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教育资源论文

惠仁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惠仁”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教育资源论文(共14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教育资源论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教育资源论文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发并整合丰富、实用、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完善的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服务平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教、学生学和师生交流的方式,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育资源建设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流教育资源。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络环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关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必将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在资源建设方面做得较好,而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很多学校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学信息资源,而难以发挥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教育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巨大障碍。网络上可供实际教育使用的资源很少,并且由于Internet上资源分散,使人感到寻找需要的教育信息犹如大海捞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Internet进行的'有关教学活动。另外,即使网上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不少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和技术手段,不能有效利用。

如何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从业者的一个课题。我认为,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容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两个方面。要探讨资源建设,首先要摸清、找准目前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开发过于追求系统化,缺乏针对性。

目前资源内容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厂家批量提供。二是学科教师开发。我认为,完全由厂家提供资源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对教学缺乏支持,可用性较差;而由教师制作的资源,仅满足了个别(自身的)应用需求,难以系统化、规模化。

2.游离教材建设之外,忽视对教与学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就是美国人刮起的“第三次浪潮”)。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效益投入就成为极其迫切的要求,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动,就迫使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建设仅限于素材的开发.而游离于课程教材建设之外。

3.资源管理及建设思路不够开放,没有长远发展的空间。

在资源管理及建设思路方面,缺乏分布式存储和城域网内资源统一管理的理念,这些问题不仅导致资源检索困难,而且导致资源维护和共享的困难,使教育教学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资源库之间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和互操作。

4.彼此独立,底层技术和规范不统一。

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中,参与建设的主体除了学校还有急于推进本地区教育应用的教育信息技术部门,更有出于盈利目的的企业,但它们彼此独立,底层技术不统一,缺乏技术规范和有效的建设模式,资源分类和对于元数据的处理不规范。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融合,相互间不能做到优势互补,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5.库与库间不融合,造成使用不方便。

这些出于不同建设主体的资源库,如果应用于同一学校,就会出现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等问题,对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各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相互冲突,无法同时使用。

二、建设一批服务教学一流资源的必要措施

1.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平台。

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是本文研究的硬件设施。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构建包括两大类内容:一是建设教育站;二是不断开发、丰富充实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网络技术人才,拥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精神。网络平台的建设既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资料;又让学生充分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直观性作用,及时主动多渠道地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2.整合并管理所有教育络课程和素材。

教学资源建设是网络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具体从素材与网络课程两方面进行整合并管理。

(1)素材:所有素材建设都必须围绕课程来进行组织,它是以课程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统一服从网络课程建设的要求。同时素材建设必须有一个标准,这样素材才有更多的利用价值和更长的生存周期。它主要包括以下大类: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等。

(2)网络课程: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网络课程正成为远程教育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教学资源库而言,网络课程也是一个必须在建设初期就纳入考虑的重点。

3.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专职计算机教师及计算机爱好者的作用,成立CAI课件开发小组。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学以致用”的思路,加强对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能力的培训。建立Internet中局域网教育信息数据库。要建立激励体制,充分调动网络信息管理员、学科资源管理员的积极主动性,及时审核,及时更新网络资源,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4.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辅助教师教育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的逐渐普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逐渐发生变化。教师要吃透《新课程标准》,贯彻教改精神,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熟悉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辅助教师教育教学。将网络化教学与管理面向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在网站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引进技术,扩充版块,补充内容,将增加图书和电教教材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题库管理等办公自动系统;建立学校自己的网校进行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等,同时增加教师频道和家长频道内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网上师资培训,同时开办家长学校,架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提供社区教育服务;将进一步扩充素材库,不断动态优化,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多向互动性和智能性,建成一流的教学资源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能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发挥“导航”员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搜索目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从网上根据教师的导航点拨,自主搜索,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将提出创造性建议:搭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开发并整合丰富、实用、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完善的网络服务支持,有利于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从而使教育教学更趋向互动化、自主化、人文化,进而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娟,杨剑英.以学科教育资源建设促进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02).

[2]陈夫义.解读高中新课程系列讲座四资源建设与管理[J].网络科技时代,,(23).

[3]吴刚平.建立课程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J].江苏教育,,(05).

[4]劳明宇.浅析西藏中小学课程资源建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09).

[5]刘洋.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8,(Z1).

[6]崔玉婷.北京市高中样本校课程资源建设情况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09).

[7]孙姚同.成人高教课程资源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

[8]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09).

篇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观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观念

――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思考

近来,在一些大城市引发了一场“来自‘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冲击波。”①那么“英特尔  未来教育”(以下简称“未来教育”)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的教师培训又有什么启示呢?

