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与现代天体物理的有机结合

西瓜精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西瓜精”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物理教学与现代天体物理的有机结合(共16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大学物理教学与现代天体物理的有机结合

大学物理教学与现代天体物理的有机结合

为国际天文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效融人现代天体物理知识是大学物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本文提出在教学中将第二宇宙速度与黑洞的引力半径、角动量守恒定律与脉冲星、磁通量与强磁场中子星、磁能密度与磁星进行有机结合,可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作 者:陈文聪 刘伟民 CHEN Wen-cong LIU Wei-min  作者单位:陈文聪,CHEN Wen-cong(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河南,商丘,476000;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210093)

刘伟民,LIU Wei-min(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河南,商丘,476000)

刊 名:大学物理  PKU英文刊名:COLLEGE PHYSICS 年,卷(期): 27(12) 分类号:O411 关键词:角动量守恒   脉冲星   磁通量   磁星  

篇2: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初探

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初探

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中,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课的横向联系,应当说是最紧密的。首先,小学语文教师 大都兼思想品德课,一身而两任,在操作上易于将两门学科综合贯通。其次,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思想品德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关联、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教师统一把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综观目前使用的教材 ,这两门各成体系的学科的教学内容水乳交融,内在联系一目了然。

这里且以小学五年级教材为例:

附图{图}

然而,尽管探究这两门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逻辑联系似乎并不太难,但要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 系起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却并非易事。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我发觉影响学生写作水平和道德认知提高的主要症结,就是失真失实。具体地说,小学生写作文,主要写记叙文,理应以自己身边的 人和事为写作素材。但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太平凡,“没啥可写的”“写出来没劲”,于是就套 用《作文大全》之类教辅读物中的内容,或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凭空编造假故事。这显然无助于写作水平提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少学生又只偏重内容的感知和基本概念的背诵,缺乏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能 力,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如有些学生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让他们运用书本里学到的道德观念,分析现 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就不知所云了。这无疑是提高道德认知的一大障碍。

于是,我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基本思路,即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应以倡导崇实求真为突 破口,以利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这是因为,倡导崇实求真的风尚既是思想品德教育的 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况且,这一突破口的选择,与 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完全吻合的。

为了倡导崇实求真的风气,在作文教学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在教案设计、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上都作 了些改进。

1.面向实际,开阔视野,新人新事写不尽。

小学生写作文,之所以觉得“没啥可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见闻有限。这跟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环境 的因素相关,是不能苟求的。而从教师角度反省,恐怕与偏重讲授书本知识而忽略引导学生面向实际、开阔视 野大有关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着重讲授写作技巧的教案设计,反复讲述现实生活是写作之 源的道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改变了以讲为主的方法,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议论社会现象, 逐渐养成面向实际的风尚。

例如,在执教思想品德课《珍惜学习的权利》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每人都去找一找自己身 边最爱学习的人,搜集一、两个真实、生动、具体的事例,然后在课堂中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对学生来说,既 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于是,在课余时间,他们就比较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经过认真观察, 收集了不少素材。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爷爷,退休后进老年大学学绘画,一回家就戴上老花眼镜不 停地练习,如今画出来的小熊猫栩栩如生;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受文革影响而耽误学业,近几年白天上班 ,晚上去成人进修学校充电,深更半夜还在灯下做作业,如今终于拿到了大学文凭;有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表姐 ,虽然拿到大学文凭,如今仍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电脑……在听完学生介绍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收获,并 提示他们这些真实、生动、具体的事例,就是写作文的好素材。不言而喻,他们交来的作文《他(她)真是我 学习的榜样》,内容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积累,而不是教辅读物中某些故事的复制品了。

2.设身处地,悉心体察,笔端倾泻真情感。

小学生写记叙文,往往平铺直叙,缺乏感情色彩,这也可以说是“常见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不是写 作技巧问题,而是道德情感不够强烈,亦即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不够深刻所致。

