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作站建设的自查报告

大幕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大幕”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林业工作站建设的自查报告(共8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某县林业工作站建设工作总结

某县林业工作站建设工作总结

××期间,我县各基层林业工作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林业工作站在20xx年纳入了财政预算,保障了经费,稳定了机构,充分发挥基层工作站的各项工作职能,积极开展营造林工作,营造林面积133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造林1000公顷。及时查处各项林政案件,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12起,积极参与调处林权纠纷及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共调处林权纠纷252件,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1729公顷,2是“××X”规划的最后X年,我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林业工作站建设。

一、稳定机构,建立林业站管理体系。

我县各乡(镇)都设立了林业工作站,人员一般在3—5名,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负担,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并负责对其人事的任免、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保障了经费,稳定了机构。

二、加强林业工作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业工作站标准化建设进程。

我县林业主管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办公场所、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采取突出重点,逐个解决的办法,对主要林区、重点林区的工作站给予资金上的倾斜。至今为止,基本保障了各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办公条件。

三、加强学习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各林业工作站的工作职能。

我县林业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制定了学习制度,设定每周日为学习日,从思想理论武装到业务技能培训一丝不苟地抓,工作人员要经过考核方能正式上岗。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林业工作站的工作职能。今年,在各林业工作站的积极配合下,我县全面完成了森林资源“二调”工作,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工程验收工作。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回顾“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政府协调支持不够;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着眼实际,我县林业站建设今后的工作思路如下。

1、加强部门协调,提高当地乡(镇)政府的林业重视意识。

各林业工作站虽是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离不开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配合,我们要加强部门协调,提高乡(镇)政府对保护森林、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争取更大的支持,确保我们有力地发挥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政执法、山林纠纷调处、林业科技推广等各项工作职能。

2、加强领导,建立林业工作站考核监督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自年林业工作站经费纳入县财政负担后,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工作人员的惰性,思想散慢了,缺乏工作热情,今后我们要建立完善工作站的考核监督制度,设立监督小组,建立考核办法,通过群众测评、乡(镇)政府测评及林业主管部门评议的方式对工作站及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依据,通过抓管理,提高林业工作站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站的工作效率,树立林业站的新形象。

3、继续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工作站人员的综合素质。

县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各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学习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山林调处、林业科技等林业知识及各种林业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让每个工作人员做到思想觉悟高、业务技能过硬,从而提升我县基层林业工作站的整体形象,加快我县林业工作站标准化建设进程。

篇2: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保留单独设立的基层林业站有806个,在农林水综合站加挂林业站牌子的挂牌林业站301个,另有综合站284个。全省各类站共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实有林业正式职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76个县(市、区)获得了国家林业部(局)确认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称号。

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

据摸底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山区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机构较为稳定。21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县多以2~6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县(市、区)多为在综合站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806个林业站,较底全省已建的1313个林业站缩减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2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年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开始撤并林业站机构,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72 3个(较2000年缩减4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35人(较2000年缩减43%,占省编委核定全省林业站编制数的52%),实有职工3221人(较2000年缩减39%)。与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人员编制少,事业经费难落实

本次调查,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灵璧县有21个乡镇,设立6个中心站,核定编制才18人;宁国市是我省重点山区县,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核实编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该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75万亩,站人均2.5万亩。金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30多万亩,全县29个乡镇林业站,只核实编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积近5万亩。都与《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中山区乡镇站编制基数为3人,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区县休宁县,全县39个林业站,定编128人,站均编制只有3.28人。而且,该县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有42万元。导致该县32名农民技术员(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林业基金代征员”),参加了黄山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20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其中,单独设立林业站的59个县(市、区)设立7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多数乡镇为综合站,故未计其中),下达编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个县(市、区)设立301个挂牌林业站,下达编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式职工中还有23%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全省有35个县(市、区)483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县;有2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89个挂牌林业站实行双重领导;还有20个县(市、区)148个林业站和212个挂牌林业站,18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金寨、青阳、桐城、桥、萧县、濉溪等县(市、区)普遍反映,由于林业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镇)干部,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队,计生收税,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站职工待遇低,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三权”下放与收回几经反复,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林业站“三权”下放的青阳县,庙前乡财政只拨给林业站基本工资(占70%)的80%,而浮动工资(占30%)、123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每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

与此同时,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级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省、市、县三级林业站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

(四)职工人数少,工作任务重

现有林业人员编制是原下达全省林业站人员编制数5846人的68%,压缩了32%。实有林业人员正式职工是机构改革前5289人的85%,减少15%。而且存在下列现象:一是有相当部分人员占用林业站编制却不在林业站工作岗位;二是有相当部分人员为转业军人、关系户等非专业人员;三是现行体制使林业系统人员缺少流动机制。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些年来,林业任务的成倍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使各地普遍感到基层林业站力量的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今年全省退耕还林任务就达5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基层林业站去落实,人均要承当1000多亩的服务任务。从政策宣传开始、经调查设计、苗木准备、整地栽植、检查验收和有关退耕还林权证的发放,申请与合同书的签订,到钱粮补助政策的兑现等等,都需要做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同时工程造林质量要求很高,对林业站的压力也很大。

(五)建设投资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实行公共财政后,林业站征收的费用全额上缴,林业站工作经费,以及工资收入中“活工资”部分,多数要靠代征育林基金,县按一定比例的返还来解决。与此同时,林业站建设投资近些年有减无增,一是国家专项林业站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二是省、市没有建设专项资金;三是林业站管理体制的变化,县、乡财政投入大幅减少,要求给上级投资进行相应县级配套在多数县也成为空谈;四是上级多数只是布置任务,强调建设林业工程,但却没有工程建设专项工作经费。而目前林业站必须开展的政策宣传、规划与作业设计、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检查验收和迎接上级检查及档案建设等工作,其费用平均每个林业站每年要在2万元左右。导致工作干的越多,自身投入就越大,甚至造成林业站负债干工作。五是没有专项林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学习经费,缺少相对稳定的支持林业站开展多种经营的资金,严重影响了林业站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与社会化服务。

