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教研计划

奔波儿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奔波儿霸”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教研计划(共17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青岛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

一句话完了,划个小圆圈〔。〕

中间要停顿,圆点带个尾〔,〕

并列词语间,点个瓜子点〔、〕

总结导语前,上下两圆点〔:〕

有话说出口,也要用上它〔:〕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点〔;〕

疑问与发问,耳朵坠耳环〔?〕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檐〔!〕

惊奇与感叹,它也少不了〔!〕

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

有话对人讲,也会被它围〔“”〕

转折或注释,一横写后边〔——〕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

一年级小学生语文《荷叶圆圆》知识点

原文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知识点

字:躺、眨、展、蹲、呱、嘻、捧

词:水珠、摇蓝、眼睛、翅膀、歌台、凉伞

重点句子:

1、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2、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3、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4、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主要内容:

《荷叶圆圆》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整篇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

一年级语文《月亮的心愿》知识点

字:睡、装、累、病

词:照顾、郊游、窗户、愉快

重点句子:

1、夜深了,月亮透过窗帘,看见一个小女孩睡在床上,身旁有个背包,里面装着水果和点心。

2、月亮又来到另一个家的窗前,只见一个小女孩正在照顾生病的妈妈。

3、妈妈说:“珍珍,早点儿睡吧,不要太累了,明天你还要去郊游呢。”

4、月亮悄悄地离开了窗户,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

5、两天后的一个艳阳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排着队,愉快地走在郊游的路上。

赏析全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心愿。

(1)月亮姐姐看到大家精彩的表现,想奖励大家听一个关于她的故事。边听边想:月亮到底有什么心愿呢?板书

我们来看看图,听听录音。(多媒体出示)

(2)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说说你听明白了什么?

(3)教师小结:我听出了你们说的月亮有两个心愿:明天是好天气,明天是下雨,这可把老师弄模糊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篇2: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青岛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一年级数学轻松学习好方法

1、列条件

找出课本中的一道例题,将例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求证一一列出;

2、做题

把题目做出来;

3、检查

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有错误;

4、订正

根据题目的答案订正自己做的题目;

5、做对

把题目做对;

6、节奏

找出做题目的节奏感,分几大步?

7、小结

这个题目考什么?

8、改变

对知识点的条件或结论做出改变,重新出题;

9、解题

每做一种改变就是一个新的题目,解出来;

10、整理

整理出一个知识点的所有题目类型。

一个题目按照这十个步骤做下来,学习效果会明显改善。

篇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本节课围绕的4、5、6的组成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活动一,4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个蓝色花片和2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目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来的含义,体验合的方法,并通过摆出的花片学习2和2组成4。活动二,5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5个的活动要求。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在学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5的组成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归纳出1和4,2和3这两个组成式。活动三:6的组成。在学生学会了5的组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出6的组成式。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归纳4—6各数的组成式的过程。

2、理解和体会合的方法,学会6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掌握2—6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分与合的方法,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具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圆片为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2、猜数:一个数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几?

3、用我们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好吗?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学生热烈鼓掌)

同学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谁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生:把分开的两个手合在一起

说得真好!看来只有把分开的两手合在一起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合成。

[说明:通过鼓掌,使学生理解合与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学生动手操作合的过程,学习4的合成。

拿出2个蓝色圆片和2个红色圆片,合起来有几个圆片?

(1)放手让学生活动,教师适当引导。

(2)全班反馈,交流摆的结果。

使学生知道两种颜色的圆片摆的先后不一样,结果相同。

教师讲解:2合2合起来是4,并写出表达式。

结合学生的表达,板书22

(3)把两种颜色的圆片分出来。

(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4个。

(5)交流拿的方法,总结让学生知道,无论哪的是哪种颜色的圆片他们的顺序如何,都是1和3合起来是4个。谁还可以说出几和几合成4?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同学们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合成。

3、比较两种分法

提问:观察这两种分法,同学们们有什么发现?(分成的2个数交换了位置)教师小结:当我们找到一种分法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种分法。

(二)探索5、6的合成。

1、师:同学们们很聪明,一会儿就将4的合成学会了。下面拿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5。

(1)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摆两种颜色的圆片,探究5的合成)

(2)让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结论。

(3)小组长归纳汇报探索结果。

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4)去掉圆片的颜色,使学生归纳几和几合成5。

(5)选择好的方法记5的组成。

2、拿出两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6个。(方法如5的合成)

[说明:在探究新知阶段,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让学生的思考力逐步生长。通过摆圆片、“手势法”的练习,学生能有序的记忆。]

四、游戏活动,运用巩固

1、“轻松入门”:看图填空。

(1)学生自己完成填空。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并说出2、3的合成。

(3)先摆一摆,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练习。

(4)请学生说出2和3的分与合。

2、“快乐学习”:填一填

3、“小试牛刀”:看图画一画

4、数学游戏:教师说游戏规则,同桌之间经行。

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以游戏巩固,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完整揭示课题:6以内数的合成)

2、回家把6以内各数的合成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师: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把今天学的和做的游戏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好不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再次得到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地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延伸到生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2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

四、巩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

五、展示提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

篇4:数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城南镇第一小学

一年级

贾宝伟

5855136

第三单元29--45页单元备课

本单元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探索规律”等内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1、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真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法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不同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交流多种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课时安排:

15课时

第一课时  加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认识“+、=”以及它们的书写方法,会读写加法算式.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三、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尝试法

四、课前准备:课件    圆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小猴子听说同学们都很有本领,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怕不怕?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给我们出了什么样的题目.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看图说出:左边有几个小跳棋,右边有几个小跳棋,一共有几个小跳棋?

生:左边有1个小跳棋,右边有1个小跳棋,一共有2个小跳棋.

问:也就是几和几组成几?

生:也就是1和1组成2.

(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问:你能看图直接说出是几和几组成几吗?

学生看图回答.

问:这幅图呢?(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看!小猴子拿着桃子来奖励你们了.(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问:小猴子左手拿了几个桃子?右手呢?合并起来一共是几个?

师:把小猴子左手的1个桃子和右手的1个桃子合并在一起((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两个数加起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 二)学习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师:要做加法,我们首先就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号,你们看,这就是加号(出示“+”),加号表示“合并起来”的意思.

师: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个桃子和右手的1个桃子合并起来,写成加法算式是:1+1

问:1和1合并起来是多少?

生:是2.

师:所以1加1就等于2(板书=2),“=”叫等号,2是1和1合并起来的得数.这个算式读作:1加1等于2.

学生练习读算式.

问:谁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1+1=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个桃子和右手的1个桃子合并起来,一共是2个桃子.

2.进一步认识加法含义

(1)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问:有几个小朋友做游戏?又跑来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谁会列式?(板书:2+1=3)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说,并且要让学生说熟练一些。

(2)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请你试着用三句话说出图意.

生:有1只小猫在玩球,又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小猫?

问:求“一共有几只小猫”应该怎么想?

学生互相说一说,然后列式解答.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摆圆片:左边摆1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一共是3个圆片,1+2=3.

在摆的时候,要让学生一边摆一边说。

4.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加法要根据什么算出得数?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 三) 巩固练习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解答。

2.看算式,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再写得数.

1+1=     2+1=     1+2=

板书:         加法的初步认识

1+1=2         2+1=3

第二课时   加法计算

一、教学目标:1、 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

2、 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4、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

难点:体会加法的意义

三、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主题图、关于猴子和桃子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孙悟空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他,便特意来看看我们,小朋友们看,他来了!

活动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观察定向,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到了!花果山好热闹呀!小朋友们快看看,都有谁来了?谁来说?师:对呀!天空中飞来了几只小鸟,是几只呢?师:小朋友们说的都不错,刚才说了这么多,你最喜欢什么?最喜欢猴子的小朋友请举手。噢,这么多,大家都愿意与小猴子成为好朋友。那我们先来看看可爱的小猴子,好吗?(课件突出小猴子,其他的场景淡化。)关于小猴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所提的问题中没有涉及到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然后让学生仿照教师提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教师板书)教师要重要强调所提出的问题,并且强调一共是要用加法计算。

2、尝试解决,理解含义,探究算法

师:小朋友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师:刚才小朋友说出了这么多方法,其实都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写?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吗?

师引导学习加号,领读算式。

活动三、拓展延伸,激励探索。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看着小猴子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仔细观察画面,你也能像她这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师:刚才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小朋友们能列个加法算式把他们解决吗?我们又要开始小组比赛啦!听好要求:小组长先做好分工,小朋友们接到任务后,就动脑筋列算式,然后把你列出的算式告诉小组长,小组长把组员们解决得问题记录在这张答题卡上,还要想一想怎样说最清楚。这一次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解决的问题最多!

学生合作解决,并进行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也用到了加法,比如:妈妈给你买了三个本子,爸爸又给你买了2个,爸爸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学生解答)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个生活中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活动四:小练习

老师突然想到:小朋友们能不能看着你们得到的这些桃子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提示:可以问问同学们,第一小组)

学生提问题:

(1)第一小组一共得到了多少个桃子?

(2)第二小组一共得到了多少个桃子?

……

学生边提问题边解决。

活动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和孙大圣一起游玩了花果山,在玩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加法计算

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3+2= 5

2+3= 5

第三课时  加法计算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

难点:体会加法的意义

三、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操作探究

学法:探究操作

四、课前准备:主题图、小棒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花国山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花国山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问题

3、  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可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5+3=8   3+5=8

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你还可以说出像这样的一组算式吗?

(2)一共有几只小猴?

先让学生说说有关小猴的信息,再独立列式计算

(3)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先找一找,数一数,再列式,并问你是怎样想的?

