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山鸡变凤凰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山鸡变凤凰”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文(共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是相当紧密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要我们擦亮眼睛、用心观察,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切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科学地处理教材与课标、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主线,相互印证,博古证今,以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历史分析能力。新课标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我们不难看出,历史课程资源是相当广泛的,它来自各个方面――文字、实物、人力等。这为我们成功的历史教学奠定了丰富的材料基础。在此,我不禁想到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方面的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即摆脱纸堆的束缚,将新的.考古等实物资料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由此极大地扩展了史料的范围,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不可能达到学术研究的高度,但在材料的选取与运用上却和傅斯年先生所提倡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当怎样取舍,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

篇2: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中国处在那个大洲?”这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每年由于教学需要,在教初三毕业班时我都提出过这一问题。然而令人惊诧的是,知道此答案的人在二三百名学生中只能找到几个人。如果只遇到一个这样的现象可能怪笔者太大题小作了,但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我在平时遇到的这种尴尬场面远非一次、两次,这不能不让人发出疑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呼唤了好几年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到底怎么了?

“生活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社会即学校。”我国伟大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家陶行知曾提出这著名论点,

并说,“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无时不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必须不断的前进。”改革的大潮在汹涌前进,农村的生活在不断变化发展。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的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却裹足不前,令人异常担忧。多年的基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经验,使我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和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状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就此谈谈这方面的情况,以求抛砖引玉,让我们共同找出一个能解决农村中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问题的途径。

一、农村中学学生素质状况及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并更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然而几年过去了,农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情况进行的.到底如何呢?事实并不容我们乐观。

⒈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素质”

由于片面强调升学率的状况仍未改变,这使得社会中许多人在评价一所农村中学好坏时,主要的依据就是该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怎样,每年能考取多少人,其中重点又有几个。其他的东西似乎都可以不谈,在成绩面前似乎都变得可有可无了。围绕这一主题,家长们送孩子刚入学时就眼巴巴的希望有一天子女能成龙成凤。当然,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可能指望中国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爱因斯坦,有相当一部分文化课成绩不行的人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都无能。我们应当“给予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并扫除害虫”,以“培养人才之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的幼苗不致枯萎,而且能够发展”(陶行知语)。但在农村学校,由于家长、社会、学校中大部分人的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重点高中,导致教师肯下真功夫抓的那些“幼苗”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愈来愈少。

在初三,教师在课堂上的讲,问,考等教学方法也就只针对寥寥的几个所谓的“尖子生”了,对于就绝大部分学生只能“陪太子读书”。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

,一个普通农村中学每年能考取高中的人数也就那么几个,对于班级前几名之外的人要想考取,简直比登天还难!考不了高中那就等着毕业回家甚或不念,这是每个家长和学生的想法。因此,目前农村中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在文化课上的两极分化严重,每次考试都出现几个八九十分带着一大批三五十分的现象。可以说,我们现在

[1] [2] [3] [4]