调查中了解到,经济情况相对好一点的宁国市,人均80元/月的公务经费,加上4%的育林基金征收返还费用,也只能维持林业站水电费和通讯费的支出,而政策宣传、科技服务、资源管理等正常的工作经费没有着落。休宁县流口镇和汊口乡林业站甚至由林业站职工自己贷款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资料、图纸印制等。

(六)林业站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而林业站职工工作在林区、在基层,整年忙于应付各类繁杂事务,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更新慢,所学非所用、实际操作能力低,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或多或少安排了一些非专业人员,加上部分人才流失,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如桐城市现有在编人员有90人,其中复员退武军人安置20人,占22%。霍邱县全县林业站职工34人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还不到30%。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基层林业正式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613人,只占1 3.6%,初级职称2585人,也只占57.2%。在岗位培训方面,只有51.6%职工参加了岗位培训,与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相距甚远。

(七)林业站基础设施和装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在站房方面,林业站办公与生活用房严重不足,许多站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急待维修改造。还有许多丘陵、平原区林业站没有办公用房,租借或在乡镇政府内与其它单位合署办公。全省大约还有500多个林业站没有自己的站房。

在交通工具方面,更是薄弱环节。全省还有近一半的林业站没有配备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只能是靠自行车或租车下乡。严重影响其所承担的林业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通讯设备方面,虽然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但其费用均是个人承担。还有许多林业站虽然已经装上了固定电话,但由于缺少办公经费而又不得不报停。

在办公手段与科技推广方面,各地林业站只配备了必要的森林资源调查工具,如罗盘仪、地形图等,极少数林业站配备了电脑、GPS等先进办公设备与测量工具。普遍缺少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技术推广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八)林业站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基层林业站作为乡村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开展林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制于机构不稳、编制太少、体制不顺、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缺少必要的服务仪器与工具设备、自身素质较低、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等因素,特别是由于各项林业工作的推进,林业站人员太少,工作量太大,只能应付上级交办的造林、检查、管理等具体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职能。

三、对策与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给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乡镇林业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可以说,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如何,广大基层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起来,将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成败,关系到林区秩序的稳定,关系到林业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林业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对策

1、稳定机构,为林业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从本省看,《安徽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二条就规定了基层林业站负责乡镇林业工作;《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从外省来看,《福建省森林条例》就明确规定了乡镇林业站是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的林业工作。其事业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贵州省以黔府发[)16号明文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是基层林业行政执法单位。另外北京、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市都用法律条文明确了林业站地位和作用。

为使基层林业站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必要稳定基层林业站机构,理顺林业站管理体制。依据林业站是公益性基层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要求,将其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为林业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争取设立林业站职工外业津贴,提高林业站职工基本生活与政治待遇。

2、增加编制,加强林业站管理体系建设。

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非常必要,但要体现“在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稳定并加强涉农服务以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事业单位”的精神,考虑到林业站的职能作用的特殊性,以及近年来合并乡镇的实际,适当增加林业站人员编制,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清理那些占用林业站编制却并不在林业站岗位的人员;要严把林业站进人关,控制转业军人等非专业人员进入林业站岗位;允许林业行业内人员合理流动,以充实林业站技术人员的力量。同时,要加强省、市、县三级林业站管理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林业站管理站(科、股),也可以与有关职能部门结合起来。

3、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林业站建设标准。

随着国家将林业站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林业站规范化建设上来,林业站建设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善提高,用于站房建设,配备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机动交通工具以及其它技术设备。我省应在国家开展林业站示范县建设的带动下,继续推进省级林业站示范县建设,一方面要研究建立林业站建设投入机制,争取中央投入的稳定与增加,以带动地方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要拓宽林业站建设投入渠道与范围,可以从基本建设、培训教育、项目扶持、工作经费、优惠贷款等方面,给林业站建设与发展以支持。重点是在政策上促使各县(市、区)财政与林业部门加强对林业站建设的投入,确保职工收入的稳步提高和各项待遇的兑现及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

4、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

林业站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业站职能的发挥和林业系统在干群中的形象。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强林业站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抓好林业站职工岗位培训,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业站站长及县、市林业站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业站站员的岗位培训。二是县级林业部门要出台鼓励林业站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政策,并形成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参加有关林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三是要结合林业实际工作,采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各种短训办法,要保证林业站职工每年有不少于2周的培训学习时间。现阶段突出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主要经济林培育管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实际动手操作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林业站职工都具有解决林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加强对林业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林业站管理有序、工作有为、执法有力、服务有方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活动。

5、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真正体现林业站的作用与地位。

林业站要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各有侧重地有效地开展职能工作,这是林业站的立站之本。“有为才有位”。要在现代林业思想指导下,积极投身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全力参与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山区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积极参与山区综合开发;平原、丘陵区要积极组织、指导与开展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果林建设。加强对林业站的内部管理,继续支持林业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多种经营,规范与建设好经济实体,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实现林业站“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为林农致富,山川秀美做出新的成绩。

(二)建议

1、建议省政府:明文规定我省山区和重点丘陵区乡镇单独设立林业站,一般丘陵区和平原区按每2―5个乡镇区划设立林业中心站。明确林业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并将其人员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

2、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安徽省林业站管理办法》,规范林业站管理,明确林业站建设目标、任务及有关标准等,使各地设立、建设林业站有具体的依据和目标。

3、建议省人事编制部门:针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进行完善,确定新的标准下达各地执行。如山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2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重点丘陵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一般丘陵和平原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中心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0.5万亩林业用地或5万亩适宜农田林网面积,增编1名。