一、“未来教育”培训简介

(一)培训的方式

“未来教育”培训(Teach to the Future)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委托美国加利福尼亚计算机技术学院设计的一个全球性师资培训项目。该培训要求参训教师选择一个目前在教的或将来要教的学科单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整合各个模块,最终制作出一个有效利用技术并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完整的单元计划。所以,“未来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Task-and-Project-Based-Learning),即任务驱动式的学习。②

“未来教育”培训中每一位学科教师(同时作为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整个培训都基于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套件,主要有Word(字处理软件)、IE(因特网浏览器)、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和FrontPage(网页设计软件),此外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资料光盘。学员48小时的培训时间,从进行自我介绍、合作学习,到制定为实施研究性课程使用的单元计划,以及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作品、制作网站等,都在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综观整个培训过程,学员体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以后学习和教学的情境(“未来教育”的情境),学员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未来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开放性资源的,把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放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全新培训理念。

(二)培训结果与特点

一位接受过“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主讲教师的耐心辅导下,学科教师们精心地创建自己的单元计划,不知疲倦地在互联网上遨游,真切地感受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来自‘英特尔  未来教育’新理念的强大冲击波。”③可见,培训不仅使学员们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员们的教育理念受到了一次大的冲击,并对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有了亲身的感受。这些新理念包括:“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观、重过程的知识教学观、合作学习的理念、基于开放性资源的学习理念以及教育评价、反思性教学新理念等。需要指出的是,“未来教育”培训对教师所带来的教育理念冲击远比其所传授的知识本身要大得多。有教师讲到,这种培训“有利于学员挖掘和发现隐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本身更有意义”④。

二、对“未来教育”培训的思考

要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借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国外成功教育经验的借鉴。“未来教育”培训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培训方式,其蕴涵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操作程序无疑对我们是有很多参考价值的。这里只就教师继续教育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作一番探讨,以供参考。

(一)教师继续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特别依赖于教师们的积极推进,这就需要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自觉性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责任心问题)和对教育的认识(教育观念的`问题)。人的认识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师的责任心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教师的教育观又影响着教师的责任心。一般而言,责任心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要想在短期内增强教师改进教育现实的自觉性,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促使教师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

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又有教育内部体制的问题,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显然也是个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已习惯于沿袭过去的一套做法,对新的思想和观念缺乏足够的敏感性。让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熏陶,增强教师改进教育现实的自觉性,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过去的师资培训往往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教育理论的学习以讲、听、记、考为主,教师们记住的是一些条条框框,学到的是一些很难与自己的教育实际结合的空洞理论。这样的学习不仅不会引起教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而且也难以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经验告诉我们,现代教育理念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也影响教师的学习行为,凡是能够激起教师对教育现实产生思考的学习,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好。在整个教育的发展链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改进教师继续教育,首先应该从改进教育理念做起。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陈至立)”⑤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看,教师如果不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有可能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障碍;如果用旧的观念去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技术就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不良作用甚至反作用。⑥观念与技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面对新技术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任何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都会引起教师观念的变化。从“未来教育”培训这个案例看,要使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必须做到:

1.技术的学习要以应用为目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为了掌握一门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可以改进我们的教育和学习的先进技术。眼下的一些计算机培训和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就是太过于注重考试,结果收效不大。

2.要完整理解技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技术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于人的工具系统;另一方面是人使用工具的技能”⑦,技能又包括智慧技能和操作技能。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既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在教育中的运用,又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新的智慧手段和思路的加入,并意识到可能蕴涵着的一场新的学习革命。

3.要将技术的学习整合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为了使技术革新有意义和有效果,我们必须在整个教育体系的联系中去考虑运用技术的涵义。”⑧技术学习与教育实践的脱节所造成的后果是:(1)学了以后不会运用;(2)不能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3)使学习缺乏驱动力。

4.认识和实际体验结合。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引发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革。这种认识有利于教师重新思考教育现实,有利于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其次,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去体验并感受新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体验并感受新的教育与学习方式所具有的魅力。“未来教育”培训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使教师亲身感受了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使他们对“未来教育”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如何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这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最为现实的问题。我们从“未来教育”培训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把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教师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有明确的目标,每走一步都在为大目标作准备,也向总目标更靠近了一步。这种学习既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规律,又能充分调动教师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培训尤其要采用这种方式。

(2)以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中的总任务是教师感兴趣的,也是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就能抓住教师们的兴奋点,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3)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⑨。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我们现在的教育,对低段学生学习环境的建构相对较重视,但对教师学习环境的建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构建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使之成为激励教师们学习的启动器。⑩

总之,我们要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和富有实效的评价体系,借鉴和利用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当前,特别要“铭记在心: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⑾。

篇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观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育观念

――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思考

近来,在一些大城市引发了一场“来自‘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冲击波。”①那么“英特尔  未来教育”(以下简称“未来教育”)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的教师培训又有什么启示呢?

一、“未来教育”培训简介

(一)培训的方式

“未来教育”培训(Teach to the Future)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委托美国加利福尼亚计算机技术学院设计的一个全球性师资培训项目。该培训要求参训教师选择一个目前在教的或将来要教的学科单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整合各个模块,最终制作出一个有效利用技术并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完整的单元计划。所以,“未来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Task-and-Project-Based-Learning),即任务驱动式的学习。②

“未来教育”培训中每一位学科教师(同时作为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整个培训都基于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套件,主要有Word(字处理软件)、IE(因特网浏览器)、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和FrontPage(网页设计软件),此外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资料光盘。学员48小时的培训时间,从进行自我介绍、合作学习,到制定为实施研究性课程使用的单元计划,以及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电子作品、制作网站等,都在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综观整个培训过程,学员体验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以后学习和教学的情境(“未来教育”的情境),学员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未来教育”培训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开放性资源的,把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放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全新培训理念。