按理,师生朝夕相处,相互间较熟悉,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之情是真诚而由衷的。然而,每每让学生 撰写《我的老师》之类的作文,尽管不乏“深夜备课”“带病上课”之类情节,以及“品格高尚”“满腔热情 ”之类赞叹语,可惜读来总觉得空洞、抽象,难以引起心灵的共鸣。此中奥妙,并非学生对老师缺乏感情,而 在于对教师的工作、生活、思想、情感观察不细、理解不透。这就是说,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 ,还应当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善于设身处地感悟,敏于细致入微观察,以加深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

为此,在执教《爱满天下》一课前,我整理了不少同事的动人事例。在课堂上,我简要讲解了教师工作的 意义,接着就用具体的实例,讲解为什么人们把教师比作伯乐、园丁、严父、慈母、红烛。我所例举的事实, 全都发生在学生所熟悉的老师身上,他们听来倍感亲切,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使学生颇受震动。在结束课 堂教学时,我要求每个学生仔细观察一位老师的'一天工作,包括生活细节,神态变化,情绪起伏,然后各自准 备在课堂上介绍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进行集体评议。经过较为充分的准备,学生们充满感情地介绍了一位又 一位老师的感人事迹,有的同学讲着讲着,眼中闪出了泪花,还有的同学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忍 不住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脑瓜,急得直嚷“真该死”!这样,经过仔细观察和相互交流、相互感染,学生们对老 师工作、学习、生活和品格、情操、思想境界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课后,他们写作《我的老师》一文,字里 行间全都流淌着浓浓的真情实感。

3.就事论理,深思熟虑,评议世态有主见。

小学生写作文,不善于夹叙夹议,提炼文章的主题,这也是一种“多发病”。在批改作文时,经常可以发 现这样的情况:内容不错,文字通顺,结构也较合理,可惜点题总是几句套话:“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件事使我深受启发”。这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关,虽不宜过高要求,拔苗助长,但也决不是说,教师可 以听其自然,放弃积极的引导。我觉得,在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如果能够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 一事一议,那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写作水平,是不无益处的。

如执教思想品德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文,我的教案设计不是先讲“相轻互损,相亲互益”的道理 ,而是先让学生议论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究竟产生了什么结果。在此基础上,再推选几位学生按课文内容排 演两个小品,一个小品的立意是相轻互损,一个小品的立意是相亲互益。为此,学生们颇感兴趣,不仅认真阅 读课文,仔细分析角色的思想行为,还对“相轻”“相亲”的必然结果进行了广泛的议论。显然,采取此类生 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旨在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从而养成就事论理,勤于思考 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辅导时,如再提醒学生注意把思想品德课学得的道理运用到文章中去,力求使 文章主题鲜明、议论风生,效果就比较理想了。事实上,我在讲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文后,布置学生 写《我和××》,多数学生在自己作文中运用了思想品德课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尽管运用得还较机械、不够自 然贴切,但也应当肯定这种注意就事论理、独立思考的现象是个良好的开端。因为,学生们在作文的结尾不再 反复出现“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之类的空而无当的套话,而代之以各具见解的议论,这表明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有所增强,写作水平有了可喜的进步。

4.学以致用,知行协调。

由于我比较注重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课的有机结合,着力倡导崇实求真的风尚,学生的作文初步杜绝了套 用教辅读物的内容或凭空杜撰的现象,写作水平有了可喜的进步。尤其可喜的是,学生们逐步养成了崇实求真 的风气,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知行脱节的现象也大为改观。换句话说,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道德 情感也正逐步升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这样的结合好处不少。有利之处在于,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相互 渗透,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道德认知水平。不足之处在于,两门学科的教学程序须作适当调 整,如某一堂按程序应先上的思想品德课可能要推延,而某一堂语文课的作文题很可能得提前让学生动笔,这 在操作上难免会产生一些麻烦,这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

篇3: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论文

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论文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连体育课也出现“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把教学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学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首先,我们来看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长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使小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有张有弛,边玩边学,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做到潜移默化。

