人家说

闻之于宋君(被动句)──这句话被宋国国君听到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辨别了句式,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

篇11: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如果说,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如果说,有一种课型能使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能引发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深入思考,广泛讨论的话,那就是公开课。公开课的现场观摩不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校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做课的过程,是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提出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当前形成了这样一来一种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有人认为,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要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如何评价现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在通过研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 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 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

综观现时的课堂教学,正在向我们期望的阅读课回归,向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在欣喜地说,看到了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

1.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离开语言,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开掘的课明显减少。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搭石》,抓住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的三部分文字,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更可喜的是,前一段语文学科的迷失与错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多音字、儿化音──《去年的树》归在一起练读)、析形(《盘古开天地》根据形声字多的特点,归类识记带“月、之 、氵 ”的字)、解义。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有三位老师让学生在课上翻查字词典(读准“相片”的音,理解“瑞雪”“肃然起敬”);还有联系上下文,利用注释,借助简笔画(理解“井沿”),利用词素分析法(理解“德高望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既正确理解词语,又渗透了解词的方法。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如,拟人、比喻、排比,总分的写法……)

读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

说写训练引起重视。随文练笔已不少见,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如,《山中访友》,“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于是,和蚂蚁、蜜蜂、野花打起招呼,依照文章表达方式写话。)又如,《相片》,最后请学生代文中青年妇女写信,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

2.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的课多了,目标迷失、内容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本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不少课,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3.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

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旅行家树》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感悟孔雀树的可爱,朗读,积累;第二板块,感悟旅行家树的可敬──一是给旅人以帮助,二是有很强的适应性,朗读,积累。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的?”“《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4、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比如,《相片》一课,展示的抗日战争及老百姓苦难生活(良民证)的照片,为学生理解年轻妇女为什么给在前线的丈夫寄那样的照片,提供了背景资料;《花钟》将各种花的照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由于这几多几少,教学目标更清楚了,教学内容更集中了,教学过程、环节更简化了,教学方法更简便实用了,带来的明显效果是,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下来了,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多起来了。这就是加与减的辩证法。学生于是有了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一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老师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巴迪长大后,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怎样的认识?从交流的情况看,讨论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仅认识到巴迪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来自母亲的“鼓励”的力量和来自父亲“警告”的力量都是需要的,而且窥见到这两种力量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对儿子的爱,不少学生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惭成风气,画批注不再形同虚设;个性化解读在有的课上也有所体现。如,谈《去年的树》给自己的启示,有学生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学生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老师开始有暇关注学生的质疑与生成。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也更加丰满了。因此,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正在走出“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来面目回归。这是全国小语界,特别是各级教研部门和全体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语文教学改革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台湾小语会赵镜中理事长充分肯定了大陆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语文能力,肯定一些课近于完美。同时提出一些问题:

1.学生有如此强的能力,教师教学怎样才能跟上学生的进步?

──言外之意,教师没完全找准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讲得更直白一些,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有做无用功的地方。

2.教学是“知识导向”还是“学会学习”导向?

──意思是说,阅读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引领。

3.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还是教师的舞台?

──这方面我们和港台地区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在改,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好课应当把“彩”出在学生身上。

4.课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理解层面的阅读,缺少批判性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

──告诉我们,要重视发表个人见解。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5.要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

──这是大陆阅读教学的软肋。讲了多年,有改变,但从总体上说,改变不大。

再看课堂,还暴露了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出现了学语言抓局部多(字、词、句),抓整体(段篇)少,人文内涵泛化(写景统统归结到“美”,写人统统归结到“爱”)的苗头。语言到底在这一课训练什么,有些随意性,要根据课标、文本作更科学的考虑;过程与结构还应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不能让学生只讲老师要听的话,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生成。教为学服务,不是学配合教!在媒体运用上,课文搬家多,教科书用得不够,板书也有待向真实、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方向加以改进。

在多年实践、研究和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怎样深化改革?