(二)培训结果与特点

一位接受过“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主讲教师的耐心辅导下,学科教师们精心地创建自己的单元计划,不知疲倦地在互联网上遨游,真切地感受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来自‘英特尔  未来教育’新理念的强大冲击波。”③可见,培训不仅使学员们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员们的教育理念受到了一次大的冲击,并对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有了亲身的感受。这些新理念包括:“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

[1] [2] [3]

篇4: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

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信息化建设 教育技术 多媒体教学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远远没有被充分全面地利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教学方法和课件制作水平也有待提高。

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被列为行动计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在第一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比例”和“教师开发研制和应用课件的情况”是评估重要指标之一,各高校由此也加大了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建设,鼓励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极大地延伸了学生的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朝着多样化、综合性、趣味性、个性化等更高层次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教育技术的内涵不仅仅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许多成果还没有被充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为教育技术应用与提高提供了条件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全面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创建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等硬件方面的成果为教育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1.校园网建设

校园网就是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校园网的建设为学校内部教学、科研、管理、通讯和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校园网内的各电脑终端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协议相互通信,还可以享受Web服务器上的相关数据及Internet的巨大信息资源,可查阅到世界各地的各类教育和学习资料,为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进修与学生的自主、交互、个性化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高速、方便地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通过校园网还可以实现网上直接点播课程。

2.数字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资源文献信息中心,收藏着大量的书籍、期刊、缩微胶片、声像资料及电子读物,是校园网上最大、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教育信息化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极大地增强了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

在人才培养方面,数字化图书馆为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以及个性的培养提供了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他们想要获取的知识并在这一领域进行系统而深人地钻研,掌握研究方法,形成创新意识。

数字化图书馆为高校的整体水平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国内外大量的科研信息逐步依靠网络传播,利用网络来捕捉最新学术信息,下载科研文献资料越来越便利,逐渐成为教师从事科研的重要方法之一。

3.网络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网络课程建设、素材库建设以及教学支持环境建设。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就是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运行的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集文本、图片、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为一体,经过科学的构思设计规划,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特点,满足网络运行要求,师生便于交流的一个交互式的课程知识网络化学习系统,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组织开发了300多个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和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试题库)及相关平台。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重要内容之一,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又指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通过建设,所有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都实现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教案、大纲、部分教学录像、参考资料、习题等教学资源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教育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笔者认为,比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现代化教育理念仅靠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不能实现的。在信息化教学的实现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

将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必然的结果,也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发展趋势,高校教师应该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将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自己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部分,努力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但传统的以粉笔和黑板作为教学媒体的传统教学手段有其特有的优势,不能完全放弃。对于以公式推导、逻辑推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讲解更符合学习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不考虑课程内容特点,过度强调课件制作形式和多媒体使用程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许多教师会对多媒体设备产生依赖,甚至会出现不用多媒体不会上课的情况。教育技术的滥用让很多教师将纸质教案变成电子教案,由照本宣科转为照屏宣科,这种情况导致学生要么忙着抄课件内容,要么上课不专心等着课后复制课件;要么跟不上教师PPT课件的转换速度失去兴趣而放弃听讲,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成为空谈,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其后果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既要吸收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优势,还要考虑如何根据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条件将知识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教学目标。学校应引导教师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资源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不要把重点放在多媒体技术的呈现效果上。 2.教育技术与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成为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推广和应用,很多教师都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如课件制作,课程上网等,但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1)关于用PPT文件制作课件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但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将纸质教案变成电子教案,以PPT文件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者再加些图表。据调查统计,在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中,音频文件的使用率只有13%,视频文件26%,而“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和“表格曲线”的倾向分别为79%,75%和67%,三者的集中程度均很高。许多教师还缺少利用内容更为丰富独立的视频、音频和表格曲线文件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学校应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合理设计技术使用方式,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在应用中不断创新。

(2)对教育资源的利用问题。各高校都投人了大量资金进行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但很多教师对信息化成果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做科研的时候到网上图书馆查阅信息、上课的时候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远远没有发挥信息化建设应该发挥的作用。高等教育信息化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二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这种新型教育形态的建立决定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随之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交互性更强的教学形态,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合理调动、组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使教学过程由教师单项输出、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多向交流的模式;将学习变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灵活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环境和平台;使学生真正能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挖掘潜能。学校应引导教师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学校管理方式

随着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多媒体教学的管理也经历了从鼓励教师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加数量为主到制定多媒体使用规范,以保证多媒体使用效果为主的过程。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多媒体的入门制度、多媒体制作规范等规章制度,有些学校还规定了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的资格,如教师主讲同一门课程达到三轮及以上才可申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新课和新开课的教师不允许使用多媒体教学等。尽管如此,很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课件质量差,教师照屏宣科、离开课件不会上课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甚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笔者发现,现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中都把是否具有多媒体教学条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授课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和运用多媒体授课效果这样的软指标很少进行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出现滥用多媒体课件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学校应该建立并完善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从课件制作水平、课件内容、课件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多媒体使用效果、师生交互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进行评估与检查。同时注重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与使用,大力推广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督促有关教师改进和提高,直至取消某些课程、某些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有一个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尽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信息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接受和应用程度的不断深人,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教学形态也将随之建立。

篇5:浅谈教育技术资源论文

浅谈教育技术资源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发展令世人惊叹,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本文从阐述了硬件资源、潜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课件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教育技术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教育技术;资源;种类;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也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三件(硬件、软件、潜件)资源中的软件资源即CAI课件资源、网络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等发展更快,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资源的种类

