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词《又和二绝句》赏析

我是一个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是一个豆”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杨万里的诗词《又和二绝句》赏析(共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杨万里的诗词《又和二绝句》赏析

《又和二绝句》

宋•杨万里

翦翦轻风未是轻,

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

老去与春无点情。

【译注】

料峭的春风说轻不轻,它带着寒意,吹舞着花片,发出红声。

①翦翦:形容轻风削面,多指料峭的春风。

②红声:飘落飞花的风声。

【赏析】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两句写春风,大意是说,料峭的春风并不算轻盈,它还可以吹落花儿,发出“红声”。飞花落地,声音是极其轻微的,唐刘长卿有诗曰“鲜花到地听无声”,然而,杨万里不仅说花儿落地有声,还由红花进一步联想到声音也是红色的,即“红声”。“红声”二字,造语新奇,大概是杨万里的独创。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色彩形容声音,把视觉听觉的感受统一起来,不仅把料峭的风声传神地表达出来,使读者不仅听到风声,看到花色,而且还感到了寒意,流露出惋惜之情。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杨万里“诚斋体”的特色,即立意新颖,突出地表现在艺术构思和遣词造句上。以“红声”指花落的声音,就突出了色彩,给人以美好的视听享受。类似的诗句有“凉风度竹碧匆忙”,以“碧”代指竹,不仅符合竹的特点,还写出了凉风吹过竹子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

扩展阅读:杨万里的爱国诗

杨万里一生留下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时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烈。如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其中《雪霁晓登金山》一诗达到了顶峰。诗人站在韩世忠、虞允文等将领大败金军的战场上,一声呐喊,有如石破天惊,雷轰电掣,令人震撼。这是对苟且偷生的南宋小朝廷的鞭挞,对主战派人士的讴歌。

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不仅有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还有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还有《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都具有比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

扩展阅读:杨万里的人物评价

周必大:诚斋大篇短章,七步而成,一字不改。皆扫千军,倒三峡,穿天心,出月胁之语。至於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笔端有口,句中有眼。

陆游:诚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罗大经:立朝时,论议挺挺。如乞用张浚配享,言朱熹不当与唐仲友同罢,论储君监国,皆天下大事。

严羽:其初学半山(王安石)、后山(陈师道),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

解缙: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

蒋一葵:乾、淳间,诗人称诚斋、范石湖(范成大)及陆放翁(陆游)为巨擘。

王夫之:至若周必大、王十朋、范成大、杨万里之流,亦铮铮表见,则抑文雅雍容,足以缘饰治平而止。

李纮:封事则胡忠简(胡铨)惊人,诗盟则杨诚斋独主。

纪昀:万里立朝多大节。若乞留张栻,力争吕颐浩等配享及烖变应诏诸奏,今具载集中,丰采犹可想见。然其生平乃特以诗擅名。……方回《瀛奎律髓》称其一官一集,每集必变一格。虽沿江西诗派之末流,不免有颓唐粗俚之处;而才思健拔,包孕富有,自为南宋一作手,非后来四灵、江湖诸派可得而并称。……南宋诗集传於今者,惟万里及陆游最富。……以诗品论,万里不及游之锻炼工细;以人品论,则万里倜乎远矣。

钱基博:南宋诗集传于今者,惟杨万里及陆游最富。游清新刻露而出以圆润,为媲于苏。万里清新刻露而特为生拗,则原出黄(黄庭坚)。……其为文章,含危仄于爽朗,以白俗为生拗,避熟而不避俗,涵今而亦茹古,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由黄庭坚以攀韩愈,诗如是,文亦如是。然诗特擅名。万里善用其长,肆意有作;成大则避所短,敛手勿犯。陆游语多乐易;万里、成大意含怅惘。皆出入江西,而欲有所变以自名家者也。

钱钟书:放翁(陆游)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篇2:杨万里《又和二绝句》赏析

杨万里《又和二绝句》赏析

【原文】

《又和二绝句》

宋杨万里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译注】

料峭的春风说轻不轻,它带着寒意,吹舞着花片,发出红声。

①翦翦:形容轻风削面,多指料峭的`春风。

②红声:飘落飞花的风声。

【赏析】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两句写春风,大意是说,料峭的春风并不算轻盈,它还可以吹落花儿,发出“红声”。飞花落地,声音是极其轻微的,唐刘长卿有诗曰“鲜花到地听无声”,然而,杨万里不仅说花儿落地有声,还由红花进一步联想到声音也是红色的,即“红声”。“红声”二字,造语新奇,大概是杨万里的独创。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色彩形容声音,把视觉听觉的感受统一起来,不仅把料峭的风声传神地表达出来,使读者不仅听到风声,看到花色,而且还感到了寒意,流露出惋惜之情。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杨万里“诚斋体”的特色,即立意新颖,突出地表现在艺术构思和遣词造句上。以“红声”指花落的声音,就突出了色彩,给人以美好的视听享受。类似的诗句有“凉风度竹碧匆忙”,以“碧”代指竹,不仅符合竹的特点,还写出了凉风吹过竹子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

