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传承研究的论文

ato1188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ato1188”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校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传承研究的论文(共17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校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传承研究的论文

校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传承研究的论文

摘要:地方高校的美术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在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学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还处在初始阶段,在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将地方文化更好的融入地方高校美术课堂,理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更多文化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文化论文

一、引言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等的集合体,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如江苏省宿迁地区特有的项羽文化,目前宿迁地方政府正在全力打造一系列项目如排练有关项羽的电视剧、戏剧、歌舞等,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利于项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在江苏省的宿迁地区有地方高校宿迁学院,将该地特有的项羽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对于项羽文化的传承必将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融合的理论概述

第一,地方高校美术教学。高校美术教学是在高等教育中,拥有扎实美术功底和技能的美术教师对选择该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美术训练与培养的过程。因为美术学科的特殊性,高校培养的美术专业的学生除具有专业技能之外,还得具备独特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有独特的眼光去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在地方高校中,因为地方文化的特殊性,高校及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在设置具体课程时,应注意将地区特殊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入进去,这样有利于一届又一届的美术学子将地方文化传承下去。第二,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将地方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其获得的成果也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如江苏省宿迁地区的项羽文化,因为政府考虑到要打造宿迁地区特有的项羽文化,所以开展了诸如拍电视剧、排练与项羽相关的歌舞、戏剧等项目,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也自然会想到其它有利于传承项羽文化的活动,宿迁学院的美术教育自然被列入其中。但是目前美术教学与地方文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地方文化的介绍还是太浅,缺乏系统性的引入。在地方高校的研究机构中,专门研究当地美术文化的研究机构的数量屈指可数。美术教学与地方的文化不仅可以传承当地地域文化,也是对大学生展开爱国爱家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在地方高校传承当地美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把地方文化纳入高校美术课堂。高校可以在美术专业的课堂中融入地方文化的相关课程,如开设地方美术作品欣赏、地方文化鉴赏以及地方美术作品的工艺制作课程等,在江苏省的宿迁院校,就可以将关于项羽文化的美术作品拿到课堂上供学生学习交流,也可以带学生到项羽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去亲身体验。也可以开设有关地方美术作品鉴赏与地方文化感悟的选修课,使得地方文化不仅仅在美术学生中传承,也可以在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中传承,这样可以使传承的范围更广。另外,在美术专业的实践课教学中,高校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地方文化像宿迁地区的项羽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这样很容易可以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因为带有地方的独特味道,也可以增加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第二,组建专门的地方美术研究机构。目前,很多地方都将研究所建立在高校内部,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人才。在组建专门的地方美术研究机构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我们应建立完善系统的高校美术研究体系,从地方文化研究到地方美术作品欣赏再到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应当形成一个连贯的过程,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完成。其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可以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拓展地方高校美术教育的范围,让地方高校真正成为研究地方美术的重要基地。为了完成这些研究任务和在高校中设置相应的课程,都需要在高校中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安排相应的研究人员从事美术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当地美术资源,拓展教学范围。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地方文化更好的与地方美术教学融合起来,除了可以开设相关美术课程、引导学生创作蕴含当地文化的美术作品之外,还可以在当地设置实习的基地,使学生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当地文化,或是以“民间采风”的形式组织学生参观、感受属于当地的文化,并要求他们自主挖掘当地文化的可利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不仅仅只限于在课堂上学习当地文化,学习理论方面的美术知识,还可以在校外亲身体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就相应的拓展了高校美术教学范围。最后,高校也可以让当地知名的艺术大家或是对当地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到课堂上进行讲学,宣传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展教学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教学与地方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其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地方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列入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我国,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发掘地方文化对于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如在江苏省就正在准备充分挖掘当地的项羽文化。美术教育要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以后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是与当地文化的有机结合,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地方文化要想发扬光大,必须要有地方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未来,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时代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也有责任有义务自觉承担起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蒲洁,白石.数字媒体专业工程化教学与地方文化对接研究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3).

[2]王颖丽.地方高校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02).

[3]王涛.地方高校在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中的有效路径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04).

篇2: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与传统手工艺传承论文

地方高校美术教学与传统手工艺传承论文

摘要:传统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类。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许多手工艺技能在现代工业革命的冲击下,面临不同程度的衰退和变异。高校美术教学与地方传统民间手工艺技能相结合,是保护这些优秀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有益于拓展高校美术教学内容。本文就青海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如何与高校美术教学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实践探析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具有属于本地域、本民族的历史积累与文化传承,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与文化符号。传统手工艺技能是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领域中的重要一类。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许多手工艺技能在现代工业革命的冲击下,面临不同程度的衰退和变异。作为地方高校有责任加入到本地区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保护、抢救、研究、传播、创新的行列中,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将高校美术教学与地方传统民间手工艺技能相结合,是保护这些优秀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有益于拓展地方高校美术教学内容。

一、青海民间传统手工艺技能内在的价值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6个世居民族,各自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历史发展中他们创造了具有强烈民族性、地方性和宗教性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并形成了各自较为完整的制作体系,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潜在巨大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是青海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自身局限和社会环境等种种原因,制约了其良性发展。如有的在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从原材料和手工艺技术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无形中导致了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变异。所以,青海传统手工艺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是较为严峻的。首先,手工艺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了技术理念落后、产品质量较差以及信息不灵、管理落后的状态;其次,民族文化是逐渐改变的,而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民间手工艺一直强调体现传统,忽视了文化变化的.体现,民间手工艺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文化变迁的形势;最后,缺乏较为健全的理论体系,都是“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很多技能逐渐消失或在流传过程中变异。

二、传统手工艺技能与高校美术教学的结合

近几年来,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民间艺术进校园”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本土的传统手工艺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对其理论知识作了探索整理;部分教师对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相关的成果。目前,学院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手工艺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如建立实训室,利用多媒体网络,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工艺大师进行教学合作等。通过几年尝试,有部分学生掌握了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基础方法、要领。学生从临摹艺人们的作品入手,逐渐融入一些当代设计理念和方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设计观念相结合的作品。部分教师开展了传统手工艺技能课题研究,他们注重对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研,对其制作工艺流程等进行深层次挖掘整理。如“青海民族民间美术”等课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再现这些传统技能的工艺程序,让学生学习和领会民间工艺技能和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传统元素进行尝试性艺术设计和创新。目前,已有部分较为成熟的产品投放市场;出版了本土教材“青海民族民间美术”,还有一些教材正在编撰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前传统手工艺遗产的保护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投入来实现,而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对其生长的原生态的社会环境有着极强的依存性和附着性。当地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具有家族性、自发性、随意性等特点。虽然对于民间手工艺保持原有的民间特征是有利的,但随着社会的变化,愿意学习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后继乏人已经成为传统手工艺继续传承发展的瓶颈。依据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的要求,青海师范大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是对传承民间手工艺技能的一个重要补充。在培训中就受训人群的实际需求及现状,注重开放性和交流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理论性和科学性、灵活性和长效性原则。通过以上形式的互助学习,受益的不仅是传承人,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并创作出一些适应市场、顺应时代审美但又保持了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保护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传承人不能完全接受现代设计理念,甚至某些问题上出现理念对立等现象。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发挥高校在传统手工艺技能传承中的作用,是值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三、高校美术教学深入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能的建议