(一)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有形的、具体的信息转换的各种教学机器或设备。硬件资源在传播活动中本身不会改变受播者的认知结构,但却能促进传播活动的发生,加速或延缓受播者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实现促进功能。硬件资源通常是以实物的形态存在。硬件资源是开展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上存储的教育信息不能呈现,或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磁带、磁盘、光盘上的信息,学生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上的信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观察。

(二)潜件资源

潜件资源主要是指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潜件资源与硬件资源相似,它也是一种外部性的支持条件,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构建一系列理论体系,从而帮助受播者快速接受信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育技术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专门理论。潜件资源是无形的,潜在的教育、教学的心理、信息、传播、控制等的理论构想、研究成果和实施策略。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在教师自身学习、师生的教学活动或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在师生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可以使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被迁移到另一部分学习者身上,减少重复性的摸索活动。因此说潜件资源主要体现了资源的迁移功能。潜件资源是进行教育技术的关键,潜件资源决定着硬件资源的选择、软件资源的编制、媒体的优化组合、恰当运用、控制教育的进程、信息的反馈、协调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三)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是指由硬件实施而设计的教材,是教育信息及其载体。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真正能够引起受播者的认知结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发生变化的就是软件资源,在资源中实现了改变功能。通常我们把软件资源看成是与硬件资源相应的供其使用的教材。软件资源蕴含着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实施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传递任何教育信息。软件资源包括常规软件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网络资源等。

1、常规软件资源

常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记录有教育信息的“三片两带”,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主要是指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等多层次远距离网上资源库。

3、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指CAI课件资源、积件资源和智能学件资源。下面只讨论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

(1)课件资源

课件(Course ware)资源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资源。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无论那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即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中,人(教师、学生)是核心。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师和学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有的课件完全与教科书配套,紧扣教学大纲,紧扣某版本中小学教材,按教科书章节安排课件内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闭性。课件的运用能够按照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课件是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范围,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受到很大的局限。

(2)积件资源

积件(Integradle ware)资源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积件组合平台具有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类教学资源,面向普通教师易学易用。积件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网上微教学单元库、网上资料呈现方式库、网上教与学策略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五个部分。又可分五个层次:核心层、平台层、实库层(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库层(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环境库。由此可见,“积件”资源是一个大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它的素材库中调用自己所需的素材,然后利用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加以组合,也可以随时增加和完善素材库。积件资源只求问题解决,不象课件资源要做好一堂课。积件资源为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因材施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就海岛而言,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戏着鱼群,蠕动着的海

参,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总之你所想象到的'素材都尽在其中。教师可以调用教学单元库中的习题,还可以通过联网调用网上信息。这样,教师对信息的利用简直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能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如果制作出这样的积件,一定会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积件单元是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单位,而不是以整堂课或整章内容为单位,这样,不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可以通用一个系统,就这一个单元也可以说明多个问题。如一段下雨的素质(图片、动画、电视)这一单元,不但可用在语文课中讲散文、古诗或作文意境,同样也可用在物理课中讲物态变化和落体运动,还可用在生物课中讲生态和地理课中讲气候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积件的通用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教育技术资源的关系

教育技术资源是由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等构成,它们都是学习资源。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互相依赖,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通常是一起运用的。优秀的软件资源,通过优质的硬件资源,正确的操作,适当的环境,科学、清晰、完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有实体形态,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硬件、软件、潜件三件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潜件资源建设,使潜件资源建设有一套理论,有一个系统,有一个体系,要使潜件资源建设上水平、正常化、系统化。在潜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关系中,潜件资源是占主导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潜件素质,进行教师的电教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都属软件系统。课件资源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课件资源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它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一个人自制自用而效果良好的课件,别人用起来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他搞不清制作者的用意。要从别人的课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个新课件,往往技术手段不够,因此教师自己不能加以重组改造。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高水平教师设计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因此,课件资源的通用性不强,更难以产业化。积件资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资源系统,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积件资源是我国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思维,它改变了教学软件资源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使教师自己能方便地制作适合教学情境的CAI软件资源。积件资源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资源――课件资源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资源,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着作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是积件资源的“两翼”。积件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策略库为师生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制作教学软件资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灵活易用开放实用的积件组合平台则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能动性的有力工具。

三、结束语

加快实现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真正发挥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正如1994年教育技术的定义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教育技术的丰富实践,资源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促进教育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有了教育技术这样的教育资源的武装,就能胜利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3期。

②彭绍东《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中国电化教育》,1期。

篇6: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好体育课论文

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好体育课论文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体育作为溶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室内体育课还是室外体育课,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怎样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呢?