建议在省林业厅设立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与省造林经营总站2块牌子1套人马,编制可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相应明确归口营林业务部门统一管理基层林业站,加挂林业工作站管理站牌子,确定专人负责林业站管理工作,编制也可由内部调剂解决。

4、建议财政部门:将林业站建设及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林业基本建设经费中切块专项用于林业站站房,办公、仪器等设备建设。设立林业站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落实相应林业重点工程配套工作经费。其中省级财政每年投入林业站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林业站站房建设补助,按每年新建10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3万元/处;完善5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2万元/处。两项合计,年投入不少于400万元。

同时还要拓宽林业站工作经费投入渠道,建议:一是将维简费的10%专项用于弥补林业站建设经费不足;二是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等应规定按一定比例(如工程投资总额的l%),用于林业站专项的工作经费;三是鼓励林业站参与技术承包,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性有偿服务。

5、建议省林业厅:要组织编写新的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教材,安排专项培训与教育经费,推动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开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回头看”,积极推进林业站示范县建设,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

6、建议省林业厅会同有关部门:开设“基层林业站站办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安排专项林业站示范基地建设经费,加强站办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站自身创收能力,变输血为造血。通过项目的拉动,扶持林业站发展,促进林业站开展社会化服务。(

篇3: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省基层林业站建设简要回顾

回顾我省林业站建设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1956年至1987年的缓慢发展阶段。为适应林业建设需要,我省于1956年开始在重点林区设置区、乡(镇)林业站,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87年底,林业站只有551个,职工仅1995人。二是1988年至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林业站建设作为林业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利用3~5年时间把区、乡(镇)林业站建设好。我省即把建站设员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林业站建设步伐加快,发展迅速。截止1992年,全省已建有林业站1095个(占乡镇总数的61.9%),站员4006人,其中正式职工2627人。三是1993年以来的标准化建设阶段。1993年6月,全省林业站工作会议在东至县召开,研究和部署林业站开展标准化建设,标志着我省开始了以核定林业站机构编制,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站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制度、图表及档案管理建设为中心;以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职能,加快林业站自身经济建设及廉政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我省紧紧围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这根主线,巩固和完善前期建站成果,发挥林业站的多项职能作用,为实现“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第二次创业和绿色长廊工程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正全力投入到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之中。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省保留单独设立的基层林业站有806个,在农林水综合站加挂林业站牌子的挂牌林业站301个,另有综合站284个。全省各类站共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实有林业正式职工4517人。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76个县(市、区)获得了国家林业部(局)确认的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称号。

二、林业站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林业站机构不稳定

据摸底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山区及重点丘陵、平原区基层林业站机构较为稳定。21个山区县基本上以乡镇设立林业站,其它重点丘陵、平原区县多以2~6个乡镇设立林业中心站或在重点林业乡镇设立林业站。而在一般平原区和丘陵区,如阜阳、亳州、合肥、蚌埠和淮北市的全部或者大部县(市、区)均为设立综合站;巢湖、安庆、六安、滁州市等的一些县(市、区)多为在综合站的基础上加挂林业站牌。全省单独设立806个林业站,较底全省已建的1313个林业站缩减了39%。

形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在于,自1992年开展撤区并乡及乡镇机构改革以来,我省林业站就一直受到“撤并”的影响。209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后,各地又开始撤并林业站机构,下放林业站管理权限,大幅度裁减林业站人员。据统计,到改革后第一年,也是最严重时的年底,全省实有基层林业站72 3个(较2015年缩减45%),落实核定林业站编制3035人(较2015年缩减43%,占省编委核定全省林业站编制数的52%),实有职工3221人(较2015年缩减39%)。与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与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林业站机构的不健全、不完善、不稳定难以保证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人员编制少,事业经费难落实

本次调查,各地均反映林业站人员编制少,且多数山区县林业站人员事业经费不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加重了林业部门的经费压力。如灵璧县有21个乡镇,设立6个中心站,核定编制才18人;宁国市是我省重点山区县,全市19个乡镇办均单独设置了林业站,核实编制113人,站均5.95人,而该市有林业用地面积275万亩,站人均2.5万亩。金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30多万亩,全县29个乡镇林业站,只核实编制89人,站均3.07人,人均林用地面积近5万亩。都与《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中山区乡镇站编制基数为3人,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人的规定要求有较大出入。又如重点山区县休宁县,全县39个林业站,定编128人,站均编制只有3.28人。而且,该县林业站事业经费得不到保证。县财政每年总体上划拨给县林业局的事业经费只有42万元。导致该县32名农民技术员(包括从社会上招收的“林政员”、“林管员”和“林业基金代征员”),19参加了黄山市人事、林业部门联合组织的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2015年又参加机构改革中的考试、考核竞争上岗,身份虽已解决,但其工资等待遇却一直不能兑现。近几年来,不时有上访发生。类似的情况在绩溪、岳西、潜山、霍山、金寨等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摸底调查统计,全省各类站共核定林业人员编制4001人,其中,单独设立林业站的59个县(市、区)设立780个林业站(注:还有濉溪、肥东、无为等县少数乡镇设有林业站,多数乡镇为综合站,故未计其中),下达编制3033人,站均3.89人;有18个县(市、区)设立301个挂牌林业站,下达编制666人,站均2.21人;其它302个编制多属综合站中落实林业人员。全省各类站实有林业正式职工中还有23%的人员事业费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三)管理体制不顺,林业站职工待遇低