篇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中国处在那个大洲?”这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问题,每年由于教学需要,在教初三毕业班时我都提出过这一问题。然而令人惊诧的是,知道此答案的人在二三百名学生中只能找到几个人。如果只遇到一个这样的现象可能怪笔者太大题小作了,但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在平时遇到的这种尴尬场面远非一次、两次,这不能不让人发出疑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呼唤了好几年的素质教育到底怎么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曾提出这著名论点,  并说,“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教育无时不变;教育必须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必须不断的前进。”改革的大潮在汹涌前进,农村的生活在不断变化发展。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的义务教育却裹足不前,令人异常担忧。多年的基层教育工作经验,使我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和素质教育状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就此谈谈这方面的情况,以求抛砖引玉,让我们共同找出一个能解决农村中学教育问题的途径。 一、农村中学学生素质状况及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并更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然而几年过去了,农村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的到底如何呢?事实并不容我们乐观。 ⒈素质教育不“素质”  由于片面强调升学率的状况仍未改变,这使得社会中许多人在评价一所农村中学好坏时,主要的依据就是该校的学生文化课成绩怎样,每年能考取多少人,其中重点又有几个。其他的东西似乎都可以不谈,在成绩面前似乎都变得可有可无了。围绕这一主题,家长们送孩子刚入学时就眼巴巴的希望有一天子女能成龙成凤。当然,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可能指望中国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爱因斯坦,有相当一部分文化课成绩不行的人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都无能。我们应当“给予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并扫除害虫”,以“培养人才之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的幼苗不致枯萎,而且能够发展”(陶行知语)。但在农村学校,由于家长、社会、学校中大部分人的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重点高中,导致教师肯下真功夫抓的那些“幼苗”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愈来愈少。  在初三,教师在课堂上的讲,问,考等教学方法也就只针对寥寥的几个所谓的“尖子生”了,对于就绝大部分学生只能“陪太子读书”。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  ,一个普通农村中学每年能考取高中的人数也就那么几个,对于班级前几名之外的.人要想考取,简直比登天还难!考不了高中那就等着毕业回家甚或不念,这是每个家长和学生的想法。因此,目前农村中学教育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在文化课上的两极分化严重,每次考试都出现几个八九十分带着一大批三五十分的现象。可以说,我们现在许多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不会写封完整的信件,不能准确的读完一篇文章,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有很多人的素质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已初中毕业了。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必然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低下。大部分农村学生由于成绩较差,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双重重压之下,心理变成畸形发展。在我任教期间,发现了不少“尖子生”在临近考试时发现书籍和笔等学习生活用品屡屡被盗现象,就是典型的事例。差生普遍的心理是嫉妒,憎恨他人。而那些受特殊保护的“尖子生”是不是就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呢?其实不然,这些学生成绩好,在校享受“大熊猫”级的待遇,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被认为是对的,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上说:“只要你能考上第一名,在班上你想怎样做都可以!”再加上家庭的过渡宠爱,使这些“大熊猫级”的学生极易养成娇骄二气。这些“尖子生”中有相当一批人给广大师生的印象是自私,自大,瞧不起他人但同时心理却又异常的脆弱,不能经受任何挫折。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的学生以后又怎么能够去融入社会?我们又怎能指望他们来担当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呢? 除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之外,尤其让基层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担忧的是,我们喊了几年的全面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根本就未认真实施过。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教学实施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在人的观念上。为应付上面的检查,绝大部分农村中学虽也配齐了音、体、美以及生物、地理等课程,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副课”也仅仅是“附带课”,无足轻重,学校和家长真正重视的是语数外为主的中考科目。平时这些“副课”绝大部分都给“主课”占领了,作为那些“副课”教师其实也是因为“主课”课时不够才带几节“副课”作为补充的。往往一学期下来,出现学生弄不清谁是音、体、美老师,以及生物、地理甚至政史(初三年级除外)等只上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期终考试了的奇怪现象。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学的政史地和生物等科目期终考试均分还从未有哪次能突破30分的。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现象,对于“中国处在那个大洲?”这类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毫不知晓的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不仅如此,经过这几年和学生的相处和仔细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文艺体育上表现出来的素质之差让人简直难以相信。在整个一所中学里很难找到一名学生会一种哪怕是最简单的乐器,绝大部分学生不会乐理知识,不会美术欣赏,有许多人甚至不会基本的体育运动。偶尔听到学生哼出一两首歌曲那也是在校外学会的。以至于有一位读过书的老人曾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唉,什么都不会,还不如我们当时……。”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到如此地步不由得让人感到心寒。  2.家庭教育简单化  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与家庭有密切关系。”家庭在中国教育中的作用,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是中国教育绝对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他还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外打工已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许多有能力的父母都双双外出打工,小孩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去照料,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已成为一个盲区。父母长期在外,无法和子女相互沟通,很多父母对其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教育常用两种简单且极端的方法:成绩好的小孩,父母会非常的高兴,并拿出金钱作为奖励的手段;成绩不好或表现较差的孩子常常等到的是一顿“竹笋炒肉丝”(学生自嘲语)。在这种环境下的教育我们很难想象对子女的学习生活能有多大帮助。有不少学生一旦觉得自己成绩不行之后再也不愿拿出精力放在学习上,于是逃学,在校外滋事,等等事情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3.义务教育非“义务”  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不少学生因成绩较差,在校受师生的歧视,在家又受到家庭的过重压力,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家长感到子女在读书上没有任何出路,对子女的读书前途感到几乎绝望时,自然也就想到了让子女中途退学出外打工挣钱。这是近几年来农村中学流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流生的文化水平其实还不如小学毕业。记得陶行知很早就讲过,社会化是“非人力所能避”,“非人力所能御”,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在激烈竞争的现代化社会中,将是“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他认为任何人不能拒绝现代化:“中华民国要个个国民学成一个现代化,任何人拒绝现代化便是危害国民,必须受法律处分。”学生素质低下及过早流失,对民族,对社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是一个灾难。但由于很多原因,还无法使我们的政府、社会都真正动起来,让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认真履行义务教育。农村的义务教育在很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是一种义务了。 二、对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出路的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面对当时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深情的呼吁过:“我们应该把儿童苦难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把小孩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的三百六十行学习。”面对农村的这种畸形素质教育,我们该如何为小孩把学校“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值得每一个教育界人士思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许多高科技人才,但同时更需要千千万万个能熟练使用科技成果的普通劳动者。“因材施教”,两千多年前就被孔子创造出来的教育方法,现在许多地方仍然仅流与口头表达上。目前,家庭、学校、社会仍然只认定一个理,读书就是为考大学,要不然就让小孩认得两个字就行了,没有过高要求。这种两极端的理论,确实能使很多农村中学把一批又一批“尖子生”送进高中、大学的殿堂,但剩下的人,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所谓“差生”怎么办?难道仅会认识男女厕所就能指望他们融入我们未来的社会吗? 要向破除这一怪圈,首先的要破除旧的教育观念,把“人才”定在广义的范围之上,使素质教育能在农村扎扎实实的开展,让学生能各专其长,让家长能各取所需。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完全可以采取分班教学,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把职业中学提前到初级中学阶段。其实这种方法在较早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曾试验过育才“人才幼芽室”,他在总结这一实验时说:“特殊才干之幼苗,一经发现,即从小教气,不但是合于世界之幼年史实,即我们这短短两年的试验(指育才创办两年之经验),也就证明了路线正确性。”可见,初级中学阶段开展职业教育不仅符合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农村的教育实际,是完全可以一试的。 可能由于本人的眼光所限,还不太了解农村其他地区的情况,每个地区都有该地区的特殊性。以上几个方面也许不适合其他地方,但素质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却是任何地方都不能回避的。希望每个家庭、每个学校和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关注这一问题,共同为农村的这种教育把把脉,为农村教育找到一处良方,以拯救农村的教育,拯救农村的孩子,拯救整个农村的现代