不由得想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听了五年二班陈胜昔老师上的《新型玻璃》一课。温总理深入语文课堂,说明国家领导人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切,令广大语文教师欢欣鼓舞。

温总理在课后座谈时,说:“陈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她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找答案。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又说:“这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和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宽一些,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指课文中讲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温总理还应一个女孩的要求,写了这样的题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并对她说:这就是学问、思辨、行动的意思。

从以上谈话可以看出,温总理很懂教育,很懂语文教学。他不仅谈到了启发式、教学相长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而且谈到了一节语文课怎么上,谈到要重视揣摩词句的表达作用与效果,重视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说与写的训练。这与当前我们研究、改进阅读教学的思路多么吻合!

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 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哪些或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篇12:浅谈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

张小文 王燕萍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谈论的老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提高课堂效率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在这里提出来,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效率,是指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效果与时间的比值,或者,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效果与成本的比值。现实中,情况总要比数学的公式更复杂。所谓“课堂效率”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实情况。

课堂基本元素包括可变的量值和不可变的量值两种,可变的量值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课堂的情景设计等。不可变的量值有:学生的学习基础、一节课的时间、已经选用的教学资料等。

要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对不可变的量值我们一般不去白费功夫,主要应在可变量值上狠下功夫。我认为,我们作为教师应做好下面几点: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教学资料等不可变量值,设计好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对所上班级的基本情况应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教材、教学资料的取舍,教师要依据课标,明确所讲内容的地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还需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科学整合、合理取舍。如,可以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增减,可重组顺序,可选择教材以外的更适合的案例,精心设置例题和把握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等等。特别是40分钟的时间里教学情境的设置,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我一直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做出自身的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

二、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初中时基本不学地理,学了的知识到高中也忘得差不多了,而高中课程设置又是把最难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排在前面,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很快就没有了兴趣,到高三后欠账太多,学起来就更加困难。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缩小差距,我认为可以用下面两点办法:

1.精彩合理的`情景创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维和情感,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那么,教师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地理思维能力,形成独特的地理语言,逐步掌握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自己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创设合适的合作情境与机会,营造出探究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2.教学中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生活融入课堂,地理问题回归生活,使学生体味学习地理的乐趣。让地理从生活中走来,再有目的地将地理问题提炼出来,让地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地理,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地理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三、恰当使用多媒体

学生对高中地理感觉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难度大、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是太过抽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地理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野外去考察,比如河流的冲刷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画再多的图,学生都难以理解,如果让他们实地去看一下,马上就会明白,用不着过多的讲解,都江堰的科学原理一看便知。可是,高中不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多媒体就成了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我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准备了几部必看的电影《天崩地裂》《后天》《可可西里》《红河谷》以及中央台《地球脉动》系列节目等。通过图片、视频、电影向学生展示他们不了解的沙漠、热带雨林、两极地区等地理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教学容量,并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体现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充分发挥小组协作作用

实践证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确有不少困难,但并非难到不能实施。只要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钻研现代学习理论,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一样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高峰。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学周刊,(01)。

篇13: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不仅能够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研究通过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改革考核方式等策略旨在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作 者:黄小蕾  作者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6 刊 名:中国实用医药 英文刊名:CHINA PRACTICAL MEDICAL 年,卷(期): 4(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   实践教学   实效性  

篇14:对提高汉语拼音教学实效性的体会论文

对提高汉语拼音教学实效性的体会论文

摘要: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如何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主要突出“趣”、“实”、“真”,把握认知规律,在激趣中求实,关注整体,在拼读中求效,回归生活,在运用中求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拼音,熟练掌握拼读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 趣实真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汉语拼音比较抽象、枯燥,音相近、形相似的现象比较多,对于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要学好汉语拼音难度较大。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主要突出“趣”、“实”、“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拼音,熟练掌握拼读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

一、把握认知规律,在激趣中求实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多变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并且选择、设置合理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兴趣盎然,主动地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挖掘教材中的“趣”,让孩子乐学

长达一个多月的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拼音字母时,将书上精美的图画和旁边的字母巧妙地结合起来展开趣味教学,如在教学《oe》一课时,我要求孩子看图编个小故事。有个小女孩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小姑娘,每天早上都会在小溪边‘花花弧的唱歌,大公鸡听到了,就‘ooo’的叫人们起床,还有一只大白鹅在池塘边游泳。”孩子们真的`都被吸引住了,在直观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学习弧o、e的音、形和四声。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要耐心地充分地利用好课本形象直观的特点进行教学,巧妙地将字母形状与发音方法融在其中,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享受学拼音的乐趣。

