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兵颁奖词

ronggu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ronggui”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丁晓兵颁奖词(共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丁晓兵言论集录

丁晓兵言论集录

生死篇 1.理想信念,积极的`人生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要求的源头活水.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THE CENTURY NEXUS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丁晓兵的个人事迹材料

丁晓兵自强不息,争创一流业绩,任指导员期间,所在连队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任营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期间,所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带兵特点规律,总结归纳出“心理自我调节2法”“群众性教育20法”等105条带兵经验,被上级推广。他关爱部属,以情带兵,先后捐款5万多元救助67名家庭困难的干部战士。在他的教育帮助下,28名后进战士被转化,30多名战士考上军校,17名战士直接提干。1983年10月从安徽省合肥市入伍,1984年10月入党,大学文化。历任战士、排长、学员、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副政委,师政委,起任武警广西总队政委,少将警衔。二等甲级伤残。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事中,荣立一等功,荣获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此后,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丁晓兵人物成就

1.岗位业绩

丁晓兵常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始终以昂扬的斗志迎战军旅生活的每一次跨跃。他从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带、练写字开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了基本生活技能。军事训练从难从严要求自己,8个军事科目考核他取得了7项优秀,1项良好。

凭着这股不甘平庸、永不服输的锐气和力量,丁晓兵走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他任指导员4年,连队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任政治处干事,他先后有100多篇报道在《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被南京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他的书法和绘画也都小有名气。任教导员4年,他把一个基础薄弱的营队带成全师“基层建设先进营”。任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处3次被师评为“先进政治处”,所在团队被武警总部树为“基层建设标兵团”,荣立集体二等功。

7月,作为团政治委员的他,带领全团官兵奉命赴淮河流域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洪峰在哪里,他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当时,寿县瓦埠湖堤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他第一个跳进风高浪急的激流中,与党员突击队一起打桩,和大家一起运土扛包,经过连续1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县城。激战之后,由于断臂伤口缝合处经污水长时间浸泡严重溃烂,残留在身上的一块弹片露了出来,这时他才觉得断臂疼痛难忍。在丁晓兵这种战斗精神鼓舞下,全团官兵经过18天的激烈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团队被武警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从任指导员到任团政委,丁晓兵和他所带领的单位累计获得284个奖牌、奖杯和证书,真实地记录了他为党的事业自强不息、追求不止的奋斗足迹。

2.忠诚卫士

武警各级团组织大力开展“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提高活动质量。

各级团组织在活动中引导广大青年官兵自觉把活动渗透到各项经常性工作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时参与、全程参与的生动局面。部队青年官兵学忠诚卫士思想、走忠诚卫士道路、创忠诚卫士业绩蔚然成风,涌现出以丁晓兵、庄仕华、李长松、张会、刘红春等“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中国杰出(优秀)青年卫士”、“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

3.部队建设

作为一线带兵人,丁晓兵始终关注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在开拓创新中带领部队与时俱进。他每天坚持用2个小时来读书,系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基本理论,记下了近900万字的读书笔记。他注意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营养,始终保持充沛的思想活力,不断创造出鲜活经验来指导部队实践。针对新时期青年官兵思想活跃的特点,他带领政治处的同志吃住在基层,在武警部队加以推广。针对官兵心理问题增多的实际,他创造的“心理自我调节12法”在全师推广,官兵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受到武警部队心理专家的充分肯定。,他针对担负执行协助海关监管任务驻地环境复杂、部队高度分散、执勤任务繁重、经受考验严峻的实际,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创作了《海关监管执勤之歌》,制定了《深入持久地打好拒腐防变主动仗的意见》,总结的“四个封住、四个丰富”经验,被武警总部转发所有海关监管执勤部队。 为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要求,他带头研究信息战理论,积极推进团队信息化建设,邀请国防大学外军部副部长傅立群将军与官兵对话,引导大家更新思想观念,总结的“认清变革明责任,适应变革尽忠诚”的教育经验被武警总部转发。

丁晓兵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难题。官兵的训练伤一直是制约和影响部队训练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丁晓兵专门到南京体育学院请来专家教授进行科学指导,他和专家们一起研究人体结构,研究不同体质的骨胳承受力,提出了“在超强度训练中如何科学分配体能”、“训练强度如何与不同官兵体能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训练方法。在研究中,他还发现个别战士在强度训练中之所以容易出现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成份中钙元素不足。为给战士补钙,他建议团党委在部队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10万购买了20头奶牛。如今,基层官兵每天早餐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官兵的训练伤降低到0.5%,训练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他的倡导下,百名教授进警营,主题活动到公园,地方法庭到部队,令人耳目一新。作为战斗英雄和自强模范,他的事迹在军内外广泛传颂,先后应邀为地方作报告500余场次,听众达40多万。

4.心系灾区

用左手向灾区孩子敬礼

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的专护病房里,“独臂英雄”丁晓兵前来看望100余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伤员。

丁晓兵现任武警8720部队副政委,他首先看望的是101岁的黎顺珍老人。病榻前,老人有些激动,她断断续续地诉说着家里的一些情况。丁晓兵握着老人的双手,轻声劝慰:“老人家,请您放心,有党和政府的关怀,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在无锡市第四医院的“爱心病区”,丁晓兵的到来让灾区的孩子们十分高兴。

来自都江堰市向峨中学的小女孩刘雪是病房里最为活跃的一个,自从双腿受伤被截肢后,她一度沉默寡言。丁晓兵来到她的床前,握着她的小手,嘱咐她安心养伤。丁晓兵笑着说:“当年,我在战场上失去右臂,是党和人民给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今天你们都很坚强,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你们。”见到了电视上的英雄,听到丁叔叔亲口夸自己“很坚强”的话语后,刘雪很高兴。病榻前,丁晓兵向身旁的医生详细询问刘雪的病情,并送给她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你很坚强,我要向你学习,我要用左手向你敬礼,祝你早日康复!——你的朋友丁晓兵。”

丁晓兵为灾区来的小朋友准备了节日礼物,有制作精美的贺卡,有美味可口的点心,有各类书籍。

“叔叔,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望我们啊?”临别时,孩子们有些不舍。

“只要大家答应叔叔,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我就一定会再来看望你们,好不好?”

“好……”温馨的病房中,传出孩子们清脆的应答声。

5.看望灾区儿童

“小雪儿,我们来看你了。”昨天上午9时多,全国先进典型、“独臂英雄”、驻锡武警某部副政委丁晓兵一走进位于四院十二楼的“爱心病区”,就对坐在32床上的四川灾区伤儿刘雪亲切地说:“前两天把你从飞机上抬下来时我们就约定了,我会再来看你的。”14岁的刘雪是一位从地震灾区转到无锡的伤员,在地震中她失去了双腿。在转往无锡的飞机上,是丁晓兵所在部队的战士将她抬着送到医院的。

“那次抬你下来的叔叔们也很关心你,托我们一定代他们来看看你”,丁晓兵亲切的话语,让刘雪很激动。丁晓兵指着自己空空荡荡的右衣袖说:“我十八岁失去右臂,你比我当时还年轻。身体虽然有了残疾,但我们心理不能垮,要用意志和精神来弥补生理上的不足。”丁晓兵用自己的体会激励刘雪重树生活信心,他还送了两本励志书籍给刘雪,叮嘱她好好学习,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找他。临走时,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赠语:“你很坚强,向你学习。祝你早日康复!你的朋友丁晓兵。”

“六一”儿童节,为鼓励地震中受伤的灾区儿童重树生活信心,丁晓兵特地来到市人民医院和四院看望在那儿疗伤的儿童。

丁晓兵一行首先来到市人民医院的“爱心病区”。在那儿,四川籍的丁晓兵夫人和他一起看望了来锡接受治疗的百岁老人黎顺珍,她用四川方言与老人交谈,鼓励她好好养伤,早日康复。随后,他们又来到15岁的周梦珍和13岁的蒙芽两位小朋友床前。丁晓兵说:“你们是幸运的,身体会很快康复的。你们一定要坚强,生活是美好的。”看到两位小姑娘的笑容,丁晓兵对周围的人说:“四川人民是坚强的,从灾区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丁晓兵为每一位在锡治疗的灾区儿童带去了励志书籍。市人民医院和四院也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学习和生活用品,让他们在无锡过了一个美好的节日。

篇3:丁晓兵的个人事迹材料

一、对党忠贞不渝

始终把对党的庄严承诺视为共产党人的最高追求,五次抉择见证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执着信念