(4)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教师要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到黑板上,并且重点强调一共就要用加法计算。

(三)、自主练习

1、第1题

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找找有不认识的东西吗?教师板书大括号,告诉学生大括号的意思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让学生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学生独立列式。

2、第4题

(1)观察鱼缸图,说说图意;(2)这道题是要我们看一幅图列几个算式?学生试试,集体订正后完成第二幅图。

(四)、总结:

互相交流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第2题

板书设计:                 加法计算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3+5=8                             5+0=5

5+3=8                             0+5=5

第四课时   加法练习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难点:加法的意义

三、教法学法:教法:引导

学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卡片、展台、彩笔

五、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10以内数的加法

(2)有关0的加法

二、基本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1)▲▲▲▲▲   ▲▲▲          (2)○○○○○○  ○○○○

( )+( )=( )                   ( )+( )=( )

(3)课本P34 第4题

先看图说意,再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展台上评价。

2、口算

2+7  3+5  5+5   5+4   3+6  2+5   4+4   2+8

出示卡片学生视算,订正时找几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综合练习:

1、找朋友

P35 第6题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2、画一画,填一填

P35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然后再根据所画图形的个数去填未知数。

3、P35 第8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后连线,集体订正对错。练习时,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再让学生画线连球。

4、P36第10题

引导学生观察题意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订正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5、讲一个数学故事  P36 第11题

出示P36自主练习第10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

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你能讲一个数学故事吗?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发挥想象力,自编故事。

四、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4第3题   P36第9题

第五课时  10以内数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经历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10以内数的减法的含义及正确计算。

难点:正确计算

三、教法学法:教法:探究法、指导法

学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课件  展台

五、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花果山的水帘洞是小猴子经常玩耍的地主,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看一看,好吗?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3--游水帘洞

让学生观察游水帘洞的画面。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答出:桃子、猴子等。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解决问题,感受减法的意义:

1、在学生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问题:还剩几只猴子?

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探究问题。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2、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看图知道还剩3只。

②我可以把剩下的一个一个地数。

③我可以把4分成1和3。

④我用4个木块代替4个猴子,跳进洞里1只,就拿走1块木块,就剩3只了。

3、师小结:大家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很了不起,要求还剩几只,就是从4里面去掉1,可以用减法计算。

板书:4-1=3(只)

介绍减号“-”和算式的读法。

5、进一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师:你还能用减法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呢?

电脑显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组解决。

全班交流,小组内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互相交流。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提出生活中的问题,看哪些能用减法解决,解决不了的,放在问题口袋里。

小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减法解决。

板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4-1=3(只)

第六课时  10以内数的减法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3、形成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

难点:正确快速计算

三、教法学法:教法:指导法  讲授法

学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内容:

一、看图列式:

根据自主练习第一题,说说图意,让学生理解,独立完成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

二、减法综合练习:

引导学生说说自主练习第二题的图意,再填写完成算式。

三、先画线,再填得数:

画上斜线表示什么意思?

画多少个?

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

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说说题意。

四、 根据自主练习第四题内容,学生独立计算。

五、先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六、游戏方式进行。

第七课时  减法计算

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二、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难点: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三、教法学法:教法:指导法

学法:探索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口算卡片、主题图、小棒

五、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观察图。

二、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4,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三、探究问题

1、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

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列出算式。

2、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可以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给予提示:3 - =()个

四、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如:岸上还有几只青蛙?花儿上还有几只蝴蝶?

2、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中。

(3)、摆几个圆片,去掉几个,小组同学边摆边说算式。

4、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口算练习

板书:             减法计算

9 - 4=5(个)

篇5: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本节课围绕的4、5、6的组成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活动一,4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个蓝色花片和2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目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来的含义,体验合的方法,并通过摆出的花片学习2和2组成4。活动二,5的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5个的活动要求。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会有不同的做法。在学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5的组成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归纳出1和4,2和3这两个组成式。活动三:6的组成。在学生学会了5的组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出6的组成式。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归纳4—6各数的组成式的过程。

2、理解和体会合的方法,学会6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掌握2—6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分与合的方法,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具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圆片为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2、猜数:一个数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几?

3、用我们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好吗?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学生热烈鼓掌)

同学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谁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生:把分开的两个手合在一起

说得真好!看来只有把分开的两手合在一起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合成。

[说明:通过鼓掌,使学生理解合与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学生动手操作合的过程,学习4的合成。

拿出2个蓝色圆片和2个红色圆片,合起来有几个圆片?

(1)放手让学生活动,教师适当引导。

(2)全班反馈,交流摆的结果。

使学生知道两种颜色的圆片摆的先后不一样,结果相同。

教师讲解:2合2合起来是4,并写出表达式。

结合学生的表达,板书22

(3)把两种颜色的圆片分出来。

(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4个。

(5)交流拿的方法,总结让学生知道,无论哪的是哪种颜色的圆片他们的顺序如何,都是1和3合起来是4个。谁还可以说出几和几合成4?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同学们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合成。

3、比较两种分法

提问:观察这两种分法,同学们们有什么发现?(分成的2个数交换了位置)教师小结:当我们找到一种分法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种分法。

(二)探索5、6的合成。

1、师:同学们们很聪明,一会儿就将4的合成学会了。下面拿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5。

(1)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摆两种颜色的圆片,探究5的合成)

(2)让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结论。

(3)小组长归纳汇报探索结果。

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4)去掉圆片的颜色,使学生归纳几和几合成5。

(5)选择好的方法记5的组成。

2、拿出两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6个。(方法如5的合成)

[说明:在探究新知阶段,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让学生的思考力逐步生长。通过摆圆片、“手势法”的练习,学生能有序的记忆。]

四、游戏活动,运用巩固

1、“轻松入门”:看图填空。

(1)学生自己完成填空。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并说出2、3的合成。

(3)先摆一摆,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练习。

(4)请学生说出2和3的分与合。

2、“快乐学习”:填一填

3、“小试牛刀”:看图画一画

4、数学游戏:教师说游戏规则,同桌之间经行。

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以游戏巩固,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完整揭示课题:6以内数的合成)

2、回家把6以内各数的合成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师: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把今天学的和做的游戏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好不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简单的课堂小结,让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再次得到满足;教师对课后的要求,巧妙地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延伸到生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2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

四、巩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

五、展示提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篇6:一年级下学期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数学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规范教学过程、细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为动力,以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主线,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一个团结、和谐、供求发展的数学教学氛围,团结一致,协助教务处细化措施、扎实工作,提高数学教研效率。

二、教研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转变教学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意识,转变教研风气,树立正确“教研观”,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现状分析

本教研组3名教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教研氛围一直浓,呈现良好的的势态。但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学习习惯很差,需要老师付出很大努力;学生的差异较大,还需老师更积极地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探究优质课堂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到“深”备课,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实”上课,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精”作业,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及时反馈;“活”教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积极配合教科研的工作,做好新试行备课的尝试与探究,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使集体备课不再停留于“备”上,而且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体现其有效性。

2、继续加强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书写和保持作业本整洁的习惯,自觉验算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等,尤其是注重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作业明星评比、最佳合作小组、数学小明星评比等。

(2)结合本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听算、口算等专项训练。如开展我是小小神算手等口算比赛等!

4、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开展组内互帮互助小组。

开设教研课,组织组内“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力争组内优秀资源得以最大利用!组内教师轮流上研讨课,本学期,每位老师根据情况至少要上一节公开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和评课,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作好资料收集和记载。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教研活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及时反思,改进教学。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及时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并与组内成员交流探讨、梳理教学思路。

6、认真、及时地安排好本年级的测试,组织好阅卷工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7、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网浏览,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教师素质提高。

9、自觉地搞课题研究,把教学中的问题当课题,做好资料的收集。

以上是本组的初步计划和设想,具体的实施还将以学校的安排及时调整,我们全组成员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扎实完成工作任务。

五、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徐一双)

2、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徐一双主讲)

三月份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胡娟华主讲)

2、组内听、评课。(徐一双上课)

3、讨论如何进行养成教育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业。(徐一双)

4、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胡小曼主讲)

四月份

1、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徐一双主讲)

2、组内听、评课。(胡娟华上课)

3、理论学习。(徐一双)

4、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胡小曼主讲)

五月份

1、第六单元教材分析。(胡娟华主讲)

2、组内听、评课。(胡小曼上课)

3、理论学习。(徐一双)

4、开展年级口算竞赛。(徐一双)

六月份:

1、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徐一双主讲)

2、制定复习计划。(胡娟华)

3、集中反馈学生复习情况,讨论复习措施。(胡小曼)

4、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篇7: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

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3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学生回答的同时,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 4 : 1.6 = 60 : 40 外项 内项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 (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教师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学生改写2.4:1.6=60:40 (= )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 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 (6)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a:b=c:d(b,d≠0)或a/b=c/d;ad=bc

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拓展应用

1.课本43页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2=24: ():15=4:5

3.猜数:老师有一个比例,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你是怎么样思考的?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都有共同的特点吗?

24:()=():2

4.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3:1/6和1/2:1/4 1.2:3/4和4/5:5

四、拓展

已知3×40=8×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比例,你能写出几对比例。提示:先把3和40当作外项,再把它们当作内项。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项,其中两端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个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当然还可以解比例,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

课本43页练习八第5、7题。

板书

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1、2. 4 : 1.6 = 60 : 40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4:1.6=60:40

篇8:一年级英语青岛版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Unit5

重点单词:

数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ten

重点句型:

1. -How old are you?-I’m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你多大了?(你几岁了?) 我……岁了

2 .One and one is two. 1+1=2 five and five is always ten. 5+5=10

3. Let’s make ten! 让我们数到10

4.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62875941

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62875941

5. -What’s your room number? -521 你的房间号是多少?521

6. -Here are some chocolates for you. 给你们些巧克力-Thank you! 谢谢

小学生一年级英语学习计划

一、校内

1、紧跟老师步骤,听课本,读课本,直到这课会读为止,可以暂时不听本课课文。

2、课本里的单词要会拼写,继续每天写二个,并背诵,之前写的背的,每天也要背一遍,会背的打勾,不会的第二天再背,基本每天都要复习一遍之前背的,达到七次基本就记下来了。

3、老师发的补充材料,利用每天早晨吃饭时间和上学路车上时间听。

二、校外

1、每天早晨,放英文歌叫起床(可用喜马拉雅或叽里呱啦),放到吃早饭前。目前放的是super simple songs。

2、晚上阅读时间,必须一本中文书、一本英文书,一般是妈妈读,慢慢让他也能跟着读,这个不能急,慢慢来,或许可以分角色朗读,总之以兴趣为主。

3、配套的英文书音频播放,选择在晚上洗澡或泡脚时完成,一般能放好几遍。

4、继续周日的新概念学习,一周一次,单词要会背,会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掉,音频在周五、周六播放。

5、关于叽里呱啦、喜马拉雅的使用,我想可以交叉着使用吧,喜马拉雅主要用于英文音频的播放,叽里呱啦既可以作为音频播放,也可以在孩子在车上、外出吃饭无聊时用来看英文动画片。