(二)、激发课堂中的“趣”,使孩子会学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我常常运用游戏、演示、表演等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有:

1.“故事”激趣。起初的几节拼音课,先让学生看单幅图说一两句话,用上旁边的字母或音节,然后,试着用这一组图片编一个小故事,结果简简单单的几幅图片却引发出无穷的精彩故事,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又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引发更多同学参与学习,进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境界。

2.“游戏”激趣。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短暂,记得快、忘得也快,要使他们掌握拼音知识,就必须做到教法科学、形式多样。如传统的“开火车”游戏只是向左右、前后开,我将声母和韵母分为两列“火车”。火车头(b)一出现,接着是持“p、m、f、d……”等声母卡片的同学陆续走上讲台。每人右手搭在前一个学生的肩上,左手将字母卡片面向同学举起。火车头发出“呜……”的一声之后,每个学生按声母顺序读出自己手中字母的发音。另一列火车的车头是a,然后是o、e、i、u、u。练习方法同上。

3.以“物”激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段学生的记忆是以直观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利用教学器具进行直观演示,让直观的教具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他们多看,启发他们形象地多说,更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声母“f”和“t”时,我就选用一把长柄雨伞做教具。伞柄朝上可表“t”的形,伞柄朝下可表“f”的形。最后,我的学生编了个顺口溜:像把雨伞ttt,像根拐杖fff,瞧!孩子们已经记住了这两个声母,多么让人开心呀。

4.以“歌”激趣。一年级的学生对儿歌有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采用歌诀、唱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声韵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在如汉语拼音(3)的教学内容是b、p、m、f。教材提供了四个画面:小女孩听广播,小男孩爬山坡,两个小孩捉迷藏,一个老人观赏弥勒佛。根据这四个画面,编出这样的儿歌:增长知识听广播(b),锻炼身体爬山坡(p)。捉迷藏,用手摸(m),笑口常开弥勒佛(f)。

(三)营造写拼音的“趣”,让孩子易记

写拼音是学生学习写字的起点。从写拼音开始,学生就走进了一个学写规范字的课堂,拼音虽然不难写,但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把拼音写得正确,漂亮,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如何让孩子记住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拼音的笔画呢,从而记住拼音呢?

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四线格的上中下格称为“一楼、二楼、三楼”,如写S,就是把S送回二楼;写P,P正在梳辫子,长长的辫子一直垂到一楼的一半。形象、生动的教法,更能帮助孩子记忆。

二、关注整体,在拼读中求效

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是教学字母,难点是教学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和拼音方法。如何突破拼读这个难点呢,如何使拼读落到实处,使每个学生都能踏踏实实地过关,让拼读教学更具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关注”入手:

(一)、关注每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注意,课堂上没有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我在每节课上都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比如,当学习到第四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步骤:

1.优化集体练习。通过全班的自由练习读拼音,学生可赢得一个适应的机会,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这种“大合唱”中积极进行准备,养成大声朗读,大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优化小群体练习。在自由“大合唱”练习后,接着进行学生的“小合唱”,有四人小组读、八人小组读、还有“男女二重唱”(全班男女各半)。这都是为“独唱”练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优化练习反馈。必须让每个学生进行“独唱”,即个别练习,我会以全班开火车的形式,任意指音节让学生开火车读,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有被关注的机会,上课的注意力也自然而然地集中起来。

(二)关注课堂细节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智慧。比如,在教学《bpmf》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些音节苹果,pupibapapamo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上来翻开读出来,然后根据音节做一个动作,可上来的孩子半天才拼出来,动作却怎么也演示不出来。看到这,我意识到自己在开展这个活动时处理不当,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没有面向学生群体。我及时把游戏改成把字母直接贴出来,让孩子们都来拼读,让读得又快又好的孩子带领大家读。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这时,再把音节背过去,让孩子翻一个,拼一个,拼对了,全班同学就跟着读,并以掌声表示表扬与鼓励。这样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又回来了。

由此可见,每个教学环节,我们都必须注重好细节的操作,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回归生活,在运用中求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要“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如此看来,学生能把学到的拼音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并在生活中真实地运用,这是我们拼音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搭建擂台。笔者在每一课的汉语拼音学完之后,利用语文课外活动开展“拼音大擂台”等活泼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在展示的、竞赛的擂台上大展身手,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

