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课读书心得的方法

鬼少嘅诅咒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鬼少嘅诅咒”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效评课读书心得的方法(共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有效评课读书心得的方法

有效评课读书心得的方法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一书,禁不住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益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好书。书中以观课议课的方式来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以观看议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评课是一种重要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各个层次的研讨课、展示课、公开课的评课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用旧的教育观念来评课,致使评课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的评课理念,使音乐评课活动真正成为经验交流的总结尝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站。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课堂正逐渐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旧的评课模式已不能用来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课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课堂教学的能力,诚恳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要着力发现“问题”,并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使上课教师感到有启发,有帮助。叶教授把这一过程简称为“捉虫”的评课模式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评课的主体形式。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

受传统评课文化的影响,“评课”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评课者的地位高于被评者。这样,上课教师往往显得被动,没有成为一个评价主体。音乐新课程中 的评课文化倡导建立一个民主的、建设性、对话的伙伴关系。评课前,让上课教师先作自我评价。上课教师自评要谈真实想法,分析原因,并说出自己在课上哪些方面按音乐新课程理念作出的有意识地改变,自我感觉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困惑等。因为自评是交流的开始,只有坦诚的自评,才能使自评有助于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评课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态度要诚恳,定性要合理,做到不以貌取人,不以情代评,不掩饰缺点和错误。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这样的音乐评课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捉“问题虫”——透过现象挖掘问题本质

音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自己提高的资源,上课教师在自评时切忌把自评弄成简单地重述一遍教案,然后谦虚地说,请专家指导。而应是说教学设计,特别强调说清楚课前对这节课的音乐教育价值及其不同学生学习音乐准备状态的分析;说过程反思,尤其要求把课堂生成性说清楚;说教学重构,把教学的改进思考说出来。自评的过程,也就是上课教师自己捉“问题虫”的过程。而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要透过课堂现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挖掘问题,把现象背后的教师观念层面上的“虫”捉出来,然后从音乐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性评价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在传统音乐课堂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深刻重构。这种重构不是和风细雨式的量的积累过程,而是需要一种基于解构的重构过程。因此,对于问题虫是一定要捉出来的,而且要分析清楚。只有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帮助教师实现“解构”后的“重构”。

3、做“荧火虫”——欣赏课堂的精彩之处

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下的“捉虫”评课模式,不仅要捉“问题虫”,也要捉“荧火虫”。评课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新课程理念比较好的、闪光之处。要会欣赏课堂中真正的精彩。一位教师在上《雪绒花》结尾时深情地说:“同学们,如果我们此时就在剧院台下,当冯特普上校哽咽地唱不出声时,让我们也象玛利亚和孩子们一样,帮助上校唱响《雪绒花》!”说完,课堂上响起动情的歌声,许多学生含着眼泪歌唱……。音乐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上课教师在这一环节营造了电影情景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完全融入情节与音乐之中,使课达到高潮,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本课的一个闪光点,评课教师要能捕捉这样一来的“荧火虫”。每位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评课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评课欣赏的过程,在帮助教师认识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及隐藏其背后原有理念的基础上,使之固化下来,并帮助他在这一高度上再重构,使他做得更好,逐步形成和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总之,音乐评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评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说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帮助别人“捉虫”的同时,经常作这样的反思:换位思考,同样的问题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吗?如果上课教师是我,课堂中出现同样的情况我是怎样处理的?对于课堂中的闪光之处,上课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除了能欣赏外,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除此之外,还要认真聆听其他老师特别是专家的评课,把他们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反思两者存在的差异或差距。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使每一次的评课有所收获,有所启示,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篇2:有效评课的读书心得

关于有效评课的读书心得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一书,禁不住陷入了沉思。确切地说,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益于教师发展和成长的好书。书中以观课议课的方式来讨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以观看议课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讨论,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评课是一种重要的常规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各个层次的研讨课、展示课、公开课的评课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用旧的教育观念来评课,致使评课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的评课理念,使音乐评课活动真正成为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站。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课堂正逐渐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旧的评课模式已不能用来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课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课堂教学的能力,诚恳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要着力发现“问题”,并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使上课教师感到有启发,有帮助。叶教授把这一过程简称为“捉虫”的评课模式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评课的主体形式。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

受传统评课文化的影响,“评课”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你是来评我的,我是来接受你的评价的。评课者的地位高于被评者。这样,上课教师往往显得被动,没有成为一个评价主体。音乐新课程中 的评课文化倡导建立一个民主的、建设性、对话的伙伴关系。评课前,让上课教师先作自我评价。上课教师自评要谈真实想法,分析原因,并说出自己在课上哪些方面按音乐新课程理念作出的有意识地改变,自我感觉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困惑等。因为自评是交流的开始,只有坦诚的自评,才能使自评有助于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评课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态度要诚恳,定性要合理,做到不以貌取人,不以情代评,不掩饰缺点和错误。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这样的音乐评课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捉“问题虫”——透过现象挖掘问题本质