目前全省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据调查,全省有35个县(市、区)483个林业站“三权”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和设立林业中心站的县;有23个县(市、区)157个林业站和89个挂牌林业站实行双重领导;还有20个县(市、区)148个林业站和212个挂牌林业站,18个县(市、区)18个林业站和284个综合站实行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金寨、青阳、桐城、桥、萧县、濉溪等县(市、区)普遍反映,由于林业站现属乡镇以块为主的管理,存在下列弊端:一是林业站职工成了乡(镇)干部,要参加乡镇中心工作,成天包村下队,计生收税,无力投身林业工作;二是林业站职工待遇低,工资福利难保证;三是森林资源管理失控;四是造林质量难保证;五是林业主管部门落实任务不畅等等。同时,多年来一些地方将林业站“三权”下放与收回几经反复,动摇了基层林业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工资兑现上,林业站“三权”下放的青阳县,庙前乡财政只拨给林业站基本工资(占70%)的80%,而浮动工资(占30%)、123元津贴工资等一概不发,林业站职工在家扎大扫把卖,每月只能勉强兑现基本工资。

与此同时,省林业厅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级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内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林业站管理机构。林业站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办公室(人秘股)、林业站(造林科)、资源科(股)、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省、市、县三级林业站主管部门的管理体系也有待理顺与加强。

(四)职工人数少,工作任务重

现有林业人员编制是原下达全省林业站人员编制数5846人的68%,压缩了32%。实有林业人员正式职工是机构改革前5289人的85%,减少15%。而且存在下列现象:一是有相当部分人员占用林业站编制却不在林业站工作岗位;二是有相当部分人员为转业军人、关系户等非专业人员;三是现行体制使林业系统人员缺少流动机制。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些年来,林业任务的成倍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森林生态补助资金试点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使各地普遍感到基层林业站力量的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今年全省退耕还林任务就达5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基层林业站去落实,人均要承当1000多亩的服务任务。从政策宣传开始、经调查设计、苗木准备、整地栽植、检查验收和有关退耕还林权证的发放,申请与合同书的签订,到钱粮补助政策的兑现等等,都需要做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同时工程造林质量要求很高,对林业站的压力也很大。

(五)建设投资与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篇4: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实行公共财政后,林业站征收的费用全额上缴,林业站工作经费,以及工资收入中“活工资”部分,多数要靠代征育林基金,县按一定比例的返还来解决。与此同时,林业站建设投资近些年有减无增,一是国家专项林业站基本建设投资减少;二是省、市没有建设专项资金;三是林业站管理体制的变化,县、乡财政投入大幅减少,要求给上级投资进行相应县级配套在多数县也成为空谈;四是上级多数只是布置任务,强调建设林业工程,但却没有工程建设专项工作经费。而目前林业站必须开展的政策宣传、规划与作业设计、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检查验收和迎接上级检查及档案建设等工作,其费用平均每个林业站每年要在2万元左右。导致工作干的越多,自身投入就越大,甚至造成林业站负债干工作。五是没有专项林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学习经费,缺少相对稳定的支持林业站开展多种经营的资金,严重影响了林业站基本建设、工作开展与社会化服务。

调查中了解到,经济情况相对好一点的宁国市,人均80元/月的公务经费,加上4%的育林基金征收返还费用,也只能维持林业站水电费和通讯费的支出,而政策宣传、科技服务、资源管理等正常的工作经费没有着落。休宁县流口镇和汊口乡林业站甚至由林业站职工自己贷款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资料、图纸印制等。

(六)林业站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而林业站职工工作在林区、在基层,整年忙于应付各类繁杂事务,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更新慢,所学非所用、实际操作能力低,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或多或少安排了一些非专业人员,加上部分人才流失,整体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如桐城市现有在编人员有90人,其中复员退武军人安置20人,占22%。霍邱县全县林业站职工34人中,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还不到30%。

据#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www.gkstk.com end#摸底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基层林业正式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613人,只占1 3.6%,初级职称2585人,也只占57.2%。在岗位培训方面,只有51.6%职工参加了岗位培训,与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相距甚远。

(七)林业站基础设施和装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在站房方面,林业站办公与生活用房严重不足,许多站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急待维修改造。还有许多丘陵、平原区林业站没有办公用房,租借或在乡镇政府内与其它单位合署办公。全省大约还有500多个林业站没有自己的站房。

在交通工具方面,更是薄弱环节。全省还有近一半的林业

站没有配备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只能是靠自行车或租车下乡。严重影响其所承担的林业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通讯设备方面,虽然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但其费用均是个人承担。还有许多林业站虽然已经装上了固定电话,但由于缺少办公经费而又不得不报停。

在办公手段与科技推广方面,各地林业站只配备了必要的森林资源调查工具,如罗盘仪、地形图等,极少数林业站配备了电脑、GPS等先进办公设备与测量工具。普遍缺少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技术推广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八)林业站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基层林业站作为乡村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开展林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制于机构不稳、编制太少、体制不顺、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缺少必要的服务仪器与工具设备、自身素质较低、乡村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等因素,特别是由于各项林业工作的推进,林业站人员太少,工作量太大,只能应付上级交办的造林、检查、管理等具体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职能。

三、对策与建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给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乡镇林业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是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可以说,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如何,广大基层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起来,将关系到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成败,关系到林区秩序的稳定,关系到林业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林业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对策

1、稳定机构,为林业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从本省看,《安徽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二条就规定了基层林业站负责乡镇林业工作;《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中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从外省来看,《福建省森林条例》就明确规定了乡镇林业站是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的林业工作。其事业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林业事业的发展。贵州省以黔府发[2015)16号明文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是基层林业行政执法单位。另外北京、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市都用法律条文明确了林业站地位和作用。

为使基层林业站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必要稳定基层林业站机构,理顺林业站管理体制。依据林业站是公益性基层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要求,将其作为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为林业站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争取设立林业站职工外业津贴,提高林业站职工基本生活与政治待遇。

