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对影视艺术教学的启迪的论文

动感企鹅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动感企鹅”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习理论对影视艺术教学的启迪的论文(共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学习理论对影视艺术教学的启迪的论文

学习理论对影视艺术教学的启迪的论文

1、教学过程合作化

在高校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以及同学的沟通与合作,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设定问题,通过学生提问以及大家相互讨论的形式逐步深入发掘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协同合作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知识能更好地在学生脑中吸收和消化。影视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大家积极思考。比如在给影视录音方向的学生上演奏课时,一方面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作品演奏,然后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在同伴的建议中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可以给其他同学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给一个特定的命题,小组成员通过沟通交流、相互分工、各司其职,从而解决大家共同的难题,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会形成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更多地应用协同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实践。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的评价方式应该重视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通常以最终的课程考试结果为主要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不能正确客观的反映学生在这段期间的学习成果。在当代教育模式下,我们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方式应该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可以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学生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出勤情况、随堂测试、研讨问题、期末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该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但打击了“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同时可以使学生更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让自己的能力不断获得提高。对于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的成绩评价,老师应该把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以及日常成绩评测作为考核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关注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综合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的信息来源更广阔,提高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可以得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抛锚式”学习理论作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之一,为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重大影响。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解决了一些现存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把“抛锚式”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而且对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教育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品源自化学科

篇2:影视艺术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拓展论文

影视艺术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拓展论文

为了凝聚和建设高尚的校园文化,高校管理者不断在探索一些全新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影视艺术被认为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理想载体。影视艺术有几大特性:传播广、速度快、信息新、容量大、观众多、影响大,分别对应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指向性、创新性、多元性、继承性等特征,继而使其成为弘扬校园精神、营造校园氛围、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影视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从20世纪末至今,影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不断崛起,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元素,拓展了艺术领域,这种声画并茂的大众传播载体,将人类带到了一个近乎全息的艺术世界里,己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报刊、广播相比较,影视是以连续的画面和音响作为主要元素进行信息传播的。它能够使人在以眼看到的同时以耳听到,并通过适当的逻辑组合,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生理感受;制造影像,一定程度上还原或创造现实生活场景;现场感强烈,短时间内就可传达丰富的信息;同步性强,可以同时进行远距离传播等。电视艺术在高校校园中随处可见。首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200多所高校中,拥有影视艺术专业院系的高校已超过500家,每年毕业的影视专业毕业生超过2万人,从事影视艺术工作的学生不断增多。其次,影视艺术成为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全国高校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部门中,影视艺术教育成为投资和应用的主力。再次,影视艺术教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和主要形式,包括北大、清华、人大、传媒大学在内的重点高校和大量普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校园电视台,这些校园电视台一方面通过学校原有的闭路电视系统传送自办的电视节目,另一方面还建有专门的视频网站,提供免费在线浏览的影视节目,一些高校还在校园内显著位置搭建LED大屏幕,在固定时段播放自制影视节目。运用校园电视台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功能及优势,以贴近性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激发师生员工的收看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校园舆论,规范教师学生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

应该说,包括影视艺术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都在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作用。但影视艺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是一种“传播媒介”,用以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普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艺术作品”,由故事化、逻辑化的镜头语言所编排而成的影视艺术作品,形成了一种“传播内容”,通过包括自身在内的媒介通道进行传播,作用于特定的受众群体—学生、老师,进而产生正反馈,增进校园文化的浓度和厚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影视艺术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体现为一种媒介传播行为,校园内的传播行为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否能够实现正反馈,能否尽量地避免负反馈,关系到影视艺术能否有效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高校校园文化有自身的特殊性。应该说,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人文积累所形成的价值取向、信念目标、理想追求、善德导向和行为准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并影响其人生轨迹的精神财富。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高校的教师、学生及员工在长期教学、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制度形式、网络载体、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由此观之,大学不断地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繁荣和富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功能认知提供了方向。

三、影视艺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拓展

高校是社会发展的策源地,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和价值,如何更好地推动高校文化建设也成为当前高校的新课题。影视艺术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传播功能和艺术功能,为高校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结合平时的工作情况做出以下的思考:

1.通过影视艺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功能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发展的精神资源,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在不断的传承和延续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中,赋予时代以新的文化内涵。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是无形的,必须依托有形的载体和作品才能实现其传承功能,才能成为有生命的内容,影视艺术恰恰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通过影视的方式传承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如北京大学每年都会推出独特的电视宣传片,推出的《光影交响曲》被网友拿来与耶鲁大学的《为什么选择耶鲁》作对比;北大艺术学院特别制作了剧情类宣传片《男生日记》和《女生日记》,在网络上曾经引起现象级的传播热潮,深刻触动了年轻人的内心;该校推出的《星空日记》,更是独树一帜,通过该宣传片,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校训的内涵。高校宣传部门每年定期主持制作官方电视宣传片在近几年成为常态,有学者将高校的形象宣传片称为“读图时代高校的‘新名片’”,并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字阅读方式己很难契合人们视听接受心理,人类审美意识与思维的转变,“读图”成为人们接受与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高校形象宣传片作为高校图像文本形象载体之一,对提高社会知名度、改善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对高校整体形象的提升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果说高校的电视形象宣传片只是从精神层面传承了高校的文化,那么近年来不断升温的“慕课”则从高校的社会职能层面传承着自身文化。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的教育频道中,都推出了由国内著名高校制作的公开课,这些公开课大多都是以本校的优势学科作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将高校打造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辐射源,在开放的文化渠道中,互相借鉴学习,对传承高校独特学科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通过影视艺术加强校园文化的创新驱动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策源地,高校输出的人才质量往往影响着国民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不仅如此,快速发展的社会也将创新能力的优劣作为评判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活力的基本表征。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国民经济也正在走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以高新技术为驱动的现代经济模式正在逐渐替代过去以高能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这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提供支持。当今社会,创新驱动的时代主题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文化的创新驱动功能。为了更好地将大学纳入到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征程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大学被打造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区域文化创新的核心地位,扮演着决策决议的“智库”角色。当然,宏观战略地位的提升不能替代高校自身文化的建设。最近“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事件”在网络上被广泛热议,复旦大学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公共形象因此深受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高校文化创新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新一轮的高校发展中,高校还应该继续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并不断结合自身优势,增强文化的原创性,积累更多更新的文化成果。影视艺术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一方面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或技法,带给学生一种职业选择;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训练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创新观念及更多的思考方法,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影视艺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激发校园文化的创新驱动功能。

3.通过影视艺术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功能

乔治梅里埃认为,影视之所以“是各种艺术中最吸引人、最迷人的,关键在于其海纳百川的胸襟和能力。”高校文化立足全部的学科体系,集合各领域里的人才资源,研究的视点透视社会的宏观整体,又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因而可以最准确、最及时地呈现社会时代发展的基本动向,并能很好地预测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可以引领文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影视艺术与高校文化的结合,将会使原本优秀的文化更具先进性,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指出:“高等院校要成为民族思维的先锋阵营。”只有充分利用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才有可能起到引领作用。影视作为影响巨大的精神产物,影响着数以亿计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看作是一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而产生出的重要艺术。仅从这一方面来看,影视文化对观赏者的巨大影响力也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高校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大学是精英分子集中的地方,而知识分子是高端文化产生的主阵地,也是社会先进理念的传承者。因而由知识分子领衔的精英文化可以摒弃大众文化中的糟粕,弘扬社会正气,进而推动文化的健康发展。每一所知名大学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它们的文化标签,更成为当地乃至国家文化发展的源头。这些各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在传承价值理念的同时也把思想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变迁。另外,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传媒艺术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步融合。可以预见,在影视艺术不断普及所形成的文化张力的作用下,高校校园文化必将实现进一步的功能拓。

篇3: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影响论文

论文摘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角度,探讨其对武术教学的影响,并把它与武术教学结合,尝试现代教学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具体指导.