篇4: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以及其优缺点解析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活动法、探究法等。其中,讲授法最为常用,讨论法、活动法和探究法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1、讲授法的基本特点是:第一,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二,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学习历史内容;第三,教师主要以口头语言传授知识,即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第四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鉴于以上的特点,讲授法的利与弊如下:

2、讲授法的优点与缺点

讲授法的优点: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历史知识;教师合乎逻辑的论证、善于设疑置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教师主导教学过程,易于控制教学,对教学没有特殊要求;教学成本低,在广大农村地区是少不了的。

讲授法的缺点:运用讲授法教学,教学内容往往由教师以系统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机会对学习的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不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讲授法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挤占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向全体学生讲授,不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得到全面贯彻;教学专注知识目标,若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就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二、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

1、课堂讨论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互动性。谈话不仅能在学生之间发生,它也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在最有活力的讨论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2、课堂讨论的优点与缺点

课堂讨论的优点:第一,使学生做好主动性公民的角色准备,这种角色是能对信息、观点和看法进行分析性、批判性的思考,形成个人的看法和判断;第二,鼓励学生间有效的人际联系;第三,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

课堂讨论的缺点:在消极方面,进行不好的概念化或不良引导的讨论是达不到目标的,浪费时间的,因而是无效而不愉快的。

三、历史探究法

1、历史探究法特点

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要围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来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具有一些与一般历史学习活动不同的特点。

第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谈不上研究。以往的历史学习往往是固定式的,对学生而言,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或就是让学生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去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人探讨。

第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是历史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以学生自主为形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是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得以真正开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挫折感和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第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原始材料,即史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对史料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历史感到厌倦,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历史探究性学习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统一。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即让学生学会利用史料,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问题。因此,历史探究性学习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第五,以教师帮助为辅助。传统的学习历史的方式中,教师是唱主角的,学生所接受“历史”,即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历史知识和观点。历史探究性学习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做好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在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非“传授”或“教导”。因此,历史探究性学习中的研究是有指导的研究,教师在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其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帮助和经验借鉴。教师要摆正在探究性学习中自己的位置,发挥辅助作用。

2、历史探究法的优点与缺点

历史探究法的优点: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研究性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历史、探究历史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注释和建构;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历史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历史探究法的缺点:开展起来较困难,有的学校不支持,许多历史教师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其实这些并不是其本身的弊端。历史探究性学习课时上难以确定,经费上需求大,教师难以控制,评价体系不完善,这才是其不利的方面。