2、增加编制,加强林业站管理体系建设。

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非常必要,但要体现“在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稳定并加强涉农服务以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事业单位”的精神,考虑到林业站的职能作用的特殊性,以及近年来合并乡镇的实际,适当增加林业站人员编制,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清理那些占用林业站编制却并不在林业站岗位的人员;要严把林业站进人关,控制转业军人等非专业人员进入林业站岗位;允许林业行业内人员合理流动,以充实林业站技术人员的力量。同时,要加强省、市、县三级林业站管理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林业站管理站(科、股),也可以与有关职能部门结合起来。

3、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林业站建设标准。

随着国家将林业站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林业站规范化建设上来,林业站建设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善提高,用于站房建设,配备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机动交通工具以及其它技术设备。我省应在国家开展林业站示范县建设的带动下,继续推进省级林业站示范县建设,一方面要研究建立林业站建设投入机制,争取中央投入的稳定与增加,以带动地方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要拓宽林业站建设投入渠道与范围,可以从基本建设、培训教育、项目扶持、工作经费、优惠贷款等方面,给林业站建设与发展以支持。重点是在政策上促使各县(市、区)财政与林业部门加强对林业站建设的投入,确保职工收入的稳步提高和各项待遇的兑现及工作条件的不断改善。

4、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

林业站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业站职能的发挥和林业系统在干群中的形象。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强林业站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抓好林业站职工岗位培训,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业站站长及县、市林业站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市、县级林业主管

部门负责林业站站员的岗位培训。二是县级林业部门要出台鼓励林业站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政策,并形成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参加有关林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三是要结合林业实际工作,采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各种短训办法,要保证林业站职工每年有不少于2周的培训学习时间。现阶段突出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和主要经济林培育管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实际动手操作技术能力的培训。使林业站职工都具有解决林农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加强对林业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林业站管理有序、工作有为、执法有力、服务有方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活动。

5、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真正体现林业站的作用与地位。

林业站要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各有侧重地有效地开展职能工作,这是林业站的立站之本。“有为才有位”。要在现代林业思想指导下,积极投身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全力参与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山区要严格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积极参与山区综合开发;平原、丘陵区要积极组织、指导与开展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果林建设。加强对林业站的内部管理,继续支持林业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多种经营,规范与建设好经济实体,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充分发挥各项职能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实现林业站“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体系化”,为林农致富,山川秀美做出新的成绩。

(二)建议

1、建议省政府:明文规定我省山区和重点丘陵区乡镇单独设立林业站,一般丘陵区和平原区按每2―5个乡镇区划设立林业中心站。明确林业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并将其人员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拨款。

2、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安徽省林业站管理办法》,规范林业站管理,明确林业站建设目标、任务及有关标准等,使各地设立、建设林业站有具体的依据和目标。

3、建议省人事编制部门:针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安徽省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进行完善,确定新的标准下达各地执行。如山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2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重点丘陵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每1.5万亩林业用地增编1名;一般丘陵和平原区乡镇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2名(中心林业站配备人员基数3名),每0.5万亩林业用地或5万亩适宜农田林网面积,增编1名。

建议在省林业厅设立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与省造林经营总站2块牌子1套人马,编制可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各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相应明确归口营林业务部门统一管理基层林业站,加挂林业工作站管理站牌子,确定专人负责林业站管理工作,编制也可由内部调剂解决。

4、建议财政部门:将林业站建设及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林业基本建设经费中切块专项用于林业站站房,办公、仪器等设备建设。设立林业站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经费,落实相应林业重点工程配套工作经费。其中省级财政每年投入林业站基本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林业站站房建设补助,按每年新建10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3万元/处;完善50处站房,投资标准为2万元/处。两项合计,年投入不少于400万元。

同时还要拓宽林业站工作经费投入渠道,建议:一是将维简费的10%专项用于弥补林业站建设经费不足;二是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等应规定按一定比例(如工程投资总额的l%),用于林业站专项的工作经费;三是鼓励林业站参与技术承包,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性有偿服务。

5、建议省林业厅:要组织编写新的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教材,安排专项培训与教育经费,推动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开展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回头看”,积极推进林业站示范县建设,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林业站”。

6、建议省林业厅会同有关部门:开设“基层林业站站办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安排专项林业站示范基地建设经费,加强站办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林业站自身创收能力,变输血为造血。通过项目的拉动,扶持林业站发展,促进林业站开展社会化服务。

篇5:县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自我检查报告

县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自我检查报告

我县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历年来县委、县政府给予林业生态建设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林业工作站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早在1994年我县林业工作站建设就被验收合格、评为全省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历年来的努力、林业站建设的中心已转移到完善、巩固、提高上来。为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作用,适应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县从林业工作站的基础设施、队伍素质和职能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管理和提高。根据/市林政[]27号文件精神,对照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各项指标,就我县林业工作站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稳定,林业经费有保障 [本网网文章- 找范文,到本网网]

1、我县共有**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属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经县编委定编80人,其中定编6人的有4个乡镇,其余乡镇定编人数都在4人以上。

2、,我县林业工作站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全额拨款80人。基层林业工作站实现了“机构稳定、人员稳定、经费有保障”的林业发展目标。

二、 加强培训,着力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

1、人员文化现状。我县林业工作站在岗人员按文化程度分:大专8人、中专15人、高中57人;按技术职称分:高中级8人、初级31人。

2、强化培训,持证上岗,着力提高站员整体素质。实行学习培训制度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制度,县局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基层站长例会,站里每月制定了学习日,要求林业工作站人员认真学习时事、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自身素质。每年县局不定期地对林业工作站人员进行培训和抽考,考试成绩将作为考核站长、站员是否合格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积极参加省、市级林业部门举办的各项业务培训,做到站长、站员持证上岗。