0 前言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探求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理论自九十年代传人我国,人们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不断实践与反思,现在这种理论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是众多教学中的一种,其教学特点是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主要的教学形式为主,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借鉴新型学习理论,挖掘、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是体育与社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设计出发,并把它与武术教学结合,探讨其对武术教学的影响,尝试现代教学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具体指导.

1 对传统武术教学的审视

传统体育教学以客观主义思想为指导,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变革,以运动训练学为特征的学校体育教学逐步向以教育训练学为特征的学校体育教学方向发展,现代科学理论已成为体育教学理论的基础,武术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知识技能传授为特征,学生模仿作为主要学习手段;和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同时,通过合理地简化与改造教材等手段,控制与调整学习过程.这两种教学理论一直主导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也是武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征.前者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告诉学生,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表现进行评价;后者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学习理论、能够较为准确的解释学生学习的内在结构和过程.这两种教学理论都忽视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其它因素,如动机、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冈素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等,使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与社会真实情景相分离.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飞速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教学实践中,也使武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受到冲击和变革.

篇4: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影响论文

2.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观点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活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教学再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的结构,主动构建新知识过程.

2.2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首创精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新的评价方法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几大要素,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过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丰富而真实的学习坏境,给学生呈现真实可信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主动探索并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一些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并以此做为评价的依据。

篇5: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影响论文

从传统的武术教学思想和模式来看,其优点是便于统一教学和教学组织的管理以及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标准都已发生根本的变化.其缺点日渐显现:传统的武术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教师指令性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尝试的机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把学生当做统一规格的产品,每节课都要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课中围绕教学目标传授知识,学习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学生虽然也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动作知识,发展了分析性思维,但很少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使原有知识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武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渗透其中的是素质培养和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一个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自主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掌握要点和规律之后,主动去形成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3.2武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最重要的教材之一.现在低层面的单纯的武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现代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充分挖掘武术运动对人的教育与发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并把这种文化价值和意义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对人的身心、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人终身受益.

3.3武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主要是知识信息的流动,通过追求其流动的速度、质量和互动的良好状态,达到教学过程优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确立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合作关系.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知识的来源之一,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的.学习促进者,体现了师生之间以平等为基础,以关爱为纽带的情感交融,对学习活动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3.4学习情境,是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和环境是武术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代教学理论重视良好学习情境的形成.集体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构成了武术教学活动的微观社会环境.武术运动是集体和个人高度统一的项目,有别于其它的竞技运动,对学习情境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应主动构建学习的情境因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优化学习情境的有效途径.武术运动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实践性、表演性和传统性,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其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3.5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互动式学习模式要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磨擦,碰撞和交融,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学习手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篇6: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武术教学的影响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辟了学习理论的新领域,丰富了教学理论,是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有助于实现武术教学中的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4.1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在练中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当新的情境与旧的结构相似时,在旧的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镶嵌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例如:教师以“讲解员”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观看武术教学片,或者介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故事、传说以及相关拳种的历史典故,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会起到特别的效果.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在“练中学”.武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武术运动的基本要素,学生在“练中学”,了解武术套路、动作技术和武术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知道结果,还亲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武术运动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知识,学生在亲历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将来通过有关过程的回忆,使知识再现.例如,学生在学习武术技击动作及其攻防含意,多年后当他看到一场比赛或者表演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的学习情境和有关知识.

武术教学应加强直观教学,实践探究活动等开展在“练中学”.武术直观教学除讲解示范外,包括运用人体模型、板图、投影片、图片、武术教学片、电子计算机等进行教学.直观教学不再仅仅由教师来操作,而是由学生参与完成甚至独立完成.运用直观方法学习不是验证知识而是发现知识,并建立起与此相应的知识和经验.

武术教学还要走出课堂到生活环境中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包括实地观看比赛,参编各种武术团体操活动,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各种实践和指导,参与武术知识、武术文化背景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学生在“练中学”,不再是死记硬背技术动作和套路,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建构,来获得真实有用的武术知识,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

4.2拓宽学习背景,运用实例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应尽可能接近实际背景,脱离背景的知识是不真实的,没有意义的.武术运动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发生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日本的空手道就是从我国五祖拳演变而来的),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武术活动,学生在这种生活环境和各种媒介中积累了大量的武术知识背景,广泛运用乡土武术资料就是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武术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环境,武术知识经验等武术知识背景去进行武术知识建构,去理解武术概念所包涵的内容,去建构自己所能理解的武术概念,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当然,学生自己生成的经验和背景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范例,以范例作为学习背景,实施实例教学.“案例教学”义被称为“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运用实例教学,学生在初始状态已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产生认知不平衡,通过对案例的综合分析、修改或重建新的图式以达到新的平衡来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学生对同一实例有不同的认知而引起争论,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将实例纳入自己的经验体系中,能发展实用性思维.武术运动的改革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实例和事实材料,这给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当前媒介举办的各种太极拳、五祖拳实战擂台赛就是很好的实例.在使用实例时,要注重实效性、启发性、针对性和代表性.

4.3在武术教学实践中鼓励合作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建构主义者倡导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来更正学生个体学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学习中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只有当错误发生了,而且经讨论并被及时纠正了,学习小组的讨论才富有意义.研究表明,人若想将自己的体验与意义的内容传递给他人,他首先要对这一内容进行概括归类,而这个过程正是思维的产物.武术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以每组4—6人为宜.在课堂上,学习小组成员可以讨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问题,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分析体验太极拳与长拳的不同特性、技击运作与套路技术动作的区别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学生之间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就能发展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解释,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

4.4用建构主义的评价体系丰富武术教学的评价内涵,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武术教学传统的评价方式,建立在静态的对套路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结果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有其合理性,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对富有意义的解释进行构建,学习过程是审视知识建构的一面镜子,所以,建构主义教学评价是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武术基础不同、起点不同、智力因素差异等,其学习结果肯定不同,因此我们不能静态地看待结果,应注重对每个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只要有进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就值得肯定.只有用建构主义的评价体系丰富武术教学的评价内涵,才能建构客观地、全面地、公正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更加有效和优化.

5 结论

现代教学理论对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正在显现,并日益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武术这一特定教学科目在教学原则、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上,都已受到现代教学理论的影响.因此,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和探讨武术教学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武术教学改革,既要对传统武术教学进行扬弃,又要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更新教学观念,既要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又要构建于建构主义的武术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由此可见,如何运用建构主义指导武术教学改革,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篇7:语言符号对语言教学的启迪论文

语言符号对语言教学的启迪论文

语用规则中有一条是:礼貌反映社会距离。越礼貌,语言句式就越长。例如英语中寻求帮助时可以用以下话语:1)Canyouhelpme?2)Couldyouhelpme?3)Couldyoupleasehelpme?从(1)到(3)语言结构愈长,故社会距离也愈大,也越有礼貌。

1动宾直接搭配与间接搭配

动宾直接搭配与间接搭配也体现了距离象似性的原则。如:hearsb和hearofsb,前者的形式距离小于后者,相应的前者的概念距离也小于后者。前者表示直接关系(直接听到某人讲话),而后者表示间接关系(间接听到有人提到过某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这一原则来解释语言现象,比单纯让学生死记单词意义有效的多。