四、历史活动课教学方法

1、活动课的特征

第一,实验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展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考察”、“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历史,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开放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其活动目标与内容,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开放性。评价标准有多元性。

第三,自主性。此种课型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第四,过程性。此类课型,更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发现问题、收集材料、社会凋查等亲身实践,去体会探究的艰辛和快乐,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活动课的优点与缺点

开展活动课的优点:活动课可以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通过体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学生不仅应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应该自觉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个性。

开展活动课的缺点:它与探究性学习一样,课时上要求大;教师不易控制;评价上不完善。

总之,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关键是注意教法的优化组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用系统的综合性的观点构成教学法的优化组合,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篇5: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有哪里书本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历史课程论、历史教育目标论、历史教材论、历史教学论、历史学习论、历史学习评价论、历史教师论、历史教育研究论等主题。

以下小编让大家来了解下本书的一些章节与教学特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历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中国历史教育发展的回溯

二、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属性

三、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历史教学法的学习方法

一、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

二、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历史课程论

第一节 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过程

一、我国近代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 中学历史课程的编制

一、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

二、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

三、历史课程设计的模式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程的类型

一、初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

二、历史学科课程与社会综合课程

三、历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课程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二、新课改中的中学历史课程

三、新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第三章 历史教育目标论

第一节 历史的价值功能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一、历史的价值与社会功能

二、中、美、英三国历史科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学科的意义

三、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及其转变

第二节 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依据

一、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四、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三节 课程改革中的我国历史学科教育目标

一、历史教育目标的实质

二、历史教育目标的基本———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三、21世纪的历史教育目标和“历史与社会”教育目标

四、关于历史教育目标的总体认识

第四节 历史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一、都从各自的价值观念出发,强调公民素质教育

二、都从各自的历史与国情出发,提出适合各自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

三、历史教育目标中关于能力发展方面的差异

第四章 历史教材论

第一节 历史教材的类型

一、历史教材的概念和含义

二、历史教材的种类

三、历史教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第二节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

一、制约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因素

二、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原则

第三节 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和结构

一、历史教科书的体例

二、历史教科书的结构

第四节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与特点

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二、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三、新课改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

四、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有效衔接

第五节 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与应用

一、历史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

二、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历史教学论(上)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历史教学过程的特征

三、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原则

一、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

二、中学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原则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二、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三、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类型

第六章 历史教学论(下)

篇6: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有哪里书本

一、历史课堂讲授的基本方法

二、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三、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效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

二、历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

一、历史教师备课的重要性

二、学期教学的备课

三、课时教学的备课

第五节 历史课堂常用的教学技艺

一、课堂导入的技艺

二、板书设计的技艺

三、课堂提问的技艺

四、史事

篇7:1976-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

1976-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

一 改革的特点

1979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据对《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课程・教 材・教法》、《教学通讯》、《教学月刊》等杂志以及各师范学院学报和有关中学历史教学专著的统计,首次 倡导的,并成一定体系的教学方法改革有72项,这72项可以分为九类。

第一类,对传统讲述法的革新、有启发式讲授法、层次分析法、答疑教学法、对偶标题法、数字编排法、词语揣摩法等14项。

第二类,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特征的实验,有四段式教学法、“读理练”三段教学法、“读讲议练”教 学法、“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教学法、“自学、精讲、练习”三步式教学法等16项。

第三类,历史图示教学法,有概念系列图示法、图示启发法、网络纲要信号法、三段式图表法、多维信号 示意法等18项。

第四类,借鉴、引进国外新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具体实践进行创新的有情景教学法、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 学法、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法以及综合程序教学法等4种。

第五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引进,有系统方法、计量研究法和积累法等3种方法的应用。

第六类,情感教学。以北京三中朱尔澄老师为代表的,将知识、情感、哲理融合在一起的“深入浅出、寓 理于情、以文助史、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上海市也有几所学校进行实验,并制定历史学科情感目标。

第七类,目标教学实验,将美国布鲁姆目标教育分类的思想引进和移植到历史教学当中。

第八类,现代化教学技术进入课堂,有电化教育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2项。

第九类,其他教学方法的实验,有作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立体教学和四环一体教学法、历史结构法、物证教学法等13项。