(一)首先必须明确手工艺技能传承、发展的关键是要培养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的人才;其次要明确教育是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担负传承的重要职能。所以,高校理应从课堂教学、现有专业、技能创新、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制定一系列适合的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民间手工艺技能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中。

(二)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地方高校应明确自身在传承中所肩负的重任。具体实施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挖掘自己的优势,凸显自身的特色,对于顺利开展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注重研究性、创新性,才能切实有效地巩固高校作为传承民间艺术及其手工技艺的重要阵地。

(三)高校美术学科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技巧和能力。传统技能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补充现有高校课程设置中的不足,让学生接受系统、连贯、全面的教育;也可以让民间艺术在新的载体上得以传承和发展。地方高校在传承过程中,除了可以继续深入对目前合作的非遗传统技能的发掘,还可依据本地区优势,拓宽研究领域。除与设计专业结合外,还可与数字媒体、绘画、雕塑等专业结合,扩大校内传承的辐射面,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

(四)青海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瑰宝,必将深刻影响“青海文化”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强调人的“入念”,带有精神性,而现代设计则讲究合理性,理论是支撑实践和创新的唯一标准和依据。高校在传承过程中应研究如何建立合理的保护机制,一方面为创新创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并为有关部门的搜集、整理、研究等保护工作献计献策。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适合在地方高校进行传承。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当地乃至全国其他地方高校的非遗技能传承保护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胡亮.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国戏剧,(7):59.

[2]赵学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文化政策[N].中华民族报,-01-22(005).

作者:李懿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篇3: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很多,但是能涉及到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容很少。我国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开设,多受到西方的音乐教学理念影响,导致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融合不够。故,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十分必要。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高校其实是培训人才的重要基地,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为让高校的音乐教育和民族教育能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知识。但由于民间文化组织形式明显带有不确定因素,若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单纯的依赖民间文化的组织形式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显然是不够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希望,所以要重视民族传承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可以判定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承机构,是十分利于民族文化传播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的基础

高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是重要的依托,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角度探寻问题,部分高校将音乐课程设置为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也是精心挑选的教材,其实这是十分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加之,全球化发展已经涉及到世界上的多个领域内,为能在国际舞台上一显身手,就应该充分显现出我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容。音乐文化一直被看成是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内容,所以能与民族音乐进行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完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不但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也能为课程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若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能从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角度探寻问题,就能解答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遭遇到的问题和疑虑。因此,为让高校音乐教学能与传统的音乐传承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与兄弟院校交流互动,了解到当前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更好的进行民间音乐的传承。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的传承不能死守一套,不进行更新。其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通过革新的教学模式,保留先进内容,剔除落后文化,所以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时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先给学生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最近一段时间比较流行民歌元素,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播放中国传统的民歌如《走西口》、《小河淌水》等,给学生多播放几个版本,让学生对比进行欣赏,最终选择自己喜爱的版本,并说出理由。很多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到龚丽娜的《走西口》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真挚的将留念亲人的情感凸现出来,给人以感同身受之感,学生通过欣赏民歌音乐作品也开始重新审视龚丽娜这名歌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并看到她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独有效果。使用该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开发性特征,其实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先吸收先进的文化,然后在先进文化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新,从而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推行下去,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使用上述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内。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

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期间,为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开展创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音乐和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一,从音乐的技术层面考虑问题,教师要为学生选择较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到演绎的技巧,这将更好的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第二,教师为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系统性的认知,就要将传统音乐分类,通过分类学生能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生能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并使其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有价值;第三,开展音乐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通过互动教学提问的方式,使用情境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民族音乐展示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音乐和高校的音乐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对引导学生认知音乐文化规律有着积极影响。

三、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内凝结着中国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也是能集中体现我国音乐问题的关键点,能彰显出中华音乐文化的实质内涵,这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间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音乐文化传统机构,应该吸收民族音乐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所以两者的融合有其必然性。基于此,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最终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淑婧.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J].黄河之声,,04:63.

[2]王靖怡.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5,15:196-197.

篇4: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反思论文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反思论文

【摘要】音乐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音乐素养提高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却较少关注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使得我国音乐教学逐渐地朝着西方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就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探索。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迎来机遇的同时,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需要面对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民族音乐文化是经过岁月洗礼而积淀下来的优秀本土文化,[1]作为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中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向新时代的学生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改变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更多地重视西方音乐而忽略民族音乐文化。

一、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增加文化内涵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世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着百姓的民风习俗。因此,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音乐可以较为真实地体现出社会各时期的历史背景及民众的生活状态。而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能够发展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所以,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具有民族音乐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自主的去了解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这样即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注重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变高等院校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将整个音乐教学变得更有活力,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传授过程中也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既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也能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其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学习与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狭义上来说,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丰富多彩的音乐体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习俗及风土人情。而从广义的层次讲,也能拉近民族距离、帮助民族之间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二、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一)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历史上,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都是依赖民间艺人之间的世代相传或口口相授,然而,这些民间艺人们的生活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具有着不稳定性,再加上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不受人重视,所以文化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受众体也只是小范围,鲜少有人能主动地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教育中,高等院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出努力。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民族音乐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其载体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努力向学生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文化是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基础

重视传统音乐的教育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应该始终以此为宗旨,利用高校的教育平台,努力发挥自己的所能,向学生全面传授民族音乐知识,帮助他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新时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动态及学习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然而从现阶段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来看,仍然存在着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传播效果不甚理想、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缺乏体系化和地域化特色、以及过多地重视西方音乐教学而缺少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等现象。所以,学生出现了更偏爱西方音乐或流行音乐及忽略民族音乐的现象。因此,高等院校应该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作为根本,将学习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粹所在。

三、现阶段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高等院校的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较多关注音乐理论的教学和技巧的训练,且多数高等院校中也只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有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机会,这就致使多数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了解甚少。长此以往,难以全面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和传承。所以,应该努力改变现状,利用高校中所开设的各类艺术公选课程,向各专业的学生去教授我们的民族音乐,这样既能重视各专业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能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二)高等院校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各种新音乐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高校学生作为青年力量的主体,普遍喜欢这些具有着时代特点的流行音乐,而较少地去关注民族音乐。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民族音乐的学习既枯燥又乏味,因此对其毫无兴趣,更有人甚至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是真正的民族音乐,这些原因无疑会给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贯穿民族音乐文化

人类的行为举止,都受思想观念所主导。若想实现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需要音乐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始终将民族音乐文化贯穿在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发挥导师的领导作用,向学生强调民族音乐文化存在及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引导高等院校学生正确的看待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再次,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突显出民族音乐地域文化的特色,以此拉近与新时期学生的距离,使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民族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去,喜欢上我们的中国特色音乐。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音乐工作者们以此作为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去坚持不懈地实践才能实现[3]。

(二)加强对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优化,突出民族音乐文化

高等院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脱离不开音乐教学课程的设置。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并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音乐教学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突出民族音乐重要性的同时,也能够加强教学实践课的比例。利用高校学生地域大、民族广的优势,让他们站在讲台上去表演或讲授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做到相互感染和相互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去学习和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文化,也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变为以学生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主讲者,以多形式、多内容的方式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

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特色化音乐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如邀请民间艺人走入高校课堂,让这些民间艺人以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们与传统音乐的距离,让他们在课堂上直观地去感受真实地民间艺术;也可以在教学之余举办多场民族音乐会,让学生们能够学有所用,把自己所喜欢或所掌握的民族音乐向更多地人来进行展演。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不会让学生感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枯燥,也能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总之,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传授民族音乐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然而,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的问题。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还应该去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珊.普通院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J].当代音乐,(18):22-23.