一年级英语学习方法技巧

1。多听录音带:我们生活在汉语语境中,这对孩子学习英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很多家长不会说英语或发音不准确,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学习英语。因此,在家如果多放放录音带,如把早晨起床的闹钟换成英语录音,每天半个小时的听磁带等,同时鼓励孩子模仿磁带里的话语,或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模仿,来一场比赛,既活泼有趣又激发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2。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表演机会:家长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英语空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英语角,在这个角里面尽可能多地摆放、挂置一些与英语有关的物品。如英语图画书、英语卡片和图画以及孩子亲自动手制作的东西等等。让孩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学习英语。孩子通常都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喜欢受到大家的表扬,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表演的机会。这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同时也锻炼孩子的胆量。有些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家长更应引导他多说话。家里来了孩子熟悉的客人,可以向客人展示孩子的“英语角”,顺便鼓励他来表演一下,比如唱首英文歌曲。这样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加成就感,让孩子更加愿意去学习英语。实验小学张雯同学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不懂英语,但是每天都会让女儿把学习的内容教给自己,和女儿一起学英语,一起比赛,无形中就提高了孩子学英语的信心,锻炼了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3。将孩子的英语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家长应鼓励孩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如在家居上贴上英文标签(在床上贴上bed,在电视上贴上TV等),在外面玩时见到熟悉的事物时,可问问孩子用英文怎么说?喝可乐的时候别忘了一起看看杯子上的Cocacola等等。要培养孩子逐渐养成留意身边英语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9:一年级语文青岛版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知识点

字:收、送、您、翻、拉、饿、挑、菜、种

词:帮忙、白菜、浇水

重点句子:

1、收完白菜,老山羊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灰兔。小灰兔收下了,说:“谢谢您!”

2、老山羊又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白兔。小白兔说:“我不要白菜,请您给我一些菜子吧。”老山羊送给小白兔一包菜子。

3、过了几天,白菜长出来了。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白菜很快就长大了。

4、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他不干活了,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

5、这时候,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小灰兔很奇怪,问道:“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

一年级语文《小河与青草》知识点

字:弯、青、清、底、紧、泥、枯、欢、绿

词:小河、小草、感谢、河岸、浑浊、碧绿、喜爱、充足

重点句子:

1、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3、小河对小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4、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主要内容:

本课是一则寓言,寓意含蓄。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全文六段。第二至五段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小河与青草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语文学习方法

一、兴趣是的老师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他们刚入学的时候,先给他们定下规矩,赏罚分明,课堂教学中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利用好前半节课讲知识,后半节课安排时间写字或者游戏。

如果一节课安排要学的知识过多,老师讲的时间长,学生容易疲惫不堪,不仅学不到老师一节课讲的知识,还会降低他们下一节课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比如在上课前我做了一些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时,先拿出来给学生看,学生们都很发出赞叹的声音,都很想要。

我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看这些东西,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现代社会提倡人们大胆展示自我,“推销”自己。从现代教育的观念上说,培养小学生有自我“展示”的精神和自我“推销”的意识,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拼音,天天拼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长了,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厌倦的现象。而天天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就会感觉新鲜,有成就感,都会报以极高的热情。再加之教师激励性评语的推助,学生就会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前,教师先出示字母a、o、e、i、u、ü让学生看看谁会认,或认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都可以。采用“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念”等语言,展示给同学们听,再说说是怎么学会这几个字母的。教师赞赏一个,启发带动大家主动获取新知识。教材根据掌握的情况,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还可采取课前说发现、课中讲发现、课后谈发现的自我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兴趣,发展智能。因为小学生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学生自主实践,大胆展示,趣学新知。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有位教师在教学d、t、n、l时,教师不是直接教给学生怎么记,而是让学生结合看图,自己想像说顺口溜记忆;让学生借助事物创设情境编儿歌记,或者用联想法编儿歌记。经过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每个字母学生都能用非常形象生动的顺口溜或儿歌说出。例如:小鼓鼓捶ddd,左半圆加小棍ddd,b字反放就是d。雨伞把子ttt,f字倒放也念t,大写七字真像t。一个桥洞nnn,把u倒放读nn,m字一半就是n。小棍一个lll,一个手指也是l,筷子缩短还念l。如我常在课堂上安排做些小游戏,让学生做些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能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易激动,有同学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这些小事也能让他们兴奋半天,所以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老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坐端正,眼睛看黑板!”老师说:“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认真听讲:“耳朵耳朵在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

”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上课就不会走神了。老师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讲清楚给他们听。然后,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如上课前放学习用具,哪一样用具放哪儿,怎么放,教学生做好。

三、课堂上使用儿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老师的要求要给他们讲清楚,他们自制力差,做事凭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一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的,最喜欢听到的是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其他同学就会受到感染,也会像自学像守纪律的学生一样做好。当学生正确回答提问,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篇10:青岛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

词语。

1、本册的双生字词:

丁冬 说话 朋友 你们 红花 绿草 爷爷 知道 全家 父母 父亲

母亲 着急 认真. 得意 主意 同意 因为 阳光 办法 亲情 爱情

热情 冷淡 老师 练习非常 常常 玩球 桃树 树苗 什么 男孩

女孩 江南 江湖 江河 请坐 让座 座位 再见 再会 可以 可是

远处 短处 到处 找到 照亮 明亮 明晚 照明 空气 空军 海军

军队 竹桥 看着 叫声 笑声 苗条 面条 前面 后面 情面 脸面

洗脸 笑脸 扫把 扫地 种地 没有 许多 许可 冷热 淡红 淡绿

过桥 过河 高原 原因 桃园 送别 跳远 学习高兴 香气 秀气

和气 语气 话语 笑话 蚂蚁 凉快 快乐 赶快 就是 成名 有名

定时 时间 房间 帮忙 早晚 送给 干净 伙伴 起立 得到 得意

乡亲 老乡 家乡 专心 想念 画家 合唱 听话 古诗 名气

2、近义词

十分 =特别=非常=格外 主意=方法=办法=点子

马上=立刻=赶紧=赶快 很多=许多 替=帮=为=给

高兴=开心=快活=快乐 时刻=时时=时常

朋友=伙伴 仿佛=好像 喜欢=喜爱

3、反义词(括号里是学写过的字)

(是)——(非) (长 )——(短) (大)——( 小 ) (远)——近

(有)——(无) (高)——矮 、低 ( 前)——( 后 ) ( 出)——( 进、入)

(晚)——( 早) (笑)——哭 (上)——( 下 ) (去)——( 来 )

(左)—— (右) 旧——(新) (冷)——(热) 甜——(苦)

慢——(快) (南)——(北) (古)——(今) 闲——(忙)

臭——(香) 丑——(美) (东)——(西) (合)——(分)

(收)——(放) (去)——(来、回) 死——(活) (答)——(问)

(以后)——(以前) (冷淡)——(热情) 黑暗——(光明、明亮)

(男)——(女) 湿——(干) 红——(绿)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首先,注重拼音基础的学习,夯实基础

拼音是初时接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可以说是起航引领,因为可以说是拼音带领孩子接触并认识语文的世界。区别于传统学习,拼音学习只要求孩子做到正确拼读音节,并不会着重要求孩子去默写它。

即使如此也不意味着学习拼音是件很轻松的事情,毕竟拼音关系到孩子今后识字的问题,如果拼音不好,孩子在识字上就会特别的吃力,从而影响到孩子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学好拼音呢?除了学好声母韵母之外,我们还应培养孩子的拼读能力。

日常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比如准备一些声母韵母卡片,做一些拼读练习,久而久之,拼读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能力,对今后学好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帮助孩子学习拼读的时候,家长们应该适时给予孩子鼓励,成为孩子愿意去学习的动力。

其次,结合语境去学习,并做到反复练习

一般来说,学校的语文教材第一册识字量对于一年级孩子是比较多的,如果采用一般的应试教育方法会减低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开始厌倦语文学习。而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我们就必须从孩子的心理层面入手,采用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愿意主动去学习。

我们可以采用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让孩子去记忆这个词,再通过组词造句的方式,让孩子不仅了解这个字,同时还能记住这个字能组什么词,能怎么用,这样不是一举数得吗?我们都说孩子学习什么都有转身就忘的特性,避免孩子一学就忘就必须加强孩子的练习,让其勤复习,做到将所学知识融到骨血里。

再次,如何让孩子写好字也是家长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从家长口中知晓,很多孩子在听写时会出现把一个字写成与其相近的字,等提醒孩子时,孩子又恍然大悟过来。这只能说明孩子对该字的记忆性不强,认识不够深刻,孩子不够细心。

因此,在每次写字前,家长应帮助孩子观察、分析字形再写,写完之后让孩子先自己检查一遍,然后父母再认真检查一遍,对于错的字因给予指导,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最后,鼓励孩子去翻看低年级语文教材

现在的教材很多都是彩色页面的,并附有有趣的图片,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对于喜欢的事物,我们都喜欢将其大声说出来并分享给他人,孩子更不例外。在这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说,大胆问,因为表达能力是写好作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说“的能力将会为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这样不仅深化了孩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还要注意已下几个环节

第一是预习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同学们也并非每天都需要预习,一般在上主要科目的新课之前需要进行预习。

首先是通读教材,初步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思路,如果发现新课所需的某些旧知识欠缺或遗忘,就查阅、补习。可试做习题,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之处,做些简单的预习笔记,以便听课时用。

第二是上课环节: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这一环。上课正确的做法是:带着问题上课;紧抓老师思路;要当课堂主人;养成笔记习惯。

第三是复习环节:

复习是学习过程5个环节中的中间环节,承上启下,十分重要。复习时一味死记硬背,没有章法,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同学们可以掌握以下复习要点:多种形式复习;当天进行复习;单元系统复习;假期不忘复习。

第四是作业环节:

同学们通过做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而且可以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有利于你们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正确做法是先复习后作业;认真高效检查;仔细研究批语。

做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重要工作,要循序渐进,注意阶段性,不必刻意去寻找偏题怪题;要变换形式,注意多样性,题不在多,在于不同变式;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不抱着单纯任务观点做题,而是把做作业看成对自己能力的检验;要求同学们独立答题,注意自主性,不依赖他人,宁做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第五是小结节环:

测验与考试前后,是学习小结的时机。小结是学习某过程的终结环节,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结,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以上5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同学们抓好学习过程中这5环的良好运行,必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之目的。

篇11:1--5的认识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至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会认读写1--5各数。

2、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4、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1--5各数,1--5各数数物对应及意义,2--5各数的组成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盒

www.xkb1.com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数学课上了这么久了,老师想大家都想早点学习数字,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先来学习1~5这5个数字。

2、出示图片。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在干什么?