上述教法的改革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覆盖面广。首倡上述72项改革的教师和学校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而进行这些实验的学 校差不多遍及全国。有5项以上改革的地区是:北京(7项)、上海(12项)、江苏(6项)和湖北(6项),这 些数字说明,北京、上海是全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中心,而北京等4个省市,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样 也是中学历史教法改革比较活跃的地区,这就是说,教学改革往往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第二,不断深化。72项改革中,1985年以前提出的有5项,占全部改革项目的`6.9%,分属于九类改革中的三 类,正是这些改革,敲起了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的锣鼓。以四段教学法为例,自1982年茅蔚然先生提出要科 学地规划课堂结构以来,这类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特征的改革实验已发展到16项。

第三,一线教师积极参与。72项改革中,由一线执教的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有33项,占全部改革项目的45 %。这个数字说明,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教材,了 解学生,是进行教法改革的中坚力量。

第四,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地域分布不平衡,改革实验多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天津 、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7个省市改

[1] [2] [3]

篇8:中学历史教学论文题目

人文素质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渗透与提高

多媒体、网络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高中历史课题“探究式学习”应用研究

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

“全球化”与高中历史教育目标的新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式的研究

篇9: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初探论文

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初探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媒体引入课堂后,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师应如何运用现代化技术,设计多媒体历史课件。

【关键词】现代信息化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用性;操作性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在“信息”不再为人们所陌生并全方位进入我们生活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两大支柱,我们应跟上时代,利用已有条件充分的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我本人也努力将信息资源引入教学,为教学服务。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将自己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及多媒体客件设计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进一步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师生的活动与客件的统一

多媒体课件首先是为教学服务的,而老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主导和主体。课件价值的实现归根到底应由老师和学生去实现。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师生的活动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统一。在统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怎样才能起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客件,使客件的画面与教材达到最佳结合。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的活动关系到课堂和课件价值。在课件设计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现状进行设计,使客件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统一。再次,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别让自己的课件只是为了感官的刺激,这样才能使多媒体真正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劳动。

2.要重视“点突破”

所谓“点突破”指客件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多媒体教学中,如果出现学生对于屏幕上的演示较感兴趣而对于从中应得到怎样的启示不够热心,这就说明这一堂课是失败的。这就要求客件的设计者和使用者,要考虑多媒体课件的内容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使客件设计者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突破难点、突破重点、突破繁点。千万别认为一个客件上文本越多越好。

3.多收集各种加工成多媒体课件的`资源

在平时大家要多注意收集客件的素材,我们可以从课本、画报、杂志上收集彩色插图。CD上的音乐、VCD、DVD,以及录像带上的有关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剪辑到媒体课件中,还可以通过各网络有目的下载,实现资源共享。

4.要充分发挥电脑软件的强大功能

4.1动态性:

在客件设计中使用动态效果比较好。比如我在讲亚洲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地图上把伊朗、印度、土耳其、阿富汗以溶化、扩散的动态效果来展示亚洲是怎样一步步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后一个炸弹扩散说明西方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形成。

4.2实用性:

多媒体缺少实用性很难推广,在客件设计中应本着突破难点、重点、繁点为中心。同时必须具有可修改性。使其不断完善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网上下载客件比较容易,但有许多是不可修改性,这限制了客件的推广。同时还要兼顾教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应该使不熟悉电脑软件教师,通过简单的提示就能操作,还要满足熟悉电脑的教师,使他们能够进入系统进行修改。

4.3可操作性:

在课件设计中要本着操作简便避免出现教师讲课时忙于操作而影响正常授课。

总而言之,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都要明确、具体、要适应学生的程度,要符合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计划要完整严密,注意充分发挥多媒体这一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搞形式主义。在这里新是方法,实是核心。新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优化教学过程,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舍实求新就会本末倒置,新就站不住脚,改革就会失败,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改革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求新与求实相统一的原则。充分的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篇10: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策略论文

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中学历史课在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历史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生要学好历史课,离不开中学历史老师的引导。笔者结合自己长时间的理论学习、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基础教育;中学历史老师;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也由传道受业解惑者的单一角色逐渐向多面体转换,要承担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自信、对人对物宽容接纳的心态等等。而历史教师的责任则更加重大,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中唯物史观强调主要强调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正确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时空观念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怀有历史之同情,按照历史发生时的特定时间与空间体验历史;史料实证则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运用史料,对史料进行甄别、提取,以实证的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解释则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史为鉴,用发展、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更为重要的这则是促进学生的家国情怀的生成,这也是历史教学育人功能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信心,以包容之心理解、尊重各民族国家文化,摒弃狭隘的历史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更是如此。那么,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个教师所应有的自觉。