一.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已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视听媒体在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映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它传播方法。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观察、观察、再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需在一瞬间要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越式跳高的转髋等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各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的年龄、临场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或自身其他条件等;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让学生在感知中增强记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挺身式跳远的模拟镜头(其中包括跳得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挺身式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挺身式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就简单多了,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利用“鱼跃前滚翻”的课件,把整个动作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于是,当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课件,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产生在实践中试一试的欲望。当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深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深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观看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教师在讲授技战术的同时,特别向学生强调互相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观看重大的国际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当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只有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代。

篇7: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运用的论文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1.教学模式单一性。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传统的美术课教材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通过书本、少量的图片、有限的语言、单一的示范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视觉刺激,他们只能去想象,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被动性,缺乏调动激情。

在刘叔成等人著《美学基本原理》中指出,美育来自人类社会实践又反过来促进、影响人类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传统的教学满堂灌,学生学习兴趣淡漠。

二、现在教育手段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与一体,实现传播一体化,开启了人类学习的新方式。

1.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运用。

现在多媒体集声、像、动画显示于一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教学通过精细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更多的视觉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说在色彩教学中,色立体的概念理解是很难的,因此可制作一些色立体的分解动画,将色立体的几个主要构造元素用动画一个个展现出来,并将之组合,学生通过看动画,使其对色立体的构造一目了然;也可以通过绘图软件方便快捷可复制的特性,使理论的知识在现场展现出来。

在学习色彩理论基础知识时,也可以运用软件中色彩丰富、数字化配色方式的特点讲解明度、纯度等知识。

比如说在上《地域的永恒魅力》这节课时,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直观的形式把不同的地区对美术风格影响表现出来,锻炼学社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网络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一个好方法,当书本上提到某些著名的画家、在课堂上很难详细介绍,可以利用网络将其肖像、生平、作品提前预览,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3.网络课件的应用。

现代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形式是一种近距离的教育形式,而网络教育则是一种远距离的教育形式,目前所有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校园网络,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课程制作成网络课件放在校园网上,网络的应用使得教育过程更加互动,教育对象更具有针对性,使教学问题更加清晰化和明晰化。

学生可以将学习安排在自己的时间空间中,根据自身需要和可能选择课程,安排学习的进度,满足学习的要求,丰富视觉、接触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通过实践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站展示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等都能在网站上找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没理解的知识点,课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再次的复习,也可以提前复习。

2.通过网络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学习与相互学习,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应避免“重形式,轻内容”。

现代技术开发的软件因功能多,运用容易出现华丽的外表和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形式。

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课件中所有表现形式都是为课本的内容服务的,都以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避免“重技术轻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度使用,会出现不分重点难点,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现代媒体教学的不良现象,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还应该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应认识到教育技术只是提高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兴趣。

四、总结

在美术教学中,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拓宽、丰富美术教学的知识层面,随着现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更好的美术教学资源将进一步融合,进一步筛选,借用现代教育技术这辆快车,美术新课改必将系统性地进步,为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知识提供一次认知的锻炼,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目前的应用还在融合阶段,教师应该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多媒体、及各种软件的运用,结合学科和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作者:李慧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

篇8: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运用的论文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借助于声、光、动画、色彩等手段,从而使学生更广泛地认识宏观微观的、动静慢的等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和对象,而且能有效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大大提高教学上的表达力和教学效果。

二、小学英语教学及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

听的能力在英语四项能力(听、说、读、写)中排在首位,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更要顾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是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既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意义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提供声音、图形、文字等多种信息,在英语教学中能创设逼真的语言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自然而然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运用多媒体还可节约时间和空间,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激发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

如在教字母组合SHCHTH的读音时,制作一个“小蝌蚪找妈妈”游戏,在每个青蛙身上分别写上She、Chair、This、Think四个单词,小蝌蚪身上分别有[∫][T∫][Θ][k]四个音标。

让学生按动鼠标为它们找妈妈身边,不对则回到原位。

还可利用歌曲教授日常用语,例如GoodMorningToYou!Hello!HappyNewYear!What’sYourName?或利用歌曲教学句型,如在教学“正在进行时”,我们可运用歌曲AreYouSleeping?TheBusIswaiting来引导与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时态,如果再配上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边唱边跳,效果会更好。

2.创建英语交际情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激励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如,在教学有关介绍家庭成员的内容时,我预先拍下自己家庭成员的一些生活片段,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

这无疑会引起学生极浓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声音和形象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交融,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真实情景,收到了很强的临场效果。

又比如,在利用录音机呈现对话时,我曾做过以下几种尝试:(1)先让学生合上书,听一遍录音,大概了解课文,然后提出与录音内容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如: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Who’stheman?Whereistheman?Whatishedo-ing?再打开书,边听录音边跟读,找出答案。

(2)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并跟读,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大意,然后让学生合上书,教师提出问题,来检查听录音跟读的效果。

(3)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朗读课文,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在听、读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听,这样的效果比较好(4)听录音,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在听完录音之后,用简单的语言(可以是中文)来复述他们所听到的内容。

其实,适当运用小组竞赛形式,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的积极性。

在培养他们听说能力的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有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更有效自我监控,提高英语自学能力

以往学生做英语练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英语老师在旁边指导,而且大多数家长的英语水平有待学习和提高,所以学生不能立刻得到回应,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从而影响做练习的信心。

如果我在课堂中用设计的选择练习,如Howoldareyou选择答案有A。

Howareyou!B。

Howdoyoudo!C。

I’mten。

如果学生选中正确的答案。

系统就会出现一个可爱的小兔,说“你好棒!”;如果选错了,系统会出现一个可爱的小天使,说“再想想!”。

而且答对题加分。

用这样的形式做练习,只要学生一做完,学生就立刻知道成绩和答案,从而知道自己的学习困难,方便及时向老师提问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而且,做对了能获得表扬,做错了能及时得到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信心自然会增强,也会感到学习的乐趣。

四、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弥补了图片的枯燥单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积极思维的空间。