(二)、创设环境。每天在小黑板写上一句拼音句子,内容可以是教育学生讲文明,守纪律的行规标语,简短的新闻,班上的好人好事。学生通过自己的拼读,能受到教育,还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锻炼拼读能力。另外,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音节注上学生的姓名,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发作业本,用音节写出受表扬者的姓名,还鼓励他们给家里的物件柜上贴上拼音标签等等,这些做法,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才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

(三)、课外延伸。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注音儿歌、注音故事,及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或者自编一些注音的小故事,使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品尝到学习拼音的甘甜,享受成功的欢乐。另外,根据一周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作业小乐园》,让孩子们拼读,家长评分。拼音的巩固效果很好,孩子们也很喜欢。

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先导,凸显“趣”、“实”、“真”,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新语文新体验》邹武林广西人民出版社

2、陈琦、刘儒德、张建伟:《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儿童》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5:重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的论文

重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的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角色在转变,理念在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也在改变。由原来的老师“满堂灌”到现在老师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可谓是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教师和学生都在愉悦中度过。

关键词:精心设计 创设情境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角色在转变,理念在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也在改变。由原来的老师“满堂灌”到现在老师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可谓是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教师和学生都在愉悦中度过。课堂是发生了变化,但课堂教学效果又如何呢?学生在课堂里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去思考,理性客观的反思。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出几点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教学设计与组织中,教学目标可以说是特定教学内容核心价值的演绎,然而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往往重过程设计而轻教材分析,更忽视对教材的整体分析。轻教材分析的直接后果是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影响目标界定的精确性,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我认为只有对教材、学生、教学策略全面系统地思考,才能真正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具体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这样思考:

①本单元或本节课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内容;

②衡量学生能接受何种程度的知识、学习方法比较合适;

③教师考虑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提供怎样的学习材料,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通过这些思考,教师才能提出有效的决策,具有可行性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才不会偏离核心价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保障。

二、创设情境要有价值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好多教师创设情境却流于形式。看似红火热闹实际却无实效。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舍“繁华”取“精华”,让学生能体味情境蕴涵的数学本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

三、把握合作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肖川博士在《合作学习》中说:“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把握合作的时机,不要盲目地为了合作而合作。什么时候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呢?

1。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选择小组合作。当今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足,这时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明晰正误,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自己不能完成活动任务时选择小组合作。有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同学间合作才能完成。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需要测量每个人身高、臂长等活动,自己无法完成,这时就得分工合作来完成。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能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

四、设计出具有实效性的课堂练习

“自主选择式”练习,让课堂充满生机。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课堂上精心设计“自主选择式”练习很必要,同一知识点,设计不同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练习的“自主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

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情境,选择好教学方法,设计好课堂练习――每节课都精彩!

篇16:落实课堂常规,提高课堂实效性论文

落实课堂常规,提高课堂实效性论文

新课程中强调让学生在自由与自主中去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张扬个性。然而课堂中往往有许多同学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导致课堂无次序,使得教学活动举步艰难。因此建立有序的课堂秩序,建立一套明确的常规,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学期我们音乐备课组以“落实课堂常规,提高课堂实效性”为研究点,展开活动。

我认为课堂常规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说,同学们你们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这种简单乏味的说教形式已经不再适用,老师应该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并且参与到其中来。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本堂课我着重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着手:

首先:通过“课前两分钟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采用音乐《星光恰恰恰》律动,吸引学生投入到音乐的环境和意境中去,为下面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新课标指出:应充分注意而一,二年级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喜欢小动物的身心特点,采用歌、动作、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因此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系列的“音乐小游戏”,利用游戏的规则——“无形的语言”引导学生养成有效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和学会思考的好习惯:

1、通过“请你听一听这个小动物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一种神秘感、期待感去有效地聆听音乐,自由发挥想象,感受活泼、欢快、跳跃的音乐形象。

2、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用无形的语言促使学生在传递小袋鼠的过程中竖起耳朵去感受音乐的速度变化和音高变化。

3、通过“跟着小袋鼠的脚步”、“和小袋鼠一起摘苹果”、“帮助小袋鼠搬苹果”感受x 、x 、x。

相关专题 实效性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