一、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教学策略

佐藤学说过:“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得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定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作为学习设计师的教师,首先要求他们自己要勤奋好学。”教材、资料、指导方案作为学习中的重要因素不可忽略,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愉快的学习,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尤其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以多角度的史料引导学生得出合理的结论,在这种引导下学生的视野会变得开阔,也会逐渐习惯多角度辩证的思考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兴趣变化的形势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上被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也会逐渐自己摸索探究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只需进一步引导即可,而且学生的兴趣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强化,不断强化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遇到问题不只是看到某件历史事件的表象,学生会逐渐学着用辩证思维或者更多材料去挖掘深层本质。这样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就彻底发生了转变,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设计者与过程的引导者。而做到引导学生的前提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以及充分的`智慧,而处在当今社会的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比如关注最新学术动态、经常参加报告会、关注社会事件等等,并把最新的知识带进课堂,与现实联系,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

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

丰富的知识以及完美的教学策略是远远不够的,要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正是对老师要求的体现,教师要理性面对诱惑,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些教师会产生动摇,这就需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及对自身事业的热爱,拒绝诱惑,保持自身纯洁高尚的人格,如果教师能够严于律己,学会拒绝,这种良好的风气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也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判断是非,并且表现在个人行为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建设,例如,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以及在现实中如何传承五四精神;通过对南京大屠杀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铭记历史、热爱和平的家国情怀,等等。智育与德育共进,学习历史的意义才能充分展现,这也是作为历史老师所要承担的责任。

三、培养自己正确的历史观,做一个有全球视野的人

历史兴衰更替,不断更迭,历史教师更要从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用唯物史观学习和引导学生,不拘泥某个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树立大国情怀和世界眼光,以开阔的胸怀与人与世界交流对话。并用这种正确的历史观感染学生。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是生动的,不断被解读的过程。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是一个教育者,也应当是一个被教育者。通过培养自己正确的历史观,培养自己的全球视野,这可以帮助中学历史老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四、具备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

历史教师必须以鲜活的头脑,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主题和时代的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历史事实和理论,鼓励和允许学生与自己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填鸭式”的教学,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应该以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中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中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观和问题的良好习惯。

五、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长

传道授业解惑只是中学历史老师的基本工作,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长才是教育的精神内核。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把关爱学生永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老师的关爱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直接促进他们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老师的这种关爱也会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种子,这种爱的种子,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通过关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老师。总之,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中学历史老师必须通过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正确的历史观引领学生,具备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思考,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长,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历史老师。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冯小伟.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老师[J].亚太教育,,(21):214.

篇11:妇产科学教学方法论文

妇产科学教学方法论文

妇产科学是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作为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目前,高校附属医院的妇产科医师因临床工作压力大、科研任务繁重,而用于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且主要以大班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但教学理论及相关研宄均提示,演讲式教学法是传授效果欠佳的方法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讲授方法,是一个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医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适合大班教学,可以使教员的教学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为学生展示知识体系的整体结构,降低学生直接阅读的困难,特别适合内容复杂、头绪繁多,需要具体指导的章节。例如,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正常分娩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对学生的理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讲授虽然便于实施且应用广泛,但不一定是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该方法在发达国家己不是主要的传授手段。

课堂讲授对教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教师按照自身受教育的模式或他们己知的教学方法去教授学生,但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因为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即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对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事实上,极少有医师受过教育技术或理论的正规训练,这是今后需要加强培训之处。

课堂讲授的关键是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除了思想上重视之外,还应当注意熟练备课、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合理使用音调、语速、重音、动作示范、面部表情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以使课堂讲授富有魅力。这种由教师的内在素质、教学功底所形成的持久的吸引力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2启发式讨论

认知心理学表明,通过思考和叙述,将某些知识与己知的事实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便于在日后需要时联想起来。据此,填鸭式的大课讲授在很多方面不如讨论有效。特别是带有启发性的讨论,对知识的储存、适应能力的培养、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考并激发进一步的学习有着显著的效果。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评估事物之间的逻辑性,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知水平,并且为应用书本上的原理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例如,异常分娩的教学就可采用这一方法。在学过正常分娩之后,学生己经知道了决定分娩的三个因素。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若三个因素分别有异常或相互之间不适应时,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可能导致哪些并发症以及预后如何;并逐步引导,让学生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且对知识点的记忆深刻。