2距离象似性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社会环境和各种现象都会对我们的语言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会体现在语言形式中。因此,就会产生很多具有理据性的映照,这些映照可视为语言的象似性。以Kosslyn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为此,他们进行为心理扫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王甦,汪安圣:1992)。如果在语言教学中对这些现象加以应用,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对多个英语形容词的排列顺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不容易记牢。这时就可以采用距离象似性理论进行讲解。

2.1形容词离中心词的远近

形容词的顺序也体现了距离象似性。因此,当许多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时,表示最主要和本质的特性的形容词最靠近中心词。如:五把新的木头椅子。这里定语与中心语的远近关系反映了概念距离。根据距离效应,在我们的心理扫描中我们最先反映到的应该是离“椅子”关系最近的的材料,然后是新旧等属性,最后才是距离较长的数量。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对形容词与中心词关系距离远近的理解,从而加深学习者的印象。

2.2时态与语态

英语中时态和语态在动词上的变化,也受到概念紧密程度的影响。例如完成时态表示的是已经完成的概念,因此动词变化就比正在进行的事情距离更加远一些。语态也是如此,动作的主动或被动,句义区别很大,比动作发生的时间要重要的多,因此语态的屈折变化形式会比时体屈折变化形式更靠近谓语动词。从上述变化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谓语动词屈折变化形式的顺序与概念紧密度之间有着象似关系。在心理上我们对一般现在时反应时间最短,因此句型也最短,所以最先容易习得,对于其他时态,我们反应的时间也长,也说明离现在越远,在语言上就表现为句型越长。

3总结

本文主要探讨了语言符号的距离象似性原则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语言符号象似性是社会、文化、思维语言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果在语言中有所对应,这些对应反映了语言的象似性。在人的思维方面,如心理扫描等认知心理也在语言的距离象似性中有所体现。在语言教学中,合理利用象似性原则,提高学习效率,是语言教学更加顺利进行的保障。

篇8: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关照论文

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关照论文

经过近十年与中国教育技术学界同仁们的交流,笔者注意到中国在本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发展,同时也看到中国教育技术学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五个方面来展开讨论:W中国教育技术研究所存在的问题;(2)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和发展;(3)教育技术的两大核心支柱: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4)技术对教学的支撑;}5)教育技术的相关教学传递模式。文章如此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在正确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教育技术领域所要做的研究和贡献,以避免一味地追踪新技术,忽视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以及在未明自他人的研究宗旨就盲目追随等弊端。

一、中国教育技术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谈到教育技术研究,在中国不少文章聚焦于追踪各种新技术,譬如近期的云技术、MOOCs、大数据分析等。至于如何合理地在教学中应用云技术或如何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大数据则很少有人去关注,或者说关注的深度远远不够。以当前人们热切关注的MOOCs为例,很多学者热衷于赞颂其大规模推广,但又有多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深人的研究呢?MOOCs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教学有贡献,又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

M. David Merrill在其博客网页上(first-principlesofinstruction.hlogspot.com/)刊登了M ar-garyan等在《电脑与教育》( Computersand Education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摘要。M argaryan等利用M. David Merrill的《首要教学原理》(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对随机抽样的76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质量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告诉我们两种MOOCs(包括、MOOC,和cM00Cs)的质量在“有效果、有效率、有趣味” 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对于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来说,对MOOCs不应该是盲目地评论追从,而应该在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找到可行方案,从而提出建议来帮助改进设计,以达到推动MOOCs发展的目的。这才是教育技术研究所真正需要的。

国际上对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每一篇好文章都是基于实验数据来进行讨论的,而且每一篇文章都只提供极有限的一个方面的证据来进行讨论。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包罗万象地提供所有证据。科学是客观的,应该用实验所得的客观数据来说话,而不能用个人的主观判断来误导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目前中国教育技术领域许多文章大多是题目宏大,却没有实质性的数据来提供证据,以支撑研究问题的解决。严格意义上讲,此类文章不能算是研究文章,因此也不可能把本质问题解剖分析清楚。研究应该是探讨性的而不是争论性的,不应强调谁对谁错,而应先发现问题,再通过设计实验、提供证据来进行讨论,然后提出建议来帮助后继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科学研究唯有依此不断循环迭代,才能将研究结果归纳升华为理论,转而再为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接下来笔者将首先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作简要回顾,以进一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教育技术领域所要开展的研究。

二、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和发展

根据Reiser ()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归纳为四大阶段:教育媒体阶段、系统处理阶段、理论应用于实践阶段、提高学习和改进人类绩效阶段。笔者对Reiser (2012)归纳的教育技术的四大发展阶段进行如下的总结与阐释。

教育媒体阶段。早期的教育技术侧重于对教育媒体的描述,即教师通过物理的方式将教学过程展示给学生。在20世纪初期,视觉教学运动颇为流行,例如使用电影、图片、幻灯片等来进行教学。在20世纪代后期到40年代期间,随着无线电广播和动画电影技术的进步,教育技术的研究慢慢从视觉教学转向了视听教学。

系统处理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尤其在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越来越多的教育学专家针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展开讨论,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处理的过程,而不能把教育技术等同于媒体。1964年,Lumsdain。提出教育技术是教学实践者对科学的应用(转引自Reiser, 2012)。期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将教育技术界定为对学习系统处理的设计和应用,并指出在设计和应用教学信息时应该遵循计划、创作、选择、应用和管理等步骤。该定义重点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美国政府于1970年成立了教育技术委员会,旨在研究教育技术在学校应用过程中的作用与问题。该委员会肯定了第二阶段的定义对教育技术的定位,这个“系统处理过程”包括目标规范以及教学的设计、应用和评估。该定义也说明了教育技术应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而且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发现更多有效的教与学方法。AECT于1977年将教育技术定义为“一个复杂而又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人、步骤、思想、策略以及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分析与人类学习有关的所有问题,然后设计策略,从而进行实施、评估和管理”(转引自Reiser,2012, p.3)。

理论应用于实践阶段。最初,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教学设计基础。随后,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不断涌现,技术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合作式学习也随之流行。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ECT于1994年对教育技术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相关的系统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转引自Reiser, 2012, p.3) 。 AECT' 94定义堪称教育技术的经典定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指导着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然而在,AECT又将教育技术概述为“通过创造、应用和管理合理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道德实践”(转引自Reiser, 2012, p.4) 。

提高学习和改进人类绩效阶段。Reiser ( 2012)将教学设计加之技术称为教育技术,其内容包括对教学及非教学过程与资源的分析、设计、开发、应用、评估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在各种学习环境中的成绩。他强调在教学设计和技术领域,专业人员通常采用系统的教学设计程序和教学媒体来实现其目标。而且在最近几年,他们还采用非教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绩效问题。Reiser } 2012)认为“相关的研究和理论会对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这四大发展阶段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技术的宗旨是为了改进学习者的认知与技能,而改进学习者的认知与技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精心设计的根据则是理论。与此同时,技术使很多原先无法实现的教与学的方法成为现实。下文笔者将讨论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探讨如何合理地使用技术来帮助教师提高教与学的绩效。

三、教育技术的两大核心支柱: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

Smith和Ragan ( )将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分为三步:分析、开发和评估。以分析为例,我们需要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的认知、个性与社交特征,以及学习任务的范畴。分析学习环境是为了了解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譬如说,学校领导是否同意实施多媒体教学,学校教师是否能接受新的教学改革,以及学校有哪些实施设备,等等。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障碍问题。分析学习者的认知、个性与社交特征是为了确保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水平相符合,并且设计出来的教学技巧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学习者永远是教学的中心,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时刻把学习者牢记在心,因材施教,针对学习者的特征来设计教学。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不但能帮助设计者合理地排列教学顺序,而且能厘清每一学习任务的范畴,从而帮助设计者为每一学习任务设计最合理的教学技巧,使得教学有趣且有效。学习任务分析的结果还为如何评估提供了信息。根据学习任务分析的结果而作的评估方法才是可信的。