信仰是人类最高的情感。丁晓兵对党爱得深,信得真,在一次次重大的人生抉择面前,始终把追求的坐标点定格在党的事业上。1984年,他所在的侦察大队赴边作战。为了争取到最艰巨的任务,接受党的考验,他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鲜血写下对党的誓言:“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入伍整一年那天,他作为“第一捕俘手”,在敌人的阵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虏。撤退时,为掩护战友和俘虏,他一把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间爆炸。他的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血流如注。为行动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断臂别在腰间,想着到后方接上。经过简单地包扎,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敌人的炮火翻山越岭近4个小时才撤回来,身后留下了一条3公里长的血路。当丁晓兵把俘虏交给接应小分队的一瞬间,他一头栽倒在地上。准备送到烈士陵园的丁晓兵,经过3天2夜的抢救,切开小腿静脉,强行注入2600毫升血浆,才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两个月后,失去右臂的丁晓兵本可以留在后方,但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线阵地。

战后,丁晓兵入了党,提了干,荣立了一等功,获得全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为他专设的第101枚金质奖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家乡安徽省、合肥市相继作出了《关于开展向丁晓兵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当时安徽省正在筹备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政府已决定丁晓兵担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还有很多公司、单位和个体老板找上门来,请他去担任要职,并许诺给他解决房子、车子和优厚的薪金。这时的丁晓兵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部队领导也派人征求他对今后工作的意见。不少人对他说:“你现在只有一条左臂,留在部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趁着现在名气大、影响大,赶紧给自己找条好的后路吧。”还有的劝他:“你已经为部队做出了很大牺牲,对得起国家了,该是享受的时候了,机会难得呀!”当有的人选择位置、房子、票子时,丁晓兵经过冷静思考,郑重地表示:“一要学习,二要工作,不离开部队。”他想的是,待遇诚可贵,奉献价更高,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才能在追求中升华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奉献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就这样,丁晓兵放弃了鲜花铺就的大道,毅然选择继续留在部队与艰辛奉献为伍。组织上满足了丁晓兵的愿望,送他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深造。从战场到教室,丁晓兵以笔作刀枪,战胜伤残战胜自我,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1988年初,他以全优的成绩完成学业,并被评为“优秀学员”。这时的丁晓兵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学院领导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和精神,又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准备让他留校担任教员或者进机关工作。他却向院党委要求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对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纷纷劝他:到基层去摸爬滚打,你就一只手怎么干?丁晓兵当然清楚,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大机关可以享清福,自己作为二等甲级伤残,按规定可以得到照顾,但基层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自己缺少基层艰苦工作的摔打磨练,就必须补好这一课。于是,丁晓兵来到太湖边凤凰山窝里的一个连队当指导员。

一上任,丁晓兵很快就克服身体、工作上的不适应,与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连官兵取得优异成绩,连队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立功受奖,在南京军区成为与“硬骨头六连”齐名的标兵连队。此时的丁晓兵当指导员已经4年,年底可望被破格提升。正当军区和集团军准备组织力量总结宣扬他时,连队一名新战士因患精神抑郁症自杀。丁晓兵坦荡地承担起全部责任。一下子各种指责让他抬不起头来,自己也被平职调到团政治处任宣传干事。这次打击对丁晓兵不亚于当头一棒。是躺倒退缩,还是挺立奋起?无锡几家公司的老总以为机会来了,找上门来要他加盟,劝他别再错过机会。这时家乡也传来消息:回家吧,可以官“复”原职。正当大家为他惋惜,担心他挺不住的时候,丁晓兵还是像战场上那样坚定地向党委表示:“是党给了我人生的支撑和力量,是军装给了我勇气和坚强,献身部队的决心不变!”没有叹息、没有眼泪,从没有搞过新闻报道的他苦练写作本领,扎实深入采访,1年时间内就在中央和军区级报刊发表报道100多篇,成为军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20,丁晓兵所在的团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执行协助海关监管任务。浙江方向拒腐防变形势严竣,需要加强一线领导,当时任政治主任的丁晓兵主动向团党委请缨。有人劝他,那个地方艰苦,风险又大,你当主任已经四年多,处在关键时候,万一有点闪失,会影响提升,前车之鉴不能忘啊。其实,丁晓兵完全可以不去担这个风险,他一不是团主官,二来胸膜积水在上海住院治疗才几天。丁晓兵却认为:党员干部,不能一事当前先想自己保险,应该越是艰险越向前,让党的事业保险。于是,他坚决要求到了打击走私的风口浪尖上把好国门。

人生关口的这一次次选择,丁晓兵失去了很多,但他痴心不改,无怨无悔。10月1日国庆节,作为武警部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丁晓兵一大早就来到他朝思梦想的天安门广场,庄严地用左手向共和国国旗敬了一个军礼,表达自己对党的忠贞信念。

二、残缺之躯为党建功立业

始终把干好党的事业视为共产党人的神圣天职,288面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建功立业的不凡历程

凡是和丁晓兵有过接触的人,无不从他身上感受到那种不甘平庸,永不服输的锐气和力量。从当指导员到当团政委的线个岗位上,丁晓兵和他所带领的单位获得的奖牌、证书和奖杯累计达288个,这些都真实地记录了丁晓兵为党的事业自强不息,追求不止的奋斗轨迹。

丁晓兵一直珍藏着一条沾着血迹的被包带,这条被包带是他一次耻辱的记录,留着他,是为了时时鞭策和激励自己。丁晓兵到连队上任指导员的第二天,连队组织紧急集合训练,全连都集合齐了,他的背包还没打好。当他最后一个出来,站在全连兵面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片怜惜和怀疑的目光。一向好强的丁晓兵面如火烧。背地里,“一把手”的称呼悄悄地流传,上级领导也担心他当不好连队的“一把手”。他暗下决心:我要用一只手创造一流的业绩!为了练好工作技能,他从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带、练写字等生活技能练起。为了练好打背包,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脚、嘴和左手并用,练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连没人赶上他。时间不长,丁晓兵方方面面都练得“有一手”了,八大军事科目七项优秀,一项良好。单杠二练习,他一只手卷身就上;掰手腕,全连人双手没有一个掰过他的;就连开摩托车,他也“有一手”,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控制右把手油门的。家里来客人,他更喜欢“露一手”,切片、切丝,刀法精准。正是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精神,丁晓兵走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

他当指导员4年,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被集团军树为“基层建设样板连”、“基层建设标兵连”,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被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解放军报》以“一个坚持全面建设的好连队”为题,连续在头版头条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的评论员文章。《人民前线》报以“成功的起步”为题介绍了丁晓兵个人的事迹。丁晓兵任政治处干事期间,他刻苦练习新闻写作。第一次投稿,没有音讯,他就再写,再投,决不气馁。他第一篇被采用的稿件,虽然从1000多字被改得只剩下61个字,他仍然笔耕不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有100多篇报道被《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军地报刊发表,为指导工作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写的报道有2篇还获得征文一等奖,本人被军区和集团军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1993年12月,他走马上任二营教导员时,这个营已多年与先进无缘。他从摔打部队战斗精神入手,下决心改变落后面貌。部队到安徽丹阳湖农场水利施工,他把全营的党员集中起来组成党员突击队,自己任突击队长,专拣硬骨头啃,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这一年,他所带的营被师评为“施工先进营”。此后,又连年被师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受到师集体嘉奖。

丁晓兵当团政治处主任5年,政治处年年被师评为“先进政治处”。年,他负责风险最大的杭州、舟山、台州、温州等驻点的海关监管执勤工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每月都坚持对各驻点检查指导一遍,与干部谈心一遍,把上级精神串讲辅导一遍,到相关海关走访一遍。由于长时间的紧张和劳累,他几次病倒在执勤点上。年底,他所负责的两个连队,一个被海关总署、武警总部评为“协助海关执行监管任务先进集体”,一个被记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武警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团也因海关执勤成绩突出被总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团”,荣立集体二等功。

5月,政治处受领了给全师演示基层“八个会”的任务。当时他因劳累过度诱发了胸膜炎,医生坚持要他住院治疗。为方便工作,他就近在团卫生队一边输液一边指导分队排练。在他的影响下,干部骨干积极准备,演示取得了圆满成功。之后,他又带着机关的同志,一起研究制作“八个会”的流程图,汇编成册,成了全师的样板。

207月,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542团奉命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作为团政治委员的丁晓兵,洪峰在哪里,他就冲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7月17日,安徽寿县瓦埠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丁晓兵第一个跳进风高浪急的激流中,与党员突击队一起打桩,带动县委领导也下水参加战斗。之后,又和大家一同运土扛包,别人背2锹土,他背4锹土,一背就是4个小时。经过连续5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县城。激战之后,丁晓兵的断臂疼痛难忍,原来是污水浸泡时间长了,伤口缝合处严重溃烂,一小块乌黑的弹片露了出来。在丁晓兵这种精神激励下,全团官兵经过18天的战斗,圆满地完成了抗洪险任务。团队被武警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三、褪色的军用吊床

始终把维护党的良好形象视为共产党人的第二生命,一张褪色的军用吊床见证了他立党为公的人格官品

在丁晓兵珍藏不多的军旅纪念品中,他对一张褪色的军用吊床格外珍视,一有闲暇,他就会静静地躺在上面,摇一摇,想一想。促使他这样做的,是当年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战斗英雄经不起利欲的诱惑,沦为人民的罪人这件事。为什么生死关都过了,却过不了利益关?每当躺在吊床上,他就要思考这个问题。

胡告诫全党要“常思贪欲之害”,我就要常思常想,因为一旦人生追求偏移,精神支柱就会坍塌。了,丁晓兵还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常到烈士陵园看看,常想起长眠于烈士陵园的战友、先烈,就会豁然找到自己作为党员干部为谁掌权,怎样做人的答案。

老兵退伍之际,一个在外地做生意的同乡带着礼金找到团政治处主任丁晓兵,请求帮助侄子解决入党问题。丁晓兵说:“我是管入党指标,但入党是一个进步青年的高尚追求,绝不是一种金钱交易,有损党的形象的事不我能办啊!”