[2]刘显波.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分析[J].当代音乐,(01):23-24,26.

[3]曹红英.关于中华民族音乐推广与普及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7(01):43-44.

作者:佟鑫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

篇5: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体系建设及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体系建设及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摘要】地球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民族音乐在和西方声乐的碰撞下,承受了很大的挑战,民族文化因素正在渐渐褪色。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是为社会培育声乐人才的基地,但是高校并未对民族文化进行考虑,这部分内容的淡化很可能会影响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为此,本文从当下的教育现状出发,站在文化背景的视角下就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可实施性、未来的改革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高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教学元素,确保文化传承和民族音乐的持久稳定发展,让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音乐;高校教育;探新

高校音乐培养的目标是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接触到了多样化的文化,很多人抱着崇洋媚外的心态去接纳他国文化,却对中国文化没有丝毫的情感和兴趣,故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可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民族音乐的教学需要有民族底蕴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高校有着很大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找到问题症结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务之急。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1.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1)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缺席。现在高校的教学体系还是采用从外面借鉴的歌曲或者是歌剧等。在中国的高校中,民族音乐教学不是纯正的民族乐,还引入了西方的声乐教学,而且是没有主次之分,甚至很多学校摒弃了传统的文化,以西方的声乐教学为主。这样背道而驰、洋为中用的方法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2)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特色缺失。中国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由很多少数民族聚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声乐,这种声乐就是很好的教材,是我国优秀音乐瑰宝。但是,这些地方乐曲和歌谣以及戏剧等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却很少有涉及,在课程理论体系中缺少了地方特色也就没有了民族的鲜活性。(3)民族音乐课设置单一。现在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进行改进,比如说在授课资源上,对于题材选定更新速度低,没有彰显民族文化;课本上很多内容是关于一些西方国家的古典乐欣赏,开设的相应课程多是大提琴或者是钢琴,很少涉及中国的二胡、古筝等。

2.高校音乐教师教学

(1)教学单一,没有新意。高校教师是课程的主持者,应该具备灵活的备课方案和鲜活的应对措施。但在实际授课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自己独创的设计,尽是拿来主义,全以西方的音乐为中心,这种教材的局限性并不符合中国现代国情,对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进行充分重视和传播。(2)没有传授给学生精髓。我们所谓的“传道”不单单指我教会你什么,而是指你可以学到什么。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如何发声以及乐器的使用规则等,但是并没有“传神”。这里所谓的“传神”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一个体会、一个传达,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抑或是一种语气。3.高校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1)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缺少认知。目前,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个性化以及非主流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并没有完全接纳和传承的意识,很少有人真正喜欢民族乐曲,喜欢民族的乐器演奏。(2)师生合作存在困难。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的狭窄,在老师那边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弥补,师生之间缺少相应的沟通和理解。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老师上课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二,学生会因为老师上课无趣,原本对民族音乐的误解会加深,可能会选择避而远之。民族文化融入民族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民族文化背景的必要性(1)民族文化的价值。民族音乐传承和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底蕴。通过对民族音乐的赏析,作者和听者可能都会产生共同的情感反应。但是很多没有文化背景的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可能就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因缺少了文化背景赏析,建立在背景下的音乐赏析才更有价值和韵味。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这一因素,学生的体验将会更加鲜活,课堂也会更生动。同时,在讲解民族文化时,还会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以及欣赏水平。(2)民族文化的危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力量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很多传统的民族音乐正在耗竭,因此,将文化因素纳入民族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而大学生、高校教师是该保护行动的'主人,应该发挥他们独特的优势和特长,将民族文化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中。2.民族文化背景的可行性透视(1)政策的支撑。,我们国家已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加强高校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其中就有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这给高校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也是动力,可以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的同时,做好传承传统文化的工作。(2)文化和音乐的结合效果。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是不矛盾的,民族音乐中包含民族文化,二者必须要同时存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独立价值。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新途径1.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1)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学体系理念的更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突出本土化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色,不要过分沿用外国的教育模板。如果是中华民族音乐主题就只讲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当然,为了更好地学习,也可以将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对比欣赏,但是要分清侧重点。(2)研发民族声乐课程。高校现在的教材过于陈旧,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发新的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学校内大学生的民族分布、文化差异进行调研,研发出适合该高校群体的特殊课程。这种开发和利用非常有利于本校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还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3)组织民族文化音乐活动。不定期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特定的节日,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又可以将民族音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最近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和认知,能增强民族音乐的普适性,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音乐活动,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2.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1)教师要有民族文化意识。在教导学生之前教师要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有对民族音乐的信仰,在日后的教学中把这种理念传达给自己的学生。知识不是全部,内涵更重要,这才是教师最应传达给学生的。(2)创新课堂形式。在对课堂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也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授。如利用多媒体设施展现各大民族音乐的表演现场,适当地采用这种视频或者音频形式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感染力。老师在前期备课的过程中要搜集好上课的题材,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课堂要做示范,注重情感感染和文化讲解;课后作出整理和推送,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鉴赏类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3)教师课堂评比工作的展开。对于教师的考核标准也要加大检查力度,不能滋生教师的惰性心理,要采取激励措施。每学期或者是半学期开展一次课程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将优秀的教师课堂采取录像形式发布在学校的网站或者是其他教育网站上,供更多的老师借鉴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

3.对大学生的指导

(1)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学生应该具备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这需要教育者进行适当引导,培养形式可以采取纪录片赏析、作品演奏、作品赏析等。这个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慢慢就会养成自我意识。(2)组织作品竞赛。高校的民族音乐离不开有创造性的学生,只要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符合民族音乐主题的作品都是好作品。而作品竞赛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那些真正喜欢民族音乐并且热爱民族文化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作品给更多的人欣赏和评价。结语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要结合本土化的教学对民族文化进行借鉴,同时还要创建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师要承担起应有的角色,将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创新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挑战和不断的否认和修改,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厌其烦,做好创新工作,保护文化遗产,将高校民族音乐真正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达到“民族化”和“地域化”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温梅琴:《文化视野下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族素养培养的必要性》,《音乐时空》第7期。

[2]兰晓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第12期,第113-115页。

[3]赵梅:《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高教学刊》第4期,第96-97页.