其次,体育教育教学目的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学与游戏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这一目的。“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游戏,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做游戏,大家一起做游戏,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发展其个性的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呢?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示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教授“跑”这一内容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接力比赛,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到跑的要素,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把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的。

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例如,为了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发展奔跑躲闪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游戏,如“三个字”等游戏。

4、内外联系。就是把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课外“玩”为课内“教”服务。也可以将一些学生课外的游戏编排进课堂,学生轻车熟路,很快能投入游戏,也更能达到教学锻炼的目的。

5、情景再现。就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再现,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共同完成任务,以到达激发学生兴趣,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学与游戏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篇4: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引教育工作者深思。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中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身为数学老师也不得不苦思瞑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值得数学教师积极推广。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分层显示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解公式复习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三、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就要引导学生用代数中因式分解、不等式有关性质等知识来解或用一元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四、控制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中的各参数与其图象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象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五、影视演播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如:对每章的有关阅读材料中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有关数学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六、练习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身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篇5: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引教育工作者深思。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中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身为数学老师也不得不苦思瞑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值得数学教师积极推广。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分层显示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解公式复习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三、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就要引导学生用代数中因式分解、不等式有关性质等知识来解或用一元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四、控制模拟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例如:一元二次函数中的各参数与其图象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象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五、影视演播

篇6: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大同小学熊炬

教育现代化,除了使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外,更要能体现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有机的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对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逐步掌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手段相结合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多媒体软件大多只是一种形式、摆设,对理解、感受教学内容有没帮助、有多少帮助?甚至形同虚设都没有关系,只是为用而用。只要上课用了就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

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将多媒体教学渗入到每个教学点,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协作式”学习存在于教师、学生之间,创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是现代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改变思想观念是关键。

二、教学媒体与教师教学相结合

[1] [2] [3] 下一页

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并具有人机对话功能,具有传统的各种电教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讲解抽象的理论时,要实现很好的多媒体创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要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服务的,但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片面追求直观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为了展示多媒体动画的功能而把课上或电视动画观赏课。这样就有必要多研究其他艺术,如广告艺术等,借鉴它们的手段和方法,如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画面突出一个主题,说明一个问题。丰富和扩展自己的创意,如用图形演变的形式,来强调与突出一个事件,说明概念的形成和变化等,这些都可在PowerPoint上穿插应用动画、循环放映、插入、超级链接等手段来实现。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软件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速度、提高教学效率;能增强理解和保持;能激发学习动机、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等。

但现在有些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充其量也只能说是计算机操控下的投影,实际上只是起到幻灯机的作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此外,国内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市场上大多数课堂教学软件不开放、不灵活,因此,在教学中完全地靠“拿来主义” 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更不能满足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投身到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中来,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合理的、巧妙的设计软件,努力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四、教学环境与媒体辅助相结合

目前,即使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计算机大多用来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时间较少。这意味着学校仍然把计算机作为一个独特的对象对待,还没有将计算机有机地结合到日常各科教学之中。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各种多媒体教学环境。即使到了信息技术充分发达的将来,课堂仍然是学校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场所。用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装备教室,可以加强课堂集体化教学的优势,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从而把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要摆脱教师‘‘一厢情愿’’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除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外,还应实时地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反馈,体现计算机的交互性。通过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文字可以轻易地实现反馈,但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呆板的形式,同时很耽误时间,用多媒体进行创意,这种反馈就将变得十分生动有趣。如在分析讨论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不同的答案。这时,学生只要说出其中的任何一种想法,教师只要在画面的相应区域内进行点击,学生的那种解法就会立刻在画面上出现,使学生增强视觉上的感受,仿佛这一答案就是他们自己从电脑中呼之而出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丰富思想潜移默化地提高。不仅大大增加了反应的速度,还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五、学生视听与想象、朗读相结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但是课件中集中运用的大量声音图象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所以要合理运用,取长补短。此外,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后,就简单的以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替代教师课堂上的范读,让学生觉得在跟冰冷的机器打交道,没有表情、没有感觉,没有感应,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难以调动情绪,不利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总而言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能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且抓住了课堂教学这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调动了各种感觉和分析器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不断寻求师生关系新的同位点的过程中,使师生关系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上一页  [1] [2] [3]