天上有几架飞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数出个数,陆续引出1~5这5个数字,注意顺序、方法

3、教学数字1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1个的?用小棒摆出1。师相应的板书。

一个太阳,一辆坦克……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1。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4、教学数字2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2个的?

两艘火箭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2。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5、教学数字3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3个的?

三辆小汽车新课标第一网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3。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以下教学与以上教学方式一致。

6、整理归纳、练习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所写的正规数字在练习本上书

写数字,并要求认真书写,姿势规范。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写数字1--5,我们比一比谁写的最漂亮

展  学习写1--5,继续练习数数

审核人:

篇12:《我换牙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  许丽萍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和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间活动录像片段,课件,统计图、统计表、课本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在家里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数一数自己换过几颗牙?

(一)、导入:

观看游戏录相,调查换牙情况。

师生观看录相。

录相:学生在操场上做各种游戏,笑得开心,画面最后定在一个缺牙孩子的笑脸上。(配音:下课了,孩子们都高兴来到了操场上,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转呼啦圈,还有的在……真有意思!)

师:他们玩得真高兴!刚才看录相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笑,你在笑什么?

生:他的牙掉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洞。

师:其实,这没什么好笑的,因为每个小朋友都要掉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就要开始掉落,然后又会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叫做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开始换牙的孩子举起手来!

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换过牙。

师:我知道我们的小朋友很多都已经开始换牙了,课前我也让同学们和家长一起数了自己换牙的数目,那么,你换了几颗牙?

生:3颗、2颗、4颗……

师:同学们有的换2颗牙,有的换3颗牙,还有的换的更多,如果我想了解咱们全班同学换2颗牙的有多少人,换3颗4颗的分别有多少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先动脑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可以举手”、 “让所有掉两颗牙的站在一起”、“把自己换了几颗牙写在纸上”……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多,说得都很好。老师也认为只要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就可以得到大家换牙的信息。那我们就来调查一下吧!你们说我们今天要调查的是什么呢?”

生:“调查每个同学掉了几颗牙的人数。”

板书课题及调查标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好!老师把调查的任务交给各组的小朋友。现在,先请组长带领组员商量调查的方法。”

生讨论后汇报:“我们组想用举手的方法。”“我们喜欢站起来表示。”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调查本组同学的换牙情况,并要做好调查记录。

师:调查时一定要注意调查情况要准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活动……

(三)、汇报总结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调查结果。请说清楚你是怎样调查,又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抽生展示统计图和表格(展示各小组使用的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小组选派代表说明图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根据实际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此举一例:图中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个人,换几颗牙的有几人就选择几个小格,具体的记录方法,自己小组商定。)

师:其它小组还有用不同的记录和调查方法吗?

师:这些是统计图,这些是统计表,刚才我们大家所做的调查和整理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统计。(板书)

(四)、汇总提问,加深印象

师:“如果只看你自己组的统计表、统计图,能知道全班的情况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大的统计图吧!”

师生合作完成大统计图的制作。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我知道换2颗牙的最多,换1颗牙的最少

生:我看到了换4颗牙的有2人

生: ……

师:“那你们能看着这个大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吗?”

生提问

(五)、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非常出色,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奖励大家,我准备三种颜色的彩纸,要把它们做成小花奖励给大家,老师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花。 那么老师到底什么颜色的花应该多做一些,什么颜色的花应该少做一些呢?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生提出建议,师选择其中一个方法统计结果,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一幅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绘制出来了,让我们再一次说说自己的发现吧……

(六)、联系生活,放飞思维

师:统计的作用很大,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你知道在生活中哪儿需要统计吗?(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片段、课前看到的录像片段及学过的课文插图)

(生回答)

师:回家后请你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调查统计,明天把调查的结果在班级汇报。

第二课时  自主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统计并画出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巴布工程师》片段

师:这节课的任务我们能完成吗?

生:是的,一定行!

展示课前学生设计的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同学们看了他们的统计图(统计表),你想说些什么呢?看了他的统计图(统计表)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发言

(二)、深入探究

师:看了他们的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你认为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在统计数据时的重要作用。

师:大家看到课本的自主练习,下面我们就一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上统计任务完成,请大家回答我:我们能完成吗?

生:是的,一定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贝壳统计并画出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教师分别选取各小组的统计图、统计表各一份

师:下面我来问你们来回答

1、哪一种贝壳的数目最多?(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2、(   )比(    )多(少),多(少)多少个?(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并自己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再简要评价一下这个同学们的回答。

(三)、练习拓展

还记的上节课我们课前观看的大课间活动录像吗?教师放录像,画面停在活动场景。

师:同学们,你能够统计出各项活动都有多少人参加吗?请你自己将活动统计图和统计表画出来。(教师发放统计图和统计表格)

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提出问题

在提出并回答完问题时

师:你认为他的问题看统计图回答比较快还是看统计表回答比较快呢?生回答

师:请你说一说统计图或者统计表有哪些好处?(也可以引导学生分别说)(统计图绘画麻烦但是比较直观,统计表绘画设计简单但是没有统计图直观,所以各有利弊,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四)、小调查

如果老师带大家去动物园你最想看到什么动物呢?

教师出示几张动物卡片

老师征求确定学生喜欢的统计方法(比如举手示意)

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方法选择的统计表,并提示学生这也用到了我们的统计,让学生知道统计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帮助统计同学们喜欢什么动物?并完成统计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两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设计: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 李克柱

教学内容:111页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研究大蒜瓣数的过程,知道所研究的大蒜瓣数的一般规律。

2、巩固学过的统计以及其他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借助简单统计结果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经历操作、观察等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体验研究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统计以及其他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借助简单统计结果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小黑板,大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兄弟好几个,围着栏杆坐,脱掉白衣服,露出大肚子。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一头大蒜,它里面有很多的蒜瓣,让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瓣。

那么,谁能对大蒜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其他的大蒜有几瓣?是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呢?大蒜的瓣数有没有规律呢?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1、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大蒜的瓣数到底有没有规律。

怎样去研究呢?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请各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数一数一头大蒜有多少瓣;多掰开几头大蒜数一数;记录下大蒜的瓣数;不能把蒜皮乱扔等等。

同学们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研究的大蒜各有多少瓣呢?

2、具体实施研究的方法

同学们在课前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大蒜,你们带来了吗?说说你的大蒜是从哪儿收集来的?

那咱们就按刚才讨论的办法进行研究吧!(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收集整理数据

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各个小组研究的大蒜的情况展示出来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我们班研究的情况都展示出来呢?(完成简单的统计表)

4、分析总结

观察一下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些大蒜的瓣数,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发言。)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今天我们研究了大蒜的瓣数,那么每个地方的大蒜是不是都一样呢?同学们可以在以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总结发言:

同学们,今天玩的开心吗?有哪些收获?

四、小结全课,点题激趣

同学们,老师看得出你们对周围的事物能认真观察,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努力,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作业:与父母一起统计自己的文具类型

雪山乐园(情境图)-总复习

开发区第三小学      郝静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雪山乐园--总复习

教学目标

情境图的设计,选取具有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脑、小黑板、计数器、挂图

学生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新授。

1、出示“雪山乐园”挂图。

(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它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你们最喜欢图中的哪部分?(学生认真看图后回答)

(3)引导学生看图中间的滑雪场。同学们,你看到滑雪场了吗?有几个小朋友在滑雪? (同位互相看看)

(4)能说给你的同位听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5)左边有什么?认真观察。(左边有7个小朋友在打雪仗,5个小朋友堆雪人)

(6)右面有什么?上面的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分组讨论:右面有2个小朋友看冰雕,上面的小朋友正在登山)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按照顺序)

3、你们能按照顺序再数一数吗?(今天来了多少个同学?小朋友上了几个台阶,图中共有几棵树?天上飞着几只小鸟等许多问题)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情境。你能根据图画讲一个故事吗?小组同学讨论后再互相交流

三、综合练习。

1、第一题:说一说,填一填。

(1)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2)学生拿出卡片,以同桌为单位,说一说数的组成,一人说,另一人听,然后交换角色。

2、第二题:连一连,涂一涂。

(1)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数一数,再涂一涂,最后连一连。

3、第三题:圈一圈。

(1)仔细观察第一组数,圈出的数有什么规律?

(2)请你按规律接着圈。

集体订正。

(3)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组,集体订正。

4、补充练习:比一比。

12   11    9   19    20   19    14   14

四、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这节你们学的都很棒,不但故事讲的精彩,还学会了回顾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联系的。

练习设计

1、 圈一圈,数一数,写一写。

(  )                              (  )

2、 写一写,画一画。

(  )           16             (  )          20

3、 按规律接着写。

(1)2、4、6、( )、( )、( )、( )。

(2)( )、15、13、( )、( )、( )。

(3)0、5、10、( )、( )。

4、 填一填。

(1)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2)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3)2个十是( )。

(4)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5)15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个( )。

雪山乐园第二课时

开发区第一小学刘长春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学生准备:2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前一节课我们在美丽的雪山乐园里复习了2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又能在雪山乐园里找到什么知识呢?

二:回顾知识。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问题?

(1)一共有几只小鸟?

(2)停在树上的小鸟有多少只?

(3)飞走了多少只?

(4)一共有多少棵树?

(5)王飞的后面还有多少个小朋友?

2、逐题解答。

针对第一小题,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来做。比如有的学生会一只一只的数,也有的学生会用2个2个的数,通过数数,学生发现一共有十三只小鸟。

老师补充,用计数器来表示的话,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

针对第四小题,学生会想到吧近处和远处的加起来计算。计算8+6有多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用凑十法来计算。

3、复习加减法的计算。

(1)教师利用口算卡片进行“开火车”比赛,比一比,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2)7+5=

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11-2=

你是怎样计算的?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综合练习。

1、117页第4题:游戏我说你摆。

游戏:同桌两人拿出口算卡片,一人抽卡片,一人口答得数,然后交换角色,比一比,看谁答对的道数最多。

2、第五题:踢足球。

第一幅图: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第二幅图:有几人离开了球场?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说说计算过程以及每个算式表示的数量关系。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第六题:比一比。学生独立填写。

4、第七题:算一算,涂一涂。

审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计算。集体订正得数。按要求涂一涂。

四、全课小结。

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你想提醒小朋友们什么?全班交流。

雪山乐园第三课时

开发区第一小学赵贝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三、练习

课后练习第十一题

找一找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你喜欢什么?用橡皮泥捏一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去观察,你就会发现有很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

雪山乐园--(综合练习3)

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高素花

教学内容:第115页分类与比较、图形与位置;综合练习8、9、10

题。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分类与比较;图形与位置的知识,巩固练习比较、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比较、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知道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1、说说你的前后左右是谁?相互说一说,集体展示

2、你都有什么玩具,分别是什么?你平时是怎么进行整理的?