笔者列举如下实例来进一步阐述教学设计中分析步骤的重要性。

(1)学习环境分析实例:某大城市的一所高校内的教学科研人员立志为某乡村小学做贡献。在没有进行学习环境分析的情况下,他们设计开发了网上课程,结果发现网上课程在那所小学根本无法实现,因为那所小学所在的区域不具备上网的条件。

(2)学习者分析实例:某知名高校设计的课程在本校实施得非常成功,于是便把该课程推广至其他普通高校,但在其他普通高校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在于,这所知名高校所设计的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征而设计的,当此课程被推广到其他普通高校时,课程的对象却发生了变化,名校生源的人校基点高,他们能接受的课程并不意味着其他高校的学生也能接受。

(3)学习任务分析实例:某高校教师最近阅读了一些关于用举例法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文章,于是她在教学中尝试用实例来解释教学理论中的Schema概念,然而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这位教师没有对学习任务进行仔细的分析。Schema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实例来解释抽象概念是不够的,让学生领会抽象概念的最好技巧是比喻。又如,某高校教育技术系教授学生教学设计这门课程,其考核方式全部是笔试。学生天天背书,笔试得了满分,却不知如何设计教学。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学习任务就会发现,教学设计最高层次的任务是解决问题;而背书和笔试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层面上,学生能背书并不等于能动手设计,因此,用笔试作为测试学生动手能力的工具完全不是合理的评估方法。

前面对教学设计的分析部分做了比较详细的剖析。在第一步彻底分析之后才是第二步的设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学习目标,准备评估项目与方法,然后设计教学技巧,包括教学组织技巧、教学传递技巧和教学管理技巧(Smith & Ragan,2005)。第三步是对所设计的教学材料进行检查与评估,而且所设计的教学材料要经过再三的测试与修改方能完善(Smith & Ragan, 2005)。本研究不对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设计评估计划,以及如何对所设计的教学材料进行评估和修改等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何时需要提供教学技巧来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进行学习,以及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且有趣的教学技巧等问题给予重视。为了厘清前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对认知主义理论模型中的信息接收步骤进行简要的回顾。

教学设计不但涉及到学习理论(如认知理论),还涉及到其他诸如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读者可能会问,支持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之间是否有对应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哪些对应关系等。要想完整地理解这些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但需要知识,而且需要长期实践的技能。中国高校在教育技术学课程设置方面相对更加偏重于技术类课程,而对诸如高等教学设计、学习理论与教学技巧等理论深人实践的课程却较少列人课程体系之中,这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技巧设计能力与素养,而这种能力和素养正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技术对教学的支撑

虽然我们讨论了教育技术的.两大核心支柱—教学设计与学习理论,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忽略了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地位。技术是用来帮助提高教与学的一种手段/媒体。没有技术的支撑,教与学只能停留在传统的面对面、“黑板+粉笔”的教学环境,或是邮寄、函授及旅行到某教学点进行讲解答疑。电脑数字技术的出现将声、形、图、动画等媒体聚为一体应用于教学,互联网的搜索功能使学习者自由漫游于知识之海洋,极大地变革了学习发生的环境和空间。然而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潮流中,学习者获得的有效知识究竟有多少,如何才能使得学习者获得的知识达到最佳境界呢?这些是学者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依然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回顾前文所述,我们需要做的是分析学习者的特征,用理论支撑设计,用实验验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然后决定教学技巧以何种形式对哪类学习者在学习哪些学科知识时最为有效,从而促进教与学绩效的提高。下文笔者将通过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中的成败。

正面实例:某教学软件公司为特殊教育儿童设计了语音多媒体教学包,其中包含各种形式的教材,实验证明这些语音多媒体教学包对教学非常有效,尤其是其中的影视音带非常受特殊教育儿童的欢迎。以其中“sh的发音”为例,课件屏幕上是一群孩子边跳边唱“Sharks in the shower , sh , sh ,sh“;那些特殊教育儿童看着屏幕上的孩子也会边跳边唱“Sharks in the shower , sh , sh , sh”。在这种教学软件的辅助下,特殊教育儿童很快就学会了\"sh的发音”。该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这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音乐的旋律和文字的韵律有助于孩子的记忆。

又如,一位小学教师用影视制作并编辑了她的手工劳作教学,包括一步一步地教学生如何剪纸、做包、制造模型小车等,屏幕上的解说员是一个年龄跟她的学生相仿的小女孩,解说和教学过程都伴有背景音乐,很受学生欢迎,而且大大节约了以前手工课堂上大量需要重复的工作,同时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从该实例中可以看出,影视适合于手工劳作教学,年龄相仿的女孩能使学生倍感亲近,背景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这正是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中的成功案例。

反面实例:一位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用Clicker以及教学游戏来辅助乘法教学。在上半堂课,这位教师不断出题让全班学生用Clicke:输人答案,但每次总有12%的学生答案是错的,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做的是加法运算,而且这位教师没有对此进行任何解释和矫正。在下半堂课进行教学游戏时,虽然这位教师要求学生继续做乘法游戏,但是学生使用手中的电脑各行其是,有的玩得很高兴,有的却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可见,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了时髦的技术,但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却非常糟糕。这是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中的失败案例。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合理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最近为Sage出版公司评估了一本教科书《 ActionResearch: Improving Schools and EmpoweringEducators》( Mertler, ),这本书的作者在各章节中运用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技巧,除了传统的教学技巧外,还非常合理地应用技术来提高了此书的功效。例如,在每章节结束部分,专门增加了一节相关网址,提供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网页,以帮助学习者拓宽视野。在每章节最后部分,还提供了网上学生学习园地及多媒体教学渠道,包括教学视频、PPT教学讲解、网上资源、网上测试、即时研究(Action Research)实例、实例注释、Sage杂志文章、电子卡及章节总结。所有这些网上工具为不同层面的学习者提供了不同层面上的学习支撑。此教学技巧在没有技术或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以上是微观层面应用技术进行的教学设计实例,那么在宏观层面上如何应用技术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呢?以远程教育网上课程设计为例,远程教育网上课程绝非是简单地将课程搬上网,其设计要比传统课程设计更为复杂。除了需要应用前面所讨论的教学技巧之外,根据Bandura(1971 )的社交学习理论,还需要讨论网上课程的特殊策略。举例来说,远程教育网上课程需要更多地考虑教与学的互动设计,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科内容的互动(( Simonson et al. 2014),否则学生会感到自己是在孤独无援的环境中学习,这种孤独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动力。为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每一个学生与最多的同学进行交流。小组成员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在论坛或博客上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但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例如,在中国典型的学习环境中,同步讨论是很可取的,但在美国研究生的学习环境中,其情况则相反。美国很多研究生在求学期间可能同时是公司的全职雇员或家庭的全职母亲,加上美国分四大时区,因此要求全部学生进行同步讨论是不现实的,而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唯有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再来设计网上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概率,进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宏观层面上的教学设计也需要以理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