篇3:《又和二绝句》注释及赏析

《又和二绝句》注释及赏析

【原文】

《又和二绝句》

宋·杨万里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注释】

①翦翦:形容轻风削面,多指料峭的春风。

②红声:飘落飞花的风声。

【赏析】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两句写春风,大意是说,料峭的春风并不算轻盈,它还可以吹落花儿,发出“红声”。飞花落地,声音是极其轻微的,唐刘长卿有诗曰“鲜花到地听无声”,然而,杨万里不仅说花儿落地有声,还由红花进一步联想到声音也是红色的,即“红声”。“红声”二字,造语新奇,大概是杨万里的独创。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色彩形容声音,把视觉听觉的感受统一起来,不仅把料峭的风声传神地表达出来,使读者不仅听到风声,看到花色,而且还感到了寒意,流露出惋惜之情。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杨万里“诚斋体”的特色,即立意新颖,突出地表现在艺术构思和遣词造句上。以“红声”指花落的声音,就突出了色彩,给人以美好的视听享受。类似的诗句有“凉风度竹碧匆忙”,以“碧”代指竹,不仅符合竹的特点,还写出了凉风吹过竹子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

【拓展】

杨万里的爱国诗

杨万里一生留下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时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烈。如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其中《雪霁晓登金山》一诗达到了顶峰。诗人站在韩世忠、虞允文等将领大败金军的'战场上,一声呐喊,有如石破天惊,雷轰电掣,令人震撼。这是对苟且偷生的南宋小朝廷的鞭挞,对主战派人士的讴歌。

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像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不仅有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还有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还有《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都具有比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万里的人物评价

周必大:诚斋大篇短章,七步而成,一字不改。皆扫千军,倒三峡,穿天心,出月胁之语。至於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笔端有口,句中有眼。

陆游:诚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罗大经:立朝时,论议挺挺。如乞用张浚配享,言朱熹不当与唐仲友同罢,论储君监国,皆天下大事。

严羽:其初学半山(王安石)、后山(陈师道),最后亦学绝句于唐人。已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

解缙: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

蒋一葵:乾、淳间,诗人称诚斋、范石湖(范成大)及陆放翁(陆游)为巨擘。

王夫之:至若周必大、王十朋、范成大、杨万里之流,亦铮铮表见,则抑文雅雍容,足以缘饰治平而止。

李纮:封事则胡忠简(胡铨)惊人,诗盟则杨诚斋独主。

纪昀:万里立朝多大节。若乞留张栻,力争吕颐浩等配享及烖变应诏诸奏,今具载集中,丰采犹可想见。然其生平乃特以诗擅名。……方回《瀛奎律髓》称其一官一集,每集必变一格。虽沿江西诗派之末流,不免有颓唐粗俚之处;而才思健拔,包孕富有,自为南宋一作手,非后来四灵、江湖诸派可得而并称。……南宋诗集传於今者,惟万里及陆游最富。……以诗品论,万里不及游之锻炼工细;以人品论,则万里倜乎远矣。

钱基博:南宋诗集传于今者,惟杨万里及陆游最富。游清新刻露而出以圆润,为媲于苏。万里清新刻露而特为生拗,则原出黄(黄庭坚)。……其为文章,含危仄于爽朗,以白俗为生拗,避熟而不避俗,涵今而亦茹古,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由黄庭坚以攀韩愈,诗如是,文亦如是。然诗特擅名。万里善用其长,肆意有作;成大则避所短,敛手勿犯。陆游语多乐易;万里、成大意含怅惘。皆出入江西,而欲有所变以自名家者也。

钱钟书:放翁(陆游)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篇4: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翻译及赏析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翻译及赏析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⑴,芭蕉分绿与窗纱⑵。

日长睡起无情思⑶,闲看儿童捉柳花⑷。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⑸,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⑹,儿童误认雨声来。

注释

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⑵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⑶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⑷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⑸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⑹掬:两手相合捧物。

参考译文

其一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其二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作者

杨万里(1127年—12),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赏析: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诗写作者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表现其慵懒的情绪。全诗精于炼字,充满生活情趣。

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第二首诗写作者闲适、慵倦的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

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情绪得到交流,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这两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境,第一首写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写他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全诗充满生活情趣,炼字也精。

篇5:杜甫诗词《绝句》其二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绝句二首》(其二)的诗意赏析

《绝句二首》(其二)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相关专题 绝句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