篇6: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1.1应用型大学体育概述

应用型大学体育是指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体育教学,更多的是交给学生综合性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训练,强调学生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将体育教学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1.2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大学文化是以校园为载体,通过广大师生和校方的一代代传承和发展,汇聚了历届师生对于物质、文化、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心得和感悟。大学是以提供优良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场所,为社会输送各种人才。大学文化首先需由浓郁的学术交流和钻研的环境、科研探讨精神和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责任感组成。对于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学文化由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组成。目前国际上关于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文化是指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包括设施、制度等。在广义的体育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我国学者认为体育文化是由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组成。狭义的体育文化是指体育文化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由体育用品、体育生活、体育教学、体育制度、体育活动参与者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总结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念等组成。大学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发展和运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共性。大学体育文化由不同层次组成,大学体育文化义同体育文化,是指大学师生在大学校园内运用各种体育器材来达到强身健体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之效。此类解释下的大学体育文化包括基本的体育知识、体育设施、体育价值和规律及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知名学者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将大学体育文化划分为4个层次,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基础上加上了行为文化,并为每个层次划分相应的指标分类。一级指标即4个层次;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大类划分,如制度文化下包括大学体育制度、组织领导管理等;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分,如大学体育制度下包括XX管理法则、体育设施开放时间和管理细则等。本文将大学体育文化定义为包含校园体育教学、体育运动、比赛、体育文化推广、体育设施等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的总和。

篇7: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3.1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

体育硬件设施和活动场地的投入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大学体育教育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物质基础,保证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2搞活大学体育教学的活动氛围,促进互动融合

要想既能提高体育教学成果,又能促进师生学习领会校园体育文化,搞活体育教学活动氛围很有必要,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赛事、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的参与互动,扩大体育项目在校园的影响力,构建积极活跃的体育文化。

3.3以人为本,加大对学生的关注

一切校园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既是体育教学的参与者,又是体育文化构建和互动的参与者。校园体育活动是以鼓动师生参与体育锻炼,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因此,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为了加强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的互动,学校应以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为参考,积极组织展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营造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学因体育文化而精彩,体育文化因体育教学更丰富和更具实践性。积极促进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互动,以人为本,促进体育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和体育教学活动的共同发展,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银华,程风.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以钦州学院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1).

[2]司强.高校体育教学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

[3]李吉远.构建和谐生态大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6).

篇8: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集约使用校园体育设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共同创造和传承校园体育文化。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也是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围绕体育展开的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课内外一体发展的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学和体育项目的发展,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促进身心的发展。所以,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的。

2.1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包括体育设施、活动场地、师资、校园教学环境等,为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创造了前提。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教学环境、体育设施和师资等,才能开展教学、竞赛等群体活动。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首先应具备相应的体育场馆、运动器材、校园地理资源等条件,如:网球场、游泳馆、塑胶跑道、操场等。所以,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准备。但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全民健身的参与和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增长及高校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得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日益跟不上大学体育教学的步伐。所以,各大高校需根据校园规划和实际发展需要,合理适当地对体育物质文化加大投入力度以满足师生强身健体、释放心情的需求。

2.2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由师生共同完成,由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一种适合本校师生共同参与和发展的精神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精神方面建设包括体育精神、价值、拼搏进取、团结奋斗、克服困难险阻等精神,构建公开、公平、经世致用的体育道德精神。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和群体交流氛围,帮助推动大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大学体育教学除了具备专业的师资水准,还需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环境,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共建,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参悟和坚守。如:健美操项目是一项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体育项目,集形体、舞蹈、音乐和健身为一体的全民运动项目之一,但如果没有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学生只能通过健美操观赏到形体之美,而如果参与这一运动项目中,则不止体会到形体之美,更能体会到健身之乐、拼搏之乐,对体育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加深理解,并能形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从而对体育精神文化的进行补充。

2.3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健全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高校领导致力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制度条约和活动准则来规范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和完善体育参与主体的行为和体育活动的成功开展,帮助师生养成共同管理的文明规范。大学体育教学在体育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开展,在制度文化的指导下规范、安全、有序地进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体育设施保管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及遵守制度的习惯。

2.4应用型大学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参与体育项目、群体性活动、娱乐活动等体育行为。高校体育行为主要有课堂训练、互动、课外健身、参与体育赛事等形式,行为文化促进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拼搏进取、不畏困难的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行为文化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校园活动氛围。通过大学体育教学重塑了行为之美、重申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篇9:地方文化研究与创新的论文

地方文化研究与创新的论文

邯郸学院荀子学院吕庙军教授所著《荀子与赵文化研究》由新华出版社于7月出版。全书20余万字,内容大致分荀子研究、赵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应用研究三个部分。从各自篇幅比重来看,荀子研究部分所占篇幅最大,属于该书研究的重点。其次是赵文化研究部分,特别是对赵氏梦文化的特色进行了考述和阐发,令人印象深刻。最后部分对荀子与赵文化在邯郸地方文化的应用对策方面进行研究。此书前两部分内容看似独立,但却在第三部分内容中得到了融合、升华。此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关于荀子与赵文化研究课题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对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览全书,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较为全面系统地考证了《荀子》诸篇的写作时期及其作者问题

该书对荀子著作的真伪及其文本特征、语言文字、思想主旨、哲理名言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独到分析。《荀子劝学》作为荀子首篇,为荀子所作,向无争议。然学界对该篇成篇时期多认为是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为祭酒时对诸生的演说。本书作者却认为是荀子晚年在兰陵教导学生的著作,不盲从成说,极富有启示性。对于《非相》篇,学者一般认为写成于荀子晚年居兰陵时。该书作者虽然赞同此观点,但又深刻指出《非相》全篇内容前后并不连贯并非成于一时之作,应属后人整理编订而成。作者观点可谓平实有据,令人信服。《性恶》篇传统上被认为是荀子名篇,集中阐释“人之性恶”。学者多认为是荀子在稷下时所作。该书作者也同意此观点,但又从荀子的事业高峰期、心理学视角进行了分析和证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诚然,《荀子》诸篇成篇时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作者能够从具体篇目入手,细致而具体地分析其文本语言特征、思想主旨、哲理名言并能结合现实社会挖掘荀子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和借鉴价值。这体现了作者的现实关怀,是值得肯定的。该书对《荀子》诸篇问题的考证和分析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让读者读罢对每一篇都形成一种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赵文化研究历史由来已久,在众多区域文化研究中可谓一支亮丽奇葩,亦最为璀璨。而荀子作为一位曾经生活成长在赵国历史文化大地上的伟大思想家更是倍受瞩目。历史上,在赵国这方土壤上,产生了慎到、公孙龙、荀子等诸子名家,而作为儒家殿军和大师的荀子最为出名,他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因此,研究赵国历史文化,荀子是无论如何都绕过去的人物。

二、深入细致剖析了赵国梦文化的渊源、种类、功能及成因

该书利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的“两重证据法”对春秋晋国赵氏的梦文化现象、赵国君主梦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阐释,揭示了史籍多载的赵氏梦文化现象是与其长期受到晋国的政治文化母体影响分不开的。赵国历史发展呈现出的梦文化特征可上溯于周文化的影响。该书作者认为赵氏之梦之多见,成因包括忧患、愿望、指示、预言等,具有多重、神秘、复杂的特点,因此,忽视赵国梦文化的特色,就不能完整准确把握和揭示赵人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的嬗变、特征。此书第二部分内容弥补了赵文化研究中对赵氏梦文化研究不足的缺陷,揭示了赵国历史的梦文化特色,是对赵文化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推进。