五、教育技术的相关教学传递模式

教学传递模式有很多种,但不同的教学传递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来决定,在没有一定的前提之下,我们无法比较哪种教学模式更好。举例来说,远程教育是一种教育教学的传递模式,它是为那些不能参加传统课堂学习的学生而开设的。根据Simonson等学者的定义,远程教育是教育机构里的一种正式教育方式,它是当学习成员不能聚在一起时,通过远程设备使得学习者能够与其他学习者、教学资源以及教师进行互动的一种正式教育(Simonson et al.2014)。当信息源和学习者被时间或距离隔开时,远程教育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Honeyman & Miller, 1993)。如果远程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课堂学习及考试时,我们就可将其称为“混合式学习”( Tabor, )0混合式学习是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学传递模式,而不是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也是近年来远程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目标与我们前面讨论的不尽一致,它是通过互联网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大规模的交互学习。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确定哪种教学传递模式适用于哪种学习情景呢?笔者将选取三种教学传递模式来进一步阐述。

(1)面对面课堂教学传递模式。在美国各高校都有大批国际留学生,美国移民局规定,国际留学生每学期只能修一门网上课程。有些国家的政府规定他们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计划中,只能修一到两门网上课程。在此种情况下,美国高校只能对这些国际学生开设面对面的课堂教学。面对面课堂教学同时为这些国际学生提供了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环境,这一点对国际学生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赴美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且在于学习文化与习俗。

(2)网上教学传递模式。美国的研究生多数是全职雇员或全职母亲,即使与学校同处一个区域,赶往学校上课也非易事。因此,对于这类学习者来说,最合适的教学传递模式是网上学习。他们可以在下班后,先安排好他们的家庭生活,然后再静心聚焦于自己的学习。

(3)混合式教学传递模式。很多研究生课程要求学生做项目、做演讲,虽然项目可以在校外做,演讲可以在网上展开,但是与面对面演讲及评判相比较,网上演讲与评判缺乏一定的气氛。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提供了面对面教学的机会,也提供了网上交流的环境与设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式学习便成为较为可取的教学传递模式。混合式教学传递模式被美国移民局认为是一种面对面教学的衍生模式,美国移民局允许国际学生选修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美国采用混合式教学传递模式还可以帮助解决国际学生的选课问题。这也是混合式教学传递模式目前在美国盛行的原因。但是,这种教学传递模式在中国或世界其他各国是否也是最合理的教学传递模式,则需要基于各国的国情以及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以后才能做出科学理性的决定。

随着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的课程管理设施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在任何一种教学传递模式中充分使用各种网络设施及应用来进行学习管理,并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能最高效率地利用技术来帮助提高学习仍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总结

每项研究都需要精心设计与分析。与其他研究一样,教育技术研究也需要长期细致的工作。每位学者的学问和贡献仅是浩瀚知识大海中的一粟,只有发挥大家的智慧,学问和研究才会有前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是教育技术研究中应采纳的指导方针。除此之外,研究道德也是每一位学者必须要遵从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在交流的过程中更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学术界还须切忌主观批判或盲目跟从。这些都是研究范围中需要提及的研究道德。

篇9:影视资源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论文

影视资源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论文

一、前言

地理学所具备的特性,赋予地理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师多层面的开发提供可能。在众多的地理课程资源中,影视类地理教学媒体能以动态的效果真实、系统地呈现地理事物和现象,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见表1)。传播理论认为,在人的五种感官中,获取信息的通道接受能力83.0%通过视觉,11.0%通过听觉。[3]因此视听并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提高单位时间内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数量和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表1可清晰地认识到影视类材料在表现力方面的优势,它能够更为真实、生动和深入地体现地理事物。

二、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地理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过程。当前,我国已在倡导要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5]影视资源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将知识传授的过程变为有趣的师生互动。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还能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探析影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情境创设

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和鼓舞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效果。运用影视资源进行情境创设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快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设定的情境,从中获得感染和启发。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努力去探求结论,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展开。如在学习必修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介绍:在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深秋夜晚,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冻害,带领家人及工人在庄稼地旁边点燃柴草”(见图1)。借助这个视频来创设情境,提出两个问题:1、为何在深秋的夜晚,庄稼容易遭受冻害;2、庄稼防霜冻为何要点燃柴草。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想进一步探索这两个问题的原因何在。因此在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讲完受热过程后,给学生们思考时间,学以致用,解决根据视频提出的两个问题:深秋季节,多晴朗天气,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容易产生冻害;点燃柴草,会产生烟雾,烟雾本身有一定的温度,同时烟雾能够起到和大气类似的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重点,而大气的作用,包括削弱和保温作用是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关键,这两个问题突出了本节的学习重点及难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以解决疑惑。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还是无法完整回答,但是通过运用视频来创设情境,大大提升了课堂效果。笔者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贯穿式教学

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赋予地理学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地理中国》、《生财有道》、《远方的家》、《美丽中国》及《大国崛起》等节目。在这众多的节目中,很多内容都与地理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能以一期节目为载体,开展地理教学过程。运用一段视频来完成教学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并且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如在讲解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时,运用《生财有道》曾经播过的“飘扬过海卖山葵”来完成本节的教学(视频介绍:主要讲解了山葵的种植环境要求、种植过程中遭受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保鲜及开拓市场等方面的内容),本视频囊括了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当然,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及教师的要求更高,学生需课前预习,并且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对教师而言,视频的处理尤为重要,教师可对其进行剪切,分成多个片段。前5分钟主要介绍了山葵种植的环境要求,播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对其归纳,进而得出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水源四个方面(见图2-图5)。气候因素通过光照及温度体现,这里教师可以抓住教学机遇,提示学生气候因素包含光照、热量及水分,同时强调水分与水源的区别。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点,强调区别,加深学生认识农业区位选择中的自然因素。在之后的片段中,难度逐渐增大,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社会因素较为分散,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要求在提高,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视频中较为明显的社会因素是市场(见图6)。此外,提到出口贸易限制对山葵生产的影响,体现了政策因素。基于此事件,经营者意识到保险冷藏的重要性,进而研制出真空包装延长保鲜日期,还可以将山葵烘干研制成粉末再真空包装,这体现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目前,山葵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国家。视频还提到山葵的种植使得云南省保山市这一片的老百姓都赚到钱,这体现了老百姓作为劳动力参与了山葵的经营。社会因素较为分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完整回答农业区位选择中的社会因素,教师应当加以引导。通过视频的播放可归纳出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除了教材中罗列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选择还有资金、经营者意识等,这些在视频中都可以体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局限于教材。除此之外,视频中还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如运用黑色遮光网阻挡强光直射(见图7)。借助此要点展开经营农业可以对不利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从而充实课堂。当然,讲述区位因素时应当强调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通过视频来贯穿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归纳及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方面的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为之后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3.情感教育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7]。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运用板图、幻灯片、投影和教学插图等资源,对于学生情感教育方面更多是需要教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视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其包含的文化渗透性特点,使课标中的情感教学目标得以完成。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后,播放一段视频(全球气候变化公益广告介绍: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冰川消融,气候变干旱,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无处觅食,难以适应这陌生世界,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公益广告体现了环境的凄凉、动物落寞的眼神(见图8),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教师结合教材知识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学生应尽己所能参与低碳生活,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纯粹的讲述难以让学生看到全球变暖带来的残酷事实,但是通过简短的视频,能给予学生视听两方面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决心。4.观看赏析观看赏析是一种浏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时间上贯穿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空间上横跨世界各国、乡土甚至太空。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地理遥不可及,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中学生受到生活地域及经验的限制,对于一些真实的地理事物无法亲身感受。通过观看赏析地理相关视频,真实展现地理事物、再现地理过程,拉进学生与地理的距离,让学生对地理产生亲近感。地理教学过程中,讲完具体教学内容后,插播一些记录片或主题片,让学生再次体验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CCTV-10《地理中国》的影视资源名为《“蛇曲”幻影》[8],让学生再次感受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明白我们学习的知识是基于客观事实,且地理原理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展开地理教学,有利于将抽象的地理原理变得一目了然。观看赏析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影视熔诗情画意于一炉,集时间和空间于一身,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更富有意蕴。[9]《“蛇曲”幻影》展现了黄河独特的自然景观,从空中俯瞰,陕西延川境内的黄河蜿蜒迂回,呈现九曲回肠之势,有一个河段是太极八卦图形(见图9)。同时体现了不同村落的经济发展特点,学生既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教育的启迪,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审美水平。