2001年,丁晓兵带领部队执行浙江地区的海关监管任务时,驻地一家公司找到他,请求派3名战士晚上为公司看大门,许诺除了给连队正常的报酬外,一年私下给给他8万元。丁晓兵断然回答:“我手中的兵权是党给的,我只能听党指挥,不能让钱指挥!”

年,丁晓兵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一家假肢厂看到他的事迹后,多次与他联系,请他为工厂做个广告,答应免费给他安装智能假肢。他毫不犹豫地谢绝了。他说:“安装智能假肢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装了,我是美了,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不美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知道丁晓兵一家三代挤在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里,既想帮帮英雄,也想利用他的名声,邀请他做形象大使,出席开盘仪式就给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丁晓兵对他说:“要我给你的员工作报告可以,这个我不干,我要当党的形象大使!”

一位将军称赞丁晓兵:“他把党的形象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他死过一次,所以更加珍惜生命;他珍惜生命,所以更加珍惜党的形象。”丁晓兵正是这样时时处处维护着党的形象。他下连蹲点、检查工作,绝不允许摆放香烟水果搞特殊;他外出办事,都是自掏腰包请随行的工作人员和司机,绝不到团里报销;团里谁要是敢给他送礼,他绝不给情面,所以全团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过任何形式的礼物。前年底,后勤处副处长徐新武转业时,妻子随调的事还没有安排好,妻子就要给丁政委送点钱求政委帮帮忙,徐新武连忙劝阻:“全团都知道,丁政委帮人办事从来不收礼。”妻子不信,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就在他们夫妻为工作发愁的时候,丁政委帮他把妻子安排在了市第二中学。寒假,他们从老家探亲回来,特意给丁政委带了500多元的海产品。心想,给钱不要,送土特产可以吧。丁政委中恳地对徐新武说:“我是代表组织帮助你的。你老是给我送礼干什么,难道今后你在地方工作不给好处就不办事了?”一番话说得徐新武眼泪汪汪。

在丁晓兵家不大的客厅里,有一幅丁晓兵书写的条幅格外醒目: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这正是他人生追求的真诚表达。他还在一幅自作画里直抒胸臆:我愿做一竿翠竹,有骨有节,顶天立地,虽难为栋梁,也能撑起一片天空。

丁晓兵当上团政委后权力大了,责任更大了,面临的考验也更多了,但他始终把执政为民、为党树碑作为自己用权履职的准则。丁晓兵的父亲早已从安徽合肥钢铁公司退休,母亲单位早已倒闭,没有收入和保险,他们还年老多病。按说,丁晓兵是一团之长,爱人陶婉珠是师医院的司药,完全有条件弄点免费的好药,但他父母吃药都是自己花钱买的。丁晓兵的弟弟和弟媳都因企业不景气下岗,在老家靠贩卖蔬菜维持生活。弟弟和弟媳俩人千里迢迢来部队投靠丁晓兵,说:“现在老家生意不好做,孩子上学、老人治病都得用钱,你现在是团政委了,你们生活服务中心反正要买蔬菜和副食品的,这生意给我做吧,我保证比别人便宜。”面对弟弟乞求的目光,丁晓兵耐心地解释说:“家里的难处我知道,可是部队姓党不姓丁,我不能用党给的权和为自家谋私利,我不能缺了胳膊再缺人格呀!家里经济困难我用工资接济,你还是回去吧。”弟弟只好含泪回了老家。

丁晓兵的妻子陶婉珠当年是“三八女子空中救护队”队员,资历比丁晓兵还老,如今也是团职干部,按说外出办事可以派车保障,但她从来没用丁晓兵的车子接送过一次。丁晓兵的车子配发3年仅跑了3万多公里。她理解丈夫,坚定地支持着丈夫。

在战士入党、考学、提干等基层敏感问题上,丁晓兵更是坚持原则,让官兵看到党的力量。20,上级给542团1个士兵提干名额。一些人得知消息后纷纷托人情、找关系。丁晓兵在团党委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选干部苗子公不公,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也关系到部队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最优秀的选出来。于是,团党把研究士兵提干的党委会搬到训练场,让全团官兵监督,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考核结果。全团层层推荐的4名班长骨干,经过军事理论、文化知识、军事技能、现场答辩等多项考核后,团党委现场作出决定,将综合素质最好、有发展潜力的1名班长直接提干。全团官兵无不为此举拍手叫好。

丁晓兵对人民群众总是饱含着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要把人民军队的形象树到哪里。前年7月,部队到安徽寿县抗洪期间,一次,丁晓兵检查完险情返回驻地吃饭的途中,突然发现一些人围观倒在路边的一位老大娘,他赶紧命令司机把车倒回去,连忙把老在娘抱上车送到医院抢救。由此,丁晓兵还想,受灾的群众生活怎样,医疗跟不跟得上。在他的组织下,团里把食品、矿泉水送进了帐篷,医疗小分队开上了大堤为灾民巡诊。灾区群众从丁晓兵身上感到了人民军队的传统,从部队身上看到了党的形象。丁晓兵常说: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当好党的理想信念的实践者,也要做好党的先进思想和创新理论的传播者。20年来,丁晓兵先后为军内外和社会各界作报告500余场,直接听众近40万人。在他的事迹影响下,最多时全国有20多个学校的少先队以他的名字命名,还保留的有4个,最南边的是桂林市中华路小学,最北边的是北京市呼家楼中学。年12月初,一位刚从美国留学回国的学者说:“我之所以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来报效祖国,是高中时丁晓兵给我们作的那场《信念之火》的报告,点燃的信念之火一直在我胸中燃烧。”

四、真心实意为兵服务

始终把聚军心暖兵心视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责任,5万多元捐款、190多人转业随军安置见证了他真心实意为兵服务的热血衷肠

丁晓兵给基层干部常讲:作为带兵人,不能把关心爱护士兵单纯地看作是一种工作方法,而要作业为党凝聚军心的政治责任,始终做到秉公用权,情系官兵。

南方的部队夏天有冲凉水澡的习惯,凉水一激很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和静脉曲张,丁晓兵一直把想这习惯改一改。在他的倡议下,团党委筹集2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为全团每个连队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工程结束后,他带领后勤处长和营房股长,一个连队一个连队地验收,每台设备都要看一看,每个连队的24个喷头都亲自洗一洗,试一试。一营的热水器水压不够,他要求施工单位换了3次,直到满意为止。战士洗上热水澡,心里热乎乎的。

转业干部工作安排、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一直是困扰部队干部的挠头事。丁晓兵想,干部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部队,如果撇下他们的后路不管,不仅会要走的干部的心,更会伤了留队干部的情。为此,丁晓兵不知跑了多少腿,托了多少人,操了多少心。前年底,江西籍转业干部陈接平的安置还没有着落,成天愁眉不展。丁晓兵得知江西省委一位领导春节回无锡休假,就冒着雨雪上门推荐。一开始这位领导不知底细,闭门不见,铁了心的丁晓兵在这位领导的家门口一站就是2个多小时,望着他被雨雪打湿全身的身影和在寒风中飘荡的空袖管,这位领导被深深地打动了,将陈接平安置在江西省抚州人大工作。

作为一名战斗英雄和自强模范,丁晓兵经常被党政机关、企业学校请去作报告,作完报告人家问他个人有什么困难要解决,他总是想着转业干部、随军家属的安置和几十个娃娃的上学问题,有些单位没有人事权力,被他一心为部属的情怀感动,就人托人地帮他解决问题。一营教导员徐红政的爱人随军前在安徽寿县党校工作,随军后工作还没有着落。一次,丁晓兵到无锡市委党校作报告,认识了党校党委书记。为了安置好徐红政爱人的工作,丁晓兵带着妻子一连几个星期天跑到书记家里。书记被丁晓兵的诚心所打动,就帮助他找市人事局长和兼任校长的市委书记。这样,徐红政的爱人于被安置到了市委党校工作。

10多年来,丁晓兵先后帮助130多名转业干部和60多名随军家属解决工作安置问题。这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无锡市实属不易。作为团政委,要抓的大事不少,但基层官兵有什么具体困难,只要丁晓兵知道,就会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解决。

月,丁晓兵到上海虹桥机场执勤的六连检察工作,从指导员姜爱东汇报的神态里,丁晓兵感到他有心思。原来他的母亲患肾囊肿病重住院等钱开刀,为给母亲治病,姜爱东已经花光了积蓄,而且因在外地执勤不能回家看望,心里非常着急。丁晓兵就把姜爱东悄悄地拉到一边,把身上元路费全掏出来塞给他,说这是组织送给老人的治病钱,他信以为真地接受了。后来姜爱东知道实情感动得哭了。姜爱东说,以前自己都没有一次给过父母这么多钱呀!