篇7: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如何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如何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江苏省盱眙县铁佛巾心小学 黄进

【摘要】

因为各种因素,小学作文一直是让学生和老师头疼的事。而各类活动却是学生乐于参加并津津乐道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写作,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

篇8: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如何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存在问题

提到作文,可能是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每次习作,学生要么是东拼西凑,勉强成文,要么是“胡编乱造”,虚假造文。孩子的生活经验太少,写出的作文自然是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新意。老师看到这样的习作也只能是摇头叹息了。语文实践活动课,重实践、重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习作机会,把作文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积累、丰富直接经验,激发写作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作文的创新精神,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尝试方法

(一)兴趣先行 广开材路

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作文指导课上,不仅仅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新颖别致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比如,在一节习作指导课上,我先是故作严肃地请某位学生走出教室,然后问: “你们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吗?”同学们都感到莫名其妙,奇怪而又有点担心的交流着。而站在教室门外的学生更是局促不安,低着头一言不发。随后,我把那位同学叫进来,并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个小游戏,那位同学并没有犯错。我看到同学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经历了这么多,你肯定有很多想法吧?现在就把它写出来吧。”同学们立即拿起手中的笔,十多分钟后就有大部分同学交卷,而且写得非常不错。有的同学写道: “我没想到咱们的语文老师也会和我们开玩笑。而且还把我们大伙都给骗了。”()而那位“被请出”教室的同学更是感慨万千:吓死我了!我到底犯了啥错误啊?老师要怎么惩罚啊?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二)课外活动妙笔生花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又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摇篮。我们都曾有这样的共识,每当学生经历一次活动后,作文往往就写得比较好。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是否应该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如:课间,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玩悠悠球。如果只是一味地制止玩耍,学生肯定心怀不满。为此,我专门拿出了一节课,让学生介绍悠悠球,开展悠悠球比赛,体会玩的技巧,交流成功的经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悠悠球的世界中,细心观察每个同学的不同玩法,悉心体会玩的成功的技巧,学生玩得生动有趣,写得也自然逼真。吹泡泡,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学生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身心得到了释放,这时再给他们以习作方法的简单指导,一篇篇高质量的习作就会脱手而出了。

(三)聆听窗外声音 汲取活源之水

学校生活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园,进入社会,尽可能接触各种人和事。有意识地组织活动,可以让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春天来了,可以组织学生欣赏花园的美景,去看看美丽的玉兰花、杏花、紫叶李,到操场去寻找“刚探出头的草芽儿”,到田野看拔节的小麦,返青的蒜苗,去感受春风的温煦,春光的明媚,春雨的滋润。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发展变化等,种种活动让学生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受到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了习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语文综合活动与语文知识共发展

语文实践活动课,更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四年级下册的《遨游汉字王国》,学生分组制定活动计划,或搜集字谜,或查询谐音歇后语、笑话,或走上街头“火眼金睛找错字”,或写有趣的汉字故事等等。学生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他们有了亲历的体验,再加以老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便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五)与其他学科整合让习作内容更丰富

发挥学科整合优势,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渗透于作文,使学生受到艺术感染与熏陶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作文。美术课上的剪纸,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趁热打铁让他们记录自己在剪纸时遇到的问题,如何想办法解决的,最后剪纸怎样,习作自然是“水到渠成”。

(六)在实践中感悟写出独特感受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写自己实践过的、了解的事情,学生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学生在写到跳绳时,我特地让不会双脚齐跳的学生试着跳一下,当他终于跳过一个时,我马上请他说说当时心里的感受,正因为他亲身参与了,体验到了个中滋味,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真情流露。学生在习作写到: “刚开始,我心里直发毛,既担心绳子甩痛自己,又担心自己跳不过惹别人笑。最后,在好朋友的鼓励下,眼一闭、牙一咬,双手用力甩动绳子,没想到竟然被我跳过去了,我将绳一甩,跳起来大声喊: ‘我会啦!我会啦!’”短短几行字,将自己由害怕、紧张到成功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我们只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习作教学与实践活动扎实结合起来,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和赏识性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逐步得到提高的。