三、运用影视资源的注意事项

视频的运用模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虽然影视资源以其自身特性,在辅助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调节课堂氛围、活跃地理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等优势,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影视资源的运用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视频处理能力,下载的视频不能全部运用于课堂,需要教师截取典型片段来运用。教师还应当熟悉影视资源的运行环境、操作过程。在恰如其分运用影视资源时做出恰当的处理,使用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道理,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二,影视资源的运用是为教与学过程服务,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应避免喧宾夺主。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组织与调控影视资源在课堂呈现的时机和长度。从表1可以看出,影视类材料的受控性较差,这需要教师在使用时合理调控,规避不足。第三,影视资源优势明显,但并不是意味着仅依靠影视资源便可达到教学目标,它只起到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起到主导作用,同时需要将影视资源和其它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第四,地理教师在使用影视资源时,注意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实现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影视文化的发展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影视资源也逐渐融入到地理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共享与实践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础保障,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受到普遍重视。但就现状而言,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对于影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如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能适当配合影视资源,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鼓励地理教师开发高质量的影视资源,开启地理教学新模式,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

篇10:对高中艺术教学的反思论文

对高中艺术教学的反思论文

音乐欣赏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模式一般是:讲――讲听结合――听,这样课堂往往僵硬死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在有许多音乐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都“喜新厌旧”,喜爱流行音乐,不爱严肃音乐。这好象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请不要埋怨学生,他们也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事实上,学生并不讨厌课本上的所谓严肃音乐,最起码刚拿到课本时他们还是充满渴望、好奇和期待的。但是,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和趣味性,音乐课上得与数理化一个模式,毫无特色,使学生逐渐对严肃音乐敬而远之。

要学生来欣赏他们不喜爱的严肃音乐,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当然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因此,作为一个音乐教师,不能靠发牢骚解决问题,更不能抱怨学生,而应多自我反省,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审时度势,改弦更教。

在新的形势下,音乐教育更要注重以学生为本,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使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课,并乐意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

一、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情趣。

学生不可能象对待主课一样重视音乐课,要他们真正喜爱音乐课,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引起差异的刺激,使人有新鲜感、惊奇感或独特感,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紧扣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突破点”,来激发学生的情趣,并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特点。如在《音乐要素》一课中,讲到节奏,可以给学生一段他们熟悉的旋律,要求学生把它任意改变节奏,每人重新组合一条新的旋律。然后选择几个学生的.“作品”拿出来唱一唱或弹一弹,他们会惊奇地发现,节奏的改变,使旋律也发生了千变万化,也许有的旋律变得不够优美,但至少学生们已深刻地理解了节奏的“骨架作用”。讲解调式,特别是中华民族调式和日本民族调式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调式内的几个骨干音创作一段旋律,虽然许多同学不识谱子,谈不上真正的创作,但他们很想听听自己“胡乱”的组合会是什么效果。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在无意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学生在听了自己创作的音乐的色彩效果后,也真正理解了调式的概念及调式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学生最不欢迎欣赏课上老师讲解大量的音乐理论,《中国古代音乐》一课中对古代音乐的介绍往往会使学生昏昏欲睡。那么不妨改变一下方法,如让学生事先去搜集其它学科中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资料或课外书上了解的有关情况,在音乐课上出来互相交流。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整理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作为补充。这样,不用教师太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概况,而且印象深刻,同时也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

二、创设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要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上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敢于创新,就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强调标准的单一,以致思维僵化、单板,缺乏创新。而音乐却是一门生动活泼、最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律动性、过程性、稳定性与多义性的统一,感情力量与逻辑力量的熔结等特点,为欣赏者领会、感受、体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驰骋空间。为此,课上要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锻炼,发展他们的个性。只要多鼓励、多表扬,注意引导,学生会逐渐适应这样的课堂氛围,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使音乐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例如对于学生较熟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安排一组学生课前做些准备,教师提供各种资料,课上小组成员出来为同学讲解。把自己的理解、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有些同学往往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有不同的意见还可以辩论。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仅课上得生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欣赏的作品,也许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又如某些有意义的音乐话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去发现音乐中的一些奥秘。如“节奏在《码头工人》一歌中的作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有什么影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什么会成功?”等等。这种讨论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以书面作的形式完成。现在的高中生知识面很宽,也有一定的见解,组织得好,这样的讨论会很有意义。

三、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一个万能的公式,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而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运用也会让学生觉得很单调。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有些内容如经过大量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感,改变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新型感,引起他们的注意。要使音乐欣赏课永远生动有吸引力,音乐教师就必须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化点时间和心思,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永远对音乐欣赏课保持一种新鲜感。

有些教学内容,如《中华民族器乐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器乐曲的表现形式、乐曲风格及各种民族乐器等,象这样常识性的内容,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毫无兴趣。如果用比赛法、游戏法,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把学生分成四组,各组根据要求,听音乐片段或看录像片段后写答题板,并给各组记分,教师则充当主持人角色,甚至可以让学生来一起主持。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课时内容更多更丰富了,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掌握情况也好。当然,教师的备课量要大得多了。

在实际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始也许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要及时总结每一次教学的得失,使之逐渐完善,不要把遗憾留给下一堂课。音乐作品风格多样,色彩各异,音乐欣赏课也应该是形式多样,独具风格。上出艺术特色,让音乐欣赏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主阵地。

篇11: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论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由此我们推断,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突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为受众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乃至统一的大文化世界。网络文本的丰膏眭及其产生的巨大张力,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并由此带给读者极高的阅读满足感。网络上的语文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提供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因而,它极可能会带来现代大学语文教育的科技化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网络与语文教学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的有力支持,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Et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网络环境包括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以及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使教学得以开展的背景。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被认定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以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交流,还是师生间传递网络视频信息,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再加以传播,抑或是以网络应用为目的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均属此列。在网络环境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智能

大学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内涵丰富、强调主体性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渗透。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其中选取的篇章大多以古典文学为主。不少文章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意境和情感与当今青年学子的审美情趣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网络环境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助于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情境创设当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时,先来听一段古筝曲以扩展联想;讲解李清照的词的时候,插几幅优美的配图来渲染意境,这些做法在给学生以形象的启发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其教学效果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多大区别。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仅有单学科的知识经验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跟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要处理各种从未遇到的棘手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智能才能胜任其社会角色。综合智能的形成通常是通过消化和融合各科类的文化与生活经验得来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由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参与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个学习如何完成跨学科的整合性任务,提高综合智能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和模拟应当由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只是起从旁协助处理的作用。情境创设的实际意义在于情感的培养,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善于抓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语言、解题策略等方面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善于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情感氛围,不断调整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展开。