但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花哨,学生就无法专心于教学内容上,从而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遵循教育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进行交际。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贴近日常学习、生活情景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且有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学了以后就能开口讲英语,并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作者:焦娇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篇9:小学数学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

小学数学科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更也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识结构,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学习计算机是开展计算辅助教学的基础,为了培养出顺应时代的人才,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要克服学习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尽快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些老教师认为自己年龄大了,不必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只要你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了,教育局现在正准备对乡、镇、场学校的老师进行免费培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提高乡、镇、场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途径。

2、不能把它当成“灌输”的工具

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计算机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计算机教学始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3、不能滥用多媒体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在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如在教学测量线段长度时,教师使用教学软件,先出示一条线段和一把尺,然后移动尺使零刻度对齐线段和一端,再读出线段另一的刻度,就是线的长度,整个测量过程清晰明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测量线段的长度,但此时屏幕上显示的长度是经投影放大的,并不是实际的长度,学生虽然学会了测量的一般方法,但学生此时建立了一个错误的长度的概念,这给学生带来负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测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就能掌握。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

篇10: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学中的运用的教育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革,从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在进行着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将会在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篇11:幼儿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

幼儿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论文

摘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影响下,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关注。新时期,幼儿教育已经进入到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阶段,因而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幼儿教育中是大势所趋。首先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结合幼儿教育发展实际,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教学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幼儿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幼儿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了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卫星通讯技术、音像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因而,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幼儿阶段是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普通教育理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1]。把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使幼儿教育与时俱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传播快、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形成清晰直观性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更加符合幼儿喜欢新奇,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固化的教育方式,不仅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化特征,久而久之,还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快乐的氛围中,增强情感体验[3]。例如,在语文知识内容学习的课堂上,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模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在课前准备好视频教学课件,并以图标的形式在电脑桌面上展示,大班的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与爱好来选择自己想要进行语言练习的内容,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对话练习。又如,在舞蹈表演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媒体视频,向幼儿展示出风格各异的儿歌、舞蹈。在《化蝶》舞蹈的学习中,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把角色与音乐进行有机融合,使幼儿对蝴蝶飞舞的情景有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而且舞蹈动作十分形象。

2.游戏教学,加深理解

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实现快乐教学的基本途径,同时对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4]。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幼儿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全身心投入,不分主客体,和其他小朋友之间尽情交流与沟通。在充分的互动中,拓展思维,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首先播放相关视频,通过动态化的视频,使幼儿对故事中小蝌蚪与鹅妈妈、乌龟妈妈及鱼妈妈之间的.对话内容有所了解,之后将幼儿进行随机分组,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幼儿开展《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同时,教师要可以播放相关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氛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对话内容。另外,由于幼儿在这个阶段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生活化角色模仿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一同进行联合教学,家长利用数码相机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这些视频播放,引导幼儿对这些生活角色进行扮演,不仅能够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还由于幼儿对生活中的这些事物及交际比较熟悉,因而,理解和模仿起来比较容易。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发现问题,使幼儿的得到发展。同时由于幼儿会对一些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此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相关的影像资料,对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对于一些中班的幼儿,他们对坐公交车要不要买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对此,可以播放乘车要买票的视频资料,当幼儿看到上车要主动买票或者出示月票的镜头后,就会懂得上车要主动买票的道理。

3.播放视频,提高幼儿自律能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律能力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可以认真分析幼儿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视频动画,加强对幼儿的正确引导,提高自律能力。比如,幼儿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猴子过桥》的视频动画,动画片主要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只有一座独木桥,每次只能通过一只猴子,但是小猴们你争我抢,都想第一个过桥,结果在互相挤推中,有的小猴被挤到了河里,有的被挤伤了,此时老猴王说道:“如果你们再这样争抢下去,谁都过不了河,就让我们排队吧!”在猴王的指挥下,小猴们顺利地过了河,并且吃到了美味的桃子。教师通过播放类似的动画视频,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观赏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文明礼让的道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总之,由于教育技术优势颇多,彰显了时代特色,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环,因而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的研究,采用科学化措施,丰富幼儿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增强课堂实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丽娜.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9(11):15-16.

[2]宋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育教学[J].广东科技,2012,06(10):24-25.

[3]李红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幼儿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2(9):20-21.

[4]风爽.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改革初探[J].新课程:小学,,3(12):18-19.

篇1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人为本优化作文教学论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人为本优化作文教学论文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知识窄,能力弱,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人为本,优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的理念,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和新《大纲》为依据,对从人出发的“以人为本”的作文训练序列教案、CAI课件的开发和作文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发展学生人本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造力。

一、以人为本,开发并形成一套作文训练序列教案和CAI课件

首先,以人为本,开发一套作文训练序列教案。

我们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知识性原则、循序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等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结合:作文内容与文体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他人研究成果结合,作文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结合,专家指导与教师设计结合,同时把握21世纪作文教学的四个新动向:

(1)立足“人本”。

所谓“人本”,就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新理念是我们开发作文训练序列教案的指导思想。我们强调对学生的终极关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坚持开放。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我们应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表达自己生命的真情实感。我们应开放作文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充分凸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走向开放,是我们编写以人为本作文训练序列教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走向“综合”。