篇9:浅谈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谈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板书具有写字的模范示范功能,迅捷的信息交流互动功能,符合学生获取信息的.心理规律等优点;但也有课堂信息量不大,不够直观,不利于抓住学生注意力等缺点.而多媒体教学却具有课堂信息载量大,形象直观,图文并茂,有利于抓住学生注意力,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等优点;如果将两者的优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克服各自的缺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杜子文 蓝英  作者单位:杜子文(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100)

蓝英(川北医学院人文学院,四川南充,637100)

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 英文刊名: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年,卷(期): 38(1) 分类号:G43 关键词:传统板书   多媒体教学  

篇10: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带来巨大影响,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深思。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中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积极应用。

作为一门中学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身为数学老师也不得不苦思瞑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值得数学教师积极推广。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模拟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认识和面积、体积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二、分层显示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例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解公式复习等都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特别适宜于学生自我复习。

三、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就要引导学生用代数中因式分解、不等式有关性质等知识来解或用一元二次函数图象来解。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四、控制模拟

&nbs

[1] [2]

篇11: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浅议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大同小学熊炬

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现代化,除了使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内容的现代化外,更要能体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有机的将现代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以及对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逐步掌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手段相结合

[1] [2] [3] [4]

篇12:高校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论文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还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教学革新的科技平台和思想平台。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课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练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学校体育许多体育项目是需要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的大部分授课时间也是必须在户外完成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和分析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体育课中可运用的软件有Microsoft PowerPoint、Macromedia Flash、Macromedia Dreamweaver等。我们可运用这些软件把它制作成精美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运用到体育课中进行教学。这样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新的基本技能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技能在大脑里形成一个表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让学生来得到相关的信息。但是,有一些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示范中常因动作速度过快而会让学生目不暇接。而速度减慢,又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示范动作的节奏性和准确性。

2.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学生对其所要学的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教学需要把零散分布在不同影视、录像、VCD以及网上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再把它们合理加入到课件中去,并应用于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或学生在自学中可暂停、慢放或多次播放所需影音材料,或加以文字说明同视频画面同步运行形成动静结合的多位一体的多容量的教学内容,达到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模仿的目的。

3.多媒体教学在体育课中运用,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其所要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成绩或“达标”而学,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体育课中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去。这样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种教学模式是:“观看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兴趣——模仿练习、大胆创新——共同探讨、合作提高——展示成果、彰显个性”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得到空前的提高。例如立定跳远教学,在共同探讨、合作提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来“只靠两腿的蹬伸和两臂的摆动,进行协调配合是不够的,还要看上身的舒展程度和身体重心的迅速前移”,我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及时用鼓励性语言提出了表扬,对这位同学提出了肯定,同时在全班掀起了探讨立定跳远的热潮,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掌握立定跳远技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5.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1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运动,设计的课件不能仅仅围绕知识目标,要让学生面对知识和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努力探索,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培养创新能力。

5.2实践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学生把从各种渠道所学来的理论知识,通过体育课上的实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变成自己的技能、技巧,才能真正体会到其运动的乐趣,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合理、正确地处理好体育课中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最好在体育馆里进行,因为户外的光线强,大大限制了如Microsoft PowerPoint(幻灯片)等的使用。

2.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应放在理论课上进行,也可在进行实践课之前,但要注意在时间上的控制,因为体育课主要还是在户外进行实践,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要在学生最需要获得大量技术、技能信息的时候来进行。

3.学生知道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意义。它只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不能只顾欣赏多媒体课件上的精彩内容,而忽略了对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

三、结论

1.多媒体技术参与到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兴趣、掌握动作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方面,的确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了课堂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设计。

2.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建议

1.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其成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利器,发挥应有的作用。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实现教学与提高相结合,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