下面以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文《宝玉挨打》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智能。第一步:建议学生自由组合,以3~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从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或网络中寻找学习资源,通读《红楼梦》原著,了解作者曹雪芹生平;第二步:每个小组定出学习目标及重点:“宝玉挨打”是情感的聚集点,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出挨打的原因,同时关注宝、黛、钗三人的心灵世界,探究作者的写作倾向;第三步:每个小组根据读后感自行设计若干问题,并自行找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是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情境模拟,或者是自导自演的小品表演,形式不限;第四步: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课件展示、情境模拟、问答、商讨、表演等形式为主。以上教学过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师生协作互动的交流方式推进学习进程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通常采取板书的形式,耗时较多,而且这门课程通常是大班选修,人数众多,因此板书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醒目清晰、省时省力、信息量大,深受学生欢迎,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预先已安排好。课堂上省去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固然增大了,但学生只忙于快速记笔记,根本无暇顾及思考、阅读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又回到了“填鸭”的旧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策划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并且激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重解决方案,同时为学生刨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合作拟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模拟等形式,从中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争辩、接纳与欣赏。教师应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这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等适合于共享的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把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流变成纯粹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古人夏茹冰根据泰戈尔的诗歌作了一副对联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协作就应该达此种境界,教师应该依靠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书里书外,以获得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最终达到荡水成波、击石发光的效用。

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教学为例。《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这些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评论界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播放自己设计的配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获取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宁静愉悦,并产生进一步探求作品内涵的欲望和激情。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李商隐“无题诗”相关的材料,从中提取和处理信息,接下来再启发学生通过合作设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就“无题”的`含义展开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和独特性发现的知识结构。

(三)以多媒体为认知工具,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无论大学语文还是其他任何学科,意义建构都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新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深刻理解,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主要是一个文学欣赏的过程,经教师的引导、启发、协助和支持,力求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厚文化内蕴和人文精神实质。文学作品最具个性特质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行一场思维、审美和鉴赏的系列心智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精神超越。平常意义的教室、图书馆,传统教学板书、课堂讲授以及课后阅读都只能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表征,或是应付教材里面的习题,而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实质。换言之,旧有的学习环境与认知T具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最终建构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和创造性知识的最好的认知工具。当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以下多个类别:适合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多媒体综合教室;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以CAI为基础的电子阅览室;适合于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合于资源共享的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内联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络系统等。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意象的重建不是对作家创造意象的简单复制和记忆,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它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自己的感知、情感和心智共同完成。学生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上述的认知工具,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纵、横双向的比较,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这决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叠加,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譬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认知工具了解莎翁生平及创作经历,纵向浏览阅读莎翁的悲剧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然后,让学生以复仇为主题搜索中外相关的戏剧作品,如我国元代关汉卿的《赵氏孤儿》、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接着,再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彼此作用,这对于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建构主义强调,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人所共知,但我们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却常常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教师只顾对学生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质疑、交流与表达的欲望。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络环境的形成,学生可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彼此的思想,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这应该说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如何实现网络教学与人文意识的整合,进一步探索学科、载体和理论三者有机融合的科学模式,将成为现代大学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而这也必将成为未来大学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篇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论文

3.1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前提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重构武术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武术教学方式方法的彻底摒弃。对武术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构建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仅要吸纳众家之长,更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契合,考虑到本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和现有设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优势,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对武术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组合、优化和超越,使武术教学永远充满着活力。

3.2把握武术教学的特点是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关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项目,它集中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所有体育项目都具备的强身健体的特点,还具有注重内外兼修、道德教化的功能。古谚讲“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中不仅仅要学生学会几个套路、几种拳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武术的内涵,如武术伦理、武术哲理、武术文艺、武术医学等,使武术情结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因此,在重构武术教学模式时,更应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设计、协作教学、尝试完成、会话交流等形式,不断总结出科学实效的武术教学模式。

3.3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的水平是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保障

置身于信息社会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充分的扩展,学习的方式已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闭,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武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网络教学的常用技能,学会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为教学实践服务,并通过创设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武术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优化提供广阔空间。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发展呈现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趋势。在武术教学模式改革中,要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对社会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既尊重传统,又大胆超越,不断探索出更好的武术教学模式。

篇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论文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学者杰夫里·舒尔曼,他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的特点川。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现实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建构所学知识的目的。

我们倡导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武术教学模式的重构,是因为武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兵学、医学、艺术等多种知识门类,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运动器械种类多,运动套路数量多,动作路线变化多,动作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多,具有健身、防身、娱乐、观赏、交流等多种功能和价值。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正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情境设计、尝试协作、会话交流、意义构建等理想教学情境的设置,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对武术教学模式的重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价值。

1.2高等学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缺陷分析

1.2.1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武术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都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体现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却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在教师主导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失去了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不可能达到武术教学所要求的各种教育目标。同时,这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也会使部分教师养成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的不良习惯。

1.2.2注重技术学习,忽略良好习惯的养成

高校武术教学往往以技术学习为主,常常是一套拳、一套器械、加上理论成绩就可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极易造成学生盲目追求考核项目的成绩,而忽略应该根据自身发育特点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学生只知道自己某个项目的成绩,并不知道自己身体健康总体状况如何,以至造成被动、消极参与武术的学习与训练,不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2.3注重统一标准,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施教,使所有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老师的安排,而不能针对自身条件和兴趣特长制定锻炼计划和进行自主学习,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篇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论文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创造教学环境,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所采用的教学范型或过程。通过领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并结合武术学科的特殊性,以科学的态度加以总结,形成了如下三种行之有效的武术教学模式。

2.1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是依据武术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反复体验的特点,在教师科学指导下,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和练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研究讨论—练习反馈—体验成功。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技术动作后,学生在动眼、动脑中获取丰富的运动表象,为进行意义构建和自主探索提供必不可少的素材。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组际间的`交流与竞争,对武术技术动作进行思维加工,以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过的基本动作进行重新组合,使学生在协作中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学生不仅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增强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自信,更能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造就出高素质的自主学习者。   2.2问题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武术学科的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探究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通过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去获取知识、技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运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设—互动探究—促进发展。在武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学训练有关的问题,并形成假设。学生根据假设和猜想而进行具体练习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探究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同时,促进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领域的发展,使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得到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

2.3情境陶冶模式

情境陶冶模式是指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关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通过创设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类似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动机,从而以高涨的情绪投人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组织会话—明确结论—扩展推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各种自然情境,帮助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促使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从各种情境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拓宽分析、解决问题的渠道,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整合、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明确、具体、深化。武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会”的基础上,而应达到对该知识和技能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篇15:试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试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 学生观 教师观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各种派系的学习理论,就各派学习理论所阐述的主要思想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影响更大,受到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不是被动的、简单的知识累积,此建构活动中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建构主义的理解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1知识观

1.1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活动,那么每个建构者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建构的知识体系就不同。因此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新的假设所推翻、所取代。数学知识也不例外,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对数学知识猜测、质疑、检验和批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接纳,教师的话是金口玉言,教材是金科玉律。很少有人质疑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让我们重新认识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带着质疑的、批判的眼光看数学知识,而不是唯一地接受。比如,欧几里得(Euclid)在25前建立的以《几何原本》为典范的数学逻辑结构体系,直到19世纪末都作为真理和可靠性建立的范式。这种概念持续到20世纪初,出现的许多悖论无法对此真理做出解释,特别是在解释集合论和函数论中出现的矛盾,对此绝对真理产生了致命威胁。当然学生对这种真理性的、原则性的知识的表征能提出质疑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面也会有错误的,我们的教材也会有纸漏存在。如果学生有质疑的习惯,能及时发现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知识的问题并纠正。这既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正确态度,又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2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应用的情景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情景。因此,教材不能只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多设置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现实情景问题,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技能时,还应培养在情景中的应用能力,比如可以设置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能源危机问题、环境保持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学生学习的应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而不是枯燥单纯的数学符号。例如,在讲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人概念和描述问题的时间,讲授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x)表示学生掌握和接受概念的能力,x表示提出和讲授概念的时间(单位:min),可有以下公式:

(1)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少时间?