三、饱含着学术研究走出象牙塔、走出书房,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

该书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在对荀子与赵文化的学术研究基础上,能够联系现实,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事业出谋划策,具有学以致用的家国情怀。此书认为邯郸应该积极打造荀子文化品牌与“梦都”文化之城地域特色,既是对荀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赵文化精神风貌的践行和传播。此书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建议上,而是从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其中体现出作者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长期深入思考。作者在《关于进一步打造荀子文化品牌,切实推进文化强市的建议》中提出在赵王城遗址附近建设“荀子议兵亭”,给荀子、赵孝成王、临武君、陈囂、李斯塑像以还原历史情境,弥补邯郸目前保留荀子活动遗迹不足缺憾,不失为高见。邯郸作为荀子故里,其具体遗迹难寻,史迹更是若明若暗。作者在研读《荀子议兵》基础上,经过考证认为赵王城遗址附近即是当年荀子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议兵之地点。这也是大致符合历史的看法。该书三个组成部分看似独立,实具有内在的联系,每部分又有各自探讨的主要问题,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统一主线下在不同方面很好地理清了荀子、赵文化研究中存在问题。该书本质上是一部学术专著,但作者很好地把学术性与通俗性融合起来,书中那些极具启发性荀子哲理名言,弥补了一般学术读物枯燥乏味的弊病。可以说,该书既为专业研究学者提供了具有学科前沿水准、学术内涵丰富的专业著作,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探究荀子历史思想与赵文化奥秘的具有教育内涵的历史读本,值得广大读者收藏品读。当今学术研究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闭门造车。学者要勇于、乐于走出书房和象牙塔,多加关心社会的发展,保持与人民群众接触,才可称得上具有责任担当的学者。学者更应该关注国家政治大政方针的制定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发扬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为国家富强繁盛做出最大贡献。当然,由于本书重点在于对《荀子》诸篇写作时期、赵国梦文化特色的考察和阐述及两者在地方文化中的应用,未及论述荀子与赵文化之间的关系、赵文化对荀子思想形成产生的影响。这些问题在本书中还找不到答案,这就有待于作者乃至于学界进一步的探究。

篇10: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考察了空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总结了空竹的价值和功能,指出了空竹文化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空竹;文化;传承;发展

1 空竹的起源与价值

1.1 空竹的起源据文献资料记载,空竹最早是由陀螺演变而来,早期多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是我国固有的民俗技艺。明朝《帝京景物略》以及明定陵出土的文物证明,“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以上,当时称空竹为“空钟”。传至清朝,抖空竹在很多地方已非常流行,出现了专门表演空竹技艺的团体,空竹的制作无论是其外形还是质地和材料都出现了很大变化。近代对空竹的传承和发展就更显著,继北京空竹专业委员会李洪宽主任编著《空竹浅谈》专著之后,一大批研究空竹的理论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很多地方相继成立了空竹玩家联盟,或是空竹专业委员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轴承等新材料已运用于空竹,空竹转速得到提高,空竹技艺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

1.2 空竹的价值

空竹具有多种价值,除了大家熟知的健身和表演娱乐价值之外,还具有教育价值。抖动空竹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对其认识、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同时,参加者相互切磋和探讨,共同进步,能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抖空竹也是培养积极进取和竞争精神的一种教育方式。

另外,空竹具有人文价值。站在民俗的立场上来看,抖空竹是一种公众行为和群众自发行为,在群众中具有认同、沟通和凝聚作用,是个人技能和潜能的外在显现。在相互切磋和双人、多人的合作交流中,参与者通过言语的交流和动作的配合形成沟通和默契。当抖空竹成为大多数群众的兴趣和爱好时,其必然成为人民群众情感维系的载体,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表现。同时,空竹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和圆满,亲朋好友互赠空竹,表达的是健康与美满的祝愿,佳节抖空竹,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感激。

2 空竹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我国独有的`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空竹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大众对其了解程度不高、普及率不广,产品商业化程度不高、创新发展太慢,玩家年龄偏大、水平参差不齐、特技失传等严峻形势。

2.1 政府在政策层面支持的力度不够大6月空竹虽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政策层面至今仍没有出台相关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对空竹的发展方向没有做出明确指示,基本上听之任之。因此,地方各个空竹玩家团体或联盟始终各自为战,像是一盘散沙,没有核心,拧不成一股绳。

2.2 大众对空竹的了解程度不高,普及率不够广作为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空竹经历过瞬间的辉煌,很快便重归沉寂。据调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公众场所的空竹表演,却叫不出空竹的名字,大众对其了解甚少。空竹在全国不同地方的发展也冷热不均,局部地区势头不错,但绝大多数地方比较还比较冷清,不够普及。

2.3 空竹产品商业化程度不高,创新发展速度太慢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化程度低,会导致缺少竞争,从而使其发展速度变慢,空竹也不例外。由于缺少商家的参与,空竹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难有起色,需求不高直接导致产量的降低。

作为一项男女老少皆宜参与的运动,空竹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却没能也没有商家愿意开发此市场,不能不令人反思。

2.4 玩家年龄偏大,水平参差不齐,特技失传全国空竹玩家中,五十岁以上人员占据多数,且大多为离退休人员,青少年和儿童基本很少参与。玩家水平差距很大,水平高的往往集中在某些家族,因为家族的传承使得一些特技被保留下来。计划生育政策将使我国总人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大家族也将逐渐变小,商品经济的冲击又使越来越多的人努力于赚钱,热爱空竹的家族正在减少,很多特技逐渐失传。

篇11: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

3.1 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可坚持两手抓,一手:从政策制度上把空竹纳入一般体育活动中,建立一整套培训及竞赛模式,引入学校教育规划,实行空竹教练统一考试上岗制;二手:目前我国各地空竹玩家自发组成的空竹组织不在少数,政府应尽可能提供资金,保障组织的运营和发展,甚至使地方组织正式或半正式化,大力扶持空竹传承带头人。

3.2 加大空竹文化的媒体宣传

充分依托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和网络技术,对空竹进行大力宣传。对拥有特技的空竹玩家进行专题采访和跟踪报道,在体育频道或文化频道制定空竹教育系列节目,引导大众逐步对空竹加深了解。另外可在公路两侧、交通工具和文化墙等公共场所精选空竹特技美图,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可提高空竹的知名度。

3.3 引入商业竞争,发展创新空竹空竹曾经在街头、集市、庙会随处可见,如今购买空竹已是一件难事,其背后折射的是传统空竹制造业的衰败和空竹制作工艺的逐渐失传。一切事务如无竞争,必遭没落甚至淘汰,这是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空竹也是如此。进行商业运作既可减少政府资金投入,也可引入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空竹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4 依托学校体育教学平台,大力传承空竹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空竹的教育,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我国很多高校都具有进行空竹教育和培训的环境和实力,一旦对内对外开设空竹教育课程,很多有兴趣的学生和地方人士都会积极参与。培训出的人员进入社会大家庭后即可充当普通大众的教练,引领大众把空竹这项我国的民俗体育精髓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古籍出版社..

[2]卢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3]倪依克.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与文化创新[J].体育学刊. 2004,(1).

[4]张登峰.空竹的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 (11).

[5]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 (1).

[6]汪敏,高静.社会学视角下对艺术体操文化传承的教育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6).

[6]倪依克,等.社会学视角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 (11).

[7]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4).

[8]张登峰.空竹多样化名称的文化学解释[J].搏击(武术科学),2007, (6).

[9]杜鹃.高校开展空竹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 2008,(6).

[10]郑立华.挽救空竹[J].中国商报,, (9).