年8月,通信战士马超患白血病在上海做骨髓移植手术,当时在杭州检查工作的丁晓兵听到这个消息,想到马超动这么大手术,身边没个亲人,就急急忙忙赶到上海陪护。小马从上海回到团卫生队进行恢复治疗期间,住院时认识的一个女护士提出要到部队照顾她。丁晓兵与其他领导商量,破例让马超的女朋友来队照顾。丁晓兵还大力促成这桩婚姻。丁晓兵想的是,马超家在河南农村比较穷,女护士家里富裕,她家乡常州经济发达优抚好,马超要是落户常州治病就有了保障。马超退伍前,丁晓兵积极联系上级卫生部门给他评了残,并专门派干部到马超的家乡和常州市帮马超办理了户口档案调转手续。马超离队的那天,丁晓兵又让人以组织的名义将300元钱送给马超。马超愉快地离开了部队。

20,丁晓兵在八连蹲点指导退伍工作,得知连队有一个退伍的战士李作安是个孤儿。他二话没说,把身上仅有的410元钱全部掏出来给了小李,感动得这位战士泣不成声。

2001后,三连连长楼伟的妻子患白血病去世,丁晓兵带头为他捐款2000多元,在他的影响下,全团官兵自发地为其捐款1.8万元。丁晓兵从当指导员以来,已经核实的,给67名干部战士捐款5万了,而且大部分捐款是以组织名义救济的。

丁晓兵心里总是装着官兵,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也是官兵。丁晓兵给部队附近的江苏省电力疗养院作完报告,院长要求丁晓兵做一次全面体检。丁晓兵爽快地答应了,但不是给他自己,而是为战士。他想到有7名患疑难症的战士住在师医院,因为没有好的设备检查,一直无法确诊。当这7名战士享受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专家检查时,怎么也想不到这机会是丁政委让给他们的。

前年11月,总部一位首长来团里检查工作,批准拨专款给丁晓兵装智能假肢,丁晓兵觉得花钱太多,于心不安,就一直没有落实这“指示”。总部又一位首长来团里指导工作,明确批准拨给他20万元装智能假肢。这位首长一走,丁晓兵就与团长陈锡春商量,团家属工厂体制改革,18位家属买断工龄还缺20万元,能不能用这钱把这事办了。丁晓兵诚恳地说:“这20万元能解决18个家属就业,18个干部就会少分多少心,这比我一个人用了值得!”陈团长感动得哽咽道:“那怎么能行呢!”

丁晓兵认为,为党带兵就要把兵带得让党放心。所以他除了做好思想工作,抓好政治教育,还总是在官兵们的紧要处帮上一把,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五连指导员汪利是带着报考军校的梦想参军入伍。然而,连续两年落榜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情绪一下子陷入低谷,整天茶饭不思愁眉苦脸。当时任营教导员的丁晓兵一有空闲就和汪利坐在一起谈人生和理想,启发开导他挫折是人生的垫脚石,成功的路不止一条,终于使汪利重新振作起来。后来汪利由于工作训练在全团最突出,被破格提干,保送到军校上学。丁晓兵当指导员和教导员期间,在他的教育帮助下,28名有过不良习惯的战士得到转化,30多名战士考上军校,17名战士直接提干。

五、带领部队与时俱进

始终把与时俱进视为提高带兵治军能力的不竭动力,105条被上级肯定推广的经验见证了他对新时期部队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

在武警某团官兵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别看政委一只手,抓部队建设他确实有一手。虽是一句戏言,却道出了官兵对丁政委的由衷赞赏。作为部队的一线带兵人,丁晓兵始终关注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创造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带领部队与时俱进。

当心理问题提出来时,他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潜心学习心理学知识,到同仁医院向专家请教,细心观察心理疾患的表现特征,与是军医的爱人一道研究心理疾患早期发现预防和疏导调节的方法,他比较早地将心理调节引入思想工作。他创造的“心理自我调节12法”在全师推广后,官兵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并受到武警部队心理专家的充分肯定。他比较早地组织部队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根据青年官兵思想活跃的特点,为市场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他带领政治处的同志吃住在基层,半个月时间内,他一个连一个连地进行调研,归纳了实话实说、一事一议、新闻点评、模拟法庭等“群众性教育20法”,被武警总部在全部队推广。

在《基层建设纲要》没有规定前,他就率先在基层搞了“四个基本”建设。为适应新军事变革,他在师的范围内又率先搞起了信息化建设,带头研究信息战理论,邀请国防大学外军部副部长傅立群将军与官兵对话,引导大学更新思想观念,该团“认清变革明责任,适应变革尽忠诚”的教育经验被武警总部转发。在他的倡导下,百名教授进警营,共青团主题活动到公园,地方法庭搬到部队大礼堂,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大家称赞丁晓兵:“弄潮儿总在涛头立。”

部队环境任务有新变化,丁晓兵必然潜心研究应对之策。

2001年,丁晓兵所在的团首次担负协助海关监管任务,丁晓兵组织政治处的同志驻地环境复杂、部队高度分散、执勤任务繁重、经受考验严峻的实际搞研究。他还深入一线调查走访,一个点一个地走过,与干部一个个地谈话,到海关一家一家地走访。20天下来,人跑瘦了一圈,却拿出了《深入持久地打好拒腐防变主动仗的意见》下发部队,使部队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时间不长,又总结了“封闭驻点区域、优化内部环境,封严不良影响、充实精神需求,封紧对外交往、密切官兵关系,封住流动空间、丰富执勤生活”的管理教育做法,不仅保证了部队圆满完成监管执勤任务,而且为后续部队做好监管执勤工作提供了借鉴。

2004年总部赋予该团“破障到位”新战法研究任务,丁晓兵与团里其他领导一道,从场地建设,到情况设置、兵力、装备的配置运用,一项项地认真研究,实兵演练一次成功,受到总部首长的高度赞扬。

部队有了新装备,丁晓兵必然潜心研究驾驭之法。“八一”式轻机枪装备部队后,基层普遍反映不好掌握,丁晓兵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也责无旁贷地决心要解决这个难题。他一头扎进军官训练中心,一只手反复拆卸组装机枪,反复琢磨有关资料,终于摸索出了“手把握,肘向下,手腕自然下搭,不顶也不拉”的轻机枪射击要领。丁晓兵在训练场传授这种方法,有的人产生怀疑。丁晓兵二话没说,一只手操枪走向靶台,在距离目标150米处一个点射,3发子弹打出了一个8环、一全9环、一个10环的好成绩,大家一下子信服。底,在师组织的年度训练考核中,丁晓兵所在的团“八一”式机枪射击成绩均是优良,取得全师最好成绩。

丁晓兵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他的思路总是很宽,办法很多,不断用创新精神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难题。比如,同样是养奶牛,他养的就比别人有“思想”。训练伤一直是制约和影响部队训练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个难题,丁晓兵专门到南京体育学院请来专家教授进行科学指导,他和专家们一起研究不同体质的骨骼承受力,提出了“在超强度训练中科学分配体能”的科学训练方法。

根据科学理论分析,他还发现有的战士在训练中容易出现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缺钙。为给战士补钙,他提议团党委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10万元买来20头奶牛,用鲜奶给战士补钙。这样一来,不仅全团官兵每天早餐都能喝上新鲜牛奶,全团的训练伤也由原来的3%下降到0.5%。喝牛奶喝出了战斗力。就连评“好军嫂”,他的思路与别人也不一样。师给团2个“好军嫂”名额,针对家属工厂与部队脱钩、家属就业走向市场的新情况,为鼓励家属转变就业观念、勇于面对市场自主择业,丁晓兵两次否决家属委员会贤妻良母型的意见,力主将2名自主择业的家属推荐上去。对家属起了很好的示范导向作用。