音乐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自己提高的资源,上课教师在自评时切忌把自评弄成简单地重述一遍教案,然后谦虚地说,请专家指导。而应是说教学设计,特别强调说清楚课前对这节课的音乐教育价值及其不同学生学习音乐准备状态的分析;说过程反思,尤其要求把课堂生成性说清楚;说教学重构,把教学的改进思考说出来。自评的过程,也就是上课教师自己捉“问题虫”的过程。而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要透过课堂现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挖掘问题,把现象背后的教师观念层面上的“虫”捉出来,然后从音乐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性评价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在传统音乐课堂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深刻重构。这种重构不是和风细雨式的量的积累过程,而是需要一种基于解构的重构过程。因此,对于问题虫是一定要捉出来的,而且要分析清楚。只有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帮助教师实现“解构”后的“重构”。

3、做“荧火虫”——欣赏课堂的精彩之处

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下的“捉虫”评课模式,不仅要捉“问题虫”,也要捉“荧火虫”。评课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新课程理念比较好的、闪光之处。要会欣赏课堂中真正的精彩。一位教师在上《雪绒花》结尾时深情地说:“同学们,如果我们此时就在剧院台下,当冯特普上校哽咽地唱不出声时,让我们也象玛利亚和孩子们一样,帮助上校唱响《雪绒花》!”说完,课堂上响起动情的歌声,许多学生含着眼泪歌唱……。音乐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上课教师在这一环节营造了电影情景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完全融入情节与音乐之中,使课达到高潮,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本课的一个闪光点,评课教师要能捕捉这样一来的“荧火虫”。每位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评课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评课欣赏的过程,在帮助教师认识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及隐藏其背后原有理念的基础上,使之固化下来,并帮助他在这一高度上再重构,使他做得更好,逐步形成和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总之,音乐评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评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说水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评课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帮助别人“捉虫”的同时,经常作这样的反思:换位思考,同样的问题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吗?如果上课教师是我,课堂中出现同样的情况我是怎样处理的?对于课堂中的闪光之处,上课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除了能欣赏外,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除此之外,还要认真聆听其他老师特别是专家的评课,把他们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对照比较,反思两者存在的差异或差距。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使每一次的评课有所收获,有所启示,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篇3:有效评课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本次继续教育的培训,在课下我又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这本书,给我有很大的感触,对于观课议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从教多年来关于观课评课,以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观课者认真听认真记就完成了任务,在多人参与的集中评课时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即使发言了,也是对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议课者的收获和心得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探究较少。观课议课所倡导的前提基础是授课者和观课议课者是平等的地位,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学生自主探索阶段,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之时,在学生做课内练习之时,我们可以站起来,看看学生们在做什么?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观课的老师,可以不必再那么规矩。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看老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是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不是有效,看学生是不是有兴趣,老师教得是不是有效。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是观看老师的表演。而是带着共同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课堂实效的探究目的一同参与的。观课议课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指手画脚”。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教学”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观课议课的主题可以预先研究和准备。在观课的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地,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仔细一点。为了避免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课堂教学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应该承认主题生成,鼓励老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议课和以往评课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议课者并不完全是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评论上课教师,而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执教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二是议课者与执教者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议论式的而不是评判式的。所以,这种方式不但适用于有专家参与的指导性议课,也适用于校本教研中的教师互相观课的同伴交流。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并提升实践经验,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观课时必须做到: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

篇4:有效评课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本次继续教育的培训,在课下我又认真阅读了《有效评课》这本书,给我有很大的感触,对于观课议课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从教多年来关于观课评课,以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观课者认真听认真记就完成了任务,在多人参与的集中评课时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即使发言了,也是对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议课者的收获和心得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探究较少。观课议课所倡导的前提基础是授课者和观课议课者是平等的'地位,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学生自主探索阶段,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之时,在学生做课内练习之时,我们可以站起来,看看学生们在做什么?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观课的老师,可以不必再那么规矩。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看老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是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不是有效,看学生是不是有兴趣,老师教得是不是有效。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是观看老师的表演。而是带着共同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课堂实效的探究目的一同参与的。观课议课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指手画脚”。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教学”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观课议课的主题可以预先研究和准备。在观课的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地,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仔细一点。为了避免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课堂教学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应该承认主题生成,鼓励老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议课和以往评课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议课者并不完全是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评论上课教师,而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执教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二是议课者与执教者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议论式的而不是评判式的。所以,这种方式不但适用于有专家参与的指导性议课,也适用于校本教研中的教师互相观课的同伴交流。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并提升实践经验,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观课时必须做到: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

那么,如何做好观课议课呢?