三、 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林业站建设标准

1、站房独立、设施齐全。18个基层林业工作站都拥有独立的站房,全县基层林业工作站站房5916平方米,平均每个乡镇林业工作站站房达328平方米。近年来,我县对基层林业工作站的站房不断进行改造和完善,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完善站房设施建设,力使基层林业工作站站房设施齐全,站容站貌整洁。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

2、办公自动化体系日趋完善。每个基层林业工作站配备了一台电脑,林业系统建立了通讯集团网,站员手机全部进入系统通讯集团网,每个站备有2辆摩托车以上。森林资源保护和各项工程项目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

3、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基层林业工作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做好林业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创办了速生丰产林基地、果业基地、毛竹林基地,开展多种经营,谋求自我发展能力。

四、 建章立制,内部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1、工作职责实行制度化管理。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制定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相应制定了《林业工作站职能》、《林业工作站开门十件事》、《林业工作站站长职责》、《营林员职责》、《林政员职责》、《森林资源档案员职责》。

2、档案资料实行规范化管理。每个站建立了森林资源档案、林政管理档案、营林生产档案,做到一年一归档。档案做到有专人管理,有专柜存放。

3、工作任务实行目标化管理。每年年初,为确保年度林业工作站各项工作和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县局与每个基层林业工作站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对营林生产、林政资源、资金征收、站务管理等方面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办法。

五、 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服务管理职能

林业站职能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为新形势下基层林业站提出了新的.要求。林业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落实、实施、组织管理的基层机构,是林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在新时期,除承担造林、护林常规职能外,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赋有“政策宣传、生产组织、资源管护、林业执法、技术推广和社化服务”等新的工作职能。

1、当好林业政策的“宣传站”。积极做好林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牌、标语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林业方针政策及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林业,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加快社会办林业步伐。

2、做好资源保护的“管护站”。认真贯彻执行“限额采伐,全额管理”的林政资源管理指导思想,以源头管理为侧重点,加大管护投入,制定管护措施,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护林体系,从而有效地看住了山头,管住了斧头。

3、当好林业执法的“

县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自我检查报告来自范文搜-,仅供学习,请注明出处。

篇6: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自查报告

县自20XX年被列为“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巩固和提升木质原料林和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大力提倡实用新技术和良种推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园区,加快林下种、养殖经济发展。历经三年的建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现报告前来,请求考核评估,并上报省林业厅。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政府提出了“率先摆脱贫困、全面同步小康”的发展目标,明确了“着力六个加快、推动六个转变”的战略任务,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着力推动的地理区位由“盆地边缘”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变,形象定位由“老少边穷地区”向“生态田园、红色”转变,为我县资源保护、生态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通过大力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我县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强势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增强林业经济实力,有效提高林农收入,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林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46.9万亩,活立木蓄积77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9.95%。

二、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纳入省级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林业、发展民生产业”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质量服务、高力度支持、高水平管理、高要求实施”的要求,大力培育林业三个“2”工程发展(硬木质原料、以核桃为主的木本原料两个产业基地,木材和核桃干果加工、黄荆露营地旅游两个产业园区,野鸡坡、红龙湖两个公园),坚定不移的抓好“林木干果、木质原料、中药材、森林旅游”四大产业,着力实施“夯一、攻二、强三”战略(夯实战略储备林、木本油料林等为主的第一产业,攻坚林产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做强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强力推进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林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按照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7.6万亩(新增18.86906万亩),其中:杉、柏、松为主的硬木质原料林产业基地23.5万亩(新增6.03437万亩,其中新增2.21487万亩;新增1.6756万亩;预计新增2.1439万亩),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16.4万亩(新增11.83469万亩,其中13年新增4.01625万亩;14年新增3.27864万亩;15年预计新增4.5398万亩),厚朴、黄柏、杜仲为主的中药材基地7.7万亩(新增1万亩);新建林区道路219.65公里,新修蓄水池83540立方米,新修引排水沟渠59.08公里,筹建产能0.4万吨的核桃无烟干果加工厂1个。

二是综合产值稳步提升。13年林业总产值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7元,14年林业总产值1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元,今年林业总产值预计将达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4亿元,第二产业5.2亿元,第三产业11.4亿元。实现农民林业总收入9.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1350元。

三是示范带动成效显著。通过立体开发,发展林木加工、林下种养殖业等林业产业,现有木质人造、竹笋加工等近30家林产加工企业运行良好,实现产值4.2亿元,有苗家土鸡为主的林下养殖80万只、蔺州马头羊为主的林下养畜4万余只、林下养蜂2万群,大型养殖户30余户。

四是项目管理规范有力。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过程中,林业产业化项目管理良好,资金拨付到位、及时,资金管理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制及时并符合相关要求,县建设现代林业重点县领导小组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

三、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抓落实,完善考核保障机制。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市林业扶持政策,坚持把“大自然、深生态”理念融入“率先摆脱贫困、全面同步小康”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合作、通力配合、齐抓共建”的高效工作机制。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狠抓落实。林业产业发展任务列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落实责任,明确基地建设任务、责任主体和奖惩措施。二是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市赤水河流域河谷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规划》,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抓投入,创新机制多管齐下。一是县级财政资金大量倾斜于林业产业建设,20XX—20XX年,县财政投入2247万元用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整合林业重点工程、省级财政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植被恢复、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国土开发、扶贫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筹集资金1637万元投入现代林业产业。三是用活资源,置换资本。利用现有的林地、土地等资源采取承包、入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营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引进外来资金220万元,带动业主投资、农民投工投劳1240万元。四是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成效。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推行以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化、合作社股份货币化、生产经营网络化为主的公司化专业合作社模式,将城市工商资本、分散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人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形成市场经营的整体效益,大幅提高生产经营成效。县顺家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按此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同时,我县还大力发展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我县采取国有控股公私合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组建了县金果子公司,承担核桃本地良种选育、优良品种引种及栽培试验、良种种源基地建设、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核桃新型先进种植技术推广、大宗经济林苗木的定向定点育苗、核桃现代工业加工及经营任务,在我县核桃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的龙头牵引作用。