(2)开始后Smin与开始后20min比较,学生的接受能力何时强一些?

(3)一个数学难题,需要55的接受能力以及13min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授完这个难题?

砰)如果每隔5min测量一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吗?

像这样的创新应用题,是讲学生接受能力及老师讲课的,题意很新,又运用了所学知识,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讨论自身听课能力的情况下,复习了函数,并且是分段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等问题。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而不是冰冷的数学式子,体现了数学知识运用的情景性。

2学生观

2.1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的经验背景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1991年,Cunningham提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单调机械的条文取代,所以学生的学习只是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不必深人思考,不必建构创新,造成学生学习的许多弊端。而建构主义提出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微积分教学中,导数的概念一节,本是用速度问题和切线问题引出导数概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已有的速度、切线概念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主动构建导数的概念,也为导数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但笔者见到在实际中很多教师怕麻烦或者怕讲不清它们的联系,就省去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直奔主题,讲出导数的定义,即

f=

有的甚至不讲,用此定义怎么求导数(给出一些简单的函数关系,用定义的式子求导数),就直接给出求导数的公式。这一节本可以用学生们熟知的知识,即已有的认知图式,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建构出导数的概念的,而在实际中这个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经常被教师的一堆冰冷的式子代替。这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建构意识,也隔断了知识在实际情景中应用意识的培养。

2.2学生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者维果茨基强调,人高级心理的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过程,也即强调共同协商与合作。基于维果茨基这一理论,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一般是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倾听同学们的解题思路,进行质疑、思辨、解除困惑,从而更清楚地理顺自己的想法;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与传统认真听讲、埋头做题的单调乏味相比,互相探讨、合作学习是一个愉快的、主动的、共同进步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讲数列时,有一题为:已知数列fart的首项为1,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和。此题学生们都能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情况,但很多学生会忘记q=1的情况或者认为q=1在此没有意义,这样计算的答案就不完全正确了。

像这种分类讨论的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更能把学生的弱点、容易忽略的小问题放大、罗列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3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知识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产生出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人,帮助学生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3.1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数学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教师的教学应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根据严格的学科大纲展开的,所讲解的内容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冰冷的数学结果,很少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否能被学生顺利的同化、顺应,学生只要按照老师所讲会做题就行。这样的内容一般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为标准选材,题材应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例如,笔者在讲向量的加法时,考虑到数量的加法已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如果直接给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会做题。为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这一知识点,笔者先给一个具体的例子:a表示向东走Sm,b表示向北走Sm,那么a+b怎么计算呢?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笔者从学生最熟悉的最简单的数量的加法引人:3+5=8,先伸出3个指头,再伸出5个指头,然后从第一个指头数到最后一个指头即为8。那a+b,就先作有向线段斌=二,再作丽=b,从头指向尾即a+石骊己。这不仅解决了向东走Sm,向北走Sm的加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引人了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很容易就被学生掌握了。

3.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帮助者、合作者;而传统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居高临下地讲授。一节课下来,老师汗流侠背,学生昏昏欲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腰弯了、鬓白了、嗓子哑了,学生不思考、不创新了、不寻觅真理了,只等老师来演讲“真理”。显然,教师主宰的课堂难于拓宽学生的视野、难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而建构主义的教师观提出教学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完成的。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教师起辅导、辅助作用。当然这不是说教师的作用弱化了、不重要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增高了,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气呵成了,而要根据学生的思路,充分把握怎样抛出问题,怎样设疑,何时应该援助,怎样进行援助,怎样控制课堂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篇16:对声乐教学艺术平台构建研讨论文

对声乐教学艺术平台构建研讨论文

一、要指导学生加强技能的综合训练,建立和培养歌唱者的音乐耳朵

让学生在内心想到优美动听的音色,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其在训练中少走弯路,获得正确而完美的歌唱效果。在演唱作品时,要使学生抓住音乐整体表现。学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其歌词意义,很难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上体现歌曲的内涵。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涵。采用什么方法演唱处理歌曲,让学生自己完成,并鼓励学生如何去做,最终获得完美的歌唱。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他们的聪明才智,开启创造热情。使学生抓住音乐整体表现,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去表达内心的感觉。教学中应该把艺术实践与技能训练进行整合,给学生创建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如:开展校园艺术节,设立“三独比赛”,专业汇报表演等项目,积极推动学校的艺术文化建设,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实践展示的机会,对检验教学成果是一个极好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把所学的方法、技巧尽可能完善地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就应该注重教育,把音乐的表现与技能训练同等重视,并驾齐驱。只注重声乐技巧,不注重情感的表达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

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几个问题

(1)个别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声训练,出现一种什么都不会唱的感觉,感觉很苦恼,不知该怎样唱,发声方法也找不着了,产生厌学情绪。

(2)还有的学生总感觉自己的发声方法很正确,对教师的训练发声感到枯燥,甚至厌烦,迫切要求唱歌,并且唱大歌,尤其唱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咏叹调歌曲,使嗓音达到极限程度。

(3)对所表达的歌曲从歌曲上和内容上不理解把握不准音乐形象,无法“声情统一”所以演唱起来找不到感觉。

如果演唱方法不正确,没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即使演唱的声音再好,对嗓子也是有害的。方法正确,技巧运用得当,在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对嗓子是有好处的。

首先,以探究式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发声的错误认识,走出误区。让学生在课外多听、多看、多想。声乐艺术,首先是脑子的艺术,激励学生勤动脑,勤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通过听把握准声音,注意音质的优美和圆润,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情运用。情只有通过声才能表达,让学生用心去唱,并做好预习。其次,让学生运用影视、音响资料去辅助自己学习,提高声音要领。有了正确的声音理念,找准切入点,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乐曲之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作品:《我爱你——中国》、《我亲爱的爸爸》、《为了艺术、为了爱情》、《思乡曲》、等,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赏心悦耳的声乐作品对教学十分有益,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施教学,我们采取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集体汇课,一对一指导教学,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智慧,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严格进行发声训练。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自然、优美、半声的声音细心领会、正确掌握,灵活运用歌唱发声,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歌唱。

(2)建立良好的呼吸状态。

(3)建立优美音质,使声音圆润、丰满、明亮。

(4)充分发挥共鸣作用,有空洞感觉,使声音传得远,有穿透力,富有变化。

(5)声音统一,走动灵活,行腔自如。先用《月之故乡》《故乡的小路》《红梅赞》《在我心里》《我亲爱的》《牧羊姑娘》等中外歌曲,作为解决演唱中出现的“找不找感觉、发声方法不正确、不知如何去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没有情感的演唱”药方,对症下药,声情并茂,用心去唱。教育学生多思考、勤总结,对别人的经验和长处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有的学生在演唱高音区时近于喊叫,捏着嗓子,使劲挤压喉头,发出刺耳的声音,有的发声中带有气息现象。

通过以下手段训练学生,以实现良好的声音效果:

(1)用哼鸣训练法找位置,获得头腔共鸣。

(2)提笑肌、微笑状态。

(3)轻声、半打开喉咙,保持气息流畅运动。

训练不能过多过急,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演唱水平,获得成功。

三、结论

总而言之,经过上述严格的训练和实践,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进步快,基本功扎实,演唱中具有创新性,能声情并茂,并把感情运用到音乐作品中。与此同时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发生概念,使声音饱满富于色彩变化,能有效的参与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中来,更好的成为合格的艺术人才。

相关专题 启迪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