[2]李元平,姜元安.当前电化教学的误区及原因分析[J].山东教育,

篇13: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论文

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论文

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课程与健康紧密联系起来,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身心发展。

一、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熟悉自己的社会价值。

2、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和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喜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和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

3、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惫、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征。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4、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平安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愉快、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1、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水平

(1)在体育教学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思想。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巨大可能性,提倡多样化、创造性,反对划一性和一味的模仿重复。一切要从学生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 (2)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尊重、理解、信任、关怀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

(3)建立平等合作的观念。新的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师生人格与精神相遇、相互补充的过程。是师生人格与精神相遇、相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分离彼此的思考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求得新的发现,形成一个学生共同体。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相互合作,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充盈于师生之间一种教育情景和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突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2、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就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信赖,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2)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教师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整个课堂氛围,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的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3)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可具体采用多种方式,如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知识竞赛。

(4)运用积极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营造互学互助、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所以只有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整和课堂教学中各个要素,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行成。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单一地要求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训练,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模块并不一定就要求要在课堂里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体育活动过程,抓住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在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

篇14: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新课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授受式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本文就建构主义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方面作了全面论述.

作 者:杜鹃  作者单位:东台市城北中学,江苏,东台,2242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有机结合  

篇15:浅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论文

浅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延伸至各行各业。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促使学校教学在方式和理念上有了全新的改变,丰富了教学的内涵,提升了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浙教版初中科学教学为关注点,将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有机结合,并重点围绕“七新”之法展开论述,希望找到一条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七新 初中科学 信息技术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门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与科学密切相关,非常适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我也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摸索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七新”之法,下面结合初中科学教学,对“七新”之法展开论述:

一、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教育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教学的发展,关注国家关于教育的一些相关政策,关注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新理念,不断转变教学思想。对于初中科学课程来讲,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而不是让学生做对多少道题,得多少分为目标,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要敢于突破原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科学,掌握科学,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改变初中科学教学的现状,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有过了思想这道坎,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新课标的实现。

二、掌握新技能,提升教学能力

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从业者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坚持“学”字当头,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当今社会,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对于教师来讲,更要一刻不停地进行学习,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好老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涵盖多方面的知识,要想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才能灵活的.将其运用到教学中。笔者之前对信息技术也是一窍不通,后来为了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专门学习了powerpoint、photoshop、flash等软件,而且还学会了视频和音频的剪辑,为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新手段,引起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课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教师喜欢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也有的教师会针对某个学习要点,制作动画,生动地给予展示,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还有的教师,喜欢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课堂游戏,将知识的学习融入游戏当中,吸引同学广泛参与。通过这些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一直在尝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生动演示了日食和月食的整个形成过程,并一步步进行讲解,消除了学生单纯看图片带来的困惑。此外我还经常在课堂上运用电脑抽奖类游戏,将全班同学的名字放到游戏中,抽中谁,谁回答问题。同学们对于这种提问方式,非常感兴趣,表现非常踊跃,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拓展新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生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多时候,他们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老师能够讲解并传授更多的知识,然而,教师的知识量毕竟是有限,精力也是有限的。以初中科学为例,其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科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基本教材就可以囊括的,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作为教师,适当对这些课外知识给予讲解,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于初中科学课程的喜爱。笔者经常会在讲课前进行一些课外知识的准备,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有意无意的向学生进行讲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课外知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五、引进新激励,激发学生潜力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段,他们渴望被尊重,被认可,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关爱和呵护之中,更加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教师表扬和认可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如口头表扬,发奖状,发奖学金等等,很多教师也非常善于运用各种表扬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潜力。笔者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笔者在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中,会经常运用一些答题软件,设置各类基础知识题目,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答对,电脑会说:“你真棒”、“非常棒”、“继续加油奥”等,如果答错了,电脑则会说:“太可惜了”、“要努力奥”,在答题时,同学们都希望听到电脑的表扬,表现十分踊跃,在电脑的激励声中,同学们牢牢掌握了各个知识点。