3、看情境图:分别说一说你的发现

比一比大小、轻重、厚薄……

4、综合练习:

出示第8题,复习分类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行小组内交流

全班展示

出示第9题。(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

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里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吗?互相说一说吧

出示第10题。(比较知识的复习)

你能用身边的事物来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较吗?注意说清楚比较的结果

看图说一说,小羊,小熊,小狗,兔子的比较结果。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养成分类整理的好习惯,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比一比你身边的事物吧

我都学会了吗?

淄川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傅清修

教学内容:

121-122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情境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要学的知识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你们学的怎样

呢?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智力比拼,检验自己

1、出示第1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根据情境图分组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自己数数,然后填写表

格,同位互相交流结果)

2、出示第2题。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先独立出算式,解决钱两个小题。再交流。

仔细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捡了13个贝壳,你捡了5个贝壳,谁捡的贝壳多,我送你4

个以后……

3、出示第3题。

学生先观察气球的颜色,找出规律,再涂色;

最后讨论: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三、丰收园。

1、同学们,全册知识我们都学完,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

3、交流结果(我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我喜欢数学,数学很有意思;我在数学课上发言很积极;我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很多问题;我觉得认真听别人发言很重要;我口算速度还要再提高。)

四、小结全课,提出要求

我们还要作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争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作业设计:

回顾所学知识,全面整理复习

篇1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淄川实验小学     张艳丽

联系电话           5282664

第五单元   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

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会数、会写、会读11-20以内的数,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以及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第二,学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11-20各数的认识是以后学习100以内数以及万以内数的基础,同时,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也是本册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一。

单元总体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11-20之间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创设情景,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十和1个一的不同表象,深刻体会计数单位 “十”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

操作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归纳整理、观察、自主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

11-20各数的认识                                      1课时

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    1课时

综合练习                                              1课时

第一课时

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会数、会写、会读11-20各数。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1-20以内各数的组成。

4、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并结合具体情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掌握11-20以内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掌握11-20以内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法:引导探究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鸥吗?想不想现在看一看?请看大屏幕。美丽的大海边是海鸥嬉戏玩耍的地方,可曾经因为人们把大海弄脏了,海鸥飞走了。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学生发表意见,老师适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出示主题图:如今海边变美丽了,可爱的海鸥也回来了。你瞧,小朋友们和海鸥玩得多开心啊!谁能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提问。)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11-20各数

(1)你能分别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和多少个小朋友吗?

(2)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重点让学生掌握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

2、动手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

(1)你能用手中的小正方体代替海鸥在桌上摆一摆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在黑板上摆。

(2)教师将10个圈起来:10个一是1个十。一个我们就叫它“一个一”。10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1里面呢?

(3)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数宝宝和我们人一样也要排座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这个数?为什么这么表示?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总结得出: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你能看着计数器上的珠子写出这个数吗?为什么那样写?该怎么读?

(4)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摆一摆、圈一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这个数怎样写?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5)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先数一数,再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如果10根捆成一捆,可以捆成几捆?一捆表示1个十,2捆表示几个十?2个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2个十是多少?怎样写?

(6)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四、畅所欲言,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一个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十   个

2     0

第二课时

十几加几不进位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 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较快、准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

3、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4、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或者方块。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填一填。

(1)1个十和5个一是(     )。

(2)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17 = 10 + (   )           13 = (   ) +  10       12 = 10 + (   )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鸥图,同学们根据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去看看海边的美景,怎么样?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你们看图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让学生充分提问,教师筛选有价值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进行板.如:

(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2)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3)还剩多少桶食物?

三、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出示算式:12+3

(1)你想怎么算?

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先拿出一捆再2根,接着再拿出3根。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哪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3+12=

(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小组里说思路.

(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3、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4、学习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加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例如:小明的姐姐今年12岁,三年之后,姐姐是几岁?

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巩固练习

1、同桌出题,相互解答。

2、做一做自主练习的6题中的加法题,并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说算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板书设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12+3=15

3   +   12   =  15        17    -   4  =  13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第三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第7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和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以及数位和计数单位。

2、进一步掌握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理和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理和反思能力。

教法:归纳整理、观察。

学法:讨论、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展台

教学过程::

一、全面回顾,归纳整理

1、同学们,学习数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转眼我们已学了这么多的知识,回忆一下这我们主要都学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自我整理,畅所欲言。

2、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整理出几大项:数数、估计、加减法……

二、创设情景、具体考察

(出示情景图)

1、整理复习,考察估算能力

(1)仔细观察图上是什么场景?你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

(2)不看图,请学生估出所提问的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检查自己的能力。

(3)你还能根据此图提一个关于估算的问题吗?请学生估计事物数量,再一起数一数。

(4)小组同学组内考察。

2、整理复习其他内容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1)天上有几只海鸥?有几艘船?几个小朋友……

(2)左边与右边一共有几只海鸥?红帆船、黄帆船和紫帆船一共有多少艘……

(3)左边的小朋友比右边的多几个……

根据学生提问的情况决定加法、减法、数数的复习顺序,进行归类复习。

三、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丰收园

1、师: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的怎样?做的怎样?学生回答,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你这样就做到积极了……)

2、照样子,组长组织小组内评价。

3、自己根据各种表现,涂红不同个数的苹果。

板书:

我学会了吗?

14-2=12     2+13=15     17-7=10

篇14: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    小小运动会

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总体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结合现实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用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学难点:

1、活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尊重学生有个性的选择计算方法。

3、加强高效率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准备:情境图、小学具、口算卡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表象,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归纳和计算能力。特别是关于10以内加减法,要熟练运用“凑十法”计算。

2、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3、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意识。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

操作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 、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建议:14节

第一课时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的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向学生明确运动员的选拔要求,让学生课前分组选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运动会就要来临了。开展运动会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进行运动会的报名。(出示课题:运动会报名)

师:下面请每组选出的运动员上台。(每组的运动员上台。)

小组的同学能够选你们当我们班参赛的运动员,说明大家是非常信任你们的,老师也相信你们。

二、提出问题

师:凡是参赛的运动员每人都要佩带一个菜牛上号码,大家想一想,我们班需要多少个号码?

生:只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就知道了。

师: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运动员的人数呢?

生甲:可以计算赛跑的和投沙包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9+6=

生乙:刚才这个问题也可以列式:6+9=

生丙:其实,要算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算一算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

三、解决问题

1、探索9+6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来进行。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3)组间交流:

生甲:我用数一数的方法......

生乙:我先把6分成1和5,9+1得10,10+5得15。

生丙:我把9看成10,10+6=16,16-1=15。 ......

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都动脑筋了,这值得表扬.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便,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

师: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吗?

2、探索6+9的算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技术2一下6+9得多少。

(1)让学生独立思考。

(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3)组间交流,教师对于由9+6=15想出6+9=15的同学要大加表扬和鼓励,向学生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数学思想,并提高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积极性。

3、探索8+7、7+8的算法。

师:刚才有个同学提出了要求“需要写多少个号码”,还可以算算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个。用这种方法又该怎样列式呢?(指生回答,并且说说算法。)

4、小结与回顾:过刚才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需要多少个号码,并研究9+6、6+9、8+7、7+8的算法。这也是课本第72页、第73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边看书,一边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将书上的方框、括号填完整。

四、练习与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用完整的一、两句话说明图意,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一共摘了多少根”把正确的列式填在书上,同位说一说算法。

2、算一算,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得数。师计时,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订正时,引导学生看板书寻找规律。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5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继续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法。

2、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为了解决运动会报名的问题,我们学会了计算进位加法,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巩固应用

1、说出下面几道题的得数。

8+5  5+8  7+4  4+7  3+9  6+8  7+9  8+9

5+7  6+6  3+8  7+7  4+8  5+9  6+5  7+6

2、自主练习第2题。

小组合作,教师首先要说明要求。可以以举例的方式讲清规则,如一人说得数是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数是13的算式有条理地按次序说出来,9+4=13、8+5=13、7+6=13、6+7=13、5+8=13、4+9=13。

小组内的同学要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尽可能地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说一说。

3、自主练习第3题。

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动物?为什么把小猫和袋鼠连在一起?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

4、自主练习第5题

一共有多少萝卜?学生自己看图,列算式。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

5、自主练习第6题。

让学生看图编个小故事,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让学生尽情地提出数学问题,并独立解答。交流时,先组内交流,再组间交流。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第三课时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借助“运动会分饮料”这种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并提出问题

出示76页信息窗2,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学生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种种信息,通过研究书中提出“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为引线,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其它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顺势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

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与交流。对于当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写在问题口袋里,留待以后解决。

三、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是引导学生写算式的练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次序写算式。为了扩大练习量,可灵活增加8加几、9加几、5加几……的算式。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2、自主练习第2题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每个学生手里拿一张算式卡片。出示贴有得数是10、11、12、13、14、15、16、17、18、19、20的小椅子。每个同学手里卡片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找几号小椅子。得数10是多余信息,没有对应的卡片。你能帮它找到朋友吗?指名说。

四、走进生活

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吗?老师领同学们到商店去看看好吗?出示准备好的标有价钱的物品,引导学生说出每样物品的价钱。你需要哪两样东西选好后,算一算需要多少钱?需要帮助的同学请举手或找同学帮助。教师参与到活动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这节数学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教学随笔:

第四课时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78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现在,我们先来比赛,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看谁算得快。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投影学生课间活动的游戏图。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看一看画面。然后,拿走投影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大约有几个小朋友?再数一数,看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可完全放手,训练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练习第5题

两队少先队员进行交流活动的情境图。练习时,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补充,互相学习。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第五课时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的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

2、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

3、初步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运动会上,有一个大家非常喜欢的节目,那就是投沙包比赛,我们一起到投沙包比赛的现场去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出示信息窗3

1、师:这是投沙包比赛的现场,你看到了什么?

2、师:如果由你当裁判,你怎样判断他们的名次?