启发式讨论适合于小班,也可用于大班教学,其关键是将教学的目标与班级的规模联系起来。讨论可以从临床经验、示教病例、播放录像开始,整合并提出有争议的话题,并对一些想当然的观点提出置疑。只要方法得当,学生通常喜欢对教师的询问做深入的讨论。启发式讨论有一定的技巧,教师应将一个大的话题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让学生集中精力为同一个问题努力,集思广益;并且鼓励学生写发言提纲以加强其条理性,避免空谈。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在于不断地启发思考、推进讨论。

3病例中心式教学(CBL/CBS,Case-based learning/Study)

案例教学广泛应用于医学、商学和法学教育。目的是使学生从特殊案例中推出一般原则,并且在日后应用于新的案例。因此,在解决现实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直接涉及到与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该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医学教学中,CBL/CBS即是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真实地描述病例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必须针对病例采用多种来源的材料进行分析,包括明确地叙述问题、提出假说、分析相关数据、作出初步的判断,等等。同时评估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可能的副作用及预后。教师应当允许该问题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作法。研究发现,应用这种方法的学生在概念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及考试的得分等方面均比课堂讲授的效果好得多。目前,国外己有专为医学生设计的在线病例教学课程。

我们建议妇产科学的部分章节可以采用这种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自然流产、异位妊娠、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资料查询、课堂分析总结、课后自学阅读等方式启发学生搞清相关知识,归纳出这些疾病的一般规律和处理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效果肯定,便于实施。实施的关键是教师应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勇于尝试,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问题中心式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对于PBL教学法,己有大量的研究和讨论。该方法体系严谨学生需认真地思考、决策、分析,才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PBL法可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步骤包括:问题与评估;提出解决方案或假说;调查回顾该方案或假说(包括收集信息,如实验室检验、物理检查、会诊意见,等等)将收集的信息应用于原始问题的分析;回顾并整合己学过的知识,并作进一步的评估。PBL教学法强调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鉴于此,目前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己将PBL作为新教学计划中的基本传授法。

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若班级规模较大,应予细分,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应用这一方法,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PBL提出的问题不应是简单的问答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综合性。例如,可在妇产科学应用的章节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与监护、不孕症的病因与诊治方案,等等。第二,该课程是学生主导型,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教师仅是学生的顾问,但必须给予指导。有研究随机比较了有或无专家指导的PBL实施情况,结果发现有专家指导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比较理想。一般认为,若没有教员的指导,学生在PBL的过程中有时会走捷径或误入歧途,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第三,在实施PBL的过程中,应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唯有此,才能体现出该方法的优势。否则,可能会造成学业上的偏离和荒疏。大量研究显示,PBL教学可使学生获得宽广的医学知识面。Dyke等随机对照了用PBL法与传统教学课程传授流行病学的差别。他们发现,两个试验组的考试结果没有显著差别,但PBL组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流行病学原理,并且较传统教学组更关注流行病学与其它专业的联系。他们的结论是:PBL是一种在学习效果上等值,但能使人获得更多学习经验的教学法。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规范的PBL法不仅不会造成学识的偏差,反而在某些方面获得更高的能力,完全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推广。

5教具的使用

教具的使用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由于利用教具在传授临床技术上的独道之处,故而国外有专门的技能实验室,让学生用逼真的模型进行操作练习。

本法适用于见习的学生。在妇产科学的教学中,需要用到教具的情况很多。例如,实际操作胎心监护仪,使学生易于理解胎心监护的基本知识;利用模型学习产科四部触诊法,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再如,使用解剖模型有利于提高后穹隆穿剌抽吸技术,以及骨盆径线的内外测量技术。学生利用教具亲自实践,其效果不言而喻。

6网络教学

网络在线讲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没有距离阻隔,有研究将95名医学生随机分配,一组接受课堂讲授,另一组采用在线语音传播。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学习耗时少,能获得相同的知识内容,且便于学生自我安排主动学习。目前,不少学校都在建设网络教学课程,妇产科学也应充分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它特别适合内容相对简单、直观性强的课程,或课时无法安排而适合自学的章节。例如,妊娠诊断、孕期保健等内容。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灵活多样,具有交互性和突出个性化的特点,可以使教和学更加高效、更加轻松,应进一步发展完善使之成为妇产科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未来的医学教育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临床医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教学的关键。选择最为适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目标,并使得教学更加实际和有效己是人们的共识;而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将有助于改变现有单一的医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自我学习己变得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今天,教师的作用和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认为,用多种模式教育学生是促进学习、改善教育质量的关键。其优点在于: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使之投入其中主动学习;学生并非从教师处单向的接受知识信息;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技能。