篇12:羌族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羌族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 要:羌寨作为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生态场,是羌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也是羌族文化最具体的固态表现与最鲜活的表现领域。透视羌寨,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当前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情况。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首先培养羌民的民族自信,唤起羌民的民族自觉,提出构筑原生态的羌族村寨,发展羌族村寨的文化经济,加大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从多渠道和多层面拓宽羌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羌族村寨文化;羌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村寨是族群生活秩序产生和动作的场域,是产生和维系族群认同,塑造和调适族群关系的最基本的实体[1]。在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以固定的村寨作为民族聚居的村落,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交织与影响下,构建出特殊的时空、族群,并借助于村寨将本民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代代相传。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三个县,共有羌族12万人,总面积12461.415平方公里。这里一般是三五十户聚居成一个寨子,以各自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羌民的生活空间,称羌族村寨或羌寨。羌寨中每一个羌族成员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在世代承袭的文化氛围里生活,文化的共同性让羌寨成员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行为模式、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基于此,羌寨既是羌族文化的生产者,也是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可将羌寨作为透视羌族文化的'新视角。

一、当前羌族村寨文化面临的问题

羌寨作为羌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生态场,是羌族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也是羌族文化最具体的固态表现与最鲜活的表现领域。经调查,当今羌族村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民族文化的淡化与消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羌族村寨文化开发“重形式、轻内涵”

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整个村寨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情绪,民族传统文化成了被炒卖的商品而失去原本的意蕴,出现了“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为了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迎合现代人对民俗旅游、古村落旅游的猎奇心理,民族歌舞、服饰及节庆等羌族特色的民族元素被开发出来,不难发现,羌族传统的节日、仪式、歌舞等大都被改造成追求市场利益的纯粹表演节目,这些“特色”的表演看似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乡民的“经济理性”使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场所逐渐被吞噬,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2]。调查发现,如汶川的萝卜寨、龙溪寨,理县的桃坪寨等羌寨举办的民族旅游都是些程式化的接待方式,特别是一些羌族盛大的节日,常常是出外讨生活的羌民临时回来跳锅庄、表演羌绣等,以此营造出节庆的氛围,羌族传统文化的内核逐渐被消解。

(二)羌族村寨文化的生态结构被打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这些羌族村落本身也经历着现代社会的城镇化过程,一是新建羌寨忽视了资源、环境等原有风貌的保护,新的场域失去了许多民族文化的原真内涵,随着依赖于原来的生态环境而存在的文化生态被打破,如议话坪作为羌族传统上协商议事的场所,但现实中它几乎没有存在空间;二是家族观念随着家庭越来越小,家族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浅,族群之间的关系也渐为疏远,原来所依附的血缘家门、亲房,以及地缘性的社会关系也处于萎缩状态;三是在家庭内部,过去闲暇时,羌族长辈往往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给下一辈讲述羌族的神话传说,传授给子女传统习俗、生产技艺,现如今几乎没有了,依靠代际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渐失,羌族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说不清楚羌族的民间故事了。照此以往,羌族传统文化迟早会随着老一辈的去世而失传,这种传统文化的丧失不仅意味着失去了羌族的独特性,更是一种内聚力的丧失。

(三)羌族村寨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战

羌族所处区域介于汉族与藏族聚居地之间,羌族、汉族、藏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人文风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羌民对本民族文化开始了一种新的审视与质疑,在潜移默化中使羌族自己的生活、生产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趋同。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有限的耕地面积减少,羌民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大量羌民迁居到交通方便、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或城镇的周边地带,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一般都外出打工谋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祖辈的生活环境到外生活,他们渐渐脱离了羌族文化传承的地理、语言和心理环境,家乡成了他们的生活驿站,他们的心理层面与行为方式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明显发生了改变。特别是羌族年轻的一代所受影响更大,现代化让他们享受和接受到了较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现代教育,他们普遍表现出对传统的羌族文化、技艺不感兴趣,伴随着其羌族身份零散与破碎的记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二、羌族村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

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3]。而人是文化的主体,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与态度决定着羌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

篇13:旅游专业教学中地方旅游文化的融入研究论文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 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全国国内旅游人数 32.62 亿人次,旅游收入达 26276.12 亿元人民币。随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中职学校给旅游行业培养了很多人才,给旅游行业的进步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根据相关统计, 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 933 所,全国共招生12.3 万人。中职学校非常重视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的预测,我国在 年,将会变成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一大客源国家。这也给中职旅游教育的进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现在我国中职学校毕业的旅游人才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较大,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本身的文化程度低和知识水平的欠缺使企业可遇而不可求,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就业比较困难,就业后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这也给人才培养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由于中职生的地域限制,他们选择的企业多倾向于本地区以及周边的县市区。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把本地区地方文化渗透到课堂上,逐步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强他们在专业理论方面的深造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方旅游文化一般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它形成的基础是当地自然环境,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以及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地方文化包括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俗、工艺特产、风味佳肴等。这些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篇14:旅游专业教学中地方旅游文化的融入研究论文

以漳州为例,我们在专业课堂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

首先,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概括。

在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和时间关系时,往往会通过地理位置进行,其度量标准是经纬度,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经纬度值都是唯一的。这些可以揭示本地区的自然要素,也可以体现本地区的气候、地貌、地质等特征。例如,漳州地处东经117°-118°、北纬 23.8°-25°之间,陆域南北 187 公里,东西宽 127 公里,面积 12607平方公里。

其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临厦门、南与广东交界,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年平均温度 21℃,最高日气温 36.3℃,最低 -4.7℃。无霜期达 330 天以上,年日照 -2300 小时;年降雨量 1000-1700 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这样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无疑给漳州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其次,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

中华文明演化惠及的、能够将独特民族风貌和特质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包含了民族历史中各种观念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指的是在我国地域内的祖先和当代人一起创造的,并且被继承发展的文化,其包含了我国各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造就不同的民俗特色。唐朝以前,漳州这个地方并没有建制。唐高宗年间,闽粤地区的有些少数民族经常一起反抗唐朝。唐高宗诏令归德将军陈政,带领伏兵两千多人进入闽地,并奋力征战。

在陈政去世后,陈政的儿子陈元光继承父亲的志愿,率领陈政的兵马,平定了闽粤边境。公元 686 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现今,在漳州云霄县仍保存开漳圣王---陈政、陈元光父子将军山公园纪念地。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黄道周等一大批政治名人。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

再次,让学生对本地区的民风习俗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特定社会文化区域中,人们共同遵守的相关行为模式便是民风民俗。民风民俗非常多。人们习惯性地将因为自然条件不同而导致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为风,而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导致的差别则为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能够很好地将地区之间的差异反映出来。漳州属于中国历史名城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以龙舟赛等为主,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漳州的一些奇特风俗。

每年农历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龙舟竞赛的规模比较大,参赛的船只在 100 只以上,每条船长度达到了 20 米,水手人数有 30-40 人,船身分别漆成红、黄、青、黑、白等各种颜色,象征红龙、黄龙、青龙、白龙等。比赛的时候,船头位置有一个人击鼓,船尾位置有一个人敲锣,将其作为信号来指挥划船,船中有一人挥舞蜈蚣旗,两岸观众大声喝彩,场面非常宏大。