(三)抓龙头,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一是将龙头企业建设列入县重点目标考核范围,加大对现代林业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目前,已有3家知名企业有意落户。二是加大林业龙头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利用引资、整合、联营、兼并等多种方式组建集团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木材加工业、干果加工业、茶叶加工业、药材加工业为主的林产加工集群,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三是抓好黄荆原始林区、红龙湖森林公园、中国西部汽车露营地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景区,完善道路、景点、宾馆等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加快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建设步伐,今年生态旅游游客数突破162万人次,实现收入11.4亿元。

(四)抓质量,精心实施严格打造。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木质原料林、油料原料林基地建设,严格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把种苗关、规划关、栽植关、验收关和管护关。在赤水河沿岸核桃基地建设中,切实搞好栽后管护、补植补造、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要求,实现造一片、成一片、活一片。二是在低产林改造中,大力推广丰产栽培、集约经营、生物防治等实用技术,通过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森林抚育、复壮改造、综合改造、补植补造、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结构等方式进行改造,收效良好。三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地块及时进行补植补造,各项目的任务完成率均达100%以上,面积核实率100%,面积合格率100%以上。

(五)抓科技,引智培训助推发展。一是加强与省林科院、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核桃引种和丰产技术研究,开展核桃基地建设集约技术示范与推广。二是邀请农业大学核桃技术权威来授课,培训核桃栽植区乡镇分管领导、林业站长、企业技术人员、专合组织负责人、业主计600余人次。三是抓好林农培训,依托市林科所、县林业局技术力量多次开展林农培训、科技示范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培训林农15000人次。四是良种优选繁育。继续抓核桃良种示范繁育基地建设,进行优良核桃优选繁育。五是强化科技示范带动。推进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我县核桃产业发展。

(六)抓市场,多线出击打响品牌。一是注重生产加工与销售市场的有效连接,组织林业企业、林农大户参加农博会、农展会、花博会,在推介产品、合作交流、寻找商机上主动作为,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在国内30余个大中型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二是发挥各类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作用,建立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山源木瓜专业合作社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马蹄甜橙专业合作社为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是做好宣传造势,在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5次,多方位多渠道打响林业产业品牌。

篇7: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的自查报告

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的自查报告

县自被列为“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巩固和提升木质原料林和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大力提倡实用新技术和良种推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园区,加快林下种、养殖经济发展。历经三年的建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现报告前来,请求考核评估,并上报省林业厅。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政府提出了“率先摆脱贫困、全面同步小康”的发展目标,明确了“着力六个加快、推动六个转变”的战略任务,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着力推动的地理区位由“盆地边缘”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变,形象定位由“老少边穷地区”向“生态田园、红色”转变,为我县资源保护、生态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通过大力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我县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强势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增强林业经济实力,有效提高林农收入,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林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46.9万亩,活立木蓄积77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9.95%。

二、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纳入省级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林业、发展民生产业”的总体目标,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质量服务、高力度支持、高水平管理、高要求实施”的要求,大力培育林业三个“2”工程发展(硬木质原料、以核桃为主的木本原料两个产业基地,木材和核桃干果加工、黄荆露营地旅游两个产业园区,野鸡坡、红龙湖两个公园),坚定不移的抓好“林木干果、木质原料、中药材、森林旅游”四大产业,着力实施“夯一、攻二、强三”战略(夯实战略储备林、木本油料林等为主的'第一产业,攻坚林产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做强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强力推进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林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按照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7.6万亩(新增18.86906万亩),其中:杉、柏、松为主的硬木质原料林产业基地23.5万亩(新增6.03437万亩,其中13年新增2.21487万亩;14年新增1.6756万亩;15年预计新增2.1439万亩),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16.4万亩(新增11.83469万亩,其中13年新增4.01625万亩;14年新增3.27864万亩;15年预计新增4.5398万亩),厚朴、黄柏、杜仲为主的中药材基地7.7万亩(新增1万亩);新建林区道路219.65公里,新修蓄水池83540立方米,新修引排水沟渠59.08公里,筹建产能0.4万吨的核桃无烟干果加工厂1个。

二是综合产值稳步提升。13年林业总产值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7元,14年林业总产值1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7元,今年林业总产值预计将达2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4亿元,第二产业5.2亿元,第三产业11.4亿元。实现农民林业总收入9.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1350元。

三是示范带动成效显著。通过立体开发,发展林木加工、林下种养殖业等林业产业,现有木质人造、竹笋加工等近30家林产加工企业运行良好,实现产值4.2亿元,有苗家土鸡为主的林下养殖80万只、蔺州马头羊为主的林下养畜4万余只、林下养蜂2万群,大型养殖户30余户。

四是项目管理规范有力。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过程中,林业产业化项目管理良好,资金拨付到位、及时,资金管理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编制及时并符合相关要求,县建设现代林业重点县领导小组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

三、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抓落实,完善考核保障机制。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市林业扶持政策,坚持把“大自然、深生态”理念融入“率先摆脱贫困、全面同步小康”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合作、通力配合、齐抓共建”的高效工作机制。把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狠抓落实。林业产业发展任务列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落实责任,明确基地建设任务、责任主体和奖惩措施。二是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市赤水河流域河谷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规划》,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抓投入,创新机制多管齐下。一是县级财政资金大量倾斜于林业产业建设,—,县财政投入2247万元用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二是整合林业重点工程、省级财政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植被恢复、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国土开发、扶贫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筹集资金1637万元投入现代林业产业。三是用活资源,置换资本。利用现有的林地、土地等资源采取承包、入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营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引进外来资金220万元,带动业主投资、农民投工投劳1240万元。四是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成效。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推行以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化、合作社股份货币化、生产经营网络化为主的公司化专业合作社模式,将城市工商资本、分散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人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形成市场经营的整体效益,大幅提高生产经营成效。县顺家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按此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同时,我县还大力发展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我县采取国有控股公私合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组建了县金果子公司,承担核桃本地良种选育、优良品种引种及栽培试验、良种种源基地建设、丰产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核桃新型先进种植技术推广、大宗经济林苗木的定向定点育苗、核桃现代工业加工及经营任务,在我县核桃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的龙头牵引作用。