篇12: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论文范例

一、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一)利用直观案例,锻炼学生表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在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下,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教材直观案例是引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起点,学生的思维可以对感性的、形象和直观的材料归纳整理,从事物的表象特征当中总结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性思考。对于刚由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而言,其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一线教师应着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把选择合理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恰当的感性材料作为第一要务。感性材料的难易程度应该是刚好能初步揭示高中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教材内的案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不能过分倚重,否则会引起学生兴趣下降,思维僵化的问题。教材的案例只可作为引入点,不能成为规律总结的唯一切入点。因此,多元化直观案例,有阶梯性难易程度的案例,在课堂上应适度展示出来。同时,在学生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必要的、具有启发性的点拨。

(二)知识树的建立和高中地理事物的整体性。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综合发展的。其中,以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为主要线索。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主张,自然高中地理和人文高中地理结合,并在多方面相互渗透,以使高中地理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此,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要阐明各种自然高中地理要素、人文高中地理要素及这两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使学生建立起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层面上综合联系高中地理要素的观点,掌握认识高中地理事物综合联系的方法。高中地理事物和规律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存储器,在高中地理事物规律的应用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联合、统一相互影响的发散思维,而不是僵化的因果联系。就高中地理知识的“点”而言,发现“点”与“点”的区别是学生掌握高中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而“点”与“点”联系成的“线”,是编织知识网络的基本构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内容背景下的感性材料;与此同时应广泛搜集、充分积累相应的素材作为课程切入点,在潜移默化的课程进度中带领学生走向正轨。在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同时,不忘对学生的思维以正确引导。

(四)重视高中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高中地理--“自然之所向,通晓以为理”,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建立之初,以高中地理事物的标记起源,因此,地图成为高中地理学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已发展到包括统计学在内的相关图表的研读与总结。所以如何在观察到外部表象时,分析其个中道理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关键所在。在对高中地理图表的判读当中,其外部表象特征,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开阔性、准确性都是高中地理学科考查的范围且常见于简答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己的思维表达方式,注意其思维的偏差和纰漏,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方向性的引导。其细节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掌握。第一,高中地理图名。高中地理图名揭示了该图的总结内容,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掌握图名内容有助于迅速查找相关材料。第二,图例和注记。是高中地理事物的符号表达,最能直观表示高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相关高中地理事物的外在联系,结合知识的点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区域高中地理知识的应用。相关表象的内在联系在是课堂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学生应用情况教师应调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多媒体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将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感性素材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展现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言传”很难表达的素材上,多媒体的表现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例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关于地球运动的部分,多媒体可以展示立体的地球运动状况,太阳光照图,天体之间的运动等。

(二)图示法。自制简图和填图册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高效利用。其中,自制简图甚至比多媒体的展示效果要好,简图能够有效化繁为简,更易寻求掌握高中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在简图的应用过程中,教会学生要掌握如何将复杂高中地理事物通过一定规则的转换成为易用图表。如世界大洲轮廓,洋流简图等。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简图,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填图册的应用可以成为粗略内容的精细加工。将统一冗繁的高中地理知识整体打碎成数个区域各个击破是建立高中地理整体的有效方法。在自然高中地理和人文高中地理的相关图标应用中,学生要注意将不同高中地理事物分图层掌握,而在规律的总结当中就要应用图层叠加,分析其相关规律。填图册也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加强记忆。适合不同学生的手工填图册使不同的内容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列表比较法。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同类型知识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高发内容。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利用学生建立相关图表,相互对比并通过总结规律、语言描述、试题猜想、资源共享等课内授课方式来增大类似知识点的区分度,适时的锻炼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相关内容的思维习惯。

(四)理论联系实践。高中地理材料中的大部分内容均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内容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理论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建设参与机制来完成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例如:南昆铁路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使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连成一体。修建南昆铁路,对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缩小东部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内容对学生而言并没有实践可能,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可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切身感受来让学生掌握。让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对实际生活的改善加强理解。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等共同的作用下,高中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要寻求其主导因素或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学生的掌握可以是准确的。

(五)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分组讨论的模式得到的结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从这个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目的。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而不能成为讨论的领导者。学生自主的思维在讨论过程的各抒己见对锻炼学生而言是宝贵的财富。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在学生素质差异下,教师要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力求在方法上创新、高效。建立一堂学生能接受,愿意接受,主动谋求结果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

相关专题 中学历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