丁晓兵任团政委、党委书记后,为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确保党委决策的科学民主,他坚持做到“四个充分征询”:充分征询党委成员意见,充分征询基层官兵意见,充分征询上级业务部门意见,充分征询地方专家意见。前年他所在的团花40万元盖起了卫生队大楼,这在别人看来难以置信。其实,这就是丁晓兵“四个充分征询”后的杰作。

丁晓兵当兵的这20多年,是我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20多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他始终把学习革命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提高自己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的根本途径。他长期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仅学习《矛盾论》就写了近两万字的读书笔记。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后,他就刻苦钻研,被评为学习邓小平理论先进个人,在全师介绍了学习经验。他认真落实《中高级干部三年学习规划》,系统地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书笔记写了近900万字。

丁晓兵学习理论不是装饰门面,而是真学真用,联系工作,思考人生,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武警部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并在部队巡回作了报告。走进丁晓兵的家里,看不到几件值钱的东西,但几千册图书、一摞摞报刊剪贴本格外引人注目。他想的是,自己失去了一只胳膊,就要用知识弥补不足。而且他认为,人生的乐趣有许多种,但来自知识和智慧方面的快乐最持久,最可贵。所以,丁晓兵对学习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家无论住多小的房子,都要专门用一间做学习室,学习的时候不允许家里人看电视,有响动。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哪怕工作再忙,他每天都要学习两个小时,常常学到深夜。夏天,他在记笔记时蚊子叮在左手上,他就把左手的蚊子一起往墙上拍,手痒了就往墙上擦,手背擦出了血,他住过的地方,墙上没有不留擦上的血迹的。他外出办事只要有机会,图书馆、书店必去,不是查阅资料,就是购买书籍。以至要问他的司机,哪里有什么饭店不清楚,哪里有什么书店却如数家珍。

丁晓兵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来,一直与学校的老师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与他们交流心得体会,请教疑难问题,老师们也经常寄一些思想理论方面的前沿性研究资料给丁晓兵。这样丁晓兵还不满足,他又参加了苏州大学研究生进修班学习。

他还通过学习书法和绘画来陶冶情操作、培养创新精神。经过长期苦练,他的书法和绘画都小有名气,他的作品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他专题拍摄了《独臂绘丹青》纪录片。丁晓兵不断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思想活力和创造力,他在实践中创造的鲜活经验有不少进入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篇4: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出征——为了祖国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刚刚19岁的丁晓兵,冒冒失失地撞进了指挥帐篷:“这次任务该有我的份儿吧?”

他被推出来:“新兵蛋子,哪儿轮得着你?”

丁晓兵恼了!凭什么轮不上我?

他哭着再次冲进去,拔出侦察兵专用的匕首,冲着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

就着自己突突直冒的青春热血,丁晓兵在靶纸上挥就自己第一份血红色的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丁晓兵如愿。成为执行任务的战士中的惟一新兵。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他身上。

丁晓兵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骨头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受伤的这一天,是丁晓兵当兵整整一年的日子,老天竟送来了这样一个黑色的“礼物”!也因为这个沉重的礼物,人们才得以知道,这个年轻的合肥小兵,在紧急关头表现出如此的凛凛大义!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包括他在内的7个战士,背着一位牺牲的战友后撤。

那是南方一层又一层,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和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热带丛林!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

英雄身上是有特质的。刹那间,丁晓兵身上潜藏着的英雄品质,被一颗手雷激发出来,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芒!

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丁晓兵想把炸伤的右胳膊再缝上去。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受重伤后又扛着重物拼命奔跑,小伙子身上的血几乎流光。鲜血洒在绿色山林中,绵延了一条3公里多的血路!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心脏起搏器无效,强心针无效!因为没有血压,丁晓兵全身的血管都瘪了,连血液都无法输进去。

担架停在了小溪边,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用清水擦拭他脸上化装的绿色油彩……

战友们把着担架,疯了似的,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天不绝英雄!擦拭脸颊的棉花擦到了丁晓兵的鼻孔下,棉花丝被吹动了!

野战医疗队的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自己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

大夫护士站在他的床边,望着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垂泪。

右肘关节被炸碎了,根本无法再接上去,只好从右大臂端清创缝合。医生们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大男孩,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按照人们本能的判断,这个年轻人的军旅生涯要结束了——一个失去右臂的人无法打枪;甚至于,无法完成一个军人每日必做的动作:连右手敬礼都无法完成!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这是为断臂的壮士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一战成名,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

篇5: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进攻——直面困难

在鲜花和掌声中,丁晓兵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一个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他可以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作为一等功臣,国家政策可以保障他有份可心的工作。

而丁晓兵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他不愿离开红色的八一军旗和那身绿军装!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用左手行军礼。

部队满足了丁晓兵的要求,他被送往军校学习。

两年后,优秀学员丁晓兵又做出了第二次,也是更让人瞠目的选择:下基层带兵去!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到基层——带兵?就凭一个独臂人?

除了新中国诞生前连年炮火中涌现的个别独臂将军外,哪里见过没有右臂、用左手敬礼的军人?还要下到部队摸爬滚打!人们对丁晓兵重复着一句话:带兵是要吃苦的!

自己刚刚从昏迷中醒来时的感觉,丁晓兵还记得——我还活着,活着真好!但,人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人生的长度无法确定,但可以拓宽,可以加厚,可以活出人生的质量来!

他决心,继续做一个用左手敬礼的真正军人!这个军人可能是不完美的,但肯定是像样子的军人!

丁晓兵下到连队当了指导员。

一次紧急集合,让刚到连队的他很没面子。

打背包是当兵的基本功,可他一只手怎能干别人两只手做的事?

等他用一只手好不容易把背包捆了个大概,跨出房门,傻了!全连官兵整齐地列队,百十口子在等他一个人,带些怜悯的目光,刺疼了丁晓兵的心!

军人,只会敬礼是不行的,要有真本领!

脸红得发紫的丁晓兵在全连官兵面前扔下一句硬话:“今天我让大家丢脸了,一个月后,我一定再把这个脸给大家争回来!”

嘴脚并用,丁晓兵开始练习单手打背包。背包带硬,用牙叼着拉的力度一大,就像刀子一样,拉破了嘴角,拽裂了牙齿。

通信员哭着扑上来帮忙,被丁晓兵关在了门外:“你能帮我一次,能帮我一辈子吗?”

背包带上沾满了血迹。10多天后,丁晓兵单手打背包速度在全连数得着。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他没有力量大的右臂。丁晓兵又立了个期限,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胳膊肿得连筷子都拿不了,只能改用勺子吃饭。

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优秀的标准是40米,独臂指导员这次露了一手,来了个“超级优秀”。

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丁晓兵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在军校的第一次考试,丁晓兵没做完试卷。

丁晓兵向老师申请延长20分钟,一个惯于右手执笔的人,左手的写字速度怎么能与他人相比?

出乎意料,老师认为,所有的学员都是平等的,学员丁晓兵能上学,就必须用左手按时答完答卷!

丁晓兵被逼到了绝境。为了赶上别人写字的速度,倔强的他天天到图书馆抄书,一个月断了9根钢笔!之后,他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

拿困难当磨刀石,丁晓兵这把闪着英雄光泽的刀,越磨越快,越磨越光!

除了绿色军装外,丁晓兵身上可以常见的一种颜色是紫色——青紫色的伤痕,是艰苦训练赠给丁晓兵的花朵!无法计量他到底吃过多少苦,这是一个把所有困难嚼碎了统统吞到肚子里,消化成为动力的人!是一个扔在地上丁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呈进攻姿势的军人!

没有人强令丁晓兵必须完成那些只有用双手才能协调配合完成的军事训练动作。为了保护他,上级甚至要求他可以免除一些单手做很危险的训练;也没有人怀疑丁晓兵的能力和勇敢,他本来就是侦察兵出身,军事素质毋庸置疑,再说,谁会质疑为国家死过一次的英雄的赤胆忠心呢?

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英雄下达给自己的死命令!丁晓兵说,一个军人,战时要忘死,平时要忘我!

忘死的标准他达到了,但在他看来,那是一瞬间的事;忘我,必须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而得,乍一看并不辉煌,但,是一个更高更远更伟大,也更难做到的目标。

英雄只有一只手,他要求自己只手擎天!