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事实和现象),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不论哪种形式的教研,都要有自己的主题,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做到透彻而细致地分析好和解决。正确的方法未必是一种,但是追求民主、平等和鼓励的人文性教研是当前教研的总趋势。

我觉得今后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议课:

一、对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亮点,请上课老师叙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的一刹那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教学时怎样想到采用这种策略的,过去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是怎样处理的。然后由观课老师们议论,这样做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大家对执教老师的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的建议,从而起到了提升实践经验的作用。

二、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讲解中的存在的问题,师生交流中卡住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新颖的想法但思维还不完备,老师却轻易地否决了学生的想法,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请执教者谈自己当时的想法,所采取处理方法的依据,反思可能导致的正反两方面的后果,及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将如何处理。观课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及处理结果作出初步的判断,与上课老师一起协商,形成解决类似课堂问题的设想或方案。

篇5:最有效的听课评课方法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对于学校领导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对于一般教师而言也是必备的教学活动内容。听课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讲,多去听一些同行的课、同专业的课、老教师的课、同头课,通过听,学方法、学经验。

那么,应该怎样去听课呢?学会听课,首先就是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要以鉴别和挑剔的眼光学会筛选。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的课,课堂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神化别人,那实际上就是愚化自己。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不能全信,不能照搬,应该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这是我们听课要把握的原则。

听课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明确听课的目的。听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要听好课,就得事前必须有所准备,如听课前向教师打个招呼,使教师精神上有个准备,同时还要了解一下授课内容,自己也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听课记录、笔等,争取上课铃声响了就已经进入教室坐好。

二要有针对性、有准备的去听,做到“有的放矢”。听课的时候,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知道要听的课,教学目的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听。只有有“备”而听,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如何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

三要明白听什么?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二听讲的是否清楚明白;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新课如何导入,引导学生参与了那些活动,创设了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设计了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等;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而且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

篇6:最有效的听课评课方法

1、明确评课目的

进行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目的或听课者听课目的确定评课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所进行的听课活动,都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

2、把握评课内容

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

(3)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5)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3、讲究评课技巧

(1)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2)要采用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对于检查评估性听课、指导帮助性听课、经验总结性听课应采用单独形式评课,即听课者与执教者单独交换意见的形式进行。运用这种形式,灵活机动,可随时进行,并且能中肯地研究解决在公开场合不易解决的问题。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的群体听课活动,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3)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双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篇7:最有效的听课评课方法

成就和改进:听完课程之后,可以首先回顾课堂的整体效果,列出教师在该课堂上的成就和改进的地方。通过对成就的肯定和对改进的探讨,教师可以在下次的教学中做到更好。

问题诊断:在听课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和分析课堂的细节,在一些教学过程出现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诊断,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把握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教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思路分析:听课评课过程中,需要分析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布置,评估教师教学思路和实施的结果。同时,需要探讨和建议如何改进思路和方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师生互动:教育活动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听课过程中,建议把重点放在师生互动方面的评估,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质量和效果。

互相分享:听课评课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其他人分享有关教学成果、优秀实践和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角了解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还可以为整个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议,以便实现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成就和改进、问题诊断、思路分析、师生互动、互相分享,这些听课评课方法被广泛认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其中几种方法进行尝试,基于教学情境、学生特点以及课程目标制定出更优秀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职业成长。

篇8: 《有效观课议课》读书心得

《有效观课议课》读书心得

《有效观课议课》是一本让我读完而无枯燥厌烦之感的教育理论书籍。书中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观课议课”理论,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诠释,让我读完不禁眼前一亮,为之震撼。

(一)观。观课时应注意观察如下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

(二)议。观课议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某些问题和现象“议”。

这样,选择和确定“议”的主题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作课前预先确定主题好,还是在观课中发现和生成问题好?肯定地说,需要兼顾。

首先是要预定。议课不是对课打分、下评语,“观课议课”不必面面俱到,要集中焦点。这个焦点应该在课前商定。这样大家心里有数,“观”和“议”就可以预先研究和准备。观课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仔细一点。

为了避免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关注师生关系,关注启发和提问,关注教学思路和线索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要遇到的,而且是课堂上肯定要出现的。

当确定主题以后,从哪些方面观察和讨论?必须承认,“观课议课”提供的只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这种方式和途径与现在的评课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运用这种方式的效果却取决于运用者的水平。比如,原来大家只用铅笔,现在多了一种毛笔的工具,虽然教给了磨墨的方式,教给了握笔和用笔的方法,但是想要成为画家、书法家,则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我想说的是,观察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观察的角度,找到讨论和解决的'方法,委实不是一朝之功。

(三)意义。观课中更要重视捕捉与生成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一般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困难,所以生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教师的“观课议课”能力是一个考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还是需要提高综合素养,需要在长期的“观课议课”实践中“修炼一双看课的眼睛”。应鼓励教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捕捉各种信息,确定议的问题,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看法,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进行商榷

首先,“观课议课”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接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观课议课”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在同事关系改善方面,“观课议课”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第三,“观课议课”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这种方法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教的行为和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相关专题 评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