六、挖掘新不足,改善教学水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肯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差距,这也为教师不断改进,不断提升,提供了动力。但是,俗话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沉浸在教学当中,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虽然别人可以为自己指出,但毕竟不是亲眼所观,难免存在怀疑。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有效发现自己的不足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很多有条件的学校,会定期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让老师亲自观看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教学的不足,或者直接将教师的教学录像放在教研小组里进行播放,让教研小组的所有教师进行观摩和品评,如果学校条件不允许,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将课堂教学进行录像。笔者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时,也经常进行课堂录像,回家后反复揣摩,发现不足,及时改正。

七、搭建新平台,实现家校交流

初中生非常有个性,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时期,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讲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于一名初中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同样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家校互动是做好初中生教育的前提。过去,有条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与家长一个学期难得见上几面,除了每个学期的家长会,教师与很多家长不可能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家校互动成了一句空话。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为家校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笔者也非常了与运用网络工具等信息技术与家长朋友进行沟通,一方面笔者专门设立了家长微信群,可以随时与家长朋友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通过网络工具,我可以对学生在假期期间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笔者专门开通了微博,定期发表初中科学教育话题,了解家长朋友的心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搭建起来教师和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推动了初中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的教学需要更多的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现代化,趣味化、互动化。当然,作为教师,不能单纯为了信息技术而去采用信息技术,不能仅仅把信息技术当成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一定要有高度,要站在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效果的全局上,牢记“七新”之法,运用信息技术。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入运用,初中科学教学必将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樊青凤.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

[2] 蔡仙明,李国良.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思考与对策[J].考试周刊 23期

[3] 沈利峰.浅谈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J].浙江教育技术. 2009(03)

[4] 王福伟.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对“教”与“学”的影响和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04)

篇16: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授课的有机结合论文

浅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授课的有机结合论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 多媒体 机械制图 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授课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利弊得失,探讨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合理安排教学形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目的。

0 引言

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一门工程类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而传统的教学形式表现为比较呆板,授课内容比较枯燥,所用的教学时间比较长。为了解决传统机械制图在教学上的这一不足之处,我们目前采用了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和集知识、操作、娱乐为一体的优势,以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但是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却事与愿违,常常听到学生“课堂里的知识浅而易学,课后习题却困难重重”的反映。这引起笔者对教学形式产生了探索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多媒体教学有悖于初衷的现象呢?多媒体是否适用所有的教学内容呢?传统教学是否过时?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运用心理学原理(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对多媒体与传统教学这两种方式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与探究,找出解决的方法,以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所产生的困惑。

1 从认知过程进行分析

认知过程要经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几个阶段才能完成。本文就学习的注意和记忆展开探讨。

1.1注意过程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是将课程的全部内容预先制成课件,在大投影上播放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丰富的信息、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响等效果,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生动具体、将繁琐过程变为简单易懂、把枯燥乏味转变为生动活泼,令人从知觉上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目的之一是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就注意稳定性研究发现:注意力集中是有阶段性的,随年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成人在最初的巧分钟后注意力开始下降,同时注意发生转移。未成年的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一般只有8-10分钟,转移的次数也比成年人要多得多。由此可见,在90分钟的上课时间里,多媒体所传输的信息之多,信息出现的时间之短暂,前后信息内容之连贯,连一般成年人都很难做到注意力连续集中,何况是活泼好动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就更难了。因此学生在听多媒体课时,所听到的内容是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知识的获得是部分的、间断的。所以对学生“课堂里的知识浅而易学,课后习题却困难重重”的反映,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教学是以说课、板书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虽然授课内容有限,信息量没有多媒体 、那么多,但知识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前后知识内容连贯较缓,能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能将学生有限的注意稳定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师分析解题手写板书的过程中,学生有时间进行想象与思维,能够将知识点及时有效地进行吸收、消化和整合。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一般要求教师按照事先准备的顺序播放与讲解内容,其教学内容浓缩,因果关系明确,形象直观清晰。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需要识记(瞬时记忆)、保持(短时记忆)和回忆或再认(长时记忆)的过程来完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研究表明:保持对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对识记的保持有效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一般保持率在80% --40%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量日趋减少,许多识记的信息在有限的保持之后被遗忘。同时又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抑制干扰的影响,一般保持率将会更低。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多、节奏快。对记忆中的保持是个挑战。从保持曲线来说,多媒体大量的信息是否能得到及时的再认或回忆(长时记忆),也是因人而异的,不仅由学习的动机与态度来决定,而且要靠及时的复习来保证。如果学生来不及复习,尤其对知识要点和重点的复习,那么大部分知识在保持2.4小时后逐渐被遗忘,这就是学生会有“课后作业做不.来”的感叹。由于这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刚因多媒体新颖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减弱。如果整个课程连续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对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利的。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量的多寡,而应关注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多少。\"