三、解决问题

1、到底谁赢了?小组的同学讨论。

2、交流方法。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生:算一算每人投中了几个就行了。

3、完成表格

拿出事先发给学生的统计表,让学生完成表中内容:

要投沙包数量

没投中的个数

投中的个数

4、师:谁愿意将自己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看?

利用实物投影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是自己样算出来的。

5、以16-9为例,讨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16-9

6、算出其他小朋友投沙包的个数,并排出名次。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随笔:

第六课时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充分利用情景图,从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3、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要及时纠正。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看图,并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看一看,珠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订正答案。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有什么错误,对于全班共同的错误要给予纠正。

3、自主练习第3题

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能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童话故事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对多余信息的处理时,让同学们想办法,搬不回家的怎么办?每个同学都有朋友,你能不能给它也找个朋友?从而对学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走进生活

结合实际自己编一道题目,并请同为帮助计算。

五、教学随笔

第七课时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的信息窗4。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

2、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前将教室内画上8条跑道。

2、 作13个跑号。

3、 13个学生扮演运动员,1个学生扮演裁判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已经到投沙包比赛的场地去参观过,而且我发现,同学们还是非常优秀的裁判员。今天,我们的赛跑比赛的场地去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信息窗4,同学们观察画面,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

三、解决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13人分成两组,只有8条跑道,怎么分?

(1)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各种假设。

学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8人,第二组分5人。

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7人,第二组分6人。

对于以上两种分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还可能提出:第一组分9人,第二组分4人。对于这种分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分法的不合理性。学生再来观察画面,找出其中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放在问题口袋中。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第八课时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84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要求:

使学生巩固和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把83页第3题制成口算卡片。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准备两组数字卡片,一组是2-9的,一组是11-18。

教学过程:

一、卡片游戏

同学们,现在我们同桌合作来做游戏,看看哪个同桌做得好。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同桌每人一组卡片,各自抽取一张,根据两个数列出算式,一人说一道,直至老师说停,谁说对的多就算赢,赢的一方保管卡片。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自己编一个数学小故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根据计算器上的数据,写出一道算式。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用计算器计算几道题,初步接触计算器。

3、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应该去套什么?其中一个小朋友没有合适的物体去套,可以启发学生想,再添上一个生命数,第一位小朋友就可以找到朋友?或小朋友拿一个什么样的圈可以去套小马、小帽子?

4、自主练习第6题

自己看图,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第九课时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5页的信息窗5。

教学目标:

1、借助成绩统计和分发奖品,引导学生提出多个问题,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领奖品和公布成绩”现实的情景画面中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结束了,下面该到发奖的时间了,让我们到领奖台看看吧。

二、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成绩公告”栏里以统计表的形式给出了一年级三个班男、女同学的得分情况。

三、解决问题

1、整理提出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梳理,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有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发了几本练习本?

发了几支铅笔?

发了几个笔袋?

一年级一班男、女生一共得了多少分?

一年级二班男、女生一共得了多少分?

一年级三班男、女生一共得了多少分?

一班比二班多得多少分?

二班比三班相差多少分?

一班再得几分就和三班一样多?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全班交流回顾

解答完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说出应用图中的哪些信息,解

决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四、巩固拓展,应用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

出示86页第一题先让生说图意,然后独立解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决过程。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编成童话故事,说给大家听。然后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五、教学随笔:

第十课时

小小运动会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教师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题目写在卡片上,组织学生进行口算比赛。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生看图列出算式再交流。练习本题时,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独立地列出算式,通过小组交流,加强对多方面知识的巩固。

2、自主练习第4题

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自主练习第5题

出示87页停车场的情景图,先让生看图,理清图中所所包含的种种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说出运用了图中的哪些信息,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4、自主练习第6题

通过涂得数是11的部分,练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第十一课时

小小运动会    回顾整理(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回顾整理中蓝、黄、红营区内容。 教学目的:

1、复习2 0 以内数的加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0 -9 的数字卡片,教师准备红营区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数学大本营去看看,高兴吗?在大本营的各个营区,都为同学们准备了数学题,只有你完成这些任务,才可以到大本营去参观,有没有信心?

二、回顾整理

1、蓝旗区

师:在蓝旗区,为同学们准备了1-10的卡片,请两个同学一组,同时出一张卡片,把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谁先说出得数,谁算胜利。

学生练习。

2、黄旗区

学生拿出写有20以内进位加法的36个算式卡片,4人为一组,教师先让每组中一个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回答,

你们小组有一人说得数,其他学生抽取相应的算式卡片。

3、红旗区

投影红旗区图。

师说:看看图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师问: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先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我还看出横着看第一行得数都是11。进位加法以第一小组为例放给小组以讨论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工协作,按规律找卡片并且填完整。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回顾整理,你又有什么收获?

四、教学随笔

第十二课时

小小运动会    回顾整理(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回顾整理中绿、深蓝、紫旗营区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整理出减法表,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写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36个算式卡片,写有口算的小黑板,紫旗区内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练习绿旗区有关内容

1、出示口算卡片:13 – 8     13 – 5     13 – 7

师问:结果各是几?你发现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

师问: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举例并口算结果

2、计算   14 – 5    18 –9      12 – 3

师问:通过计算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生答:这些结果都是9

师问: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举例并口算结果

二、练习深蓝旗区的有关内容

出示贴有口算题的小黑板,口算下面题。

11 – 9   11 – 8   13 – 9  13 – 8

12 – 6   15 – 8   17 – 9   14 – 5

生口算上面算式结果,师在上面板书结果。

师问:上面算式有什么规律?能否把减法算式按得数分组?

教师把全班分成八个大组,每个大组中合作小组只负责卡片得数为2、3、4、5、6、7、8、9的一个数,具体练习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工协作、组长负责,组员找卡片,一生汇报,组与组交流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得数的算式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得出规律后让学生说出结果是7的算式

三、完成紫旗区的内容

出示紫旗区的内容,让学生观察片刻。

师问:通过观察,你得出什么规律?学生根据规律填写算式,集体纠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回顾整理,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内容?

五、巩固练习

1、17 – 8 =       15 – 9 =       16 – 7 =    11 – 8 =

2、写出得数是7的退位减法算式

六、教学随笔:

第十三课时

小小运动会    回顾整理(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对第七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进位加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1

1、学生独立完成后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结果。

2、让学生自己出20以内进位加减法计算题,其他学生抢答,学生自我评价。

二、综合练习2

小组合作。教师出示下面几个数,11、13、6、17,你能写出一些算式,和下面的数交上朋友吗?

三、综合练习3

给学生一些数字,从里面挑选出3张数字卡片,并组成四个算式。

这些算式有联系吗?都有什么联系?还能找出其余有联系的数吗?

学生上黑板找出来,其他同学评判对错

四、综合练习4

出示4题彩图,让学生看几秒钟,迅速盖住。

请你猜猜图上一共有多少小狗?并数一数。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想怎样解决?

五、综合练习5

引导学生观察男女生对话图,根据女生说:我比你大,你想到什么?根据男生说:我们俩的年龄都超过6岁,和是17岁,你想到什么?

男孩可能是几岁?女孩呢?

六、课堂总结

七、教学随笔

第十四课时

小小运动会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在对规律题的观察讨论解决的过程中发现事物中隐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一些思想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排列有规律的彩灯。

请同学们观察图上的彩灯,你发现了什么?

对,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规律。

二、探索规律

1、投影出示93页第1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叶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你知道第10个是什么形状的吗?为什么?

2、投影出示93页第2题

仔细观察,魔术箱的数有规律吗?是怎样的规律?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并写出后面魔术箱的数。

3、投影出示93页第3题

引导看图,教师说明横看有什么特点、竖看有什么特点。

问:横看第一行数有什么特点?第二行数有什么特点?空白处怎样填?

………..

第五行数有什么特点?空白处怎么填?

填完图后,你还觉得有哪些规律?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探索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看看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什么规律。

四、教学随笔

篇15: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淄川区北关小学

刁红英

第九单元  雪山乐园--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材运用综合的活动场景--雪山乐园, 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顾整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全册学习内容的总复习,对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统计初步知识。

教材用一个涵盖了整册知识的十分综合的活动场景--雪山乐园提供线索,通过解决“主题情境”、“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中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所知、所能、所会有清楚地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复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具有明显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情境图。在这一情境图中,涵盖了本册教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大领域各个单元的所有内容。第二部分是根据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按知识板块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回顾与整理的内容。采取引导、提示、点拨、指导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回顾与思考,目的是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提供的线索,对各单元中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第三部分是配合回顾与整理的思路,精心设计的覆盖各个单元知识内容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使前面理性的复习与整理在这里得到具体落实,以此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按知识板块进行回顾整理。

教材设计了“雪山乐园”这样一幅综合情境图。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按照“回顾与整理”中所划分的知识板块分别进行回顾整理,解决问题。

2、提倡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整理复习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回顾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合作交流互相补充,逐步完善。在整理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条理地整理出全部知识,只要能整理出一点,教师就要为他们高兴,给予表扬鼓励,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收获,增强学习的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教师要对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给予适当的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对全册教材进行回顾整理,学生受观察能力、认知水平、综合分析等能力的局限,开始可能不会全面、系统的整理知识或顾此失彼。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做具体针对性强地指导。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

中心板块    对全册教材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内容:

中心板块,对全册教材内容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全册内容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数学方面,你都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吧。

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提出要求:(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忆,然后小组同学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2、归类、综合。

引导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归类,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板块的内容。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分类、比较与位置;图形与位置;统计初步知识。

二、欣赏雪山乐园

师:在我们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请同学们欣赏。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你想说什么?

三、提出数学问题

1、在雪山乐园里,你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最想提出那方面的问题?

2、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左上角板块--分类、比较与位置

教学内容:

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左上角板块,分类、比较与位置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能对事物的长短、大小、粗细、胖瘦、轻重、高矮等进行比较。

3、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

4、培养小组的合作、交流、探索、思考的意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位置”知识的整理

1、介绍雪山乐园的情况。

师:“我们欣赏过美丽的雪山乐园,知道里面有那么多数学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雪山乐园的情况吗?”

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雪山乐园,教师适时引导。

结合学生的描述,教师可以进行板书:中间、左右、上下等。

2、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位置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时,教师及时参与,学生没有涉及到的位置问题提出来。

3、师:“你能用位置的知识介绍自己身边的同学吗?谁能向介绍自己的家所在的位置?”