平和县文峰镇有一个村叫三平村,三平村中有一个千年古寺---三平寺,离漳州市距离有 47 公里。三平村的民风淳朴,山清水秀,并且还一直保留着一个奇怪的.习惯,也就是“人蛇共处,同床共眠”.在这带地区,有一种小黑蛇,头带八卦形,没有毒不会咬人,性情驯顺,相传三平寺的开山祖师杨义中高僧曾将其收为侍从。

所以,在当地人们都将这种小黑蛇看成居家平安的神物,并将其称为侍者公,认为长蛇进入到室内象征着吉祥,家里的蛇越多便越吉利。这个地区居民不害怕蛇,蛇也不会咬人,人和蛇之间相处得非常和平。即便是人在夜里不小心踩住蛇的尾巴,蛇也只是象征性地咬一下,被咬的人也笑笑,不会报复蛇。并且,人在床上睡觉,蛇在下面爬来爬去是比较常见的,甚至有时候,蛇还会钻到人的被窝中去,在主人脚边蜷曲,人蛇共眠,非常奇特。

若是想近距离地观看,可以在春暖花开时,到当地住几天,近距离领略其魅力。

六月半年节---每到农历的 6 月 15 日,闽南农村都会吃半年圆。半年圆的大小只有冬至圆的一半,没有汤,大都将其染成朱红色。6 月 15 日,人们还会准备较为丰富的菜肴,全家进行半年小围炉。这个风俗是从明代开始形成的。

漳州在明朝时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非常繁华,海贼和倭寇经常骚扰,特别是收了夏粮之后,经常突然袭击,杀人抢物。于是人们便在农历的 6 月 15 提前过小年,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庇佑,全家平安。有些家庭主妇还会把圆丸叠成小山的样子,在山顶放带壳的龙眼干,希望全家团圆和富贵。

最后,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城市名片”进行归纳。

城市名片这个概念的来源是纸质名片,城市名片能够很好地将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反映出来,其代表了城市文化内涵以及品牌形象。现在城市名片非常流行,这与国家放眼看世界的需要相符合。在进行国际交流过程中,中国城市开始作为整体形象出现,寻找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展示。展示过程中手段比较多,比如:民族舞蹈、传统工艺、民族舞蹈、书籍网络以及琴棋书画等等。城市名片并不是简单地对城市进行包装,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综合体。

漳州是有着 13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无限的魅力。 年 3 月,漳州开始举行“漳州十大城市名片”评选活动。水仙花“、林语堂”、中国女排娘家、三平寺、“万利达”、“片仔癀”、平和王官溪蜜柚、南靖土楼、赵家堡、漳州 110 榜上有名。除此之外,漳州还有许多“名牌的身份”---中国东南花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双鱼岛”全国最大的生态人工岛等。

漳州又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是中国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2014 年当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百强城市,是闽南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海岸地区,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温泉之城等称号。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生旅游专业的教学中,把地方旅游文化贯穿于课堂之上,让学生学会把握基准点,由点及面,认真归纳总结,既可以强化自身学习知识面,又可以从理论上加强导游技能本身。

参考文献:

[1] 中图版《旅游地理》七年级下册之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2] 闽南日报,2013-11-19.

[3] 董玲玲。高职旅游专业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实用型旅游人才的思考[J].商情,.

[4] 陈才,张燕燕,刘英。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J].旅游学刊,.

篇15: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研究论文

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创造力培育的可行措施。指出视觉能力、创造思维、情感激发是关键环节,建立美术与各学科整合的课程结构是前提。

关键词:美术;创造能力;培养

1、问题的提出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而创新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德国艺术史学家哈特劳布认为“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天才’,在儿童的‘白日梦’和‘梦幻般的形而上学’中有着‘神奇的艺术创造力’。”“天才”始于“创造”,可见“创造性”是人们素质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小学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问题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创造(Create),即是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分析来制作视觉艺术作品,流畅地产生独特、复杂或精致的观念。创造力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重要的地位。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创造力”在美术史上从来就是备受注意和讨论的。在西方曾经冒出过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概念,关于这些概念有过长期的讨论,最后在美术教育中“创造力”这个概念被普遍接受了,这个概念与激情、灵感和想象结合一起,在美术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创造力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方式,持这种行为方式的人会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并对一切问题保持批判性的距离。第一个对创造力作出分析的是罗恩菲德(他的教育理念“注意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是现美术教育的两大思潮之一)1958年他把他用7年时间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公布于世,论文的题目是《从艺术教育对发展一般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这篇论文被收集在他名为《创造性因素的本质》的书中。他对所有因素,如敏感性、接受能力、活动性、变化能力,综合、有意义地组织、分析、抽象,推陈出新地作了研究,认为美术课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当前,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视觉艺术标准的特性之一就是提倡自由选择的创造性的应用。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图画工作编美术编的总体特征就是:体现了创造主义美术教育思潮,注重发展学生造型创造能力及鉴赏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并已有老师在这方面研究探索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根据美术教学学科特点和儿童小学阶段发展的特点,小学期间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的关键时期,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想本文的重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增强思维求异和自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深入展开研究论述,让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为有关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3、创造力的培养实施

3.1培养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媒介――视觉能力。

(1)培养视觉化的心灵。艺术来源于生活,儿童进行的艺术创作来源于他们对已有生活的体验。低年级的孩子画大人总会画又粗又长的腿,小小的脑袋,如果大人放低身体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就会发现确实如此。观察对于儿童认识、理解、创造尤为重要,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像特征,来促进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2)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要使儿童具有一双善于选择的眼睛,使心灵得到审美满足。生活中能引起儿童注意力的东西太多,有他们喜欢的,有他们不喜欢的。班里有个小男孩最喜欢兵马俑,一天到晚沉浸于兵马俑的世界中,所有的画面的主体物都是穿着铠甲的战士,使得他对生活中的其他物体全是零关注,美术创作过于单一。对他的引导我采用的做法是做游戏、讲故事,先是以兵马俑为主体,从他的兴趣点入手,再添加主体活动的背景减弱他对主体的关注度,再带他参与到各种游戏活动中分散他执着于兵马俑的注意力,再以讲故事的形式扩展他的思维带他感受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与物,开拓他的眼界。他的美术作品逐渐丰富多彩。所以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导,放手让儿童在参与美术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探求表现方法。

(3)培养意象思维的能力。即培养儿童的心理意象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具备优良的感受能力,从而使创造思维得到发展。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个新发型,被孩子们称为“爆炸头”,自以为美得不得了的造型被孩子们嗤之以鼻。一个孩子为了表达她的想法画了一幅画送我,画面的一边是穿着漂亮长裙的我顶着一头用乱乱的波浪线表现的“爆炸头”,一边是有着鲜艳色彩和漂亮花纹的美丽的孔雀,题为“比美”。画让我哑然,不禁感概,这就是儿童观察―思维―想象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3.2体验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源泉――生活。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鲜活的,而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源泉来自生活,来自儿童对生活的感知、对经验的感知。我女儿在三岁时画了一幅画,画面画的是火柴人,后面是四条腿张开的被她称之为床的东西,在人的右上方有个类似于长方形的物体由线连着直到小人的手的位置,而画面中的小人从眼睛部位画着无数的斜点,一直到床腿下面。通过她的讲解我明白了,那几天由于生病她每天都在打吊水,画面表现的是她在吊水,很不舒服她在哭。孩子没有接受任何绘画训练,但生活的经历会对她有着深刻的影响,画面虽然很稚嫩但表现的很形象。可以说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儿童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就强,美术表现的素材就越丰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就越高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对实实际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来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尽量提供儿童自由表现的时间、空间,以期每一位儿童能够进行表现想法的自主活动,挖掘其自身蕴藏的创作能力。