篇6: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突围——超越荣誉

无数次,丁晓兵全身20多块碎弹片和那只带金属的假肢,都会把机场安检门惹得大叫。

无奈之下,丁晓兵只好从兜里取出伤残证……

安检人员马上立正:“向您致敬!”

荣耀,对一个不到20岁就举国闻名的人,该如何对待?

丁晓兵一家三代当兵,老兵父亲最先提醒:“要不了多久,你还是你,还是少了一只手的你!”

父母要求儿子到干休所去看看那些老红军,晓兵去了。那都是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军人!盒子一打开,那一大堆金灿灿的军功章!

荣誉得到不易,超越荣誉更难。

除了发现了镭外,获取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还发明了句名言:“荣誉不关系未来”,这是一个科学家得到顶级荣誉后的大彻大悟。丁晓兵记住了这句话。

丁晓兵所在的师,可以毫无愧色地叫做英雄的“主产地”!它本是八路军129师的一部分,建立抗日根据地,转战解放战争五大战场,参加抗美援朝,屡建奇功;在驰名中外的“中原突围”中,皮定均等率全师官兵,以自我牺牲的气概,牵制住敌人30万主力,成功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孤军杀出重围,千里东征,挺进苏皖解放区,创造了令世人惊奇的“战争神话”!这个人称“皮旅”的师,仅列在红色光荣榜上的一等功、特等功以上的英雄就有63人之多。

英雄成长在孕育英雄的土壤中,这土壤,必须识英雄、爱英雄、育英雄而不能宠英雄!

一天,还是连指导员的丁晓兵没有带部队出早操,被团长发现了。

“全连集合!”

团长招手叫来也是功臣、正带队跑步的侦察排长,开始问话。

“你打过仗?”

“报告团长,我打过仗!”

“你,立过一等功?”

“是,我立过一等功。”

“噢!一等功……”团长狡黠地问:“还用出操?”

站在连队前列的丁晓兵几乎羞死!

其实,团长极为喜爱丁晓兵。但,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是母鸡,就该地上觅虫!发现了丁晓兵鹰一样的潜质,团长巴望他练出鹰一般的翅膀!

一位领导曾对丁晓兵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带着光环的英雄,更需要的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带兵人。”

战斗——中国军人

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只需一眼就能辨出。它的战士身姿挺拔,军容严整,眼神自信,敢于直视敌人的目光,也不畏将军的审视,小伙子们全身的气都往上拔着!

作一个带兵人,丁晓兵就不能只让自己成为英雄,他要带出嗷嗷叫的兵!

一个有点捣蛋的兵打靶打得一塌糊涂。丁晓兵说了他一句,这个兵回头看看:“来,你给我们做个示范!”

丁晓兵看了这个兵一眼,向前跨出一步,左手撑地,一个利落的匍匐动作,一只手射击,铛铛铛铛铛,5发子弹47环!

站起来,丁晓兵甩着一只手转身而去:“一周后再考你!我羡慕你有两只手!”

团机关干部5公里越野跑,丁晓兵特地让自己的妻子跟在队伍后面。跑到一半,他一挥手:“超过他们!”

妻子逐个超过。丁晓兵大喊:“你们怎么还跑不过一个老太婆!”

二营原来是一个后进营,全营没有一个先进连队,丁晓兵去当教导员。

部队军事演习,徒步拉练返营。行至离营区还有5公里多的时候,已经走了两天半的官兵极为疲惫,战士脚上全是水泡,丁晓兵脚上也有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肿痛不堪。

卫生员劝丁晓兵上车,丁晓兵发威:“我不许上车,你不许上车,全营不许一个人上车!狭路相逢勇者胜,最艰难的时候是胜利的前夕,奔袭回营!”

所有的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一队已经没有力气的兵,顿时变成了一群奔出草丛的豹子!

丁晓兵像一个马力强大的发动机,他到哪个部队工作,哪个部队就被红红火火地带动起来,变得既有纪律,又活蹦乱跳,士气冲天;他到哪个部队工作,那里的荣誉室就喜讯连连,丁晓兵自己和他所率领的部队,共获得奖状奖牌奖杯288块——英雄的气质动力十足,辐射强劲!

丁晓兵对兵,且严且爱。

他是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在实践中总结了105条经验,为上级机关推广;他推出群众教育20法,把实话实说的形式和模拟法庭搬到了军营;他潜心研究心理问题,对战士进行疏导;他带兵参观华西村、小天鹅电器,用实例说服,看谁能说改革开放不好……

城市兵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未在大雷雨的夜晚站在屋外。下半夜,雷声最大时,丁晓兵开始转哨位,嘱咐战士:“不要站在树下!”

“怕不怕?”他张嘴咬住电筒,伸出左手摸摸新战士被惊雷吓得有点发抖的脸。

丁晓兵去卫生队,看到战士领子黑乎乎的,扭头就训卫生队长:“你心里还有战士吗?这么脏的衣服你们看不见吗?战士手伤了你看不见吗?”

全团的军人大会上,丁晓兵下台走到一个叫黄麒的班长面前,这是个以爱兵出名、肯给受伤战士揉脚的班长。“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把别人装在自己心里的人最可爱。你是我敬重的人,我要向你敬礼!”

立正!一个恭敬、标准、不打一丝折扣的军礼!全场一片寂静,黄麒激动的眼泪拼命往眼眶外冲:政委是个大英雄啊,走下台给一个普通的士兵敬礼!

篇7: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国故事

敬礼——向着人民

学着老兵,20多年前的丁晓兵威风凛凛地喝下一大碗壮行酒,把碗往地下一摔——然后,他醉得人事不省,躺在猫耳洞里睡了一天一夜。

10天以后,丁晓兵把自己的右手留在了边疆。

丁晓兵走下阵地后的,是中国提速飞奔的20年。从举国着装的蓝绿两色,变得姹紫嫣红,色彩斑斓,英雄哪能不变?

中国在变。丁晓兵在变。每天晚上一回到家,马上从严肃的军人,变成一个在书桌前端坐学习的好学生,每天两个小时,雷打不动。他读书,拿下了法律函授文凭,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班学习;他做笔记,仅近几年,读书笔记就写下了近900万字!

这已经不是操着冷兵器就能两军对垒的时候了。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纵有豪情万丈,胸中无点墨,怎么能将百万兵?

丁晓兵容许自己变化的是文化知识的沉积,不允许自己变化的,是对于利益的不当谋求——他依然不爱钱,不收礼。全团上下,没有一个敢给这个管干部的政委送钱送礼,如果有人胆敢在干部提拔之际尝试,丁晓兵的火就会一下子被激起来,面沉似铁:“平时不好好工作,靠这些来讨好领导……”送来的钱和东西会从门口直接飞出去。

为了让大家把提拔干部的过程看个明白,丁晓兵和团里其他领导们,把提拔的过程放在了操场上,现场考试!谁成绩好,团党委现场拍板,就让谁上!

也有人质疑过丁晓兵:“现在都什么社会了,你这么古板,生活在这种状态下,你不感觉孤独吗?”

丁晓兵难过,回到家夜不能寐,写了一副对联自勉:“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精神所在,虽然别人不一定能理解,但丁晓兵只求时时摸得到自己的心!

英雄曾经回答过别人这样的问题:

“别人升官发财,你平衡吗?”

“平衡,我是军人,军人就是流血牺牲的。”

20多年来,丁晓兵常想起那个在瞄准中死去的战友,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他难道是为了那一点点抚恤金?他难道连当年千把元的抚恤金和生命,这两者孰重孰轻都算不出来?死去的战友算的,是个人生命与国家利益孰重孰轻的大账!

丁晓兵习惯于去烈士陵园走走,站在先烈们的墓碑前,寻找共产党人为何奋斗,为谁牺牲的答案,聆听那些从未走远的伟大心灵的回响。

地下的先烈在牺牲前,很多人已经拥有了荣华富贵,他们为什么还要为人民献身?如果是只有一两个人躺在陵园里的话,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但是,成千上万的人能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支撑他们的,惟有共产党人的理想之火!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理想和信念应当是社会永远的主动脉;在历史的舞台上,神圣和高尚,必定成为永恒的领衔主演!

,安徽寿县瓦埠湖堤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如果在8小时内不能有效处置,大堤将毁于一旦。

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儿子,现在,眼看父母要泡在水里,当儿子的岂能不管!

丁晓兵急了眼!暴雨如注,他让人拉起了“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战”的横幅,插上了“皮旅”的大旗,一边冲上去与战士们一起运土扛包,一边领着官兵喊号子,唱军歌,所有的人嗓子都哑了!

5个多小时后,管涌堵住了。丁晓兵觉得自己的断臂痛不可忍。脱掉假肢后,他才发现,原来假肢与断臂的接合处,由于长时间不透气,加上气温太高,断臂的截面捂出了痱子,经水一泡,一小块乌黑的残留弹片从皮下露了出来!