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熟悉的教室、校园环境等。

二、“比较和分类”知识的整理

留心捕捉学生交流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如:学生介绍“小朋友在雪山乐园非常开心,有打雪仗的、堆雪人的、还有滑雪的”等。

教师可以及时引导:“你能换个角度给图上的小朋友分类吗?”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分类的知识。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第8题,整理物品。

(1)说一说怎样整理,谈谈自己的想法。

(2)进行评价。“你认为这样整理怎样?”“你有不同的意见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3) 统计表。

让学生按照统计表中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将整理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4)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第10题,小动物玩跷跷板。

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下面的内容:

位置:左右、前后、上下。

比较:比轻重、比胖瘦、比大小。

鼓励学生用“谁比谁……”,说一句完整的话。

让学生从自己身边选取素材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较,会用“谁比谁----”来表达比较的结果。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第三课时

左下角板块    数与计算

教学内容:

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序。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

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提问:如果你到雪山乐园,最喜欢干什么?

2、师:在雪山乐园,有这么多同学打雪仗,你知道有多少个同学打雪仗吗?让我们数一数吧?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可以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或一组一组地数,还有其他方法。)

3、师:你还想数什么?自己一边数,一边作记录。想一想:怎样数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

4、师:我们今天来了11个同学滑雪。关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联想到以下内容,如果学生有没有想到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数的顺序: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数的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

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计数器 : 在计数器上表示11。

5、在玩滑雪的小朋友中,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第一。”这里的第一与滑雪的有11个同学有什么不同?

6、综合练习第1-3题。

第1题,,教师出示1-20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还可进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巩固活动。

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一涂”,再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开放性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还可让学生按自己想得规律换颜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1、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 … …

2、组织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注意问一问:你是怎样计算?

3、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生:滑雪的比打雪仗的少多少人?… …

4、学生解答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综合练习第4-7题。

第4题,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活动前先说明活动的要求和规则,要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以达到正确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目的。

第5题,通过第一幅图提出计算“球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通过第二幅图与第一幅图踢球人数的变化,复习20以内的减法。通过回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黄队离开了几人?”“蓝队离开了几人?”“现在球场上哪队人数多?多多少?”等问题。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第6题是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练习。练习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比较,也可以不计算通过观察、分析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如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一个数加0、减0,结果不变;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另一个加数大的,和比较大;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减数大的,其差小;减数相同,被减数不同,被减数大的其差大。

第7题通过“给得数是7的部分涂色”,涂出和平鸽的趣味题,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涂出来的是什么,比一比谁涂得漂亮,以达到启发兴趣的意图。

三、博士提问:

关于数与计算,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自己回家整理,第二天全班交流。

第四课时

右上角板块    图形与位置

教学内容:

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中右上角板块,图形与位置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

出示准备好的积木,利用积木巩固所学的图形。

二、找一找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图形,哪么谁能说说你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比如家里的、教室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三、游一游

仔细观察雪山乐园图:看看这里边都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图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尽可能让学生找出多一些的图形。如雪人的头是球形的,注意培养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看一看

1、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实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正面、侧面、上面等)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

2、出示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实物的照片:谁能说说每幅照片是从哪个方位拍摄的?看一看

3、练习:综合练习9圈一圈,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中的形象然后圈出是在前后侧哪一面照出来的。通过小华照镜子的情境图,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

五、评一评

师:同学们将你们捏好的图形拿出来,咱们评比一下,好吗?评比之前教师要说明白要求。

1、分小组进行评比。

2、说说捏得是什么图形。

3、评出捏得好的。

4、进行奖励。

第五课时

右下角板块    统计

教学内容:

雪山乐园回顾整理中对右下角板块的统计的相关内容的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统计”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其方法,初步培养统计数据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雪山乐园里发现了许多以前学过的知识,这节课,你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一下,还有什么发现。

二、数一数,并统计。

1、投影仪出示课本98-99页雪山乐园的图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画,(也可看书上的图)

2、观察图后,请学生说一说,雪山乐园有……

3、把你数的数量记录下来,就是统计。并出示表格。

4、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统计表。

5、你还想统计什么?数一数,自己统计下来。

三、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看这张雪山乐园的统计表,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综合练习

1、课本第12题

(1)说一说大海里有什么?

(2)你喜欢什么?树一数有多少?(在数的时候注意方位的准确性)

(3)一一列出数据制成统计表。

(4)根据表格提出问题。

2、小组合作。

统计一下小组成员中家用电器的数量。

3、实践作业。

统计一下你们家一周内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第六课时

综合练习课    你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教科书107-108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所提提高。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多样化的培养。

3.在练习过程中力求使知识系统化和趣味化。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过关游戏、趣味练习   丰收园内、品味成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唐老鸭博士。唐老鸭博士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数学王国,但是要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闯关成功,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怎么样,有信心闯关成功吗?那就开始吧!

二、过关游戏、趣味练习

1、第一关,课本107页第2题

出示图,先让学生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可以让学生给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然后让学生针对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答问题,最后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系统梳理。

2、第二关,动手操作、分类整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物体用一个大袋子装好。

(1)摸,说形状,小组全体成员参与。

(2)摆一摆,比比谁摆出的物体最好,最有创新精神(可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

(3)统计一下,你摆的车(或其它物体)所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个数,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展示给老师和同学。

3、第三关,课本108页,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看图,然后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尤其要注意学生叙述数学故事时语言思维的完整性,对于表达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4、第四关(涂一涂,想一想)

(1)先让学生涂完书上12个汽球的颜色

(2)想一想,第16个汽球是什么颜色?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三、丰收园里 品味成功

唐老鸭博士:恭喜小朋友们闯关成功,你们得到了数学王国的金钥匙,看,数学王国里有一棵好大的智慧树,请小朋友们摘下这些智慧果吧!这里教师用手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然后贴上提前准备好的五个大苹果剪纸,反面写上“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学生每摘一个,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然后放到丰收园中去。

篇16:班主任教研计划 (四年级上册)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的培养。新学期我很荣幸的继续担任初二(7)班班主任。

初二(7)班在过去的三学期里,团结一致,奋发拼搏,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连续三学期被评为基安中学“文明班级”。别人眼里,她很优秀,可作为班主任,我知道她有着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例如,她的就餐纪律不够良好,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够,还有部分学生成绩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她的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她的综合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荣誉面前,我不敢懈怠,责任面前,我不能退缩。

记得有场优秀班主任经验报告会曾经说过“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我不想做一名失败的班主任。如果说学生是产品,那么班主任这一角色,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每个产品;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学生的一生;班主任无意间的一个动作,也许能另一个不理想的班级“扭转乾坤”。因此,有人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时间长了,学生和你从性格到行为做法,到言行举止,到看问题的方式方法,都越来越相近。我们作为与学生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我们不能失败。如果我们不幸失败了,那么陪葬我们的可能是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孩子一生的幸福。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具有完善的人格,注意自身的形象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在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时,我们应该记得自己是人民赋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了使自己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也为了更好的传递中华教育事业的火炬,我参阅了很多资料,结合班级实际,思考了许久,心中粗略的绘制了一下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蓝图。现就此予以说明:

一、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1.转变教育观念,健全学生人格。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处理好教育教学的本质问题,明白育人的真正目的是培养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青年,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青年,培养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奋发拼搏精神的青年,培养具有五心(忠心祖国、爱心社会、诚心朋友、孝心父母、信心自己)的青年。

学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是机器,不是模具,他们不仅属于学校,他们还属于家庭、社会和将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完成升学任务,我们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不仅要对现在负责,还要对将来负责。中学教育的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后继教育仍有很多。所以,我们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描绘未来生好的美好蓝图。我想这也就是吴校长所说的“是承认,还是成事的问题;是养成还是速成的问题;是内化还是外烁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待学生不仅要注重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品质;不仅要注重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所以,我们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应该倾注真情,而不能予以歧视或忽视。

2.言传身教,以诚取诚。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言传是身教的基本方式,身教是言传的有效手段。在我们耳边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老师自己都做不到,还要求我做!”可见,我们的言行对学生有多大影响。所以,当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时,我们自己应该首先做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妨在学生面前坦然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用我们的真诚去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当然,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汲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让学生信服,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持久而深远。

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我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人格尊严是平等的。我们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能想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育专家常说“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我们的自身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孩子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4.换位思考,正确引导。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们在处理孩子问题时,不妨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孩子犯错时,抚摩一下他的头发;孩子心情沮丧时,拍拍他的肩膀,这些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候可能要比批评的话语更能催人改正,激人奋进。孩子思想出轨时,我们予以正确的引导,可能要比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批一通更容易要孩子接受、理解。

事实上,每个孩子头脑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好我,一个坏我。学生思想的过程就是好我与坏我做斗争的过程。如果好我胜利的时候多,他们就会进步,就会慢慢的迈向成功;如果坏我占了上风,他们就会退步,就会慢慢的走向失败,最后弄的一事无成。所以,我们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应该对他们适时的对他们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向进步。

5.拿起表扬的武器。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初二(7)班卢振武同学刚来基安中学时,成绩不理想,还经常违反纪律。可当他在班级、学生会的工作被多次肯定后,他劲头十足,也严格了对自己的要求。如今,他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他的群众工作做的却是十分出色,前些天还当选了学生会的副主席。由他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必要的表扬是成功的阳光、空气和水。我们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

6.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

我们教师教书育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

7.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后进生,常是很多人歧视的对象,老师叹气,同学瞧不起,甚至连有些家长自己也摇头,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处处低人一等,被置于班级的“阴暗角落”。时间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热爱、理解学生。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我们应该知道:无论孩子多差,他也一定拥有自己的特长。也许我们无法帮助一个孩子提高成绩,但是我们可以设法帮助一个孩子克服他自己的缺点,帮助他树立人生的自信,让他尽可能多学一点,少浪费一点时间。二(7)班的刘代斌家长,就是冲着孩子成人这个目标才来基安中学的。

8.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

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爱心是伟大的,但是绝对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妨想想: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联系是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能说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可是为什么孩子有时还与父母怄气、闹情绪呢?所以,对学生付出的爱应该是门艺术,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考虑去设计。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爱的,或者说他们拥有的爱太多了,以至于在我们对他们付出爱时,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当然,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爱的感情。