3.3激发推动创造思维发展的动力――情感。

(1)培养兴趣。以活动的形式进行。低年级阶段可以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依靠视知觉观察或凭记忆进行美术创作引起兴趣。如一年级《圆的世界》一课前带学生做游戏,让带来的各种圆形的物体水果、球、轮子等进行滚动比赛看谁滚动的最快、最远。感知各种圆形物体的外形特征与特点,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同学们表现出的作品生动、有创意。还有导课环节中动画的设计、情境的创设无不引起儿童高昂的兴致。中高年级阶段可通过集体活动,互相启发。如有些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以分工查资料、讨论再集中汇总的形式合作完成,有些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等等,如此便于打开思路,对原来的兴趣重新认识或进一步加强,使之发展为更高水平、丰富的创作内容。

(2)培养志趣。(即对所从事的活动内容有明确的目的,变成主体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积极主动的)要培养学习美术的自觉性,是美术创作的动机变得稳定而持久,调动积极性,产生创作的毅力,使其才能就会由于得到发展而显现出来,更好的进行创作。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要具有持久性,坚持进行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设计、坚持持之以恒的教学态度。

(3)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的评价观念,应关注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表现――兴趣、投入、积极,对探讨问题的贡献,对问题反映的敏感程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主动探究,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形成个人观点,关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效果和对自己观点的自圆其说,以及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官的、艺术的体验和对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语言也要相应的改变。过去教师习惯的“选出谁画得最好”“那张最差”之类甄别性语言,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强调个性审美取向;“你能改进他的创作吗?”――启发创作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语言。以鼓励为主评价学生的美术创作过程,采用竞猜、竞答、互评、自评、展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的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3.4建立美术与各学科整合的课程结构。各年级段的各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如五年级美术有一课《飞天》带学生感受敦煌艺术,五年级的语文也有一课《敦煌莫高窟》,从知识的体系上得到了贯通,通过图、文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得到了圆满,有利于创作。比例的知识在美术课中从审美的角度得以诠释,在数学课中以数字计算的形式运用于生活,还有《巧用对称形》、《凝固的音乐――建筑》、《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精彩的戏曲》……可以说各个学科与美术都有着联系,所以要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发挥美术对于促进思维发展独到的作用,做到开发学生右脑半球、发展智力,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发现,认识对他们个体来说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亚梅.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12):75.

[2]陆青.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17(11):74.

[3]苏志刚.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17(9):78.

[4]殷小龙.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篇16: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的传承与创新论文

前言

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然而当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前武术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1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意义

1.1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

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底蕴十分浑厚,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也是众多的,例如传统哲学、东方美学以及传统军事思想等内容,换而言之,从传统武术文化中既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同时也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武术以一种运动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特色精神充分的凸显出来,这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精神作为基石,这也是民族发展的核心以及灵魂。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来说,弘扬民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中西方文化较量的制胜利器,在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推动我国的发展。

1.2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传统武术文化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武术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历程体现,它的育德功能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民族价值观上,例如尊师重教、谦爱仁义、自强不息等观念。武术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更多的是在这种武术技术中所蕴含的深厚精神,这是传统武术文化一直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与生存的基础,习武不仅仅是学习武术技巧,更多的学会其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在传统武术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自身的道德素养。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也是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提升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促进其自身全面得到发展。

1.3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在传统武术文化中一直讲究练养结合,这也是传统武术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一大显著特点,传统武术在锻炼机体体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养生的调息,武术动作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的哲学思想,这种太极精神便是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一大特色。学习传统武术既要求从容不迫、坦然自若也要求精神集中,这对于缓解焦虑忧愁十分有益,同时能够锻炼人体大脑皮层的机能,降低神经系统的紧张性,从而有效预防精神引发的心理疾病。就目前的大学生而言,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武术文化,让其感受传统武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太极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自信、乐观以及阔达的优秀心理品质。

2在武术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问题

2.1武术和武术文化的传承相脱离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高校神话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无数传播的核心是文化的传承,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只注重武术基本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视其文化精髓的传承便像无源之水,无法凸显武学教育的意义,也无法体现武学的价值。对于当前高校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武术与文化传承相脱离的问题,过多的是注重其历史性,而没有真正的将其文化性凸显出来,例如一提到武术文化,多数学生便想到的是戚继光的武艺高超、霍元甲迷踪拳得厉害或是张三丰太极拳的变幻等,却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古代武术先贤对于推动武术进步以及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等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必须融入武术文化性方能实现真正的传承。

2.2传统武术教学内容缺失

我国传统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在如今形成了竞技武术以及传统武术两大体系,经济无数作为一种体育竞技的武术,本身是没有传承的问题的,应当传承的应该是传统武术文化,但是在当前高校的武术教育中,过多的是以竞技武术为主,例如在当前高校的武术教材中,其主要内容是初级长拳、初级棍、24式太极拳等内容,却没有八卦掌、通背拳等优秀的传统武术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所反映的是当前武术教学对于传统武术的重视显得不够重视,这也是当前高校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无法有效实现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如果在教学中不去渗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传统武术的教学,势必将无法达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目标。

2.3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虽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提升,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武术教学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的问题,这也是阻碍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一大因素。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创造性的动力,如果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只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武术教学,会让武术教学枯燥乏味,必然使得学生在学习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兴趣低下,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另外,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很好的实现有效传承,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热爱传统武术文化。

篇17: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的传承与创新论文

3.1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性传承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在教学中加强其文化性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仅是局限在武术套路或是动作技巧的传授上,还要放眼教学实际,根据武术教学特有的特征积极的融入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性特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积极探索传统武术文化的文化精神,培养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精神,健全自身人格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在武术教学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同的传统武术文化,在不同的武术技巧传授的过程中,积极讲解不同招式不同武术蕴含的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对武术文化精神的领悟。

3.2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

为了在武术教学中有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出充满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武术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强烈的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熏陶感染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专门开展相关的传统武术文化的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观看《霍元甲》、《少林寺》等具有传统武术文化特色的电影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还要勇于创新教材内容,在现有武术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更多的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拳法的时候,引入太极拳等传统武术拳法的素材,将传统武术有机的进行结合,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3.3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传播者,其自身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而加强教师自身的武术专业素养培养是尤为必要的。首先对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自身的形象以及武术文化造诣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涉猎更多的传统武术知识,增加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视野,进而在教学中更好的向学生传播传统武术文化。其次,学校也可以对相关武术教师进行再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武术文化交流平台,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的推动高校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总之,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时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为了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就要加强传统武术文化的灌输,摒弃落后的教学手段,勇于探索和创新教材,只有从多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推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才能促进学生和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传统武术传承研究评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5,(4):34-36.

[2]陈龙,刘秀平.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0,(8):70-71.

[3]张宝瑞.浅议当今社会武术文化的传承情况[J].才智,2014,(35):317-317.

[4]徐潇.高校武术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体育时空,2015,(1):34-34.

相关专题 美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