如果说,20多年前的丁晓兵成为英雄还有偶然因素,那么,今天的丁晓兵,是把自己的英雄业绩归零后,再一步步地在和平环境中,把自己又一次塑造成为英雄!

这一次,成为英雄的过程根本不具备偶然性,他是经过生与死、和平与战争、繁华与清贫、荣誉与平凡、残缺之身与高素质人生双重考验的双料英雄!这是一个以生命向党旗、国旗和军旗敬礼的钢铁军人,旗帜的红色和军装的绿色,将陪伴丁晓兵的一生!

1987年,南京航空学院大学生王明给丁晓兵来信:我认为你成为英雄,只是过了第一关,你是否真心英雄,我不愿轻信,假如、20年后,仍有事迹从你身上出现,英雄的称呼你才当之无愧!

如今,当年的大学生,你在哪里?你是否听到了这首一直奏响的英雄赞歌?

无数次敬礼前,丁晓兵都会大声说:“请允许我用左手向您敬礼!”

在他面前伸展的,是共和国广袤无垠的国土,她骄傲地望着自己的英雄儿子!

篇8:中国爱国故事:全军用左手敬礼的军人丁晓兵

出征——为了祖国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刚刚19岁的丁晓兵,冒冒失失地撞进了指挥帐篷:“这次任务该有我的份儿吧?”

他被推出来:“新兵蛋子,哪儿轮得着你?”

丁晓兵恼了!凭什么轮不上我?

他哭着再次冲进去,拔出侦察兵专用的匕首,冲着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

就着自己突突直冒的青春热血,丁晓兵在靶纸上挥就自己第一份血红色的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

丁晓兵如愿。成为执行任务的战士中的惟一新兵。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他身上。

丁晓兵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骨头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受伤的这一天,是丁晓兵当兵整整一年的日子,老天竟送来了这样一个黑色的“礼物”!也因为这个沉重的礼物,人们才得以知道,这个年轻的合肥小兵,在紧急关头表现出如此的凛凛大义!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包括他在内的7个战士,背着一位牺牲的战友后撤。

那是南方一层又一层,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和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热带丛林!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

英雄身上是有特质的。刹那间,丁晓兵身上潜藏着的英雄品质,被一颗手雷激发出来,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芒!

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丁晓兵想把炸伤的右胳膊再缝上去。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受重伤后又扛着重物拼命奔跑,小伙子身上的血几乎流光。鲜血洒在绿色山林中,绵延了一条3公里多的血路!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心脏起搏器无效,强心针无效!因为没有血压,丁晓兵全身的血管都瘪了,连血液都无法输进去。

担架停在了小溪边,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用清水擦拭他脸上化装的绿色油彩……

战友们把着担架,疯了似的,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天不绝英雄!擦拭脸颊的棉花擦到了丁晓兵的鼻孔下,棉花丝被吹动了!

野战医疗队的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自己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

大夫护士站在他的床边,望着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垂泪。

右肘关节被炸碎了,根本无法再接上去,只好从右大臂端清创缝合。医生们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大男孩,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按照人们本能的判断,这个年轻人的军旅生涯要结束了——一个失去右臂的人无法打枪;甚至于,无法完成一个军人每日必做的动作:连右手敬礼都无法完成!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这是为断臂的壮士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一战成名,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

进攻——直面困难

在鲜花和掌声中,丁晓兵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一个二等甲级伤残军人,他可以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作为一等功臣,国家政策可以保障他有份可心的工作。

而丁晓兵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他不愿离开红色的八一军旗和那身绿军装!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用左手行军礼。

部队满足了丁晓兵的要求,他被送往军校学习。

两年后,优秀学员丁晓兵又做出了第二次,也是更让人瞠目的选择:下基层带兵去!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到基层——带兵?就凭一个独臂人?

除了新中国诞生前连年炮火中涌现的个别独臂将军外,哪里见过没有右臂、用左手敬礼的军人?还要下到部队摸爬滚打!人们对丁晓兵重复着一句话:带兵是要吃苦的!

自己刚刚从昏迷中醒来时的感觉,丁晓兵还记得——我还活着,活着真好!但,人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人生的长度无法确定,但可以拓宽,可以加厚,可以活出人生的质量来!

他决心,继续做一个用左手敬礼的真正军人!这个军人可能是不完美的,但肯定是像样子的军人!

丁晓兵下到连队当了指导员。

一次紧急集合,让刚到连队的他很没面子。

打背包是当兵的基本功,可他一只手怎能干别人两只手做的事?

等他用一只手好不容易把背包捆了个大概,跨出房门,傻了!全连官兵整齐地列队,百十口子在等他一个人,带些怜悯的目光,刺疼了丁晓兵的心!

军人,只会敬礼是不行的,要有真本领!

脸红得发紫的丁晓兵在全连官兵面前扔下一句硬话:“今天我让大家丢脸了,一个月后,我一定再把这个脸给大家争回来!”

嘴脚并用,丁晓兵开始练习单手打背包。背包带硬,用牙叼着拉的力度一大,就像刀子一样,拉破了嘴角,拽裂了牙齿。

通信员哭着扑上来帮忙,被丁晓兵关在了门外:“你能帮我一次,能帮我一辈子吗?”

背包带上沾满了血迹。10多天后,丁晓兵单手打背包速度在全连数得着。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他没有力量大的右臂。丁晓兵又立了个期限,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胳膊肿得连筷子都拿不了,只能改用勺子吃饭。

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优秀的标准是40米,独臂指导员这次露了一手,来了个“超级优秀”。

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丁晓兵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在军校的第一次考试,丁晓兵没做完试卷。

丁晓兵向老师申请延长20分钟,一个惯于右手执笔的人,左手的写字速度怎么能与他人相比?

出乎意料,老师认为,所有的学员都是平等的,学员丁晓兵能上学,就必须用左手按时答完答卷!

丁晓兵被逼到了绝境。为了赶上别人写字的速度,倔强的他天天到图书馆抄书,一个月断了9根钢笔!之后,他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

拿困难当磨刀石,丁晓兵这把闪着英雄光泽的刀,越磨越快,越磨越光!

除了绿色军装外,丁晓兵身上可以常见的一种颜色是紫色——青紫色的伤痕,是艰苦训练赠给丁晓兵的花朵!无法计量他到底吃过多少苦,这是一个把所有困难嚼碎了统统吞到肚子里,消化成为动力的人!是一个扔在地上丁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呈进攻姿势的军人!

没有人强令丁晓兵必须完成那些只有用双手才能协调配合完成的军事训练动作。为了保护他,上级甚至要求他可以免除一些单手做很危险的训练;也没有人怀疑丁晓兵的能力和勇敢,他本来就是侦察兵出身,军事素质毋庸置疑,再说,谁会质疑为国家死过一次的英雄的赤胆忠心呢?

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英雄下达给自己的死命令!丁晓兵说,一个军人,战时要忘死,平时要忘我!

忘死的标准他达到了,但在他看来,那是一瞬间的事;忘我,必须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而得,乍一看并不辉煌,但,是一个更高更远更伟大,也更难做到的目标。

英雄只有一只手,他要求自己只手擎天!

突围——超越荣誉

无数次,丁晓兵全身20多块碎弹片和那只带金属的假肢,都会把机场安检门惹得大叫。

无奈之下,丁晓兵只好从兜里取出伤残证……

安检人员马上立正:“向您致敬!”

荣耀,对一个不到20岁就举国闻名的人,该如何对待?

丁晓兵一家三代当兵,老兵父亲最先提醒:“要不了多久,你还是你,还是少了一只手的你!”

父母要求儿子到干休所去看看那些老红军,晓兵去了。那都是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军人!盒子一打开,那一大堆金灿灿的军功章!

荣誉得到不易,超越荣誉更难。

除了发现了镭外,获取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还发明了句名言:“荣誉不关系未来”,这是一个科学家得到荣誉后的大彻大悟。丁晓兵记住了这句话。

丁晓兵所在的师,可以毫无愧色地叫做英雄的“主产地”!它本是八路军129师的一部分,建立抗日根据地,转战解放战争五大战场,参加抗美援朝,屡建奇功;在驰名中外的“中原突围”中,皮定均等率全师官兵,以自我牺牲的气概,牵制住敌人30万主力,成功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孤军杀出重围,千里东征,挺进苏皖解放区,创造了令世人惊奇的“战争神话”!这个人称“皮旅”的师,仅列在红色光荣榜上的一等功、特等功以上的英雄就有63人之多。

英雄成长在孕育英雄的土壤中,这土壤,必须识英雄、爱英雄、育英雄而不能宠英雄!