(三)抓龙头,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一是将龙头企业建设列入县重点目标考核范围,加大对现代林业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目前,已有3家知名企业有意落户。二是加大林业龙头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利用引资、整合、联营、兼并等多种方式组建集团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木材加工业、干果加工业、茶叶加工业、药材加工业为主的林产加工集群,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三是抓好黄荆原始林区、红龙湖森林公园、中国西部汽车露营地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景区,完善道路、景点、宾馆等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加快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建设步伐,今年生态旅游游客数突破162万人次,实现收入11.4亿元。

(四)抓质量,精心实施严格打造。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木质原料林、油料原料林基地建设,严格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把种苗关、规划关、栽植关、验收关和管护关。在赤水河沿岸核桃基地建设中,切实搞好栽后管护、补植补造、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要求,实现造一片、成一片、活一片。二是在低产林改造中,大力推广丰产栽培、集约经营、生物防治等实用技术,通过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森林抚育、复壮改造、综合改造、补植补造、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结构等方式进行改造,收效良好。三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地块及时进行补植补造,各项目的任务完成率均达100%以上,面积核实率100%,面积合格率100%以上。

(五)抓科技,引智培训助推发展。一是加强与省林科院、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核桃引种和丰产技术研究,开展核桃基地建设集约技术示范与推广。二是邀请农业大学核桃技术权威来授课,培训核桃栽植区乡镇分管领导、林业站长、企业技术人员、专合组织负责人、业主计600余人次。三是抓好林农培训,依托市林科所、县林业局技术力量多次开展林农培训、科技示范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培训林农15000人次。四是良种优选繁育。继续抓核桃良种示范繁育基地建设,进行优良核桃优选繁育。五是强化科技示范带动。推进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我县核桃产业发展。

(六)抓市场,多线出击打响品牌。一是注重生产加工与销售市场的有效连接,组织林业企业、林农大户参加农博会、农展会、花博会,在推介产品、合作交流、寻找商机上主动作为,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在国内30余个大中型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二是发挥各类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作用,建立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山源木瓜专业合作社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马蹄甜橙专业合作社为省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是做好宣传造势,在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5次,多方位多渠道打响林业产业品牌。

篇8:林业工作站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论文

林业工作站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论文

1适应改革需要,加快建设步伐

1.1要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面对林业改革工作的发展需求,政府联合相关部门明确林业站的建设重点、目标等,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设方针。通过“一步建齐、逐步完善”;“巩固、完善、提高”;“健全、规范、提高”的21字方针进行了3个阶段的建设,为林业站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合理解决林业站的工作人员编制问题

相关部门在国务院的支持下,通过了《农村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与《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补充工作的通知》相关法规,对现有人员的编制以及经费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协调及处理。

1.3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改善现有的林业站办公及生活条件

从1988年政府支持林业部进行林业站建设后,每年都会固定拨款进行支持。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集资,为坚强林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截止到现在,全国林业站的办公及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4必须坚持做好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

首先相关地方政府及部门应该对内部的林业站人员进行积极的培训,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与考核办法,采取学历教育与岗位教育的方式,提高实际的教育效果,强化人员水平。其次,应该提高对后续招聘林业职工的标准,将选拔员工的对象定为大中专毕业生,从而提高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使其整体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2强化林业站的职能作用,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2.1强化林业站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做好保障

在林业站的建设中,应该完善新疆地区的退耕还林、防护林等的建设。组织新疆地区当地农民进行营林建造工作,建设天然保护林。并组织当地政府配合林业站的工作,将林业行政处罚权下放给当地林业部门,为解决林政案件纠纷提供新途径,从而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建设的基础保障。

2.2强化林业站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林业站可以承担起“操盘手”的角色,在进行林业改革工作的开展中,将林业站作为相关的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勘查测绘员、纠纷调解员、数据录入员、质量检查员、林农服务员,使林业站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托。

2.3强化林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通过林业站为转接点,积极培训新疆地方林农,开展科技示范户扶持工作,大力扶持新疆当地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村屯绿化工程,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2.4强化现有服务体系的建设,强调以人为本的基础策略

在进行林业站的建设中,新疆地区应该大力开展林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在适当地点建立综合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的林业信息、社会服务、行政审批等对外服务的一系列职能。然后通过林权管理权限下放服务中心的方式将服务延伸到基层的部门。同时还应该积极公开展示林业站的工作状况,及时公开相关的重大事件,保证老百姓的知情权,指导未来林业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建设现代林业资源。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扶持当地人民积极进行林业建设,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保障。

2.5不断创新方法,有效保护林业资源

在进行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中,必须结合新疆当地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结合林业公益保护工作,建立林员、林农共同管护的双重体制。其次还应该在林业资源颞部建立新的管理机制、方法、手段。在相关区域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实施全天监控等,为避免重大火灾以及林业案件提供管理基础。

2.6不断的强化基层,完善林业站的考核管理工作

在林业站建设中应该强化考核评价管理,定期考核内部所有人员,评定审核相关林业站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的赏罚,提高林业站建设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提高林业站的管理服务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林业站的建设以及加强工作将有助于为我国发展现代林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提高我国对林业的开发、利用、建设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林业灾难时的强力控制能力,提升我国林业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

相关专题 工作站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