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比较理想。因为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在黑板上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而且通过板书的间隙,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想象时间(符合记忆中保持与回忆的特点),引导学生吸收和消化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记忆,若有疑问之处,还可以直接向教师提问,以求得真正搞通弄懂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反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控制教学的节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澄清错误、讲透要点,使学生真正学到课堂所讲的知识。

2 从情绪情感过程分析

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情绪情感的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功能将对认识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信息量大,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宜完全掌握,又受到课后作业不会做的负性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情绪情感的适应功能下降,产生对多媒体教学适应不良而出现学习的焦虑,削弱对学习需求的愿望,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动机。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互动性较强,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吸收(感觉、知觉的过程);消化(记忆、思维的过程),将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课堂练习中,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质疑以及教师进行提问,根据质疑与提问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澄清,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要点,体验对知识“弄懂学会”的正性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适应能力,增强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3 意志过程分析

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是意志的基础,情绪情感是意志的动力,意志行为是认识与情绪情感的表现,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由于学生在多媒体课后,有作业不会做的负性体验,因此会影响到自觉地确定目标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对是否能学好本课程的目标产生怀疑,对学习的意志力就会受到影响。学校不仅要授予学生科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是极有帮助的。因此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在培养学生积极排除问题的同时,作为教师要换位思考,及时改变教学的方式,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和所长,应相互取长补短,拾遗补缺,优势互补。那么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的授课形式呢?根据两种教学方式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以下想法供参考。

4.1以多嫌体教学为主遵守系统原则

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在本学科的开始以及各个章节的开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发挥其信息量大与博览全书的特点,将本课程的结构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于本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小结与总复习时,利用多媒体高效的.特点,对本课程第一堂课的概述进行全面的复习与回顾,将第一堂的概述课贯穿本课程的主线框架中,以丰富其内涵,把全部知识点进行一次大盘点,使各个章节的知识点相互关系串连在一起,以及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点进行疏通,从局部单个的学习到全部系统的整合,从而将各学科的知识点连成一张大网,以便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4.2两种教学方式兼而有之遵守理解原则

4.2.1传统教学为主

在讲授基础知识、习题解法时,应发挥传统教学的启发、互动的优势,在讲授基本知识内容后,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吸收、消化与理解,并使其切实掌握制图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4.2.2多媒体与传统结合

在上完一次机械制图的多媒体讲课后,就及时地安排一节习题课,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通过实例的讲解,启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然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及时解答不同学生的疑问,将共同的疑点记录在案,在下一次课中重点分析与讲解。通过巡回检查,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因人施教,对掌握较好、完成作业较快的学生,增加一些有难度的习题,培养其知识深度学习。对一些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放在掌握基本概念与内容上。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同时使用传统的板书方式,使其两种教学方式交替使用,真正把握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使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初步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避免一种新生教育形式的出现,不管是否适合本学科而盲目使用,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则采取全盘否定,这种思维有悖于继承与发展的道理。

应该辨证对待每一个新生模式利弊得失及相互间联系,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我们应该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教学形式,使之符合心理学原理,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符合“以人为本”这种人性化教育的理念。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变化对教学的要求,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相关专题 天体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