所谓走向“综合”,就是不再把作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写作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把作文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与写作兴趣、审美情感的激发、培养,与阅读教学乃至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整个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走向综合,是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4)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要求“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实施激发兴趣指导策略,积极诱导学生满怀激情,产生向往的快乐心态,自觉地投身到写作的活动中。只有激发兴趣,作文教学才能充满生机,才能成为学生的“最爱”。

其次,以人为本,制作与作文训练序列教案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在形成作文训练序列教案以后,我们聘请电脑制作专业人员,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根据教案设计的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坚持有关原则,制作生动、形象的CAI课件。对于CAI课件开发来说,我们坚持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理念,做到以下五个“强调”: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课件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将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结果。为了让课件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从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出他们的首创精神;

②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课件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学生作文的重要作用。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课件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因而将使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认识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价值。

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课件设计要为学生创造协作学习机会,让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课件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里利用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课件设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将有全新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传统课件设计中,对媒体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精心地设计。现在由于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这种设计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反之,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显然,这些问题在传统课件设计中是不会碰到或是很少碰到的,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则成为课件设计中急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二、以人为本,构建并运用新型作文训练模式

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探索,逐步构建了作文训练新模式:

1.尊重学生主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展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与画面并存,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本课题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很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我校作文教学新模式的始发点,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宽容、自由的学生作文的心理氛围。同时采取不用的形式和渠道激发学生的内隐的作文兴趣。如运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小学中年级采取的玩乐激趣、幻想激趣、游戏激趣,小学高年级的情感激趣、情境激趣、成就激趣等做法,都起到了改善、优化学生作文过程的效果。

2.借助生动课件,拓展空间,激发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小学生的想象更显得多彩而活跃,因为他们有着稚气的心灵和对未知事物的天真想象。作文训练必须从丰富其表象积累着手,引导他们细致地观察和深刻地体会社会生活,开阔视野,增加阅历。现代多媒体课件,可将真空的音响、活动的图案、变化的形态,直接逼真地展示给学生,引起他们对相关事物的联想,对未知事物的想象。教师激发学生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复活和完善载体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拓展空间,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写想象作文。

(1)描景物,展示自然界的美景。如五年级命题作文:“美丽的春天”指导课上,老师先提出假设:假如让你来当画家,要求你画春天的美景,你会在纸上画些什么呢?接着让学生欣赏课件上鲜花的绽放、小溪丁丁冬冬的流动、燕子飞上飞下忙着搭窝、柳树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等生动形象的画面,再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在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白纸上尽情描绘,然后又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画的画,小画家还在一旁讲解。于是,情动而辞发,学生下笔时,语言富有情趣,还适当地运用了联想、比喻、拟人等手法,轻松自如地写下了自己美好的春天的赞歌。

(2)写童话,表达内心美好的愿望。针对小学生爱动物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看到许多动物活动的情景,然后让他们仿照以前读过的童话作品,用动物代替人类加以想象,通过记叙故事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对诚实、勤劳、勇敢和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品质加以赞美;对说谎、懒惰、贪吃和自私等不良行为加以批评。

(3)编科幻,畅游未来科技世界。如今,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他们通过国际互联网、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等多种媒体,学到了许多连成年人都闻所未闻的科学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科幻作文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教学时,我们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以“未来住宅”、“奇遇外星人”、“机器人到我家”、“奶奶家住在外星上”等为题,让学生编写科幻故事,凭着小作者对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的了解,加上奇思妙想,肯定会创造一个个异彩纷呈的未来世界。

3.开放作文教学,创造机会,激发探索。

这是在激发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开放作文教学,在教学空间、课外读物、作文形式等方面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1)开放教学空间。学生的素材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了生活体验,才能写好作文。于是平时我们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他们原来学校组织的自我服务性劳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外出采风。

(2)开放课外读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把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揭示得很深刻。丰富的、大量的课外读物可以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广,体裁更丰富的习作范例。学校购置大量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给每个学生办了借书卡,学生随时可到校图书馆借书阅读,同时给每学生发一本“采蜜本”,让他们把课外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把读书的感受体会写下来。这样,有不少学生迷上了读书,我们发现,学生作文的题材更广了,文句更美了。

(3)开放作文形式。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劳动。小学生们必须有充分的写作自主权,才能发挥写作潜能。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学生作文的理念,给学生充分的习作的自由,要与别人交流什么思想,要抒发什么情感,就写什么样的文章,如“小记者采访记”等。我们常常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写“听声音编故事”、“看电视写观后感”等音像作文、自由拟题作文,学生很快就领悟了老师的要求,从而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写出的作文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孩子的童趣,读后令人口动。

4.坚持主动参与,强化训练,激发尝试。

我们坚持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实现多元互动,强化训练,激发尝试。

(1)先说坚持主动参与:首先,开拓主动参与渠道。大体有三条渠道:一是让学生进行观察,如观察大自然的一个场面,观察一个物品、一个人等;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如做游戏、种花草等;三是让学生与别人交际,如创作班队活动节目、布置班队“小园地”、帮小记者去采访等。学生在具体真实的语言交际和实践应用中,学会了交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作文。其次,提高主动参与密度,主要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活动的拓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参与的机会。第三,优化主动参与效率,教师教给学生观察、探索、习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尝试中,强化训练,提高有感而发、自主习作的能力。