一天,还是连指导员的丁晓兵没有带部队出早操,被团长发现了。

“全连集合!”

团长招手叫来也是功臣、正带队跑步的侦察排长,开始问话。

“你打过仗?”

“报告团长,我打过仗!”

“你,立过一等功?”

“是,我立过一等功。”

“噢!一等功……”团长狡黠地问:“还用出操?”

站在连队前列的丁晓兵几乎羞死!

其实,团长极为喜爱丁晓兵。但,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是母鸡,就该地上觅虫!发现了丁晓兵鹰一样的潜质,团长巴望他练出鹰一般的翅膀!

一位领导曾对丁晓兵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带着光环的英雄,更需要的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带兵人。”

战斗——中国军人

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只需一眼就能辨出。它的战士身姿挺拔,军容严整,眼神自信,敢于直视敌人的目光,也不畏将军的审视,小伙子们全身的气都往上拔着!

作一个带兵人,丁晓兵就不能只让自己成为英雄,他要带出嗷嗷叫的兵!

一个有点捣蛋的兵打靶打得一塌糊涂。丁晓兵说了他一句,这个兵回头看看:“来,你给我们做个示范!”

丁晓兵看了这个兵一眼,向前跨出一步,左手撑地,一个利落的匍匐动作,一只手射击,铛铛铛铛铛,5发子弹47环!

站起来,丁晓兵甩着一只手转身而去:“一周后再考你!我羡慕你有两只手!”

团机关干部5公里越野跑,丁晓兵特地让自己的妻子跟在队伍后面。跑到一半,他一挥手:“超过他们!”

妻子逐个超过。丁晓兵大喊:“你们怎么还跑不过一个老太婆!”

二营原来是一个后进营,全营没有一个先进连队,丁晓兵去当教导员。

部队军事演习,徒步拉练返营。行至离营区还有5公里多的时候,已经走了两天半的官兵极为疲惫,战士脚上全是水泡,丁晓兵脚上也有一个分币大小的鸡眼肿痛不堪。

卫生员劝丁晓兵上车,丁晓兵发威:“我不许上车,你不许上车,全营不许一个人上车!狭路相逢勇者胜,最艰难的时候是胜利的前夕,奔袭回营!”

所有的官兵,被激得眼睛都红了!一队已经没有力气的兵,顿时变成了一群奔出草丛的豹子!

丁晓兵像一个马力强大的发动机,他到哪个部队工作,哪个部队就被红红火火地带动起来,变得既有纪律,又活蹦乱跳,士气冲天;他到哪个部队工作,那里的荣誉室就喜讯连连,丁晓兵自己和他所率领的部队,共获得奖状奖牌奖杯288块——英雄的气质动力十足,辐射强劲!

丁晓兵对兵,且严且爱。

他是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在实践中总结了105条经验,为上级机关推广;他推出群众教育20法,把实话实说的形式和模拟法庭搬到了军营;他潜心研究心理问题,对战士进行疏导;他带兵参观华西村、小天鹅电器,用实例说服,看谁能说改革开放不好……

城市兵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未在大雷雨的夜晚站在屋外。下半夜,雷声时,丁晓兵开始转哨位,嘱咐战士:“不要站在树下!”

“怕不怕?”他张嘴咬住电筒,伸出左手摸摸新战士被惊雷吓得有点发抖的脸。

丁晓兵去卫生队,看到战士领子黑乎乎的,扭头就训卫生队长:“你心里还有战士吗?这么脏的衣服你们看不见吗?战士手伤了你看不见吗?”

全团的军人大会上,丁晓兵下台走到一个叫黄麒的班长面前,这是个以爱兵出名、肯给受伤战士揉脚的班长。“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把别人装在自己心里的人最可爱。你是我敬重的人,我要向你敬礼!”

立正!一个恭敬、标准、不打一丝折扣的军礼!全场一片寂静,黄麒激动的眼泪拼命往眼眶外冲:政委是个大英雄啊,走下台给一个普通的士兵敬礼!

敬礼——向着人民

学着老兵,20多年前的丁晓兵威风凛凛地喝下一大碗壮行酒,把碗往地下一摔——然后,他醉得人事不省,躺在猫耳洞里睡了一天一夜。

10天以后,丁晓兵把自己的右手留在了边疆。

丁晓兵走下阵地后的20年,是中国提速飞奔的20年。从举国着装的蓝绿两色,变得姹紫嫣红,色彩斑斓,英雄哪能不变?

中国在变。丁晓兵在变。每天晚上一回到家,马上从严肃的军人,变成一个在书桌前端坐学习的好学生,每天两个小时,雷打不动。他读书,拿下了法律函授文凭,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班学习;他做笔记,仅近几年,读书笔记就写下了近900万字!

这已经不是操着冷兵器就能两军对垒的时候了。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纵有豪情万丈,胸中无点墨,怎么能将百万兵?

丁晓兵容许自己变化的是文化知识的沉积,不允许自己变化的,是对于利益的不当谋求——他依然不爱钱,不收礼。全团上下,没有一个敢给这个管干部的政委送钱送礼,如果有人胆敢在干部提拔之际尝试,丁晓兵的火就会一下子被激起来,面沉似铁:“平时不好好工作,靠这些来讨好领导……”送来的钱和东西会从门口直接飞出去。

为了让大家把提拔干部的过程看个明白,丁晓兵和团里其他领导们,把提拔的过程放在了操场上,现场考试!谁成绩好,团党委现场拍板,就让谁上!

也有人质疑过丁晓兵:“现在都什么社会了,你这么古板,生活在这种状态下,你不感觉孤独吗?”

丁晓兵难过,回到家夜不能寐,写了一副对联自勉:“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精神所在,虽然别人不一定能理解,但丁晓兵只求时时摸得到自己的心!

英雄曾经回答过别人这样的问题:

“别人升官发财,你平衡吗?”

“平衡,我是军人,军人就是流血牺牲的。”

20多年来,丁晓兵常想起那个在瞄准中死去的战友,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他难道是为了那一点点抚恤金?他难道连当年千把元的抚恤金和生命,这两者孰重孰轻都算不出来?死去的战友算的,是个人生命与国家利益孰重孰轻的大账!

丁晓兵习惯于去烈士陵园走走,站在先烈们的墓碑前,寻找共产党人为何奋斗,为谁牺牲的答案,聆听那些从未走远的伟大心灵的回响。

地下的先烈在牺牲前,很多人已经拥有了荣华富贵,他们为什么还要为人民献身?如果是只有一两个人躺在陵园里的话,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但是,成千上万的人能慷慨赴死、前仆后继,支撑他们的,惟有共产党人的理想之火!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理想和信念应当是社会永远的主动脉;在历史的舞台上,神圣和高尚,必定成为永恒的领衔主演!

20xx年,安徽寿县瓦埠湖堤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如果在8小时内不能有效处置,大堤将毁于一旦。

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的儿子,现在,眼看父母要泡在水里,当儿子的岂能不管!

丁晓兵急了眼!暴雨如注,他让人拉起了“为人民而来,为人民而战”的横幅,插上了“皮旅”的大旗,一边冲上去与战士们一起运土扛包,一边领着官兵喊号子,唱军歌,所有的人嗓子都哑了!

5个多小时后,管涌堵住了。丁晓兵觉得自己的断臂痛不可忍。脱掉假肢后,他才发现,原来假肢与断臂的接合处,由于长时间不透气,加上气温太高,断臂的截面捂出了痱子,经水一泡,一小块乌黑的残留弹片从皮下露了出来!

如果说,20多年前的丁晓兵成为英雄还有偶然因素,那么,今天的丁晓兵,是把自己的英雄业绩归零后,再一步步地在和平环境中,把自己又一次塑造成为英雄!

这一次,成为英雄的过程根本不具备偶然性,他是经过生与死、和平与战争、繁华与清贫、荣誉与平凡、残缺之身与高素质人生双重考验的双料英雄!这是一个以生命向党旗、国旗和军旗敬礼的钢铁军人,旗帜的红色和军装的绿色,将陪伴丁晓兵的一生!

1987年,南京航空学院大学生王明给丁晓兵来信:我认为你成为英雄,只是过了第一关,你是否真心英雄,我不愿轻信,假如10年、20年后,仍有事迹从你身上出现,英雄的称呼你才当之无愧!

如今,当年的大学生,你在哪里?你是否听到了这首一直奏响的英雄赞歌?

无数次敬礼前,丁晓兵都会大声说:“请允许我用左手向您敬礼!”

在他面前伸展的,是共和国广袤无垠的国土,她骄傲地望着自己的英雄儿子!

相关专题 颁奖词丁晓兵