9.经常与家长联系,建立和学生家长的良好关系。

家长评论学校从班主任开始,因为班主任与他接触最多。家长的评价认可程度,对学校对班级对教师的影响都很大。他认可你、反感你,他都会到处替你宣传。所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家长信任你,即便有时你的工作有些失误,他也可能谅解你。我们班主任向家长说学生在校做的任何一件事,家长都能感觉到你对他孩子的关注。二(7)班顾洋洋母亲说“张老师,你的电话一来,我就知道小孩肯定是学习成绩上出了问题,因为我知道我的小孩应该不会有其它方面问题。这不,我生意也不做了,立即从义乌赶回来了。我很感谢你对我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可见,我们与家长的联系真的很重要。

10.努力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中找到平衡点。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新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对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高要求。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针对广德的教育现状和地方风土人情,如果我们只搞素质教育,可能会面临考试失败的危险,结果谁也不愿意见到。可是,如果我们只搞应试教育,却又于心不忍,也不愿意见到自己的班级被埋在题海深处。所以,我们应努力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中找到平衡点,寓应试教育于素质教育中,寓素质教育于应试教育中。

11.加强班级建设,营造科学文明的班级氛围。

以班委会为支柱,以《班级量化测评》为形式,以“敬、净、静、竞、进、谨、精、警”为舆论向导,以培养学生“善良、文明、守纪、自律、自主、友爱、理想”为目标,以班会、班务会为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和谐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找到成功和自信。从而热爱我们的学校,热爱我们的班级,热爱我们的祖国。

同时,本人作为班主任还要加强理论学习,立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着眼全局,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协调各科关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方法与过程的渗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吃苦,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12.安全教育重于泰山,时刻不容松懈。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两会”(班会、班务会)阵地,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住宿安全、上下楼梯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防火防盗意识教育,加强突发事故处理方法的教育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的教育,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安全首视责任制。

同时,本人作为班主任,应该注意不要体罚、心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注意在言语上尊重、理解我们的学生,注意对教学成绩的合情合理合法化处理,注意教育方式的文明化、科学化。

二、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科学管理:结合《中学生守则》、《基安中学一日常规》、《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办教育法》和《新世纪教师素养》等法律法规的精神,结合《基安中学文明班级评比办法》,拟定《初二(7)班班规》、《关于初二(7)班班级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关于班级管理的有关说明》,利用《初二(7)班班级量化管理细则》进行杠杆调节,使班级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1.)开学初带领全班同学学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知规,进而守规。

2.)制定值日班长制度,以值日班长为中心,成立纪检小组。

3.)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如果违规,予以量化考核扣分处分,严重违规者,予以书面检讨、在班务会上认真学习班规等处罚。

2.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行,把管理权交给学生,激发群体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注意给学生创设条件(提出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1.)班务会召开:由班主任牵头,班干自己组织召开,班主任于学生共同探讨,从而加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班委会建设:开学初,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我推荐、民主选举与科学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拔成立了一个具有很强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委会组织。同时,打破班干终身制的局限,实行班干考核制,对那些表现突出的班干予以奖励,对那些不能适应班级发展形势,不能领导同学进行学习和生活上革命的班干予以辞聘。

3.)量化考评的杠杆作用。将班级量化考评结果与每周评优、每月评优和学期评优挂钩,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同学,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予以一定的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同学予以谈心、学习班规、学习名人名篇等处分。

3.艺术管理:班级管理就是门艺术,她只有在经过我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精雕细琢后,才有可能少些瑕疵。为将班级雕琢的更加精细,我打算做些创新。

1.)班会、班务会不断出新招。

A.班务会模式:本学期准备采取“班主任创意,班干分头实施,学生主持,师生互动”的模式召开班会、班务会,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塑造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B.活动方案设计: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动时间待时而定。

a.常规教育、安全教育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营造民主、文明、科学的班级氛围,注意给孩子以表达思想的机会,如果同学发言,尤其是差生发言,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同学平等的对待他们,一方面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平等、友爱的思想。

b.真情告白平台一:师生情感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感情。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会,师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学习,共同宣泄情感,共同感受生活。

c.真情告白平台二:老师,我想对您说(学生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个孩子的朋友,要想更加成功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信任、了解我们的孩子。通过“老师,我想对您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的真实的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宣泄出来。让孩子在无形重接受一次心理教育的同时,也让我们的老师近距离接触一下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感悟。

d.真情告白平台三:孩子,我想对您说(老师版)。人类生来就有沟通的需求,在和平时代,民主谈话在很多时候也许能让人“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教育者,如果要想充分的贯彻教育精神,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理解我们。为此,不妨请相关教师给孩子们写封信,让孩子们在老师语重心长的沐浴下,从心里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

e.真情告白平台四:孩子,我想对你说(父母版)。请家长给孩子写封信,介绍孩子的经历,谈谈对孩子的期望,以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孩子,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到位。在认真阅读来信后,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信件,请孩子在班务会上公开阅读(保留家长、学生姓名),让学生在心里再受一次强烈的震撼,进而产生积极的作为。

f.真情告白平台五:妈妈(父亲),我想对您说(子女版)。让孩子给家长写封信,说句心里话,要求写出自己真情,说出实感,在心灵上于父母实现一次零距离的沟通。老师在经孩子允许后,可以从中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信件,在班务会上阅读,让更多的孩子感触生活、感受父母。

g.真情告白平台六:班主任,我想对您说(学生版)。请学生评论一下自己,说出他们对自己的真情实感,包括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在认真阅读后,予以归纳总结,向学生坦然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请孩子谅解。如果孩子对自己又所误解,注意阐明、解释。通过活动,班主任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于缺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同时,也可以让班主任在心灵上与孩子实现一次良好的沟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h.真情告白平台七:老师,我想对您说(家长版)。征求家长意见,让家长给老师来信,谈谈孩子在基安中学有哪些进步,对孩子有哪些期望,对班级有哪些建议,我们在工作中有哪些不足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教师更进一步的走近家长,了解家长、孩子,以便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i.召开“做好人,读好书”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理解读书、做人的道理,摆脱狭隘学习的束缚,明确自身的人身价值,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努力塑造完善的人格。

j.开通“班级一周要闻”。由班干负责整理上周大事和工作得失,然后在班会上予以总结,为后期班级工作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和经验总结以及惨痛教训等。

k.开通“花季心语”栏目。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思想状况确定话题,例如“我为某某进一言”,“说句心里话”,“把你的烦恼告诉我”,“不要让我流泪到天亮”等等。

l.开通名人名篇平台。在没有主题班会和太多班级事务的情况下,坚持每天给学生讲一个名人的故事或讲一个启发性的故事,加强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m.加强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教育他们学习就像成熟的稻子一样,默默的低头成长,而不能像干瘪的稻穗一样,昂首摇晃,秋天来了,却一无所成。

n.大型活动的楔机。以学校大型活动为楔机,统一班级同学思想,提高认识,教育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现班级的美好形象,努力为班级增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4.班级虽小,沟通无限。

1.)加强联系,做好沟通。做好月考前后的班级整体思想教育和个别谈话工作,多采取《致家长的一封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周末情况联系表》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使教育更加趋向成功。

2.)开展一次教师授课情况调研和学生座谈。注意听取同学对班级管理、对老师教育教学的意见,及时分析调研情况,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科教师,以便更好的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学风建设,至关重要;学法指导,必不可少;兴趣引导,事半功倍。

1.)严肃班级纪律。加强课间纪律、自习纪律、课堂纪律、就餐纪律和住宿纪律以及其它方面纪律的管理,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守规守纪,文明礼貌。

2.)深入剖析学习。在班级广泛开展“我为谁学”、“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等大讨论,帮助学生清楚学习任务和学习形势,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加强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决杜绝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在班级深入开展“我谈学习”活动,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教师予以不断的指导,争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

4.)开展目标性学习活动。让每位同学为自己合理定位,为自己树一个榜样,树一个竞争对手,帮助学生创造竞争给予,帮助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舞台,并督促他们完成自我超越。

5.)注意促进中间层学生的正常发展。中等生是班级学生的大多数,上等生的起点太高,他们达不到。中等生大多踏实、上进,以他们为主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比较容易。

6.)开展“一助一”学习互助小组工作。实行班干、团员、后进生结对子,每名班干、团员负责一名后进生,全面辅导他们的学习,坚持每天与他们谈心一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迷惘和困惑。

7.)严要求,高标准,促优更优。注意抓好优生的学习工作,督促他们向更高目标发展。

6.生活无小事,处处是关心。注意经常深入学生生活,巡查学生宿舍,密切与生活指导老师的联系。坚持多联系多沟通多动眼多动手多动嘴,用爱心和诚心换取孩子的“冷暖我先知”。

7.卫生是形象,卫生是窗口,工作要做好,学生是关键。工作中,不妨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责任到组到人,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由劳动委员全权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

8.安全很重要,警钟常常鸣。工作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科学的预见性,及时发现、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真正做到“先防后治,防治结合”。

9.素质教育到今天,综合素质少不了。工作中,不妨鼓励学生多参加运动,多加强体育锻炼,多组织些形式新颖、内容创新的班级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演讲赛、书法赛、象棋赛、各类球赛都可以适当开展,班级图书馆更是学生业生活的一大休闲。同时,注意配合学校各部开展好各项工作,如:师生新春团拜会、美术书画展、广播操表演、学生操行评价等。

9.虚心请教,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工作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做好决策的理论化、科学化;必须时刻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做好实践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必须时刻保持着敏而好学的学习态度,做好新知识和新理念的学习工作。

10.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观。时代在发展,潮流在进步,作为名年轻的思想教育者,我经验欠缺,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成为名德育管理的学习者。我应该注意学习“德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由什么样的心理?如何做好对差生的教育?如何做好对优生的教育?如何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如何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如何做好与各学科教师的协调沟通工作?”等等。

以上是我的一点班主任工作心得和学习心得,也是我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请领导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用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的“我们所做的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感受了学生太多的爱,我们只有用更多的爱去回报我们的学生”来结束我的工作计划。我想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限热爱中。

[班主任教研计划 (四年级上册)]

篇17: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 7 人,其中男生 3 人,女生 4 人。住读生2人(艾秒可谓一个孤儿,他父亲意外溺水身亡,弱智的母亲改嫁,他跟随外祖母生活,未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文化知识可以说是零。廖小艳是一个弱智的单亲女孩儿,她父亲过世,母亲弱智,她也弱智,话都说不好。)这样的两人住读,不仅是学习,而且是生活及安全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关爱。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培优辅差。

相关专题 青岛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