(2)再说实现多元互动。首先,营造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优化师生互动关系;其次,强化学生训练,挖掘互动内涵。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由说到写,由片断到成文,由易到难,言语训练便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样,当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以后,有一种表达欲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文”训练。“说文”训练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也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得诸自己,鸣出内心”是小学生作文的根本要求。这样,小学生的习作出现异常繁荣局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以人为本,制定并运用《小学生作文评价标准》

评价能起导向作用。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以人为本的作文训练的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对学生作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在班级同学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我们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强调立足于他们的发展,要求作文中必须要透露鲜活的童真、童心;强调儿童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发展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制定两种《小学生作文评价标准》:第一种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语言,三是态度情感、过程方法;第二种是按学生作文各要素来确定标准。两种《标准》的具体指标因篇幅关系略。

对于这两种《标准》的运用,我们提出如下的要求:

1.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可灵活选择其中的一种《标准》来进行,做到多样化、灵活化。

2.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要不断地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

篇13: 浅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论文

浅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论文

摘要: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计算机与课堂教学紧密集合起来:应用PowerPoint把课堂主干知识制成幻灯片,并插入模拟动画和录像,把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化学课堂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化学教学开始应用教具辅助教学,如模型、图表、实验仪器,等等。但总的来说,都还属于传统的教育手段。此时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走进高中课堂,与化学学科教学适当而紧密地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密度增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下面笔者以高中化学为例,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一、幻灯片展示

化学虽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也有许多理论知识。怎样更好地把这些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呢?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为使学生更好地学好化学,我们将以往满堂贯的教学方法,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主体式教学方法。主体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精神是教师深入备课,然后把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带引导性质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PowerPoint就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佳拍档,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有良好的交互功能,比较以往的投影片优越很多,其有趣的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利用PowerPoint也可以实现电子备课,教师利用PowerPoint就能备课、上课。例如《物质的量》的第一课,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制成一系列的幻灯片,授课内容包括:设问→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小结→测评练习。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二、动画模拟

用动画模拟微观反应,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动画模拟展示反应历程。如在“甲烷的取代反应”教学中,通过动画演示该反应,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甲烷中碳氢键和氯气的氯氯键的断裂,还可以看到断键后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化学键的全过程。结合传统教学动画模拟不仅可以使学生看到化学反应的表面现象,还使他们理解了反应的本质,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又如在“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讲解时,学生始终不明白乙烯与水怎么断化学键,断键后原子到底怎么连接?这些都可以通过动画展示,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学生很轻松地就接受了知识。化学反应的现象可以观察到,但其实质却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我们可以用动画形式来模拟分子的破坏、原子的重新组合及新物质的分子的形成等,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中学化学中有一部分实验,在课堂上不能直接演示,包括污染严重或有危险性学生又必须知道的一些化学实验如CO的中毒;较难完成的实验如工业制氧、石油的形成过程等;不易观察的实验,如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实验错误操作的后果如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点燃不纯气体引起爆炸等,都可通过动画来模拟反应过程。

三、实物投影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而在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完成演示实验,通常都是在试管、烧杯中进行微型实验,大部分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让每个人都观察清楚,教师往往要“绕场一周”,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还未必有理想的效果。实物投影仪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当堂的教学反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叫几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大部分人只是看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做练习自己不愿真正动脑动手。而用实物投影仪就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将本堂课的反馈练习布置给全体学生,待做完后随机抽查若干,并用投影仪将他们的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教师点评。一方面调动了全体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较多学生的练习得到展示和讲评,做对的有成就感,做错的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播放录像

在化工生产的教学中,如合成氨工业,肥皂的制取,接触法制硫酸等,教师普遍感到学生提不起兴趣,而对于工业流程、生产设备等,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如能带学生去实地参观,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是理想的,但往往受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如果将有关内容摄制成录像或从一些资料库中摘取相关内容,穿插在课件当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科技是为生产服务,我们所学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它是多么有价值,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用生动的动画图像和清晰的文字注解等将学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等形象的表现出来。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使内在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件过于简单,或过于花哨。一个好的化学课件,应内容科学,使用方便,画面清晰,图文并茂,如果过于简单,则课件仅仅起了一个活动黑板或幻灯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但如果插入大量的图形、音乐等元素,则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到要学习重难点上来,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完全以动画代替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有些教师滥用多媒体,本来在实验室里完成而且现象明显的实验,现在一律改用模拟效果代替。这样下去,学生都变成纸上谈兵,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都不会做了,更别说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计算机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实验教学不但不能淡化,而应不断地加强,决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

(三)照搬别人的课件。在音像市场,在网上,充斥着各种多媒体课件,这给我们教学和研究确实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在使用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切不可照搬不误。每个教师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是不一样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因材施教,而我们的课件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但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切勿千篇 一律,人云亦云。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多动脑筋,亲自参与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它手段结合,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应用于我们的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非,王学松.计算机械拟化学实验的局限性与电子课件选择.化学教育.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

篇14:高职美术专业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1引言

传统的高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已经出现明显的弊端,已经无法与时代接轨。所以,有效促进美术专业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是时代发出的召唤,是现代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美术专业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美术教学领域的巨大变革,是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变革[1]。对于形象性较强的美术领域,更能体现出现代教育方式的技术优势。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现代技术中的网络进行收集,使资料更加完备,丰富和充实美术专业教学的素材资源;同时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和探索的主动性,开拓思维和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